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差异

合集下载

中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差异及影响

中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差异及影响

中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差异及影响【摘要】中美商业银行的自由化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资产结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收入结构差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建设银行与美洲银行分别是中美较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

纵观2010年美洲银行与建设银行的年报,本文试图从资产结构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两者差异。

【关键词】资产结构收入结构美洲银行建设银行“同样是一年期存款,在不同的银行可以获得不同的利率。

”——央行宣布2012年6月8日起允许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可自基准利率上浮至最多1.1倍,被视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继中小银行纷纷上浮利率之后,近日交通银行推出“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活动,意味着此前五大国有银行结成的保持一年以上定期存款维持基准水平的“同盟”开始瓦解。

这似乎向人们传递着市场化的信号,美国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自由化的道路“路漫漫且修远兮”。

下面从美洲银行与建设银行的2010年年报反映的资产与收入结构出发,分析中美商业银行的资产与收入结构差异情况。

由年报数据可得,2010年美洲银行资产总额2264909百万美元,其中交易账户资产占194671百万美元,联邦资金为209616百万美元,证券性资产为338054百万美元,贷款为940440百万美元等。

利息收入为527亿美元,非利息收入为58697亿美元。

平均资产收益率为0.42%。

2010年建设银行资产总额10,810,317百万元,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51.12%,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17.09%,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占比为1.32%。

投资占比为26.87%,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为1.68%。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323489百万元。

其中利息净收入251500百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6132百万元,其他营业收入5857百万元。

平均资产收益率1.32%。

资产结构方面,建设银行非盈利资产比例高于美国。

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款比例明显偏高,负债结构较为单一,借入款项、发行债券等其他负债手段较少,证券投资比例也低于美国,固定资产占比高于美国,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高于美国。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概述:一、所有权和治理结构:在所有权方面,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由国有股东控股。

国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对银行的经营和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美国商业银行没有国家所有的股东,属于私人企业。

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和董事会组成。

二、经营范围和产品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提供传统的存贷款和支付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但近年来已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包括信托、保险、证券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高和金融创新环境较好,提供的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发明了信用卡、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等金融工具。

三、监管和合规性:中美两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也存在差异。

中国监管机构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负责,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在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由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国家银行业监督局(OCC)共同负责监管和监察。

四、政策支持和风险防控:五、国际合作和创新技术:中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经营和跨境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中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与多个国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则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并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创造了数字化银行和区块链技术等。

结论: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在所有权、治理结构、经营范围、监管、政策支持、风险防控、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方面均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环境和监管机构等因素。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中美商业银行的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并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实现更好的合作与共赢。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外对比一、前言随着大众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银行率先推出个人理财服务,银行个人理财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和管理,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同点。

本文将从产品特点、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

二、产品特点1.产品类型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固定期限、浮动收益等。

固定期限指的是定期理财,具备较低的风险,是大多数年长客户的选择,目前固定期限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5%之间;而浮动收益指的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包括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相比之下,国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为丰厚,但风险也更高。

2.产品期限在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较短,一般在1~3年之间,但是也存在长期理财产品,如10年、20年、30年等,目前长期理财产品在国内并不普遍。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更加灵活,除了固定期限的产品外,还有短期、中期、长期等投资产品。

三、风险管理1.风险分散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和产品设计,因此,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大量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的出现,也使得个人理财投资风险更高。

而在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更加重视资产分散,旨在通过投资不同种类的资产来化解风险。

例如,在美国投资股票时,一般要选择多种不同行业的公司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

2.风险警示在中国,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银行在推出产品时通常都会以明显的红色警示框的形式提醒客户投资风险,并要求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

而在国外,银行则更注重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投资者测评等方式给予投资者更加客观、深入的风险告知。

四、市场营销1.采用的宣传方式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主要采用的营销方式是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如中国农业银行在电视上推出的关于某个保本理财产品的广告。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仅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而且其存款产品设计体现着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既能够吸引客户,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进而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

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品种较为单一,面对的市场较为粗略,没有细化,整个产品结构较为僵硬。

下面我以美国的花旗银行和中国的工商银行为例,浅谈一下对国外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的差异。

首先是二者的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方面的差异。

以花旗银行为例,国外的存款产品基本上有六个构成要素:开户起点、日均余额、优惠条款、惩罚性条款、期限与利率。

对上述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便生成了不同的存款产品,以多样化的存款产品来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

