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
苏轼,柳永词两首,廉颇蔺相如列传默写
![苏轼,柳永词两首,廉颇蔺相如列传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6efb344c4028915f814dc255.png)
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f366c227c5da50e2524d7f6f.png)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 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 _多__情__自__古_伤__离__别____, __更__那_堪__,__冷__落__清_秋__节_。”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 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 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 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今__宵__酒_醒__何__处___,_杨__柳_岸__晓__风__残__月_____。”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此_去_经__年__, _应_是__良_辰__好_景_。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 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 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__、更__与《_何_雨_人霖__说铃__》__(?柳”永这)两词句中词的艺“术_地便_把_纵_离_有_别千__之种__情风_推_情_向__高, 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 慨。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
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
是:
,, 。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
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
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
是: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
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 。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b20d55f998fcc22bcd10db2.png)
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的,通过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望海潮》《扬州慢》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解析版
![《望海潮》《扬州慢》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c417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6.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25练《望海潮》《扬州慢》一、易错字填空《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无涯。
市列珠玑,()()()(),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莲娃。
千骑拥高(),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答案】幕、参差、堑、户盈罗绮、巘、叟、牙、夸《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答案】解鞍、荠、角、蔻、药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描写钱塘街市与人家繁华富丽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运用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5b0562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a.png)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雨霖铃》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悔当初不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词讲述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文章开头用“梧桐树,三更雨”描绘出一夜雨声,独自思念故人,心中情意沉痛。
接下来句子“不道离情正苦”,表达了离别之苦的无语,但也说明了和故人之间的欢快聚散已经结束。
“一叶叶,一声声”,反复强调了雨声,而在每个雨滴里,都隐藏着作词者对故人的思念。
借助这些微小的事物,柳永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思念之情。
“空悔当初不见”,是对自己当初失去的缅怀,反思过去,唏嘘不已。
接下来歌颂了故人,描写了他离开黄鹤楼的情景,以及扬州三月花开的繁荣盛景,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中,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远离之际无尽的孤独和无助感。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正象征着人生的流动和无常命运。
换言之,生命旅途中所有温馨的遇见和不舍的离别,最终都将融入一个无限的自然界中。
总之,《雨霖铃》的主题是独处的思念、离别的苦痛以及对故人的怀念。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全赖祖宗积德。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文章以东南地区景色为开端,“三吴”是江南风景区的代表,钱塘来自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的杭州,因它是海陆联运的要冲口,所以自古繁华。
堤坝中间有一条人造岛,形状如舟,叫做“宝石泉”。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里描写的都是景致,全都在投射出“十万人家”的规模。
随后,他提到“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夸赞了这里的富饶,但又说“全赖祖宗积德”强调了祖先的明智和善良,使得今天的钱塘依旧繁华。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这是一个行人的形容,暗示了走向世间的人,总是经历无数的磨练和历程,同样也象征着人生的不易之路。
最后一句“世事如棋,乾坤莫测”,是最能表达柳永内心思想的一句话。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等待和机会都可以随时到来或消失,我们却无法掌握这些机会,而且也无法预知这些机会的价值和意义。
八声甘州理解性默写
![八声甘州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f149169ec3a87c24128c403.png)
.
3
8、点明描摹暮秋傍晚雨景的句子是: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写出了登临 纵目看到的秋天雨后清朗的雄浑境界。
9、词中补写思乡缘由出自羁旅之苦的句子 是: 叹年来踪迹 , 何事苦淹留 ?表达了仕途 失意的感伤和寂寞。
.
4
.
1
1、柳永《八声甘州》中描写秋风凄凉,关山江河冷清,余晖
照耀的句子 渐霜风凄紧 ,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
它思念远行人的句子
是: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3、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是词人在
近处所看到美好事物凋零衰落的伤感之景。
4、词中直抒胸臆,表达词人正如此愁肠百结地思念对方
的句子: 争知我、倚阑干处 , 正恁凝愁
。
.
