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1、劳动法: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4、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5、劳动法学体系: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体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9、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和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13、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14、用人单位用人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享有用人的资格或能力。
劳动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劳动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1. 我国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关系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主体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劳动关系主体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
劳动者称劳动主体,用人单位称用人主体。
3.雇员是指在企业组织中,雇员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
雇员也可称之为员工、劳动者,包括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
4.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雇员团体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P105.雇主雇主也称用人单位,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6.雇主组织的含义雇主组织的含义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
7.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P1078. 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9. 工会的内涵工会的内涵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10. 标准工作日标准工作日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我国标准工作日为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
11.缩短工作日指法律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缩短工作日日。
我国缩短工作日情况有:从事矿山井下、高山、有毒有害、特别繁重体力劳动者;夜班工作;哺乳期工作的女职工。
12.不定时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
使用于不定时工作日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日的劳动者。
劳动关系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3雇员: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人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存属于这种决策权利的工作者。
4雇主: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佣他人为其工作,并须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5雇主组织:是指由雇员依法组织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团体组织。
6管理模式:作为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指导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7职权结构:是工作场所管理权力的结构、组织的主要管理形式以及工作监控式、具体体现为分配工作任务的方式、监督工人行为的方法以及奖惩办法。
8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固定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
9;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10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11工会性:是指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12工会的组织结构:是指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如何吧效率与民主结合。
13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14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因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15标准工作日: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16缩短工作时间: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日,即每天工作时数少于8小时或者每周工作时数少于40小时。
17不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嫩实行工作日的劳动者。
2013年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名词解释汇总06089
三。
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3.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5。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
6。
劳动就业权: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7。
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再就业方面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8。
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
休息休假: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意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
9。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10。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依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11。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是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
12。
劳动就业: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大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过程;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公民获得有报酬的职业。
13。
劳动就业具有以下特点其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在我国境内,具有我国国籍的公民一般应满16周岁,包括能够参加劳动的残疾人;外国的公民应年满18周岁。
14。
下岗:指劳动力与劳动岗位相剥离的状态。
1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之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6。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指雇佣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同关系。
2.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书面约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工资:劳动者按约定期间获得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等。
4.劳动保护:指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的一种社会保险,保障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
6.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合同履行发生的纠纷。
7.劳动仲裁: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劳动争议无法协商解决时,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处理。
8.劳动合同解除: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
9.用工单位:指用人单位雇佣的劳动者在另一家单位或个人的场所从事工作。
10.社会保险:指国家或社会团体为劳动者提供的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 1 -。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一(第一-二章)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一(第一~二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劳动关系答: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2.劳动关系的主体答: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
