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合集下载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常州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典范之一,一直致力于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来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

本文将就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展开讨论。

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为了营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常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这一建设目标以优化绿地空间、提升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涵盖了城市绿地规划、绿化建设、园林景观打造、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城市绿化、生态改善的前提。

常州市在城市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通过科学的绿地规划,合理配置城市绿地资源,丰富绿地类型,提高绿地覆盖率,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多样化的城市绿地。

常州市在绿化建设方面下足功夫。

为了提升城市绿化质量,常州市在绿化建设中提倡生态种植、生态养护,引进大量优良品种,推广自然生态管理模式,建设了一大批示范绿地,绿色植被从城市的主次干道、公园绿地、社区绿地、河岸绿地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常州市还注重推广新型绿色种植技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废旧土地绿化等工作,从而不断拓展绿色植被覆盖面积。

常州市在园林景观打造方面勇于创新。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园林景观的打造是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

常州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历史沿革等资源,构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如红梅公园、天宁寺、翠屏湖等一大批经典景观,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常州市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生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州市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基地,全面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城市内的湿地、湖泊、河流、山体等自然生态系统。

浅谈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常州市为例

浅谈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常州市为例

浅谈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常州市为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以常州市为例,浅谈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环境问题长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垃圾处理等。

严重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常州市为例,其空气质量和水质均不尽如人意。

记得去年夏天,该市曾经因为大气污染启动了黄色预警,当时人们出行时都带着口罩;此外,该市的主要水体句章湖也存在着严重的水质问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藻爆发。

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常州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1. 加强治理污染控制。

常州市加强了针对空气、水和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治理,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严格惩罚和取缔。

截至目前,该市主城区PM2.5浓度已经下降50%以上,出租车、公交车和物流车辆100%更新。

此外,该市还积极开展“蓝天保卫战”、“水清河畅行动”等行动,推动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有序推进。

2. 推动绿色发展。

常州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了城乡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

例如,该市坚决抵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扩张,鼓励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加速转型升级和转型发展。

此外,该市还加强了生态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出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政策,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3. 建设生态城市。

常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该市采取生态景观规划、建筑节能新技术、园区绿化等措施,逐步形成了“森林都市、园林城市、巷道花街、田园风光”的城市形象。

此外,该市还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了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理念,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城市智能化和便捷化,并着力打造城市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析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析
21 0 1年第 l 5期
现代 园艺
生态 园林城市的建设探析
朱 万 忠
( 江苏省 高邮市甘 垛镇农 业 中心 , 江苏 高邮 25 0 ) 2 20
摘 要 : 文章 以国内中小城 市作 为研 究对象 , 系统论 的观点 出发 , 从 把景观 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应 用于q - 小城 市的园林 系统规划 , 在全 面调 查和 分析 中小城市 的园林 系统建设现状 的基础 上 , 因地制 宜提 出城学上 的意义 。开 发野 生 种 而
须 从 区域 和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的 高度来 构 筑 城市 的 园林 系统 。
随着“ 生态 园林 城市 ” 目标 的提 出 , 市 园林 系 统作 为城 市 的 城
还 原组 织 , 已受 到普 遍 的关 注 ; 着各 地 省 级 园林 城 市 或 县 随
野生植物品种 , 建立城市园林系统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这
是物 种多 样性 和遗 传 多样性 保护 的基 础性 工作 。
222 加 强 乡土植 物 资源 的保存 利 用 ,开 发野 生植物 利 ..
是 决 定城 市 各 项功 能 是 否完 善 、 调 , 否能 够 可 持续 发 展 协 是 的基础 , 城 市各 功能 区块 在 空 间上协 调 、 渡 、 机 融合 的 是 过 有
城 市建 设 中都 把生 态建 设 作为 一项 重 点工 作 , 为社 会 主义 作
物质 文明 和精神 文 明建设 的重 要 内容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也是 生产力 , 已经成 为共 识 。
1 国 内中小城 市生 态 园林建 设存在 问题
工 业革命 以来 , 随着人 口的迅 速增 长 和人 类 生活 水平 的 提高 , 人类 经 济 活动 不 断 加 剧 , 自然 资 源 和环 境 有 着前 所 对 未 有 的压 力 , 境 污染 和 生 态破 坏 日益严 重 , 类 赖 以 生存 环 人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0.24•【字号】常政发〔2017〕144号•【施行日期】2017.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现将《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0月24日常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建设“美丽常州”,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现就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意义目的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创造新的城市园林和生态景观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城市竞争呈现出生态化的趋势,因此,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标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更高层次的“国家园林城市”,是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荣誉。