2
5、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寄托了词人飘零在外, 年华虚度,功名不就之痛的句子是:
惟有长江水 , 无语东流 。
6、江水东流,山高路远,引发游子思乡之意的句 子是: 惟有长江水 , 无语东流 。
7、词中承上启下,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 归思难收 。
默写复习(柳永词两首)
![默写复习(柳永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5b8b7c1b03d8ce2f0066231e.png)
4.在《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这也是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
5.《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7.默写《望海潮》的下片。
《雨霖铃》柳永
1.《雨霖铃》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千言万语因为气结声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念”字领起下片,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4.默写《雨霖铃》的下片。
其他:
《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八声甘州》(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八声甘州》(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2d949fd0a79563d1e7296.png)
《八声甘州》理解性默写1.《八声甘州》中,词人以秋天暮雨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2.《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
3.《八声甘州》中,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发泄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的诗句是:,。
4.《八声甘州》中,词人运用化实为虚手法,表现表现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
5.《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对写法。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
7.《八声甘州》中,“,”两句描写花叶凋零,感叹自然美景随时光流逝而消歇。
8.《八声甘州》“,,”三句描写,以“渐”字领格,勾勒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萧索图景。
9.《八声甘州》中,描写秋风凄凉,江山江河冷清,余晖照耀的句子是“,,”,它被苏轼赞为“不减唐人高处”。
10.《八声甘州》中,直抒胸臆,表达词人正如此愁肠百结地思念对方的句子是:,,!11.《八声甘州》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寄托了词人漂泊在外,年华虚度,功名不就之痛的句子是:,。
12.《八声甘州》中,词人不忍心登高勾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13.《八声甘州》中,“,”写出了登临纵目看到的秋天雨后晴朗的雄辉境界。
14.《八声甘州》中,“,”由羁旅之苦到仕途失意的感伤。
15.《八声甘州》中,承上启下书写思乡情怀的句子是:,,。
《八声甘州》默写答案1.《八声甘州》中,词人以秋天暮雨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2.《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八声甘州》中,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发泄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的诗句是: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4.《八声甘州》中,词人运用化实为虚手法,表现表现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望海潮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 扬州慢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ea79a10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6.png)
《望海潮》柳永《扬州慢》姜夔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
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写战后萧条之景。
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1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13、《扬州慢》中写杜郎再有才智也会吃惊今日扬州之荒凉的诗句是:,、。
14、《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
15、《扬州慢》的“,。
”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
16、《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17、《扬州慢》中的“,”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18、姜夔《扬州慢》中,诗人借景抒情,用“,,”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19、《扬州慢》中,点明历史上的扬州是人们向往的佳地的诗句是:,。
20、《扬州慢》中,“,”两句写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教学内容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600def0f121dd36a32d8276.png)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望海潮》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9、上阙中对杭州城作总体介绍的诗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10、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1、对繁华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12、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的诗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蝶恋花》(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精选全文
![《蝶恋花》(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e7f5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a.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理解性默写1.《蝶恋花》中,全词只有一句是叙事的句子是:。
2.《蝶恋花》中,“,”写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3.《蝶恋花》中,写词人想借酒浇愁却强颜欢笑的句子是:,,。
4.《蝶恋花》中,“,”写出了对心上人坚定执着的追求。
5.《蝶恋花》中,与“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6.《蝶恋花》一词中,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孤单凄凉之感的句子是:,。
7.《蝶恋花》中,表达了主人公对思念之人的情真意坚的句子是:,。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介绍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两句作为第二种境界,意思是:乐于读书,愿意为读书沉迷。
9.《蝶恋花》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10.《蝶恋花》中,“”一句描绘了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景图,表现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默写答案1.《蝶恋花》中,全词只有一句是叙事的句子是:伫倚危楼风细细。
2.《蝶恋花》中,“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写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3.《蝶恋花》中,写词人想借酒浇愁却强颜欢笑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4.《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出了对心上人坚定执着的追求。
5.《蝶恋花》中,与“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句所表达的意6.《蝶恋花》一词中,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孤单凄凉之感的句子是: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7.《蝶恋花》中,表达了主人公对思念之人的情真意坚的句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介绍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作为第二种境界,意思是:乐于读书,愿意为读书沉迷。
9.《蝶恋花》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10.《蝶恋花》中,“草色烟光残照里”一句描绘了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景图,表现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两首》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fbef1b84c1c708a1284a44d9.png)
《望海潮》
1.《望海潮》开篇点出了杭州位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2.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只见在钱塘江堤上树木郁郁苍苍,钱塘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从市场的珠宝和人们的衣着表现杭州这个繁华富足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5.通过两种西湖特有景色写出西湖的秀丽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通过互文借西湖乐声歌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7.描绘壮丽广阔的钱塘江之景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雨霖铃》
1.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的两句
留恋处,兰舟催发
2.情人离别时泪眼想看的伤心情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作者设想别后一路烟波浩渺的,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直接点明分别是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让人难以忍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作者想象别后情景,借杨柳残月抒发离情别绪的两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6.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诗人感叹后会难期,心绪无人诉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默写)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默写)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db5f9e58561252d380eb6eed.png)
