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培养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革兰染色法
Gram staining
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涂片制作方法; 2.掌握革兰染色法和细菌的基本形态; 3.了解革兰染色法的临床意义。
二、革兰染色原理
原理
细胞壁学说 等电点学说 化学学说
革兰阳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形成网状 结构,乙醇处理时,脱水 引起网状结构孔径变小, 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 复合物不易脱去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连续划线分离法:①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后取标 本少许;②左手持平板,五指固定平皿盖边缘,向外反 转手掌,装有培养基的平板于手掌内用拇指、小指和 无名指固定,并将平板边缘稍微提高呈现30~45度角, 置酒精灯前上方5~6cm;③右手持已取材的接种环, 先在平板一端涂布,然后快速大幅度左右来回以密而 不重的曲线形式作连续划线接种,使整个平板布满曲 线④划线完毕,将平板作好标记,置35℃孵育18-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 脂类物质含量高,乙醇处 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 胞壁的通透性增加,结晶 紫-碘复合物易脱去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1.标本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培养物。 2.试剂 :革兰染液。 3.其他 :载玻片、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
四、操作步骤
1. 细菌涂片制备 ⑴涂片:取洁净载玻片一张,按无菌的方法取1~2环生 理盐水于载玻片上,按无菌的方法各取葡萄球菌和大肠埃 菌 培养物少许,在生理盐水中均匀研磨,涂好的菌膜直径 1cm左右。 ⑵干燥:室温下自然干燥或于酒精火焰半尺高处烘干。 ⑶固定:火焰加热法。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与载 玻片粘附牢固,染色时不致于被染液和水冲掉。
培养方法
2 二氧化碳培养法 (1)二氧化碳孵箱:能自动调节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温度, 使用较为方便。 (2)烛缸法:取有盖磨口标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在盖及磨 口处涂以凡士林。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放入缸中,点燃 缸内蜡烛,加盖密封。当蜡烛燃烧时会消耗缸内氧气并 产生CO2,随着缸内氧气的逐渐减少,蜡烛会自行熄 灭,此时缸内CO2浓度约为5%左右。 (3)化学法(重碳酸钠一盐酸法):(自学)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课件
请大家自觉维持实验室的卫生和秩序!
Hale Waihona Puke 病料在接种培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应检查其 生长状况。首先用肉眼检查有无细菌生长;若有, 则需进一步检查菌落是否纯一。形态特征包括: 大小、形状、突起或扁平、凹陷、边缘(光滑、 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白 色、黄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王欣欣
一、细菌的分离
1、从混杂微生物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 方法称为分离。 2、分离的目的在于从被检材料中、或者从 污染的众多杂菌中分离出纯的病原菌。
1)病料采集
病料:疑似细菌性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 以鱼为例,常见症状:体色发黑,体表溃 烂、充血、粘液增多,鳃、鳍破损,内脏 红肿,腹水,眼球凸出或浑浊,肛门红肿 等等。 活体病料→应考虑病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的部位(上述症状) 病料死后→应立即采集,越早越好
生化鉴定管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 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 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ATB Expression:自动化微生物鉴 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鉴定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核 酸检测技术, 包括基因测序、指纹图谱技术、 基因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PCR)、GC 含量测定等。
培养基的种类 ① 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营养物
质;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础成分(普通营养琼脂) ② 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
(如血液/血清、酵母浸膏或生长因子等);用以培养对 营养要求高的微生物(2216E) ③ 选择培养基:利用细菌对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类物质,利于所需分离的细菌生 长,而抑制不需要的细菌生长,从而达到分离某种微生物 的目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利:一种定量检测鳗弧 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利用鳗弧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 】 ④ 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含有某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的培养 基。某种细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培养后,产生某种代谢产物, 能与这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发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反应; 从而达到区分不同的微生物。(TCBS)
