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合集下载

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

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

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静脉炎的分类:一、机械性静脉炎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二、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三、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静脉炎发作时的症状:一、静脉炎患者全身反应较轻,局部症状较严重,通常有损伤的病史,身体局部突现栓状和网状的红肿,皮肤温度上升,有明显纳疼痛感。

二、在患者的表皮可触摸到索条一样购物体,开始时,摸起来比较软,表面发红,约有0.5—1厘米宽,长度不等。

三、随着病情的发展,索条状物变得坚硬,拉紧皮肤时清晰可见,以后逐渐消退,皮肤色素沉着,开始为棕色,后呈为紫褐色。

四、有的患者有压痛感,红班和严重水肿,甚至可从切口中挤出脓性液体来,这是化脓性静脉炎的症状。

温馨提示:静脉炎患者需要心理护理。

血管疾病引起的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的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因疼痛而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并影响睡眠,情绪也随之变得易激动或抑制、沮丧、轻生等;病情恶化,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组织坏疽需要截肢,多次住院以及日益增加的医疗费,单位家庭中的烦心事。

静脉炎的症状

静脉炎的症状

静脉炎的症状静脉炎会有什么症状?济南中医静脉曲张医院周围血管病主任赵树英指出:静脉炎是血栓性静脉炎的简称,就是指静脉血管发炎,在临床上,静脉炎的发作症状有很大不同,错诊、误诊等医疗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周围血管病专业的角度全面讲解静脉炎发病会有什么症状,并通邀请为患者答疑,帮助患者如能较早确诊病情,从速就诊争取治果。

静脉炎的病理变化是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管腔变窄,血流缓慢。

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

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少数病人可引起相关的反应,如发热、发冷、白细胞增高等症状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相关部位的疼痛肿胀。

下肢静脉炎发病的典型症状:1、浅层静脉炎症状:多发于下肢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

一般患肢无水肿,浅静脉炎的全身无症状,这是下肢静脉炎的症状。

2、深部静脉炎的症状: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

静脉炎患者的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

约1~2个月后,患肢胀疼可渐缓和,但肿胀往往朝轻暮重,与活动有关。

少数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这也是下肢静脉炎的症状之一。

3、游走性浅静脉炎初期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触及皮下硬结或条索状物,压痛。

炎症消退后皮肤色素沉着呈黑色。

可反复多次发作,位置不定,呈游走性。

静脉炎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截肢!如果此时静脉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静脉炎则会发展成二期损伤,曲张面积不断增大,且疼痛越来越明显,逐渐在脚部及曲张处发生血液淤积,使脚踝及曲张处皮肤变紫,持续发展则致使血液不易回流会发生色素沉淀、湿疹样皮肤炎,由于血液长期瘀滞,在曲张的静脉中科形成血栓,导致静脉壁炎症,并将产生淤积性溃疡,同时由于曲张静脉结节的管壁较薄,并常与萎缩的皮肤相粘连,轻度损伤即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这对您的健康将终身有害,且有截肢的危险。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

部僵直,适得其反。
11.坚持穿
循序减压弹力袜,因腿部肿胀,通常于下
床后站立几分钟就会发生。请于每日早起
下床前即穿上弹力袜。
12.保持弹力袜之清洁,并注意其弹性 功能是否改变。当弹力袜失去弹性之时应 立即更换。
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措施
1.此病有遗传倾向,有静脉曲张家族史, 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 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 防治。 2.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 因,但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 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 人,最好穿弹力袜套,使浅静脉处于被压 迫状态。 4.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 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 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血栓性静脉炎的运动护理要注意以下 三点:
1、在发病期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 和长时间坐姿,每次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以免形成下肢水肿,渗出较多,应抬高患肢, 如工作原因必须站立和长时间坐姿的,应半个 小时活动一次或者躺下把双足举高三分钟。
2、恢复期适当运动,运动以散步形式,每次 走路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路程不超过二公里, 禁止热敷,理疗和超过40°水温的泡浴,更不 能进入桑拿蒸房。
简述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 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 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 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 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下肢静脉 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 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
临床症状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 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 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 皮肤有脱屑、瘙痒, 足踝有水肿; 3.有腹水、肝脾肿大、 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 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加重; 4.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 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 麻木感.灼热感; 5.表皮温度升高,有 疼痛和压痛感; 6.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 止; 7.坏疽和溃疡产生。

