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合集下载

气象调查报告

气象调查报告

气象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气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为该地区的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准确的气象预报。

2. 调查方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2.1 气象站观测我们在该地区设立了多个气象观测站,并定期记录气温、湿度、风速、降雨量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

观测站的选择考虑了地理分布的均匀性,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2 卫星遥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获取了该地区的云量、云高、降水等信息。

卫星遥感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气象数据,对于了解大尺度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3 气象模型我们采用了气象模型来模拟和预测该地区的气象情况。

气象模型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和物理方程,可以对未来的气象变化进行预测,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对该地区气象情况的描述和总结:3.1 温度变化该地区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在摄氏30度左右,而冬季气温较低,平均在摄氏10度左右。

昼夜温差较大,夜间温度可能下降10度以上。

3.2 降水情况该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在梅雨季节。

梅雨期间,降水量较大,可能出现暴雨和雷暴天气。

冬季较为干燥,降水量较少。

3.3 风向和风速该地区的主要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春季和夏季,东北风较为常见,风速较小;秋季和冬季,西南风较为常见,风速较大。

3.4 气压和湿度该地区的气压和湿度变化较为平稳。

气压一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湿度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

夏季湿度较高,冬季湿度较低。

4. 结论与建议根据对该地区的气象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4.1 结论•该地区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需注意季节性的气温差异,合理调整衣物和生活作息。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梅雨季节,需注意防范暴雨和雷暴天气的影响。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真题】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A.有害物质泄漏B.可能的事故风险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2.【真题】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其不利季节为冬季,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拟在该季节进行大气监测。

下列监测布点方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至少约在NW、SE、NE、S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B.至少约在S、N、E、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C.至少约在NW、SE、S、N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D.至少约在NE、N、SW、S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三级标准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禁止新建排污口4.【真题】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小河(非感潮),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排污口下游3km有一水文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至少应设置()个。

A.3B.4C.6D.75.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是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A.保障农业生产B.维护人体健康C.维持自然背景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6.【真题】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值不区分房间类型B.限值不区分房间所处声环境功能区C.限值包括等效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D.非稳态噪声最大声级允许超过限值10dB(A)7.【真题】某项目建在感潮小河河口段岸边,排放持久性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充分混合段的水质预测应采用的推荐模式是()。

气象局调研报告

气象局调研报告

气象局调研报告气象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气象局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气象预报、观测、应急等工作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向各级气象观测、预报、应急等单位发放问卷,了解当前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情况。

2. 走访调研: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各地气象观测站、预报中心、应急处理中心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实际工作情况。

三、调研内容1. 气象观测:了解气象观测站点设施建设情况,如观测仪器设备、气象站点布局、监测网络等,以及观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 气象预报:调研气象预报中心的预报业务能力和技术手段,包括预报模型、大气数据分析和预报算法等,以及预报员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气象应急:了解气象应急处理中心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 气象观测:大部分气象观测站设施较为完善,观测仪器设备更新较快,站点布局合理。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观测设施相对薄弱,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设备建设。

2. 气象预报:预报中心的预报业务能力较强,预报模型和算法较为准确。

但是,目前大部分预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气象应急:应急处理中心的组织结构合理,工作流程清晰,但是在实际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应急预案的执行不够到位,应急处置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

五、建议和对策1. 气象观测:加强对偏远地区和山区气象观测站的设备建设和维护,提高观测仪器设备更新速度,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气象预报:加强对预报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与其他应急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优化预报模型和算法,提高预报准确率。

3. 气象应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其他应急部门的互动和协调,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六、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当前气象预报、观测、应急等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气象调研报告

气象调研报告

气象调研报告
《气象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气象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气象调研。

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观察了当地的气象变化。

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两季变化较为明显,温暖舒适。

这种季节性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对当地的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趋势。

比如,近年来的气温逐渐上升,降水量逐渐减少。

这些趋势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对当地的气象预警系统进行了了解。

我们发现,当地政府建立了健全的气象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向市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高了人民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气象调研,我们对当地的气象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根据这些调研结果,为当地的气象灾害防范和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

