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上语文 导学案答案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基础巩固:1.B 2.C 3. D 4.C能力提升:1. 6, 12,8 , 2 2.略1.2 几何图形基础巩固:1.点动成线 2.A 3.D 4.B 5.A 6.A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基础巩固:目标1:1.6条 2.两个,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略目标2:1.C 目标3:1.C 2.C 3.1,3,6,10,21-()nn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1.A 1.C2.0.5cm或3.5cm 1.B 2.A 3.D4.2:15.1cm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题一、选择:1.C 2.A 3.D 4.C. 5.D 6.D 7.C 8.B 9.C二、填空:10.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7或3 12. AC CD 13.4cm或8cm14.略 15.略 16.6或10cm 17.10 20第二章有理数2.1 有理数基础巩固:1.D 2.C3.A .4.C5.B2.2 数轴第一课时 1.B 2.C.3.C4.C5.2或-46.-0.57.B:+8 C:-2第二课时 1.A 3.<>> 6.<<>7. (1)(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此时或 .(3)设运动分钟时,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1)当点和点在点同侧时,因为,所以点和点重合,所以,解得,符合题意.(2)当点和点在点两侧时,有两种情况.情况:如果点在点左侧,..因为,所以,解得.此时点对应的数是对应的数是在点右侧,不符合题意,舍去.情况:如果点在点右侧,..因为 , 所以 ,解得 .此时点对应的数是,点 对应的数是在点 右侧,符合题意.分钟或 分钟时点 到点,点 的距离相等.2.3 相反数与绝对值基础巩固:1.C 2.B .3.<> > 4.±5 5.±3 6.2,9 7.D 8.< 9.√× 10.A 11.C第二章 《有理数》的复习与检测达标测试:1.82.-10,63.±714.<>5.-5,26.A,7.B8.D9.D 10.B 11.C 12.9.4升 13.±5 14.><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一课时1. (1)+10 (2)61(3)-16 (4)7 2.(1)9 (2)-11.8 (3)0 (4)31-3.1225元 第二课时1. (1)2 (2)0 (3)-9.4 1.(1)回到原点 (2)12厘米2. 25第三课时1(1).-7 (2)31- 2. 8 3. 0 3.2第一课时1. — + + + + 02.(1)36 (2)201- (3)0 (4)-1 3.-2008或2010第二课时1. -210(2)02.(1)11 (2)-110第三课时1.A2.C3.C4.B5.36.57.< < >=8.(1)7 (2)21-(3)0(4)2516(5)95- (6)-16 3.3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343-)(2.2,4,-163.D4.A.5.D.6.64,625,27,316_1.D2.1,-1第二课时:1.C 2.C 3.C 4.3.0 5.(1)1.2×1014 6.9 ×105 (2)4×108秒3.4 基础巩固 :目标1.(1)916- (2)36 (3)33 (4)-1 目标2计算:(1) 532- (2) -3.3(3) -27(4)85目标3 -50基础巩固:1.-1,1 2.0,0 3.-20 4.645 5.6×1066. D7.D8.-26 ,311_,0 9.-25,0 第三章 《有理数的运算》检测题1. B2.B3.B4.C5.C6.B7.B8.B9.C 10.B 11.A 12.C 13.D 14.-4 15.1 16.-10 17.a-b 18.-2a-2c `19.-1006 20.0.0036 ,566 21.21 ,-2,41, 22.-27 23.1 24. -2x 25.6.5×10726.1,0 27.-0.73,-1.5,-14,181-,-2.9 28.0 29.112017m--m 30.43 31.13或-11 32.51-1178-青岛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1 普查与抽样调查基础巩固:1、D 2、C 3、③ 4、(1)普查(2)抽样调查(3)普查 §4.2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主要特点有 (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三)导学例1、解:(1)缺乏代表性;(2)缺乏代表性;(3)有代表性.例2、解:根据题意得:100÷(20÷200×100%)=1000(条).答:鱼池里大约有1000条鱼;基础巩固:1、C 2、③目标二:1、C2、解:由题意可知三次共捕鱼40+25+35=100(条),捕得鱼的总质量为40×2.5+25×2.2+35×2.8=253(千克),所以可以估计每条鱼的质量约为253÷100=2.53(千克),池塘中鱼的总质量为10 000×95%×2.53=24 035(千克).4.3 数据的整理自测1、C2、A基础巩固:1、(1)随机抽取学生的人数为8÷16%=50.(2)因为统计表中a=50×24%=12,c=50×10%=5,所以统计表中b=50-8-12-15-5=10.(3)因为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所以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的优秀率为(15+10+5)÷50×100%=60%,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500×60%=300人.§4.4 《扇形统计图》2.自测(1)D (2)诺基亚 35 126 360(四)基础巩固(1)10目标2:(1)A (2)B (3)C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基础巩固(一) 1、B 2、C 3、A 4、B 5、A 6、C7、解:(1)该年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25。
2024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第5课时)(导学案)
③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foo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What are your hobbi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at other things can you talk about yourselv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an you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What is a personal profi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find in Andre’s personal profi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ake an outline1.Writ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s.2.Revise your personal profile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s.name. The class will guess who he or she is.2.We have finished Unit1.Please reflect how well you have learned.3.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How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ves? ?1.Answer the questions to introduce yourself.2.What other things can you talk about yourselves?3.Can you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What is a personal profile?4.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find in Andre’s personal profile?5.Make an outline1.Take turns to pick out one classmate's profile. Introduce the person to the class, but do not say the name. The class will guess who he or she is.略2.We have finished Unit1.Please reflect how well you have learned.略3.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4.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一、单项选择B AC B C二、翻译填空。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含答案)第三单元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人贵自知探究一:教材P25运用你的经验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26阅读感悟(1)学生代表朗读本文章。