而国内的商业银行,以工商银行为例,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极其单一,虽然银行的官方的法定利率显示的要素有利率和期限两种,而实际上,期限是决定着利率水平的高低的,所以本质上来说,其构成要素只有期限一种。

国内的商业银行大都以期限和利率的变化为主轴来创造存款产品,难免会显得单调,种类相对于国外的存款产品也是少之又少。

其次是二者创造存款产品的动力来源的差异。

以花旗银行为例,其存款产品的创造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动力,即注重市场细分,达到了有效的权利和义务的搭配。

花旗银行以上述构成要素为支点,通过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进而创造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同产品,对市场进行分化,使得市场对存款的不同需求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 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 Citibank 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 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

而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创造的动力就要模糊得多,他们大都忽略了市场的不同需求,以供给来带动需求,让需求去迎合供给。

存款产品设计中美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

存款产品设计中美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

存款产品设计中美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摘要:金融产品的营销,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产品设计与销售,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存款产品。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与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少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银行在现行约束下改进存款产品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对比一、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存款,它是银行资产业务最重要的基础业务,关系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法银行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在吸引存款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竞争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实际业务中创造、创新一些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存款产品,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存款产品的设计方面,美国商业银行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存款产品既品种繁多,产品设计又能体现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所以美国商业银行一方面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从而能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

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功能单一,首先我国当前存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管制,导致存款产品只有期限一个要素是不同的,存款产品设计只能考虑期限,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设计几乎没有组合和创新,各商业银行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几十年也还是只有那几种存款产品类型。

下文将对中美两国存款产品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少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改进的思路。

二、中美两国银行业存款产品的比较(一)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特点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只能简单地以期限作为分类依据,据此将存款分为活期、定期、协定、通知存款等类型,而定期存款又可以分为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整存整取等。

根据期限长短,定期存款又可以分为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通知存款有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等。

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

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

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的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异性,为两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个人理财业务提供参考。

在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

由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加之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中国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积极拓展个人理财业务,不断推出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美国,个人理财业务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为核心的个人理财业务。

他们提供广泛的投资选择,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同时也提供个性化的财务规划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货币市场型、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

许多银行还提供结构性和创新型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在服务方面,中国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也日益紧密,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美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他们提供各种类型的投资产品,包括共同基金、ETFs、定期存款等。

同时,美国商业银行还提供丰富的投资咨询服务,包括针对个人的财务规划、投资策略等。

中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和推广方面采取了多种方式。

一方面,银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公众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银行还通过客户经理、网点等渠道,向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

许多银行还加强了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互设渠道等方式,实现业务的拓展。

美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则更注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他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分析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美国商业银行还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官网、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推广产品和服务。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一、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1、产权制度差异: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其主要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形式,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银行资本的社会化。

通过发行股票,可以筹集到数量极其庞大的资本,补充银行资本不足的状况,解决了银行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提高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它有效地分解了经济上的所有权(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从而使得出资人同企业资产的实际营运相分离。

商业银行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和资格,能够自主地支配、使用、处理其实际财产和从事金融交易活动。

(3)出资人或股东的责任有限。

当银行亏损或破产时,出资人或股东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清偿责任,以其投资对商业银行负责,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对股东利益的保护、银行组织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特征是:(1)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均高度集中于国家。

(2)银行财产的非法人性。

银行不具有独立的支配法人财产的资格,从某种程序上讲,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

政府对银行行使行长的任免权、资源的配置权、经营的监督权。

(3)经营责任的无限性。

国家惟一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国家也承担银行经营的无限责任,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

(4)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表明银行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2、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产权制度造成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政府与行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仍然是行政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政府的行政性约束之下,并不能保证其独立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2)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来实现激励,干部的任免、奖惩以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任期政绩为主要内容,从而造成银行高级管理层注重短期政绩,实际工作中短期行为明显。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本文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种类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发展的建议。

标签:存款产品微观结构存款差异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货币。

客户存款业务作为一项基础的商业银行业务,长期以来一直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也就没有银行。

由于存款在银行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故对存款产品的研究和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的差异性1.中美商业银行在存款产品种类之间的差异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在种类上有很大的差异性。

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一般分为支票类存款(Checking),储蓄存款(Savings)、定额存单(CDs),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则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定活两便和定活通。