Hale Waihona Puke 病料在接种培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应检查其 生长状况。首先用肉眼检查有无细菌生长;若有, 则需进一步检查菌落是否纯一。形态特征包括: 大小、形状、突起或扁平、凹陷、边缘(光滑、 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白 色、黄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王欣欣
一、细菌的分离
1、从混杂微生物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 方法称为分离。 2、分离的目的在于从被检材料中、或者从 污染的众多杂菌中分离出纯的病原菌。
1)病料采集
病料:疑似细菌性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 以鱼为例,常见症状:体色发黑,体表溃 烂、充血、粘液增多,鳃、鳍破损,内脏 红肿,腹水,眼球凸出或浑浊,肛门红肿 等等。 活体病料→应考虑病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的部位(上述症状) 病料死后→应立即采集,越早越好
生化鉴定管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 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 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ATB Expression:自动化微生物鉴 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鉴定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核 酸检测技术, 包括基因测序、指纹图谱技术、 基因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PCR)、GC 含量测定等。
培养基的种类 ① 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营养物
质;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础成分(普通营养琼脂) ② 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
(如血液/血清、酵母浸膏或生长因子等);用以培养对 营养要求高的微生物(2216E) ③ 选择培养基:利用细菌对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类物质,利于所需分离的细菌生 长,而抑制不需要的细菌生长,从而达到分离某种微生物 的目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利:一种定量检测鳗弧 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利用鳗弧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 】 ④ 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含有某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的培养 基。某种细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培养后,产生某种代谢产物, 能与这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发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反应; 从而达到区分不同的微生物。(TCBS)
实验二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ⅰ(培养基制备)
熟悉培养基的制备流程
01
掌握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02
熟悉培养基的制备流程,包括称量、溶解、调pH值、灭菌等
步骤。
了解不同培养基的特性和用途,以便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
03
离鉴定。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熟悉肠杆菌科细菌的形态、染色、 生长特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构造和 抵抗力。
进行分离和纯化。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总结词
鉴定是确定分离得到的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和属性的 过程。
详细描述
在鉴定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形态 学鉴定可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等特征进行初步分 类。生理生化鉴定则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底物的代谢反 应、酶活性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其属、种分类。此外,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基因测序也为细菌鉴定提 供了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 法,可以准确地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菌落观察与记录
菌落形态
观察并记录不同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度等 特征,以便后续的鉴别和分类。
生长速度
记录不同菌落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了解其生长特 性。
菌落特征
通过显微观察和染色等方法,进一步了解菌落的细胞 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
生化试验结果分析
糖发酵试验
分析不同菌种对糖的发酵能力,了解其代谢 特性。
05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措施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清洁,穿戴实验服 和口罩,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培养基制备
按照标准配方准确称量试剂,严格控 制培养基的pH值和灭菌时间,确保 培养基的质量。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ppt课件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抗酸染色步骤
1、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
涂片
干燥