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够为当地的气象工作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气象 调研报告

气象 调研报告

气象调研报告报告内容:一、调研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天气极端事件的增多,对气象的研究和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气象状况,本次调研旨在收集有关气象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气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2. 探讨气象观测和预测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研究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农业、交通、航空等方面;4. 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规律。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阅读相关书籍、研究报告和期刊论文,了解气象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2. 网络调查:借助互联网平台,搜索气象学相关的网站、论坛和技术报告,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3. 实地考察:参观气象观测站、气象预报中心等机构,与气象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技术手段。

四、调研结果与讨论1. 气象的基本概念: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等因素;2. 气象观测和预测方法:气象观测仪器的发展使得气象数据的收集更加精准,同时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和模式预报等方法被广泛应用;3. 气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气象灾害对农业、交通、航空等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人们采取应对措施;4.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

五、结论1. 气象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气象的研究和预测有助于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2. 不同的观测和预测方法各有优劣,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提高预测准确性;3.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性,有助于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4. 需要持续加强气象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好的支持。

六、建议1. 加大对气象观测仪器的投入,提高数据收集的精确度;2. 推动气象预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预测准确性;3. 增加气象学专业的招生和培养人才,提高气象研究和预报水平;4. 加强气象信息的共享和传播,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知和防灾意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二)_真题-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二)_真题-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二)(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的方法是根据______计算确定。

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2.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其中c0i在一般情况下选用GB 3095中第i类污染物的______。

A.年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B.日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C.1h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D.1h平均取样时间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3.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其中的ci是指第i个污染物______。

A.单位时间排放量(g/s) B.达标排放后的排放浓度(mg/m3) 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D.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4.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 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c0i 可取______。

A.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 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 D.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5.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______。

A.Pmax≥80%或D10%≥5km B.Pmax≥80%且D10%≥5km C.Pmax≥60%或D10%≥3km D.Pmax≥60%且D10%≥3km6.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______。

A.Pmax<10%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B.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C.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D.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7.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6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只为70%,D10%为5.5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______。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海洋环境调查时,下列条件中,符合以水深作为真光层深度的是()。

A.真光层深度/水深=0.5B.真光层深度/水深=0.7C.真光层深度/水深=0.9D.真光层深度/水深=1.1【答案】 D2、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有关。

A.周期B.频率C.传播距离D.波长【答案】 C3、关于大气污染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可分为连续源、瞬时源、间歇源B.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C.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2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D.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可分为点源、面源和线源【答案】 B4、(2020年真题)宽浅河流中,污染物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A.推流、垂向和纵向扩散B.横向、纵向和垂向扩散C.推流、垂向和横向扩散D.推流、横向和纵向扩散【答案】 D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

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答案】 B6、生物生产量为0.8t/(hm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的荒漠化【答案】 D7、(2017年真题)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气象资料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

A.收集近3年高空探测资料B.收集近3年连续1年的地面资料C.收集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资料D.收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格点资料【答案】 C8、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50m处的声压级为26dB(A),则在距离25m处的声压级为()。

气象工作调研报告

气象工作调研报告

气象工作调研报告一、前言近年来,气象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气象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政府、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气象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调研报告将以调研问卷的形式,就气象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旨在为气象部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调研对象包括气象部门的专业人员、气象观测员等,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和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气象工作对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工作。

2. 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调查结果发现,80%的受访者认为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需要进一步加强观测网络和数据传输技术的改进。

3. 天气预报和预警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60%的受访者认为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精确度需要提高。

4. 气象科学研究与创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气象科学研究和创新对于提升气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气象科学研究越发重要。

5. 气象服务与社会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气象部门应提供更多的气象服务,同时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提高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气象观测网络建设和数据传输技术改进,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提高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度,加强预报能力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3. 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和创新,关注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

4. 提供更多的气象服务,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提高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参考文献1. 李晓明. 气象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D]. 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8.2. 张鹏. 气象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气象科技, 2019,47(1): 25-29.。

