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用废旧布料进行布偶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布偶的起源和发展2. 布偶的种类和特点3. 布偶的制作方法4. 废旧布料的选择与处理5. 布偶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活动。
2. 难点:布偶造型的创意设计和废旧布料的合理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偶实物、制作工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废旧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布偶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方法。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布偶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掌握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小布偶》2. 课题:布偶的制作3. 内容: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制作方法、创作实践活动等。
4.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布偶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布偶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收集更多关于布偶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珍惜资源、热爱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布偶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布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布偶制作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布偶制作水平。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于布偶的文化背景介绍还不够深入,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布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此外,我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部分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还不够扎实。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点。
4.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尝试新方法,突破传统,创作独特布偶作品。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布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跨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布偶设计的基本原理:布偶的形象、比例、结构等设计要素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布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便在创作过程中能独立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布偶形象。
5.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布偶。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小布偶》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设计并制作布偶,展现个性和创意。
2.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布偶的特点和美感。
3.加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运用色彩、图案搭配,提高布偶的审美价值。
-制作技巧的掌握:包括裁剪、缝纫、填充等基本制作步骤,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这些技能是完成布偶制作的关键,需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和示范。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布偶的基本特点:外形、颜色、材质等。
2. 布偶的制作方法:剪裁、缝合、填充等。
3. 布偶的创新设计:外形、功能、材料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新设计。
2. 教学难点:布偶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布偶样品、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布偶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3. 示范:示范布偶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的制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1. 板书小布偶2. 板书内容:布偶的基本特点、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等。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小布偶,要求外形独特,功能新颖。
2. 写一篇关于布偶的制作过程和创新设计的日记。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新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3.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4. 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1. 引入(约10分钟)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习布偶制作的背景。
活动:展示不同风格和文化的布偶,如中国传统布偶、日本布偶等,让学生对布偶的多样性有初步认识。
提问:“你们对布偶有什么了解?布偶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 讲解(约15分钟)目的:介绍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为学生后续制作打下理论基础。
内容:布偶的定义、历史和用途。
布偶的基本构造,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制作布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等。
布偶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设计草图、剪裁、缝合和填充。
3. 示范(约20分钟)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布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每个步骤。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
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本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观。
2学情分析
本科教授年级为五年级,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出优秀作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4教学过程
4.11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手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学时重点
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学时难点
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活动
1【导入】课程导入
2【教学】课程新授
~播放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布偶玩具并讲解制造的过程。
3【活动】课程活动
~ 3.向学生展示教师制作出的作品。
(藏装布偶体现新课标中美术课的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布置课堂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体现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共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课堂上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做完作品之后将垃圾带走保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
(德育教育)
4【作业】作业。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掌握捏面团制作小布偶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否则可能制作不成功。
2.学生对于颜色的把握和细节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素养和经验。
三、教学准备1.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2.用于揉面团的面粉和水。
3.用于制作小布偶的毛线和塑料球。
4.可以用于擦拭的手纸和湿巾。
5.学生用来做实验的桌子和椅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讲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并介绍小布偶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制作小布偶的任务。
教学主体(25分钟)1. 准备工作1.要准备面粉和水,并搅拌均匀制作面团。
2.毛线和塑料球可以按照学生的需求自行选择。
3.打一些小样,以便学生提前尝试制作。
2. 制作小布偶1.将做好的面团揉成圆球状,大小为5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头部。
2.按照相同的方法,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大小为20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身体。
3.将长条形的面团捏成合适的形状,形成小布偶的身体。
4.用毛线制作小布偶的手臂和腿,如果需要可以添加塑料球等材料做肢体部分的填充。
5.等到小布偶的身体、手臂和腿都已经完成,将所有部件缝合在一起,并且注意缝合的牢固和美观。
6.最后为小布偶制作头发和面部表情。
3. 美化小布偶1.为小布偶选择不同的颜色,为小布偶添上色彩。
2.添加细节,为小布偶添加饰品等等。
课堂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布偶,并且将小布偶的样品放在桌面上,用于展示。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下节课内容安排。
五、教学方案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制作小布偶的情况,以及小布偶的制作成果,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布偶的基本构造,掌握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布偶作品。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布偶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布偶的基本构造:介绍布偶的头部、身体、四肢等基本构造,以及制作布偶所需的材料。
- 布偶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布偶的制作流程,包括剪裁、缝合、填充、装饰等步骤。
- 布偶的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布偶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布偶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 难点:布偶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布偶制作教程视频、布偶制作图解、布偶制作工具等。
- 学具:布料、针线、填充物、装饰物品等。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布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 新授:讲解布偶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流程。
-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布偶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小布偶- 内容:布偶的基本构造、制作方法、创意设计作业设计- 必做题:制作一个小布偶,要求结构完整,造型独特。
- 选做题:设计一个布偶系列,包括不同造型和功能的布偶。
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布偶作品。
-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制作和讨论。