固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抗酸染色步骤
2、染色包括初染、脱色、复染三步。
初染
脱色
复染
冲洗
冲洗
石炭酸复红维持 3-5’ 3%盐酸酒精30 ’’ ~1’
冲洗
干燥 油镜观察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美蓝复染1 ’
抗酸染色结果
抗酸菌呈红色, 常堆积成团, 排列无序, 偶呈分枝状生长。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细菌培养及鉴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标本采集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标本容器须无菌,但不得有消毒剂 5.采样后立即送检 6.送检标本应注明细菌来的培源养及和鉴定检验目的
咳痰方法
病人先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表面的菌群 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 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以清晨第二口痰为佳 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清洁中段尿液
尽量取早晨第一次尿液 嘱患者留取标本的前一天晚上少饮水 女性病人 ➢收集标本前用肥皂水冲洗外阴,再以灭菌清水
冲洗尿道口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男性病人 ➢翻转包皮,清洗尿道口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常用的培养基种类和用途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革兰染色步骤
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
涂片
干燥
固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固定的目的:
使细菌的细胞凝固,使菌体与玻片粘 得更牢固; 可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 加热固定可杀死细菌,比较安全。
抗酸染色步骤
1、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
涂片
干燥
固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抗酸染色步骤
2、染色包括初染、脱色、复染三步。
初染
脱色
复染
冲洗
冲洗
石炭酸复红维持 3-5’ 3%盐酸酒精30 ’’ ~1’
冲洗
干燥 油镜观察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美蓝复染1 ’
抗酸染色结果
抗酸菌呈红色, 常堆积成团, 排列无序, 偶呈分枝状生长。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细菌培养及鉴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标本采集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标本容器须无菌,但不得有消毒剂 5.采样后立即送检 6.送检标本应注明细菌来的培源养及和鉴定检验目的
咳痰方法
病人先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表面的菌群 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 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以清晨第二口痰为佳 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清洁中段尿液
尽量取早晨第一次尿液 嘱患者留取标本的前一天晚上少饮水 女性病人 ➢收集标本前用肥皂水冲洗外阴,再以灭菌清水
冲洗尿道口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男性病人 ➢翻转包皮,清洗尿道口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常用的培养基种类和用途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革兰染色步骤
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
涂片
干燥
固定
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固定的目的:
使细菌的细胞凝固,使菌体与玻片粘 得更牢固; 可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 加热固定可杀死细菌,比较安全。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细菌鉴定》PPT课件
特殊气味等
形态学观察
* 营养需求(血琼脂、巧克力、营养琼脂生长 情况)
* 胆盐耐受(麦康凯生长情况) * 万古霉素耐受(含万古霉素巧克力生长情况) * 液体培养基生长现象(菌膜、上半部生长、
均匀浑浊、下半部生长、沉淀) * 半固体动力现象(清晰、毛刷样、倒伞状)
生化反应
* OF试验 * 各种糖发酵试验、糖氧化试验 * 糖衍生物发酵(α/β-甲基葡萄糖、β-葡萄糖胺、
不同种群的细菌根据培养的难易以及实际操作 时的难度而采用不同的鉴定手段
* 目前技术能培养的细菌采用传统手段
* 难培养细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如麻风分支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 而传统手段难以进一步鉴定的细菌则采用抗原抗体 血清学分类(如军团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 胞壁脂肪酸结构和组成分类(如棒状杆菌相关属)、 挥发性代谢产物(如厌氧菌挥发性脂肪酸)指纹分 析
血清学试验(不常用)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分型血清 * 脑膜炎奈瑟菌分型血清 * 隐球菌可溶血抗原血清 * 脑膜炎5种可溶性抗原复合乳胶
* b型流感嗜血杆菌乳胶 * 肺炎链球菌乳胶(含83个血清型的多价血清) * A群脑膜炎奈瑟菌乳胶 * B群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K1乳胶 * C群脑膜炎奈瑟菌乳胶
然耐药反证法鉴定
形态学试验
G+菌 BA生长、Choc不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 分G+co(革兰阳性球菌) ,G+ b(革兰阳性杆菌)
G+co—依靠溶血特征,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体形 态区分:
▲葡萄球菌:淡黄色/白色,中等大小,较凸,规则 圆形,β/γ溶血,较湿润,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 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
