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新农村建设

县委党校罗捷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明确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农村社会发展重要性和现实状况的重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找出一些共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办法,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紧要的战略任务。在此,就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谈点肤浅认识和体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农民增收和调整结构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靠结构调整增收,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靠搞活农产品流通增收,靠提高科技含量增收,靠发展非农产业增收,靠转移农村劳动力增收,靠投资拉动基础建设增收,靠政策保障增收的综合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仍然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要求。产业结构单一,表现为经济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经营,特别是特色种植、养殖比重偏小。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种植业,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很低。

二、农业结构调整趋同,特色显少,区域比较优势不明显。从总体看,目前在结构调整中重生产、轻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区域性农业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区域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未根据当地资源、生产等优势进行因地制宜的生产,盲目跟风的现象比较突出,出现的后果是特色产品少,产业及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产品数量过剩,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出现卖难价低,农民利益受损。

三、在结构调整中没有做到优质优价,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在结构调整中虽然加大了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力度,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重提高,但目前优质农产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优质农产品的概念、标准模糊不清,片面的认为只要是新引进或生产的都是优质农产品,同时,随意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标准,造成一些盲目引进“优质”农产品,出现“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二是优质不能高产,并且未完全做到优价,从而达不到高效。

四、农村第三产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不够健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的传统产业,但对与之

相近的部门或行业则注意不够;二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如信息业在许多地方还是空白;三是产业或行业落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少数基层干部观念更新跟不上,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基层干部的基本素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中思路不清,目标不明。一是缺乏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认识,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多经作物面积,对本本地应着重发展的特色经济、特种品牌却置之不顾,对到底如何按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更很少深入实际仔细地调查研究。二是缺乏对农业结构的主体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不少地方领导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引导,仍用计划经济下的方法,层层下指令性计划,用奖惩等行政手段强制发展某种经济作物或品种,而不尊重市场规律,不尊重农民的意愿,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把农业结构调整引入误区。

二、缺乏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和农产品深加工增值。不少地方轻传统产业的改造,热衷于新产业、新品种的引进,只要听到什么地方有新产品、新品种,就去参观学习,马上引进。而忽视本地传统产业、传统品种的改造、改良和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占农业产值的比率,发达国家为200%,我国为70%,而且大部分加工的农新产品档次低,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足30%。

三、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化是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容,发展龙头企业则是实施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龙头企业发展仍然滞后,有的龙头企业目的并不在于要带动一方农民致富,而在于争取政府的扶持资金,并且政府扶持龙头的具体体现也多在钱上,结果是政府把钱给了,龙头把钱用了,或根本没有用在农业产业上,或产业带动不起来。

四、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信息不灵。农户组织程度的低下是我市县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加之市场信息提供缺乏,使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无所适从,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缺乏对农产品市场的跟踪研究,对农产品销往何处,是谁在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不清楚。农民凭经验追市场价格的多;对去捕获销售信息,挖掘销售渠道的少,很容易造成农产品积压,价格下降,伤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缺乏科技支撑。科技注入农业上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多数农民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还有一部分文盲,因此相应的小农生产理念、传统的宗族观念、低级落后的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区域收入水平低,工作生活环境差,不仅不能吸收外界的人才到农村工作,连自己培养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员也大量外流,导致缺乏高素质劳动者的支撑,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环节缺乏相应的实用技术支撑。同时,观有农业技术也由于在研究、推广上存在明显的行业分割,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后备技术不足,极大的制约着农业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195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随后的农村改革也提到新农村建设。但是,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列入我国政府的工作日程。2006年才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发展思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农村发展思路上的转折点,即不再把解决“三农”问题单纯地看作是农业、农村、农民内部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到科技进步、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要与之协调配套、相互支持促进的系统工程。这是我们在农村发展思路上重大而全新的转变。

二是新的增长方式。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通过各种新型的经济合作形式把“一盘散沙”式的农民们团结起来,大力培育围绕“三农”服务的各种组织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化专业分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调整,从而在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民的不断增收。

三是新的公共服务。把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四是新的农民群体。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通过以人为本,提升农民的的文化素质,形成新的农民群体。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主要包括:

——必须是符合各地客观实际的农村社会发展形式。它既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形式——共产主义社会,也不同于欧美形式的资本农场或农家庄园,更不等同于千篇一律地照搬照套“大丘庄、南街村、九棵松”等名庄名村的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当地的自然、经济、文化和民俗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适于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特色的形式。

——必须是符合农民意愿的,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设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立足于高标准、高起点、高质效,又要统筹考虑各地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要充分借鉴汲收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村镇已有样板统一、规范、集约和节约的成功经验,还要广泛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其符合当地建设模式的选择,切实把高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