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
血液成分单位的概念
血液成分单位的概念
血液成分单位是指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各种血液成分的计量单位。
常见的血液成分单位包括红细胞单位、血小板单位、血浆单位等。
这些单位的具体含义如下:
1. 全血单位:指献血者的全血采集量,用于临床上的输血和血液置换等治疗。
2. 红细胞单位:指从一个全血单位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成分,用于补充红细胞不足或贫血等症状的治疗。
3. 血小板单位:指从一个全血单位中分离出来的血小板成分,用于补充血小板不足或预防出血等症状的治疗。
4. 血浆单位:指从一个全血单位中分离出来的血浆成分,用于补充血浆不足或维持血容量等症状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血液成分单位在临床上的用途和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
同时,血液成分的分离和制备也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血液输注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病情的支持。
在输血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血液成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成分血的适应征以及输血指南,旨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一、血液成分简介成分血是将全血分为不同的成分进行输注,以满足患者特定的需求。
常见的成分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等。
不同的成分血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求,下面将分别介绍其适应征。
二、红细胞悬液的适应征红细胞悬液是由去除了血浆的全血制备而成,主要用于治疗贫血病患者。
它适用于以下情况:1.急性失血:大量失血后需要迅速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
例如,创伤、手术等情况。
2.慢性贫血: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如慢性肾脏疾病、癌症等。
3.术前准备:需要手术的患者,为了准备手术中或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失血而提前输注红细胞。
三、血小板悬液的适应征血小板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以下情况适用于输注血小板悬液:1.血小板功能障碍:如巨大血小板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等。
2.血小板减少:由于骨髓抑制性疾病、药物治疗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手术后或创伤后出血:术后或创伤后患者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不止。
四、新鲜冰冻血浆的适应征新鲜冰冻血浆是由新鲜全血经过冷冻和除去红细胞、血小板等过程后制备而成。
适应征如下:1. 凝血因子缺乏: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疾病,如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 全身性出血:由于言语内的抗凝药物过量、肝功能衰竭等引起的全身性出血。
3. 顽固血糖:用于治疗成人和小儿的顽固低血糖。
五、血液成分的输血指南在输血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成分血。
2. 检查患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以确保输注的血液与患者相容。
3.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和储存应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血液成分的变化
血液成分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血液成分的理解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血液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运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
本文将探讨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大约在每毫升5百万到5千万之间。
然而,红细胞计数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贫血、失血以及环境高原都可能导致红细胞计数降低,而红细胞增多症和长时间低氧状况则可能导致红细胞计数升高。
这些变化的临床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心悸等。
二、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抵抗病原体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的作用。
白细胞的正常计数范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在每立方毫升4千到11千之间。
然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是机体应对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的一种反应。
当机体遭受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这是免疫系统为了应对感染而增加白细胞的产生。
相反,某些药物、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这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三、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状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约在每升15万到50万之间。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例如,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而血小板增多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四、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身体各处。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大约在120到160克/升,而女性则略低一些。
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贫血的指标,而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骨髓异常增生或其他疾病有关。
血红蛋白异常会对氧气的输送和供应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机体感到疲劳、虚弱等症状。
总结起来,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能是机体对内外部因素的反应,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血液成分及保存
血液成分及保存血液成分及保存〃血液由哪些成份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
血浆中含有约91%一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它会自然凝固,此时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黄色液体就是血清。
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一个成人大约有相当于体重8%的血液在全身各个部位循环,也就是说如果体重为60公斤的人约有4.8公斤的血液。
血液的比重约为1.060,因此4.8公斤重的血液约为4.5公升。
因此60公斤体重的人有约4.5公升,重约4.8公斤的血液。
做化验检查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血液标本,血清标本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标本多用于凝血、生化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选用什么样的血液标本不是患者需要记住的,应该由医生、护士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若要得到血浆可以这样做:无菌条件下,静脉采血,接收管中加适量抗凝剂如肝素钠等,离心(3000r.min-1,20min,4摄氏度),取上清液经0.22um 微孔滤膜过滤,-20摄氏度保存备用。
若要制备血清,则可以这样做:无菌条件下,静脉采血,37摄氏度恒温水浴促凝(时间足够长,2-4小时),离心(3000r.min-1,20min,4摄氏度),取上清液经0.22um 微孔滤膜过滤(滤液透明、清亮、淡黄色、无沉淀、未溶血),-20摄氏度保存备用。
常用血液成分的特点与合理应用
开发新的血液成分的过程
1
评估研究
鉴定需求,评估成分开发潜力。
2
开发策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定项目计划及开发规划。
3
研究论证
对血液成分的开发进行实验论证。
4
上市流通
整理并上市成品。
常用血液成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现状
现在的血液成分的生产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
未来
