黄宗智_过密化_理论探讨述评

合集下载

农村社会学期末重点

农村社会学期末重点

第四章(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农业内卷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吉尔茨正式提出其著名的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爪哇群岛地区的水稻产量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增长。

换言之,即是在边际报酬率递减的单位工作日条件下扩张总数量。

(共存、强迫种植制度)(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内卷化”概念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

“农业内卷化”是指在资本、土地资源在限定的条件下,劳动力持续地被吸收到农业中获取收益并使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的过程。

(二)“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艾尔温认为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落后,而人口压力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它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资本”;它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却起到了抑制作用。

这样,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就长期陷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三)“过密化”理论黄宗智提出,该理论大致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过密化”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2.“过密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面积;3.“过密化”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4.“过密化”的商品化是非质变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代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5.“过密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以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存率的道路。

人地关系的演变,不仅直接体现在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增减,而且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的影响。

其中,脆弱的农地私有制和分家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农地私有制;(二)分家析产继承制。

(促使人口过密化)以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标志,第一次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雏形,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经济人类学家:黄宗智人物简介

经济人类学家:黄宗智人物简介
• 他提出了农业内卷化理论,为农村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03
为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做出了贡献
•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提高了中国经
济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黄宗智的学术传承与启示
对后辈学子的启示
对学术研究的启示
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 他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为后辈学
获得国际学术奖项
获得国内学术奖项
• 他多次获得国际学术奖项,如约翰·赫贝尔奖等
• 他获得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国内就
• 这些奖项充分肯定了他在国内学术领域的贡献与成就
黄宗智的学术影响与社会评价
学术影响
•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提高了中国经济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他的理论为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黄宗智的学术意义
01
为中国农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他将经济人类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农村研究,推动了经济
人类学的发展
• 他的研究成果为经济人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02
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他的研究成果为经济人类学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将经济人类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农村研究
• 他将经济人类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农村研究,推动了经济人类学的发展
• 他的研究成果为经济人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经济人类学方法论的探讨
• 他关注经济人类学方法论,探讨了经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他的研究成果为经济人类学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他的理论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社会评价

黄宗智等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黄宗智等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黄宗智等: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作者:黄宗智彭玉生来源:中国乡村发现观点对立的两派在农村产权问题上固然针锋相对,但却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农业的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城镇化才有可能解决。

针对这个基本共识,笔者试图对近、中期的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前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探讨。

首先,从近年人口与就业趋势出发,估计今后10到25年的农业就业前景。

然后,从近年的食品消费趋势出发,估计消费需求,进而估计相应的可能农业生产。

最后,配合就业和人口变迁趋势估计每农业劳动力工作日数,从而估计务农人员的可能收入。

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农业今天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之中。

这样的交汇将同时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降低和农业劳动需求的增加。

面对这样的历史性契机,政府若能采取适当措施,农业当前的隐性失业问题应该可以在近10年间改善,而农业的低收入问题也应该可以在今后25年间缓解。

这条出路应以市场化的兼种植—养殖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并迈向绿色农业。

其中关键的因素在于国家必须抓住眼前的契机,适当投资于农业和扶持农业,既是为缓解“三农问题”,也是为城镇工业建立广阔的国内市场,借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连锁发展。

关键词:食物消费农业结构家庭农场城市化劳动力转移一、引言当前,观点对立的两派在土地产权问题上固然针锋相对,但对于农业本身却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中国农业的低收入唯有在更高度城镇化之后,减轻人口压力,建立规模农业,才有可能解决。

在这个基本共识下,一方要求的是维持当前均分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赋予农村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防止贫富分化,借以稳定农村,避免更尖锐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则要求土地私有化,依赖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让小部分能干农民实现规模经营,领先致富,期待进一步城镇化之后,走向西方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双方的共识是:小规模农业潜力十分有限,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农村劳动力继续过剩,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只可能仍旧贫穷。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最近读了黄宗智先生写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作者利用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和规范认识危机问题,这应当是明清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核心问题。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

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

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请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在亚当斯密,马克思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在西方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下,人们自然而然的以西方标准评价中国的经济历程,然而经济史的内容是异常复杂的,因此就产生了黄宗智所说的“悖论”。

面对悖论,一部分学者坚信经典理论的正确性;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比较注意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黄宗智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把人为认定的事实之间的矛盾还原为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

即他注意到了把经济现象割裂为先进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的方法无助于接近事实真相,而是把中国经济作为一个结构功能意义上的整体来把握,这种重视整体的区域实证研究,使他意识到基于西方模式的理论无法概括中国的历史实际。

