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引言:运动训练专业是培养优秀体育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师的专业,主要涉及运动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每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旨在为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基础课程1. 运动科学基础: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运动解剖学:通过解剖学的知识,学生将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3. 运动生理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包括运动时的能量代谢、肌肉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

4. 运动心理学:学习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运动心理辅导。

二、专业课程1. 运动训练理论: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训练计划的设计、运动技术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2. 运动训练方法学:学生将学习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3. 运动损伤防护:学习运动损伤防护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进行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4. 运动营养学: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员的饮食需求和营养搭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运动营养计划。

5. 运动心理训练: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运动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克服压力、提高竞技状态。

6. 运动生物力学:通过学习运动生物力学,学生将了解运动技能的动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三、实践课程1. 运动训练实习:学生将在体育场馆或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操作,参与运动训练项目的设计和指导工作。

2. 运动科学研究方法:此课程将介绍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3. 运动训练案例分析:学生将对运动训练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运动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本文将介绍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从事运动训练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1. 课程概述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掌握各种运动训练方法和工具的应用。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作分析、运动技能训练、运动康复和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 课程安排2.1 运动训练理论该课程涵盖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将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 运动科学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训练领域相关的科学仪器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运动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常用的运动训练辅助设备的使用。

2.3 运动训练方法该课程主要介绍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计划,并了解运动训练的周期化、负荷控制等原则。

2.4 运动康复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运动损伤的防治和康复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运动损伤的初步判断和处理,并学习常见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2.5 运动心理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运动中的心理因素对表现和训练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运动中心理因素的调控方法。

2.6 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将接触到实际的运动训练环境和项目,并进行实际操作。

实践训练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和实习等形式。

3. 课程目标通过完成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具备扎实的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运动训练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具备良好的动作分析和运动技能训练能力•具备运动康复和运动心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运动训练计划4. 总结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运动训练各个方面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运动训练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体育类——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670401

体育类——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670401

高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运动训练(670401)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教育与体育大类(67)体育类(6704)体育(89)教育(83)体育专业人员(2-09-07)中小学教育教师(2-08-03)幼儿教育教师(2-08-04)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小学教育教师、幼儿教育教师教师资格游泳救生员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体育、教育等行业的体育专业人员、中小学教育教师、幼儿教育教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教练员、体育教学与训练、赛事组织管理与裁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运动训练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1-2门专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基本知识;5.掌握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2023年度拟新设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运动训练

2023年度拟新设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运动训练

2023年度拟新设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运动训练【2023年度拟新设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运动训练】序运动训练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当今社会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指导着专业运动员的成长与进步,还涉及到越来越多的人群。

然而,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运动训练专业却相对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崛起,提高我国运动训练水平,以及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我们建议在2023年度新设本科专业中加入运动训练专业,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背景介绍1. 运动训练的定义运动训练,简而言之,是以科学的方法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其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活动。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训练方法学等。

在运动训练的指导下,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更好的竞技成绩。

2. 运动训练的重要性运动训练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运动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对于社会来说,运动训练可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竞技水平,增强国家形象。

3.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现状及问题虽然运动训练在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运动训练专业却相对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体育专业更加注重传统的教学内容,对于运动训练这一领域的覆盖较少。

这导致了我国运动训练人才的严重匮乏,同时也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立意义1. 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崛起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立可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培养优秀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可以提高我国竞技水平,使我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更具竞争力。

这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培养高素质的运动训练人才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立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运动训练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将具备深厚的运动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为运动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五)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

(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1. 德育(176学时)(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中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中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一、专业课程设置1. 运动生理学:包括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运动适应等内容。

2. 运动心理学:介绍运动对心理的影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动心理训练等内容。

3. 运动训练方法学:包括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运动训练的实施方法、运动训练计划和指导、运动训练评价等内容。

4. 运动解剖学: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运动相关的解剖结构,如肌肉、骨骼、关节等。

5. 运动损伤与康复:介绍运动损伤的防治和运动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践教学要求1. 课外实践:要求学生在校外参与实际的运动训练活动,如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体育教学的实施等。

2. 实验教学:设置相关的实验课程,如运动生理学实验、运动心理学实验、运动训练方法学实验等,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实习教学:要求学生在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如体育馆、体育俱乐部等,提供学生参与实际运动训练的机会。

