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3.7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
【做题顺序】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排序题灵活使用)片段阅读知识点:主旨概括题【做题原则】▲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主题句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知识点: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总结】▲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知识点:转折复句【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总结】▲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认为、传统认为)知识点: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所以……【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结】▲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言语理解与解析知识点总结
言语理解与解析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与解析知识点总结一、引言言语是人类之间最常用的交流工具。
人们通过言语交流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
然而,言语理解与解析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涉及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的知识与技能。
本文将对言语理解与解析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语音理解语音是言语的基础,它包括语音音素、语音规则和语音变体等方面的内容。
语音理解的主要内容如下:1.语音音素语音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单位。
在中文中,语音音素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指在发音时需要用到声带的辅音,如“b”,“d”等;韵母是指在发音时声带不需要振动的元音,如“a”,“o”等;声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升降变化。
2.语音规则语音规则是指一定语境下特定音素的发音变化规律。
比如,声母“b”在发音时,如果前面是元音“i”,则发音会变成“p”。
一个例子是“比”和“笔”,前者的“b”变成了“p”。
3.语音变体语音变体是指语音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发音的差异。
比如,北京话和上海话的发音方式就有不同。
另外,在同一个地区,不同人的发音也可能有差异,这是由于个体差异、语言习惯等原因造成的。
三、语法理解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决定了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的排列顺序。
语法理解主要包括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如下:1.句子结构句子结构包括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理解句子结构是理解语言含义的基础。
2.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
比如,在句子“小明是一名学生”中,“小明”是主语,“是”是谓语,“一名学生”是定语。
3.句子间关系句子间关系是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间的关系主要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理解句子间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解析句子的含义。
四、语义理解语义是言语的含义,是言语理解与解析的核心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思维导图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三个部分。
1.1片段阅读-中心理解题1.选项出现 A 与/和/及 B……,文段一般是并列结构。
2.从后往前读,快速寻找重点。
并列句不是重点,并列句的前面是重点。
3.全部题型都应该关注核心主题词,再辅助其它技巧。
4.通过核心主题词及其它技巧直接锁定答案,不要对比选项以免被误导。
正确答案必定包含主题词5.“:、即”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
6.举例子中的转折,故而非重点。
7.逆向思维辅助解题的方法: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前面说很好,转折后面则是不好(转折后可能是直接表达作者观点,也可能用反问隐含观点)。
8.转折+问题+对策,则对策是重点强调内容。
9.尾句是对策直接定位答案。
10.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则通过高频词语引出主题词,通过技巧解题。
11.一个主题词找准,两个主题词找全。
常设片面选项为干扰选项(只出现一个主题词)。
1.“因此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
”隐含了防止黄河凌汛泛滥成灾的必要性,前文应该是对必要性的阐述。
2.国考和省考的真题会对正确答案作一个“加工”,选项新宠——形象化表达:正确答案对中心句进行拟人、比喻等形象表达的同义替换。
3.对策行文脉络: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3.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只提出问题,选项优先选解决对策,也不是问题,举个小例:大量吃蒜不好……A.吃蒜要适度B.大量吃蒜不好C.应该多吃生姜(对策不万能,要有针对性。
)当选项中没有 A 项,此时择优选 B 项,是对问题的概括。
故做言语题要把握对比择优的思维。
找问题:1.直接找问题;2.根据对策反推问题。
并列前面一般有总结句知识链接:分——总1.结论、对策2.代词(“这”“此”对此/有鉴于此/尽管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等)引导的尾句需关注1.2片段阅读-细节判断细节判断题:1.提问方式: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
公务员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
公务员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知识点,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公务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下面将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定义言语理解是指我们通过倾听、阅读或观察他人的语言表达来理解其意思。
言语表达是指我们通过口语、书面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理解他人的意思,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公务员工作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准确理解汇报、指示以及工作任务,可以帮助公务员更好地分解、执行和完成工作。
同时,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可以减少沟通误解,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工作质量:言语理解能力强的公务员能够准确领悟上级的要求,避免偏差和错误,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避免信息传递错误,提高工作成果的质量。
