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罚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牵动着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民族的兴衰,引起了人们的本文于广泛关注和担忧。
县关工委近期组织了一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
基本掌握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现报告如下: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来,我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共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80人,其中女性4人。
从年龄结构看,14岁以下8人,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10%;15岁19人,占%;16岁28人,占35%;17岁25人,占%。
从违法犯罪的类型看,寻衅滋事30人,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盗窃18人,占%;抢劫18人,占%;杀人5人,占%;故意伤害5人,占%;强奸2人,占%;猥亵2人,占%。
从文化程度构成看,小学4人,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5%;初中54人,占%;高中(或中专)22人,占%。
从违法犯罪主体看,在校学生13人,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因失学、辍学、未就业的社会闲散未成年人53人,占%;打工或学徒14人,占%。
其中,农村46人,占%;城区34人,占%;重犯6人,占%。
从处罚情况看,判刑46人,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治安处罚34人,占%,其中送劳教7人,拘留16人,其它11人。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1、违法犯罪有低龄化趋势。
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14岁以下违法犯罪的有8人,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10%,而2001—2002年只有3人,占%,有明显上升趋势。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手段有成人化趋势,黎章的杀人,陈玉的投毒,叶祥江的抢劫,高锋的盗窃等就是例证,他们均是刚满或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
2、违法犯罪有团伙化趋势。
近两年,未成年人团伙或共同犯罪人数不断上升,据调查,共有团伙12个,团伙作案达55人之多,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
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调查报告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体罚、欺凌、性侵等。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范围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共计100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涵盖了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程度、遭受校园暴力的经历、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校园暴力的建议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认知,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不良行为,需要得到重视和制止。
然而,近40%的学生曾经遭受过校园暴力,主要表现为言语侮辱、身体欺凌和心理霸凌。
这些暴力行为严重影响了受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如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在调查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建议。
他们认为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校园暴力处理机制,对施暴者进行严肃处理,保护受害学生的权益;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自我保护,积极寻求帮助,不要沉默和忍受。
综合调查结果来看,校园暴力问题确实存在且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切地意识到了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也更加坚定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关心校园暴力问题,共同为之努力。
教师体罚学生处理报告
教师体罚学生处理报告1. 事件经过我校xx年级xx班的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对学生进行体罚的问题。
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举报,学校立即展开调查并确立了事实。
2. 事件调查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数学老师在授课中经常采用体罚的方式惩罚学生,包括拳击、揪耳朵、拖学生的耳朵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有悖于教育伦理,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校方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组采取了以下措施:a. 召集受害学生和家长进行听证,详细了解事件经过。
b. 视察教室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搜集相关证据。
c. 召集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询问,调查是否有类似事件。
通过以上调查,校方确认了数学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属实。
3. 处理措施学校高度重视此事,对数学老师的体罚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辅导。
3.1 对数学老师的处理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管理规定,学校决定对该老师采取如下处理措施:a. 给予严重警告处分:作为一名教师,身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罚方式是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学校通过警告处分,对该老师进行惩戒和警示。
b. 组织教师培训:学校计划组织相关培训,提醒全体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体差异,并引导老师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c. 监督和跟进:学校将对该老师进行监督和跟进,确保其改正错误,并不再出现体罚学生的行为。
3.2 心理辅导和关怀为了帮助受害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学校将:a. 安排专业心理老师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受害学生调整情绪和重建自信。
b. 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合作意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c.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进受害学生的心理状况,防止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
4.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将:a. 加强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伦理道德教育,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体差异。
b.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将定期进行教师行为巡查,确保教师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关于中小学体罚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体罚现象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中小学中体罚盛行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观念、家长推波助澜和应试教育等,应该通过提高教育者素质,普及教育法律只是和改革教育制度等措施来改善。
关键词:体罚恶劣影响教育改革目前,我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实际上这一现象依然相当严重。
体罚的手段变得更为隐蔽,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我们可以不时从电视新闻中得到这些消息。
部分教师赞同体罚教学,极少数学生也赞同。
究竟为何中小学体罚现象盛行?体罚教学有利有弊?教师、学生和家长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自己曾经就读的新和小学和中寨中学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新和小学和中寨中学部分在校学生和教师二、调查目的1、探究体罚的成因2、探究体罚形成的后果3、提出改善这一社会现象的建议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四、调查结果1、对体罚现象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向小学及中学各发放了一百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2%的同学赞同体罚,7%的同学表示没有意见,而91%的同学反对体罚。