基因编辑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会有进一步 的创新。
总结
1 应用的广泛性
常用血液成分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
2 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和正确挑选血液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3 未来的发展潜力
未来的血液成分研究会持续更新和发展。
红细胞
可供氧源
血小板
止血源
白细胞
免疫系统的基石
血浆
作用广泛
常用血液成分的应用
红细胞
用于缺氧的病人。
血小板
用于手术后和急救。
白细胞
用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
血浆
用于手术后和其他医疗场景。
常用血液成分的合理使用注意 事项
• 血液成分需严格选型,以免造成血液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 血液成分需要经过病人的同意和规定期限的检查。 • 在使用血液成分时,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和消毒,以降低患者感染和疾
常用血液成分的特点与合 理应用
血液成分是由献血者采集的血液经过分开处理后制成的不同的成分。这些成 分在医疗中被广泛使用,今天我们会介绍一些常用血液成分的特点和应用及 注意事项。
常用血液成分的定义
常用的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每种成分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常用血液成分的特点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结构以及不同的生理功能。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以输送氧气;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破坏及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及细胞残骸,攻击病原体及外来物体;血小板参与凝血,把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血浆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运载血细胞,同时也运输人体生命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有运输、缓冲、防御、止血的作用。
它保持着整个身体与外界环境间的联系,也维持着各器官组织间的相互联系。
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
2、白细胞
白细胞在学细胞 中体积较大、数 量较少。具有细 胞核。白细胞是 人体与病魔斗争 的“卫士”。白 细胞能通过变形 穿过毛细血管壁, 集中到病菌入侵 部位,将其保卫、
吞噬。
白细胞吞噬细菌
如果白细胞的 数量高于正常 值,会是什么 原因呢?
3、血小板
血小板形状不 规则,是最小 的血细胞,没 有细胞核。血 小板会在伤口 处聚集,释放 与血液凝固有 关的物质,形 成凝血块堵塞 伤口而止血。
如果血液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 板的数量偏少, 会有什么危害?
血液成分 主要功能
血浆
红细胞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 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免疫
凝血
一、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 一、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
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 态成分。其90%都 是水,其余是溶解 在血浆中的各种物 质,包括从消化道 吸收来的营养物质, 细胞排除的废物, 此外血浆中还有许 多与凝血、抵御疾 病相关的血浆蛋白。 血浆主要作用是运 载血细胞,运输营 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红细胞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 圆盘状。成熟红细 胞无细胞核,寿命 只有120天。骨髓 能不断地产生新的 红细胞。红细胞呈 红色,含有血红蛋 白,血红蛋白含铁, 它在含氧量高的地 方易于氧气结合,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 易与氧气分离。因 此红细胞具有运输
氧气的功能。
如果体内的红细胞或 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 于正常值,会对健康 造成什么影响?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血液成分是由血液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和制备而来的。
在临床医学和研究领域中,制备血液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用途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常见的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
血浆制备血浆是血液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它是无细胞的液体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荷尔蒙、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
血浆的制备主要通过离心分离技术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采集血液样本:通常采用抽血的方式,使用采血针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抽取的血液样本需要加入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血液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
4. 收集血浆:离心后,血浆会上浮到血液样本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其取出。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血液中负责携氧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细胞成分,红细胞制备主要应用于输血和治疗贫血等情况。
制备红细胞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 采集全血:采用和制备血浆相同的方式,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加入相应的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全血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分离。
离心后,血细胞将被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
4. 去除血浆: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上层的血浆去除,使得只剩下红细胞。
5. 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残余的血浆和其他杂质,保证红细胞的纯度。
6. 保存和贮存: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贮存,以备输血或治疗需求。
血小板制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另一种细胞成分,它在血液凝结和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制备的步骤如下:1. 采集全血:类似于制备红细胞和血浆的过程,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添加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以防止血液凝结。
3. 离心:将全血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浆和红细胞与血小板分离开。
4. 收集血小板:血小板富集在离心后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进行收集。
血液的六种成分
血液的六种成分血液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液体之一,它由多种成分组成,每个成分都扮演着关键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下面将介绍血液的六种主要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清和血液凝固因子。
1. 红细胞:红细胞,也叫做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成分。
它们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全身运输。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从肺泡中吸入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同时,红细胞也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以便从肺泡中呼出。
2. 白细胞:白细胞,也叫做白血球,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主要负责识别、追踪和消灭体内的病原体,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吞噬病原体、产生抗体、启动免疫反应等。