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3.劳动合同答: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C )。
A.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B.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C.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D.赔偿劳动者的损失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C )。
A.双方当事人约定到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终止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终止的劳动合同B.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的劳动合同C.双方当事人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调一致,可以(C)。
A.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将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支付给劳动者个人C.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口头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情形4.(C )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A.《劳动合同法》B.《公司法》C.《劳动法》D.《民法通则》5.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 )”。
A. 1个月B. 3个月C.6个月D.1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可以将(ABCD )作为确定双方是否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
劳动关系劳动法(整理)
06089劳动关系劳动法1、劳动关系: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称。
2、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系统的参加者,又被称为劳动关系的当事人。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劳动关系包括两方,一方是员工方及以工会组织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另一方是用人单位、管理方以及雇主组织;广义上,劳动关系主体除了以上两方外,还包括政府,在劳动关系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调整、监督和干预作用不断增强,因而,政府也是广义的劳动关系主体。
3、劳务关系的含义: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有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有偿法律关系。
4、三方协商机制是指(政府、雇主和工人):通过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合作,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制度,促进全社会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雇主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达到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
5、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①主体独立;②权利平等;③民主协商;④充分合作1、劳动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中叶,是劳动关系发展历史上的第一阶段。
P442、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3、(简答)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答:在这时代的劳动关系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对抗,处于不稳定和直接对立之中。
一方面,雇主或资方通过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威胁压迫工人,以及读恶劣工作条件莫不关系来获得更多利润;另一方面,工人或劳动者在争取工资、工时、就业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但是资方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政府的立法和政策也偏向于雇主一方。
4、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5、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
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出通过建立各种明确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科学管理内容包括劳动定额原理、激励性的工资报酬制度等。
《劳动关系管理》试题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学院:指导教师:《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关系。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3、专项协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明确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
4、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医疗期: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二、判断题1、保姆、军人、公务员不是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2、企业可以先与员工签试用期合同,转正后再签正式劳动合同。
(×)3、服务期可以长于劳动合同期限也可以短于劳动合同期限。
(√)4、非全日制用工也必须订立书面协议,不可以只订立口头协议。
(×)5、上岗前的培训和日常业务培训不属于专业技术培训。
(√)6、专项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属性,属于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是对劳动合同的补充,但不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医疗期的长短只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与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无关。
(×)8、劳动规章制度只在本单位范围内适用。
(√)9、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0、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如不予支付的,用人单位除要支付加班费外,还要按应付费用的200%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用人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D)A.保姆与用人家庭 B.在校大学生与实习单位 C.小王参加社团组织的慈善事业的义务劳动 D.老李在A公司做清洁工2、下列保险中不包含于劳动法中规定的“五险”的是(B)A.生育保险 B.商业意外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3、某员工工作十年之后离职,重新找到工作,于2010年6月1日到新单位,请计算他在本单位带薪休假的天数?(B)A.5天 B. 6天 C.10天 D.15天4、小王到某公司担任业务员,并规定试用期为3个月,2010年1月1日,劳动者开始上岗工作,但劳动合同一个月之后才签订,劳动关系的建立日为?(A)A.2010年1月1日 B. 2010年2月1日 C.2010年4月1日 D.2010年5月1日5、下列险种中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的是(C)A.医疗保险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 D.工伤保险6、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B)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主动离职要求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单位?(A)A.3天 B.7天 C.30天D.不需要提前通知8、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多少个小时?(C)A.8个小时 B.6个小时 C.4个小时D.3个小时9、某职员在其他单位工作累计5年,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为5年,他能享受多长的医疗期?(B)A.12个月 B.9个月 C.6个月D.3个月10、企业可以对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从工资中予以扣除,数额不超过本人工资的多少?(C)A.40% B.30% C.20% D.15%1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学 常凯 中国人民大学
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劳动者:指在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劳动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者。
3、工会:市场经济条件下,雇员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在特定工作场所自主设立的组织。
(基本特征:因劳动关系冲突而产生、以维护会员利益为任务、以集体谈判为基本手段、自愿结合)4、集体谈判:工人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相应的雇主或者雇主组织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谈判的行为。
集体合同:集体谈判双方代表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团结权:劳动者为实现和改善劳动条件而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