其中,46%的同学曾经遭受不同程度的体罚。
另外,15%的教师赞同体罚,10%的教师持中立态度,而75%的教师反对体罚。
这些数据表明体罚这一陋习仍在延续,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社会现象?通过随机采访及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A.传统的教育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奉行棍棒教育的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一些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如一些谚语,“戒尺底下出人才”,“打是亲骂是爱”,“严师出高徒”等等,都对教师体罚学生现象起了一定的助长作用。
B.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一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托付给学校的时候一般都口口声声说希望老师多加管教,而如果孩子挨打了也会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任性所致,有时还会招致家长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
C.应试教育的压力现在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只看重升学率,学校会为了提高升学率给教师压力,教师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不得不采用更激烈的手段就似体罚学生。
常路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校园欺凌风险评估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二、本次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数据来自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和各班校园欺凌隐患排查记录表。
通过评估,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者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指导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职工发现学生成绩异常、行为异常或者心理异常时,应当及时调查了解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家长) 。
指导学校相关部门对发现的欺凌和暴力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早期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实施必要的批评教育。
指导学校其他部门做好防范工作,堵住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建设方面存在的风险学校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各班照明灯和走廊灯都能正常使用,各班教室门窗完好。
体育器械没有破损。
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无安全隐患。
实验室的危(wei)险化学品由专人管理。
微机室的电脑装有过滤软件,对色情、暴力、游戏网页均能隔离。
存在的风险:监控摄像头还存在x 处盲区,教学楼内还有x 处隐蔽场所和环境。
评估级别:较高四、学生方面存在的风险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地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
学校领导有效地组织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积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学校注重普法教育,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运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邀请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到学校作1 次辅导讲座;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学宪法、讲宪法”专题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性。
存在的风险:现有学困生x 人,留守儿童x 人,孤儿x 人,父母离异学生x 人,情绪异常的学生x 人,有暴力倾向的学生x 人,有小团伙迹象的学生x 人。
评估级别:较高五、教师方面存在的风险我们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对师德师风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歧视、不排斥学习艰难的学生,不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把师德师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管控校园欺凌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管控校园欺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学生校园欺凌现象日益普遍,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虽然学校和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管控校园欺凌,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1. 校园欺凌的定义及类型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有意无意地对另一个学生进行辱骂、恐吓、打击或排斥的行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主要的校园欺凌类型包括言语欺凌、体罚、威胁和暴力行为,而其中言语欺凌最为普遍。
2. 校园欺凌的影响和后果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调查中,大部分受害者表示感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等负面情绪,一些人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倾向。
此外,校园欺凌还会影响受害者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导致他们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疏远。
3. 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上的困境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包括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人力,缺乏能力来鉴别和处理特定类型的校园欺凌,以及缺乏适当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4. 管控校园欺凌的措施为了管控校园欺凌,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规范校园行为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明确的界定和约束。
- 强化师生关系,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 建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复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自尊心。
-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 着重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总之,校园欺凌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采取综合措施,我们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体罚教师自查自纠总结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时时刻刻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罚学生的问题时有发生,这给学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身心伤害,也给教师本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为了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工作,总结如下:一、自查体罚学生的原因分析体罚学生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丑恶现象,我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体罚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教育理念不正确:体罚学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方式,我认为通过体罚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提高学生的听课、学习效率。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体罚学生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2. 情绪失控: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因为学生的不听话、调皮捣蛋等行为而失去了耐心,情绪失控,从而采取了体罚的行为。