血清学试验(不常用)
形态学观察
* 营养需求(血琼脂、巧克力、营养琼脂生长 情况)
* 胆盐耐受(麦康凯生长情况) * 万古霉素耐受(含万古霉素巧克力生长情况) * 液体培养基生长现象(菌膜、上半部生长、
均匀浑浊、下半部生长、沉淀) * 半固体动力现象(清晰、毛刷样、倒伞状)
生化反应
* OF试验 * 各种糖发酵试验、糖氧化试验 * 糖衍生物发酵(α/β-甲基葡萄糖、β-葡萄糖胺、
不同种群的细菌根据培养的难易以及实际操作 时的难度而采用不同的鉴定手段
* 目前技术能培养的细菌采用传统手段
* 难培养细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如麻风分支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 而传统手段难以进一步鉴定的细菌则采用抗原抗体 血清学分类(如军团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 胞壁脂肪酸结构和组成分类(如棒状杆菌相关属)、 挥发性代谢产物(如厌氧菌挥发性脂肪酸)指纹分 析
血清学试验(不常用)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分型血清 * 脑膜炎奈瑟菌分型血清 * 隐球菌可溶血抗原血清 * 脑膜炎5种可溶性抗原复合乳胶
* b型流感嗜血杆菌乳胶 * 肺炎链球菌乳胶(含83个血清型的多价血清) * A群脑膜炎奈瑟菌乳胶 * B群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K1乳胶 * C群脑膜炎奈瑟菌乳胶
然耐药反证法鉴定
形态学试验
G+菌 BA生长、Choc不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 分G+co(革兰阳性球菌) ,G+ b(革兰阳性杆菌)
G+co—依靠溶血特征,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体形 态区分:
▲葡萄球菌:淡黄色/白色,中等大小,较凸,规则 圆形,β/γ溶血,较湿润,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 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
血清学试验(不常用)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员) ppt课件
大肠杆菌细菌分离
粉红色或深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 黑色带有金属光泽,圆形隆起 边缘整齐;
沙门氏菌细菌分离
圆形、微凸、边缘整齐、直径在
1~2 mm的小菌落,菌落无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或外周透明中心黑色
蓝绿色或蓝色菌落,产硫化氢菌 株菌落中心带黑色
实验室分离
链球菌在血液琼脂中生长为无色透明、 圆形、光滑、隆起的露滴状小菌落
□ 方法:
扩散法(纸片法) 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
试验方法
➢ 快速药敏试验:
由病料直接涂布药敏试验与病原菌分离同时进行(16-24h),可 根据药敏结果初步进行治疗。
➢ 前增菌法药敏试验:
挑取组织培养后菌落,放于灭菌肉汤培养液中,涂抹进行药敏实验 8-12h后观察结果。
➢ 传统法药敏试验:
•(4) 结果观察、判定标准
• 抑菌圈:用游标卡尺从平板背面精确测量各个抑菌圈直径(精确到 0.01mm),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原料药判 定按《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10》
• 成品药判定标准 : ﹥20 mm 极敏
(3)倾注平板法 主要用于水质(饮水)的细菌计数 将灭菌生理盐水适量稀释(通常做10-1-10-4稀释)的水质1ml,置灭 菌平皿内,注入以灭菌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15ml,混匀 ,待冷却后,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后,计数培养基内菌落 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算出每毫升被检物的细菌数。
耗时较长(2-3天),对于一般养殖场定期监测病原菌及其敏感性 时,可以使用此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出病原菌,病原菌经纯培养后 ,进行药敏试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准确反应出病原菌对某一药物的 敏感性。
操作过程
前增菌药敏试验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PPT课件
精品ppt
22
硫化氢产生试验(Production of H2S)
将细菌穿刺接种于醋酸铅培养基中, 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有些细菌能分解 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穿刺 部位呈黑褐色,是为反应阳性。培养基颜色 无变化,则为阴性。
精品ppt
23
尿素分解试验(Splitting of urea)
➢ 相邻两区要有重叠区域。 ➢ 结果观察:观察各区的生长情况,并看是
否有单一菌落长出;菌落的形态、颜色、 大小、边缘、透明度都需记录。
精品ppt
8
平皿送37℃温箱培养24小时 结果(要求)
两种单个菌 落
分四区 无杂菌 琼脂不破
精品ppt
9
℃
精品ppt
10
3.2 细菌的接种
斜面接种法 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将细菌接种于尿素培养基中,37℃培养 18~24h。变形杆菌能迅速(2~4h)分解尿素 产生大量的氨,使培养基变碱而呈紫红色, 是为阳性反应。
精品ppt
24
实验后处理
将接种针和接种环放入原位,摆放整齐! 将所有的原菌种管放入自己组的红框试管架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将自己接种的培养物集中在试管架中统一放
入培养箱中37度培养! 关照明和电扇开关,请勿关实验室总电
精品ppt
17
糖发酵试验
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 例如大肠杆菌能发酵葡萄糖和乳糖;而痢疾 杆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即使 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糖类,其结果也不尽 相同,如大肠杆菌有甲酸脱氢酶,能将葡萄 糖发酵生成的甲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 故产酸并产气;而痢疾杆菌缺乏该酶,发酵 葡萄糖仅产酸不产气。
《细菌培养及检测》课件
结论
通过细菌培养及检测,我们可以得出细菌的生长特性和代谢情况,为研究细菌的功能和应用提供重要依 据。 未来的细菌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细菌检测将更加快速、准确和便捷,为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更多应用。
