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各种灾害事件史不绝书。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华文明能
够延续数千年而不倒,也就证明我们的文化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东西,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
造和延续,这就是社会救济的传统。最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所谓“嗟来之食”,这个“嗟来
之食”的发起人是齐国人黔敖。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主动
性社会救助的活动者。在春秋时期,这样的活动已经被称为义举了。
《春秋左氏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可以判断最晚到春
秋时代,救灾恤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规范的层次。
《老子》里面也提到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一种裒多益寡的观念。裒多益寡、救灾
恤邻的救济行为,最晚可以从先秦时期算起。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
升到国家层面。
进入明清时代,从个体化的救助逐渐发展到社区化救济。在传统中国一个县的范围之
内,作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吏基本上只能到知县这层。当时的一个县比我们现在县的辖区还
要大,这样一个县下的社会治理如何得以运行?这个奥秘在于我们当时有一种官治和自治相
结合的机制,有社会学家把它命名为双轨制。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在正式的官府治理之下,还
有一个民间的自治系统。
也由于这种双轨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
明清易代这样重大的朝代转换的变革,但是基层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断裂。从个体化救
助的守望相助、邻里相助发展到社区化的救济,这就涉及官治和民治、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
结果。在经济发达区域,比如江南、华南也是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开始得到最先发展的区
域,很多士绅以一种自愿的、公益的精神,主动地承担了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从最简单的修
桥铺路,到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把责
任转移到一些社会性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因此,面对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基层社会
的很多基本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持。
而随着中国社会特有的同心圆式的扩展,在晚清时期出现江南援救华北的情况。这样扩展有
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我们的同胞跟邻居是一样的;我们所要救助的人、所要救助的地区,跟我都同属中国。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对于守望相助的理解非常融洽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社会救济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也具有启发性意
义:第一,如何在地方社会中把公益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重建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打造共同的社
区认同、社区文化;第二就是把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现代公益社会的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中
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
(摘编自朱浒《从社会救济传统看邻里关系的历史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千年来,在各种灾害事件发生后,社会救济的传统,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延续。
B.春秋时期,大家普遍认同救灾恤邻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并上升到道德规范的层次。
C.汉代,国家层面才开始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个体的社会救助活动进行鼓励和表彰。
D.社会救济的活动,从个体化的主动性救助逐渐发展为社区化的救济,是在明清时代。
【分值】3分
【答案】C
【解析】C项“汉代,国家层面才开始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个体的社会救助活动进行鼓励和表彰。”时间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注意副词“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解题思路】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范围,以及时间副词,比如原文“已经”一词,C项中却表述为“才开始”,时间明显不符。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考查方向】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选项D的概括性比较强,而且D项在内容表述上对原文进行了整合加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黔敖在路上准备饮食以赈济灾民的行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的主动性社会救助活动,在当时被称为“义举”。
B.正式的官府治理与民间的自治系统结合的机制,不仅使社会救济行为得以推行,而且对维持中国社会的稳定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C.在江南、华南地区,很多士绅主动承担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例如修桥铺路、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些救济行为都是本着一种自愿、公益的精神。
D.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的发展,使得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一些社会性事务从官府的正常活动中剥离出来,把责任转移到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
【分值】3分
【答案】D
【解析】D项中“使得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一些社会性事务”。而原文“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两相比较,看出在限定条件上的差异,选项加了限制成份,与原文意是相符合了。
【解题思路】本题重在与原文进行比对,这类题目,重在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A项易误选。因为进行了推断表述,容易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裒多益寡”“救灾恤邻”“守望相助“‘邻里相助”都是个体化救助行为者遵守的道义,是在灾难性事件前,处理邻里关系的一种救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