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 种多样,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公德是在社会 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 法律规范 。
(一)指引作用 一 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 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 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 个人自己。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性指引,即通过 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一种是规范性指引, 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个别指引尽管是非常重要 的,但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 更大的意义。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 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 和义务性指引。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 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 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法律明确指出, 公民就可以以这条法律做指引,控制自己的育子女数,从而更好地达到 国家计划生育的少生优生的效果。 例如:车辆靠右行··
谢谢!
(三)评价作用 三 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 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这里所说的 人们,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现代 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 2011年以来多个地方再度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瘦肉精事 件闹得沸沸扬扬,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随后重庆“毒花 椒”事件、广东中山墨汁粉条事件、湖北宜昌“毒生姜”事 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江苏丹阳西瓜膨大剂事件、上海 染色馒头事件以及最近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来衡量判断,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作为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懂得用法律去判断。但凡事都的 从两方面去看待,法律规范的确是明文写在那里供我们去遵 守,但受公民自身的素质、知识结构等影响,法律规范在公 共生活中的作用也不是百分百的,更多时候,公民需要道德 的支撑。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刑讯逼供受处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3、询问查证时间一般为8小时。 4、不服处罚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5、胁迫他人乞讨等将受罚。 6、用网络传递淫秽信息将受罚。 7、具有特定情形的未成年人、老 年人、妇女不执行行政拘留。 8、禁止偷窥、偷拍他人隐私。 9、立法打击扰乱文化、体育等大 型活动秩序的行为,散布谣言将受 罚。 10、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要受罚。
7、偷窥偷拍被叫停
《处罚法》第42条规定:“偷窥、偷 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 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 00元以下罚款。”
8、扰乱比赛受处罚
如果有下列行为,也将 被视作违法: (1)强行进入场内; (2)违反规定,在场 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 他物品; (3)展示侮辱性 标语、 条幅等物品; (4)围攻裁判员、运 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5)向场内投掷杂物, 不听制止; (6)扰乱大型群众性 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集会游行示威法》
《环境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一)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 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 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 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 条。
决定
第91条 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 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 公安派出所决定。
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从以下10个方 面体现尊重保障人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二、 公共生活中的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
为产生影响。 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法的教育 作为对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促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
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
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这里,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反者的行 为。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让人们遵守, 是希望法律的规定能够转化为社会现 实。 在此,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离开了强制性,法律就失去了权威; 而加强法律的强制性,则有助于提高 法律的权威
7.25江南西事件
后续报道
Hale Waihona Puke 广州警方表示,经审查,参加此次集会的大部分人员因为听信谣言,一时 不够理智而参加,但也有个别有违法前科的人员混杂其中,肆意滋事。警 方行政拘留了在现场带头滋事、堵塞交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两男一女, 这三人当中有两人分别有抢劫与吸毒前科。至于其余人员,经警方教育后 已予以释放。 在被阻挠的情形下,游行民众反应激烈,高叫“我系(是)广东人”、 “撑粤语”等口号,广州警方迅速集结了逾千名警力,并筑起人墙,后双 方发生碰撞与冲突,警方带走了部分参与的人士,游行前后持续了约两个 小时。 有参与游行的民众表示,原本只是希望平和地表达诉求,但警方反应过 于激烈,令游行的群众产生愤怒情绪,更有人猜测如果当时事态继续恶化 下去,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 广州知情人士指出,在广州11月举办亚运会前,维稳原本就是当局工 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关于粤语与普通话的讨论,当局一再表明态度,试图 平息民间的不满情绪,但事态仍进一步升温,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这 令官方大为紧张。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李公明也表示,无论是公民还是政府,大家都 应该有一个更理性的态度与务实的措施来面对正常的表达意愿。
问题三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专题六树立良好社会公德问题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公共生活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制裁违法,而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
法的指引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形式实现,告诉人们可以作什么(授权性指引)、不得作什么(禁止性指引)、必须作什么(义务性指引)。
(二)、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定,达到化解纠纷、减少犯罪之目的。
(三)、评价作用1、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2、法律评价的客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3、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1)对国家机关极其公务人员要求“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对社会民众要求不能违法。
(2)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
(四)、强制作用1、何谓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律强制作用是指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2、法律强制的主体由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被动主体)3、法律强制的手段是国家强制力。
4、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法律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
(五)、教育作用1、何谓法的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指的是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2、法发挥教育作用的实施方式:一是,通过法律的学习;二是,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三是,通过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的影响。
3、法的教育的意义:有利于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才认同,自觉遵守。
《思修》第五章第三节
(一)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的指引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禁 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形式实现, 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授权性指 引)、不得做什么(禁止性指引)、 必须做什么(义务性指引)。
(二)预测作用
• 2.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 意义?
