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协商制度
社区议事协商规章制度内容

社区议事协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社区发展,增加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凝聚社区共识,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社区议事协商是指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协商、决策的一种民主参与机制。
第三条社区议事协商应遵循民主、平等、公开、公正、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社区议事协商涉及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建设、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
第五条社区议事协商应当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进行,倡导民主决策,依法合规,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第六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服务周到、管理公正、决策科学,真正做到让民意畅通,服务群众。
第七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积极推动社区居民的自治、自律和自我管理,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第八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第九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按照居民自治、政府引导、法律监督的原则,合理合法行使权威,保障社区民主决策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社区议事协商档案管理制度,保障议事协商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归档备查。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十一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参与社区事务的领导模式。
第十二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下设主任机关,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社区议事协商工作的开展。
第十三条主任机关设专门的议事协商办公室,负责议事协商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十四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每年定期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议,研究解决社区事务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五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制度,选举产生独立公正的社区居民代表,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
第十六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制度,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第十七条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制度,鼓励和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社区事务的协商和推动。
议事协商制度模板

议事协商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议事程序和方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议事协商应坚持以下原则: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相一致;民主协商;公平公正和少数服从多数。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是议事协商的执行机构、工作机构,负责召集议事会议,执行议事会议的决议、决定,向议事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村民的监督。
第四条重大事项必须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
二、议事会议第五条议事会议是村民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是村民依法按程序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并对全体村民负责的最高权利机构。
第一节议事会议的设立第六条议事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第七条召开议事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八条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组织召开第一次议事会议。
第二节议事会议的议题第九条议事会议的议题包括:(一)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二)村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三)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和使用方案;(四)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五)其他需要提交议事会议讨论的事项。
第三节议事会议的程序第十条议事会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村民委员会报告议题;(二)村民就议题进行讨论;(三)村民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四)村民委员会执行决议。
三、议事协商的实施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村民进行议事协商。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在组织议事协商时,应当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保证议事协商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第十三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将议事协商的结果向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议事协商的监督第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向村民报告议事协商的情况,接受村民的监督。
第十五条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议事协商有异议的,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质询,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给予答复。
2024年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

2024年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____年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推动社区事务的公开透明和良好运行,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的新形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是居民通过协商和决策解决社区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区自治和民主决策的基础性制度。
第三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目标,确保社区内部的平等、公正和和谐的环境。
第四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遵循科学的立法原则,推动社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五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按照居民在社区的经济贡献、社会地位等条件确定代表名额。
第六条社区居民共同选举一位主席,负责组织和召集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
第七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设立常务理事会,由主席、副主席和其他代表组成,负责日常管理和决策执行。
第八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可以设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务的调查、研究和提案。
第三章原则和程序第九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决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民主原则。
依据多数人的意愿来决策,尊重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二)公开透明原则。
会议程序和决议应当公开透明,社区居民有权了解会议的过程和结果。
(三)法治原则。
决议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制度,不能侵犯国家和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程序如下:(一)议题的提出。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提出议题。
(二)议题的讨论。
议题经过初步审查后,由社区居民进行讨论和辩论,形成多种意见。
(三)决策的进行。
在讨论和辩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决策,决策结果以多数通过为基准。
(四)决议的执行。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应当得到全体社区居民的共同遵守和执行。
第四章权力和义务第十一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行使以下权力:(一)制定社区规章制度。
依法制定和修改社区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和管理秩序。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四篇)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是社区居民履行自治权、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途径,它是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协商的平台。
第三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加强居民自治,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第四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是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的活动,其决议和方案具有约束力。
第五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会议主席团、会议秘书处、议事委员会和代表团。
第七条会议主席团是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决策机构,由会议选举产生,由主席、副主席组成,负责主持会议,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会议秘书处是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执行机构,由社区委员会指派工作人员担任秘书长,协助会议主席团准备会议文件、组织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等工作。
第九条议事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议事机构,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负责会议的议程安排、议题准备、会议程序管理等工作。
第十条代表团是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代表机构,由社区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广大居民参与会议讨论和决策。
第三章会议程序第十一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召开,会议由主席团主持,秘书处负责组织会议。
第十二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召集应当提前7天通知全体社区居民,并说明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和议程。
第十三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决议和方案须经过全体议员的表决,符合过半数的代表出席并投赞成票即可成为决议或通过方案。
第十四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可以通过发言、提问、发表意见、投票等方式进行讨论和决策。
议事协商制度

