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多功能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多功能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多功能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多功能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分类;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了解液压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液压系统图的能力;能够进行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安装;能够进行简单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兴趣,使其认识到液压系统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分类和应用。

详细的教学大纲如下:1.液压系统的原理:介绍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是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来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2.液压系统的组成: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并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液压系统的分类:介绍液压系统的不同类型,如定量泵系统、变量泵系统、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等,并分析各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4.液压系统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并认识液压系统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分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液压系统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液压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液压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液压系统设计与应用》作为主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原则。

3. 学生能了解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元件选型、系统仿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机床液压系统需求的能力,能根据具体工况设计合适的液压系统。

2.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对机床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性能。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机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节能,培养绿色设计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液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液压系统概述:包括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在机床行业中的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2. 机床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涉及压力、流量、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及选用原则。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的基本参数与计算3. 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流程:讲解系统方案设计、元件选型、系统仿真等步骤。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元件的选用与性能分析:学习各类液压元件的原理、性能及选型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元件5.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对机床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性能。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6. 机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及注意事项。

举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举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举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举升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解液压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会液压系统中主要元件的结构及功能,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掌握液压系统压力、流量、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液压系统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2. 能够设计简单的举升液压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举升液压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举升液压系统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举升液压系统原理及组成- 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举升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液压油的选择及特性2. 液压系统主要元件- 液压泵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结构与功能- 液压阀的分类及作用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压力、流量、功率的计算方法- 液压系统的效率分析- 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计算4. 举升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和方法- 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 液压元件选型及系统仿真5. 举升液压系统应用案例- 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液压系统维护与保养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举升液压系统原理及组成第二周: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第三周:液压系统参数计算第四周:举升液压系统设计第五周:举升液压系统应用案例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液压传动》第3章“液压元件及系统设计”相关,涵盖了举升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元件、计算方法、设计及应用案例等方面,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学生能掌握机床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元件,如泵、阀门、缸等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机床液压系统的简单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机床液压系统,完成系统图的绘制,并进行基本参数的计算。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床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床液压系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通过了解机床液压系统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液压系统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液压系统原理:介绍机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2. 液压元件类型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各类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分析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4. 液压系统设计与绘图:介绍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教授学生如何绘制系统图,并进行基本参数计算。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掌握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

2.能够运用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4.实验法:安排液压系统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及相关案例。

2.参考书:液压系统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的视频和图片等。

4.实验设备:液压系统实验装置,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资源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提供实验设备供学生动手实践。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学生能够了解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3. 学生掌握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具备分析简单液压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绘图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和装配图。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能力,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液压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适用于具有一定机械基础和液压基础的学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二年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已学习相关机械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压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任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 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2章)- 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2.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步骤(对应教材第5章)- 液压系统原理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6章)3. 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元件的选型计算(对应教材第7章)- 液压阀的类型及选用方法(对应教材第8章)4.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及原因(对应教材第9章)- 液压系统维护方法及故障排除(对应教材第10章)5. 实践教学环节-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 相关绘图软件操作培训(CAD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学习第3周: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第4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第5-6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例分析与绘图软件操作培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流程等抽象、概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系统相关知识点。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液压系统的功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液压油的选择、压力计算、流量计算等基本理论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液压系统知识进行动力滑台的设计和计算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及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和液压系统知识,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择(对应教材第4章)- 液压系统的压力计算与流量计算(对应教材第5章)-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对应教材第6章)-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对应教材第7章)2. 实践操作:-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组装与调试(结合教材第3章、第6章)- 液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结合教材第7章)- 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结合教材第7章)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学习- 第二周:液压油的性质与选择,压力计算与流量计算- 第三周: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方法及步骤- 第四周:实践操作(组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第五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在现代机械加工领域,铣床是一种常用的机床设备。

为了提高铣床的运行效率和精度,液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铣床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专用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液压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液压系统基础知识1. 液压系统概述液压系统是利用流体传递能量的一种动力传动系统。

它由液压泵、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

2.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液体在容器中形成封闭的流体传递介质,通过液压泵产生的高压油将能量传递到执行元件上,从而实现工作机构的运动。

3. 液压执行元件常见的液压执行元件包括油缸、马达和阀门等。

油缸通过受力面积差异实现线性运动,马达则通过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旋转运动。

三、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1. 设计目标专用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铣床的高效率、高精度和安全稳定的运行。