情绪失控是我体罚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伤害学生。
3. 教育能力不足: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能力不够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引导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育能力,做到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自纠改进措施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自纠改进:1. 完善教育理念:在教育理念方面,我应该转变自己错误的观念,正确认识体罚学生的危害性,明确教育是引导、启发、疏导、激励学生成长的过程,不是通过体罚来达到某种目的。
2. 提高专业素养:在提高专业素养方面,我应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教育水平。
通过丰富教育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做到更好地开展工作。
3. 加强自我约束:在情绪控制方面,我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理性,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再采取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郑州市中原区育华学校李一帆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近些年,“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小时候,孩子不自主的愤怒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慢慢长大时,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显露,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
家长认为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
有些教师也认为这也许只是小学生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
因此,孩子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我校位于郑州市的西郊城乡结合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将近70%—80%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为了生存,这些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存在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是有本事,不被人欺负。
如果被欺负了,家长就认为不还回来能行吗?在我校,我们常可看到学生违反纪律、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有些孩子一星期至少要发生一两回这种事情,这些孩子常常惹事生非,给教师、家长增添不少苦恼和麻烦,既干扰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由于同学和班组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都有意回避他,不理睬他,使他成为一个被孤立的人,而这种被冷落在其心中转化为进一步的愤怒和怨恨,他故意惹对方生气,攻击他人,挑起争端,同学也因此更不愿意接近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小学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因此分析和控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促进小学生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其中,攻击性行为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了。
小学教师案情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案情分析报告范文背景介绍我是某小学的教务主任,最近接到一起小学教师涉嫌体罚学生的举报案件。
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举报内容,我们对该案件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相关证据材料。
下面将对该案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案情描述据调查了解,该起案件发生在9月10日的一次语文课上。
当天的课堂上,教师王某对班级里的学生李明进行体罚行为,具体情况如下:1. 王某曾多次使用尺子击打学生手心;2. 王某用力拽李明的耳朵并故意使其疼痛;3. 王某将李明推搡并踢了他一脚。
根据学生和家长提供的证词、照片和视频证据,这起事件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我们还找到了其他几位学生的证词,他们证实了以上行为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联系到了李明的家长,他们对教师的体罚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和不满。
案情分析针对该起案件,我们需要客观地对整个案情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行为的合法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因此,教师王某的上述行为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
其对学生李明的施暴行为,已构成了体罚学生的违法行为。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涉事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心理状态。
通过调查了解,王某是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班级中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王某最近一段时间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可能处于一种心理压力下。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对其教育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认真评估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对教师的督促约束。
毋庸置疑,学校在这一事件中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教师的不当行为。
校方应当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督促其遵守教育法规,并建立有效的举报和反馈机制。
建议与措施基于对案情的仔细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对涉事教师王某进行停职检讨,并将案情报告给教育局,依法对其追责;2. 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教育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的法制意识;3.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理解合适的教育方式和纠正不当行为;4. 定期开展学校的教育行为督导工作,通过课堂观摩和个案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5. 教育局应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师不当行为。
体罚学生自查自纠
体罚学生自查自纠首先,体罚学生是一种严重侵犯学生的权益行为。
学生是学校的未成年人,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和保护,而不是殴打和伤害。
体罚学生不仅侵犯了学生的身体权利,还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许多学生在受到体罚后会产生恐惧、抵触、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体罚会使学生产生对学校的恐惧和不信任,破坏师生关系,阻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体罚学生是一种严重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严厉打击。
其次,体罚学生会严重伤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是教育的殿堂,是传播知识的场所。
而体罚学生会使学校败坏形象,破坏教育教学秩序,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学生在受到体罚后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影响学习效果,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引发更大的教育安全问题。
而且,一些体罚事件可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抨击,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因此,体罚学生不仅侵犯了学生的权益,也破坏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坚决反对和杜绝。
