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总结报告范文(三)

学校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总结报告范文(三)

学校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总结报告范文(三)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教育的普及,校园欺凌事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以期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校园欺凌的匿名问卷,涵盖了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群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意见。

2.座谈会:我们组织了校园欺凌问题的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3.走访调查:我们派遣工作人员到校园内外进行走访调查,以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1. 学生群体•57%的学生表示曾经受到过校园欺凌,而只有32%的学生愿意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8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还存在不足,希望学校能够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

2. 教师群体•75%的教师认为他们在校园欺凌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

•98%的教师认为学校应当制定更加明确的校园欺凌预防政策。

3. 家长群体•62%的家长对学校在校园欺凌问题上的预防工作表示不满意,认为学校需要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

•47%的家长表示他们缺乏校园欺凌问题的相关知识,希望学校能够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

四、建议1. 加强校园欺凌教育•设立专门的校园欺凌预防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校园欺凌问题,学会预防和应对。

•制定相关教育宣传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升全校师生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

2. 建立校园欺凌事件的举报机制•设立校园欺凌事件举报平台,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安全、便捷地进行举报。

•对举报者进行保护,防止他们受到打击和报复。

3. 开展教师和家长培训•组织校园欺凌问题的专题研讨会,提高教师和家长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水平。

•培训教师和家长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校园欺凌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防范和化解。

校园暴力治理调研报告范文推荐5篇

校园暴力治理调研报告范文推荐5篇

校园暴力治理调研报告范文推荐5篇校园暴力治理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近年来,“校园暴力”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它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并且不可否认它一直在升级,施暴者通过热暴力,冷暴力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对受害者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攻击。

这个现象多发生在中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遭受的暴力以肢体接触类的硬暴力为主,初中生则以语言上的软暴力为主,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则是言语上的软暴力和行为意愿类暴力为主。

我觉得,这些校园暴力能发生的原因在于群体,没有谁坏的'彻底,群体划分,帮派划分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冲动情绪,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为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为,所以,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校园暴力事件要想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对那些犯过错误、知道悔改的学生不应一味的指责,应该悉心教导,并且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信心。

对于情节严重者,应制订出相关的法律进行适当的制裁,不能任其肆意妄为。

学校应更加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完善大脑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心灵的教育。

而作为朝夕相处的家庭,它的环境氛围也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应尽量多多陪在孩子身边,不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其身边进行积极的多方面指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的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里。

学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他们,为创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校园暴力治理调研报告范文第二篇中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近几年中学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极大地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侵蚀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欢迎阅读中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在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详细的剖析,探讨出相应的对策,为制止校园欺凌事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近期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浙江庆元一年级男童被烟头烫;江西永新女生被数名同学扇打;云南富宁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拍裸上传空间;安徽黄山一女生遭同班男生下药;重庆少年被同学殴打致死……校园欺凌逐渐呈现频率增加、结果恶化、施暴人低龄化的趋势。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相关推荐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在出现了某些事件和情况后,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1为贯彻落实灵宝市教体局、西闫中心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部密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紧急通知》相关精神,根据通知要求,我们对围绕法制专题教育、规章制度完善、开展自查自纠、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四个方面对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和总结,现将自查总结情况汇报如下:(一)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

我们坚持把搞好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

5月16日,利用周一升旗、学生集会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

5月17日,行政例会上由校领导组织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德育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

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校长具体抓,政教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与安全分块包片人员、后勤处、各室负责人员、班主任等签订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在⽇常⽣活和⼯作中,我们使⽤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定的技巧。

那么⼤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编整理的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篇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未成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

据教育部统计,仅20xx年5⽉⾄8⽉,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

这不仅影响了学⽣的正常⽣活学习,更是严重摧残了被施虐者的⾝⼼健康,需要引起⽼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度重视。

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国务院于2017年4⽉专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作出相关要求,但这⼀潜伏在校园的“顽疾”始终难以根除,在给遭受伤害的孩⼦带来⽣理或⼼理的创伤之外,更引发全社会的担忧。