参考文献
细菌学实验技术,张立仁等,201 6年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张莹,201 7年
常见的细菌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基
通过稀释法、平板法和斜面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液体培养基
用于大规模培养细菌,如发酵生产。
无菌技术
确保细菌培养过程没有外源性细菌的污染。
细菌检测方法
溶菌酶法
通过细菌细胞壁的 降解来检测细菌的 存在。
传统培养法
在特定培养条件下, 观察细菌在培养基 上的生长情况。
分子生物学 方法
现代细菌学,刘乾祥,201 5年
《细菌培养及检测》PPT 课件
# 细菌培养及检测
细菌培养及检测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细菌 培养的方法和检测的技术,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指将细菌分离并生长于培养基上,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菌细胞的过程。 细菌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细菌培养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和分析细菌的生长特性、生理代谢以及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检测细菌的方法 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等。
利用PCR、DNA测 序等技术检测细菌 的DNA。
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生化反应、免 疫学等技术快速检 测细菌。
实验操作及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项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培养基、试剂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
2
操作步骤
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检测,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方法。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ppt课件
• 方法:将被检细菌接种于硝酸钠蛋白胨培养基内, 370C温箱内培养24h。
• 结果:再加试剂甲、乙各2滴,在30s内出现红色 即为阳性;若无颜色出现,加少量的锌渣,随后 出现红色,则是真正的红色
可编辑版课件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方法:将需要鉴别的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在 硫化氢培养基中,370C温箱内培养24h
• 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产生黑色为阴性。 大肠杆菌为阴性,沙门氏菌为阳性
可编辑版课件
10
3 硝酸盐还原实验
• 原理:有些细菌能将培养基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 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位氨基苯 磺酸起作用后,在与α-萘胺反应,生成红色偶氮 化合物。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实 验及生化实验
可编辑版课件
1
目的要求
• 熟悉鉴别培养基的原理 • 了解大肠杆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可编辑版课件
2
一、鉴别培养
菌种 培养基类别
麦康凯培养基
大肠杆菌
红色菌落
沙门氏杆菌
无色或浅黄色菌落
SS琼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基
红色菌落
浅黄色菌落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三塘铁培养基
紫红色或紫黑色并带有金 粉红色菌落 属光泽菌落
可编辑版课件
5
结果判定
• 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 落中心呈深桃红色
• 圆形,扁平,边缘整齐, 表面光滑,湿润
可编辑版课件
6
二、药敏试验
方法:取一菌种,用灭 菌的接种环致密划线 于琼脂表面(可重复 来回划线),用无菌 镊子,将各种抗菌药 物圆纸片,分别贴于 培养基表面。各片距 离相等,370C,24h 后,观察结果。
• 结果:再加试剂甲、乙各2滴,在30s内出现红色 即为阳性;若无颜色出现,加少量的锌渣,随后 出现红色,则是真正的红色
可编辑版课件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方法:将需要鉴别的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在 硫化氢培养基中,370C温箱内培养24h
• 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产生黑色为阴性。 大肠杆菌为阴性,沙门氏菌为阳性
可编辑版课件
10
3 硝酸盐还原实验
• 原理:有些细菌能将培养基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 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位氨基苯 磺酸起作用后,在与α-萘胺反应,生成红色偶氮 化合物。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实 验及生化实验
可编辑版课件
1
目的要求
• 熟悉鉴别培养基的原理 • 了解大肠杆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可编辑版课件
2
一、鉴别培养
菌种 培养基类别
麦康凯培养基
大肠杆菌
红色菌落
沙门氏杆菌
无色或浅黄色菌落
SS琼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基
红色菌落
浅黄色菌落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三塘铁培养基
紫红色或紫黑色并带有金 粉红色菌落 属光泽菌落
可编辑版课件
5
结果判定
• 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 落中心呈深桃红色
• 圆形,扁平,边缘整齐, 表面光滑,湿润
可编辑版课件
6
二、药敏试验
方法:取一菌种,用灭 菌的接种环致密划线 于琼脂表面(可重复 来回划线),用无菌 镊子,将各种抗菌药 物圆纸片,分别贴于 培养基表面。各片距 离相等,370C,24h 后,观察结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公正、精准
操作过程
前增菌药敏试验