(2)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提示:这篇短文说明了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自我。
探究三:教材P27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小刚有点自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小刚的态度,不利于他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和他人的交往,对自己,对集体都是有害的。
知识模块二多把尺子量自己探究四:教材P28探究与分享(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答案提示:(1)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等等。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课前热身】觅韵魅慕一、【基础达标】1.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彷徨》《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2.qí shèn xī shuài suǐ máo cuán línɡ yuān3.秕喉儒颊凿绣塾鉴4.略5.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第九自然段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二、【设问导读】1.乐园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所以用“似乎”;但对乐园里的野草记忆深刻,所以用“确凿”。
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怀念之情。
2.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的。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到“鸣蝉”“油蛉”“蟋蟀”到“长的草里”“夏夜乘凉”到“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3.第二自然段首先写景详略得当,讲究主次;其次写景顺序井然:由静物到动物,再到静物;由高到低再到高;第三观察景物仔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还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4.不是。
因为长得草里,有一条赤练蛇,“我”自然而然联想起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5.欲扬先抑的写法6.写了“我”的种种猜测,表达了对家里人做法的不理解和对百草园无限留恋之情。
【问题研究】略三、【自学检测】1.略2.(1)排比(2)比喻3.C 4.略5.(1)长吟伏窜低唱弹琴(2)C (3)A (4)略四、【巩固练习】【课外连接,直击中考】1.(2分)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
2.(3分)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3.(4分)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4.(7分)(1)“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试卷答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风筝》导学案课标建议:一、本文是叙事性记叙文,要弄清它们的“六要素”,进而抓住文章内容要点,弄清文章中心意思,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课文的作者及其主要代表作。
三、掌握课文注解中及课后“字词积累”中词语的音形义。
自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结构、内容。
(教学重点)2.自学本文人物描写的语言和方法。
(教学重点)3.了解本文丰富的意蕴及主旨。
(教学难点)【总结复习】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蜈蚣()大鹏湾()疲惫()装饰()诀()别嫌()恶人瑟()缩苦心孤诣()虐()杀堕()下去宽恕()2、掌控以下词语的意思(利用课文注解或者工具书顺利完成)伶仃——憔悴——装饰——诀别——嫌恶——缠绕——外头——虐——恍然大悟——苦心孤诣——3、《风筝》Lizier散文诗集,作者,原名,字,就是我国现代了不起的无产阶级家,家、家。
他写下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为话文小说就是。
(借助课本、工具书、网络或其他资料或你掌握的知识完成。
教师通过第二课时课前听写进行检测,未过关者课后补考过关。
)4、本文记述顺序就是:本文主要内容就是描述了(结合时间、人物、事件进行概括)文章的线索就是。
5、在文中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第4、第5题是课堂自学的关键。
通过回答学生,师生探讨,得出结论最终参考答案。
【问题探究】1、读过全文后,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我”和“弟弟”存有什么印象?(重点融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绘展开提问)这一题是针对全文而言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一题放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再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样会容易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
有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
2、体会全篇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文中找到有关句子朗诵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段落来理解,找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表示情感的词语来判断作者的感情基调。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带有批注,精品推荐)1 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重点)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
(难点)自主预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酝酿()抖擞()朗rùn()wǎn()转hōng()托静mò()jiànzhuàng()应和()风筝()liáo()亮和风细雨()铮铮铁骨()liáo()草掺和()挣扎()眼花liáo()乱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文中比喻。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
宛转:形容声音。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 抚.摸.着你。
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 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 之情。
(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一、体会优美的情境12. 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点?3.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赏析:本句综合用运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政治七上导学案参考答案课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知识框架】学校;友谊;朋友【自学探究】1.①学生的重新组合。