议事协商制度议事协商制度一、制度概述议事协商制度是指在企业、政府或其他组织中,通过集体讨论、交流意见和建议,达成共识并作出决策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沟通协调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政府或其他组织中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
三、议事协商程序1. 召开会议:根据需要召开会议,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
2. 主持会议:由主持人主持会议,宣布会议目的和议程。
3. 交流意见:与会人员按照议程依次发言,表达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4. 辩论讨论:针对各方意见进行辩论讨论,并形成共识。
5. 决策执行:根据共识形成决策,并制定实施计划。
四、参与者职责1. 主持人职责:(1)负责主持会议;(2)宣布会议目的和议程;(3)控制发言时间,引导辩论讨论;(4)总结共识并形成决策。
2. 与会人员职责:(1)准时参加会议;(2)按照议程依次发言,表达各自的观点和建议;(3)遵守会议纪律,不得干扰会议进程;(4)积极参与辩论讨论,并协助形成共识。
五、注意事项1. 会议应按时开始,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时间,应提前通知所有参会人员。
2. 与会人员应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发言内容,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表达清楚。
3. 在辩论讨论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客观,不得出现攻击性言辞。
4. 形成共识后,应及时制定实施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六、制度评估为了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每年应对本制度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有必要召开会议、是否有必要对制度进行修改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本制度的改进依据。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经组织机构审批后方可实施。
协商议事制度

协商议事制度协商议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协商议事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协商议事制度的内涵、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协商议事制度的内涵协商议事制度是指在基层群众自治过程中,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就社区(村)内的公共事务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决策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协商议事制度的实践探索1. 组织形式各地在实践协商议事制度过程中,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如设立协商议事委员会、民主议事室、村民议事厅等,为基层群众提供民主协商的平台。
2. 议事内容协商议事制度涵盖基层群众自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区(村)规划、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文化活动等。
通过民主协商,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提高群众满意度。
3. 议事程序各地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协商议事程序,包括议题提出、调查研究、协商讨论、决策形成、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环节,确保协商议事制度规范有序进行。
4. 参与主体协商议事制度鼓励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包括社区居民(村民)、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等。
通过民主协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协商议事制度存在的问题1. 参与度不高虽然协商议事制度在各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基层群众对民主协商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2. 制度不完善协商议事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如议事程序不规范、决策执行不到位等。
3. 能力不足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在民主协商、议事决策等方面能力不足,影响协商议事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协商议事制度的未来发展1. 加强立法保障进一步完善协商议事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 提高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群众对民主协商的认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议事协商工作制度、

议事协商工作制度、一、议事协商的定义与特点议事协商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各方代表共同商讨特定问题,进行协商与讨论,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决策,以解决问题、促进合作、推进事务的一种工作方式。
它的特点如下:1. 高效实用:议事协商能够有效地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节约时间和成本,避免了决策错误和失误。
2. 民主公开:议事协商是一种民主的工作方式,各方代表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达权,决策结果也是公开透明的。
3. 协商性强:议事协商体现了一种和谐、合作的精神,各方代表都将彼此的利益和需求纳入考虑,寻求共同利益和统一的决策方案。
为了更好地运用议事协商工作方式,许多组织和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议事协商工作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协商质量,实现工作目标与组织理念的一致性。
议事协商工作制度通常由以下组成部分:1.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是议事协商工作制度的基础。
它包括会议召集、议程设定、发言顺序、讨论和决策等环节,确保协商顺序合理、流程清晰。
2. 权责分工:针对不同的议题和工作内容,需要制定不同的代表组和分工方案,明确各方代表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混乱和争议。
3. 决策机制:决策机制是议事协商工作制度的核心。
它要求明确的议事规则、决策条件和程序。
如何进行表决、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如何处理、是否需要领导的最终决策等。
4. 信息发布:议事协商工作制度应包括如何发布会议信息和决策结果、如何记录、保存和传播协商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规定。
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和外部传达会议信息和决策结果。
议事协商工作制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作方式,它在各种组织和机构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政府机关、企业公司、学术界、社会组织等领域,议事协商工作制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
许多政府机构以议事协商模式推进重大决策,实现意见集成与优化,加强了政策的可行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2. 在企业公司中的应用。
企业公司通常会开展专题研讨会议,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模式、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议事协商,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安全社区定期协商议事制度