2. 系统组成专用铣床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油缸、控制阀和辅助元件等组成。

液压泵负责产生高压油,油缸负责驱动工作台进行运动,控制阀则用于控制油液的流向和压力。

3. 液压系统参数选择根据铣床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参数。

包括液压泵的流量、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和承载能力等。

4. 液压系统布局设计根据铣床结构和工作台运动方式,合理布局液压元件。

保证油路畅通,减小能量损失和泄漏。

5. 液压系统控制策略设计根据铣床的工作过程,确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对工作台运动的精确控制。

6. 液压系统安全保护设计在液压系统中添加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阀、压力传感器和液压缸的行程限位装置等,以确保铣床的安全运行。

四、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和目标明确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包括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专用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等。

2. 学习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或教师讲解等方式,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等知识。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引言: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设计目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液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液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学习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4. 深入了解液压阀的使用和控制;5. 能够应用液压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结构。

2. 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包括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

3.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设计液压系统的布局和安装要求。

4.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学习液压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维护常识,能够解决常见故障。

5. 液压系统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液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设计方法: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可以采用实验、仿真和设计报告等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真实地操作和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加深对液压系统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仿真方法:利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出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

3.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报告,包括选型、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和安装要求等内容。

通过该报告,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液压

课程设计液压

课程设计液压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液压系统的概念,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了解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了解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基本元件、设计和维护。

具体内容包括:1.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分类2.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4.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基本元件等工作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液压系统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液压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液压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液压系统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液压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2. 学习液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液压元件。

3. 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元件选型、系统仿真及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中的问题。

2. 具备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能够操作相关的仿真软件。

3. 能够对液压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估,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调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安全、可靠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研究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液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以液压系统的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大学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在液压系统领域的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油性质,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液压系统的能量转换与传递。

教材章节:第1章 液压系统概述,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2. 液压元件:各类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与应用,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

教材章节:第3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第4章 液压控制阀,第5章 液压缸。

3. 液压系统设计:系统需求分析,液压回路设计,元件选型与布置,系统性能仿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6章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 液压回路设计。

4.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方法,系统维护与保养。

教材章节:第8章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液压系统的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的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的课程设计《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1》(机电)之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董明晓逄波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3.7.4一、过山车项目1、过山车(Roller coaster,或又称为云霄飞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和主题乐园中。

过山车通常采用液压弹射器提速。

弹射系统由高速液压缸、活塞式蓄能器以及大流量高速开关阀等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2、过山车机械结构设计方案图3、该方案的应用坦克仿真驾驶平台的起伏效果、混凝土搅拌机、塔式起重机、车辆驱动传动系统,液压起升平台4过山车液压节能回收装置。

液压系统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主要是降低系统的功率损失,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会使系统的总效率下降、油温升高、油液变质,导致液压设备发生故障。

因此,设计液压系统时必须多途径的考虑怎样降低系统的功率损失。

其设计如图所示。

二.坦克系统1、如何驱动庞然大物-坦克,主要依靠液压系统的驱动,导向,制动。

机械液压双工率流向机构,使得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分两路,流向驱动轮的两侧。

其行走系统液压原理图2、由于军事工业的需要,为了使坦克更好的适应作战环境(沟壑,险滩等路面凹凸不平,)有时为了需要不得不从空中运输,从空中迫降,显而易见,处理好减震已经迫在眉睫。

坦克液压减震系统原理图3、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

当履带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

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

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

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

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

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

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大学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学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分类、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液压系统的四大基本要素: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和液压油;(3)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压力传递和流量控制;(4)熟悉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系统;(2)能够绘制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和安装图;(3)具备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4)能够运用液压系统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液压系统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液压系统的四大基本要素: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和液压油;3.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压力传递和流量控制;4.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5.液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及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性能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学液压系统教程》及相关辅助教材;2.参考书:国内外液压系统领域的经典著作;3.多媒体资料:液压系统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4.实验设备:液压实验台、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