在未成年⼈聚集的⼩学,校园欺凌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是否对学⽣造成了影响和伤害?他们是否懂得如何反欺凌?为此,笔者设计了⼀份有关校园欺凌的问卷,对我所在学校四年级⾄六年级的学⽣进⾏了调查。

⼆、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1、调查概况 (1)调查⽬的及问卷编制依据。

本次调查的⽬的是以xx外国语学校为例了解⼩学中⾼段校园欺凌的情况以及反欺凌的能⼒。

并对此作出分析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法。

这份问卷在内容主要是依据校园欺凌的特点、形式以及反欺凌的⼿段进⾏的编制,以正常普通的问题着⼿慢慢向校园欺凌⽅向深⼊。

(2)调查的主要内容。

这份包括25个项⽬的问卷从6个⽅⾯对⼩学校园欺凌情况进⾏了调查。

这6个⽅⾯分别是: ①学⽣和周围同学的相处状况;②学⽣对欺凌现象的应对⽅法;③学⽣对于被欺凌者的态度;④学⽣⾃⾝是否受到过欺凌;⑤学⽣是否有成为欺凌者的倾向;⑥校园欺凌的形式有哪些。

(3)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学⽣共130⼈,分别来⾃四年级,五年级以及六年级学⽣。

年龄在10-13岁之间,男⼥⽐例接近于1:1。

2、结果处理 本问卷发出13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2、3%。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4篇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4篇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4篇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1管控校园欺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参与者及旁观者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会强化人的“动物属性”,形成不管是非、颠倒黑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欺软怕硬、逆来顺受的思想意识,让人顺应“丛林法则”,回归“丛林时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校园欺凌是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具有典型性、重复性、群体性、隐蔽性等特征。

典型性是指欺凌者有个性较强,自私,有身体或其他特长优势,有过家庭暴力史,父母溺爱等特点;被欺凌者有内向、懦弱、自卑,身体弱小或其他缺陷等特征。

重复性是指校园欺凌在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经常性使用暴力或者软暴力。

群体性是指欺凌者绝大多数都是有多人组成,个人施暴是极少数现象,而被欺凌者一般是个人。

隐蔽性是指欺凌行为总是发生在厕所、宿舍等老师家长社会不易监管的地方。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笔者认为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如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问题家庭,师生角色定位模糊,学校管控不力,不良文化影响等。

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课程设置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法制教育只是依靠社会教育。

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养成只靠政法机关的惩戒警示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家庭的影响。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很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不深入了解孩子思想动向,不能跟孩子平等对话,教育孩子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经常打骂孩子;夫妻相处不和谐,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甚至是拳脚相加;跟他人交往喜欢时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放任自流,不严加管束,甚至成为还在的“欺凌对象”,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让其野蛮生长。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最新)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最新)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最新)一、引言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校园欺凌问题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表现、影响及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1. 调研背景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各地学校屡见不鲜,形式多样,影响恶劣。

社会关注度提升:媒体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增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政策法规的出台: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旨在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

2. 调研目的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表现形式。

分析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其对学生个体和校园环境的影响。

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 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分析政策法规,掌握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措施。

2.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问卷,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和各方看法。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调研范围,确保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3. 深度访谈选择部分典型案例,对受害者、施害者及其家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通过访谈获取更为详细和深入的信息,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校园欺凌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1. 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内外,学生之间通过言语、行为、网络等方式,故意对他人进行持续的、恶意的攻击和伤害,造成受害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2. 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肢体欺凌:通过殴打、推搡、抢夺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身体上的伤害。

言语欺凌:通过辱骂、嘲笑、诽谤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心理上的伤害。

关系欺凌:通过排挤、孤立、散布谣言等方式破坏受害者的社交关系。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一)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一)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一)一、引言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而且对整个学校的和谐氛围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校园欺凌现状,本调查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0份,有效回收率95%。

2. 访谈:对部分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收集近年来我校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例,分析欺凌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处理措施。