3. 有效沟通协作:言语理解能力不仅能够理解上级、同事和下级的意见,还能够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协作。
通过清晰的表达,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促进团队的良好协作氛围。
三、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途径1. 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多读书、多听讲座等形式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对文章或演讲主旨的把握。
2. 锻炼表达能力:多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可以通过模拟面试、演讲比赛等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在书面表达上,多写作文、写简报等,可以提高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学习非语言表达:除了语言表达之外,还需要学习非语言交流,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4. 多与他人交流:和他人的交流中也能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可以通过与同事、朋友一起进行讨论,提高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要点共57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言语理解与表达要点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国考省考通用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篇章阅读四种,题量一般为 30~40 道题。
片段阅读题型题量片段阅读共分为中心理解题(标题填入题)、细节判断题、词语理解题三种。
考查找到重点,留心细节、正确理解。
片段阅读再国考和大部分省考中题量为15 道左右,占比 40% ~50% 。
在言语模块中,先看提问,辨清题型,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顺序为:理解提问-阅读文段-匹配选项。
记住:内容至上。
中心理解题考察目的:中心理解题,即理解给出文段的中心思想。
考察频次:必考题型,考点最多、题量最大,占到阅读理解的 50%以上的比重。
题型特征:题干中出现“主要 /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主旨/主题/观点/概括”等标志词。
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或整体把握文段中心。
微观到文段和选项中的重点词语,宏观到文段的整体结构,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段中心,做出正确选项。
一、重点词语三类词语是分析文段结构、把握重点内容的必备,分别是:关联词——结构担当主题词——内容担当程度词——精彩担当(一)结构担当:关联词帮助理顺文段脉络,分清文段主次的标志性词汇。
常见类型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并列四大类。
分别搞清楚各类关联词的不同侧重点。
1、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1 )典型转折关联词:然而、不过、可是、但是、却、事实上、实际上、其实。
( 2 )非典型转折关联词(表语义相反或不同):殊不知、截然不同、全新的、误读、相对而言。
2、因果关系结论是重点,更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答案。
标志词:( 1 )最常考:因此、因而、故而、所以、从而。
( 2 )易忽略:可见、看来。
( 3 )文段选项均可能出现: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 4 )少见但需注意:为何、归咎。
ps :其他常表示总结的标志词:也可以这么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于是 ......当因果关联词引导的结论句出现在文段末尾时,其作为文段中心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应重点关注。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第一章导学第一节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作用所谓言语理解与表达,指作为公务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许多种途径,其中言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
言语活动是人类运用语言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符号系统,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要素。
言语的理解实质上也就是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程。
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
词是言语材料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
言语的理解必须以正确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
因此,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
若不理解就谈不上言语的理解。
但是,对各个单词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就能理解由个别单词所构成的短语和句子。
短语或句子不是个别单词的简单堆砌,它在言语交际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而被使用着。
句子的情况更为复杂。
它不仅有一定的语法关系,语法关系不同,语义也不同;而且,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
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一段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意图的理解。
与前两级水平相比,听出言外之意,难度要大得多。
绝大多数时候,这种理解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还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甚至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言语的表达是由思想到说话或写作的过程。
不论是口头言语的表达,还是书面文字的组织,都反映了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形式来达到其预定的目的和意图的过程。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应试者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言语表达的规范性、言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提高自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要点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要点更多信息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历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形式上看,言语理解与表达分为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两大题型,其中片段阅读主要考查细节题、推断题、结论题、内容类和主旨类。