4. 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独立研究和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要求1. 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训练相结合,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4. 班级组织: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各类体育俱乐部和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四、师资要求1. 教师资格: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2. 教学团队:建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教育培训:教师应定期参加相关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运动训练专业是针对培养从事运动训练科学与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学科方向。

本文将介绍运动训练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色;同时,还将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运动训练专业基本情况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学相关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训练原理及其应用,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方法学等一系列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运动训练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2. 具备运动科学测试和评估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3.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有效配合,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4. 具备独立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各种问题。

三、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其他体育学专业相比,运动训练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性强:运动训练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丰富的实验课程和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竞技性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参与并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竞技能力。

3. 专业化程度高: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需要综合掌握运动训练的多个领域,包括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等,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四、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前景是大家选择专业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对于运动训练专业来说,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教育机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各级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包括中小学、大学等。

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

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

为了在2024年提升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运动科学知识以及职业素养。

以下是我们教学计划的详细内容:一、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专项训练课程,以及体能训练、运动心理学等,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

3.教育学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体育教育学等,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4.运动康复课程:包括运动医学、康复训练等,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的知识。

5.科研方法课程:包括运动训练科研方法、统计学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教学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室操作、实地训练和比赛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竞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3.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位专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监督。

4.国际交流:与国际运动训练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拓宽视野。

三、实习与竞赛1.实习安排:与各级运动队和体育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竞赛参与: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检验学习成果,提升竞技能力。

3.观摩学习:定期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比赛,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

四、评估体系1.形成性评价:通过日常训练、作业和测试,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

2.总结性评价: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第三方评估: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评估。

五、职业发展1.职业规划: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2.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咨询和面试技巧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校友网络:建立校友联系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六、资源保障1.师资队伍:聘请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和学者担任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运动训练是体育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目的是培养具备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学习体育科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体育运动队教练、运动训练师、体育科研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目标1.提供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理论和技术,能够运用科学训练方法指导和管理运动员;3.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研和实践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体育科研和管理领域发挥专业技术支撑和管理作用。

三、培养课程设置1.体育科学基础课程体育学原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2.运动训练理论及技术课程运动训练理论、运动训练方法学、运动训练监测、运动训练管理等。

3.专业实践课程运动训练实践、运动场地测量与管理实践、体育技能训练实践等。

4.选修课程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防护、基础医学等。

四、实践教学1.实训课程每年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实训,实践操作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实习实践学生将有机会前往体育运动队、训练中心等实习实践,与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互动和学习,提升实际指导能力和实践经验。

五、毕业要求1.学生应掌握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够独立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指导和管理运动员的训练。

能够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体育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撰写科技论文和研究报告。

3.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体育运动队、训练中心等单位的运动训练师、教练员和管理岗位工作。

六、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1.体育运动队教练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级体育运动队的教练员工作,指导和管理队员的训练,提升队伍的竞技水平。

2.运动训练师毕业生可以在健身俱乐部、大型体育健身机构等单位担任运动训练师,为客户提供科学的运动训练指导。

运动训练专业认识

运动训练专业认识

运动训练专业认识简介运动训练专业是一门涵盖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知识的学科。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从事运动训练的工作。

专业课程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运动生理学: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2.运动解剖学:研究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在运动中的结构和功能。

3.运动心理学:探究运动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如运动能够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等。

4.运动训练学:培养学生制定运动训练方案的能力,包括训练计划、训练方法等。

5.运动康复学:学习针对不同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健康。

就业方向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以下就业方向:1.体育教师:在学校担任体育教师,负责运动训练和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2.运动队教练:在各级运动队担任教练,指导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

3.健身教练:在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等场所担任健身教练,为顾客提供运动训练指导。

4.体育顾问:为个人或团队提供运动训练方案和建议,帮助他们达到运动目标。

5.运动科学研究员:从事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动运动训练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专业运动训练人才的需求,就业前景较好。

2.运动保健需求增加: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运动训练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运动技术的创新:科技的进步将推动运动训练技术的创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将为专业运动训练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结运动训练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知识面广泛,就业方向丰富。

在运动兴趣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选择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案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案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案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设计一系列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实习课程。