气象调研报告3篇

气象调研报告3篇

气象调研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气象调研报告3篇文中文件目录气候调研报告突出特色公共性气象情况调研报告气象局服务项目调研报告为贯彻执行省局新一届党委会确立的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强省基本建设,努力打造山东特色农牧业气象、鲜果蔬菜水果气象、海洋气象服务项目和重点气象知名品牌,突显搞好山东特色的公共性气象等关键部署工作,融合省局学习培训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活动计划,XX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领着监网处、抗灾处和计财处负责人赴XX市进行了学习培训调查。

气象调查报告

气象调查报告

气象调查报告气象调查报告一、引言气象是指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力等。

气象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现象和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一次气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探究当地气象变化的趋势,为未来的气象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气象变化对农业、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影响,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合理的应对策略。

三、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指标。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的天气状况和变化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四、气温变化通过对气温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地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夏季,气温较高,平均在30摄氏度左右,最高可达40摄氏度。

而在冬季,气温较低,平均在10摄氏度左右,最低可达零下5摄氏度。

春季和秋季的气温相对较为温和,平均在20摄氏度左右。

五、降水量变化对降水量数据的分析显示,当地的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是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平均每月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

冬季降水量较少,平均每月降水量在30毫米左右。

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相对较为均衡,平均每月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

六、风力变化通过对风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地的风力呈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风力较强,平均风速在每秒5米左右,最大风速可达每秒10米。

冬季风力较弱,平均风速在每秒2米左右。

春季和秋季的风力相对较为稳定,平均风速在每秒3米左右。

七、气象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象变化对农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夏季高温和干旱的天气条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需要加强灌溉和防止土壤水分流失。

冬季低温和降雪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春季和秋季的适宜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八、气象变化对交通的影响气象变化对交通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

夏季高温和强风可能导致道路塌方和交通事故的增加,需要加强道路维护和交通安全管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超过50 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 km内
的格点气象资料。
4.3 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 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 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6)近圆形面源: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m),近圆形顶点数或
边数。
2.4 体源调查内容
1)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2)体源高度(m); 3)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4)体源的边长(m);
5)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5.3 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一般包括: 1)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 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 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 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 3)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 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 4)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 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 小时质量浓度; 5)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的 项目,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
08点)的距地面1 500 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表3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内容
表4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内容
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气象资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气象资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气象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全面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气象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气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汇总、气象灾害情况分析、气象服务效果评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

二、气象观测数据汇总1. 观测站点及观测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共设有X个气象观测站点,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气压、湿度等。

2. 气象观测数据特点(1)气温: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冬季低温天气较少。

(2)降水:降水量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

(3)风速:风速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风速较大,部分地区风速较小。

(4)风向:风向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

三、气象灾害情况分析1. 气象灾害类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共发生X起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暴雨、冰雹、寒潮等。

2. 气象灾害特点(1)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受强降水影响,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2)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受干旱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

(3)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台风登陆我国后,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灾害。

(4)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山区泥石流等灾害。

四、气象服务效果评估1. 气象预报准确率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X%,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2. 气象预警发布及时性在气象灾害发生前,我国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气象服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X%,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2)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加强。

(3)气象服务针对性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2)加大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投入,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单选题]1.某建设项目位于东部地区,下列时间混合层高度最高的是()。

[2018年真题]A.11:00B.14:00C.17:00D.20:0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日间,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地面得到加热,混合层逐渐加强,中午时达到最大高度;日落后,由于地表辐射,地面温度低于上覆的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的稳定边界层;次日,又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混合层重新升起。

[单选题]2.某建设项目排放甲大气污染物,现有工程运行时,对敏感点处的贡献值为3mg/m3,现有工程不运行时,敏感点处的现状监测值是17mg/m3。

新建化工项目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增量是7mg/m3,评价范围内有一处在建的热电厂,预测甲大气污染物对敏感点处的贡献值是8mg/m3,热电机组替代区域内的供暖污染源,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贡献值是3mg/m3,该建设项目进行技改,技改后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增量是7mg/m3,则技改项目建成后甲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处的大气环境质量为()。