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血栓是21世纪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治疗的不及时患者很容易就丧失生命。

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患血栓,血栓又分为很多不同的病,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浅静脉血栓又称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并且可以引起显著的不适和功能受限,虽然这是一个良性、自限性疾病,但能复发并持续存在。

文献报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例中,约11%血栓蔓延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且可以迁徙性地在人体各处交替发病。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取决于不同的病因学和病理类型、浅静脉血栓的范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对于一般性血栓性静脉炎仅表现为表浅的、局限的、轻度触痛的静脉炎症反应,可口服轻型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并鼓励患者继续参加日常的活如因静脉曲张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且症状持续存在,做病变累及的曲张浅静脉剥脱,能加快缓解症状。

较广泛的血栓性静脉炎如出现严重程度的疼痛、发红和广泛蔓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理疗热敷等,且往往以后者为最有效。

下床活动时,应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如果合并皮肤溃疡或淋巴感染,可应用一些抗感染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等抗血栓药物,在血栓性静脉炎中的疗效是不确定的,因为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和纤维蛋白凝固,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似乎只有极小的应用价值。

当血栓性浅静脉炎涉及大腿,如隐股静脉结合点或腘静脉处,可能蔓延到深静脉时,可使用抗凝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具有使用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

为预防血栓可能向深静脉蔓延,特别是双向多普勒超声证明血栓累及范围比原发部位更大,并蔓延到股部大隐静脉时,应做大隐静脉剥脱或隐股静脉结合点结扎。

浅静脉血栓虽然是一种很负责的疾病,但是现在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治疗起来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各人病情不同,最好还是去医院咨询医生确认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

血栓性静脉炎怎样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怎样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血栓性静脉炎应该吃什么药。

*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病期有密切关系。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并可使血栓与血管内膜黏紧以免脱落,但要注意足及趾部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下肢静脉回流,其位置宜高于心脏水平,并使膝关节处于放松之屈曲位;局部热敷,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使用弹性绷带压迫静脉,增加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

2.溶栓疗法适用于病程不超过3天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常用尿激酶和链激酶两种,前者不良反应较少,静脉滴注1.5~4万U,每12小时1次,共7~10天,然后应用抗凝疗法。

3.抗凝疗法适用于病期超过3天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或是作为手术后及溶栓疗法后的应用,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复发。

常用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

前者每天2~2.5万U;后者可选用华法林,首日量20mg,次日减半,第3天再减半作维持量,约2个月,以使凝血酶原值能维持25%为标准。

4.祛聚疗法作用是防止血小板聚合和减低血液黏稠度。

适用于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也可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治疗和预防性应用。

常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25mg和阿司匹林0.3g,3次/d。

5.手术疗法适用于原发于髂股静脉的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h的患者,进行Fogarty导管的取栓术,术后再用抗凝疗法2个月,以防再发。

*2、预后病情反复有并发症者预后不佳。

无并发症,治疗及时者预后良好。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血栓性静脉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血栓性静脉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静脉炎分级标准

静脉炎分级标准

静脉炎分级标准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由于静脉内插管、输液、静脉输液等操作引起。

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根据其症状和体征的不同,可以进行分级。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下面将介绍静脉炎的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轻度静脉炎。

轻度静脉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温热等症状,但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适当休息,局部冷敷或热敷,以缓解症状。

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部肌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红肿。

二、中度静脉炎。

中度静脉炎的症状比轻度静脉炎更为严重,局部红肿、疼痛、温热等症状明显,并且可能出现轻度的浸润和肿胀。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局部抗炎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

同时,患者需要减少局部受力,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三、重度静脉炎。

重度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静脉炎症状,局部疼痛、红肿、温热等症状非常明显,并且可能伴有明显的浸润和肿胀。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局部抗炎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一切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症状,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并发症。