专业铣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铣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铣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铣床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铣床操作中的应用,掌握液压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帮助学生理解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铣床液压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铣床液压系统的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要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注重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面对液压系统故障时,敢于挑战,善于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铣床操作有初步了解,但对液压系统知识掌握有限,需要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介绍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油箱、管路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2. 铣床液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铣床液压系统的具体组成,讲解其工作原理及在铣床操作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铣床液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3. 液压系统操作与维护:详细介绍液压系统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操作与维护4.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讲解故障处理方法。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设计者:班级:机电08级学号:同组人:目录一.设计目标及参数1.设计目标2.设计要求及参数二.液压系统方案设计1、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2、选用执行元件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4、换向回路的设计5、组成液压系统绘原理图三.主要参数的选择设定1. 定位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2. 夹紧缸的主要参数设计3.主控缸主要参数确定4.液压泵的参数计算5.电动机的选择四.液压元件和装置的选择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2.油管的选择3.油箱容积的确定五.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

1.沿程压力损失计算∑2.局部压力损失r p∆六液压系统发热和温升验算七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PLC控制编程图八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试验设备3 试验原理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及处理九分析思考题十设计总结十一参考文献一设计目标及参数设计一专用双行程铣床。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往复运动由液压系统实现。

双向铣削。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由液压实现,铣刀的进给由机械步进装置完成,每一个行程进刀一次。

机床的工作循环为:手工上料——按电钮——工件自动定位,夹紧——工作台往复运动铣削工件若干次——拧紧铣削——夹具松开——手工卸料(泵卸载)定位缸的负载200N ,行程100mm ,动作时间1s ; 夹紧缸的负载2000N ,行程15mm ,动作时间1s ; 工作台往复运动行程(100-270)mm 。

方案:单定量泵进油路节流高速,回油有背压,工作台双向运动速度相等,但要求前四次速度为01υ,然后自动切换为速度02υ,再往复运动四次。

设计参数:前四次速度为01υ,切削负载(N )为15000N ,工作台(液压缸)复复运动速度(m/min)为:0.8~8。

后四次速度为02υ,切削负载(N )为7500N,工作台(液压缸)往复运动速度(m/min)为0.4~4,结构设计为:往复运动液压缸设计二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1、确定液压泵类型及调速方式参考一般机床液压系统,选用双作用叶片泵单泵供油。

液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控制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液压控制系统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熟悉液压控制系统的常见应用领域;(4)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2)能够运用液压控制原理设计简单的液压控制系统;(3)具备液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4)能够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控制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液压控制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液压控制系统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油)及其作用;3.液压控制系统的常见应用领域;4.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5.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6.液压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和故障处理;3.实验法:安排液压控制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4.讨论法:学生针对液压控制系统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液压控制系统》及相关参考书籍;2.多媒体资料:液压控制系统的动画演示、视频教程等;3.实验设备:液压控制系统实验台,各类液压元件,故障诊断仪器等;4.网络资源:液压控制系统相关、论坛、学术论文等。

《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钻镗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设计院系单位: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指导老师:冯志君时间:2015年12月17号目录一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1 二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2 1.对工作液压缸进行工况分析2 2.对夹紧液压缸进行工况分析3 3.绘制工作液压缸、夹紧液压缸的负载图和速度图4 三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5 1.调速回路的选择5 2.快速回路的选择5 3.速度换接回路的选择5 4.换向回路的选择5 5.油源方式的选择5 6.夹紧回路的选择5 7.动作转换的控制方式选择5 8.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5 四确定执行元件主要参数7 1.确定液压缸的内径D 和活塞杆直径d7 2. 确定夹紧缸的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7 3. 计算工作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8 4. 计算夹紧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8 5.绘制工作液压缸、夹紧液压缸的液压工况图9 五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及型号10 1.计算液压泵的压力10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10 3.选用液压泵规格和型号10 4.确定电动机功率及型号10 5.液压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10 6.油箱容量的确定11 7.液压元件的选择以及报价11 六验算液压系统性能13 1.回路压力损失验算13 2.液压回路的效率15 3.液压系统的温升验算15 七课程设计小结16 八参考文献17 液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题目题目:钻镗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设计设计钻镗专用机床液压系统,其工作循环:定位--夹紧--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工作台快退--停止--拔销松开等自动循环,采用平导轨。

设计参数见表1,其中: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FL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KN):GC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G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FC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V1=V3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V2 夹紧液压缸行程(mm):LC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L1 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tc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L2 工作台启动时间(s):△t=0.5 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0.2 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0.1 表1 设计参数FL FC G GC V1 V2 L1 L2 LC tc 6.8 4.8 1.8 6 5.0 32 400 100 22 1 (二)设计内容(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2)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4)计算和选择液压件;(5)验算液压系统性能;(6)结构设计及绘制零部件工作图;(7)编写技术文件。