•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增强自身的公 德意识?
•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 么?
• 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饮酒后不能驾车
你知道下面这些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禁鸣喇叭
禁止非机 动车通行
禁止进入
公交线路 人行横道 事故易发地段 专用车道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规范四类行为: 1.保障互联网安全 (例如,危害国防建设,侵入计算机系统) 2.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例如,诽谤,造谣,煽动民族仇恨) 3.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例如,侵犯知识产权,淫秽的网络链接) 4.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安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养动物伤他人可拘留
扰乱公共秩序可拘留
• 适用范围: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 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妨害社会管理;尚不构成刑事处罚 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案例一: 凶暴的恶少
某小学地处郊区, 有些被 称为“恶少”的社会闲散 青年经常在学校附近追逐、 拦截学生取乐, 有时还强 行索要小学生的零用钱, 甚至无缘无故地把孩子的 书包割坏, 弄得人心惶惶。 公安机关接报后, 一举端 掉了这个寻衅滋事的违法 分子团伙。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类型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实施方
式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遵守与
监督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案例分
析
01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公共生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内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 集体活动和生活方式。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总结词
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民族区域自治事务管理的法律规范。
详细描述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针对民族区域自治事务而制定的具体规定 ,其内容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各个方面,如自治机关的组织与职权、自治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范
维护社会秩序
遵守法律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基本要求,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 ,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保持社会稳定。
保障他人权益
遵守法律规范不仅是个人的义务 ,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个人遵守 法律,可以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维护公平正义。
提升个人品德
遵守法律规范是个人的品德体现 ,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社
会责任感。
详细描述
行政法案例分析涉及政府行政行为的各个方 面,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 这些案例分析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 政效率,减少行政纠纷。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主要针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具有 地域性特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地方性法规案例分析涉及地方政府在特定地区的行政行为 ,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这些案例分析有助于规范地 方政府行为,促进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精)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作用 1、指引作用 2、预测作用 3、评价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 安,保障公共安 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规 范和保障公安机 关极其人民警察 依法履行治安管 理职责。
(3)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环境规划制度、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 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 度。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 会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 8章124条。
1、基本精神 (1)立法目的:维护道路 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 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 全,保护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 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 行效率。 (2)基本原则:一是依法 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 本、与民方便原则。
基本原则
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 害程度相当。
2、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3、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 合的原则。
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4)对七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 处罚
对醉酒后驾驶或营运机动车的;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驾驶证被吊或暂扣的期 间驾驶机动车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强迫机动车驾驶 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 通事故,尚不够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 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尚不够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机 动车,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为公共生活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法律保障
。
法律规范的学习与借鉴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在公共法律规范的发展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 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完善法律体系,提高 法律实施的效果。
借鉴国内成功案例
国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这些案例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国际法律文化的交流
通过国际法律文化的交流,可以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公共法律规 范的发展和完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法律教育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也是促进 公共法律规范发展的关键。
法律规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条约和协议的签订
在公共法律规范的发展中,国际条约和协议的签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融 入国际法律体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
国际司法协助和引渡
在打击跨国犯罪、保护公民权益等方面,国际司法协助和引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 国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法律规范执行的重要性
确保法律规范得到有效执行,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法律规范执行的监督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法律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行为 进行惩处。
法律规范的普及与教育
法律规范普及的意义
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法律规范教育的形式
通过普法宣传、法律讲座、法律课程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 律素养。
行政法
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程序和责任,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责 任法等。
民法与商法
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包括物权法、合 同法、婚姻家庭法等。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 其规定,告知人们某中行为所具有 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 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 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 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 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 的作用。