在2008年我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可以大力推进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调和我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绿色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开展城市双修工作,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生态的、低碳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城市。

常州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常州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常州生态海绵城市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城市开始采取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州生态海绵城市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背景常州市作为中国东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城市内涝等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州市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改造。

城市水资源管理措施常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水资源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常州市设立了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水资源调度和监测工作,通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保证城市正常的用水需求。

此外,常州市还加大了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宣传力度,并推广高效节水设备的使用。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了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状况和解决内涝问题,常州市进行了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

常州市采取了多种生态措施,包括建设雨水花园、湿地保护和恢复、河道修复和绿地建设等等。

这些措施既能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生态功能。

雨水花园建设常州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将城市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

雨水花园是一种集雨、延缓排放和净化雨水的设施,通过绿色植被和地下渗水系统,将雨水纳入地下水系统中,提高城市地下水位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常州市已建成了多个雨水花园,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

湿地保护和恢复常州市积极保护和恢复湿地,通过湿地的水吸附、水贮存和净化作用,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常州市已经启动了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在市区建设了多个湿地公园,增加了城市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

河道修复常州市通过对河道的修复和改造,增加了河道的容积和水流速度,减少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常州市目前正在进行的河道修复项目包括河道疏浚、岸坡加固、植被修复等工作,以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排水能力。

绿地建设常州市加大了绿地建设力度,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绿地不仅能够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和娱乐场所,还能够吸收雨水、减少洪水的发生,并且通过蒸发作用提高城市的湿度。

浅析常州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浅析常州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浅析常州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者:高学宝来源:《世界家苑》2020年第03期摘要: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建设与规划生态城市。

人类对生态城市的追求,是生态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

生态城市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追求目标,对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进行规划和引导,编制和落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分析常州的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形态、绿色开敞空间、居住社区、社会事业、工业布局、绿色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层面来着手。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常州1 常州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1)地理位置优越。

常州位于江苏南部,在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常州有着“承接传递,汇集整合”的作用,同时又受到沪宁线上上海、南京这两大城市对其的优势辐射,区位优势明显。

常州北临长江,东接太湖,天目山余脉位于其南侧,西有茅山,内部又有洮、滆二湖,城内又有京杭大运河的水利优势,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使这座城水相依城市的的优势尤其突出。

(2)经济发展特征。

2019年,全市经济运行在保持基本稳定增长的趋势下,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大部分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为7400.9亿元,增长速度在全省中位列第三。

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新业态加速布局,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涌出。

常州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有比重要高于第一产业,工业化正在向中后期阶段演进,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一产稳定、二三产并举”方向转型。

(3)自然条件。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河网纵横,水洗密布,全市水域面积总和相对于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19.5%;整体地貌以平原为主,面积占比为58.1%;全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4)城市文化特色。

常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文明历史的城市,具有城水相依的独特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从三套环河四套城的春秋淹城,到枕河而居的运河人家,再到连江通海的长江码头,优越的水生态环境见证了城市形态从点、到线、向面不断演进的过程。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走向可持续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背景介绍部分将重点介绍常州市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包括常州市政府关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和计划,常州市已建成的各类生态园林项目,以及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常州市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为后续的研究和讨论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内容已达到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推动常州市及其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明确定义和界定,可以更好地引导研究过程,确保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1.3 研究意义常州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地,其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常州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通过对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可以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更新和优化,推动城市向着更加环保、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

研究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意义还在于帮助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城市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常州市区园林绿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常州市区园林绿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9 92

