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文化--浅谈服饰与文化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艺术文化》课程论文浅谈服饰与文化禁忌

浅谈服饰与文化禁忌

摘要:

“衣、食、住、行”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几个字,而作为这四字之首,服饰对我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过去的任何时代,不管是“身体保护说”、“羞耻说”、还是其他的“特殊说”。但是即便如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对服饰的讲究还是有所差异的,甚至具有一定的文化禁忌。

关键词:服饰文化禁忌风俗色彩材质穿着

禁忌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灵力说,即人们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欲望说,即人们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仪式说,即人们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教训说,即人们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叙。而服饰中的禁忌现象,包括服装的颜色、面料、图案、款式、装饰物等等。并且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对禁忌现象也有不同的影响。

一、服饰在不同风俗中的禁忌

服饰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浓厚的风俗特性,这种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它告诫着人们在穿着服装时要遵循某一些“规章制度”,而不能“随心所欲”。

南方彝族的人民将帽子和头饰看得特别神圣,当帽子或头饰穿戴在头上时,他们特别忌讳外人的触摸,否则,便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并将灾祸临头。南方沿海一带的渔夫和农民,习惯用竹竿晾晒衣服,但是在晾干后总要叠好放一段时间再穿,因为据说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变成“竹竿鬼”。在鄂伦春族生活的地区,忌讳将女子的衣物放在男子的衣物之上,他们认为这会使男子受辱倒运。而在河南沁阳一带,人们是非常忌讳反穿衣服的,因为在当地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说法,只有孀妇改嫁时才会反穿罗裙,如果女人平日里这样打扮自己,自然是不吉祥的,所以禁忌。旧时,汉族忌讳男子触摸女子衣物,认为这是淫秽的表现。此外,人们常把恪守某种禁忌视为消灭避祸,改善环境的手段,借助巫术的力量增强他们的信心、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比如民间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等。

二、服饰在样式上的禁忌

汉族有的地区忌新嫁娘的衣服缝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产和福气,并且礼服要用整块布为裁制,忌两块布拼接,以表“从一而终”。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中,服饰禁忌更多,比如不同的打扮可以表示一个女子婚嫁与否,绝不可混淆。维吾尔族未婚少女将头发扎成无数条小发辫,细密如春柳,直到结婚“开脸”时,才将众小辫拆散,扎成两条大辫,这是已婚与未婚的重要界限。按照苗族旧俗,男子未婚者,要把金鸡羽毛插在头上,女子未嫁者,要把海螺串成珠子,挂于颈上,借此作为标志。

三、服饰在色彩方面的禁忌

就好像不同颜色的汽车有着不同的功能,如红色消防车,白色救护车,绿色邮政车等等,不同颜色在服饰上也有着它的特殊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服饰中,不同等级的人搭配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因为不同的颜色暗示着人物身份的高低贵贱,并且能预示着好坏凶吉,因此对于他们的服饰,颜色都有所限制。另外,高贵之色不许百姓使用,民间的一些所谓“贱色”也会受到禁忌。在明清时期,绿色和青碧色就被认为是娼妓人穿用,由于这些人身份卑微,所以这些颜色也就被视为“贱色”。

不止这些,因为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某些特定的色彩有着它自己的内涵,对于这种色彩的服饰,人们也是不可以乱穿的。比如黑色,虽然黑色比较大众化,但是人们穿衣又不能穿纯黑色的衣服,特别是针对已逝的人。因为有的地区会认为死者穿上黑色寿衣会转生为驴,或者剥衣鬼看见穿黑衣的人就会不停地剥,直到皮开肉烂。又比如黄色,黄色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帝王崇尚的颜色,是帝王宠臣的专用色彩,所以平民百姓就会被禁用,如果有人错用服装色彩,就被视为要“篡权谋反”,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而在某些场合某些时代下,“艳色”同样是被禁忌的。浓妆艳抹,穿着华丽,在中国民间也是犯忌讳的,在人们眼中,服饰的色彩是应当与人的年龄、相貌、品行、德才相符合的。如果不相符合便有“超越本分”之嫌,被视为一种“越轨”行为。女人艳妆过分被视为轻浮下贱之人,男人穿着鲜亮过头,被视为浪当好淫之辈。所以过去中国人服饰色彩单调,女人非红即绿,大红大绿,而且红色只限三十岁以下女人穿着。俗话说,“红到三十绿到老”,男人非蓝即黑,灰蓝黝黑,四十岁以上的男子就要少穿蓝色了,否则,怕人家说“不合适”,说“老来俏”。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禁忌在当下已经逐渐被打破,人们在穿着上变得讲究起来,服饰的色彩也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多样化。

四、服饰在材料方面的禁忌

中国自周代以来,强调以礼治国,礼的实质是“别”,就是要区别君臣父子男女,区别亲疏贵贱。服饰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直观的表征,因而首先成为这种区别的重要标志。“锦衣与布衣”是完全不同的等级,丝绸与葛麻是贫富的标志。比如满人入关前,满族的富人多穿麻布衣服,而穷人只能穿狍皮鹿皮做成的衣服。满人入关后,只有富人才穿得起绸衣,平民百姓则穿布衣。“一介布衣”早已成了一般百姓服饰的专称。在中国古代,是不能用帷帐的布料来做衣服的。因为在葬礼中,死者牌位和棺材要用帷帐罩起来。

在特殊情况下,服装更有讲究,比如汉族给死者穿的寿衣,其衣料以绸料居多,而忌缎料,这是出于“绸子”与“稠子”音同,可庇佑子孙兴旺;“缎子”则音同“断子”,有断子绝孙之嫌。旧时还忌用带“洋”字的布料,洋布虽然质量好,色泽鲜,价格也便宜,但丧葬时还是禁忌用于寿衣的。因为“洋”字谐同于“阳”字。寿衣是给去世的人穿的,穿了寿衣就要到阴间去了,带洋字的布料会使寿衣带有“阳间”的含义,而去阴间的人就用不上了。古代日本的丧服,基本都由藤蔓纤维纺制。在现代中日两国的军队中,官兵的区别从服装即可一眼看出。不同级别军官的军装质地也有差别。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从少尉到上将的冬常服颜色基本是一致的,并且都是毛料,而军衔越高,其制服的含毛量也越高。如果讳背规定,将下级将领的军服用含毛量高的服装材料,则乱军犯忌。五、服饰的放置禁忌

在服饰的放置方面,人们主要禁忌的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到不适当的地方晾晒;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晾置在室外;忌讳从衣服上跨过或者践踏衣物。青海藏族人民忌在帐房上晾晒裤子、靴子和毡子;汉族忌讳别人从自己放在或掉在地上的帽子上跨过,更忌讳别人坐在自己的衣服上,他们认为这样则等同于被人从自己的头上跨过,等同于自己受到了胯下之辱,是非常不吉利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还忌讳女人的衣服、鞋袜放置在男人的衣物上边,以为女人的衣物在上是对男人的侮辱,男人们会因此而“失运”的。阿昌族男子甚至不走晒着妇女统裙的地方,以免沾染不洁,招致不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