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
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一、总则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城市和城市化1、居民点 settlement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city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市 municipality; city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镇 town.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5、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城市化 urbaniza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8、城市群 agglomeration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9、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0、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三、城市规划概述1、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镇化相关理论
1.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
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实行点轴开发的基本条件如下:①已经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能够提供进行大规模带状开发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③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并具备能作为重点开发轴线的主要交通干道。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依据如下:①产业布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②轴线地带经济已经有基础并有较大的潜力;③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水资源丰富;④轴线的开发对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较大。
点轴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与现状基础设施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间、城乡间便捷的联系和专业化协作,形成有机的地域协作。
2 城乡一体化理论城乡一体化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乡村为基础,城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职能上,城市是乡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服务中心,它向乡村传输商品、金融、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蔬菜;在产业上,乡村往往在城市主导产业影响下发展的配套乡镇企业,它往往成为工业零配件生产和装配的打包者;在资源上,乡村拥有城市所短缺的山水田林风景以及水、土地等资源,城市则拥有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两者互为市场,乡村是市区的工业品市场,而城市是乡村最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
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化
2000
80
1800
70
1600
1400
60
1200
50
1000
40
800
30
600
20
400
200
10
0
0
发达国家(百万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百万人) 发展中国家(%)
37
2001年和2015年全球8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预测 单位:个
年份 地区 世界
非洲
亚洲
拉美
欧洲
北美
日本
2001
(四)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 市化的高级阶段
33
(一)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世界城市化进程
7000
50
6000
45
40
5000
35
4000
30
25
3000
20
2000
15
10
1000
5
0
0
(百万)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7
26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27
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 1.服务业也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其区位基 本上都是在城市。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成为城 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 2.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与 工业之间通过复杂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形成了关 联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了城市经济系统。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 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 (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 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
市政学一章四节(16)
二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对策
(一)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1.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发展受政府调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受政府控制,城市 建设资金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2.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1)同比计算:我国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的差距:1952年为 7%,1978年为27%,2002年为12.7%,2006年为6%。 (2)钱纳里标准模型:工业化为37.9%时,城市化应为65.8%。 据此,中国工业化目前达50%,则城市化就应超过75%,而目前 中国城市化仅达44%,其间差距更大。
(二)城市化的指标
1.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
PU=U/P×100% 其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 如:重庆市2004年的城市化水平=1192/3130×100%=38% 2.城市化土地指标:城市化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过程
(1)城市用地占可用地的比重 (2)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速度 3.城市化产业结构指标: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1)第二、三、四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2)第二、三、四产业的内部结构状况 3.城市化质量指标: 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不同于城市化水平指标和城 市化速度指标等单一指标,这是综合指标。
3.环渤海都市圈体系:由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唐山、秦皇岛、石家庄、保定的京 津冀都市圈,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丹东、营口、锦州的辽东南都市 圈,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的山东都市圈等构成。 4.其他都市圈体系:渝成(含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圈)、汉长(含武汉、长沙和南昌三个 都市圈)都市圈体系(以上构成中国都市圈体系主架构:五大都市圈体系),以及 哈长、西郑、福厦、兰西都市圈等。
5.农业人口转移量巨大,城市承载力不足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分析与经验启示
关键词 : 城镇化 ; 经验借鉴 ; 启示
中图分类号 : F 3 0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3 3 4 ( 2 0 1 3 ) 0 6— 0 0 3 1— 0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1 2