[2018年真题]A.32mg/m3B.39mg/m3C.42mg/m3D.31mg/m3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计算一种污染物在敏感点的大气环境质量的贡献值叠加计算,计算方法是所有贡献值的加和,本题中敏感点背景值17、现有工程贡献值3、新建化工项目贡献值7,热电厂贡献值8(需要注意的是热电机组替代的供暖污染源为3,故需减去)、技改项目贡献值7,故结果为:3+17+7+8-3+7=39(mg/m3)。

[单选题]3.某市建成区南北长10km,东西宽10km。

某日AQI指数为101,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水平,当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200m,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为3m/s。

预计第二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600m,风向仍为北风,平均风速下降到2m/s,在污染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天环境空气质量预计是()。

[2017年真题]A.重度污染B.中度污染C.维持轻度污染D.空气质量好转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混合层的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下列参数中,属于ADMS-EIA模式预测必须输入的参数是()。

A.地面补充观测气象数据B.高空气象数据C.地表反照率D.地表粗糙度【答案】 D2、某工厂年排放废水总量为1.1万mA.3388kgB.3388000kgC.847kgD.847000kg【答案】 A3、某公路大、中、小型车对甲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60.0dB(A)、63.0dB(A)、60.0dB(A),则该公路对甲敏感目标的交通噪声贡献值为()。

A.63.0dB(A)B.64.8dB(A)C.66.0dB(A)D.68.0dB(A)【答案】 C4、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所选取的典型小时气象条件是指采用长期气象资料()。

A.逐次计算出污染最严重时对应的小时气象条件B.不同季节的代表性小时气象条件C.选取的逆温气象条件D.选取的静风气象条件【答案】 A5、某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分别布置在两个区块,通过约7km 管廊互供物料。

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应()。

A.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估算B.按两区块分别估算C.仅按炼油装置区估算D.仅按化工装置区估算【答案】 B6、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

A.稳定渗流B.非饱和渗流C.淋溶D.饱和渗流【答案】 B7、下列关于地下水质渗透系数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B.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C.渗透系数的大小仅取决于介质的粒度成分,颗粒排列D.地下水运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达西定律条件【答案】 C8、某粉料装车释放气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

A.99%B.94.5%C.90%D.89.1%【答案】 D9、(2021年真题)关于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期工程分析技术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评价考试题库

环境评价考试题库
B.生态背景调查
C.工程的规划依据
D.规划环评依据
E.环保投资
例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应根据( )确定。
A.评价项目自身特点
B.评价项目的投资额
C.区域的生态特点
D.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二级评价生态现状调查应做哪些工作。( )
A.3
B.6
C.12
D.18
例题: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有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均应预测的影响时期是( )。
A.建设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
例题: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公式ISE=cpQp/(cs-ch)Qh中的Qh是指( )。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例题:
1.某项目评价范围为60km,则可选模式为()。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例题:
1.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
A.250°
B.180°
C. 270°
D.360°
习题:
1.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B.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评价范围15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C.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应调查评价范围1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对改、扩建Ⅰ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即可。

A.15~70cmB.35~70cmC.25~80cmD.35~80cm【答案】 C2、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的范围。

A.500mB.5000mC.2000mD.200m【答案】 D3、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和()等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

A.类比法B.概率分析C.加权法D.指数法【答案】 B4、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答案】 C5、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

A.省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行政主管部门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C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错误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C.二类区新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答案】 D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B.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答案】 A8、管理性监督主要由()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察与督导。

A.排污单位B.地方主管部门C.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D.地方人民政府【答案】 C9、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一类区不包括()。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产生量为1000m3,经厂内预处理COD由2000mg/L削减至400mg/L后接管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0mg/L。

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是()。

(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排放限值为60mg/L)A.12.5t/AB.15t/AC.100t/AD.500t/A【答案】 A2、(2017年真题)下列污染源中须要分析评价烟气下洗影响的污染源是()。