由于此类题型阅读量较大,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做练习时,一定要养成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的良好习惯,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考场上考生能够按时完成。
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考生们首先要通读文章,然后对语句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材料的语境和结构的分析,找到文字的中心意思。
按照这样的步骤做题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总结了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复习要点,供考生参考。
复习要点一:学习理论要在前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以理论的学习为先,言语也不例外。
首先要掌握由词到句子的特点,了解相关的知识。
词有实词和虚词之分,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分清其中的一个词究竟属于那个词类。
其中关联词的作用尤其重要,复习时要识记关联词的类型和关联词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分析语境。
在此基础上,熟悉词语之间的区别有哪些,例如语意的轻重程度、词义的范围大小、搭配的对象等相关角度要清楚。
复习要点二:核心方法要抓稳片段阅读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对于片段来说其中的核心方法要把握,例如其核心大法——结构分析法就值得大家掌握。
我们需要从中去了解结构分析法的由来,是句群的特点转化而来的,对于片段阅读这一题型特别适用。
其次要熟悉结构分析法的分类,一般包括有关联词和无关联词两大分类,每个类别当中还要细分,例如有关联词的分类当中包括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和转折结构等。
再次,找出每个方法的适用题目或者题型。
转而想到如果遇到什么题目或者什么题型才用到这个方法,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复习要点三:全面总结要坚持言语类的题目相对数学、逻辑表现的另一特点便是其具有的主观性,因此常出现争议题目,很多考生在遇到争议题目时只是考虑到这个题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却忽视了这正是一个信号。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梳理
意图判断
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倾向、目的。做意图判断题是对引申义与材料表面义的关联度要拿捏有度。 优选有“言外之意”的引申项,次选主旨类型的选项。
程度偷换
指不确定表述与确定性表述之间的偷换。
数量偷换
某些词所管辖的范围大小不同,做题时要确认阅材料和选项中的相应细节表述的范围是否吻合,有没有做扩大或者缩小。
议论型标 题
说明型标 题
新闻报道 型
记叙型标 题
立场判断 类
语气推断 类
观点分析 类
就近原则
直接指向论点本身,或者论点语意中关键的对象、话题。论点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情、现象的见解主张,在文中是有一个明确的 判断句,意思十分明确或是肯定或者否定。议论文的标题简洁概括,不冗赘。
需紧紧抓住说明对象及特征,不管是事物还是事理,需把握其本身,概括表面意思。说明文标题不要大而空,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结构构成 此类材料多有明显的结构形式,其中被证明的、被支持的、被服务的句子多是主句,它往往是一个表示判断的短句,多具有概括性、宏
类
观感。
阅读理 解
主旨概括
关联引导 类
关键词类
关联词引导的主题句前后的逻辑关系一般有:总结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
为了突出相对集中的语意内容,作者常会围绕一个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核心词语(即关键词)来组织材料,当材料出现一个关键词 是,以这个关键词为核心的选项多为主旨概括题答案。两个关键词时,正确选项这两个关键词应同时出现。当有三个关键词或者以上
语义轻重
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但是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程度深浅、轻重的不同,这种语义上的不同常见于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之间。使用语义 轻重不当会影响语句的表达效果。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片段阅读第一节中心理解题
考点1关联词
1.转折关系
2.因果关系
3.必要条件关系
4.并列关系
考点2主题词
考点3行文脉络
类型: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
第二节标题填入题
提问方式: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解题要点:第一优先级:契合文段中心
次优先级:生动形象(不必需)
第三节细节判断题
第四节词语理解题
第二章语句表达第一节语句排序题
第二节语句填空题
第三节接语选择题
第三章逻辑填空
考点1词语辨析——搭配对象
考点2词语辨析——词义侧重、感情色彩、程度轻重
考点3语境分析——关联关系
考点4语境分析——对应关系——有标志
考点5语境分析——对应关系——无标志
创新考法
第四章篇章阅读。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考查能力】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做题顺序】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正确答案的标志】转换的两种模式:▲同义替换▲精简压缩片段阅读知识点:主旨概括题【辨别标志】▲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主旨类:找重点▲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做题原则】▲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知识点: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典型例句】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行测中知识点总结
行测中知识点总结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中的重要考查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词语理解和语句表达三个方面。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查考生级联和推断能力的题型,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能够进行推理和判断,为后续问题的解答提供依据。
在阅读理解中,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包括快速浏览、精读和理解文章结构及脉络。
对于文章的主旨和细节,需要考生归纳总结,做到抓大放小,理清思路。
同时,考生还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推理,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2. 词语理解词语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词汇理解和词义理解能力,包括词语的含义、词语搭配和词语的辨析等方面。
在词语理解中,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并且了解词语的多义和近义词,能够进行正确的词语辨析。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常见词语的搭配习惯,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3. 语句表达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语法和逻辑理解能力,包括语句的成分和语序、句型和句式、语法搭配等方面。