基 金项 目: 新 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 新乡市新型城镇化 引领 ‘ 三化 ’ 协调科学发展研究 ” ( B 1 1 )
2 0 1 3年 1 2月
第2 7卷 第 6期
新乡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Xi n x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3】
念至今也没有 统一 的定 义。综合人 口学 、 经 济学 、 社 会学 等 各个学科对城市化 的理解 , 我们可 以认 为城市化就 是城市人 口增加 、 城市 规模 扩大 , 乡村人 口向城 市流 动及 城市 文明 向 农 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 、 生活方式 的转变和价值 观念变
迁的过程 。
量和水 平。新 型城镇 化就新在 围绕人 的城镇化这个 核心 , 产 业 为基 、 就业 为本 、 产 城 互动 、 集约高效、 节 约友 好 、 和 谐智
慧、 城乡统筹 、 大 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上 。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的最大不 同 , 在 于新型城镇 化 是 以人 为核 心的城镇化 , 它把提 高人 民群众 的生 活水平作 为 根本 目的 , 尤其是注重保护农 民利益 , 切 实尊重农 民意愿 , 使 广 大群 众成 为科 学推 进新 型城镇 化 的拥 护者 、 参 与者 、 推 动 者 和受益者 ; 新型城镇化是 以产业 为基 、 就业为本 的城 镇化 , 它把就业和生计作为农 民进城 的前提 , 通 过产业集 聚拓宽就 业创业空 间 , 通过完善 城市 功能 拓展产 业发 展平 台 , 提 升集 聚水平 , 形成以产业集聚为基 、 增加 就业为本 的人 口转移 、 产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2011.11.5
另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 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向心型城市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 发展,形成中心商业区。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 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2013/12/27
27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 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 次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摊大 饼”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 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 市化。大学城、开发区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 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 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 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因 为其比土地利用指标更典型、更便于统计。然而,它也有些 问题:
因此,这个规律只是反映了一般趋势。
2013/12/27 16
城 市 化 的 预 备 期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期
城 市 化 的 快 速 发 展 期
城 市 化 成 熟 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2013/12/27 17
城市化的“S”形曲线
2013/12/27
18
三、乡/27
1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一、对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各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 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他意 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 织中去,还意味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 式的不断强大。 人口学: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 程。 经济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 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 地理学:城市的向外围扩展,面积不断增大。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 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 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 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 地理扩散过程。
1.2.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剩余贡献 农业生产里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 和成长的前提. 工业化推进 工业化的集聚要求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 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 发展,并进而启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比较利益推动 城市化发生的规模与速度受到城乡间比较利益 差异的引导和制约。 制度变迁促进 制度变迁对城市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 地加速或滞缓作用。 市场机制导向 市场能推动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配置,在市 场力的作用下,城市化的进程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推进。 城乡规划调控 以城乡规划为主导的系列手段和调控机制,充 分发挥城乡规划对于城市化进程有序健康发展的综合调控作用
(1)城市化启动阶段(1949—1957),这一阶段处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化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2)城市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违背客 观规律的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 (3)城市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十年动乱, 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城市人口萎缩,城市化水平下降。 (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随着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 策,城市化水平有了整工业革命开始,大约持续到二战结 束。其显著的特征是人口与产业从乡村向城市的集聚。 2、郊区化阶段 1950年以后,由于特大城市的环境恶化,加上汽 车、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原因,社会富裕阶层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 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而迁往郊区。 3、逆城市化阶段 197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不仅中心市 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想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 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4、再城市化阶段 1980年带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三个阶段以 后,积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开发市中心衰落区,改善城市环境和提 升城市功能,逐步吸引了一些年轻专业人员的停留和老龄人口由郊区 化向城市的回流。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探讨
书 中广 泛 使 用 了 “ 城镇 化 ” 的 概 念 。并 产 生 了 广 泛 影 响力 .
我 国城镇 化 与 工 业化 的 关 系 和城 镇 化 进 程 的一 般 理 论 。 后 在 分 析 我 国城 镇 化 兴 起 的 背景 后 总 结 了 几种 具有 代 表 性 最
的城 镇化 模 式 , 据 以上 理 论 , 我 国走 具 有 中 国特 色的 城 镇 化 道 路 进 行 了展 望 。 根 对
较 为 混 乱 的 现 象 。 必 要 将 这 几 个 概 念 加 以 解 释 和 区别 。 有 1 1 城 市和 城 镇 .