A.电解铝车间排烟B.电厂烟塔合一排烟C.燃气锅炉10m烟囱排烟D.石化项目加热炉80m排气筒排烟【答案】 B3、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可视为体源,采用估算模式确定项目的评价等级时,必须输入()。

A.地表粗糙度B.排放温度C.平均风速D.排放高度【答案】 D4、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所选取的典型小时气象条件是指采用长期气象资料()。

A.逐次计算出污染最严重时对应的小时气象条件B.不同季节的代表性小时气象条件C.选取的逆温气象条件D.选取的静风气象条件【答案】 A5、(2014年真题)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

A.获取水文资料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C.评价地下水质量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答案】 D6、景观生态学中,被称为基质的斑块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面积小、破碎化程度高、无动态控制功能B.相对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无动态控制功能C.相对面积小、连通程度低、有动态控制功能D.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答案】 D7、某厂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量为2×104m3/h,SO2浓度为800mg/m3,排放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假定锅炉全年运行7200小时,该厂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可为()。

A.384kg/dB.18kg/hC.140.16t/aD.115.20t/a【答案】 D8、某电厂锅炉排气噪声的A声功率级为125dB(A),距离排气口100m处的A 声级是()dB(A)。

天长气象观测资料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

天长气象观测资料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

天长气象观测资料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王德燕 董保华 倪克莹(天长市气象局,安徽 天长 239300 )摘 要:由于天长国家一般气象站自1956年建站以来站址变迁位置不大,现址工作年限已达38年,2017年天长站探测环境恶化,亟待搬迁。

本文利用和县国家一般气象站和丹徒国家基本气象站作为两个参考站,采用差值比较、线性趋势、相关系数、滑动t检验方法,对天长站1980—2017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风速进行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

结果表明:天长站现址观测资料序列完整性较好;受气象探测环境变化的影响,1980年后天长站风速区域一致性较差,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区域一致性较好;天长站现址观测资料序列的均一性较好,探测环境恶化和仪器更换是影响该站现址观测资料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完整性;一致性;均一性;天长中图分类号:P416 文献标识码:A1 资料和方法本文对天长国家一般气象站1980—2017年期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2min)的年均值进行序列分析。

将其和参考站和县和丹徒1980—2017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2min)两站平均年值相互比较来分析天长站观测资料序列完整性、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

2 主要分析2.1 天长站观测资料序列完整性分析1956年建站以来观测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2min)按照月值来统计缺测率及数据缺测年月分布状况,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给出的缺测统计结果,按照表2的标准对各要素的完整性进行分类评估。

除了平均风速之外,其他5个要素缺测率均为0,分类结果均属1类,各要素完整性评估结果均为序列完整,因此,认为天长站现址观测资料序列完整性较好。

2.2 天长站观测资料序列区域一致性分析参考站选择标准:参考站与天长站现址距离较近,属于同一气候区;参考站观测资料序列与天长站现址序列平行年代长;参考站周边环境较好,多年来探测环境变化少,拔海高度相差较小。

合川气象资料

合川气象资料

7.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1)气象资料收集重庆市合川区气象站,位于项目厂址西北侧约2.3km处,地处东径106.2833E,北纬29.9667N,观测站海拔高度231m。

两地的地面风皆主要受山谷和河谷风的影响,且地理特征基本一致,能代表厂址区域气象条件,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本次收集了合川区气象站近20年(1994-2013)逐日定时地面气象统计资料。

(2)污染气象特征①地形、地貌特征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域的西部,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地。

地处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2″-30°22′24″,南面与重庆市北碚区相邻,距重庆市区约140Km。

厂址土地已平整,场地标高227m至233m。

②气候特征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风速小等气候特点。

根据合川区气象站1994-2013年的资料统计结果,各气象特征值如下:a.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27℃,多年最高气温41.4℃,多年最低气温-3.7℃,合川区逐月气温中1月份气温最低,为7.38℃,7月份月平均温度最高,为28.45℃。

