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单元备课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总课时10教材简析教材充分使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和一些参与性的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新课标以基本知识为载体、以素质提高为目的、注重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学情分析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四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能从不同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图形的认识及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

3.通过观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的分类。

课题图形分类年级学科四年级数学学习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22—23页内容备课教师学习目标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图形进行整理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授课教师课型导学+展示课时一课时教学具准备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环节导案学案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复习导入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一说。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讨论,小组共同订正。

1.出示22页图形。

2. 说一说,分一分。

教师点拨释疑解难出示23页第2题,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

1.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2.说出理由,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

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总结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5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5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5篇)《认识图形》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图形》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图形》教案1[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

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目标预设]:知识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感知“体、面”之间的关系,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情感目标: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认识图形二教师集体备课表

认识图形二教师集体备课表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好学具,如果 不能,教师应该适时准备几组学生课堂所需学具。
集体备课成果(电子教案模板)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课题
认识图形(二)
主备人
景贵
参加 人员
王兴艳陆代坤陆光鹅
教学设计
说明
学情 分析
一年级学生现有学生14人,学生在经过了一 个学期的学习后,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辨能 力,还具备了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 惯。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知道许多教学上的 误点,我个人认为如果要上好一节课要做到以下 几点:
1.全面理解教材
(1)把握本教材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 知识。
(2)认真细读教参与课标,了解教学的重 难点。
2.充分了解学生。
3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是不是每 个学生都能准备好学具,如果不能,教师应该适
教学 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
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 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 两种图形。
重点 难点
1.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
的特点。
2.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法 学法
教法:引导学观察操作。 学法: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 具和 媒体 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等。
课时
1课时
导入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 形?(点名让学生回答)
2.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 师生共同操作。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备课人: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内容及课时数:7课时1图形分类(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2三角形分类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3四边形分类(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梯形)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操作和实验,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4、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实验,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1、能分辨各类三角形,已知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能求出第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能根据三条边的长度,确定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1、能分辨各类三角形,已知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能求出第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能根据三条边的长度,确定是否能组成三角形第1节、图形分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把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会说明分类的依据。

提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应用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四边形、三角形模具、图片。

2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教材分析“三角形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得的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4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能根据它们的一般特征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2、难点:体会“面在体上”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一、创设情境。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

2、出示实物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三棱柱(在这里做简单介绍),学生认读。

二、动手操作、感受新知1、让学生想办法帮立体图形留下脚印(描一描、印一印)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全班交流3、给定义:通过摸一摸、印一印等活动从立体图形上请下了这些图形,而且在摸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些小脚印都是平平的,所以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

4、认识平面图形特点观察交流:请你们仔细看黑板上这些图形,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汇报三角形由三条边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每条边都一样长。

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相对的边一样长。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相对的边一样长国,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比一比你觉得这些图形里,哪些图形比较相似?他们有什么地方比较相似呢?又有什么不同?三.应用拓展1、游戏1送名称回家师:刚才我们学了哪些平面图形?老师指你们来说好吗?老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

2、联系生活,找一找3、交通标志牌4、欣赏图画四、总结教后反思:《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设计说明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

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

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2、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区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具体操作和实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4、通过具体操作和实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5、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内容
 1、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2、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4、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5、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了解了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直等概念,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及画指定角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活动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以及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并能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图形的特征,更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i,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设计思路。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认识图形》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认识图形》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王巍合作伙伴:陈春梅吴志英集体备课题目:《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

并能根据这一道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体验“做数学”的成功和学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及“第三边”的意思、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不能等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研究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适用于所有三角形。

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基本特性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课前让学生准备四组小棒(长度与教材中呈现的相等),并利用白板展示移动小棒的过程,课上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操作。

在学生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首先在操作中探究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进行分类汇报,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在“摆一摆”中获得的数据填写在实验表格中,让学生比较、讨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数据的特征,从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并通过课本第31页的“练一练”第1题,判断“一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①通过观测、操作,使同学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初步感知其特征。

会辨别这几种外形的物体和图形。

②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和观测事物的技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③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同学用数学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④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渗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会辩认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外形为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设景与激趣课程类型:综合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标识、常识。