理论课程应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知识,实践课程应包括运动技能训练、运动训练方法等训练实践内容,实习课程则为学生提供实际运动训练的机会。

2. 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具有丰富运动训练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

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并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并且应注重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提供学术研究机会和培训机会。

3. 实践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和设施,包括运动训练场地、设备等。

此外,还可以与运动俱乐部、体育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4. 实践项目建设:开展运动训练实践项目,如为运动队进行训练和指导,为运动员进行运动评估和训练计划制定等。

通过这些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实践课程的评估与改进:定期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6. 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合作:与运动医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管理等相关学科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和项目实施,提升专业影响力和学科水平。

7. 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了解运动训练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以上的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方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运动训练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具备运动训练师资格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可以在各个层次和领域中从事运动训练工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
1.专业基础课程:如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基础、运动生理基础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人体生理结构,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如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理论与运用、运动项目专项训练、体能训练、运动损伤与防护等,这些课程深入探讨了运动训练的各个方面,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3.理论课程:如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这些课程提供了运动训练领域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体育活动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力学层面。

4.技术课程:各个专项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以及相应的训练课程,都是非常具体和深入的技能学习。

此外,该专业还会涉及竞赛组织与执裁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赛事规则和执裁技巧。

同时,还有针对专项运动的技术课程,例如足球、篮球等具体项目的技战术和规则等内容。

总体来说,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运动训练、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课程运动训练专业学习的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损伤与治疗》、《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训练专业一般指运动训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毕业后可授予教育学学士。

该专业以竞技体育为核心,主要研究运动技术学、运动人体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身体机能、技能技术、策略战术、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训练,了解体育竞赛的比赛规则、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体育竞赛运动员的训练和管理,以及体育赛事的裁决判定等。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内容运动训练专业学习的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损伤与治疗、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游戏、拳击、学校体育学、竞赛组织与实践、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趣味田径教学与实践、实用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按摩、运动损伤与急救、运动选材学、跆拳道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浮潜、健美操教学、教练学、教育方法论、静水救生、举重、力量训练法、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排球提高、人体运动结构与动作分析、柔道、赛前状态控制与调控、社会体育学、社区体育、体操专项训练、体能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学。

体育健身指导、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管理、体质测量与评价、网球副项、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兴奋剂检测与控制、休闲体育概论、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羽毛球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队管理、运动负荷调控、运动技能学、运动竞赛学、运动伤害事故处理与急救、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实习、运动营养与恢复、韵律体操等高考填志愿怎么选专业1.先定职业再选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类别

运动训练专业类别

运动训练专业类别运动训练专业类别运动训练专业是指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方法,对人体进行系统的训练和调节,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一、运动训练理论类运动训练理论类是指以人体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为基础,研究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策略。

其主要课程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二、运动康复类运动康复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身体受损或功能障碍者恢复或改善其身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其主要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康复评估与干预技术、康复器械使用与操作技术等。

三、运动休闲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休闲,运动休闲类专业应运而生。

其主要课程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休闲与旅游管理等。

四、运动训练技术类运动训练技术类是指以各项运动项目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其主要课程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各项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战术、训练方法与计划设计等。

五、运动健康类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身体素质下降和健康问题,因此,运动健康类专业应运而生。

其主要课程包括:健身器械使用与操作技术、中老年人健身指导与管理、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等。

六、运动教育类运动教育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并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其主要课程包括:体育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法、教练员技能与素质等。

七、运动管理类运动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组织和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竞技水平的目的。

其主要课程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运动场馆与设施管理等。

总结:以上就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几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课程设置,适合不同人群选择。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

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_有哪些课程内容运动训练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内容运动训练专业针对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健康管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索。

该专业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有效地运用运动训练理论和技术。

以下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

一、体育科学基础课程体育科学基础课程包括体育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构成、器官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这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二、运动训练理论课程运动训练理论课程包括运动训练方法学、训练计划设计、运动生物力学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运动员在运动中受力情况,以保证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运动康复与伤病预防课程运动康复与伤病预防课程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防治、康复训练和康复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运用适当的康复技术进行治疗,以帮助运动员快速康复并预防再次受伤。

四、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竞技表现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心理测量和干预,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竞技中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五、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课程涉及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运动员饮食的调整。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运动员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提高运动表现和促进康复。