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提高了处罚幅度,完善 了处罚程 序,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 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对于维护社会 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增加了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法的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 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 和教育作用。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 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 现的。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 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 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一)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5、法的教育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 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 依法行为的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是增加了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行为。 二是增加了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多种规范行为准则的方式,最主要的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种,下面让我们分别介绍一下: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
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社会公德作对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道德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继承性人们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
这些凝聚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广泛性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道德。
简明性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共道德规范,更是简明了。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㈠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是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倡导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㈡助人为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该做的事,看做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道德,是有爱心的表现。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起)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处罚种类 案例:夫妻吵架爬上高楼自杀,以扰乱公共 秩序罪处200元罚款 秩序罪处200元罚款
案例:大学生王某,一天晚上在回宿舍的路上,被 同班同学张某及张某的几位好朋友拦住,张某也 不说话,就和朋友一起打了王某一顿,让王某住 院长达一个月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第26条规定“1、接伙斗殴的;2、追逐他人 26条规定“ 、接伙斗殴的;2 的;3 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寻衅,滋事行为。有上述行为之一且情节较重 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 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 元以下罚款。
侵入国家事务、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 覆政权 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必须有负责人 负责人在举行日期5 负责人在举行日期5日前递交书面申请并获 得许可 不得在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游 行(居住地: 行(居住地:常住地或办理暂住登记并居住半年以 上)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中国博客第一案:烂人烂教材 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牟利 非法窃取QQ游戏密码买卖 非法窃取QQ游戏密码买卖 网络知识侵权:转载不署名不注出处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xx年xx月xx日•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行政法规范•宪法法律规范•民法法律规范•刑法法律规范•其他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实践意义•未来展望目录01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状态。
公共生活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相互性和共享性,涉及社会成员的利益和权利。
公共生活的定义与特点法律规范是保障公共生活有序、安全、公正、和谐的重要手段。
法律规范可以调整社会关系,明确权利义务,解决纠纷矛盾,制裁违法犯罪。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与作用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类别与来源02行政法规范行政法规范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行使职权、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范定义行政法规范特点行政法规范具有强制性、程序性、特定性、自由裁量性等特点,其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维护行政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行政法规范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范渊源行政法规范效力行政法规范的效力一般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程序性和可诉性等特点,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赋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资格或者权利的行为。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由有关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
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应当遵守一定的法律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
本文将就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展开讨论。
首先,公共场所中的法律规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场所是供大家共同使用或经常出入的地方,如公园、街道、商场等。
在这些地方,人们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礼貌和规则,以确保公共场所的和谐和秩序。
例如,在公园里,人们应该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这些规范并非是一种限制,而是给予每个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大家可以共享公共资源。
其次,交通出行中的法律规范同样至关重要。
在繁忙的街道上,人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行人应该在人行道上行走,不得在马路上乱穿。
驾驶者则需遵守交通信号灯、限速规定等,确保安全驾驶。
违反交通规则不仅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因此,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也涵盖了社交活动。
无论是与朋友、家人还是与陌生人交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交礼仪和道德准则。
例如,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遵循约定好的交往规则等。
同时,在公共场合要避免冲突和暴力行为,保持理性和宽容。
这样能够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基础,推动社会的共同进步。
最后,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还包括社会问题的处理。
例如,对于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禁止吸烟等方面的规定,每个人都应遵循并积极参与其中。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遵守相应的法律规范,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质量,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基石。
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交通法规、社交礼仪以及参与社会问题的处理,每一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以及公正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遵守法律规范,为构建一个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
保障人权
法律规范能够保障人们的平等 权利、自由权利和社会权利, 使人们能够在公共生活中受到
公正的待遇。
维护秩序
法律规范能够维护公共生活中的 秩序,使人们能够在一个有秩序 的环境中开展社会活动。
促进和谐
法律规范能够促进公共生活中的和 谐,使人们能够在一个和谐稳定的 社会中共同发展。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 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有权自主决定是否从事民 事活动,以及如关系显失公 平时,法律予以调整和平衡。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
侵权责任法
调整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 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合同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
2013年修订并实施,旨在防治固体废 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它规定了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 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和方法,以及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的监管和治理等方面的 内容。