于是他围绕“过密化”这一中心概念,构建了一个独到的分析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农业经济为“缺乏有效制度创新增长”,正是由于在制度方面没发展出适当的模式。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一、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探究产业过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企业经济危机与“规范认识危机”论:寻求合适的危机管理模式三、过密化所引发的企业经济危机: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四、危机管理中的主动与被动:以企业为例五、企业经济危机的防范:从危机意识到危机预防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探究产业过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几年,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刚进入现代化阶段的经济体在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产业的过密化问题。

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黄宗智在其关于“过密化”理论的研究中,认为产业过密化是产生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条件。

产业过密化不仅会导致资源和环境的极度浪费,还会引起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因此,对于一个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必须谨慎处理产业过密化的问题,加以处置。

企业经济危机与“规范认识危机”论:寻求合适的危机管理模式企业经济危机的产生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规范认识危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黄宗智认为企业危机的产生无法避免,但危机管理可以被规范和控制。

企业危机管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规范管理和决策水平。

因此,在规范认识危机的基础之上,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危机管理,及时监测各种风险的存在,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在不断完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寻求合适的危机管理模式。

过密化所引发的企业经济危机: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黄宗智认为如果产业过密化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很难避免企业经济危机的产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济实体不仅面临着过密化的问题,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需求下降,技术创新的乏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时常存在的。

因此,企业管理需要在加强危机预警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对策,从而避免或者减轻企业经济危机的影响。

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一进行微观实证研究规 避 规 范 认 识 危 机 黄氏提出的 +过密化 $理论 !其意义不仅在于为 中国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为 什 么 没 有 发 展 起 来 提 供 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模式 0 更在于黄宗智借助这一理 论的构建 0 从方法论的高度对原有的传统理论模式 提出了挑战 0 使一直以来为学术界所忽视的 + 规范认 识危机 $ 得以凸现 0 其影响 力 不 仅 限 于 史 学 研 究 0 其 他人 文 社 会 科 学 也 同 样 面 临 着 这 一 无 法 回 避 的 问 题" 据黄宗智说 !+ 过密化 $ 理论的提出不是一蹴而 就的 ! 而是有一个过程 " 他在研究中也长期受到过 经典 理 论 模 式 的 影 响 ! 在 他 关 于 华 北 的 研 究 著 作 中 ! 曾提到了 + 过密化 $ 问题 ! 但只是 将 + 过 密 化 $ 作 为小农家庭化生产中的一种现象 ! 并未作深入的分 析 " 当他的研究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时便发生了 困难 ! 依靠既有的理论体系无法解释这一地区诸多 悖论现象的存在 !
递减
" $在社会经济的历史过程中 ! 可以不通过
改进生产技术或变革劳动组织形式 ! 以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途径 ! 来 实 现 生 产 的 增 长 ! 而 是 通 过 一 种 过 密型的增长途径 ! 即 在 人 口 压 力 下 ! 生 产 产 出 的 增 长通过劳动力或劳动时间的超量投入来实现 ! 但这 种增长是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 ! 是 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 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经济即 属于此种类型 ! 中国农村的商品化进程是 + 过密型 $ 的商品化 " ()) 过密型增长不仅可以存在于以家庭 劳动力为生产基础 ! 以满足家庭消费为生产目的的 封闭型经济中 ! 也可以在商品化乃至国际市场化及 集体化的条件下延续和深化 " (+) 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 ! 例如在近 现 代 的 中 国 ! 过 密 化 可 以 成 为 社 会 经济过程的主要倾向 ! 过密型增长可以成为社会经 济活 动 的 主 导 ! 过 密 化 不 会 促 进 社 会 经 济 发 生 质 变"

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修改

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修改

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修改--对清代中国内卷化的经济学解释作者杜车别一、对黄宗智理论的简单介绍[1]黄宗智曾经指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内,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封建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萌芽"模式,还是西方的"冲击--反应"模式和"近代早期论",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规范信念,也即商品化导致资本主义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商品化导致近代化。

所以主张中国停滞的一方,竭力论证中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强调中国自身发展进步的一方,则找出种种事实证据说明明清时期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而在黄宗智看来,恰恰是这个争辩双方都默认的规范信念本身缺乏足够根据。