三、调查结果1. 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曾经遭受过校园欺凌。

其中,言语欺凌最为常见,占68.5%;其次是身体欺凌,占21.3%;网络欺凌和关系欺凌分别占7.7%和2.5%。

2. 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1)学生个体因素: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容易成为欺凌对象;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同理心,容易对他人实施欺凌。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家长过于溺爱或忽视孩子,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家庭暴力现象严重,孩子模仿家长行为。

(3)学校因素:部分教师对校园欺凌现象重视不够,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欺凌行为缺乏有效预防和制止。

(4)社会因素:网络暴力、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 欺凌行为的影响(1)对受害者的影响:受害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恐惧等;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

(2)对欺凌者的影响:欺凌者容易形成暴力倾向,法制观念淡薄,对他人缺乏尊重。

(3)对学校氛围的影响:校园欺凌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四、建议与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道德观念;加强家庭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间的矛盾。

最新整理关于小学校园欺凌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小学校园欺凌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小学校园欺凌调研报告小学校园欺凌调研报告范文一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相关精神,根据通知要求,我们对围绕法制专题教育、规章制度完善、开展对照检查、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四个方面对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和总结,现将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如下:(一)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

我们坚持把搞好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

6月6日,利用红旗下的讲话、学生集会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

6月8日,行政例会上校领导组织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

从而形成了学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台帐。

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台帐,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今后,我校仍将进一步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

小学校园欺凌调研报告范文二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阳城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转发上级《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汇报如下:一、领会精神,明确目标我们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引言概述: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情况,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进行调研分析。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1.1 言语欺凌:包括嘲笑、辱骂、传播谣言等。

1.2 身体欺凌:包括推搡、打骂、殴打等。

1.3 心理欺凌:包括排斥、孤立、恐吓等。

二、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2.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

2.2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不严、师生关系不和谐等。

2.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恶劣、暴力文化的传播等。

三、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危害3.1 对受害者的伤害:影响身心健康、导致自闭、焦虑等。

3.2 对施暴者的伤害:造成心理阴影、影响未来发展等。

3.3 对整个学校环境的影响:破坏学习氛围、影响师生关系等。

四、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4.1 家庭教育: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家庭氛围。

4.2 学校管理:学校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制度。

4.3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校园暴力问题,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

五、调查结果与建议5.1 调查结果: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在我校存在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

5.2 建议: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建立校园暴力事件的举报机制,加大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

5.3 展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减少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结语:通过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从家庭、学校、社会多个层面入手,共同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安全和和谐的环境。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3篇)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一)一、引言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通过言语、肢体、网络等手段进行的持续性、针对性的攻击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成因及应对措施,本调研小组对某市多所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了1000份问卷,涵盖学生、家长、教师三类群体。

2. 访谈:对20名学生、10名家长和15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3. 案例分析:选取了10起典型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4. 文献研究: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调研结果1. 校园欺凌的现状发生率:问卷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表示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欺凌,其中初中生比例最高,达到35%。

形式多样:欺凌形式包括言语侮辱(45%)、肢体攻击(25%)、网络欺凌(20%)和社交排斥(10%)。

受害者特征:受害者多为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较差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

2. 校园欺凌的成因个体因素: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情绪管理能力差,容易采取攻击行为。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

家庭暴力、父母忽视等因素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不严、教师监管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为欺凌行为提供了土壤。

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网络暴力文化等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校园欺凌的影响对受害者:长期遭受欺凌的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对施暴者:施暴者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

对学校: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初中生小李因身材肥胖,长期遭受同学嘲笑和排挤,最终导致其辍学。

通过访谈得知,小李的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他的关爱和支持,学校也未及时介入处理。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3篇)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3篇)

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3篇)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报告(一)一、引言校园欺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旨在揭示校园欺凌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对象为某市三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访谈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实地观察则在学校操场、教室等场所进行。

三、调查结果1. 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表示曾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初中生比例高于高中生。

男生和女生在遭受欺凌的比例上无明显差异,但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肢体暴力,女生则更多遭受言语和心理上的欺凌。