要防止和制止体罚学生的现象,我们首先要自查自纠,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教育理念,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以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护他们的权益,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用关爱和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睦的校园氛围,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体罚学生现象的监督和批评,齐心协力维护学生的权益,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体罚学生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调查报告
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调查报告背景介绍体罚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惩罚行为,包括打、拍、摔等行为。
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宗旨。
为了了解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现状以及原因,本次调查旨在探究体罚的种类、频率及其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某市6所小学的400名学生和30名教师。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体罚的种类、频率、原因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时间为两周且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匿名性。
调查结果体罚种类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回答,体罚种类主要包括体罚(62.5%)、掌掴(24%)、拖拽(8%)、其他(5.5%)。
体罚频率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回答,体罚频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档次:- 每天都体罚(15%)- 每周体罚1-2次(32%)- 每月体罚1-2次(41%)- 不经常体罚(12%)体罚原因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回答,体罚的原因主要包括:- 学生不听话(65%)- 学生不完成作业(22%)- 学生品行不端(8%)- 其他(5%)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小学中体罚现象依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对体罚的打击力度有所加大。
体罚主要包括体罚、掌掴、拖拽等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体罚。
调查显示体罚频率较多,尤其是每周体罚1-2次的比例最高,占41%。
体罚事件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听话、不完成作业等。
体罚的既定原因是教育目标的未达到,因此需要思考如何改变教育方式与目标的衔接。
影响与建议教师体罚学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教育制度的抵触情绪。
为了有效消除体罚现象,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教育培训: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大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2. 惩戒制度:建立完善的惩戒制度,明确合理的处罚方式,将体罚明确禁止,并严厉惩罚体罚行为。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和问题,防止出现体罚行为。
惩戒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惩戒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惩戒是指为了让犯错者付出代价而采取的一种行为。
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惩戒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行为的方式。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惩戒方式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惩戒现状。
在学校领域,惩戒被用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有很多学校采取体罚作为一种惩戒措施。
约有40%的受访者称自己曾受过体罚,其中大多数是在小学阶段。
另外,各种形式的惩戒措施也普遍存在,如停考、批评、罚站等。
然而,不少学生反映,惩戒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反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进一步加深了问题。
在家庭领域,父母常常采取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称自己曾受到过父母的体罚。
其中,体罚的形式主要包括打骂和关禁闭。
然而,一些受访者表示,这种惩戒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并没有积极的影响,甚至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他们觉得父母应该采取更温和、理性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依赖惩罚。
在社会领域,惩戒被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会惩戒持支持态度。
他们认为,惩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给予犯罪者应有的惩罚和警示。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对社会惩戒表示质疑,并认为应该更注重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而不仅仅是惩罚。
总的来说,惩戒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现状。
尽管有一些人支持惩戒,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行为的方式,但也有一些人对惩戒表达了质疑。
他们认为,惩戒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各个领域在采取惩戒措施时,应更为理性、科学地考虑,同时注重对被惩戒者的教育与改造。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
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是在工作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过于严厉;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有歧视后进生的言行;情绪易激动,言行有时过激。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师教学行为,我校在校长的组织领导下4月份进行专项的在全校自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我校没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都能自我约束自己,严格根据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去做。
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一,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了解教育形势,学习好的师德建设经验。
教师体罚学生调查处理报告
教师体罚学生调查处理报告1. 背景最近,我们学校接到了学生家长对某位教师进行体罚学生的举报。
对于这样的行为,学校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了调查。
2. 调查过程2.1 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学生们受体罚的情况,我们制作了一份匿名的学生问卷,发放给全校学生。
问卷内容包括被体罚的次数、方式以及是否受伤等情况。
我们收集了150份有效问卷。
2.2 学生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学生访谈,深入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根据访谈结果,我们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能够判断其是否遭受了体罚。
2.3 监控录像回放学校内部装有监控设施,我们对涉事教师所在的教室进行了监控录像的回放,以获得更多证据来印证学生的举报。
2.4 老师访谈在收集了学生们的反映后,我们与涉事教师进行了面谈。
他对于学生们的指控表示否认,并表示自己没有进行过任何体罚行为。
3. 调查结果3.1 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大约30%的学生曾经遭受过教师的体罚,其中有些学生甚至遭受了多次体罚。
一些学生表示曾被教师用尺子打手心、被教师拉耳朵、拍头等。
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在体罚过程中受伤,导致身体局部出现红肿、瘀伤等情况。
3.2 学生访谈结果学生访谈的结果与问卷调查相一致,学生们描述了被体罚的经历,包括教师辱骂、拍打和拉扯等。
有些学生在访谈中表达了对教师行为的恐惧和担忧,有些学生则表示他们心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3 录像回放结果在监控录像回放中,我们观察到了涉事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场景。
虽然涉事教师否认了这些指控,但录像证据清楚地显示了他使用了体罚行为。
3.4 老师访谈结果在与涉事教师的访谈中,他态度坚决地否认了体罚学生的行为。
然而,我们发现了与学生描述和录像回放所显示出的矛盾之处。