在语句表达中,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法,使语句表达准确、清晰。
同时,考生还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够理清思路,形成正确的语句表达。
二、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中的重要考查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判断推理和情景推理两个方面。
1.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总结和推理能力,包括分类推理、比较推理、排列推理和综合推理等方面。
在判断推理中,考生需要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推理,形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推理规律,能够准确地进行推理。
2. 情景推理情景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情境信息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包括根据情景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在情景推理中,考生需要根据情景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够准确地理解情境信息,形成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言语理解全部知识点总结
言语理解全部知识点总结语音知识点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说话者的语音信息。
语音知识点涉及到音素、音节、声调以及语音变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音位。
音素的特点有清音和浊音、辅音和元音、鼻音和非鼻音以及舌位和唇位等。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的。
声调则是语言中特有的语音特征,它可以改变词义和句子意义。
语音变体是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情境下产生变化,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音素会发生浊化、清化等变化。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音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说话者的信息至关重要。
语法知识点语法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句子结构、词类、句法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词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
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存在差异,比如英语是主谓宾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补结构。
词类是词汇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法关系是指句中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宾补关系、状语关系等。
句法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法知识点,从而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之间的关系。
词汇知识点词汇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词的选择、词义、词性以及词汇搭配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词的选择是指说话者在表达信息时所使用的词汇。
词义是指词汇的意义和含义。
词性是指词汇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汇搭配是指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比如搭配词、搭配短语等。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词汇知识点,从而能够准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语义知识点语义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词义、句义、语境以及歧义消解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词义是词汇的含义和意义。
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和语义。
语境是指句子所处的情境和背景。
歧义消解是指消除句子中的歧义,达到准确理解句子的目的。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义知识点,从而能够准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与
表达考点
1.主旨概括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是……”,类似的提问方式都属主旨概括题,针对这样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就是找主旨句,而方法主要通过关联词和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
找到主旨句之后,一般正确选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或者精简压缩,而一般主旨句的特点是作者的观点或者所提的对策,这也是正确选项所具有的特点。
2.意图判断题
和主旨概括题很类似,都是首先去找主旨句,如果主旨句是对策的情况下,正确答案一般是这个对策的主旨句;但是如果主旨句不是对策句,就要观察选项了,要优选围绕主旨的对策句。
3.细节理解
考生只要掌握好一般与原文不一致选项的特点即可。
如会有一些时态上、数量上以及语气和逻辑上的偷换。
4.标题填入
一般根据文段的风格选择相应的标题,新闻只需对导语也就是文段的第一句话概括即可;说明文的标题需要说明对象和对象特征同同时具备;议论文和主旨概括题很类似,就是作者的观点或者对策。
5.词句理解
经常考查的是词语或者句子,而词语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是代词指代题,这种题型大家只要谨记就近原则即可。
6.态度观点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作者的观点或者态度,只需找引导观点的词语“我认为、我觉得……”类似的词语,重点理解后面的句子。
如果没有类似的词语,可能是隐含观点,字里行间里映射着作者的观点,和学主旨概括题时的态度倾向表达法很类似。
言语理解与表达华图讲义含所有基本知识点ppt
华图教育还提供线上答疑平台 和线下辅导服务,为考生解答 疑难问题,帮助考生扫清学习
障碍。
华图教育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和 学习交流会,为考生提供展示 自己、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 考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象。
演讲
在演讲中,口语表达技巧同样 重要。流畅、有感染力的表达 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吸引听
众的注意力。
日常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表达技巧 同样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清晰、流畅的表达可以让沟通
更加高效、愉快。
06
华图教育特色讲义
华图教育简介与优势
华图教育是由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发起成立, 提供公务员在内的各类公职人员录用考试辅导的上市公司。