液压课程设计高清

液压课程设计高清

液压课程设计高清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液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

•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工程实例。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图形和符号。

•能够运用液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简单的液压系统设计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介绍液压系统的概念,分析不同类型的液压系统及其特点。

2.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主要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3.液压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工程实例:介绍液压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实际工程案例。

4.液压系统的图形和符号:学习液压系统的常见图形和符号,理解其表示意义。

5.液压原理及其应用:讲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液压系统的应用实例。

6.液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如何优化液压系统。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液压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液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液压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液压系统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液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单缸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单缸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单缸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缸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液压油在系统中的作用,并解释压力、流量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液压图形符号,并阅读简单的液压系统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液压系统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缸液压系统,并进行基本的性能分析。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学科,通过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液压系统的整体概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本课程针对具有一定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概述:介绍液压系统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液压技术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传动概述2. 单缸液压系统组成与原理:讲解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原理,分析系统工作过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及系统原理3. 液压图形符号与系统图:学习液压图形符号表示方法,掌握阅读和分析液压系统图的基本技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4. 液压油与系统性能:介绍液压油的作用、类型及性能要求,分析压力、流量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控技术基础之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姓名:王冉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班学号: 2010105126 指导教师:谭宗柒2013年 6 月 6 日至 2013年 6 月27 日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1.设计要求设计一台用成型铣刀在加工件上加工出成型面的液压专用铣床,工作循环: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2.设计参数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 ):F L =2.8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 ):F c =4.8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 ):G=2.8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N ):G c =35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 ):V 1=V 3=4.5 夹紧液压缸行程(mm ):L c=10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 ):V 2=45 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 ):t c=1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 ):L 1=350 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 =0.2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 ):L 2=85 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 =0.1 工作台启动时间(S ):∆t =0.5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打印稿和电子版各1份)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字数:2500~3000。

)设计内容1.负载与运动分析 1.1工作负载 1)夹紧缸工作负载:N G F F d C C l 5.48031.0354800=⨯+=+=μ由于夹紧缸的工作对于系统的整体操作的影响不是很高,所以在系统的设计计算中把夹紧缸的工作过程简化为全程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考虑夹紧缸的惯性负载等一些其他的因素。

2)工作台液压缸工作负载极为切削阻力F L =2.8KN 。

1.2摩擦负载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1)静摩擦阻 N G F fs 56028002.0s =⨯==μ (2)动摩擦阻力N G F d fd 28028001.0=⨯==μ1.3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快进 s v L t 67.4111==工仅s v L t 33.11360/4585222===快退 s 8.560/105.48535033213=⨯+=+=v L L t 假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9.0=cm η,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1所示。

根据液压缸在上述各阶段内的负载和运动时间,即可绘出负载循环图F-t 和速度循环图。

如图1所示。

2.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液压缸的选定1)夹紧缸根据负载选择液压缸的执行压力p=1MPa 。

236108.41014800m p F A -⨯=⨯== mmAD 18.78108.4443=⨯⨯==-ππ根据[4]中表2-4(GB\T2348-80),D 取100mm 。

根据稳定性校核L C /d<10时,液压缸能满足稳定性条件,L C =10mm ,这里取d=40mm 。

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有杆腔:2322'11059.64/)(m d D A -⨯=-=π 无杆腔:232'21085.74/m D A -⨯==π此时实际工作压力为:MPa A Fp 1'2<=,所以选取工作压力1MPa 满足要求。

2)工作台液压缸所设计的动力滑台在工进时负载最大,,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 1=4MPa.鉴于动力滑台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这里的液压缸可选用单活塞杆式差动液压缸(A 1=2A 2),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

工进时为防止车铣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的回油腔应有背压,选定背压为MPa p 8.02=,而液压缸快退时背压取0.5Mpa由式02211F A p A p =-得 24-621011051.910)28.04(2.34222m p p F A ⨯=⨯-=-=则活塞直径 mm A D 81.3414.31051.94441=⨯⨯==-π 参考表 2.4及表 2.5,mm D d 72.2481.3471.071.0=⨯=≈,取标准值得mm d mm D 22,32==。