安全社区定期协商议事制度一、目的:安全社区定期协商议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社区住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建立社区自治的机制,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发展。
二、议事方式:1. 定期议事会:社区设立定期议事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由社区委员会主持并通知社区住户参加。
2. 紧急议事会:社区住户或社区委员会可以提出紧急事项,需要召开紧急议事会来讨论和解决。
紧急议事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一周之内召开。
三、议事程序:1. 议事通知:社区委员会在召开定期或紧急议事会前提前一周发布通知,内容包括议事会的时间、地点、议程等。
2. 提案提交:社区住户在议事会召开前,可向社区委员会提出议题或提案,内容需书面提交,并在议事会上进行讨论和表决。
3. 议事程序:议事会以主持人主持,由社区委员会成员依次介绍议题,让社区住户依次发言。
发言顺序可以轮流或通过抽签决定。
4. 议事决策:社区住户可以就议题进行表决,一票通过或否决。
如果有争议,可进行辩论,最终通过多数派决定。
5. 议事记录:社区委员会需要记录议事会的内容,包括议题、发言内容、讨论结果等,记录后进行整理和公示。
四、议事内容:1. 社区管理:社区住户可以就社区公共设施、物业管理等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2. 公共安全:社区住户可以就社区的安全措施、犯罪预防等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3. 社区活动:社区住户可以就社区举办的活动、节日庆祝等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4. 居民福利:社区住户可以就居民福利、社区公益等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五、议事结果和执行:1. 议事结果:议事会达成的决策,由社区委员会负责执行,并向社区住户进行通知和公示。
2. 评估和改进:社区委员会可以对议事会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提高议事会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建立安全社区定期协商议事制度,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增强社区住户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
小区自管会议事协商制度模板

小区自管会议事协商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区业主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范围内的一切业主事务。
第三条小区自管会议事协商制度遵循民主、法治、公开、协商的原则。
第四条小区自管会议事协商制度以业主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业主自治管理。
二、组织架构第五条小区设立业主大会,业主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特殊情况下,经业主委员会或者20%以上业主提议,可以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第六条业主大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小区管理规约、选举和罢免业主委员会成员、审议和批准小区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等事项。
第七条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业主委员会由5-9名业主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八条业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执行业主大会的决议;(二)负责小区的物业管理;(三)负责小区的维修资金管理;(四)负责小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五)负责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六)负责小区的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七)负责小区的公共收益的管理和使用;(八)定期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九)履行法律法规和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小区设立监事委员会,监事委员会由3-5名业主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条监事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二)监督小区的财务管理;(三)监督小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四)监督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五)监督小区的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六)监督小区的公共收益的管理和使用;(七)向业主大会报告监督情况;(八)履行法律法规和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三、议事规则第十一条业主大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定期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临时会议可以根据业主委员会或者20%以上业主提议召开。
第十二条业主大会会议的议程包括:(一)审议和批准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审议和批准小区的财务报告;(三)审议和批准小区的管理规约;(四)选举和罢免业主委员会成员;(五)决定小区的重大事项;(六)业主大会认为需要审议的其他事项。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导言: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作为一种基层民主管理方式,对于推动村级事务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流程,从中简至繁,由浅入深,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制度。
一、村级议事协商的定义与重要性村级议事协商是指在村级组织中,通过集体协商、讨论和决策,解决村民共同关心的重大事务。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村级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村级事务的良性发展。
二、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流程1. 召集议事会:由村级组织或村民代表提议召集村级议事会,并确定议事会的时间、地点和议题,同时通知全体村民参会。
2. 提出议题:在议事会召开前,村级组织或村民代表将议题集中收集和整理,并在议事会上逐一提出讨论。
3. 议题讨论与协商:议事会上,村民代表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关切提出意见和建议,与其他与会者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
这一阶段旨在促进多方参与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4. 决策与投票:经过多方协商和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或达成多数意见的,将进行决策与投票。
投票结果将作为制定具体事务措施的基础。
5. 执行与监督:决策完成后,需要确保相应的事务措施得到切实执行,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三、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山村农田治理问题的协商在一个农村村庄中,存在着农田土地沟渠损坏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召开议事会、提出议题、深入讨论与协商,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集中资金修复农田沟渠问题。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2. 案例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协商某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落后,村民对此诉求强烈。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流程得以启动,通过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综合考虑与协商,最终把公共设施建设列为村级重点工作,并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这个案例显示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决策效果和民主意识的提高。
居委会居民议事协商制度范文