2. 欺凌的形式(1)肢体欺凌:包括打骂、推搡、抢夺财物等。

此类欺凌在男生中较为常见,占所有欺凌事件的40%。

(2)言语欺凌:包括嘲笑、辱骂、起绰号等。

言语欺凌在女生中较为普遍,占所有欺凌事件的35%。

(3)心理欺凌:包括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

心理欺凌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较大,占所有欺凌事件的25%。

3. 欺凌的成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暴力等是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

(2)学校因素:学校管理不严、教师关注度不够、校园文化不健康等也是欺凌行为发生的诱因。

(3)个人因素:部分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成为欺凌对象;而部分学生则因缺乏同理心、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成为欺凌者。

4. 欺凌的影响(1)对学生的影响:遭受欺凌的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学业成绩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对家庭的影响:家长因孩子遭受欺凌而感到焦虑和无助,家庭关系可能因此紧张。

(3)对学校的影响:校园欺凌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教育质量。

四、对策建议1. 家庭层面(1)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情绪控制能力。

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调研报告

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调研报告

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调研报告一、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现状分析1.校园欺凌事件类型根据案例分析,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言语欺凌:通过口头侮辱、嘲笑、谩骂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折磨。

2.身体欺凌:对受害者进行推搡、殴打、抢夺财物等身体上的伤害。

3.网络欺凌: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辱骂、威胁、传播谣言等。

4.社交欺凌:故意排斥、孤立受害者,使其在集体中失去地位和支持。

这些类型的欺凌行为都可能给受害者和施暴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现状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1.欺凌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2.受害者主要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尤其是初一、小学低年级等年龄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欺凌。

3.欺凌行为的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尤其是教室、厕所等公共场所。

4.言语欺凌是最常见的欺凌类型,但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也不容忽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说起校园欺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行为反人性、反道德,但是这种行为的违法性评价却难以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除非校园欺凌造成严重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可以刑法中的伤害罪、诽谤罪等罪名予以惩处)。

我国对于校园欺凌的防范和惩治还不完善,目前校园欺凌的直接法律依据依然停留在教育部工作方案层面。

2.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不足是校园欺凌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方式不科学都会间接造成孩子存在欺凌或被欺凌现象。

3.学校管理与教育缺失学校反应不敏感,倾向把欺凌行为当做孩子们之间的玩笑、打闹进行淡化处理。

4.社会环境影响媒体和社会对不良事件的广泛宣传,或者不健康的言论,都会对三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中小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

三、解决办法1.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1.制定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法律法规2.提高对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2.加强学校管理,建立防范机制1.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2.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心理辅导机制3.开展反欺凌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3.强化家庭教育,构建和谐家庭环境1.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育责任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4.优化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1.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认知2.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防范工作四、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办1.提高警觉性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介入。

学校欺凌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欺凌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欺凌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学校欺凌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中受欺凌的情况,并为改善学校环境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在学校中遭受欺凌的情况、欺凌类型和频率等问题,实地观察主要针对学校校园环境和学生行为展开。

三、调查结果1. 欺凌类型: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学生遭受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的比例较高,其中言语欺凌居多,占比达到70%以上。

2. 欺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遭受欺凌的频率达到每周至少一次,约有15%的学生每天都会遭受欺凌。

3. 欺凌对象:大部分学生表示,欺凌主要来自同龄同学,也有一部分学生遭受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欺凌。

4. 欺凌后果:调查显示,受欺凌学生在心理和学业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学习。

四、存在问题1. 学校管理不力:学校对欺凌行为的监管不到位,导致欺凌事件频发。

2. 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部分学生不清楚如何应对欺凌,缺乏应对能力。

3. 社会环境影响:一些学生受到网络、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出现欺凌行为。

五、改进建议1. 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欺凌防范机制,加大对欺凌行为的惩处力度。

2. 提升学生意识:学校应组织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3. 合作共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欺凌防范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结语本次调查揭示了学校欺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让学校成为一个没有欺凌的净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5篇