5、集体争议:集体劳动关系中存在共同性或关联性权利义务的劳动者或者劳动者集体,因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义务问题,与雇主发生的法律纠纷。
是与个体争议相对应的争议形式。
劳动者方面的集体争议行为包括罢工、集体怠工、占领工厂、设置纠察线等。
行使争议权应符合:工会领导、以缔结集体协议为目的、妥当性6、劳动争议①广义:以劳动关系为中心发生的一切争议②狭义:单个的雇用人和受雇人之间所发生的争议及雇用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发生的争议。
7、劳动争议仲裁:由公正的第三方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评判。
我国目前有:商事仲裁和劳动者争议仲裁。
、特点:仲裁时效短;程序简便、先裁后审;审判具有法律效力;限于权利争议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具有行政性与准司法性。
由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工会代表、政府制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代表组成。
9、集体行动:劳资冲突的表现形式,又称产业行动,指劳资关系双方为在劳资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用罢工或闭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的手段进行对抗的行为。
产业行动是集体劳动争议的最高争议手段。
10 罢工:工会在集体谈判期间组织雇员集体拒绝提供劳动服务的行为,引起罢工的主要原因是集体谈判陷入僵局。
11工潮:劳动者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或者其他社会要求而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延续一定时日、不间断的集体行动,包括请愿、集会、游行、示威、怠工、罢工等。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2、劳动关系运作:是指管理者与劳动者双方主体及其代表在处理与劳动相关的经济利益时所持的或是矛盾、斗争,或是尊重、协商有态度、立场等及其外在表现形式。
3、三方性原则:政府与雇主组织和劳工组织(工会)三方就是劳动关系领域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协商与对话,消除误解,弱化有争议的问题,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取得共识,共同协调劳动关系。
4、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5、共决制:所谓共决制就是企业全体职工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参加企业职工委员会,参与企业管理,与雇主分享经济权利。
6、劳动合同:它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的协议。
7、劳动争议仲裁: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争议提交给第三人处理,由其做出判断和裁决。
二、简答1、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可以归结为几点?答:1、劳动关系具有平等的性质;2、劳动关系也具有不平等的性质;3、劳动关系具有经济利益或财产关系的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2、股份制劳动关系的特点?答:股份制企业的内部权利结构是以产权明晰为基点而展开的。
规范的股份制企业的内部权利结构是一种产权、经营权和劳权互相区分而相联系的格局。
特点:1、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主体身份比较清晰;2、劳动关系的运行及关系处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B卷简答题:私有经济劳动关系的特点?答:1、在劳动关系的性质上,我国私营经济的劳动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劳资关系。
所谓劳资关系,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雇用劳动关系。
2、在劳动关系的构成及力量对比上,呈明显的不平衡状况。
3、关于私有制经济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
运行很不规范。
3、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几个特点?答:1、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2、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3、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明确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4、人事关系的分解?答:1、企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应依附于劳动合同关系;2、国家机关的人事关系应依附于行政管理关系;3、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的趋向,在就业和用人上是企业化的管理,在工资待遇上是机关化的做法;5、沟通的内容?答:1、就业组织的介绍性质的信息;2、日常工作情况信息;3、就业组织政策或组织人员的调整的信息;4、就业组织的运作的详细信息。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指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劳动纠纷解决等方面。
2. 雇主:指拥有企业、公司、机构等组织的法人或自然人,为提供劳动报酬而雇佣工人。
3. 员工:指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为雇主提供劳动力、技能或知识的个人。
4. 劳动合同:指雇主与员工之间签订的书面合同,规定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劳动时间等关系。
5. 工资:指雇主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包括底薪、津贴、奖金等。
6. 福利:指雇主为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年假、节假日福利等。
7. 劳动法: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8. 劳动仲裁:指在劳动关系中,双方因利益纠纷无法协商解决时,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解决。
9. 劳动争议:指在劳动关系中,双方因合同、工资、福利等方面的纠纷无法协商解决,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10. 工会:指员工为维护自身权益而自行组织的组织,代表员工与雇主协商劳动关系。
- 1 -。
劳动关系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劳务关系:劳务关系当事人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即时结清的关系,强调成果之给付。
3、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反映的是一种持续性的生产要素结合关系,强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4、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5、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我国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的不同,均享有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
6、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之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终止时间,通常也被称为长期劳动合同。
8、竞业限制: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从事同类业务。
可就范围、地域、期限和违约责任作出约定。
9、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在成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以前,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等法律行为。
10、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合同的有效期届满或者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11、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用工和就业形式。
12、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代表)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雇主组织)就各项内部劳动关系问题进行集体协商而缔结的协议。
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2. 管理方:从狭义上看,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从广义角度看,管理方除了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3.雇主: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4.雇主协会:是一种团体组织,它由雇主组成,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雇主协会是为对抗工会而形成的。
5.雇员:也称劳动者,我国广大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人。
6.工会:雇员建立起来旨在改善其地位、工资水平与就业条件的组织,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7.职业工会:是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
8.行业工会:是将在某一特定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的技术、技能以及从事的职业。
9.总工会:对会员募集不加任何限制,既不考虑职业因素,也不考虑行业因素,从而体现了对职业工会和行业工会分化现象的一种修正。
10.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们为了从事社会劳动而结合成的关系,是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