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碎片,它们起着止血和血管修复的重要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附近,形成血小板聚集体,然后释放出血管收缩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凝块的形成,从而防止进一步出血。
4.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透明的液体部分,它是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的剩余物质。
血浆主要由水、电解质、蛋白质、激素、营养物质和废物组成。
血浆在体内起着输送养分、荷尔蒙和废物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维持水平衡、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5. 血清:血清是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凝固酶作用下形成的高度透明液体。
血清是血浆在凝固过程中凝固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后产生的。
血清中含有血浆中的大部分成分,但不含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是很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之一。
血清可以通过临床检验来评估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6. 血液凝固因子:血液凝固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蛋白质分子。
这些因子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凝血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发生在血管内部,外源性凝血途径则发生在创伤和破损的组织中。
血液的七种成分
血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包括以下七种主要成分:
红细胞(红血球):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成分,它们携带氧气到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白细胞(白血球):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分,它们负责抵御病原体、维持免疫功能和清除废物物质。
白细胞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它们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区域,并释放化学物质来促进血液凝结和止血。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最大的组分,占据了血液的大部分体积。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营养物质、激素和废物等组成。
血浆起着输送养分、荷尔蒙和废物的作用。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浆中的凝血蛋白质被激活并形成凝块,同时血浆中的液体部分被称为血清。
血清中不含凝血蛋白质,它可以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生化指标。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负责携带氧气并在组织中释放。
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使其能够结合氧气。
血液细胞分数(Hematocrit):血液细胞分数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体积比例。
它表示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于评估贫血或血液浓度的状态。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血液,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和健康状态。
血液血浆血清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血液血浆血清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血液、血浆、血清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血液、血浆和血清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血液组成部分,它们在生理功能和组成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从血液的定义、血浆与血清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血液的定义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生物体内重要液体。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负责运输氧气、参与免疫和凝血等生理功能。
而血浆则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
二、血浆与血清的概念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占据血液总体积的约55%。
它是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多种物质组成。
其中,蛋白质是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此外,血浆还含有一定浓度的糖类、脂质和激素等。
血清是在血浆中去除了凝血因子的液态部分,它是血浆在凝血过程中被离心分离后得到的。
因为凝血过程中需要用到凝血因子,所以血清中不含有凝血因子。
与血浆相比,血清中除去凝血因子的成分更为纯净。
三、血浆与血清的关系血浆和血清在物质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由水、蛋白质、电解质等物质组成。
血清是通过离心分离后,将凝血因子从血浆中去除得到的。
因此,可以说血浆是血清的前体。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血清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血浆和血清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用途。
血浆可以用于血浆置换、患者输血等治疗过程中,以提供血细胞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而血清则主要用于临床化验中,如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检测等。
由于血清去除了凝血因子,可以减少凝血酶活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在某些实验检测中更具优势。
四、总结血液、血浆和血清是人体内重要的血液成分。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而血清则是在血浆中去除了凝血因子得到的。
它们在物质组成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又相互联系。
深入了解和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系统的功能和疾病诊断。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百度百科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命物质,它承载着氧气、营养物质以及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并通过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血液的组成复杂多样,包含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
本文将对血液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功能进行详细讨论。
一、血液的概念和分类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组成。
液体成分称为血浆,约占全血的55%,它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细胞成分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血液的组成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它们携带着氧气并将其输送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鲜红的颜色。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具有捕捉和杀灭入侵病原体的能力。
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免疫功能。
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个细胞片段,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破损时形成血栓,防止出血。
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在破损处并释放出一些活性物质,促使血栓形成,起到止血作用。