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
环境侵权是指因行为人排放污染物 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坏环境,导致他 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
VS
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环境侵权给他人造成 的人身、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 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环境 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处罚;刑 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环境侵权行为 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06
国际法
国际法的定义与特点
国际法定义
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调整因合同而产生的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
调整因智力成果而产生的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04
思修第五专题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应该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 社会公德规范。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
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 家立法机关制定或 认可,并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行 为规则。
(一)法律规范 的作用
(P134-135)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预测作用
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1、治安管理处罚法 • 2、集会游行示威法 • 3、环境保护法 • 4、道路交通安全法 • 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
(2)两者的关系
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需要法律支撑;法律以道德 建设为重要条件。
(四)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规范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关的道德领域
社
公共生活
社会公德
会 生
职业生活
职业道德
活
家庭生活
家庭道德
(四)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规范
1、我国社会公德规范的提出
•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 遵守的道德准则。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共同生活。与私人生活比较,从宏观角度看,具有开放性、透 明性和丰富性等特点。
(二)当代公共生活的具体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3、联系方式的便捷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 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 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 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发展。
• 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 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 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罪行的定罪与处罚
05
06
被害人获得赔偿与社会安全保障
民法实施案例分析
案例一:合同纠纷与履行 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纠纷的解决与保障 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与侵权责任的追究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案例二:侵权责任与赔偿 被侵权人的法律救济与赔偿保障
05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发展趋势
社会组织制定《中国社会组织促进法》
该法律对社会组织的性质、宗旨、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推动社会组织 的健康发展。
企业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
该法律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THANKS
03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应用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法律规范
1 2
合法性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 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公正性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当遵循公正原则,不 得歧视或偏袒任何一方。
3
透明性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当透明化,及时向社 会公众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公共服务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规定,包括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刑法与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 益的基本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涉及权益保护、身份关系、 物权、债权等领域。
诉讼法与仲裁法
严格化
随着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其执行力度也逐渐加 大,确保法律规范的严格执行。
公正公开
法律规范的执行过程需要公正公开,增强公众对 法律的信任和认可。
多元化执行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 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 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 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黄某(男)因曾追求本单位同事叶某遭拒绝后, 一直想报复她。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晚 上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性通过电台为他昔 日的情人(指叶某)点播一首《小芳》,愿她 永远记住“小河边的那个晚上”。节目播出后 叶某十分气愤,却有口难辩,为此叶某和她男 朋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李某感到收到了愚弄, 无法再和叶某相处下去,坚决提出了分手。后 经公安机关查实,此事系黄某所为。
• 案例:藏污的出租房
5、强行乞讨也违法。
•
《处罚法》第41 条对这让人厌烦的事作出
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
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
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 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 案例:乞丐背后的魔掌
6、宠物扰人罚主人。
• 问:黄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应承担何 种法律责任?
• 诽谤
•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信息,以 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 案中,黄某虚构了两个事实“情人”“小 河边的那个晚上”。
• 2002年,大学生蒋某在下课途中因不留 神险些被鸣着警报疾驰而过的消防车刮 伤。蒋某心中很是窝火,便就近找到了 一IC卡电话机,拿起电话拨通了“119”, 在电话中谎称该市某区石油公司一油库 着火了。接到报警后,消防队迅速组织 了十几辆消防车并集结大量消防队员风 驰电掣赶往石油公司,到达现场后根本 没有发现火灾。后来在有关部门和群众 的协助调查下查出是蒋某所为。公安机 关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蒋某拘留十日的治 安处罚,并责令其赔偿损失一千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三节: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一、道德与法律是两种基本手段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公共生活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的方式作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生活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法律规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范很多。
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的强制性,又有普遍的约束性。
它不仅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生活公共生活准则。
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的生活方式。
辩一辩: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罪不罪”就含在“对不对”之中,但是,许多“对不对”却不是“罪不罪”的问题。
二、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法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引作用:首要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指引作用针对的对象为本人的行为。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经过高中的苦苦挣扎。
9月我们怀着期待与憧憬的心情踏入大学的校园。
梦想与激情将在这里起航。
我们怀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相亲相爱的朋友分道扬镖。
蓦然回首。
想起高考前与朋友曾彼此诉说各自的美好,而又看似垂死挣扎的苦苦寻梦。
我们彼此感触对方那紧张的脸庞,祝福对方。
考后是匆匆的离别。
只道句:路很长,多坎坷,一路走好。
如今站在大学门。
我们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份重担。
我们已离步入社会越来越近。
但法律未曾远离我们,我们必须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快乐。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