居委会居民议事协商制度范文尊敬的各位居民:为了更好地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我们特制定本居民议事协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居民议事协商活动,保障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一、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的定义和意义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社区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民间组织代表等各方代表共同参与,就社区内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共识,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一种制度。
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形式,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重要途径。
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可以更好地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二、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程序1. 组织形式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民间组织代表等各方代表共同参与。
2. 议事协商程序(1)提出议题:社区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民间组织代表等各方代表可以向社区党组织提出议题,也可以通过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提出议题。
(2)确定议题:社区党组织对提出的议题进行审核,确定议题是否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3)发布通知:社区党组织应当提前发布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
(4)召开会议: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召开,参会人员包括社区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民间组织代表等各方代表。
(5)讨论议题:参会人员就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举手表决等方式形成共识。
(6)形成决议: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形成的共识应当形成书面决议,由社区党组织负责执行。
(7)公示决议:社区党组织应当将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形成的决议进行公示,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三、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的保障措施1. 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社区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的领导和指导,保障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
社区议事会协商制度范本

社区议事会协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议事会(以下简称议事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议事会的工作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公开透明、平等协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
二、组织结构第四条议事会由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社区党组织代表、社区居委会成员等组成。
其中,居民代表不得少于议事会成员的百分之六十。
第五条议事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议事会成员选举产生。
主任负责召集和主持议事会会议,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六条议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如环境卫生委员会、公共安全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等。
专门委员会由议事会成员担任,负责具体事务的调查研究、协商讨论和监督实施。
三、会议制度第七条议事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特别会议。
第八条议事会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出席方能召开。
会议决议需得到出席会议成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方能有效。
第九条议事会会议议题由主任、副主任、专门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议事会成员提出,经主任同意后确定。
第十条议事会会议应当公开进行,居民有权查阅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议事会讨论情况和决策结果。
四、决策程序第十一条议事会决策事项应当经过充分协商,达成共识。
决策结果应当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
第十二条议事会决策事项应当依法进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和居民利益。
第十三条议事会决策事项的实施,应当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决策落地生根。
五、监督与考核第十四条议事会对社区居民负责,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社区居民有权对议事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十五条议事会成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议事会活动。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范文(3篇)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范文第一条会议目的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旨在通过集体讨论、协商和决策,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第二条会议组织1.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由一名主持人和一名记录员组成会议组织者。
2. 主持人负责主持会议,维持会议秩序,保证讨论的公正和平等。
3. 记录员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和决策结果,并起草会议纪要。
第三条会议时间和地点1.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定期举行,根据需要也可以不定期召开。
2. 会议时间和地点提前通知社区居民,确保居民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会议。
第四条会议议程1. 会议议程由社区居民提议,主持人根据居民提议的议题确定最终议程。
2. 会议议程应包括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及社区发展和改善的建议。
第五条会议决策1. 会议决策采取多数表决原则,即多数意见决定。
2. 会议的决策结果应当尊重居民的意愿,并得到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和执行。
第六条会议纪要1. 会议记录员应当将会议的讨论和决策结果以及参会的居民名单记录下来,并保留备案。
2. 会议记录员应当编写会议纪要,确保会议的讨论和决策结果被正确记录并向社区居民传达。
第七条会议评估1.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结束后,社区居民可以对会议的组织和运作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
2. 社区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社区居民的评估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会议制度。
第八条会议秩序1.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应当遵守会议纪律,尊重他人意见,不得干扰会议秩序。
2. 主持人有权制止和纠正任何干扰会议秩序的行为,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会议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会议公告1. 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召开应当提前公告,确保居民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和机会参与会议。
2. 会议公告应当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参会要求等信息,并通过社区公告栏、社区通讯等途径进行发布。