际 收 益 率 不 断 下 降 最 终 为 零 , 村 产 生 大 量 富余 劳 动 力 , 些 农 这 人 口开 始 由农 业 地 区 流 向 城 市 的 工 业 、服 务业 等 非 农 产 业 , 传 统 农 业 社 会 开 始 向 现 代 工 业 社 会 转 变 ,城 镇 人 口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业 化促 进 了 城 镇 化 的 发 展 ; 着 城 镇 规 模 的 扩 大 , 市 的 工 随 城 各 项 基 础 设 施 在 不 断 完 善 , 吸 引 资 金 、 才 和 技 术 创 新 等 提 为 人
了 争 端 。中 国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学 界 和 地 理 学 界 于 1 8 9 2年 在 南 京 召 开 的 “ 国城 镇 化 道 路 问题 中 上 明
3 我 国城镇 化进 程的 一般规 律
纵 观世 界各 国 城 镇 化 历 程 , 要 经 历 发 生 、 展 、 熟 三 个 都 发 成
12 城 镇 化 和城 市 化 .
东 部 、 部 、 部 、 北 部 的 四 大 经 济 区域 , 工 业 化 发 展 的 地 中 西 东 以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标志
(1)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2)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
(2)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
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
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
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
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30%以下,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化水平才能够达到30%。
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时,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城市化稳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后,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人口相对稳定,城镇人口的增加渐趋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城镇人口比重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城市化不再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而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城市化理论
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只有当农村同时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时,城市现象才能发生。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
随着城市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总结: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关系极为密切。
可以说,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5讲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二)
四、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1、城市发展理论(1)城市化理论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只有当农村同时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时,城市现象才能发生。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
随着城市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总结: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关系极为密切。
可以说,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美国的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
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2)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城市发展的区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城市的发展与变革,为我们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并探讨它对城市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重构的产物。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被工业资本所侵占,农民成为无产阶级工人,城市成为资本的集聚地。
同时,城市化也导致了土地私有化、人口聚集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二、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 城市化与城市扩张: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导致了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集聚。
由于产业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城市不断吸引人口涌入,并不断膨胀。
这种城市扩张的过程,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空间的分化,增大了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差距。
2. 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劳动力的无组织状态使工人处于剥削的弱势地位。
同时,城市化也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出现了更多的职业类型和社会角色。
3. 城市化与生活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城市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化和社会联系的减少,这对公众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启示与影响1.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目标应该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的生活需求、社会空间的公共利益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城市化带来了治理的新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的城市治理体系。
城市治理应该注重权力的制衡和市民的参与,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
城市地理学第四、五章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但美国的,法国的认为,包括。城市性地域与农 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 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 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 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我 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变而来的,由于 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还 不足,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因此,加强我国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 化这一总进程。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我们可以从上两种空间过程相互配合的情况出发, 将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典型的城市化)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 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 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14
2、非典型的城市化 (假城市化、过量城市化)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 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过度城市化( Over-Urbanization )
过度城市化-人口地域集中和 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 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 化。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城镇化理论
瓦尔特·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F·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中心地理论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 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 系统地建立起了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 响的理论。 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 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 又是怎样的规律。
增长极的含义:
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增长迅 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 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 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推进型单元”
是指的优势经济单元,它自身的增长与创新能够
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也就是具有创新性质 的产业或企业(如长虹),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 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只有创新性企业和产业 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应”
2、F·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 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当时人们对二战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 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佩 鲁提出增长极概念,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经 济计划,建立和发展增长极,以极的增长推动整 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许多国家运用增长极策略发展大城市。
(一) “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 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 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 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 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 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 是此时提出的。
城市化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城市化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1、城市化的区域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有极化与扩散效应。
2、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诸多因素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重要和最为显在的因素之一。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是关键。
3、城市化展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一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而社会发展一方面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能与潜力,同时更加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
人类生态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
是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认为,在发展同时,由于城市中各类物质设施和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发展。
城市是一个由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
很显然,城市在发展时,通常显示出其通讯率或信息交换率也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5、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两种主要趋势,即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
分散发展理论,包括卫星城理论(恩温提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对日常活动进行功
能性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
6、城市体系理论,较好地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
西班牙工程师Asedra《城镇化基本理论》
西班牙工程师Asedra《城镇化基本理论》
18XX年XXX工程师XX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城市化的概念,XX世纪这一名词已风行世界。
XX年代后期
翻译成中文在XX流行开来。
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城市化的不同
解释,主要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的过程。
地理学的解释,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除包括人口与经济的集中与转换外,城市化更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大两方面。
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这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The Basic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作者: 王桂新[1,2]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2]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人口研究