具体地,就美国花旗银行而言,仅支票类的存款产品就有五种,它们是Citibank® EZ Checking、The Citibank Account、Citigold®、Basic Checking 和Citibank® Student Account,且储蓄类的产品也有六种之多,即Ultimate Savings Account、Ultimate Money Account、Citibank Savings Plus Account、Citibank Savings Plus Account、Citibank Premier Money Market Account、e-Savings Account 以及Day-to-Day Savings Account,并且每种产品都各有特色,以支票账户为例,开户最低存款额有的需要,有的则不需要;对于账户管理费以及ATM跨行交易费的优惠次数也各有差别等。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

Finance金融视线1122014年4月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高杨摘 要:存款产品是银行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对提高银行竞争力尤为重要。

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和国民高储蓄率现象使银行业普遍缺乏竞争,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种类较少、定价方式不合理,同质化倾向显著。

本文在对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政策形势与金融环境,对存款产品创新提出如下建议: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完善存款产品要素设计和内在缺陷,引入权利义务对等观念,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产品 激励约束对等机制 利率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4(c)-112-03如今在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存款产品同质化已经逐渐凸显其弊端,追求银行差异化的呼声愈来愈大。

本文将以中国建设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中美两国存款产品特点,对两国存款产品差异原因进行深度剖析。

1 中美银行业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体现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差异性,定价方式体现了存款产品服务设计的合理性,中美银行存款产品在这两点上存在很大差异。

1.1 从存款产品构成要素来看中国存款产品主要由期限和利率决定,利率水平由期限长短决定,所以期限事实上成为存款产品的决定因素。

这种单一的要素构成方式导致我国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种类较少、定价工具严重单一化,仅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

若某家银行通过改变期限来创新,则其他银行也会跟着改变,又恢复了同质化局面。

由此可见市场并没有实现细分,存款人偏好、支付能力等被默认相同。

以建设银行为例,其存款项目分为活期、定期、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定期按取款方式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等,按期限又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

中国与美国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存款产品设计的对比在金融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产品设计与销售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所以设计科学合理的存款产品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与美国丰富繁多的存款產品相比较之下,当前我国存在的存款产品种类稀少,各商行之间存款产品没有什么区别。

导致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少的原因既有监管、利率管制、激励机制等宏观方面的,也有产品设计机制不合理等微观层面的原因。

各国面临的产品设计约束是不同的,我们应思考在当前我国现行的约束下怎样去改进存款产品。

标签: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在我国当前存款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存款产品实际上只有期限一个要素,存款产品设计的要素严重单一化,缺乏组合和创新功能。

而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仅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而且其存款产品设计体现着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既能够吸引客户,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进而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

下面比较下中美两国存款产品设计方面各自的特点。

一、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简单地仅以期限作为分类依据,把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型,定期存款分为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整存整取等。

商业银行是根据期限确定存款利率水平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期限固定,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具体地说,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化。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仅由期限和利率确定。

存款利率水平事实上与期限长短有关,期限固定其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

2.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收益不区分余额多少。

从法定利率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仅仅以期限作为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不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大小问题,不同的账户余额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

这对大客户群体而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的。

3.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供给主体错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品种少,基本上是以期限为依据设计产品。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美商业银行存款及账户差异的启示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美商业银行存款及账户差异的启示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美商业银行存款及账户差异的启示【摘要】我国金融业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有着高速发展的情况,但是与先进的欧美等国家的高度发达的金融业相比,我国金融业、银行业还相对较为滞后。

本文就中美商业银行间存款产品的差异,论述美国商业银行丰富的存款产品给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创新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已经开始意识到金融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是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而其中利率市场化又关乎着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利益,那么面对逐步利率市场化以后,息差的消失,我国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

因而,从现在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应就如何提高存款及存款账户管理能力提出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金融银行业能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从美国商业银行对比来看,它们的存款产品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在种类上和结构上存在的较大的差异。

其中,就种类方面来看,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一般分为支票类存款、储蓄存款、定额存单,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则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定活两便类存款。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使得整个个市场被完全地细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存款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存款产品的需求。

相比之下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要少很多,且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体现不出来,居民储蓄类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等,并且存款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期限特征。

就产品结构上来看,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在微观构成要素、对存款产品账户余额要求以及存款产品定价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

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造成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两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同。