除了以上三种分级外,静脉炎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扩散等。

这时患者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对于及时了解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患者在出现静脉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同时,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静脉内插管、输液等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我们及时了解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及时处理和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要点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要点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要点血栓性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是指静脉内发生血栓形成并伴有局部炎症反应的疾病。

它常见于下肢深静脉,严重时可引发肺栓塞等并发症。

针对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栓性静脉炎护理的要点。

1. 早期识别和干预:早期的识别和干预是预防血栓性静脉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出现的症状,如疼痛、肿胀、局部红斑等,并及时记录。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血压和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症状或体征异常,应立即安排相关检查,如超声多普勒、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以确诊血栓性静脉炎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 定期进行肢体抬高: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将患侧肢体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症状和浮肿。

护士应教会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在床上或床边放置枕头或垫子,将患侧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并保持数十分钟。

这一操作可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病情。

3. 使用弹力袜:弹力袜也是缓解血栓性静脉炎病情的有效手段之一。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选择、穿戴和保养弹力袜。

弹力袜可以通过适度的压力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液回流速度,减少静脉瓣膜反流。

患者应每天佩戴弹力袜,并定期更换新的弹力袜,以确保其压力效果。

4. 高效液体管理:充足的液体摄入和系统的液体管理有助于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稠以及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保证患者足够的饮水量,避免脱水。

对于卧床患者,护士还应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

5.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护士在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并定期做相关检查,如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检查等。

同时,护士还应确保患者正确服药,定期复查凝血指标,以及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疼痛管理:血栓性静脉炎常伴随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MMP-2、MMP-9的表达研究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MMP-2、MMP-9的表达研究
3 6 5 2
实用 医学杂志 2 0 1 3年第 2 9卷第 2 2期

临 床 研 究 ・
浅 表 血 栓 性 静 脉 炎 管 壁 MMP . 2 、 MMP . 9的 表 达 研 究
王涛 赵 建华 褚 海波 鞠玲 燕 徐永 波 唐金元 李坤 郭 文君
摘要 目的 : 观 察浅表 血栓性 静脉 炎管壁 基质金 属 蛋 白酶 一 2 ( MMP 一 2 ) 、 基 质金 属蛋 白酶一 9 ( MMP 一 9 ) 的 表 达情况 , 探 讨血 管重 塑的发病机制 。 方 法: 收 集原发性 大 隐静脉 曲张标本 1 6 例. 浅表 血栓性静脉 炎标本 1 6 例, 另设 1 3例 正常 大静脉标本作 对照。采用免疫组化 , 光镜 下观 察静脉管壁 中 MMP 一 2 、 MMP 一 9的表达 结
r e mo d e l i n g .
Me t h o d s E a c h 1 6 s p e c i me n s o f p r i ma r y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a i r c o s e v e i n s a n d t h r 0 mb o p h l e b i t i c
关键词 静 脉 曲张 ; 血栓性静脉 炎 ; 基 质金 属 蛋 白酶 一 2 ; 基 质 金 属蛋 白酶 一 9 : 血 管 重 塑
Ex p r e s s i o n s o f M M P・ 2 a n d M M P- 9 i n t h e wa l l s o f t h r o mb o p h l e b i t i c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 WA NG T a o , Z HA 0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病,其病理特点是先有静脉损伤,后有血栓。

范围比较广泛,在形成血栓2-3小时后即引起静脉壁和静脉壁周围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

病变的部位不同,病理变化亦不同,故有不同的病名。

在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发生于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上肢常位于头静脉、贵要静脉。

胸腹壁常发生于胸、腹壁浅静脉。

所谓流走性类型,是指病因不明,可以迁移性地,此起彼落地在人体各处交替地发病。

血栓性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范畴,由于湿热蕴结,瘀血留滞脉络所致。

一、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输液后或外伤后,浅层静脉呈条索状,临床上除局部轻微的疼痛外别无特殊症状。