(1)样品处理: • 用灭菌棉签沾取组织内部,然后打开装有增菌液(营养肉汤)的
管子,使增菌液与棉签充分混匀,盖上盖子,做好标记,放入恒温 箱中37℃培养12-24小时,此肉汤菌液为前增菌液。
(2)细菌分离培养: • 待取出装有沾取病变组织灭菌棉签的试管,观察营养肉汤中的细
•
<10 mm 不敏
• 选药原则:敏感而价格低的药,实际的运用
• 过程中应交叉给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无菌观念要加强,双重保护很重要。 2、发病前期好时机,最好三两混合取。 3、细菌分离常练习,分离手法越熟练。 4、染色三不过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细菌分离培养
主要针对性用于临床发病动物组织脏器,粪便中的细菌时对某一种细 菌的分离,通过分离,使细菌在平板中分散生长,便于观察单个菌落 特性,也易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1.基本条件 (1)接种用具:棉签、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2)培养箱:普通恒温培养箱 (3)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 (4)培养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SS琼脂 2.接种方法 分区划线法 ①用棉签先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的第一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二、三……
(3)倾注平板法 主要用于水质(饮水)的细菌计数 将灭菌生理盐水适量稀释(通常做10-1-10-4稀释)的水质1ml,置灭 菌平皿内,注入以灭菌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15ml,混匀 ,待冷却后,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后,计数培养基内菌落 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算出每毫升被检物的细菌数。
实验室分离
链球菌在血液琼脂中生长为无色透明、 圆形、光滑、隆起的露滴状小菌落
科学、公正、精准
巴氏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为 淡灰白色,闪光的露珠状小菌 落
形态学检查
• 染色标本的检查
通过对标本的涂片及染色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 一及荚膜、鞭毛、芽孢、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或 诊断。 1.涂片:从肉汤或平板上挑取菌液或菌落,涂布在滴有生理盐水的玻 片上,涂片厚薄适当。 2.固定:涂片干燥后,在火焰上迅速通过3次,加热固定。 3.染色:滴加染液覆盖菌膜。 4.脱色:乙醇是最常用的脱色剂,70%乙醇和无机酸脱色能力强。 5.复染:复染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着色。
科学、公正、精准
•(4) 结果观察、判定标准
• 抑菌圈:用游标卡尺从平板背面精确测量各个抑菌圈直径(精确到 0.01mm),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原料药判 定按《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10》
• 成品药判定标准 : ﹥20 mm 极敏
•
15-20 mm 高敏
•
10-14 mm 中敏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
科学、公正、精准
建立无菌观念
• 什么是无菌
无菌,指没有活菌的意思,又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在 培养基、发酵设备等处于无菌的前提下,微生物接种后,才能实现纯 种培养,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接种方法
• 曲线划线法、分区划线法 • 倾注法、涂布法(细菌计数) • 斜面接种法(生化鉴定、保存菌种) • 穿刺培养法(生化鉴定、保存菌种) •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 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
原理:又称氧化/发酵试验,观察细菌对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是利用分子氧 (氧化性),还是无氧酵解(发酵型),或不分解葡萄糖(产碱性)
◇ 三糖铁试验
原理:三糖铁用于观察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以及是否产生硫化氢,可 初步鉴定细菌的菌属。
科学、公正、精准
生化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科学、公正、精准
大肠杆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沙门氏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巴氏杆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链球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葡萄球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 糖类发酵试验
原理:不同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分解糖能力不同,产生代谢物 不同,看细菌是否分解各类糖,是否产酸产气。
菌变混浊。若变混浊,用接种环挑取菌液,无菌操作划线接种于麦 康凯琼脂、SS琼脂,37℃培养12-24h,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初 步判定感染病原菌的类型。
科学、公正、精准
操作过程 • (3)涂板、贴纸片:
用灭菌棉签沾取稀释的培养液,在管壁清碰几下,挤掉多余水分, 均匀涂抹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 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并贴上药敏纸片,37℃倒置培养 8 18h,观察结果。
科学、公正、精准
• 常用的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1)染色步骤 ①结晶紫初染:结晶紫染色1.5min,水洗,甩干 ②碘液媒染:碘液染色2min,水洗,甩干 ③酒精脱色:95%乙醇脱色,20—30s,脱色到无结晶紫为止,水洗
,甩干 ④石碳酸复红复染:石碳酸复红染色1.5min ,水洗,吸水纸吸干。 (2)结果 革兰氏阳性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紫红色。
科学、公正、精准
大肠杆菌细菌分离
粉红色或深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 黑色带有金属光泽,圆形隆起 边缘整齐;