美国早在1986年4月即实现全面的利率市场化。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分析

美国 的 商业 银 行 在设 计 产 品时所 考 虑 的 因 素很 多 ,一般 会 根 需求 。美 国能够 真正 以客 户 为中心 ,不 断的增 强客 户的满 意度 ,同 据开 户起 点 ( 1 0 如 0 美元 、 1 0 美元 、 10 0 00 0 0 美元 等 )、日均 余额 时也增 加 了客户 对银 行的 忠诚度 。在 中国 ,大 多数 居民 的资金投 向 ( 10 美元 、6 0 美 元 、1 0 0 如 50 00 0 0 美元 等 )、联 合 账户 的余额 、 是储蓄 ,使 得各 商业 银行 又充 足的资 金 ,从而使 商 业银行 不能 真正 期限 、利率 、减 免账 户 管 理 费等 因素来 开 发 存 款产 品。 不 同 的要 把 “ 以客 户 为中心 ”落 实到实 处。 3两国 的经 营模式 不 同。我 国商业 银行 的主 要收入 是存 贷 利息 . 素组 合便 会 搭 配 出不 同 的存 款 产 品 。 以 花 旗 银 行 的存 款 产 品 为 例 ,花旗银 行 的个人 银 行业 务种 类包 括 支票 账户 、储 蓄账 户 等, 而 差。银 行通 过支 付存款 利息 吸收 客户 存款获 得大 量 资金 ,然后再 放 支票账 户 类存 款 产 品就 包括 以下 几种 : t a k Z C e k g Cib n  ̄E — h c i 、 i n 款 收取 贷款 利息 ,从 而获得 高收 益。这 就造 成各 商业 银行缺 少产 品
[ 关键词 ]商业银 行 存 款产 品 设 计要 素 随 着国际 资本 流动 的不 断开放 ,经 济全球 化 已经得 到世 人 的广 是 以期限 为依据 进行 分类 的。 泛 认 同,金融 国 际化 的程 度逐 步提 高 ,金融 业的发 展对 各 国经济产 生 了越来 越深 刻的影 响。 在经济 全球 化 ,金融 国际 化的 大背 景下 ,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存款产品方面各具特色。花旗 银行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国际化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门槛较高,更适 合高净值客户群体;而工商银行在传统储蓄业务领域表现较好,更适合广大人 民群众和经济实体客户群体。
针对未来发展,建议花旗银行和工商银行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拥有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网络。花旗银行提供个人银行、企业银行、 投资银行等多项金融服务,以创新、专业和高效著称。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国有 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拥有广泛的国内业务网络和庞大的客户基础,提供个 人储蓄、企业贷款、投资银行等多项金融服务。
1、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美商业银行应加强金融创 新,推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存款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 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研究 和应用,提高风险分散能力。
利率市场化对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不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花 旗银行由于具有全球业务网络和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市场变 化,调整存款产品和服务策略。而工商银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也在逐 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的应对能力,加强金融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存款利率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存款利 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由于花旗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其存款利率通常高 于工商银行。此外,利率市场化也推动了存款产品的创新,为中美商业银行提 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作为两个经济大国,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制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其中,存款保险制度是两国金融制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美两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 相似之处(1)基本原理相同。

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即保护普通储户的储蓄免于意外损失。

这一原则对于保护小额存款的储户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往往无法承担突然的损失。

(2)制度保障规模基本相同。

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对存款规模的保障有所限制。

美国的保障规模是25万美元,而中国的规模是50万人民币,但这两个数值在保障普通储户方面都是相当的。

(3)实施机构有所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由中国银监会实施,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则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实施。

这些机构在规定和执行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2. 不同之处(1)资金来源的区别。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由各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负责缴纳保险费用,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则由金融机构向FDIC缴纳保险基金。

这导致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资金来源上存在一些差异。

(2)风险监管机制的差异。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风险监管上相对较弱。

中国采用了基于市场的监管方式,而美国采用了更为严格的合规性监管。

这两种监管方式的区别可能引起股权募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同。

(3)制度扩展的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理论上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成立初期也曾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保险服务,但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被迫撤销。

综合以上分析,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国对普通储户的保障规模都非常相似,但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细节差异,可能会导致两国在金融稳定和危机管理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因此,两国应该学习彼此的经验,加强合作,提高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水平。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中美两国都有着针对存款保险的制度,用于保障个人及机构的存款安全。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首先,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背景不同。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于1995年颁布实施。