- 改进措施: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布偶的创意设计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总字数:约5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布偶的创意设计”。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能够真实地描绘小布偶的形态特征和特殊的颜色。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绘制小布偶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
3.学习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实地描绘小布偶的形态特征和特殊颜色。
2.学生能够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布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小布偶的可爱和形态特征,引发学生对小布偶的好奇心和兴趣。
2.观察分析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教师通过展示小布偶的图片或实物,并结合学生的互动讨论,让学生逐步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3.研究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的图示或视频,并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
4.实际操作绘制小布偶。
教师先让学生绘制小布偶的形态轮廓,再根据小布偶的颜色特点进行涂抹和着色。
5.小结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过程和注意事项,梳理出本节课的关键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思考题1.小布偶除了肚子是白色的,还有哪些颜色呢?2.你觉得小布偶身上的颜色选得好不好?为什么?教学评估1.学生的绘画作品评分。
2.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3.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学生在绘画时要注意保护双手、衣物和桌面,避免髒污和损坏。
3.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效率。
参考资料1.《美术新教材(小学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网络资源:小布偶绘画教程视频。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小布偶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6课,主题为“小布偶”。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掌握布偶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出独特的布偶作品。
教学难点1. 布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细节的处理。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到作品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布偶制作的相关材料,如布料、针线、填充物等。
2. 学生准备:剪刀、画笔、颜料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布偶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如造型、色彩、材质等,并示范布偶的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布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学生完成布偶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布偶制作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小布偶2. 教学目标: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难点:布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细节的处理,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到作品中。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尝试独立制作一个布偶。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布偶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水平。
五年级美术下 册教案《第16课 小布偶》 人教 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教学内容《第16课小布偶》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教学难点1. 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小布偶。
教具学具准备1. 制作小布偶所需的布料、针线、填充物等材料。
2. 制作小布偶的示范视频或PPT。
3. 学生自带的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小布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2. 新课内容:讲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小布偶。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制作小布偶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第16课小布偶》2. 课题要求:了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掌握制作技巧。
3. 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小布偶。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小布偶,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制作小布偶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小布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课《小布偶》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小布偶,以及如何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以下方面:
-我们在制作布偶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我们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布偶制作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珍惜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培养感恩、尊重他人的品质。
5.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创作充满热情,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小布偶》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5.学会欣赏和评价布偶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环节:
1.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布偶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布偶的制作工艺和步骤,示范制作技巧,让学生对布偶制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设计稿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交流、讨论,但分工合作、协调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5.情感态度:学生对美术创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布偶制作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布偶的制作工艺、设计方法及创意发挥。
难点:布偶的缝合技巧、针法运用和填充方法。
2.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知识储备:学生对布偶的概念和种类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制作工艺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小布偶(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布偶的选材、设计和制作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体验制作小布偶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布艺在生活中的美妙之处。
通过制作小布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设计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以及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布偶示例、制作材料、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布料、填充物、线、剪刀、针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示例,如玩偶、靠垫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提问学生:“这些小布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有哪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布偶。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小布偶。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索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小布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强调小布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小布偶的特点和美妙之处,为后续的制作打下基础。
(2)教师讲解如何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材料、设计造型、缝制等。
同时,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样品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布偶的形态和特点。
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掌握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技巧和方法。
(3)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小布偶?你有什么创意和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小布偶》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制作小布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布偶的制作步骤、制作方法以及布偶的设计技巧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布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裁、缝纫等。
但布偶制作相对复杂,需要学生耐心细致地完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步骤,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小布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布偶的设计技巧和动手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布料、剪刀、针线、填充物、示范小布偶等。
2.学具:学生自带布料、剪刀、针线等制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示范小布偶,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小布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制作小布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作过程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步骤:选布、剪裁、缝制、填充、装饰。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开始动手制作小布偶。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小布偶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布偶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对布偶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进行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小布偶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进行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了解小布偶的外观和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小布偶的形象和特征。
学习制作小布偶(35分钟)