1、病因病理:⑴病因: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因不同的原因所造成。

临床上分3类:①化学药物刺激引起浅静脉炎,静脉内输注各种刺激性溶液或高渗溶液,如高渗葡萄糖溶液、各种抗生素、烃化剂、有机碘溶液等,均能在受注射的浅静脉内膜上,酿成化学性刺激,导致较为广泛的损伤,迅速发生血栓形成,续而出现明显的炎性反应。

②导管作持续输液,常可使静脉壁遭受直接损伤,致血栓形成,并迅速出现炎症反应,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以及大手术等危重病人。

③下肢静脉曲张时,无论是属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的属支,由于静脉血瘀滞、足靴区皮肤常因营养性变化,承受慢性感染,可使曲张的静脉遭受缺氧和炎症性损害,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⑵病理: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等,不仅会损害内膜,发生血栓形成。

病变一开始就是广泛的整条浅静脉血栓形成,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

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一般经过7-12天后,随着炎症的消退和渗出液的吸收,遗留无痛性硬索,棕色色素沉着。

有些病历经过一段过程,局部可以重新建立血液循环;甚至在间隔相当长时间后,受累浅静脉再通,又可做为输液途径。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路径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路径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路径(2016 年版)一、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行手术治疗(ICD-38.080002,ICD-38.590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出现条索状发红、局部皮温高、疼痛等症状。

2.典型体征:沿静脉走形区域出现触痛性条索状物。

3.排除局部感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内科保守治疗:(1)抗生素、抗血小板、抗凝、改善血管功能药物应用。

2.手术:外科手术或经皮透光旋切去除病变静脉。

治疗方式选择:根据患者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感染等选择内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不超过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80.000下肢血栓浅静脉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不超过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超声或造影。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管彩超。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护理常规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护理常规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护理常规一.定义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下肢皮下浅表静脉的静脉壁因不同原因引起的炎性反应,进而血栓形成及管腔粘连闭塞,能复发并持续存在。

二.症状、体征(一)症状:疼痛,发红,沿血管的走向有压疼性条索。

(二)体征:血管的表皮触及索条状物,开始比较软,表面红,炎症消退后,索条状物坚硬,扪之类似管状。

三.护理问题(一)急性疼痛与炎症浸润有关。

(二)感染风险与炎症浸润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非手术疗法1.休息与活动: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外裹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的条件下,可下床活动。

如果病变比较严重,局部表现比较明显,可以卧床休息数天。

2.合理饮食: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平衡膳食,多饮水,避免进食油煎油炸类食品及动物内脏脂肪、花生干果,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

3.局部护理:患肢抬高,局部热敷、理疗,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4.观察患肢血运情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及肿胀消退情况等。

(二)手术疗法1.术前护理(1)按非手术疗法护理。

(2)按血管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3)术前准备:禁食水,皮肤准备,药物试验,术中带药等。

2.术后护理(1)按血管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与活动:早期活动,病人卧床期间有效下肢踝泵运动;术后 24 小时可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皮温、皮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伤口及皮下渗血、伤后感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健康教育(一)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二)休息或活动: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指导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力。

(三)弹力治疗:坚持长期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四)遵医嘱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科普知识PPT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科普知识PPT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保持理 想体重。
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和降低血栓风险。
如何预防血栓性浅静脉炎?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
及早介入可以有效预防病情恶化。
如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如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基础治疗
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保持 患肢抬高。
通常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部位。
什么是血栓性浅静脉炎?
发病机制
此病一般由静脉壁的损伤、血液流动缓慢和血液 高凝状态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常见于长期静坐或卧床的患者。
什么是血栓性浅静脉炎?
分类
根据血栓的部位和性质,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分 为局限性和广泛性两种类型。
局限性多表现为局部红肿,而广泛性则可能影响 到多个静脉。
谁会得血栓性浅静脉炎?
谁会得血栓性浅静脉炎?
高风险人群
长期静坐、肥胖、妊娠、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等 ,都属于高风险人群。
尤其是在长途旅行后,患病风险更高。
谁会得血栓性浅静脉炎?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病率也会 明显增加。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更易发生此病。
谁会得血栓性浅静脉炎?
可用热敷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扩展或并 发症发生。
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如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手术干预
若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 清除血栓。
手术后需进行康复和预防措施。
谢谢观看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中医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临床观察