4. 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它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维持血液的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三、血液的功能1. 运输功能:血液携带着氧气和养分从肺部和消化系统传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2. 免疫功能: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3. 凝血功能: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协同作用,使血液在受伤的血管壁上凝结形成血栓,停止出血。
4. 调节功能:血液可以调节体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并通过携带和分布体内的激素和生长因子等物质来调节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人体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人体血液成分及其功能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态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非细胞成分的部分,占总体积的55%左右,主要由水、蛋白质、盐类、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组成。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养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体温和免疫功能等。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最丰富的血细胞,约占血液总体积的45%。
它们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细胞,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用于呼出体外。
红细胞的形态适合在血管中快速流动,提供高效的氧气输送和二氧化碳运输。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负责抵御感染和疾病。
它们可以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粒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
淋巴细胞则参与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细胞毒素来清除病原体。
白细胞数量的增加通常意味着存在感染或炎症等状况。
血小板是体内的细小片状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它们起着止血和凝血的重要作用。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以阻止进一步出血。
此外,血小板还能释放许多重要的凝血因子,进一步促使血液凝结,维持出血的控制。
血液成分之间密切合作,保持人体内正常功能的运行。
血浆提供了运输养分和废物的介质,同时通过免疫蛋白和其他免疫成分维护免疫系统的功效。
红细胞通过携氧运输氧气,保证各个细胞的正常代谢。
白细胞提供了免疫防御系统,协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血小板则维持血液的止血和凝固功能。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高效的生命维持系统,在体内保持了内环境的稳定。
最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维护了人体正常运行的平衡状态。
通过了解血液成分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机制,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物液体之一,它通过循环系统在身体各个部位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的生化物质,同时也能清除代谢产物和细胞垃圾,维持体内的稳态。
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液体的部分,占据了血液总体积的约55%。
它主要由水组成,其中溶解着多种生物化学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电解质等。
血浆向全身输送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化物质,同时也将代谢废物和其他毒素带回肝脏和肾脏进行处理和排泄。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占据了总血细胞数量的大部分。
它们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将其从肺部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也负责将二氧化碳从身体的细胞运回到肺部,促使其呼出体外。
白细胞是血液中数量较少的细胞,但它们在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能主动穿越血管壁进入身体组织,寻找并消灭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有不同的功能,如中性粒细胞负责吞噬和杀死细菌,淋巴细胞则参与体内免疫记忆和抗体产生等反应。
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的小细胞片状结构,它们起着血液凝固的重要作用。
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栓,阻止血液继续流失,并通过放出血小板因子激活凝血过程,形成血块,帮助伤口愈合。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紧密相连,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着体内的稳态。
它们共同构建了人体的循环系统,确保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维持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有效的止血过程。
血液的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保持血液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
血的成分化学式
血的成分化学式
这篇文章将介绍血的成分和化学式。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液体之一,它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分子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白细胞负责免疫和防御,而血小板则有助于止血。
血液的化学式主要与血浆的成分有关。
血浆中最多的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蛋白质是血浆中的主要成分,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蛋白,其化学式为C213H348N56O76S。
电解质是血浆中的离子,包括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和钙离子(Ca2+)等。
这些离子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
总的来说,血液的成分和化学式是非常复杂的,每一种成分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化学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粘附功能 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 聚集功能 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 释放反应 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 到细胞外 血液凝固 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 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的作用 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 收缩作用 造血干细胞 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造血的 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和特 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境中, 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
• •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
非感染性疾病Biblioteka 川畸病(KAWASAKI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子VIII抑制物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习惯性流产
四、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适应证
•
血友病A(hemophilia A)
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是防治血友病A出血 和手术的首选治疗措施。
1、单(机)采血小板 2、浓缩血小板
表1
血液成份(无形 )
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
血浆制品 备 注
-----------------------------------------------------------------------------------------------
----------------------------------------------------------------------------------------------血浆 1、普通冷冻血浆 2、 新鲜冷冻血浆