他在文章[2]中前后提出了如下几个"悖论现象",来验证他对传统理论中规范信念的质疑第一是"商品化蓬勃发展与小农生产停留于糊口水平"第二是"产量增长",但同时却"缺乏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第三是"城市工业化",但却"没有乡村发展","中国乡村人口的大多数仍束缚于土地,从事仅够糊口的食物生产"(这点里的城市工业化黄宗智也主要是指19世纪后的中国)第四是"分散的自然经济与整合的市场"第五是"社会生活中公众领域持续扩张",但同时"没有相应的独立于国家的政权的公民权力的发展"第六是"法律已经高度规范化,而且相对地系统化和独立化"但却"直至民国时期和西方影响的到来,它并没有向保护人权的自由主义发展"[3]黄宗智对所谓悖论现象的解释是"悖论现象指的是那些被现有的规范信念认定有此无彼的对立现象在事实上的同时出现""悖论现象对那些信念的挑战首先在于相悖现象各方的存在的确实性。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黄宗智(Philip chung-chih Huang),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历史学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亚洲研究协会会员。

1940年10月出生于香港,1960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人华盛顿大学深造,于1966年取得该校历史学博士学位。

此后长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任教,并于1975年参与创办了《现代中国》(Modem China)杂志。

主要从事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论著有:《梁启超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Liang Ch‟ I-chao and Modem Chinese Liberalism.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2)、《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F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1985)、《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The Peasant Familv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Stanford,1990)、《20世纪中国农村分析》 (Analyz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Countryside.Modem China,7/1975)、《毛泽东和中农》(Mao Tse-tung and Middle Peas. ants.Modem China,7/1975)等。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下简称《长江》)是黄宗智的代表作。

前者获198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后者则在1992年赢得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特别是(长江》及以后发表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以下简称《悖论》),不仅系统地阐述了黄宗智的学术见解,同时也对国际中国经济史学坛上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式与规范认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在中美中国经济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翟一达:“反过密化”与共和国历史

翟一达:“反过密化”与共和国历史

翟一达:“反过密化”与共和国历史时间:2010-12-15 09:19 作者:翟一达字号:大中小点击:204次美籍历史学者黄宗智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版过重要的学术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这两本书的英文原版相继荣获了一九八六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和一九九二年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这两本书的中译本也由中华书局先后出版并多次重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辩。

黄宗智先生在这两本专著中有意识地拓展了人类学者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研究爪哇农业时提出的“过密化”概念(Involution,又译为“内卷化”),自成体系地提出了研究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理论,为该研究领域中知识的增进和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延续、发展了恰亚诺夫(A.Chayanov)对小农经济研究的不同于西方形式主义经济学的另一重视角。

读黄先生的著作又有缘与先生当面交流,使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按照黄宗智先生的说法,“过密化”就是在人口压力下农户对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大量密集型劳动,以单位工作日劳动生产率和报酬下降为代价而获得总产量的提高。

密集化劳动的投入既可以是耕作方式的集约化,也可以是转向种植劳动密集型作物,如棉花、蚕桑。

这种小农经济的过密型增长并不会带来生产力的质性突破,中国农业长期停留在糊口水平,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以家庭作为生产和消费的集合单位,小农家庭普遍能够接受低于市场工资的报酬,农业生产日趋劳动密集化,在长期的历史中农户通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或雇工两柄拐杖维持艰苦的生活。

黄先生接受了恰亚诺夫关于小农生存经济的实体主义理论,反对用资本主义企业的模式来分析中国小农经济行为。

同时,他也认为小农为了生存而推动的过密型商品化并不会导致经济的发展,过密型商品化没有带来资本积累,也决然不会促进所谓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样的过密型增长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蔓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首次出现了“反过密化”的趋势。

黄宗智_过密化_理论探讨述评_张常勇

黄宗智_过密化_理论探讨述评_张常勇

中国农史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4.1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张常勇(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黄宗智以“没有发展的增长”、“过密型商品化”解释数百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变迁,在国内外史学界激起极大反响,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也有学者在发展标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关于“过密化”的争论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黄宗智;中国农村经济;过密化【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4)01-0113-06A General Review On the Argument About“the Involution”by Huang Philip C.CZHAN G Chang-yong(Institute of Humauities,He bei Unive rsity,Baoding071002)A bstract:Huang Philip C.C presents the concept of”Involutionary Growth”and”Involutionary commercial-ization”as a 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ies,which evoked great reper-cussions in the circles of histor y.Some scholars agree with him from different views,whereas others call in ques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criterion,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The study of Chinese r ural economy histor y is advanced by the ar gument on the involution Key words:Huang Philip C.C.;Chinese rural economy;Involutionary growth;Involutionary commercializa-tion中国小农经济源远流长,一直是倍受中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在传统农业经济近代化的问题上众说不一,部分学者着眼于封建生产关系和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的阻滞与破坏,部分则偏重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素。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近年来,国内有关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研究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倾向。

