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C,D,D,B,A, B,B,A,B,B, (BD),B,B,D,B,

三、填空题

1.超负荷和渐增负荷原则,专门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2.45%VO2max,100~120次.min-1,10~30min

3.15min,2~3min

4.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

5.强度,时间,密度,数量

6.潜力大,动员快,恢复快

7.适应

8.

四、判断题√,√,√,×,×, √,√,×,×,√,

五、问答题

1答:超负荷原则是运动训练中采用的生理负荷量应超过已适应的负荷进行训练的原则。渐增负荷原则:指运动训练中负荷的增加必须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

应用意义与方法:在运动训练中,随着训练的进行,机体产生相应的良好适应,运动水平得到提高,这时机体对原来的训练负荷已逐渐适应,如果不增加负荷,就不能引起新的适应性变化。所以训练中应在适应原负荷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机体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不断提高功能能力。如Fox提出负荷到“8”训练到“12”。

2答:准备活动是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正式比赛做好机能上的准备。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①适度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内分泌活动。

②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最佳工作能力。

③使体温升高,提高酶活性,加快生化反应进行。实验证明体温每升高1℃,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增加13%。肌肉温度升高2℃时,肌肉收缩速度约增加20%。可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强弹性,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并预防运动损伤。

④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⑤调节不良赛前状态。

影响准备活动效应的因素: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以及与正式练习的间隔等因素。①强度为最大吸氧量45%或心率为100-120次.min-1;

②时间10-30 min为宜;

③内容、形式:根据项目的特点、季节气候、运动员训练水平及个性特点等。

④与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5min,体育教学课中以2~3min为宜。

3答: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是运用生理学方法与指标,对训练计划、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及运动员的功能与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动态监测与评价的过程。分为实验室监控和现场监控两种常用的方法。

实验室监控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理学测量系统对训练方法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能力进行定量监控的方法。现场监控法是指在训练场馆对实际训练计划、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实施控制的方法。以期优化训练方案与方法,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有科学依据地辅助教练员实施训练控制,达到预期训练目标。

4答: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①量化原则:是指选择生理学中的定量指标,客观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②定性原则:是对对运动员某些主观感觉很难准确量化的指标,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疲劳程度和自感用力量度等。

③综合评定原则:指综合、整体地选择评价指标,全面地反映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状态与功能水平。

训练实践中运动心率的测评:运动心率是运动训练中应用最普遍、最简单的生理监控与评定指标之一,常采用遥测心率法进行运动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在训练实践中通过测定运动员相对安静、定量负荷、极量负荷状态下及恢复过程的心率及其变化,与优秀运动员或一般人进行对比来进行评价。

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具有显著特征,安静时的心率低,可动员的潜力大;进行定量负荷训练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心率反应小;运动后恢复快。

所以心率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作:①运动强度指标;②评价训练水平;③评价恢复水平;④评价功能状态。

第十章肌肉力量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A,A,D,B,B, D,A,D,B,D, A,C,A,A

三、填空题

1.动力性力,静力性力量,绝对力量,相对力量

2.速度性力量,量重量性力量,投掷,举重

3.超负荷原则,专门性原则,练习顺序原则,训练节奏原则

4.平常遇到的,最大地

5.超,提高,循序渐进

四、判断题√,√,√,×,×, ×,×,√,√,√, √,√,×,√,√,

五、问答题

1 答:力量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基础:①超负荷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已经适应了的负荷,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不断提高肌肉力量。

②专门性原则: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活动的性质、模式及方法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力量训练过程中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收缩速度、动作结构以及练习部位应尽量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

③安排顺序原则:在指在一次训练课中,应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因为小肌群在力量训练中较大肌群容易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肌群乃至身体整体的工作能力。还有多关节肌肉训练在前,单关节肌肉训练在后。

④训练节奏原则:力量训练强度、负荷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与比赛计划的要求。在年度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在随后的力量训练期和比赛期,力量训练的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以提高肌肉力量或爆发力。此外,力量训练频率应符合力量增长规律,下一次力量训练尽可能安排在前一次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长高峰期进行。

2答: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因素:

(1)肌源性因素①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肌肉力量与肌肉生理横断面积呈正比。②肌纤维类型:肌肉力量与快肌纤维比例呈正相关。③肌肉初长度:肌肉在最适初长度时肌力最大。④肌拉力角:肌肉力量随肌拉力角而变化,如肘关节屈的角度为115°时,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牵拉力量最大,大于或小于115°时,力量均减小。

(2)神经源性因素①中枢激活: 中枢激活指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②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不同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可以提高原动肌、对抗肌、协同肌与固定肌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其在动作完成过程中能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一致,发挥更大的收缩力量。③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3)其他因素: ①年龄与性别。②激素作用:睾酮通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肥大,使肌肉力量增大。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也是促进肌肉生长和肌力发展的重要因子。③力量训练。

3答: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负荷因素:①最大负荷百分比—P。是表示负荷强度的指标,常以最多重复次数RM表示。不同的RM值其训练效果不同。如5RM适合举重和投掷。6-10RM适合100m跑和跳跃,30RM适合长跑运动员。

②组间练习间隔—I。力量练习各组间的休息时间,其长短会显著影响力量练习时肌肉代谢、激素和心血管反应。

③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R。以RM最高次数为准,选择适当的R与P组合,可以用于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增大肌肉体积等。

④重复练习的时间—T。发展速度力量时,要求练习要快,重复练习应在5-15S完成;发展力量耐力重复次数多,可在20-50S内完成。

⑤组数—S。因训练目的不同力量练习的组数不同。一般在3-6组之间。

第十一章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B,A,D,D,C, B,C,D,A,D, A,B,C,D,C, B

三、填空题

敬如宾 1.250 2.需氧量,吸氧量 3.氧亏,运动中,运动后 4.ATP-PCr系统,糖的无氧酵解

系统 5.心泵功能,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6.氧差,强 7.尚未完全

8.骨骼肌纤维类型的百分配布,代谢功能,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的调控,激素的作用

四、判断题×,√,√,√,√, ×,×,×,×, √, ×

五、问答题

1 答: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①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最重要的生理学基础,强有力的心肺功能能保证运动时充足的氧供应。研究表明,长期有氧训练的运动员,心肺功能会产生适应性增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是最大吸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