页码: 43-5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城市化;城市化本义;城市化规律;中国城市化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遵循城市化规律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违背城市化规律、盲目推进城市化发
展的不少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对城市化本义和城市化规律认识及实践的偏
差等密切相关。
为了正本清源城市化本义,正确把握城市化规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文章首先阐述城市化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其
次,以其为对照,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如何根据城市化规
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城市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 第三讲: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战略演变
第四讲: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我国城乡失调的社会、经济根源) 第五讲:城乡协调发展的构想
第一讲: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中国 建国初——传统 七十那年代末——初期
九十年代中期——中期
现在——中后期
(二)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1,传统社会阶段 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
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
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
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 推广普及。 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 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
第四阶段,2000 —2010年,中国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
段。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
人口比重为49.68%。
第五阶段,2011 —至今,中国开始向城市化后期阶段
迈进。
2011年首超50%。
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城镇常 住人口73111万人。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 1.16个百分点。
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 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 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 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 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
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
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 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 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 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
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
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
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 (一)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推动力
(1)1950—1957年短暂的健康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比重
由1950年的11.2%提高到1957年的15.4%; (2)1958—1960年的过渡城市化时期,三年间城镇人口 比重迅速提高到19.8%; (3)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阶段,1978年城镇人
口比重为17.9%,低于1960年的水平。
一半以上的居民得以生活在城市,这是城市化过程中 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与工业化相联系,这一时期处
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新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持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的主要产业。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
长转向低速持续的推进阶段,因此城市化水平也开始 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过渡,城市化速度会低于城市 化的前期和中期阶段,但高于成熟的城市社会。
济发展一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化过程正
在不断深化,第三产业获得大规模发展,由此引致的 乡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浪潮正是将城镇人口增长系 数提升超过1的基本动力。
第四阶段: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城市人口比重≥50%,表明城镇人口绝对量超过乡村
人口,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已经初步实现城市化。
为力
(二)规模化和集聚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在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城市的拉力起着决定性作 用。而城市拉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规模 与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1、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 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 什么样的工业化才能够必然地带来城市化? 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条件二: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条件三: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第三阶段: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K≥1意味着总
人口的增长全部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乡村人口的
绝对规模开始由上升转为下降态势。乡村人口绝对规
模由增长转为下降,是城市化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转 折点,它意味着工业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 能力大大提高,以至于随之而来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 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这一时期的经
2、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的提高 第一,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 的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 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集 聚在城镇。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非农产业 的效率高于农业,因而城镇居民收入要远高于农村居 民收入。 第三,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 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条件四: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 为什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对量甚至绝对量都下 降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依然能够不断提高呢? 答案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 业化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 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 大幅度提高,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 增加,生活性服务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 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 速崛起并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
资占很大比例。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
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
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 性,追求个性。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 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 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构成城市对居民的 拉力 城乡有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教育\医疗等
三、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一)S形规律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R.诺瑟姆(Ray M. Northm) 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
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
(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 K=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增长规模 第一阶段:K<0.5,为前城市化阶段。K<0.5意味着 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小于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城市 化水平很低,增长缓慢。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般处 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0.5≤K<1,为城市化初期阶段。K≥0.5意 味着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 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城市 化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般 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是轻工业大发展的时期,由 此引致的劳动力第一次转移浪潮正是推动城镇人口增 长系数跨过0.5这一历史性转折点的基本动力。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
都小于0.5,城镇人口增长缓慢,远远低于乡村人口
的增长。
主要原因是: 第一,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第二,与重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一整套管理制 度,特别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1979年以前的城市化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二阶段,1979—1994年,中国由前城市化阶段向城
市化初期过渡的阶段。
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其发展不稳定。城镇 人口增长系数1986-0.86,1991-0.24 第三阶段,1995 —2000年,中国进入城市化的初期阶 段。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水平:1995:29.04%。 1999:30.9 %, 2000:36.2 %
五、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钱纳里六阶段论: 划分依据: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
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
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
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
的。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 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 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 水平都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 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 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
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
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
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
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
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
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
会。这时的工业化已经走到尽头,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文明广为普及,城乡居民只是 居住空间及就业岗位差别,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 基本趋于一致,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已 经成为现实。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的阶段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