素来被认为是衰落破败的近代华北农村,在不少学者的笔下则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农村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耀眼图景。

而与之相对立的过密型商品化理论,以及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衰退论,则被当做“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主流思维”而遭致激烈的批评,甚至挞伐。

慈鸿飞先生的论断即颇为惊人。

他断言,黄宗智甚至吴承明先生(尽管他承认吴老“似乎尚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是趋于资本主义的”)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展“估计不足”,认为“二十世纪前半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市场有很大发展,其扩大程度远远超出前人已作出的判断”,并且“这种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朝向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黄宗智先生所说的‘非资本主义趋向’”。

他强调,“从农村商品交易的自由程度、特别是资本市场融通的自由程度、劳动力大规模迁移的自由程度、外国资本深入农村的自由程度、市场的自治管理程度等等,都可以使敢于正视事实而不仅仅重视政治观念的人们毫不犹豫地作出这样的判断”。

他甚而宣称,“六七十年前华北农村手工业的兴旺景象几乎可与今日乡镇企业的腾飞相比美”。

他还认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华北农村市场的发展”。

据他估算,20世纪30年代华北农民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已相当于90年代中期全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所以“说中国农业直到本世纪中叶仍只是一个‘糊口农业’,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无法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解释”。

他最后的结论是:“这一历史时期华北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了一般形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也证明农业生产力达到相当水平”;而且由于“参与市场的农民都是享有完全独立自主产权和经营权的生产者(包括租佃者,他们大都享有永租或永佃权)”,“完全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消费需要,自主决策,自己决定要种什么庄稼、做什么副业”,这就“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历史证明”,并“对黄宗智先生的‘过密化’结论提出质疑”。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读书笔记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读书笔记

乡村工业化与乡村发展——《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读书笔记(07级政治学理论张继明)内容摘要:本文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本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专著的读书笔记。

该书综观从135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全部历史,提出与传统经典理论相悖的理论。

用“过密化”理论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的“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一套新的分析理论来解释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

本文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读者的拜读感受,首先是关于著作的研究状况、材料和方法。

其次是著作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

最后是关于读书的研究性思考: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发展。

关键词:笔记;过密化:乡村发展中国社会的底层乡村是有故事的。

小农经济的传统,把自然经济的更替与变迁演绎的淋淋尽致;宗法制度上的等级秩序,把农民安土重迁刨食于土地编织的丝丝入扣。

农民、农业、农村中国乡土社会的三元素融合凝聚传唱着农业文明的轨迹。

想深入的了解中国社会,把握中国社会传承的内在逻辑,就必须去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了解他们繁衍生息、发动社会前进的农业。

设身处地的感受乡村社会的生活,感悟农民的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才能了解中国社会未来前进路径与趋向。

才能用一幅全景式的画面描绘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传统元素的腐朽一面,侵蚀着中国社会的前进;纷争动乱搅和着文明创造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写了中国的封建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榜着历史的新纪元。

于是彻底改造了中国社会全貌的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突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依然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源。

“变则通”,时至今日,以改革为动力的当代中国的建设依然延续着农村是社会前进的突破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乡村工业化书写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貌。

拜读了华裔学者黄宗智的中国乡村社会的专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下简称长三角),使读者加倍感受中国乡村社会的广阔、农民的忧伤与幸福、农业的凋敝与前进。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一)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一)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规范认识危机”论(一)黄宗智(Philipchung-chihHuang),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历史学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亚洲研究协会会员。

1940年10月出生于香港,1960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人华盛顿大学深造,于1966年取得该校历史学博士学位。

此后长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任教,并于1975年参与创办了《现代中国》(ModemChina)杂志。

主要从事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论着有:《梁启超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LiangCh’I-chaoandModemChineseLiberalism.UniversityofWashington.1972)、《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FhePeasantEconomyandSocialChangeinNorthChina。

Stanford,1985)、《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ThePeasantFamilvandRuralDevelopmentintheYangziDelta,1350—1988.Stanford,1990)、《20世纪中国农村分析》(AnalyzingtheTwentiethCenturyChineseCountryside.ModemChina,7/1975)、《毛泽东和中农》(MaoTse-tungandMiddlePeas.ants.ModemChina,7/1975)等。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下简称《长江》)是黄宗智的代表作。