2、通过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了解图形标识、常识,懂得要遵守公共规章。

3、要留意安全,遵守交通规章,做一名文明的小市民。

教具预备:课件:常见的图形标识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预备检查同学学具预备状况,稳定同学心情。

二、导入新课1、说一说:在公路上、杂志里、电视里你都见到过哪些图形标识。

2、同学们看几幅交通标识图。

提问:谁能说出这些标识在哪里见过?它们是什么意思?3、出更多的图形标识——斑马线、禁止鸣喇叭、单行道等要求:让同学自由选择画其中的图形标识。

4、每一个同学找一个伙伴,协作他画的标识,表演其含义。

剪一剪:让同学们剪下画好的图形标识相互辨别是什么标记?活动演一演:谁能当交警〔1〕扮演交警的可以戴上大盖帽。

〔2〕也可以利用手中的标识进行表演。

三、作业要求画一组或一幅生活中常见的标识。

四、同学作业同学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速度快的同学画完标识之后可以相互沟通自己画完的交通标识。

课堂延展:可以画想象中的汽车,可以自己设计汽车。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解了各种图形标识、常识,今后同学们肯定要遵守公共规章,遵守社会公德,做一名文明的小市民。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同学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认识图形》篇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新授1、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3)分类: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认识平面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集体备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集体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和探究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图形分类活动中的意义,感受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探索图形性质中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时间
202X.XX.XX
内容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参与人员
四年级数学组
主持人
XXX
中心发言人
XXX
记录员
XXX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 乘一 位 数的 口 算, 整十、整 百教 以及几 百 几十教 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教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丰收了”“植树”等情境,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索乘与除口算的计算方法。法重点是让学生明白算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分析:
主要采用自主探索、自主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程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重难点讨论:
重点:1.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1.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观察与认识图形》。
2.教学内容:
(1)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分类。
(2)立体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了解其特征。
-图形的测量: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简单图形的测量方法。
-图形的拼组:运用不同图形进行拼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平面图形:强调三角形的不变性(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的上下底平行但长度不同。
-立体图形: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
2.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学习图形分类、拼组及测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图形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最后,我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我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需求。同时,我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困惑,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举例解释:
-平面图形分类: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图形,让学生识别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等,强调识别关键特征。
-立体图形识别:使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例如从上面看是圆的是圆柱或圆锥,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认识图形》教学计划(通用3篇)

《认识图形》教学计划(通用3篇)

《认识图形》教学计划(通用3篇)《认识图形》教学计划篇1(一)单元教材分析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2课时《认识图形》教学计划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 P32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物体。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剖析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剖析
突破重点的策略:
1、用三角板的直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比较,度量,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2、通过操作量角,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从而总结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3、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学具三角形的边的长短,比较并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4、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折叠已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探究三角形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通过折叠比较,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原因分析: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的认识模糊,在脑里没形成严谨的数学语言概念,对概念含义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解决策略:
1、补充练习题,特别是一些判断题。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加强作图练习,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1.教学重点: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明确“内角”的含义、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此性质适用于所有所有三角形。为探索并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打下基础。
3.解决策略:
1复习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并用教具演示;②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③了解长方形等平面图形边和角的特征。④体会分类的标准。
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能区别三类三角形。2、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课前先让学生准备4组(每组3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上课时提出问题: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第八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课时教课方案课题走进乡村授课1、经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认识长教学方形、正方形是特其他平行四边形。

目2、经过操作,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牢固性及三角形牢固性,标认识这些特点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其他平行四边形教具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学活动活动一:说一说1、出示“走进乡村”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

2、同桌互相交流。

教活动二:分一分,想一想学1、把你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步2、把下面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设计妄图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激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骤 3、出示俏皮的分法。

俏皮为什么这样分?4、引导学生找出每类图形的特点。

A 组中的四边形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他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B 组中的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 组图形的两边都不平行。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三:画一画1、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特点。

活动四、填一填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教 2、谈论图 3 和图 5 可否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学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是特别步的平行四边形。

骤活动五、实践活动1、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你发现了什么?2、生活中你还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吗?3、小结。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图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牢固性和三角形的牢固性。

激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题着手做授课教 1、经过着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学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目形,三角形和梯形标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 三角形的特征3. 梯形的特征4. 图形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图形的分类。