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5篇

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报告5篇篇1一、引言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揭示校园欺凌的真实面貌,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学校工作人员、学生代表和专家学者。

观察则主要针对校园内的各种场景,如教室、操场、食堂等。

本次调查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二是各类学校自行开展的相关调查;三是社会各界关注校园欺凌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各类学校中。

其中,身体欺凌最为常见,表现为推搡、拳打脚踢等;言语欺凌也较为普遍,包括辱骂、造谣等;网络欺凌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益严重,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欺凌的情况时有发生。

2. 影响因素分析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学生的年龄、性别和性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例如,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

其次,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缺乏关爱和关注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成为欺凌的对象。

此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措施也对校园欺凌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指导。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其思想和行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

同时,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其抵御欺凌的能力。

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调研引言概述: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当前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为了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也对整个学校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调研分析,探讨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1.1 学生受欺凌的普遍性校园欺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每一个学校都存在欺凌行为。

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在校园中曾经遭受过欺凌,其中包括言语、身体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1.2 欺凌行为的特点校园欺凌行为通常表现为对受害者的恶意言语、歧视、排击、威胁、恶作剧等行为。

这些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为了心理上的伤害,导致其自尊心受损,严重时可能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1.3 欺凌行为的影响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还对整个学校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

受欺凌的学生通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缺乏自信、社交难点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辍学和自杀。

二、校园暴力的现状2.1 暴力事件频发校园暴力事件在一些学校中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

这些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的打架、伤人事件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等。

2.2 暴力行为的原因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通常有多种原因,包括家庭环境不稳定、学生个性冲突、学业压力过大、社会环境影响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导致学生产生暴力行为。

2.3 暴力行为的后果校园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对学校的教育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暴力行为的发生会引起学生恐怖、紧张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和舆论压力。

三、预防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措施3.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欺凌与暴力的危害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2 建立良好的学校氛围学校应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校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建立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关系,减少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3.3 强化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精选8篇)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精选8篇)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1校园欺凌,作为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表现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据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刘文利等人的研究成果,校园欺凌可以分成直接欺凌与间接欺凌两类,直接欺凌主要包括言语欺凌(公开嘲笑、恐吓、威胁等)和身体欺凌(推、打、害、死亡威胁等)两种,间接欺凌主要包括关系欺凌(传播谣言、社会孤立)和网络欺凌(歧视性短信、电子邮件和微信等)两种(《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怎么做》,《人民教育》2016年第11期)。

6月13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各学校都组织学习,并在校园内开展了排查工作。

为提高中小学生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和能力,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让家长正确认识校园暴力,识别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暴力及教育孩子如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前一阶段开展的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局开展了校园欺凌调研活动。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本次调研针对学生的性别、学校位置等进行调查,并特别关注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情况。

我市有效参加调研总人数为35917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具体情况见表1。

1、我市校园欺凌的总体情况我市参加调研的有效人数为35917人,在回答“你曾在学校受到过欺负吗?”这一问题时,有27941人选择“没有被欺负过”的人数,比例为77.79%;有6750人选择“偶尔被欺负过”的人数比例,比例为18.79%;有1226人选择“经常被欺负”,比例为 3.41%。

具体数据如图1:图1从有效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市中小学中校园欺凌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突出。

2、我市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我们罗列了常见的10项校园暴力主要行为,被选择最多的选项是依次是:使用文具、棍棒、刀子等攻击同学,选择人数:29786人,占比82.93%;同学间发生肢体冲突,如故意冲撞、打架和威胁、恐吓同学等两项,选择人数分别为29407人和28907人,占比81.87%和80.48%。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3篇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3篇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3篇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篇一近日,为了给广大学生撑起一片蓝天,提供一份沃土,铜山区永清实验学期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集中开展了一次校园欺凌治理教育活动。

总结如下:1、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

2、进行法制进校园讲座。

3、各班召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印制了《预防校园欺凌倡议书》,组织全体学生、家长签字。