4. 处理结果4.1 停职考虑到涉事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教师行为准则,并对学生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学校决定立即对其进行停职处理,以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和权益。
学校体罚学生情况报告范文
学校体罚学生情况报告范文1. 引言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然而,近年来,一些学校出现了体罚学生的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学校体罚学生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研究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学校体罚学生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以及学校人员和学生的访谈。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所学校作为研究样本,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
3. 调查结果3.1 学校体罚学生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约60%的学生表示曾经遭受过体罚,而这一比例在农村学校更高。
座谈会上,一些学生和家长也纷纷举例证明了学校体罚学生的现象。
3.2 体罚方式多样化学校体罚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体育罚、体力劳动、贬低、羞辱等。
这些体罚方式造成了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发展。
3.3 学校体罚学生的原因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学校体罚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观念、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原因互相交织,导致了学校体罚学生的问题。
4. 影响与解决方案4.1 影响学校体罚学生会带来以下严重影响:- 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造成心理阴影;-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受到抑制,影响学习成绩;- 引发家长和社会的质疑和不满,损害学校形象。
4.2 解决方案- 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宣传、家长会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禁止体罚学生的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认识;-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育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健全的学校纪律和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投诉渠道:建立学生和家长的投诉渠道,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反映学校体罚学生的问题,及时处理投诉。
5. 结论学校体罚学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声誉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小学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教育教学中,惩戒是一种学校教育的手段,学校教师使用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体罚事件的报道,惩戒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心中的负面教育形式。
为找到惩戒教育实施困难的原因,笔者对小学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惩戒教育现状为深入了解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的情况,笔者以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为样本,共选取20名班主任,300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有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发放并收回问卷320份,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100%。
1.1 班主任对惩戒教育的理解以及使用频率情况表1显示,认为惩戒教育就是体罚的为40%,认为和体罚很难区分的为45%,说明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班主任对惩戒教育认识不到位。
表1 班主任对惩戒教育的理解1.2 学校管理制度情况表2显示,该校并未设置监督管理机构以规范惩戒教育的进行。
表2 学校管理制度情况1.3 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的影响因素表3显示,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家长对惩戒的态度及反应占比为80%,教师个人认识为65%,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及制度的保障各占60%。
可见,家长对班主任实施惩戒的影响最大,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和保障机制也是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的另一大影响因素。
表3 班主任实施惩戒教育的影响因素(多选)1.4 学生对班主任惩戒教育的看法表4显示,8.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的惩戒是为了显示作为老师的尊严;10%认为是为了让其他同学感到害怕;有30.7%认为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成绩;51%认为是为了让同学们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学生对惩戒教育较为支持。
表4 学生对班主任惩戒教育的看法2 问题分析2.1 班主任对惩戒教育的理解不准确很多班主任对惩戒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在进行惩戒教育时大都依据当时的情境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标准进行,随意性较强。
如:某同学犯了相同的错误,有时候是点名批评,有时候却是罚站。
2.2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通过对该小学的深入了解,发现学校并未设置监督管理机构,惩戒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
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情况,我们对校园欺凌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为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某市三所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参与调查的人数为500人,其中包括学生400人,教师100人。
三、调查内容1. 校园欺凌的定义2.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3. 校园欺凌的原因4. 校园欺凌的影响5. 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四、调查结果1. 校园欺凌的定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园欺凌的定义普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只有体罚行为才属于欺凌,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欺凌行为。
教师对校园欺凌定义的认识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教师对欺凌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
2.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调查发现,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心理欺凌和网络欺凌等。
身体欺凌包括打闹、推搡、打骂等行为;言语欺凌包括嘲讽、辱骂、传闲言碎语等行为;心理欺凌包括排挤、孤立、恐吓等行为;网络欺凌包括网络暴力、网络口水战等行为。
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3. 校园欺凌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暴力、家长的溺爱或严厉、家庭成员的不和睦关系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欺凌行为。
社会环境中的暴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也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环境中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班级氛围等也是导致校园欺凌的原因。
4. 校园欺凌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会对受害者产生长期的心理影响,包括焦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部分受害者还会出现抑郁、思考问题、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校园欺凌还会影响受害者的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