由此求得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 无杆腔:24211004.8032.044m D A -⨯=⨯==ππ有杆腔: ()()24222221024.4022.0032.044m d D A -⨯=-⨯=-=ππ3)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1)夹紧缸 (23'223'11085.7,1059.6m A m A --⨯=⨯=)回油路背压为0.5Mpa夹紧时: s mL v A q c /85.7110101085.733'2'2=⨯⨯⨯==-- W q p P 73'2'2'2==MPa A F p l93.0'2'2==, 放松时: s mL v A q c /59.6110101059.633'1'1=⨯⨯⨯==-- MPa A A p G p c d 1.11059.673003'12'2'1=⨯='+=-μ,W q p P 711''1'2== 2)工作台液压缸快进时,液压缸无杆腔进油,压力为p 1;有杆腔回油,压力为p 2。

快退时,液压缸有杆腔进油,压力为p 1;无杆腔回油,压力为p 2。

由于液压缸是差动连接,回油口到进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取MPa p 5.0=∆。

快退时,回油路的背压取0.5MPa ,即MPa p 5.02=。

际工作压力为:MPa A F p 41<=,即选取工作压力4MPa 满足要求3.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3.1选择基本回路1)选择调速回路由可知这台机床液压系统功率较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为阻力负载且工作中变化小,故可选用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在液压缸的回路上加背压阀。

2)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可以清楚看出,在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快进、快退行程的低压大流量和工进行程的高压小流量的油液,其相应的时间之比()083.067.166/9.76231=+=+)(t t t 。

这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小流量工作,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量角度来看,选用单定量泵油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可选用限压式变量泵或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

同时选用一定量泵作为夹紧缸油源。

3)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本系统已选定液压缸差动连接和双泵供油两种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

考虑到从工进转快进快退时回路流量较大,故选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换向阀式换向回路,以减小液压冲击。

由于要实现液压缸差动连接,所以选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

4)选择速度换向回路由于本系统滑台由快进转为工进时,速度变化大,为减少速度换向时的液压冲击,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向回路。

5)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问题都已基本解决。

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确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

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为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许再设卸荷回路。

3.2组成液压系统将上面选出的液压基本回路组合在一起,并经修改和完善,就可得到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4.液压元件的选择4.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1)计算工作液压缸的泵(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工作台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最大工作压力p1=MPa 。

如在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p=1MPa ,则限压式变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MPa p p p 66.4166.31max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由表2.6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q=642mL/s ,按10%的泄露来计算那么泵的总流量为:()()min/4.13/5.224/605.3104.425.741.134max 21max L s mL s m v A A K q ==⨯⨯-⨯=-≥-而工进时调速阀的稳定流量是 4.69mL/s ,所以泵的稳定输出流量不得小于工进时的流量。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YBN-40M 型限压式变量泵,额定转速1450m/min ,最大流量为58L/min, 液压泵总效率72.0=p η,调压范围在MPa 3.6~2,满足要求。

2)计算夹紧液压缸的泵(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由以上计算可知,夹紧液压缸在夹紧时工作压力最大,夹紧缸最大压力p2'=0.95MPa 。

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p=0.4MPa ,则限压式变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MPa p p p 13.14.093.02max =+=∆+'=∑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由以上计算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s mL q /3.502=',按10%的泄露来计算那么泵的总流量为:min/32.3/3.5513.501.12max L s mL T V K q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41-YB 型叶片泵,额定转速1450r/min,容积效率8.0=V η,额定流量为4.64L/min ,满足要求。

3)电动机功率的确定把上述两液压泵双联由电动机一起带动,则工作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取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0.5Mpa ,则液压泵输出压力为1.53Mpa ,又工作液压泵总效率72.0=p η,这是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的功率为:KW q p P p33.172.03.62653.1maxmax =⨯=≥η根据此数值查阅产品样本,选用电动机Y90L-4型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1.5kW ,额定转速为1400r/min ,41-YB 型叶片泵输出流量为4.48L/min ,仍能满足系统要求。

4.2确定其他元件及辅件(1)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和辅件规格如表所式。

其中,溢流阀9按泵的额定流量选取,调速阀5选用Q-6B 型,其最小稳定流量为0.03L/min ,小于本系统工进时的流量0.5L/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