第十条会议参与权每个社区居民都有参与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的权利,可以就社区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参与决策和监督社区发展。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引言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是指在村级层面上,通过协商、讨论和决策的方式,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村级事务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描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一、准备工作1.确定议事协商的时间和地点:根据需要,确定议事协商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并提前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2.确定议事协商的议题: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议事协商的具体议题,并将其公示于村内。
二、召开会议1.开场白: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本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2.提出问题:主持人依次提出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并邀请与会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
3.讨论和辩论:与会人员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就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归纳总结:主持人根据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三、制定方案1.研究解决方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
2.公示方案:将制定的解决方案公示于村内,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3.修订方案: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决策和实施1.通过投票表决:在修订完善后,将方案提交给与会人员进行投票表决。
通常采用简单多数原则,得票最多的方案被采纳。
2.实施方案:将通过投票表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具体执行。
五、监督和评估1.监督执行情况:对已经实施的方案进行监督,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2.评估效果和改进措施:定期评估已实施方案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记录和归档1.会议记录:会议期间,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意见和建议,并制作会议纪要。
2.归档保存:将会议纪要和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将来查阅和参考。
结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的步骤和流程如上所述。
通过这一制度,村民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促进村级事务的公正、公平和顺利进行。
社区议事协商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保障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机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等。
三、议事协商机构(一)社区议事协商机构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属委员会、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等组成。
(二)社区议事协商机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属委员会等主要负责人担任。
四、议事协商内容(一)社区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社区公共事务等。
(二)社区公共资源的管理与使用。
(三)社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四)社区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等。
(五)社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
(六)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
(七)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属委员会等自身建设。
五、议事协商程序(一)议题提出。
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属委员会、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等可以向社区议事协商机构提出议题。
(二)议题审议。
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对提出的议题进行审议,确定议题是否列入议事日程。
(三)议题表决。
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对列入议事日程的议题进行表决,表决结果应形成决议。
(四)决议执行。
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下属委员会等按照决议执行。
六、议事协商纪律(一)议事协商机构成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二)议事协商机构成员应积极参与议事协商活动,认真履行职责。
(三)议事协商机构成员应保守会议秘密,不得泄露会议内容。
(四)议事协商机构成员应接受社区居民监督,对违反议事协商纪律的行为,社区居民有权举报。
七、附则(一)本制度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模板

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议事协商制度。
第二条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是指社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讨论、决策等方式,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种制度。
第三条社区议事协商制度遵循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机构第四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是社区议事协商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驻社区单位等各方代表组成。
第五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第六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设立专门的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三、议事协商程序第七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定期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临时会议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第八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议题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驻社区单位等提出,经主任同意后确定。
第九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通知应在会议前至少三个工作日送达各位委员,会议议题及相关材料应在会议前至少一个工作日送达各位委员。
第十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实行民主协商、讨论、决策的原则,每位委员有权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决议需经过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能生效,决议生效后,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四、议事协商内容第十二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决定社区内的重大事项,包括社区发展规划、物业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
第十三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需对社区内的共同关注事项进行协商,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议事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共同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四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应积极争取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监督与保障第十五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社区居民有权对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小区改造议事协商制度范本