4、利用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让全体教职工、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伤害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5、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加强学校传达室安全保卫工作,增加人员数量,注重培训老师、保安队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传达室电子监控设备技术水平。

6、鼓励学生有任何欺凌情况及时勇敢向老师反映,并且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篇二区教育局设计下发的___区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考察了我校207名初中学生。

结果表明:(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2.67%。

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存在。

(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

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

(3)14至15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4岁以下以下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

(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

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

(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

(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

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

(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

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校园欺凌事件分析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园欺凌一直是一个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并探究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定义和形式校园欺凌是指学校内部学生之间出现的以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恶意、重复攻击的行为,造成受害者受伤或心理创伤的情况。

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

三、调研结果1. 校园欺凌的普遍性根据我们进行的调查,超过70%的学生认为在校园内存在欺凌现象,超过50%的学生承认曾经参与或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

2. 校园欺凌的原因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不良、家庭纠纷等导致学生具有攻击性。

b. 学校环境:学校负面的组织文化、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等。

c. 同伴压力:学生试图通过欺负他人来获得同伴认可、提高自己的社交地位。

d. 社会影响:影视作品中对欺凌行为的美化或宣扬。

3. 校园欺凌的后果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包括心理创伤、自卑感、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如自残、自杀等。

4. 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防治措施:a.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b. 学校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c. 提升师生关系,建立尊重、信任、友好的校园文化。

d.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受害者恢复自信和积极态度。

e. 加强社会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四、结论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积极的学校氛围和心理支持,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防欺凌调研报告

校园防欺凌调研报告

校园防欺凌调研报告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更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以及相关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总结出以下结论。

一、调研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10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调研。

调研对象主要是学生、老师和家长,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1. 校园欺凌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在校园中曾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欺凌,其中言语欺凌最为普遍,占比超过60%。

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和社交排斥也有不容忽视的存在。

2. 欺凌原因分析:校园欺凌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不稳定、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同伴关系不和谐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欺凌行为的持续发生。

3. 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欺凌不仅仅是一种伤害,更可能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受害者往往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学习和未来发展。

4. 防控措施评估:调研发现,大部分学校在校园欺凌防控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如建立专门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师生培训等。

然而,依然存在措施推行不到位、缺乏监督等问题。

三、建议与展望1.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在发现欺凌行为时应该及时介入,制止恶劣行为,给予受害学生及时的援手和支持。

3. 增强学生自护意识:学校应该开展校园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护意识和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欺凌问题存在普遍性,但也有可行的防控方案。

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尊重、友爱、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

【字数超出1500字限制,谅解】。

防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防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防校园欺凌调研报告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日益严重,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校园欺凌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我们选择了10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涵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共调查了50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

二、调研结果1. 欺凌现象普遍存在调研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表示曾经遭受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欺凌,其中言语欺凌最为常见。

欺凌行为主要集中在课间休息和放学时间。

2. 欺凌者特征调研发现,欺凌行为的主要发起者多为男生,占比超过70%。

他们通常具有攻击性强、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

3. 被欺凌学生心理状况近80%的被欺凌学生表示感到焦虑、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

4. 老师和家长干预不足调研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当自己遭遇欺凌时,老师和家长的干预不够及时有效,导致欺凌行为难以得到制止。

三、调研反思1.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视,通过课程设置和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2.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加强欺凌现象的监控与管理,同时对欺凌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3. 家长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及时发现并干预孩子可能遭受的欺凌行为。

四、结语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校园欺凌问题的实际情况,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希望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安全、快乐的学习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欺凌调研报告
管控校园欺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参与者及旁观者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会强化人的“动物属性”,形成不管是非、颠倒黑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欺软怕硬、逆来顺受的思想意识,让人顺应“丛林法则”,回归“丛林时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具有典型性、重复性、群体性、隐蔽性等特征。