华图教育依托于公务员考试研究院的专业支持,拥有优秀的核心团队,师资力量 雄厚,与公考相关的考情、考务和考题研究透彻。
华图教育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课程设置科学、分模块精 细化,为不同基础的考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
华图教育课程设置介绍
华图教育课程设置全面,涵盖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金融银 行等各类公职考试,针对不同考试特点,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辅导课 程。
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会影响文章的可 读性,应尽量避免。
表达不清
如果表达不够清晰,会影 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写作高分策略探讨
01
深入了解题型
熟悉各种题型的要求和特点,以 便在写作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高分技巧二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使 文章更加紧凑和连贯。
03
02
高分技巧一
使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修 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总结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总结●言语理解与表达整理的言语理解的总体知识脉络思维导图,可以结合自己笔记按需整理,24公考一起加油●主旨概括类●主旨概括题●判别标志:这段话的主旨/核心意思/概括最全面的……●解题步骤●主旨句特征●观点句●对策句●找主旨句●有主旨句,则对主旨句进行同意替换或精简压缩●无主旨句,需要对文段进行归纳概括●对比选项●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偏离主旨●解题技巧●微观技巧●关联词●转折关联词●关联词语●但是、可是、不过、却、然而、则、事实上、实际上、其实……●解题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多重转折,需要PK,看谁更重要●因果关联词●关联词●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可见、总之……●导致、造成、致使、使得……●解题要点●结果永远是重点●原因有时会缩略●并列关联词●关联词●正向并列●同样、同时、此外、另外、与此同时、加上、也、一方面……另一方面、分号、排比句●反向并列●不是……,而是……;是……,而不是……●隐性并列●解题要点●并列关系不分主次,主旨成分全面概括不偏颇●必要条件关联词●关联词语●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亟须、务必……/(对策),才能……●解题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结果可省略●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为文段重点●辅证法●背景铺垫法●常用句式:随着、近年来、以往、日前、当下、自从、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情况下……●运用●可快速浏览●围绕背景的不能选●举例论证法●特征词●常规:比如、例如、××就是一个例证,以××为例……●变型:数据、年份、人名、地名、术语……●运用●例子本身不重要,可以快速浏览●例子前通常是重点●围绕例子的选项不能选●观点援引法●特征词●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观点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人认为……●运用●可快速浏览●所援引观点的后面常为作者观点●围绕引用内容的选项不能选●原因推断法●特征词●因为、由于、原因,因此前……●运用●原因之前或之后表示结论的句子常为重点●原因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只提原因不提结果的选项不能选●反面论证法●结构●正+反●正面观点+“如果不/没有……、如果……”+不良后果●正面观点+“否则、不然”等引导词●只有反:“如果不/没有……、如果……”+不良后果●运用●“正”是重点,反面论证可快速浏览●通过“反”推出“正”,将“正”作为重点●围绕反面论证的选项一般不选●主体排除法●怎么找●文段高频名词●主旨句中强调的词,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运用:排除与文段陈述主体不一致的选项●何时用●某一个名词频繁出现时●文段脉络比较复杂难辨时●表达倾向法●分类●消极的倾向词:从表面上看、看上去、似乎、好像、所谓的、遗憾的是……●积极的倾向词:创新、机遇、超越……●反问句式:是不是非得……呢?/难道一定……吗?●运用●正确选项的表达倾向性要与原文一致,否则排除●阅读时注意带有倾向性的具体措辞,不能将含义理解反●行文脉络●总分:提出观点/对策/问题——展开论述/解释说明/举例论证/原因分析●分总:背景铺垫/原因分析——得出结论●总分总:提出观点/对策——展开论述/解释说明/举例论证/原因分析/反面论证——重申观点/对策●分总分:背景铺垫——提出观点/对策——展开论述/解释说明/举例论证/原因分析/反面论证●分分●观点1;观点2;观点3……●事例1;事例2;事例3……●主旨概括题变形●意图判断题●判别标志: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解题步骤(同主旨概括)●找主旨句●对比选项●特殊文段类型●摆问题——出对策●列现象——究本质●标题选择题●判别标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解题步骤●通读全文,分析文段,找出主旨句(与主旨概括题完全相同)●匹配选项,择优选择●解题技巧●文体不同,重点不同●议论文:提炼观点句、对策句●说明文:说明主体+特征●新闻类:看文段首句导语,提炼关键信息●散文:把握感情倾向●寓言故事:把握寓意、道理或启示●标题优先保证概括性,再寻求趣味性●态度观点题●判别标志:作者的原意/态度/观点/看法是:●解题步骤●根据提问明确什么人对什么事的态度●带着目的阅读题干●观点引导词:(我/作者)认为、(我)希望、依(我)看、在(我)看来,之后是重点●××是最佳人选,××是不对的,××会导致经济的衰退(明确观点)●匹配选项,得出正确答案●方法切入类●细节理解题●判别标志:以下说法正确/错误/相符/不相符的是:●解题步骤●通读文段,圈点勾画●阅读选项,定位文段,选出答案●解题技巧●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偷换时态●偷换主体●偷换数量/程度/范围●偷换逻辑●●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解题步骤●定位原文●就近原则,只看前文●匹配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解题技巧●人称代词:找前一句主语●指示代词:找前一句宾语或前文一整句话●词语解释●解题步骤●定位原文●结合上下文小语境概括词语含义●匹配选项●解题技巧●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等特殊符号之后的语句●关联词:通过转折、递进、因果、并列等关联词,确定小语境的范围●语句排序题●原则: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步骤●先判断首句●适合做首句:下定义、背景铺垫、援引观点等●不是和做首句:反面论证/补充说明/后置类关联词/代词指代●再找捆绑:关联词/时空顺序词/重复词语,即保持话题一致●后验证答案●下文推断题●解题步骤●通读文段●重点关注尾句,与尾句保持话题一致●分析选项●不选重复信息●不选跳跃信息●不选无关信息●语句填空题●分类●居首类:空在首句,统领后文●居中类:空在中间,承上启下●居末类:空在句尾,总结上文●步骤●通读文段●先看形式,后看内容●若横线与前后文是并列,要考虑句式不能乱●内容要求:话题一致;关联词搭配得当●答案择优选取●逻辑填空●语境分析●关联词暗示●转折●标志词:但是、却、然而、事实上、实际上、其实……●运用:转折关联词前后语义相反或相对●并列●标志词:和、且、与、同样、也……/不是……而是、并非……而是●应用:正向并列通常语义相近,反向并列语义相反●递进●标志词:甚至、更、进一步、不仅……而且、竟……●应用:递进词之前程度轻,递进词之后程度重●提示性语句●应用:提示词语可前可后,可近可远,大多数是在横线附近的位置●标点符号暗示●常考标点符号:破折号、冒号;顿号、分号;双引号●应用●顿号、分号表示并列,通常前后语义相近●双引号起比喻、拟人的作用●冒号、破折号解释说明,后面内容解释前面内容,且常在冒号、破折号前没空●选项辨析●语义轻重:词义相近但程度深浅和性质轻重不同●语义侧重:词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积极、中性、消极●词语搭配:常用的固定搭配。