合川区多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见表XXX,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见图XXX。

表7-XXX 多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图图7.XX 多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曲b.风速合川区多年平均风速变化情况见表XXX,多年平均风速月变化曲线见图XXX。

表XXX多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图xxx 多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多年月平均最低风速为12月份0.70m/s,月平均最高风速为4月份1.06m/s,多年年平均风速为0.88m/s。

各季的小时平均风速变化情况见表XXX和图XXX。

春季风速为最大,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

气象调查知识点总结

气象调查知识点总结

气象调查知识点总结一、气象调查的基本概念气象调查是指对大气和地球表面的状况进行详细观测和研究的科学活动。

它包括一系列的观测和研究过程,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和研究方法,揭示和解释气象现象和气象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气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交通等活动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二、气象调查的观测方法1. 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气象调查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它通过对大气和地球表面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和记录,获取气象信息。

气象观测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水量等多个方面的观测项目,观测数据可以通过各种气象仪器和设备来获取,比如气温计、气压计、湿度计、风速仪等。

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至关重要。

2. 遥感观测遥感观测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手段获取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的观测方法。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较大范围和较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可以用来监测气象灾害、观测气候变化等方面。

目前,遥感观测已经成为气象调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气候模拟气候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地球气候系统运行规律的方法,它利用数值模型对大气、海洋和陆地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从而得出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

气候模拟需要依赖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模型参数,通过模拟实验和模型验证来改进气候模型的准确性,以提出更可靠的气候预测。

三、气象调查的研究内容1. 气象现象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气象调查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揭示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形成和演变规律,通过对大气和地球表面各种物理量的观测和分析,探讨天气和气候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机制。

比如,研究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大气环流、海洋运动、陆地特征等地球系统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解释气象现象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2. 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气象调查还研究如何通过气象观测和分析,评估和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为减灾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通过分析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气象条件和发生规律,制定预警预报措施和应急计划,提高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1)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2)熟悉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1. 两种情况
(1)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3)掌握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

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4)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1)时次:根据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类别,并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

(2)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3)根据不同评价等级预测精度要求及预测因子特征,可选择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点地面气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等。

2.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

(5)了解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位置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1. 观测地点
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

2. 观测期限
一级评价: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

二级评价: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3. 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要求。

4. 观测数据的应用
可作为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例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无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调查的气象观测位置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
D.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
【答案】C
【解析】导则8.1.1,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C)、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排除A、D)有关。

B选项是常识,显然错误,一定是与观测位置有关的。

()不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内容。

(2010例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年)
A.探空层数
B.探空层每层高度
C.总云量、低云量
D.探空层每层的露点温度
【答案】C
【解析】导则8.4.2.2,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A)、每层的气压、高度(B)、气温(干球温度、露点温度(D))、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

C选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6.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预测范围确定的原则
1.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2. 预测范围
(1)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

(2)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 坐标轴、南北向为Y 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2)熟悉各类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
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源强计算清单内容参见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与调查清单。

具体可见《导则》附录C,表C.4~C.9。

(3)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分类
1. 分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地面最大浓度点。

2. 应选择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

3. 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预测
网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角坐标网格或极坐标网格,并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

表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
4.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

5. 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预测受体。

(4)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内容
1. 按设计的各种预测情景分别进行模拟计算。

2. 主要内容
(1)①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预测+最大)
②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预测+平均)
(2)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3)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4)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5)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范围及位置,并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注意:3~5,简单小结一下,求同存异记忆法(关注“平均”和“最大”,“超标范围”+“预测范围”是长期特有、“超标概率”+“持续时间”日时特有)
(6)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即从项目的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评价排放方案的优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提出解决方案。

(7)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并给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5)掌握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根据预测内容设定预测情景,一般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

排放方案分工程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和环评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排放方案内容根据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方式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等进行选择。

表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图表记忆法
新非时地,新有网非无日年,剩日年目标全有,削替同其无方案,新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