该条例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基础是《1933年银行法案》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案》。

这两个法案都是在大萧条时期为解决银行和证券市场的危机而制定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其次,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机构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存款保险基金,即简称“存款保险基金”。

存款保险基金是由国务院主管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非营利性的法人机构,主要职责是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存款保险服务。

而美国的存款保险机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是美国政府机构之一,负责保险美国各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

同时,FDIC还负责监管和解决银行和储蓄机构的问题,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再次,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范围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基金主要保障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对于单个账户的保险金额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而美国的FDIC保险范围较广,不仅保险各类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还保险个人退休账户、信托和债券等。

对于单个账户的保险金额限额为25万美元。

最后,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基金来源也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缴纳,同时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提供的财政拨款和债务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而美国的FDIC主要来源于由银行和储蓄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

如果FDIC用完了所有的存款保险费用,美国财政部将提供额外的资金。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立法背景、存款保险机构、保险范围和基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的制度设计会导致不同的成效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保障国内银行存款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保障范围、保险金支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探讨两国在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异同之处。

我们来看一下中美两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负责监管银行业,该机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国内各类人民币存款。

保险基金由银行业金融机构缴存,以保障银行发生倒闭时能够及时偿付存款保险金。

而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负责实施,该机构将对银行存款予以最高5万美元的保险保障。

关于保障范围方面,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所保障的存款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主要存款账户,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则包括储蓄存款、检查存款、定期存款、借记卡存款等多种存款账户类型。

基本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所保障的存款类型更加全面。

在保险金支付方面,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受保险银行发生破产时的保险金支付有明确规定。

在存款人提出保险金求偿申请后,保险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偿付义务。

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受保险银行的破产保险金支付也有规定,但是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保险金支付方面更加灵活,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更加灵活。

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方面,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由政府主导,由政府机构进行存款保险金的管理和运行。

而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由联邦政府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机构进行管理,相对更加独立。

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保障范围、保险金支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政府主导、保障范围较窄等方面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不同,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保障范围、保险金支付上表现得更加灵活和细致。

不同的国家在面对金融风险和银行倒闭时采取的制度安排有所不同,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在金融监管和保障存款人权益方面的不同理念和制度建设。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稳定等职责。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存款保险制度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下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上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均设立了存款保险机构,负责存款保险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美国的存款保险机构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而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统一管理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的存款保险业务。

在机构设置上,中美两国存在差异,但其主要职能和目标是相似的。

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依靠银行业缴纳的保险费和投资收益来进行运作,FDIC还会通过向资本市场借款来解决资金需求。

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依靠银行业的保险费、政府的资金拨款以及其他资金来源来运作。

在资金来源上,中美两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差异,但都需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来应对存款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范围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每个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的存款进行最高25万美元的保险,可以保证存款人在银行破产等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每个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的存款进行最高50万元的保险,相对较美国更为宽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存款人的利益。

存款保险制度的公众认知和知晓程度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FDIC是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的机构,广大美国民众对FDIC的存款保险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

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公众认知和知晓程度上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了解。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在机构设置、资金来源、保险范围和公众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是为了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稳定而设立的,不同的制度设计反映了两国的不同国情和金融体系特点。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愈发复杂。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比较分析中美存款保险制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居民存款安全而设立的。

中美两国均设立了存款保险机构,中国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美国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两国均有针对存款的保障措施,保障存款人在银行破产或严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能够取回自己的存款。

1. 范围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针对的范围略有不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涵盖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发性金融机构等,总共有超过400家金融机构覆盖。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只针对联邦保险公司监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数量约为5,000家。

2. 操作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机构在运作上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在发生金融机构破产时,一般采取“整体转让”的方式,将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

而美国的存款保险机构则会对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盘,继而进行赔偿。

3.赔偿方式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赔偿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在发生金融机构破产时,赔偿的金额最高为人民币50万元,而美国则是赔偿每户最高25万美元。

另外,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先行赔付制度,即在破产的金融机构完成整体转让之前,存款保险机构先行赔付存款人部分存款;而美国则是在破产后进行赔付。

4. 财务状况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财务状况也有所不同。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资产总额为1.6万亿元,与全国总的存款总额相当;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则为1.5万亿美元,资产覆盖率为1.35。

