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辍学”是指中途停止上学(《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指农村初中学生没有修完初中学业中途离开学校停止上学的行为。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地区,它是一种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逃避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农村初中辍学问题是指在农村初中出现的部分在校学生在法定学习期间离开学校停止上学,导致学额得不到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及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本国策实施的进程、质量受到干扰和冲击,使农村地区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受到阻碍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

二、调查样本的确定

本课题以三店二中服务范围内的和平乡近三年来出现的辍学问题为调查范本。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和平乡地处新洲区南东半区,属丘陵地区,该地区以农业为主业,经济欠发达,但基础教育发展较好,具有典型性。以和平乡作样本开展“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研究”,其反映出来的问题、揭示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研究的成果在我区具有实用性和可借鉴性。二是方便调查工作开展和成果的验证与运用。在和平乡内调查,能够得到三店教办的大力支持和样本单位的积极协助,容易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与帮助,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使调查始终建立在客观、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有利于调查结论的得出和结论的科学性、可行性。三是课题组主研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由于主研人员都有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经常到和平乡外去开展调查工作。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及目的:立足和平,放眼新洲,搞好典型调查,随时关注各地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从和平地区以及新洲区近些年来所采取的“控流治辍”措施、收效、辍学现象反复以及农村初中学校生源高峰期面临的办学困境、在校学生辍学压力着手,着力探讨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客观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出能有效控制学生辍学的方法、措施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走访调查两种形式。

2、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三)调查途径:

1、在和平乡内,组织三店二中的教师实施问卷及走访调查,对部分辍学生和辍学返校生及家长、农村干部、群众实施问卷及走访调查,课题组成员重点走访部分在家的辍学生和群众,调查结束后及时对回收的问卷和走访提纲进行统计、汇总。

2、通过网上了解和借鉴全国各地的相关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重点及重要观点

(一)研究重点;

1、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现状。

2、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重点揭示辍学学生的心路历程。

3、面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二)重要观点:调查证明,农村学生辍学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就主观上讲,

主要原因是学生功课负荷过重、学习困难、厌学。就客观上看,有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短缺,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校舍容量有限,满足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需要;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越来越高的学习费用;学校办学目标定位过偏,升学率期望值过高;学校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缺乏实用性;教师教育教学手段落后、方法简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初中毕业后出路狭窄,读书无用等原因。就各地所采取的“控辍”措施来看,多是一厢情愿违背学生自愿的,是外在的、强制的、单方面的,因此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因此“控辍”效果不明显,辍学反复性大,起伏严重。鉴于这种情况,课题组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必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五、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虚构,也不从主观想象的定义或臆断出发,尊重调研过程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实事求是原则:研究报告以调查的资料、数据为依据,真实可信,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尽量采用定量材料来说明事实,表述观点。

(三)创新性原则: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善于以别人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四)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要力求使研究方案便于切入、操作和展开;二是要保证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能够运用并能够产生效果;三是要保证成果具有推广价值,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运用。

六、完成研究的必备条件

(一)思想保障

1、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师生的观念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以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为指导,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2、国内外关于学生行为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经验。《教与学的心理研究》、《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等许多专著。许多学校的类似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初中的新特点、新动向、新问题,研究的实用性不是很广,特别是在辍学学生的心路历程的研究上还很薄弱。本课题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以增强操作的可行性,加大操作的针对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二)已有相关成果

1、《和平中学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2、《和平中学控流治辍方案》

3、和平中学2006—2008年流失学生登记表。

4、和平中学2006—2008年流失学生走访调查表。

(三)组织保障

1、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李明望李金堂吴建新宋柏康李金亮程小平

2、课题主研单位:新洲区三店二中(原和平中学)

3、建立了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明望新洲区三店二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李金堂新洲区三店二中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副组长:程小平新洲区三店二中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科研室主任:宋俊武胡金林

4、建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金堂副组长:宋柏康

执笔主研:李金堂吴建新宋柏康李金亮程小平宋俊武胡俊胡金林高凯明江启红姜伟

(三)制度保障

1、以校为本校本研究制度,为完成本课题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