中医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临床观察

3 均未观 察到 不 良反应 ,个疗程后 疗效 比较 , 1 组 2 见表 。
3 讨论 血 栓性浅 静脉 炎是 一种 发生 于 人体浅 表静 脉的 血栓性 炎症 性疾
1 资 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所有病 例来 自我院门诊及 住院病 人 。 按随 机数字 表将所 有病人 随
7 j血热瘀结 型2例 , N。 O 瘀阻脉络 型2例 。 病人性别 、 3 3 组 年龄 、 发病时 间 、 部位及 中医辨证分 型等一 般资料 基本相 似 , 经统计 学处理 无 显著性 差 异 (>00 )具 有可 比性 。 尸 .5, 所有 病 例 均符 合 国家 中医 药管 理 局 19 94
机分为 3 , 组 采用单盲 法 。 组4例 , 3 , 2 ; 最小2 岁, 治疗 5 男2 例 女2 例 年龄 8
最 大7岁 , 0 平均5 岁 ; 1 发病时 间最短 3 , 长2 d最 个月 , 平均 1d 病 变在 下 5; 肢 3例、 9 上肢6 血热 瘀结型 l例 ; 阻脉 络型2例 。 例。 9 瘀 6 对照组 I 3 , 例 男 4 2例 , 0 ; 龄最小2岁 , 4 女2例 年 4 最大6 岁。 9 平均4 岁 ; 病时 间最短 2 , 8 发 d 最 长3 月 , 1d 病变在 下肢3例 、 个 平均 7 ; 5 上肢8 。 例 血热 瘀结型2例 , 2 瘀阻脉 络型2例 。 照组 Ⅱ 3 , 3 ,c1 } 龄最 小2 岁, l 对 4例 男2例  ̄2 例 年 6 最大7岁 , 2 平
血 栓 性浅 静 脉 炎 是常 见 的 周 围血 管 疾 病 , 医称 “ 中 青蛇 毒 ” 是 , 体表 筋 脉发 生 的炎性 血 栓性 疾病 。 特 点是 体表 筋脉 ( 其 静脉 ) 胀灼 肿 热红 斑 压痛 , 可触及 素 条状 物 。 者 自20 年 3 笔 06 月至2 0年 1月以 自 07 1 拟清热 凉血 , 瘀通脉 之中药联 合金黄 散外敷 治疗血 栓性浅 静脉炎4 化 5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症状?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症状?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尤其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早期症状,血栓性浅静脉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血栓性浅静脉炎会怎样?以及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血栓性浅静脉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血栓性浅静脉炎常见症状:呈红色条索,游走的浅静脉、骨内损害、静脉栓塞、局部静脉硬索状*一、症状急性期静脉局部疼痛,发红呈条状或网状,沿静脉走向有压痛性索条,1~2周后红肿消退,代之以色素沉着,及硬如绳的索条。

部分病人可伴有全身在不适。

反复发作的静脉炎,伴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机化后变硬。

*二、诊断诊断通常不困难。

患者主诉沿静脉走向部位,出现疼痛伴有条索样结构或结节,常合并静脉周围炎症反应而引起累及静脉处发红。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与一般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无异,其表现为某一区域内,骤然出现线状或网状红肿条索状物,有疼痛和压痛,初时质地较软,随后逐渐变硬,红肿充血逐渐为色素沉着所替代。

在长期发病过程中,发作具有间歇性,呈迁徙性地、此起彼落地、在人体各处交替发病,所遗留的色素沉着和索条物可布满全身。

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诊断较困难,诊断率为62.4%。

如果有置管输液史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败血症,行血培养2次同样菌株阳性,在排除酿成败血症的其他原因后,应探查静脉。

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和CT检查中可排除深静脉和腔静脉段血栓形成。

*以上是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血栓性浅静脉炎并发症,血栓性浅静脉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血栓性浅静脉炎常见并发症:脓毒症和菌血症*一、并发病症脓毒性静脉炎可并发脓毒败血症,常可致病人死亡。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血栓性浅静脉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曹烨民教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经验