倘若不知法律我们可能以身试法。
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样给我们的亲人带来无限的创伤。
因此知法守法是我们建设祖国报答父母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都成为普通的事情。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犯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时就需要法律来解决。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有法律来维护它的安定有序。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法律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今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法律是用来维护统治是者的统治,而在现今社会中法律是用来维护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法律自从诞生以来,在社会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很多的法律。
如《宪法》《刑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等,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有序。
它们支撑着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约束着个人行为的公共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拥有国家的强制性,又有着普遍的约束力。
它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在2009年11月27日下午北京大兴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一家六口家中被害,祖孙6人同时遇害,最小的年龄不到2岁。
11月28日在海南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北京大兴特大杀人案的制造者该户男主人李磊被警方抓获。
等着他的将是严厉的法律惩罚。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生命权,若他人冒犯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此案中李磊超越了法律所赋予他的权利,超越了法律给予他的活动范围。
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
法律不因为任何人有何种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而不去制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正是因为这样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
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都明确的社会公共法律意识,并自觉的遵守法律规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
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指引作用。
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若超出这个活动范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通过明文规定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
从而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法律规定,无论是公司或个人不得从事毒品的生产或销售。
若违反将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它的明文规定指引人们不去从事这样的活动。
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去从事这样的活动。
法律将对他们严惩不怠。
生活中公司和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的内容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指引着公司和个人的行动。
公司和个人按照合同来办事。
若法律意识淡薄则犯罪的几率会增加。
北京留学生犯罪案件近年增加5成。
主因是不了解我国的法律,以为赔钱就免刑。
25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车某。
窃用同学的钥匙进入该同学的宿舍,盗窃两名同学的人民币,泰铢和美元等钱财折合人民币1.93万余元。
车某被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0,驱逐出境。
不少外国留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不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是此类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通过这些惩罚,告示给另一些将要做这些事的人。
从而指引着人们自觉的去遵守法律。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门打开,我国的毒品犯罪逐渐猖獗,严重的危害我国的社会安定。
在全国公安的努力下近年成功的破获湖南2.25广东11.09山东12.19等一大批非法买卖,走私毒物品的案件。
在2009年全国共破获毒品案件6.19万起。
打掉毒贩团伙1565个摧毁制毒工厂和窝点24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43万名。
一些从事毒品犯罪活动的人一旦被抓获就会面临着严厉的刑罚,这充分的展现了法律的预示作用。
他们的活动预示着他们受到处罚的后果。
法律通过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的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规定的性质以及他所导致的法律的后果。
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特定的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
例如诈骗违法犯罪的行为,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人们根据法律规定,从而自觉、自主的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之更符合法律给定。
在大学中学生根据学生守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生活,还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素质。
法律和规则的预示作用有助于社会确立正常的法律意识,自觉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评价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的评价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只有合法的行为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就是非法,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处罚。
在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法律有很多。
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等保护的对象是依照专利法可以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
只有取得发明人的许可,去实施生产、销售才是合法的,受法律的保护。
若未取得发明人的授权去实施生产销售则是非法的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在近日国际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因非法盗用台积电的商业机密,而不得不支付给其对手巨额的钱款。
使得中芯国际高层变动。
法律给与中芯国际非法盗用台积电的评价,同时中芯国际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无论对于公司或个人法律要求其不能违反法律。
在社会中行为的评价标准不仅有法律也有道德和纪律等。
它们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但不能用法律取代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也不能用道德评价、纪律评价来取代法律评价。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权威性,更具有强制性。
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运用国家强制力去制裁违法犯罪。
它的强制性不因人的身份不同而加以区别。
前中国大陆首富拥有亿万家财,身份显耀。
但法律不应他的身份显耀而停止对其违法犯罪的制裁。
上到中央领导人,下到地方政府。
法律也不应为他们是官员而给与他们特权。
在近日河南省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中。
三鹿集团及其原董事长田文华等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此案件中石家庄市市长被免职。
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等也被免职。
三鹿因为管理不善,使得劣质奶粉流入社会,对一些家庭的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三鹿高层领导虽然地位再高,也同样受到法律的处罚。
对于官员法律也没有给他们特权,照样依法行事。
该处罚的就处罚。
法律的这种不因人的强制作用,是依法治国的强制保障。
这种强制保障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使得法律能够顺利的施行。
保障了法律的预测作用和评价作用。
维护社会正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也是我们祖国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
我国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搞生产。
法律的强制性约束了不法分子,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制定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
法律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国家还通过对社会进行普法,对犯罪人员进行约束,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的社会人员受到教育。
法律还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例如见义勇为会得到国家的奖励社会的认可。
国家还给予罪犯减刑或假释(通常称之为“法律奖励”)保持了低重新犯罪率。
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通过这些作用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
社会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因此大学生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树立一个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形象。
法律在生活中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得。
只有社会的每一位公民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