②学习科目的增加。
③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的变化。
④校园生活的变化和规章制度的变化等。
2.①新起点主要不是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说的,而是指我们自身成长的新阶段。
②我们将在这个阶段认识新的朋友,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为今后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
3.①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站在了新起点上。
我们要珍惜新起点,充分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②要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分担成长中的烦恼,建立起诚挚的友谊。
③要与新同学在新的班级中共同学习和生活,彼此交流,共同进步,与新的朋友结伴成长。
【巩固提高】1-5 BADCA6.①对学校环境不熟悉。
②没有朋友,很孤独。
③对老师的教案方法不适应。
④对初中的学习特点不了解。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二框创建新集体【知识框架】目标;特长;协作【自学探究】1. 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①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②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③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巩固提高】1-3 BAC 4.ABC5.(1)示例: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良好的班集体——我成长的乐园等。
(2)①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
②同学之间不团结。
③有旷课、迟到现象等。
(3)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前进的动力。
②集体成员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
③集体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等。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第一框学习新天地【知识框架】管理【自学探究】1. ①课程门类增多。
②各门课程的内容也逐渐系统化和深化。
③学习任务变重。
④老师的授课方式侧重于指导和启发。
或: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课前热身】觅韵魅慕一、【基础达标】1.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彷徨》《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2.qí shân xī shuài suǐ máo cuán línɡ yuān3.秕喉儒颊凿绣塾鉴4.略5.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第九自然段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二、【设问导读】1.乐园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所以用“似乎”;但对乐园里的野草记忆深刻,所以用“确凿”。
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怀念之情。
2.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的。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到“鸣蝉”“油蛉”“蟋蟀”到“长的草里”“夏夜乘凉”到“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3.第二自然段首先写景详略得当,讲究主次;其次写景顺序井然:由静物到动物,再到静物;由高到低再到高;第三观察景物仔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还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4.不是。
因为长得草里,有一条赤练蛇,“我”自然而然联想起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5.欲扬先抑的写法6.写了“我”的种种猜测,表达了对家里人做法的不理解和对百草园无限留恋之情。
【问题研究】略三、【自学检测】1.略2.(1)排比(2)比喻3.C 4.略5.(1)长吟伏窜低唱弹琴(2)C (3)A (4)略四、【巩固练习】【课外连接,直击中考】1.(2分)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
2.(3分)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3.(4分)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4.(7分)(1)“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第1课时)课题:Unit 7 Section A(1a-2e) 主备人: 年级: 班级: 姓名: 日期:老师寄语: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 ers. 愿生如夏花之绚烂。
一、目标导学1. 熟记词汇探究的新单词,正确完成知识探究内容。
2. 学习如何询问价格。
3. 学习有关服装、颜色的词汇。
二、自主探究1. 词汇探究:给下列单词和短语正确连线。
2. 听力探究: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完成听力练习1b, 2b, 2c 。
3. 知识探究:1) 美元与人民币的区别:dollar, “美元”, 符号“$”, 有单复数之分。
E.g.:二十美元,20 dollars, $20. yuan, 是人民币的单位“元”,符号“¥”,无单复数之分。
E.g.:20元,20 yuan, ¥20.针对练习:That coat is ____. A. 100 dollar B. 100 dollars C. 100 $ D. 100 yuans2) How much...? 询问价格。
How much + is + 可数名词单数/不可数名词/it? 回答:(It ’s +)价格。
How much + are + 可数名词的复数/the y? 回答:(They ’re +) 价格。
How much is/are... ? = What ’s the price of ... ? “...的价格是多少?”针对练习:选词填空(It ’s 或They ’re )① How much is this skirt? _____ $7. ②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_____ two yuan.3) ① Can I help you? 意为“我能帮您吗?”,是向别人提供帮助的说法。
类似句型有: May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② What color...? 意为“...颜色?”。
2024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第2课时)(导学案)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review.Then try to read them loudly.1.Listen and repeat2.Let’s know more about our new frie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Pronunciation:Help them find their frie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Listen and circle the sentences you hear.Then repeat them.3.