前者获198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后者则在1992年赢得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特别是(长江》及以后发表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以下简称《悖论》),不仅系统地阐述了黄宗智的学术见解,同时也对国际中国经济史学坛上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式与规范认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在中美中国经济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农业专业化生产中的“过密化”行为研究

农业专业化生产中的“过密化”行为研究
有 参 照 ,过 密 化 ” 不 会 有 任 何 意 义 。实 际上 ,过 密化 ” 相 能掌握 , “ 就 “ 的 子女没有学习生产技术的条件 ; 三是多数家庭都希望
关理沦包含了一个假定 的前提 , 即劳动力同质 , 且劳动力之间 子女 向城市发展 。在农忙时期 ,一些果农会从较远的外地雇
第二种理解可以从边际产量和边际效用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但缺陷是需要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作参照系假定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作参照系又会带来更多问题刘世定邱泽奇qlq2q2严誊2oo4如果一定要研究农业家庭的劳动投入具有特殊性并嘲3两十劳动力的奢投入一墟效用变亿将这种特殊性暂称为过密化的话则一定会需要一个参照在所有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角色的分工程度各有大小有系这个参照系必须合理而且不一定在现实中出现下面的研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过密化究可能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帮助
“ 过密化 ” 的现 象。而有 的研究者对这种参照体系的确立提出 父母二人之外 , 子女或者年幼 , 或者上学 , 或者外 出打工 , 达到
了很大 的疑问( 刘世 定 、 邱泽奇 ,0 4 , 20 )认为这种 外部 的参照 劳动年龄的子女在家务农者并不多见 。一是因为年轻劳动力
体系需要引入生产 关系差别 的制度 比较分析框架 ,而如果没 市场需求相对 较足 ; 二是生产技术复杂 , 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
果 农 , 则称 为非 专 业 化 果 农 。 否


; 每户果农 的固定投入也较多 ( 台三轮车 、 一 一台药泵 、 套 一
药管 , 各种刀 、 剪等 )这些必备工具即使在农业生产领 域中的 ,
通用性也较差 , 转换成本较高。

专业化 果农 的生产特 点
( ) 一 专业化水平高

乡村振兴需破解大政策与农业小部门化之间内在结构性矛盾

乡村振兴需破解大政策与农业小部门化之间内在结构性矛盾

中国发展观察No23乡機兴謙解诚魴械犓fEtl馳鹋雛矛盾所谓农业的小部门化,是指 在近代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农 业比重占整个国家G D P比重逐渐 减少的趋势和从事农业生产者在 全社会劳动人口比重逐渐降低的 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已经由发达 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所证明了 的基本规律。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14 年的8.7%下降到2018年的7.2%。

虽然农业总产值在提高,但在总产 值比重结构上始终是不断下降的。

农业产值比重下降远快于农业人口 的析出,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40 年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城乡工农 相对收入差距却始终无法缩小的 一个根本原因。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不同地区先富后富的差异问题,在发展转型过程中不同产业在工 业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个发展 结构性转变,以及不同产业收入 增收差异问题,进而存在一个人 口就业结构性转型和社会收入分 配的问题。

其中一个基本规律就 是,由于农业从业者收入增长不 同于工业从业者,其基本生产资 料是以土地使用为前提的,具有 自然地理属性的约束性特征,因此,无论是技术市场和要素结构 变化,其发展规模效应和变迁速 率都远逊于工业品的发展,这就 造成了工农产业在全要素生产率 水平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在工业 化发展过程中工农行业收入差距◊李人庆的扩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适度规模化、通过技术应用和农业资本化过程,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民的析出和职业农民的形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现代化与发展和农业劳动力人口的析出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

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与农地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是正相关的。

农业从业人口的职业化水平和收入也是与其人均耕作规模相联系的。

因此,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需要建立在厘清大的城乡宏观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不能仅仅限于从技术层面短期发展来看待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中国小农经济的评判尺度——评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

中国小农经济的评判尺度——评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

中国小农经济的评判尺度——评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一、关于中国小农经济评判尺度的探讨中国小农经济是指以私人占有、极少使用雇佣劳动力、单一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要营生的农业经济形态。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是一般农业形态所能比拟。

同时,它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资金进入不足、缺乏规模效益等。

在评判小农经济时,我们需要以实效为标准,同时遵循公平、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原则。

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及其影响1.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假设,农业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避免过分增加土地利用密度,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同时可以重视农村社区的自我管理作用。