1.教师用板书讲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并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小布偶。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参考,动手制作小布偶。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2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样本,让学生分析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形式。
2.学生就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进行艺术创作,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和艺术创作作品。
2.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合理,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小布偶的过程中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中对小布偶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小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免学生出现操作上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小布偶》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制作小布偶,通过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小布偶图片,以及制作布偶的步骤说明,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观念,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布偶制作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学会简单的布偶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布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小布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小布偶图片,以及制作布偶的步骤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风格的小布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布偶的制作过程,并进行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制作技巧。
3.学生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确定的设计方案,开始制作小布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展示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5.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新,制作出更多有趣的小布偶。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布偶制作步骤、制作技巧等关键信息。
最新人教版美术五下第16课《小布偶》教案

最新人教版美术五下第16课《小布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手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手指偶范例、剪刀、彩纸等示范用品。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指偶剧院”看表演,好不好?(课件出示表演视频)师:有趣吗?喜欢他们的表演吗?生:(略)师:刚才同学们看演出看得那么认真,小指偶们可高兴了,他们最喜欢喜欢他们表演的小朋友们了,瞧,他们悄悄地跟着咱们来到了教室呢(出示手指偶)指偶一(小娃娃):大家好,我是妙妙,大家喜欢我吗?指偶二(妈妈):大家好,我是妙妙妈妈,我漂亮吗?指偶三(爷爷):咳咳···我是爷爷,大家好;指偶四(公鸡):还有我,我是大公鸡,喔喔喔——大家欢迎我们吗?师:有趣吗?大家看这些玩偶套在什么地方呢?生:手指上。
师:对,我们把这些套在手指的玩偶称为手指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手指偶。
(出示课题:玩偶大本营——手指偶)(通过让学生看手指偶表演,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
)二、互动学习,探索体验1.探索体验师:哪位同学愿意来把这些手指偶拆开?(一生拆手指偶)师:这个手指偶是什么形状的纸做出来的?生:长方形。
师:这个手指偶是由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后,再剪一些装饰物,打扮成人物的形象。
(让学生在拆手指偶的过程中,感受折手指偶的纸的形状。
)2.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面,按书上的步骤图,自己尝试制作。
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个人或合作尝试折叠。
)师: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一种或几种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手指偶(出示)请同学们看看。
漂亮吗?这些手指偶又是怎样制作的呢?(让学生观看、分析,探究怎样制作。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课《》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小布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策略用玩偶做游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拿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偶做游戏,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愉悦。
本课以儿童喜欢的玩偶为制作的表现内容,让儿童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创造的无穷乐趣。
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其中布袋木偶小巧玲珑,演员将食指伸进木偶的头颈,其他的手指分别伸进木偶的衣袖,灵活地操纵,进行有趣地表演。
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就是源于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传统工艺。
把纸片卷一卷,折一折,使之能不紧不松地套在指头上,然后根据基本形体展开联想,使用多种材料,运用手工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指偶。
本课的活动,趣味性和愉悦性强,教学牵引贯穿其中,具有行动突出的特点,适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愿望与要求。
在教材内容的组编方面,考虑了难易程度的梯次排列,教师亦可根据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这课的教学,我主要采取教师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教学准备:布头、袜子、纽扣、各色彩线、水彩笔、剪刀、棉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通过看手指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
接着采用自学的方式进入创作玩偶的构思阶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玩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供学生做玩偶时参考。
二、探索发现1.请学生上台来拆开玩偶,问: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的装饰物怎样构成的?2.课件出示制作步骤图,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尝试制作。
3.反馈自学成果,师:刚才在制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老师将学生不太懂的步骤进行示范。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教案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小布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小布偶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且有趣的小布偶。
3. 发展美术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剪贴和手工制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 培养观察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布偶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小布偶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剪裁、缝制和装饰等步骤。”
- “通过学习小布偶的制作,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
- “小布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和制作,展现了布偶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4. 艺术性和趣味性:
- 使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绘制生动的小布偶形象,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3. 小布偶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小布偶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小布偶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小布偶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小布偶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布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 在板书中加入一些小图标或插图,如剪刀、针线等,表示小布偶的制作工生的学习兴趣。
小布偶试讲稿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
小布偶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一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小布偶》,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布偶吗?你们会制作小布偶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制作一个吧;
师:(板书)《小布偶》;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几幅小布偶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小布偶有哪些特点?它们的制作步骤又是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说明你们刚才学习的十分认真。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布偶;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创意,让我也深受启发。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小布偶》,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本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观。
2学情分析
本科教授年级为五年级,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出优秀作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4教学过程
4.11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手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学时重点
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学时难点
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活动
1【导入】课程导入
~播放视频《布偶喜剧宣传片》,看完后问学生喜不喜欢,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讲授】课程新授
~播放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布偶玩具并讲解制作的过程。
3【活动】课程活动
~ 3.向学生展示教师制作出的作品。
(藏装布偶体现新课标中美术课的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布置课堂作业,以小组
为单位合作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体现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共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课堂上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做完作品之后将垃圾带走保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
(德育教育)
4【作业】作业
自己制作出具有藏族特色的小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