5. 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综合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一是加强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二是强化校园欺凌的监控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的举报制度和处理流程;三是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四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体罚自查自纠报告
体罚自查自纠报告一、报告目的体罚在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在我国已经明令禁止,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或个别学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情况。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我们开展了体罚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二、自查自纠情况1.自查情况本次体罚自查自纠工作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全校教师参与,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自查:一是对校内纪律作出明确严格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行为;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三是建立监督机制,设立投诉渠道,及时解决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经过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当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责骂、体罚等,违反了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二是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存在不听话、缺乏纪律等问题,导致教师情绪失控,出现体罚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2.自纠情况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即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措施: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水平;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三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还加强了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设立了投诉箱和电话,方便他们反映问题,及时解决矛盾,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自查自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的体罚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的纪律和行为也有了明显提高。
学校管理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罚总结报告范文
报告时间:2023年X月X日报告单位:XX学校一、报告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体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体罚现象的现状,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特进行本次体罚总结报告。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全校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全面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体罚现象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体罚现象并不普遍,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体罚现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惩罚过于严厉,如罚站、罚跑等。
(2)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攻击,如侮辱、谩骂等。
(3)极少数教师采用体罚手段,如打手心、打屁股等。
2. 体罚原因分析(1)教师方面: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认为体罚可以起到震慑作用;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无法忍受;部分教师教育方法单一,不善于运用心理疏导、情感教育等方法。
(2)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缺乏集体荣誉感;部分学生性格叛逆,对教师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
(3)家庭方面:部分家长教育观念存在问题,认为体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法自律。
3. 体罚危害分析(1)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影响学生成长。
(2)破坏师生关系,降低教师威信。
(3)加剧家校矛盾,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 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3. 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 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自律意识。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校对体罚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努力消除体罚现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体罚问题,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体罚报告模板范文
教师体罚报告模板范文一、事件背景根据学校相关的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教师在课堂上不得体罚学生。
然而,我校最近发生了一起教师体罚学生事件。
下面将就该事件进行详细汇报。
二、事件经过事件发生在2022年5月1日下午3点左右,地点为我校初中部一年级班级。
当时,语文教师王老师在上课期间发现学生小明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而是与同桌交头接耳。
接下来,王老师情绪激动地走到小明身边,突然拿起手中的教鞭,用力地在小明手背上抽打了两下。
这一幕被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和一位班主任老师目睹了。
在他们的目击证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事件的经过。
当时,小明受到惊吓和疼痛,痛哭流涕。
班主任老师迅速走到王老师的身边,制止了她的行为,并帮助小明冷敷了受伤的手背。
事后,小明的家长被迅速联系,并得到了及时的儿童心理辅导。
三、事件处理学校高度重视这一事件,立即组织了相关人员展开调查。
经过初步核实后,教师王老师的体罚行为得到了证实。
学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应规定,对王老师进行了如下处理:1.责任追究学校决定将教师王老师的行为上报至教育主管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待调查结果出来后依法做相应的处理。
2.教师处分根据学校内部纪律,学校将对教师王老师进行严肃批评,并对其进行停职通报,暂时取消教学工作,同时要求其参加相关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
3.心理辅导学校将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受到体罚的学生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并与其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创伤。
4.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决定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班级管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预防措施结合这一事件的经验教训,学校还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预防教师体罚事件的发生:1.加强教师管理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督导机制,定期进行教师评价和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投诉机制学校将建立学生和家长投诉渠道,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反映问题,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体罚现象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小学中体罚盛行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观念、家长推波助澜和应试教育等,应该通过提高教育者素质,普及教育法律和改革教育制度等措施来改善。