2. 虽然有争议,黄宗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他的理论强调了土地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平衡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关系。

3. 然而,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小农经济来说,土地增加和利用密度提高都是重要的手段和目标。

其次,过于强调环境要求,有可能压缩农业发展与生产能力的空间。

三、小农经济的优缺点分析1. 经济优点小农经济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产出效率,成本和经营风险也得到控制。

通过建立稳定的家族经济,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增强稳定性。

2. 经济缺点在市场化进程中,小农经济往往难以跟随和适应变化。

由于规模小,生产力低,缺乏规模效应,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另外,由于缺乏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难以提高质量和标准。

3. 社会和环境优点小农经济在农村社区中常形成集体的社会资本,也有助于大众的社会稳定与平衡发展。

此外,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受制于有限的土地、水资源,要注重环境保护,也能够将环境危机最小化。

4. 社会和环境缺点虽然小农经济对土地和水资源比较谨慎,但是其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它的污染传染效应难以避免。

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的小农经济可能会导致土地过度使用和过度垦殖,从而引发地面水资源的大量外流。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本文是黄宗智教授最为重要的一篇理论/方法论着作,曾收入《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书末,但一直没有完整的网络版。

在本刊的邀请下,黄宗智教授向我们提供了这一着作的完整电子文本,供网络发表,以飨读者。

《世纪中国》在此对黄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正处于一场规范认识的危机之中。

这里指的不仅是以往学术界的各种模式。

所谓规范认识指的是那些为各种模式和理论,包括对立的模式和理论,所共同承认的,已成为不言自明的信念。

这种规范信念对我们研究的影响远大于那些明确标榜的模式和理论。

它们才是托马斯·库恩1970年《科学认识革命的结构》中的"规范认识"一词的真正含意。

近数十年累积的实证研究动摇了这些信念,导致了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

这一危机的发生使大家感到现有理论体系的不足并非通过对立理论间的争论就能解决。

大家有一种需要新的不同的东西的感觉,但尚未明确地说出需要什么样的新东西。

我们应该系统地估量这一危机,并试图探求新的认识。

我们不需要倒退到纯粹的考据,或次要问题的探讨,或"纯科学"的技术手段,或极少数人所热衷的政治争论。

相反,我们应该把当前的危机看作是反思既有信念和探索新观点的极好机会。

本文先粗略地回顾中国和西方几代人的学术研究,说明近四十年来学术研究中的一些主要的模式和理论体系。

尽管不同辈份、以及大洋两岸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各方应用的主要的理论体系实际上具有一系列的共同的基本信念。

这些信念一般被认为是不言自明的,无须讨论也不受人注意。

学术界的争鸣一般都围绕着各理论体系间的不同点,而不去顾及共同点。

然而,数十年累积的实证研究实际上已揭示出一系列的与这些信念相悖的现象。

规范信念认为不可并存的现象屡屡同时出现。

实证研究所发现的悖论现象实际上已经对以往的规范信念提出全面的挑战。

本文将列举一些悖论现象,进而分析这些现象所否定的不言自明的规范信念,并探讨如何研究由此产生的新问题的方法。

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述评饶旭鹏【摘要】农户经济理论是农村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历史悠久、学派众多并互有采借.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大力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兼顾各理论流派的理论争论与交锋,结合中国当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国情,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其对中国研究的意义与局限,以期为农户经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期刊名称】《江汉论坛》【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小农经济;道义小农;理性小农;农场户理论【作者】饶旭鹏【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斯密和马克思代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斯密是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倡导者,马克思则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改造,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

在农户经济理论上,斯密和马克思尽管着眼点不同,但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则比较一致,都认为市场化和商品化会导致小农经济的衰落和消亡,被资本主义大农场所取代。

斯密非常重视农业,把农业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是,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没有自耕小农制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自由的市场竞争和个人理性经济行为会导致社会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和市场的扩张,并最终推动经济的增长。

这种增长方式被称为“‘斯密型’增长”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小农经济只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指出,在小农经济中,“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

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

”②恩格斯则提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灭亡和衰落。

”③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发生内部分化,从而产生一个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依靠雇佣劳动为生的无产阶级,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只能被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大农场所取代。

中国国情与早期现代化上

中国国情与早期现代化上

中国国情与早期现代化(上)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

历史上中国国情基本特点之一,是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农民是人口的主要部分。

之二是长期以来至少是明清以来,农业文明是在人口与资源(以土地为代表)比例十分紧张的状态下发展变化的。

人口多而可耕地少,是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区别。

这个国情特点在今天依然存在。

尽管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大于农业,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仍是人口的主体;而且人口增长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失衡更趋严重,几乎到了危机的边缘。