小区改造议事协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小区改造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小区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议事协商制度。
第二条议事协商组织1. 本小区设立议事协商小组,由小区业主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社区居委会代表等组成。
2. 议事协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小区改造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条议事协商会议1. 议事协商小组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讨论小区改造的相关议题。
2. 会议议题由议事协商小组成员提出,经议事协商小组讨论确定。
3. 会议通知应在会议召开前至少三天送达各位议事协商小组成员。
4. 会议议程包括:听取改造工作进展报告、讨论改造方案、研究改造资金筹集和使用方案、监督改造工程质量等。
5.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向议事协商小组请假。
6. 会议决策事项需经过议事协商小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第四条议事协商决策1.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业主需求,提出改造方案和建议。
2. 改造方案应经过议事协商小组会议充分讨论,形成决议后予以实施。
3. 议事协商小组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4.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积极收集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议事协商小组,以便对改造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条议事协商纪律1.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议事协商制度,公正、公平、公开地履行职责。
2.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议事协商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3.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在议事协商活动中应保持克制、理智和友好,不得发生争吵、侮辱或其他不当行为。
4. 议事协商小组成员应保守会议秘密,不得泄露会议内容和决议。
第六条附则1. 本议事协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议事协商制度由议事协商小组负责解释和执行。
最新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范文通用

最新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范文通用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范文第一章基础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村级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民主参与,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民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是指社区村级居民通过议事协商方式,共同讨论、研究和决策社区村级事务的制度。
第三条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社区村级居民的民主意识,推动社区村级事务的公开、透明和公正,促进社区村级居民自治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社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适用于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社区村级居民议事协商机构,以及其他社区村级机构和组织的议事协商活动。
第二章参与主体第五条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社区村级议事协商的核心机构,代表社区村级居民行使议事协商权利,负责组织和管理社区村级居民的议事协商活动。
第六条社区村级居民议事协商机构是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组织设立的机构,负责协助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开展议事协商活动。
第七条其他社区村级机构和组织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参与社区村级居民的议事协商活动。
第三章议事协商的程序和方法第八条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当定期组织居民代表进行议事协商,确保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和参与。
第九条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当充分发挥居民代表的作用,组织居民代表开展尽职调研,广泛收集社区村级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社区村级居民议事协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渠道和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各项议事协商活动。
第十一条社区村级居民议事协商机构可以采用座谈会、听取意见、征集建议等形式,组织居民进行议事协商。
第十二条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当在议事协商过程中,注重居民代表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保证居民代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第四章决策和实施第十三条社区村级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议事协商结束后,应当根据居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相关决议和措施。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一、引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其涉及到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协商,为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文将围绕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流程展开详细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机制。
二、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概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是指农村地区在处理重大事项时,通过协商、议事的方式,形成决策和意见的一套有序流程。
该制度的具体流程如下:三、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详解3.1 召开村民大会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第一步是召开村民大会。
通常情况下,这是一个集体决策的重要环节。
村委会会提前通知村民,确定召开村民大会的时间、地点和议题,并在相应的场所进行会议。
会议的主持者通常是村委会主任或代主任。
3.2 通报会议议题在村民大会开始之前,村委会会通过一系列渠道向村民通报会议的议题。
这有助于村民提前了解讨论的内容,并可以做好会议的准备。
3.3 现场发言和讨论在村民大会上,村民可以自由发言和讨论。
一般来说,村民可以就议题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主持人来引导,确保讨论的秩序和效果。
3.4 辩论和表决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村民可以对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辩论。
这个环节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各方的立场和想法。
最终,会进行表决,采用多数方式决策。
3.5 形成决议或协商结果通过辩论和表决,村民大会将形成决议或协商结果。
这一结果是通过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形成的,具有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3.6 协商落实和监督一旦形成决议或协商结果,村委会将负责协助村民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村委会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同时,村民也可以通过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决议结果进行监督。
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的意义和作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4.1 保障民主决策权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流程是一种集体决策的方式,保障了村民的民主决策权。
通过广泛的讨论和表决,村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村庄的事务中。
协商议事工作制度