•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
、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
句子是:“
,
, 。”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
。 。” 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
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 征。
• 6、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
句是: , ,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 _念__去__去__、_千__里__烟__波__, __暮__霭__沉__沉__楚_天__阔____。”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 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 _多__情__自__古_伤__离__别____, __更__那_堪__,__冷__落__清_秋__节_。”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
《望海潮》情景式默写
• 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
,
。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
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写 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居民住宅的雅
致。
•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 ,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 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
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
感。
5、今《宵雨酒霖醒铃何》处中被称杨为柳“岸古晓今风俊残语月”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__去_经__年__。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 ______,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dfb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9.png)
柳永鹤冲天黃金榜上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注]①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
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就这样黜落了柳永。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
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
C.“未遂风云便”,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
D.“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解析: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错,“明代”可以理解为反语,但“贤”却不是反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
答案:B2、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
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当反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只要能观点鲜明,结合词作内容,自圆其说即可。
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柳永既有恃才放旷的一面,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答案:示例: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可避免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雨霖铃--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405c5cf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d.png)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
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 ; ..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
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
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
是: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
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 ; ..
6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
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 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 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 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 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6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 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 张;鬓微霜;又何妨
之情的名句是:
;
..
3.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惆怅的句子是:
;
..
..
《浣溪沙》晏殊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 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 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 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二首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
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同时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几句,描写了杭州的典型景物:圆若宝镜的湖面、重叠的山岭、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6、《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7、《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几句,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8、《望海潮》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
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9、上阙中对杭州城作总体介绍的诗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10、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1、对繁华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12、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的诗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迷神引①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②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①这首词作于柳永五十岁后。
②旧赏:往日的赏心乐事。
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约略透露出了旅途的劳顿。
B. 上片写景,虚实结合,既有眼前所见所闻,也有想象中的景象。
C. 上片写景使用了工笔手法,词人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 下片中“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
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
E. 柳永词善用铺叙手法。
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意蕴隽永。
17.BC(B项,虚实结合错,上片所写全是眼前所见所闻的景象。
C项,
工笔错,应为白描)
1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
(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宦游生涯的感慨。
旅途劳顿,年事衰迟,叹行役之苦;(2)借异乡风物的萧索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佳人无消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
(3)表现出了词人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
《雨霖铃》
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
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作者渲染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
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
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4、《雨霖铃》中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便直抒胸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5、《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多情自古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
之情更难以忍受。
作者这是化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诗句,更赋予新的意义。
6、《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7、《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句,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
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
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8、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9、上阙中写对别后情景设想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0、描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1、用别后想象美景的抒写别情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2、下阙直接抒发别情的句子: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