总体来说,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而设立。

比较分析中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两国在存款保险制度发展上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
工商银行为例
周永锋;王菁婧
【期刊名称】《商场现代化》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种类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发展的建议.
【总页数】1页(P174)
【作者】周永锋;王菁婧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为例[J], 冯菁
2.浅谈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差异--对比花旗银行与工商银行的思考 [J], 李茗馨
3.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比较——以中国工商银行和美国银行为例 [J], 罗俊
4.城市商业银行存款营销问题探析--以黄河银行为例 [J], 张政军
5.从美国花旗银行存款产品设计探究中美存款产品差异 [J], 郝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差异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具体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两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但从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差异切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对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存款产品,差异分析
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业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加快金融业的发展步伐。

然而,与金融业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还是滞后的,这里,主要分析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

一、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主要差异
在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更为丰富,在产品的设计上更能体现出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服务理念。

丰富的存款产品种类是基于对客户以及市场的细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业、收入以及风险偏好的客户的不同需求,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此不断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目标客户群体,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花旗银行的存款产品具体的来看:花旗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种类包括支票账户(checking accounts)、储蓄账户(saving accounts)等,这两类账户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支票账户包括citigold、the citibank account、citibank basic checking、citibank student account四类;储蓄类账户包括
day-to-day savings account、citibank savings plus account 两类。

花旗银行主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产品的要求以及客户相应的权利。

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里,存款产品是一种契约,综合了权利与义务两方面的内容,当客户渴望更多的权利的同时,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必须要履行更多的义务。

通常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设计要考虑多个因素,主要为以下六个:开户起点、日均余额、优惠、惩罚、期限、利率。

六个变量的不同组合造就了美国多元化的存款产品。

而反观中国,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要单调得多,中国工商银行的存款产品只有十四种,其中城乡居民以及单位存款只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存款产品的设计上仅仅考虑两个因素:利率和期限,加之我国并未实行利率的市场化,利率是一个既定条件,那么,期限就成了决定我国存款产品的唯一变量。

因而,我认为存款产品构成要素的不同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存款产品种类的不同是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最大差异。

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存在差异的原因
1、客户对于存款产品的需求意识不同。

在美国,不同职业、年龄、收入的人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对于存款产品的需求是什么,这些客户本身对于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的需求意识是很强的。

而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种状态,我们没有这样一种意识,当我们手中有一万元钱和壹佰万元钱的时候,我们对于存款产品的需求是相似
的,不过是给自己的钱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居所,同时获取微不足道的利息收入。

我觉得这从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国民教育中对于金融教育的缺失,就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即使他们受了高等教育,但只要不是经济学相关专业,他们的这种意识都是相当薄弱的。

因为没有需求的意识,自然不会激发商业银行创造多样化存款产品的动力。

2、两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地位不同。

在美国,客户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来源,银行将自己定位成一个金融服务机构,这样商业银行就能够更多地考虑客户的真正需求。

而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存贷款利差,居民把钱投向储蓄,为银行创造了贷款资金来源。

但是银行与居民本身的地位不对等,银行处在相对强势的位置,客户反倒成了弱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说银行处在一种垄断的行业位置上一点都不为过,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无法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3、金融业发展程度不同。

其实前两点原因归根结底都可以概括为一个金融业的发展程度问题。

美国长期以来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领跑全球经济发展浪潮,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相当成熟。

而中国,大力发展金融业不过是近些年才提出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加快发展步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但是我们的金融业发展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发展并完善金融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是不可放松的。

只有拥有了一个成熟、完善的机制与环境,我们的存款产品,我们的金融服务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更加个性化。

三、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对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启示
1、注重差异化服务,强化市场细分。

我觉得商业银行的定位就应该是金融服务机构,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重视不同存款人的不同需求:或看重利息的多少;或看重账户的支付功能。

通过细分市场给顾客以不同的定位,拓展自身存款产品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2、重视存款产品的创新。

创新是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银行的生命。

以花旗为例,可转让定期存单(cd)以及可转让支付命令(now)的出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堪称美国银行也一场革命。

中国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存款产品领域,单一的期限约束使得存款产品没有创新的空间,可替代性极高,存款产品的产生滞后于客户需求的发展。

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存款产品开发领域可以强化创新意识,使产品更加多元化、细节化、个性化,以创新来不断开拓市场,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