曹烨民教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经验

翘 、 盆草、 陈等, 垂 茵 酌情 加 化痰 软坚 药 物如 海 藻 、 昆布 、 蚕等 , 僵 祛风 散邪 药 物 蝉 蜕 、 花 、 菊 防风 、 牛 蒡子 等 , 以及 活血 散瘀 药 物桃 仁 、 当归 、 丹参 、 黄 蒲
等 ; 定 期方选 肾气 丸 、 归丸 、 味地 黄 丸等 , 稳 左 六 用
l 病 因病机 现代 医学认 为 本病 是下 肢 静脉 曲张常 见 的并
发症 , 由于静 脉壁 变 性 , 脉 淤滞 , 体 渗 出 , 液 静 液 血 黏滞 度 增高 , 小板 聚集 和 黏 附性增 高 , 后形 成 血 最 血栓 , 继而 发 生静脉 炎和静 脉周 围 。 中医 对 此病 的病 因病 机 在 古 代 即 有 论述[ ,
b o d lo .
五 町-喇 8 s p r ca r mb p lbt ,i s C e mi; y do i ee t t na ds g s me ia ae u ef ilho o he is l i t i mb ; AO Y — n sn rmedf rni i n e ; dc l s ao a t c
下肢 血 栓性 浅 静脉 炎是 发 于下 肢 浅表 静脉 的 血栓 性 、 炎性 病变 , 中医称 本病 为“ 恶脉 ” 青蛇 毒 ” “
“ 脉痹 ” 黄 鳅痈 ” 赤 脉 ” , “ “ 等 临床 表 现 以肢 体浅 静 脉呈条索状突起 , 赤 , 色 形如蚯蚓 , 硬而疼痛 为特征 , 多 发 于青 壮 年 男性 、 老 年 女性 , 中 以下 肢 多 见n] 。 临床 分 为 急性 期 和慢 性 期 , 医应 用 抗 生 素 治 疗 西 局 部炎 症 效果 不佳 [] 2。曹烨 民教授采 用 中医药 治 疗下肢 血栓性 浅静脉炎 , 效甚佳 , 总结如下 : 疗 现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症状?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症状?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血栓性静脉炎症状,尤其是血栓性静脉炎的早期症状,血栓性静脉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血栓性静脉炎会怎样?以及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血栓性静脉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血栓性静脉炎常见症状:发烧、压痛、股三角区压痛、结节*一、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病型。

1.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和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两种。

其区别主要是除病因外,前者多累及一条静脉并继续向上发展;而后者无一定形式,往往是一条或几条静脉同时或先后受累,此起彼伏地反复发作。

(1)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按其发病原因分为;静脉注射硬化剂、高渗溶液、抗癌药物等,在内膜上引起化学性刺激,造成广泛性损伤,产生静脉炎并导致血栓形成的,称为化学性静脉炎。

由静脉注射、长期插塑料管、打击、扭伤等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局限性静脉炎称外伤性静脉炎等。

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多见于下肢的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和上肢的静脉,常限于一条静脉,严重时向近端及其大的分支发展。

急性发作时可以沿病变静脉触及疼痛和压痛的皮下硬索。

或呈节段性分布的卵圆形结节。

累及周围组织时发生静脉周围炎,以致相邻皮肤红肿和温度升高,可随皮肤移动。

发病后可能有轻度全身性症状,但白细胞一般不升高。

痊愈时疼痛减轻,红肿消退,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皮下硬索。

当侧支循环建立和再通时,硬索亦可能逐渐消失。

因系浅静脉病变,血液回流一般不受影响。

故不引起肢端水肿,若并发深静脉病变或累及静脉瓣时,则可能发生严重组织水肿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

(2)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累及浅静脉,而脑、肝、肾、肠系膜和肺等的深静脉亦可发生,但一般以下肢、臀和腹壁为常见。

表现为节段性皮下硬索或硬结,有疼痛和压痛。

相邻皮肤红肿,2~4周后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而在另一条或另一段静脉又发生新的损害。

于是一部分消退,一部分新发,以致几个部位存在不同期的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简介
∙受累静脉局部红肿、疼痛、压痛,皮肤温度高,可触及条索状物。