但当前的中国经济现代化所走的途径,又以提高资本能源等资源消耗以替代人力为方向。

这就导致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取向,产生出与我国生产要素特征及基本国情相矛盾的问题。

如何面对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有否缓解它的办法?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为基础的当代经济学理论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看来问题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社会”以小农家庭为社会经济细胞。

小农经济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成功适应当时严峻社会生态环境压力的经济行为准则,使中国的传统封建社会长期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大放异彩。

小农经济下形成的经济规律的某些特征能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看法截然不同。

一些学者曾一再疾呼重视中国传统的积极因素;[1] 然视传统经济为现代化的对立面之观念,似仍为大多数人包括主流经济学界的共识。

笔者认为,重视传统经济的积极因素的发挥,运用世界先进的而又适于中国国情的一些作法对其改造,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可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唯一选择。

当然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笔者学识有限,不能全面讨论,这里不揣愚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以劳动生产率为中心,围绕传统小农经济行为、国情和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三个方面试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小农经济[2]1 从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谈起。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衫矶分校黄宗智教授前些年先后推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两部力作以及若干论文,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史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411Ξ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张常勇(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黄宗智以“没有发展的增长”、“过密型商品化”解释数百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变迁,在国内外史学界激起极大反响,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也有学者在发展标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关于“过密化”的争论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黄宗智;中国农村经济;过密化【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4)01-0113-06A G eneral R evie w On the Argument About“the I nvolution”by H uang Philip C.CZH AN G Chang2yong(Institute o f Humauities,Hebei Univer sity,Baoding071002)Abstract:Huang Philip C.C presents the concept of”Inv olutionary G rowth”and”Inv olutionary commercial2 ization”as a 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ies,which ev oked great reper2 cussions in the circles of history.S ome scholars agree with him from different views,whereas others call in ques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criterion,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2 ment.The study of Chinese rural economy history is advanced by the argument on the inv olution K ey w ords:Huang Philip C.C.;Chinese rural economy;Inv olutionary growth;Inv olutionary commercializa2 tion中国小农经济源远流长,一直是倍受中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在传统农业经济近代化的问题上众说不一,部分学者着眼于封建生产关系和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的阻滞与破坏,部分则偏重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素。

美籍社会经济史家黄宗智先生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其“过密化”理论对许多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在国内外学界激起很大反响。

尽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黄宗智的研究以及相关的争论大大促进了国内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入是毫无疑问的。

在此予以概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得益于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 eertz)等人的研究,“过密化”即inv olution,原译作“内卷化”,后来改译为“过密化”,是吉尔茨在其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ess o f Ecological in In2 donesia一书中对爪哇稻作农业中由于劳动力过量投入导致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的称谓。

俄国农村问题专家、农民学的重要创始人恰亚诺夫(A・V・Chayanov,亦译蔡雅诺夫)认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家庭农场的要素结合,客观上要求最适度的生产规模。

在人口过剩地区,家庭农场不总是能够从手工业、商Ξ[收稿日期]2002-09-30 [作者简介]张常勇(1977— ),男,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农史 200411业等部门找到多余劳动力的出路。

于是,农场常常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和资本,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虽然它也会增加农业总收入,但必定会降低单位劳动的报酬。

[1-2]黄宗智研究中国农业经济的一系列论著,如:《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以下简称《华北》)、《中国农村的过密《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展》(中华书局,1993年,以下简称《长江》)和《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规范认识的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以下简称《悖论》)等,对吉尔茨与恰亚诺夫的观点做了进一步延伸,部分学者将其称之为“过密化”理论。

黄宗智认为农村经济变迁有三种:“首先是单纯的密集化,产出或产值以与劳动投入相同的速率扩展;其次,过密化,总产出在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第三,发展,即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入,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的递增”。

[3](P11)其中,小农经济的过密化产生于人口和可得资源间的失衡,人口的增长会造成过剩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以及高度生存压力,导致极端过密化的产生,因而过密化是人口压力下维持生计的策略,虽然有总产量的增加,却不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明清以来,华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经济便经历了这样的过密化,帝国主义入侵则加剧了这一过程,这样明清乃至民国农村经济所呈现的增长仅是一种“没有(劳动生产率)发展的(产量)增长”,既“过密型增长”。