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ontractions.4.2a Look and guess①Who are they in the pho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Where are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How do you think they fee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hear.6.2b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①Who is Mr Smith ?A.Chen Jie’s class teacher.B. Chen Jie and Peter’s English teacher②What is Ms Gao’s first name ?A Hui B.Gao③Why did Peter make the mista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Mr Smith and Peter.8.Listen agai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ho’s, I’m, he’s, and it’s. Then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Complete the table with what you know about these students.Then introduce(介绍)them to your classmates.This is my new friend,__________(name).He/She’s in_____________(class).He/She’s from_____________(country).He/She’s _______________(age).His/Her class teacher is Mr/Ms_________.【参考答案】1.Listen and repeat略2.Let’s know more about our new friends1.Pronunciation:Help them find their friends2.Listen and circle the sentences you hear.Then repeat them.3.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ontractions.4.2a Look and guess①Who are they in the photo?They are a teacher and two students.Maybe they are classmates.②Where are they ?They are in the school.③How do you think they feel ?They look happy.5.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circle the words you hear.6.2b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①B ②A ③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文化差异)7.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Mr Smith and Peter.8.Listen agai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ho’s, I’m, he’s, and it’s. Then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一、请将下列单词按照其划线字母的读音归类。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1-3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1-3导学案(含答案)Starter Unit 1Good morning!1a—2e【自主预习·探新知】Ⅰ.根据教材第S1页完成句子,明确本课重点交际用语1.早上好,海伦!,Helen!2.嗨,鲍勃!,Bob!3.你好,弗兰克!,Frank!Ⅱ.根据教材第S2页按顺序补全所缺字母的大小写【合作探究·破疑难】【要点突破】1.Good morning!早上好!观察思考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问候语及其答语的特点—Good morning, Alice!早上好,艾丽斯!—Good morning, Cindy!早上好,辛迪!(教材第S1页)—Morning, Frank. 早上好,弗兰克。
—Morning, Mom. 早上好,妈妈。
—Good morning, Helen!早上好,海伦!—Hi, Bob!嗨,鲍勃!(教材第S1页)探究总结如何问候“早上好”(1)Good morning!是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早上或上午见面时常用的比较正式的问候语。
而在非正式场合及日常口语中,家人、朋友或熟人之间常常用Morning!进行问候。
(2)Good morning!的答语一般仍为“Good morning!”,在非正式场合,也可以用“Morning!”“Hi!”或“Hello!”等问候语来回答。
对点训练—Good morning, Frank!(完成对话,词数不限)—,Eric!2.Hello, Frank! 你好,弗兰克!观察思考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中画线部分的用法—Hello, Eric!你好,埃里克!—Good morning, Dale! 早上好,戴尔!(教材第S1页)—Hi/Hello, Cindy! 嗨/你好,辛迪!—Hi/Hello, Grace! 嗨/你好,格雷丝!探究总结Hi/Hello的用法(1)Hi!/Hello!是用于非正式场合的打招呼或问候用语。
Hi!比Hello!更为随意,在某些场合还可以用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此时既可以用于熟人或朋友之间,也可以用于陌生人之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梳理】一:元谋、云南、元谋、170万、工具、天然火二:周口店、70-20万、天然火三:周口店、3万、人工取火、骨【自主检测】选择题:B.A.B.A.A.C.非选择题:1、元谋人—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北京人—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2、⑴A⑵北京人⑶C【拓展视野】 B C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梳理】一:长江、浙江、余姚、七千、水稻、干栏式二:黄河、陕西、西安、五六千、粟、半地穴式、彩陶【自主检测】选择题:B.D.D. D.D.非选择题:1、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2、A: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B: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拓展视野】1、C 2、D第3课华夏之祖【知识梳理】一:炎帝、黄帝、涿鹿、蚩尤、华夏族、黄帝二:尧、舜、禹、禅让制、2070、夏、奴隶制【自主检测】选择题:AABAB非选择题:尧、舜、禹;“禅让制”【拓展视野】 B D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二、材料题21、(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2、1、启;2、世袭制;3、夏朝;4、奴隶社会,夏、商、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梳理】一:启、世袭、家天下二:约公元前2070年、禹、约公元前1600年、汤、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三:西周、周天子、诸侯、国人、公元前771年【自主检测】选择题:C.D. A.D. D.非选择题:⑴分封制;⑵巩固西周的统治;⑶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拓展视野】B A B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知识梳理】一:原始、商朝、司母戊鼎、三星堆、商朝、瓷器二:商周、禹、选种、施肥、治虫害、商周、牲畜圈栏三:奴隶主、奴隶、殉葬品、祭祀【自主检测】选择题:A.B.B. D. B.B.非选择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拓展视野】B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知识梳理】一:周平王、春秋、战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尊王攘夷、管仲、齐国二:韩、赵、魏、齐、秦、楚、燕、赵、魏、韩、桂陵、齐国、魏国、齐国、魏国、长平、四十多【自主检测】选择题:A.D.B.D. A.B.A.非选择题:见七上P33页【拓展视野】B D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春秋末年、战国时期二:战国、李冰、岷江三、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封建、县制、土地、耕战、封建四、战国、地主、农民【自主检测】选择题:A.A.C.B.B.D.非选择题:(1)商鞅;秦国;(2)主张变法;法家(3)地主阶级;使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