六、体育新技术应用体育新技术应用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训练和竞技。

其中包括运动数据分析、运动仿真、运动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掌握运用科技手段对运动进行科学、精准分析的能力。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专业的学习内容涵盖了体育科学基础、运动训练理论、运动康复与伤病预防、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以及体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这些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支持。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1、专业课程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学时与学分各学期周学时安排学时学分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40 2 2职业道德与法律40 2 2经济政治与社会40 2 2哲学与人生40 2 2语文180 10 3 2 2 2数学140 8 1 222英语140 8 2 221计算机应用基础120 7 3 2 1体育与健康160 8 2 2 2 2艺术80 4 1 1 1 1必修课程学时学分980 5 3 占总学时的29.3% 选修课程心理健康选修40 2 1 1其它德育选修40 2 1 1其他选修公共课程选修课程学时学分80 4 占总学时的2.4% 拓展课程学时学分占总学时的0%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学分1060 57 占总学时的31.7%专业技专业基础课程运动人体科学概论120 6 6社会体育学基础120 6 6运动训练学基础120 6 6运动心理学120 6 6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学分480 2 4 占总学时的14.4% 专门化方向武术(散打和套路)480 2 4 4 6 6 8专门化方向课程学时学分480 2 4 占总学时的14.4%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限选)专项训练-球类80 4 1 1 1 1专项训练-田径与游泳40 2 1 1专项训练-武术运动80 4 1 1 1 1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200 10 占总学时的5.9%实习实训实习实训1120 6 2实习实训学时学分1120 6 2 占总学时的33.5% 职业技能鉴定武术段位证 2职业技能鉴定学分 2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学分2280 12 2 占总学时的68.3% 实习实训学时学分1120 6 2 占总学时的33.5%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280 1 4 占总学时的8.4% 总学时总学分3340 180 28 28 28 272、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宾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五)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

(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1. 德育(176学时)(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3)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语文(285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5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85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5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综合文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7. 综合理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力、热、光、声、电和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 主干专业课程(必修)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68学时)学生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从而掌握科学运动训练的方法,找到提高自身运动训练效率的最佳途径。

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以及体育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运动心理学基础(51学时)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施教,使学生了解运动心理的变化过程及在体育训练、竞赛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提高竞技应变能力。

同时,本科目也是运动员由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

3. 社会体育学基础(51学时)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社会进步对体育的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的不同需求。

了解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组织方法和场地、器材、设施的要求及体育与娱乐活动结合的特点。

了解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功能、动作规律和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4. 运动训练学基础(51学时)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学科,它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

本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

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运动训练的过程、规律、并能将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

5. 专项训练(1710学时)专项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学生应选修其中一项。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以实践课为主。

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获得在本专项上继续发展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掌握本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

经过三年学习,学生应达到要求等级以上的运动员水平(各项目的具体等级要求另定)。

五、时间分配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精神,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运动训练专业总的教学时间为106~111周,总学时约为3000~3300,由于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故总教学时数约为3700学时,周学时数为34~39学时。

学校还可以灵活安排3~6周的教学或活动时间。

复习考试时间为12周,寒暑假24~26周。

教学实习及毕业或综合实习每周可安排25学时。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4∶6,其中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应大于50%。

毕业或综合实习安排7周。

具体教学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范围见表1和表2。

各地可参照执行。

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表2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基本框架注:本专业的特点是以运动训练为中心,特别强调专项技能水平在反复练习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时间安排上“专项训练”时数所占比例为46%。

为了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适当降低了选修课程比例。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表3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注:1. 专项训练可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中安排一项。

2. 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学校应在三年中安排。

3. 选修课可根据学校情况进行调整,应选两门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68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其生理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运动医务监督方法、运动伤病的防治及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到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运动训练效果,达到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

初步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能用简单的医学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

初步掌握按摩手法、常用穴位、止血法和绷带包扎法。

掌握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三)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的概念、意义、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细胞的组成;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了解新陈代谢、应激性和兴奋性以及适应性;初步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二) 运动与人体的调节体系1.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初步掌握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

3.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

实践内容:反应时的测定(三) 运动与人体的执行体系1. 了解骨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人体运动主要骨骼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少年骨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关节的主要构造和辅助构造、人体运动主要关节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关节的运动及影响因素;掌握少年关节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