科学、公正、精准
沙门氏菌细菌分离
圆形、微凸、边缘整齐、直径在 1~2 mm的小菌落,菌落无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或外周透明中心黑色
科学、公正、精准
蓝绿色或蓝色菌落,产硫化氢菌 株菌落中心带黑色
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②每划一个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待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
区域的划分应接触线应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 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③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以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
科学、公正、精准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增菌法) 用棉签或接种环挑取病料或菌落,在试管壁和液面交界处轻轻研磨, 使菌团混匀在液体培养基中。
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 5、药敏实验方法多,选取最佳很重要。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科学、公正、精准
中国最专业的规模化养殖场健康检测服务机构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的意义
1
*建立无菌概念,了解无菌操作
*常规病原菌的分离流程
2
*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
3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细菌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意义
超级耐药菌
确诊疾病
诊疗方案
健康养殖
□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药敏试验)
– 用于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 。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即体外能够抑制 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 方法:
扩散法(纸片法) 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
科学、:
由病料直接涂布药敏试验与病原菌分离同时进行(16-24h),可 根据药敏结果初步进行治疗。
➢ 前增菌法药敏试验:
挑取组织培养后菌落,放于灭菌肉汤培养液中,涂抹进行药敏实验 8-12h后观察结果。
➢ 传统法药敏试验:
耗时较长(2-3天),对于一般养殖场定期监测病原菌及其敏感性 时,可以使用此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出病原菌,病原菌经纯培养后 ,进行药敏试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准确反应出病原菌对某一药物的 敏感性。
操作过程
前增菌药敏试验
(1)样品处理: • 用灭菌棉签沾取组织内部,然后打开装有增菌液(营养肉汤)的
管子,使增菌液与棉签充分混匀,盖上盖子,做好标记,放入恒温 箱中37℃培养12-24小时,此肉汤菌液为前增菌液。
(2)细菌分离培养: • 待取出装有沾取病变组织灭菌棉签的试管,观察营养肉汤中的细
•
<10 mm 不敏
• 选药原则:敏感而价格低的药,实际的运用
• 过程中应交叉给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无菌观念要加强,双重保护很重要。 2、发病前期好时机,最好三两混合取。 3、细菌分离常练习,分离手法越熟练。 4、染色三不过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细菌分离培养
主要针对性用于临床发病动物组织脏器,粪便中的细菌时对某一种细 菌的分离,通过分离,使细菌在平板中分散生长,便于观察单个菌落 特性,也易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1.基本条件 (1)接种用具:棉签、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2)培养箱:普通恒温培养箱 (3)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 (4)培养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SS琼脂 2.接种方法 分区划线法 ①用棉签先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的第一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二、三……
(3)倾注平板法 主要用于水质(饮水)的细菌计数 将灭菌生理盐水适量稀释(通常做10-1-10-4稀释)的水质1ml,置灭 菌平皿内,注入以灭菌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15ml,混匀 ,待冷却后,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后,计数培养基内菌落 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算出每毫升被检物的细菌数。
实验室分离
链球菌在血液琼脂中生长为无色透明、 圆形、光滑、隆起的露滴状小菌落
科学、公正、精准
巴氏杆菌在血琼脂平板生长为 淡灰白色,闪光的露珠状小菌 落
形态学检查
• 染色标本的检查
通过对标本的涂片及染色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 一及荚膜、鞭毛、芽孢、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或 诊断。 1.涂片:从肉汤或平板上挑取菌液或菌落,涂布在滴有生理盐水的玻 片上,涂片厚薄适当。 2.固定:涂片干燥后,在火焰上迅速通过3次,加热固定。 3.染色:滴加染液覆盖菌膜。 4.脱色:乙醇是最常用的脱色剂,70%乙醇和无机酸脱色能力强。 5.复染:复染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着色。
科学、公正、精准
•(4) 结果观察、判定标准
• 抑菌圈:用游标卡尺从平板背面精确测量各个抑菌圈直径(精确到 0.01mm),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原料药判 定按《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10》
• 成品药判定标准 : ﹥20 mm 极敏
•
15-20 mm 高敏
•
10-14 mm 中敏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