•
纤维连接蛋白缺乏症。
八、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适应证
• • • •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肝脏疾病导致Fg合成减少; DIC消耗纤维蛋白原增加;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 •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荨麻疹、呼吸困难、头痛、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DIC等。
血液的组成 有形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 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 所得到的液体部分 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 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
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 带走二氧化碳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 噬碱性粒细胞 噬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六、抗凝血酶制品输注 适应证
• •
血浆遗传性AT缺乏症和功能缺乏症。 手术、创伤和分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获得性AT缺乏:重症肝炎、肝硬化、血液透析、
•
•
肾病综合征、骨髓移植。
七、冷沉淀
适应证
•
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VWD、凝血因子XIII
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1、输注1×1011血小板,可升高1.5×109/L;
输注结束后即刻检测血小板计数(BPC)
2、若每单位PC含血小板4.8×1010,输入5个
单位即可使血小板升至36×109/L。
四、粒细胞制品输注 适应证
• •
各种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无论伴有感染者。 虽然中性粒细胞在0.5×109/L以上,但伴有高 烧或感染,特别是单用抗生素不能控制者。
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
血细胞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
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浆衍生物(plasma derivatives)
血浆蛋白制品或血液制品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浓缩物等
血液成分输注的意义
纯度高,针对性强,提高输血疗效并减少体循环负担
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病毒的传播
一血多用,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
(三)洗涤红细胞 指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的红细胞,本品中仅 含<1%的血浆蛋白和<20%的白细胞。 适用于下列疾病伴贫血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 输血性溶血反应; • 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疗法; • 血循环中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 有发热和过敏输血反应者。
其他 血浆交换、透析。
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适应证
•
免疫缺陷性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可变性免 疫缺陷。 联合免疫缺陷 继发性免疫缺陷 恶性肿瘤、儿童爱滋病、肾病综合征、骨 髓移植、烧伤、器官移植、休克、大面积创伤和 手术等。
•
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染 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水痘、带状疱疹、腮腺 炎、流感。 细菌性感染 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特别伴有内毒 素和败血症的严重感染。
(二)贮存全血 适用于血容量丢失在25%(1500ml)以上者
• 急性大出血患者; • 手术出血; • 创伤出血; • 消化道出血; • 呼吸道出血; • 生殖泌尿道出血等。
二、红细胞制品输注 (一)“少浆血” 指红细胞比容(Hct)在53%~60%并剩有部分血 血浆的血液。 适用于 • 血容量丢失在20%~25%(1000~1500ml)的出血。 • 慢性贫血,如再障、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肾性贫血、消化道失血所致贫血等。 (二)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 指Hct在70%~80%和剩有少量血浆的血液。适 应证同“少浆血”。
乏血小板。
(一)普通冷冻血浆
适应证
• • • • • • • • •
严重肝脏疾病 凝血因子缺乏 香豆素类药物作用的逆转 心脏直视手术
大量输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烧伤,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血浆置换
(一)普通冷冻血浆
禁忌证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者,血容量正常的老、 幼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表1
血液有形成份 红细胞
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
血浆制品 备 注
-----------------------------------------------------------------------------------------------
----------------------------------------------------------------------------------------------1、“少浆血” 2、浓缩红细胞 4、滤过红细胞 5、年轻红细胞 6、照射红细胞 白细胞 1、白细胞 2、粒细胞 血小板 去淋巴细胞 常用 常用 常用 少用 少用
剂量
有效输注量是每天至少1010个中性粒细胞。
(三)不良反应
•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如寒战、发热、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肺水
肿和休克等。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由于中性粒细胞制品中含大量淋巴细胞, 故有致GVHD的危险。
血浆和血浆制品输注
一、血浆 常用的血浆种类包括普通冷冻血浆和新鲜冷 冻血浆(FFP)两种。前种是从采血之日起5天内 从全血中制备的血浆,但缺少因VIII、因子V和血 小板;后种是采血后6小时之内制备的血浆,但缺
2、冷沉淀(因子I)
抗凝血酶 其他 1、抗凝血酶制剂 (特殊免疫 相应制剂
球蛋白、转铁蛋白等)
---
血液和血细胞制品输注
一、全血输注 (一)新鲜全血 适用于下列疾病或伴出血: • 遗传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等); • 重症血小板减少症; • 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血液的理化特性
色泽
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比重
渗透压 酸碱度 血容量 粘度
全血:1.050~ 1.060,血浆: 1.025~ 1.030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pH为7 .35~7 .45 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制备
将采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 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的技术称为血液成分制 备。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血液成分的制备。
三、血小板制品输注 (一)制品的种类
1、浓缩血小板悬液(PC)
400ml 新鲜全血分离制成的PC,规定内
含4.8×1010个血小板,容量50~70ml。
2、单采血血小板
一般每袋含2~3×1011个血小板。
(二)血小板制品输注适应证:
•
再障、急性白血病和恶性肿瘤行强烈化疗、
放疗后血小板低于20×109/L,或有其他危及
适应证
• • •
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
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禁忌证 同普通冰冻血浆
二、人血白蛋白输注
适应证
• •
•
循环血容量减少 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 败血性休克,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烧伤等。
低蛋白血症白斑病 主要见于外科手术、急性肝功能衰竭、心 脏分流术、肾病综合征,胃肠病等。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血液的生理功能
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保持体温恒定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