黄宗智认为区分增长与发展对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史至关重要。

尽管有着引人注目的产量增长,缺乏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困于仅足糊口的食物生产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近代化的核心含义,但它并未在明清时期出现。

黄宗智进一步指出:“过密型增长”主要依靠由粮食作物转向劳动更为密集的经济作物,尤其是棉花和桑蚕,基于这些经济作物之上的商品性家庭手工业“副业”的增长也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3](P13)于是伴随小农经济的过密化产生了一个商品化过程,黄宗智称之为“过密型商品化”,这种类型的商品化,必须与推动近代化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区别开来,过密型商品化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带来较高的家庭收入,但并不意味着单位工作日生产率和收益的提高,这种商品化不仅难于导致小农经济解体,反而会延续小农经济。

所以黄氏提出:“不要把商品经济简单地等同与向资本主义过渡”。

[4](P307)国内大部分学者从生产关系角度考虑,将明清时期使用雇佣劳动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作为“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内容,认为如果没有外来侵略,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黄宗智的研究从生产力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一角度否定“资本主义萌芽”论,并在《悖论》一文中指出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中西方学者都把“商品化会导致近代化”作为一个无须讨论的规范认识,然而明清时期蓬勃持久的商品化与经济不发展的相悖现象确实存在,这是对上述不言自明的规范认识的发难,黄认为“过密化”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悖论现象。

二黄宗智的《华北》和《长江》两本著作分别荣获198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1992年美国亚洲学会勒文森奖。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黄的观点全部为美国学界接受,事实上他的研究在美国早有争论,1991年8月,新古典学派代表人之一马若孟(Myers Ram on,亦译迈尔斯)对黄宗智论著的批驳和黄本人的回应文章同时在亚洲研究学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上发表,马若孟的论点主要以布兰特(Brandt Loren)、付大伟(Faure David)和罗斯基(Rawski Thomas G)等人的研究为依据,[5-7]三个人的著作差不多一致指出商业化和国际贸易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发展,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收入没有递减。

黄宗智认为马若孟对自己的著作充满误解和歪曲,把他所说的单位工作日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与罗斯基人均年产出的增长混同,甚至把他的“质变性发展”的定义等同于拥护马克思主义革命。

马若孟企图要做的就是“重新挑起一场头脑简单的斯密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论争”。

[8]王国斌(R・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Bin w ong)在以《中国经济的历史与发展———对马若孟与黄争论的评注》为题的文章中对布兰特、罗斯基、黄宗智等人的著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指出他们在商品化和贸易的观点上有共同之处,只是黄反对用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经验衡量中国;布兰特等人的研究试图证明民国时期乡村经济的积极变迁,黄宗智则强调这些变迁是有限的。

王国斌认为,黄宗智提出将“人口压力推动的商品化”和“由追求利润推动的商品化”区别开来的主张并不令人信服,无论是英国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从事乡村工业的动机都是难以区分的。

[9](P600-601)陈意新(美国北卡罗林纳大学历史系)则认为双方的争论核心是人均收入问题,如果中国近代农民收入没有递减,黄宗智对中国近代农业问题的整个看法便失去了基础,而布兰特等人的研究表明黄宗智的理论没有为多数美国学者接受。

[10]黄宗智著作的中文版在国内发行以来引起的关注比国外要大的多。

在《读书》、《学术《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评介文章,《悖论》一文发表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后更引起史学界的重视。

《史学理论研究》从1993年第一期到1994年第二期,开辟专栏对其研究展开讨论,在1993年6月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学术研讨会上,过密化成为讨论热点之一。

同年9月、12月《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和《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又分别组织召开两次专题讨论会,对黄宗智的观点进行探讨。

从会议情况和以后有关论著来看,国内学者对“过密化”理论有不同看法。

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如庞卓恒同意中国农业“过密型增长”的说法,认为黄的论述是有充分史实根据的:“苏、松、杭、嘉湖地区的有关资料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不论明清时期还是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都不能摆脱‘过密型增长’的困境,从整体经济结构来看是没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从农业结构来看是未能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使产量出现超越劳动投入的大规模增加”。

[11]戴一峰认为“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闽西农村,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到贫农经济的特征”。

[12]台湾学者刘克智、黄国枢对1870-1930中国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计算的结果是略有下降,[13](P259)也可以看作过密化的旁证。

也有学者对其理论方法进行肯定。

侯且岸认为,“过密化”理论对深入分析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提供了新视角,是史料与理论结合取得重大突破的成功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