科学、公正、精准
建立无菌观念
• 什么是无菌
无菌,指没有活菌的意思,又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在 培养基、发酵设备等处于无菌的前提下,微生物接种后,才能实现纯 种培养,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接种方法
• 曲线划线法、分区划线法 • 倾注法、涂布法(细菌计数) • 斜面接种法(生化鉴定、保存菌种) • 穿刺培养法(生化鉴定、保存菌种) •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 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
原理:又称氧化/发酵试验,观察细菌对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是利用分子氧 (氧化性),还是无氧酵解(发酵型),或不分解葡萄糖(产碱性)
◇ 三糖铁试验
原理:三糖铁用于观察细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以及是否产生硫化氢,可 初步鉴定细菌的菌属。
科学、公正、精准
生化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科学、公正、精准
大肠杆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沙门氏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巴氏杆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链球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葡萄球菌形态鉴定
科学、公正、精准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 糖类发酵试验
原理:不同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分解糖能力不同,产生代谢物 不同,看细菌是否分解各类糖,是否产酸产气。
菌变混浊。若变混浊,用接种环挑取菌液,无菌操作划线接种于麦 康凯琼脂、SS琼脂,37℃培养12-24h,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初 步判定感染病原菌的类型。
科学、公正、精准
操作过程 • (3)涂板、贴纸片:
用灭菌棉签沾取稀释的培养液,在管壁清碰几下,挤掉多余水分, 均匀涂抹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 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并贴上药敏纸片,37℃倒置培养 8 18h,观察结果。
科学、公正、精准
• 常用的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1)染色步骤 ①结晶紫初染:结晶紫染色1.5min,水洗,甩干 ②碘液媒染:碘液染色2min,水洗,甩干 ③酒精脱色:95%乙醇脱色,20—30s,脱色到无结晶紫为止,水洗
,甩干 ④石碳酸复红复染:石碳酸复红染色1.5min ,水洗,吸水纸吸干。 (2)结果 革兰氏阳性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紫红色。
科学、公正、精准
大肠杆菌细菌分离
粉红色或深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 黑色带有金属光泽,圆形隆起 边缘整齐;
科学、公正、精准
沙门氏菌细菌分离
圆形、微凸、边缘整齐、直径在 1~2 mm的小菌落,菌落无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或外周透明中心黑色
科学、公正、精准
蓝绿色或蓝色菌落,产硫化氢菌 株菌落中心带黑色
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②每划一个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待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
区域的划分应接触线应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 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③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以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
科学、公正、精准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增菌法) 用棉签或接种环挑取病料或菌落,在试管壁和液面交界处轻轻研磨, 使菌团混匀在液体培养基中。
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 5、药敏实验方法多,选取最佳很重要。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科学、公正、精准
中国最专业的规模化养殖场健康检测服务机构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科学、公正、精准
科学、公正、精准
*细菌分离鉴定实验的意义
1
*建立无菌概念,了解无菌操作
*常规病原菌的分离流程
2
*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原理
3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细菌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意义
超级耐药菌
确诊疾病
诊疗方案
健康养殖
□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药敏试验)
– 用于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 。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即体外能够抑制 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 方法:
扩散法(纸片法) 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
科学、:
由病料直接涂布药敏试验与病原菌分离同时进行(16-24h),可 根据药敏结果初步进行治疗。
➢ 前增菌法药敏试验:
挑取组织培养后菌落,放于灭菌肉汤培养液中,涂抹进行药敏实验 8-12h后观察结果。
➢ 传统法药敏试验:
耗时较长(2-3天),对于一般养殖场定期监测病原菌及其敏感性 时,可以使用此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出病原菌,病原菌经纯培养后 ,进行药敏试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准确反应出病原菌对某一药物的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