协商议事工作制度协商议事工作制度是一项组织管理工作,旨在确保组织中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以下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工作目的协商议事工作旨在促进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协商并达成共识,以实现组织工作及运营的顺利开展,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二、会议召开1. 会议议程的确定任何一次协商议事会议前,应根据当时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以及成员提交的议题,确定本次议事会的议程,形成会议议程表。
2. 会议通知的发送会议通知应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和参会人员,通知方式通常采用口头通知、书面通知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
3. 会议主持人的指定协商议事会议的主持人应在会议前指定,并由主持人负责主持会议、掌握会议进程。
4. 会议的纪要报告会议结束后应制作会议纪要,清晰记录出席成员、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发言要点、讨论过程以及会议达成的共识等内容。
三、会议实施1. 参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参会成员有权利对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有义务保持会议现场的秩序和议事的纪律性。
2. 公正公平原则的遵循在整个议事过程中,应尽可能严格遵守公正公平原则,确保各方能够平等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3. 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整个议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辩证的思维方式,注意听取各方坦诚的评价和建议,合理评估各种可能的方案,达成最优解决方案。
四、会议后续1. 共识落实会议结束后,召集人应按照会议的共识安排具体实施事宜,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跟踪和总结。
2. 会议纪要的分发会议纪要应及时分发给参会成员,确保大家对会议的结果和产生的责任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3. 不得泄密参会成员应当保守协商议事会议的商业机密和私人信息,不得向外泄露任何会议内容和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事协商委员会职责
1、民主议事。
议事协商委员会在社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授权下,代表社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内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社区公共利益和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议事表决;代表社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对涉及多方利益的矛盾与有关方面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
议事协商委员会在社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授权下,代表社区居民(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包括物业公司和其它服务性机构)提出监督意见和建议,并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实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
1、季度例会制度。
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每季度由议事会主任负责召集并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议题应由议事会主任或成员确定,他可由社区管理委员会提出。
在遇到重大问题和变发事件时可临时决定召开。
根据会议议题可邀请社区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议事会成员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
2、讨论表决制度。
对社区内服务性机构(包括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及涉及社区公众整体利益的有关事务及时进行讨论、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可形成决议或决定,讨论表决前应广泛征求社区成员意见,表决结果向全体社区成员进行通报。
对服务质量较差,群众意见较大的社区内服务性机构(包括物业公司),议事协商委员会经过表决有权代表社区居民拒绝其提供服务,同时向房产仲裁部门提出申请予以撤换。
3、审议修改制度。
年终议事会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社区管理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并对年度社区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年度工作报告和群众满意情况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4、分片负责制度。
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楼层或单位分片负责,定期联系片区群众。
每月至少征庥一次所分担片区群众的意见,同时负责向社区居民委员会转达片区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片区群众。
5、学习培训制度。
议事会应结合季度例会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
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每年组织一次对议事会成员培训。
民主评议制度。
社区成员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议事会进行民主评议。
对屡次来参加会议,发挥作用较差,群众满意率较低或其它原因提出辞职的议事会成员,由议事会表决后,建议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重新进行推选增补。
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度
为探索新形势居民区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社区单位之间功能互补,互相渗透,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共同建设文明社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社区协商议事会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居民代表、驻社区
主要企事业单位代表、物业公司代以及社区民警等组成。
为社区管理和建设发挥协商、议事和咨询服务。
二、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传和动
员驻社区单位和居民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增强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共同为社区发展作贡献。
三、社区协商议事会对驻社区单位有工作建议权、配合协调权、检
查监督权。
可根据社区居民委员或社区居民的提议商议涉及本居民区管理的重要事项,并向有关方面或社区单位提出建议,在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下达后,宣传动员驻社区单位予以贯彻,并对需要协商的事项作出决定,由社区成员共同遵守,对居民区各单位贯彻党和政府政策及社区协商议事会决定事项贯彻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挥“三自”作用.
四、社区协商议事会要动员驻社区单位,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的原则,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逐步形成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区建设共管,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的良好氛围,推动居民区两个文明建设.
五、社区协商议事会一般情况下,社区协商议事会每一季度召开一
次工作例会.如遇重大问题需要协商也可临时增加.作为会议召集人的社区党组织,应在例会前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反映,注意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对社会性,群众性,公益的有关问题,归纳整理,以便在会议期间提出,供会议协商解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