言语理解题知识点
言语理解题知识点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言语理解题的定义与分类
2.言语理解题的考察重点
3.言语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正文
言语理解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它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般来说,言语理解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词语理解题,二是句子理解题。
词语理解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包括词语的含义、用法、情感色彩等;句子理解题则主要考察考生对句子的理解,包括句子的主旨、结构、意义等。
言语理解题的考察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包括词汇理解、语义理解、语境理解等;二是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语选用、句式转换、语篇构建等。
对于言语理解题,考生可以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首先,要注重语境,理解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其次,要熟悉常见的词语和句式,以便在答题时能够迅速识别和理解;最后,要注意选项的设置,往往正确选项会与错误选项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区别,需要仔细分辨。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3.7
一、逻辑填空(高频成语 50 个)
1.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2.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自的长处更能充分地显露出来。
3.珠联璧合:比如杰出人才或美好事物结合在一起。
4.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表示虽然有缺点,但可以宽容和原谅。
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表示言行合情合理,并无过错。
6.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7.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格局,即多元多样。
8.独树一帜:独自树立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或一派。
9.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常搭配工程、任务、事业。
10.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常搭配写字、写文章、画画。
1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12.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13.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
14.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指学习、研究等不下功夫深入钻研,满足
于一知半解。
15.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粗
略地观察一下。
16.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了。
17.层出不穷: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强调出现这一动作过程,偏动态。
18.司空见惯:比喻经常见到,不足为奇。
强调常见这一状态,偏静态。
19.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20.根深蒂固:比喻基础坚固,不容易动摇。
21.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
打算。
22.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
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用于经济领域,与“竭泽而渔”相比程度轻。
23.望洋兴叹:形容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4.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强调望见后的心理。
25.望而却步: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强调望见后的行动。
26.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现在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27.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8.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29.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30.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截然不同,搭配范围较广。
31.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3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3.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34.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35.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
形容记忆力强。
36.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7.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3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39.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40.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41.墨守成规: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42.因循守旧: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43.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44.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45.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46.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47.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表达的是一种略有保留的肯定,常误用为不尽如人意。
48.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49.防微杜渐: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50.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