狭义:是劳动力的雇佣双方在劳动力受雇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11.劳动冲突: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分歧很大,甚至背道而驰时的表现形式。
12.产业行动:又称为集体行动,是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用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等进行对抗的行为。
13.合作:指劳动双方通过劳动就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相互依赖,雇员出于被迫或在利益获得满足的时候与雇主之间达成的合作和协调的关系。
14.罢工:(是劳动者为改善工作条件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暂时停止工作的行为)是冲突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工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工资和工作条件,还是一种表达个人集体意愿的途径,对他们认为不公平或不合理的雇佣行为进行反击。
劳动关系复习资料
一、单选1、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2、企业劳动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3、二战以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再爱企业劳动关系的类型上大多属于(利益冲突型)。
4、管理者对某些劳动者采取排斥的态度或拒绝雇佣,这种手段是(排工)。
5、又被称为“亚洲型”的企业劳动关系类型是(利益一致型)。
6、在实践中,日本人使用的劳动关系概念是(劳使关系)。
7、劳动者并不都去同时参加,而是按照先后顺序一次分批参加的罢工是(交换罢工)。
8、企业劳动关系的运作机制有两种基本功能即:动力功能和(约束功能)。
9、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除管理者和劳动者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外还涉及到(政府)。
10、马克思劳动运动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理论)。
11、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的渊源是(劳工运动理论)。
12、霍克斯认为,工会中大多数会员属于(自足自乐分子)。
13、要求企业管理者特别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提出这种观点的学派是(人事管理学派)。
14、目标较为简单和保守,竭力改善工人经济状况的工会类型是(商务工会)。
15、强调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替代工会作用的劳动关系管理学派是(人事管理学派)。
16、经过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而形成的条款是(约定条款)。
17、企业劳动合同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录用合同)。
18、由劳动立法要求企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是(必备条款)。
19、企业劳动合同对确定当事人阶段和签约阶段的程序都作出规定的国家是(中国)。
20、主要适用于季节性和临时性工作岗位的企业劳动合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的企业劳动合同)。
21、避免“一锤定音”的劳动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形成的劳动合同形式为(定期劳动合同)。
22、以争议当事人之间的争论、争吵、恶语相伤、相互诋毁、殴打和相互破坏等为手段的争议为(民事争议)。
23、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是(仲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雇员团体
因为公共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
雇主组织
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和增进雇主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而与工会抗衡和交涉的团体。
在三方机制中,它是雇主一方的代表
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雇主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工会
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
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劳资合作: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的裁决的活动
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三方协商机制
政府、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雇主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雇主: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与这种决策权利的组工作者
标准工作日: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我国标准工作日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劳动仲裁回避制度:劳动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或仲裁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参加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管理模式:作为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工会性: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还包括生效仲裁决定执行的事项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厉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
工会: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
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劳动争议调解: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定的行为。
冲突: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总保持一致,相反会经常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
力量:
权力:
劳动力市场的力量:
正统多元论:
管理主义学派:
新保守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政策和实践。
自由改革派:更具有批判精神,积极主张改革。
该学派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平等和不公正待遇。
一元论:强调权威资方的管理权威和忠诚的单一核心价值取向,认为每一个工作场所都是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不同的员工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作为一个团队工作,以实现管理方制定的组织目标。
多元论:在任何场所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同利益和信念的群体,组织必须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寻求持续的妥协,组织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紧张,必须对不同要求和主张进行控制的联合体”。
劳资抗衡:以劳资对立抗衡伟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劳资通过行使争议权,进行周期性的抗争,缔结集体协议,在抗争中取得均衡与和谐。
劳资制衡:是对“抗衡”模式的修正与超越,是劳动者以劳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其形式包括从“参与决定”到“共同经营”,也就是所谓的“工业民主化”其基本思想是从消极保护劳工,转为积极的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决定企业经营活动。
泰勒制:随着技术革命和流水线作业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和现代管理体系.
成熟的劳动关系:
三方原则:
产业民主:
行为科学理论:
雇主:又称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员参与:
质量圈:也叫质量改善小姐,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
全面质量管理:
劳资合作:
斯堪隆计划:
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共同磋商:
工作轮换:
工作扩大化:
工作丰富化:
工人董事: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拉克计划:
工会:
职业工会:
行业工会:
总工会:
同行工会:
工联工会:
福利工会:
5p角色:
最低工资:
工资保障:
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
标准工作日:
缩短工作日:
不定时工作日:
延长工作日: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劳动合同: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
非全日制就业:
劳动合同变更:
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续订:
法定条款:
约定条款:
违约责任:
竞业限制:
劳动纪律:
集体谈判:
谈判结构:
谈判力量:
分配谈判:
整合谈判:
诚信谈判责任:
罢工:
不当劳动行为:
不当劳动行为救济:集体协议:
集体协议的订立:
集体协议的变更:
集体协议的终止:
开放式企业:
封闭式企业:
代理制企业:
开放式企业:
工会制企业:
三方机制:
三方协商的级别:
三方机制主体:
劳动争议:
个别争议:
集体争议:
调解:
仲裁:
诉讼:
时效:
共谋:
禁止令:黄狗协议: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