关键词:体罚恶劣影响教育改革
目前,我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实际上这一现象依然相当严重。
体罚的手段变得更为隐蔽,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我们可以不时从电视新闻中得到这些消息。
部分教师赞同体罚教学,极少数学生也赞同。
究竟为何中小学体罚现象盛行?体罚教学有利有弊?教师、学生和家长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在武夷山市崇安中心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
武夷山市崇安中心小学部分在校学生和教师
二、调查目的
1、探究体罚的成因
2、探究体罚形成的后果
3、提出改善这一社会现象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
四、调查结果
1、对体罚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向小学及中学各发放了一百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2%的同学赞同体罚,7%的同学表示没有意见,而91%的同学反对体罚。
其中,46%的同学曾经遭受不同程度的体罚。
另外,15%的教师赞同体罚,10%的教师持中立态度,而75%的教师反对体罚。
这些数据表明体罚这一陋习仍在延续,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社会现象?通过随机采访及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侥幸心理暗中作祟个别教师以身试法
当人民教师体罚学生时,其理智并没有完全泯灭,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尚未完全忘记,只是在内心深处伴随体罚的是一种侥幸心理。
1、违纪违法--手段高。
不少教师明明知道体罚学生违纪违法,却自认手段高明、隐秘,无人知晓,背地里进行体罚,就是查起来,还可来个死无对证,死不认帐。
2、自持有"理"--心不虚。
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何况自己还相对于学生是强势群体,自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家长授意--壮了胆。
"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
4、"敲敲打打"--无所谓。
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
正所谓"久走夜路必撞鬼",若不遏制这些侥幸心理终会酿成大祸,导致犯罪。
(二)处理不严变相放纵考核失察监管不力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体罚学生现象的不良认识导致处理教师体罚学生案件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1、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
"身正为范",为了维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辉形象,也便于教师今后开展工作。
处理时难免处理不到位,有护短心态。
2、体罚学生被视为责任心强。
在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心中都会认为体罚学生的老师工作责任心都较强,且教学效果好,自然一美遮百丑嘛,只要不出大事,随他去吧。
3、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
"不管黄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4、受罚学生及家长显得无奈。
他们都认为,"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算了吧。
(三)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
古语云:"黄荆条子出好人",玉不琢,焉能成器"?老师曰:"'体罚'爱你没商量"。
1、不体罚学生遭尴尬。
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
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
2、体罚在斗争中成长。
目前的教育现状仍是讲"颗颗"、"米米",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
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四)学生行为更显"猖狂" 教者无奈亮"杀手锏"
中小学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加之在家里是"公主"、"皇帝",特别是农村有大量"空巢"(留守)孩子的涌现,城市里也多了"流动的花朵"。
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的种种特殊原因,常常造成管理的"盲区",因此很多学生忘乎所以,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危机。
1、学生"懒"病很突出。
据调查占学生人数的10%-30%
不等,农村学校相对较多,不采取措施就不完成作业,甚至不学。
而面对有些老师把学生"管住"(体罚)了,考试分数就上去了的残酷现实,给了很多老师更大的挑战。
2、故意捣乱、对抗多。
现在的中小学生攻击性很强,面对老师的善意劝阻,只会让这些无知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无能。
没有顾及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学生一意孤行。
且这类学生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督促、管束,无奈之下老师只好采取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原始的"体罚",来宣泄压抑的情感。
面对此类体罚,教师该何去何从呢?如果不靠打,还有没有别的教育方式呢?
(五)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其自身的行为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心境等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有: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表现出敌对;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躯体表征;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这些心理问题都会造成教师体罚学生,影响教师把学生没当"人",而视为为一个物,一个发泄的工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关注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内心状态,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形成的后果
(一)对学生生理、心理的伤害
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尚比较脆弱,体罚容易给他们生理和心灵上造成很深刻的体验,这一时期,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非但不能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反而会恶化师生关系,给学生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影响。
(二)对学校、教师造成的负面影响
师生关系的恶化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校的声誉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治理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从体罚的特点看,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师的封建残余教育思想严重;二是教师的法制观念淡薄;三是有些教师缺乏良好师德;四是"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五是教育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
六是学生的不良个性和表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狠抓"维权"预防网络
1、强监督,各校设立"维权机构" 。
2、重维权,聘监督员提供援助。
3、畅渠道,"侵权案"的信息收集。
4、严惩处,促使教师以之为戒
(二)结合体罚现象特点实行评价动态管理
1、确立领导监督制。
2、领导检查定时制。
3、实行教师间自评。
4、实行学生评教师。
5、实行家长评教师。
(三)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开设心理健康课。
2、建立心理检查制。
3、设心理咨询热线。
(四)定期举行"拍案说法" 构筑正确育人防线
1、开"拍案说法"专栏,加强法制教育。
2、树立正确育人观,促"角色转变"。
(五)学生违纪惩戒"立法" 减轻教师管理危机
1、确立学生违纪惩戒制度。
2、设"矫正中心"(或"道德法庭")。
(六)通过理论实践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理论学习--提高。
2、实践活动--促变。
综上所述,教师体罚学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是违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是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的。
因此,广大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杜绝体罚学生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适应时代赋予教师的更高的要求。
教育改革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现在的中国教育弊端重重,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