多发生于下肢,常见的原因为静脉曲张。

∙一种良性疾病,但也可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乃至形成肺栓塞。

∙应该在所有怀疑该病时,进行双功能超声检查。

∙若复发性发作并呈游走性,特别是无静脉曲张的病人,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促凝血状态。

∙治疗上应用弹力长袜、制动、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定义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是指中等大小的浅表静脉自限性的血管炎。

常表现为浅表静脉的疼痛、压痛、硬结和/或红斑。

伴随皮肤温度高和红斑常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
状物。

最常发生于下肢的隐静脉及其分支。

也出现在上肢、前胸或者颈部静脉,
常由于静脉曲张、高凝状态、静脉穿刺插管和给药引起。

一般SVT专指下肢的血
栓静脉炎。

流行病学
∙SVT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病理状态,但是其确切的发病率很难正确评估,部分原因是由于本病为良性和自限性疾病,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

Tecumseh社区卫生研究显示,SVT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从三十几岁的每年0.05/1000增高至八十几岁的每年1.8/1000人,而女性分别为0.31/1000和2.2/1000[1]。

大多数研究显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平均年在60岁以下[1]。

在中国尚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

病因
∙病因诊断取决于本病的发生部位。

下肢的SVT,主要病因仍然是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局部损伤常为SVT发生的促发因子。

在特发性、游走性或者复发性SVT或者无静脉曲张时,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其它的病理状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白塞氏病和伯格氏病)、恶性肿瘤和易栓状态[1],包括:因子V Leiden基因变异、凝血酶原G202010A基因变异、肝素辅因子2缺陷、蛋白S和蛋白C缺陷,抗凝血酶III缺陷、狼疮抗凝物和抗磷脂抗体缺陷、纤溶活性异常、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妊娠、肥胖、长期制动、最近的外科手术、创伤、硬化疗法、静脉血栓栓塞病史、静脉输注低张和高张溶液、使用药物(包括安定、胺碘酮、万古霉素、海洛因)和静脉插管[1]。

∙对于上肢和颈部的SVT,主要病因由医源性介入操作如静脉穿刺插管或者静脉注射药物(化疗、吸毒)组成。

Mondor’s病,主要影响胸壁和女性乳房的浅静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特发性的,但是有时与剧烈运动或者创伤有关,在个别情况下,与乳腺癌或者易栓症有关[1]。

病理生理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SVT)最常与促凝血状态相关,以下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血栓的形成:①血管壁损伤(静脉穿刺插管、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或者药物、硬化疗法、血管炎性疾病包括细菌或者真菌感染);②血流淤滞(静脉曲张、制动)和
③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遗传性或者获得性易栓症)。

病史与检查
关键诊断因素
∙静脉曲张、易栓症、自身免疫性疾... (常见)
∙最容易造成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皮肤发红、红斑、皮肤温度高(常见)
∙可延伸至周围组织,使得与蜂窝织炎鉴别困难。

∙疼痛、压痛(常见)
∙曾有静脉曲张的病人,皮肤的深部可触及柔软的“蠕虫状”肿块。

在无静脉曲张的病人,可触及条索状物(有时为结节状),可有压痛。

∙肿胀、水肿(常见)
∙周围区域常有水肿,但是无整个肢体的肿胀。

∙可触及条索状物(常见)
∙这是SVT区别于其它原因造成腿部红肿的重要体征。

危险因素
∙静脉曲张(强)
∙是最常见的原因。

∙易栓症(强)
∙凝血异常与SVT相关;易栓状态的存在(见病因)使本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强)
∙其致病机制认为主要是免疫介导的内皮功能不全。

∙曾患SVT (强)
∙是再次发生SVT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女性、高龄(强)
∙多数研究显示女性占优势(70%对50%),可能是由于妊娠期间静脉曲张患病率增高。

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见2.2节病因)。

∙硬化疗法、静脉插管(强)
∙硬化剂、静脉插管和经导管给药的刺激引起。

∙恶性肿瘤(弱)
∙Trousseau’s 综合征(游走性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很少见,其特征为复发性、游走性,常出现在特殊部位如手臂或者胸部(当胸壁静脉受累时也称为蒙多氏病,
Mondor’s disease)。