典型性是指欺凌者有个性较强,自私,有身体或其他特长优势,有过家庭暴力史,父母溺爱等特点;
被欺凌者有内向、懦弱、自卑,身体弱小或其他缺陷等特征。

重复性是指校园欺凌在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经常性使用暴力或者软暴力。

群体性是指欺凌者绝大多数都是有多人组成,个人施暴是极少数现象,而被欺凌者一般是个人。

隐蔽性是指欺凌行为总是发生在厕所、宿舍等老师家长社会不易监管的地方。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如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问题家庭,师生角色定位模糊,学校管控不力,不良文化影响等。

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课程设置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法制教育只是依靠社会教育。

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养成只靠政法机关的惩戒警示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家庭的影响。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很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不深入了解孩子思想动向,不能跟孩子平等对话,教育孩子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经常打骂孩子;
夫妻相处不和谐,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甚至是拳脚相加;
跟他人交往喜欢时恃强凌弱、仗势欺人;
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放任自流,不严加管束,甚至成为还在的“欺凌对象”,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让其野蛮生长。

被欺凌者经常迫于家长的权威,被家长的打骂逆来顺受,听之任之;
有的被欺凌者因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单亲、留守等形成自卑、封闭、懦弱等性格,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形成交往障碍。

师生角色定位模糊。

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做到以人为本。

于是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怕老师管的现象产生了。

有的老师对学生正常教育,家长和学生也
要投诉老师,甚至找社会势力打骂老师,所以有的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想管、甚至不能管,滋生了学生以自我为中的自私、老子天下第一观念。

学校管控不力。

一些学校出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对师生的评价唯考试分数论,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出现心理失衡问题,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调适;
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德育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德育安全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出现校园欺凌现象拿不出一套科学的处理办法。

不良文化的影响。

据笔者的经验校园欺凌者一般都是问题生,学习成绩后进,行为习惯差,待人接物不懂礼尚往来,沉溺与网络、手机,喜欢看暴力影视和灰暗小说;
喜欢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做朋友,出入酒吧、歌舞厅等夜间娱乐场所;喜欢把江湖哥们、兄弟义气等挂在嘴边;
服装服饰以偏、怪、异为荣等。

三、校园欺凌的管控对策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欺凌安全管控机制。

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本校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易操作的防校园欺凌制度;
管控队伍要选优配强配齐,必须要求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权责统一;提高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要敢为大胆合法合理的管理行为撑腰,为管理人员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把法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聘任专门法律教师,把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

在学校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进校接受德育法律等知识培训。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特别是政法系统机关的宣传教育惩戒功能,让执法、司法活动走进校园,让学生体验法律的严肃性。

家长要立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第一老师。

家长要时时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向,经常与孩子交心谈心,留守儿童的家长要经常到学校看望孩子,正确引导;
要观察留心孩子的朋辈群体,多跟孩子朋友的家长联系、沟通,共同维护还在的健康成长;
要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形成良好的家风,为孩子成长构建温馨环境。

教师要做好教育者的角色。

虽然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以学生为“上帝”,教师仍然是教学实施者,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大胆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如果只让学生自然生长,教育也是去了其功能和意义;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向,一旦出现异常要立马介入干预调适;
班主任完善班级日常管理机制,建全本班的安全管理情报系统,秘密设置安全信息员,利用好校园监控,班级监控录像,把欺凌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旦出现校园欺凌现象,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严格管控学生玩手机、进网吧、谈恋爱、搞小山头等现象。

被欺凌者要勇敢对被欺凌者说“不”。

被欺凌者要学会自立志强,敞开心扉,多与其他同学交流交谈,有问题要主动够父母老师请教,相信老师和家长是你坚实的后盾;
发现的优点和长处,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缩小自己的不足;
遇到被欺凌时学会大声喊叫求助,学会报告老师家长和警察;
学会正当防卫,使用一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使对方害怕。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查严处不良文化现象。

加大对网吧、歌舞厅、酒吧、游戏室的监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一旦发现从重处罚;
经常进校园收缴不良书刊、管制刀具等违禁品;
提升治安管理水平,严抓严惩打架斗殴、家庭暴力、恃强凌弱、黑社会团伙等不良现象。

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安全、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