2. 教学难点:图形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图形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

a.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b. 三角形的特征c. 梯形的特征3. 巩固: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反馈:了解学生对图形分类方法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直观教学,让学生充分观察、操作,形成对图形特征的直观认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教案根据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3-5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或场景,例如教室的窗户、书本的封面、学生的桌椅等,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事物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例子。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认识图形》优秀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一、新课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

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

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二、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认识图形》优秀教案2活动设计背景中班幼儿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在生活当中常常要问到许多图形,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图形活动目标1、认识图形,锻炼幼儿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2、让幼儿从认知的图形中,延伸到生活中的实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图形到实物的延伸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幼儿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活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及一些实物图形活动过程1、准备课程引导幼儿识别图形,分发道具2、教师说出每个图形名称,让幼儿把相应图形拿出来3、手工课,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拼图形,看看这些图形能拼出什么形状4、图形延伸,举例说明,桌子、凳子、火柴盒、小镜子等实物是什么图形,相应分类。

认识图形一集体备课发言稿

认识图形一集体备课发言稿

认识图形一集体备课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x学校的数学教师xxx。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图形一这个集体备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图形一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

图形一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几何思维能力,感知几何形状,理解几何性质,进行几何推理等能力的重要一个环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于各种几何形状的认知,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图形一这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图形一的内容非常丰富。

学生需要掌握的形状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

这些形状都是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对这些形状的认知是准确、清晰的。

其次,图形一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

学生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如窗户是正方形,餐桌是长方形等。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这些实际的几何形状,让学生将抽象的几何形状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的特征和性质。

再次,图形一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行。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形状的特征和性质,如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来测量边长、角度等。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图形一需要与其他数学内容相互联系。

在图形一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和其他数学内容相结合,如与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等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个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老师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备课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于图形的基本认知水平,这样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些教材、教辅和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图形(35课时)北师大版()(无答案)传授目标:1、议决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纵的要领,探索并发觉三角形内角和即是180。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办理一些简略标题。

2、履历切身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历程,领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举行验证的数学思想要领,进步动手操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纪律的乐趣。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物质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切身动手实践和概括中,感受理性的美。

传授重点:1、探索和发觉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即是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传授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纵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传授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传授课时:1课时传授历程一、预习查抄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纵的感受,应注意哪些标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是几多度?组内交流校正。

二、情形导入呈现目标故事引入。

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展现课题,出示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自主学习1.活动一、比一比2.活动二、量一量(1)什么是内角?(2)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小组活动,每组同砚分别画出巨细,形状不同的多少个三角形。

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载表。

发觉巨细,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靠近180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

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即是()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创设问题情境。采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创设一个拟人化的对话情境,“大”对”小”说:“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问到:“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②开展“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画一个三角形,明确“内角”的含义后,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在表格内,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在案180度左右,产生猜想。接着,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另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都是一个平角。然后每个同学都试一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得到验证。
第四课时:探索与发现(二)
1.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及“第三边”的意思、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不能等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研究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适用于所有三角形。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基本特性打下基础。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四课时:探索与发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课时: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突破重点的策略:
1、用三角板的直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比较,度量,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2、通过操作量角,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从而总结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3、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学具三角形的边的长短,比较并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4、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折叠已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探究三角形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通过折叠比较,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
龙岗路小学樊美卿王秋雨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4.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二)子目标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教学目标:
包含要素分析:
1、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
3、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要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与其他知识点联系: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学习等腰三角形能更好地理解等腰梯形。
4.突重点的策略:
①让学生列举“学过哪些图形”(可能与教材的不一致);②开展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③对每一次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类别的特征。
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重点:按角、边分别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铁证,并能识别各类三角形。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1.教学重点: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明确“内角”的含义、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此性质适用于所有所有三角形。为探索并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打下基础。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课时:图形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七课时: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样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二、 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剖析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第二课时: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情感目标:
1.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1.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整理所学的图形;按是否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来分;再按是否是由线段围成的来分;最后按边的数量或角的数量来分。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已学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及角、直角、锐角与钝角等,但未整理归类,通过这一节课,使同学们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课前先让学生准备4组(每组3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上课时提出问题: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②着手实验,动手操作,进行探索。开展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Ο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也在Ο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接着请学生比较、讨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数据的特征,从中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