最常与腺癌特别是胰腺、肺、胃和前列腺癌有关。

恶性肿瘤介导的凝血瀑布激活和恶性肿瘤来源的促凝因子对于发生SVT是重要的。

∙使用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弱)
∙口服避孕药者静脉血栓事件的相对风险增高2-6倍,而口服激素替代治疗者增加2-4倍[1]。

其它诊断因素
∙最近静脉置入器械(如硬化疗法)(常见)
∙硬化疗法后的常见的和可预见的并发症。

∙最近静脉插管(图1)和静脉内注... (常见)
辅助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法(DUS)

检查
描述
检查时超声探头上涂上水溶性凝胶,探头控制高频声波至被检查的静脉。

结果缺乏可压迫性或者在浅表静脉内出现腔内血栓。

意义尽管SVT的诊断是一个临床诊断,但是DUS检查至少一个患病的腿,并且最好检查对侧的腿,应该在所有怀疑SVT的病人身上进行,以排除伴发的DVT 并对血栓部位进行评价。

DUS被证明诊断近端DV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95%,但是对于诊断SVT 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不清楚。

并发症
∙化脓性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坏疽、蜂窝织炎
∙尽管可能出现化脓性的并发症,但是通常出现在上肢的SVT,其原因为静脉穿刺插管和/或静脉注射液体。

在有感染的体征时(如发热、溢脓、淋巴管条纹),有抗生素治疗的指征。

如果溢脓持续存在或者出现脓肿,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发生率低。

∙复发性SVT
∙在接受治疗的病人SVT的风险为1.6%-12.2%,而未治疗的病人发生率为3.3%-36.7%。

这种风险依据病人基础的危险因素的持续时间不同而不同,例如静脉曲张或者恶性肿瘤。

发生率低。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肺栓塞
∙SVT病人接受抗凝或者NSAIDs治疗,以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者肺栓塞的风险为0%至5.5%。

几个研究报告未接受药物或者外科治疗的病人,在3
年的随访中,以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未1.7%至26.9%。

以后发生DVT
或者肺栓塞的风险取决于一些因子如曾有静脉血栓栓塞的病史。

发生率低。

诊断程序
∙本病诊断主要以临床体征为基础,主要包括:疼痛、压痛、硬结、局部皮肤温度高、红斑和/或沿浅表性静脉走形可触及的条索状物。

使用多普勒超声(DUS)发现同
侧和/或对侧无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确认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诊断和显示大隐-股静脉和大隐-腘静脉汇合处的血栓蔓延和血栓头部的位置。

还有助于复杂的鉴别诊断如蜂窝织炎、结节性红斑和淋巴管炎。

诊断程序如下图2。

鉴别诊断
疾病
体征/症状鉴别检验鉴别
疾病
体征/症状鉴别检验鉴别
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疼痛和炎症,并防止浅静脉血栓向深静脉蔓延造成栓塞并发症。

为了减轻不适症状和肿胀,推荐使用护腿长袜(或者静脉曲张袜、弹力长袜)和抬高下肢。

局部热敷也有帮助。

如果是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应该拔掉静脉输液针/管。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缓解炎症和使用止痛药。

如果发现深静脉血栓,可溶栓和抗凝治疗。

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对受累静脉进行静脉切除术、静脉剥脱术、硬化疗法,适用于治疗巨大静脉曲张或者为了预防高危病人的血栓性静脉炎复发。

预后
无并发症的SVT一般认为是一种良性和自限性的。

其自然病程和预后还知之甚少,不过,其症状一般在1-2周内缓解,但在更长时间内僵硬的静脉可能持续存在。

如果伴发DVT或者肺栓塞,那么病程可更长且抗凝治疗需要至少3个月。

DVT或者肺栓塞的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栓塞复发以及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或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栓后综合征。

在有静脉曲张或者其它危险因素如恶性肿瘤或者白塞氏病时,SVT复发的风险不容忽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