6
月至
19 93
0 月 除市 区因 城市改造 马 路 拓 宽 桥梁 改建 房 年 1
,
,
地 产开发等原 因绿 地 被调 整外 一些 企事业单位 和 市 民 在 经济 利益 的驱 动下 急 功近 利 搞 短 期行为 毁 坏绿化破 墙开 店 把 我 们 花 了好 大力气建成 的三 万 多米的
}
,
5
,
米范 围 内搞 绿 化 种植各种树木
“ ”
.
3
.
5
0
.
8 公 顷 使 常 州 临街 围 墙 绿 化 成 为常 州 一 大 2
,
特 色 全 省 以 及全 国各地前来参观 者 众多 被称 为 常 州 市 区 的 绿色项链
冬 苏 奋乳 耸少 公淤 终 女刁 忿笼井东 家…
一一 一 一
二 问题 常 州 市 区 的园林绿 化 虽然 取 得 了 长 足 的发 展 但 由于 原来 基础 比 较 薄 弱 每 年 绿化 资金投入不 足 以 及市 : 民对 绿 化意识 淡 薄等 原 因 加 上 近 几 年 来城 市建 设 步 伐 加快 和 第三 产 业 的迅 速发 展 一度 时期 破坏绿 化 侵 占 绿地 的 现 象相 当 严重 市
, 。
如某单位领导讲
, ,
《 城市 绿化条 例 》 是知道的
11 7
但如果 我 们按章办
, ,
事 打报告 在 绿化带 内搭建 栩 房 占 用这
艺盆 万篇 ,
平方 米 的公共绿地是根 本不 可 能 的

上 面 不 会 批 准 因此 只 好先违章搞起来再说 占 用 临街 规 划 绿 地

又 如和 平 路 上 某 医 院 为 了 办 三产

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

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

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第一篇: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形成城市景观风貌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撤县设区对于我区来说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园林处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管理单位,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教训以及现状发展情况,对于三城联创中的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解和建议如下:(一)、创建生态城市的现实意义1、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实行差别竞争,优化投资环境的基础条件。

城市既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依托。

建好城市园林,搞好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聚集人口、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城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发展。

这是被许多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

如**、**、**、**等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绿带园,以绿兴城,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魅力,吸引了日、韩等许多国家的大企业投资,实现了以绿引商,以商扩城的良性循环。

优美的绿化环境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流动的音符,是展示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体现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体现在宽阔、繁华的城市街道上,更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上。

优美的绿化环境,对人的行为是一种规范,对人的心灵是一种净化,对人的身心更是一种呵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且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它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园林工作只是种树 植草, 装 点市容而 己, 未能认识到城 市园林不仅 能美 化环境 , 创造舒 适 的视 景 , 还 当城市 出现 了沙漠化和浮尘天气 , 当水 资源 因污染严重短缺 具有调节小气候 , 净化空气和维持碳氮平衡等 重要的生态功 能, 时, 当人类赖 以生存的地球被城市工业化 的加速而 不堪重负 时, 以及在娱乐休闲 、 社会交往和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我们应采取措施保护 生态环 境,维持 自然生态系统 的稳 定和平 衡, 达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最有效 的就 是植 树造绿 , 建设园林 2 我国生态园林城 市建设 的完善措施 城市 , 使生态环境得 以改善 。 2 . 1 完善 规划 设计 。 营造 生态 良好 的城 市绿 地 系统 在 城市规划 中, 把城市 园林 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 , 编制 出 l 我 国生态 园林城市存在 的问题 坚持以科学 的规划体系来指导城市 园林建设 。城 虽然 , 我 国 在 生 态 园林 城 市 建 设 上 取 得 了不 小 的成 绩 , 但 是 园林系统规划 , 市建设 中充分发挥规划 的龙头作用 , 严格按规划 实施, 充 分保 留 还 是存 在 一些 问题 : 绿化用地 , 使城市规划绿地落到 实处 。城市绿化景点建设 中通过 1 . 1 意境 和文 化 内涵在城 市 园林 中的表 现力还 不够 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结构 的变化和消费者水平 的提升 , 人们越 规范设计市场和提高设计要 求,使园林绿化设计 既具时代 性和 体现浓重 的文化气息 , 同时又能满足广大市 民的实际需 来越讲究居住环境应有 的品位 ,对 园林绿化的欣赏提 出了更 多 艺术性 , 要, 体现出现代化城市风采 。 意 境 和 文 化 内涵 方 面 的要 求 。我 国 目前 的 城 市 园林 绿 化 虽然 较

常州城市园林绿化分析(5篇范文)

常州城市园林绿化分析(5篇范文)

常州城市园林绿化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常州城市园林绿化分析常州气候地形: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海,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常州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

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地貌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

在气候地形条件因素上,大部分花卉,树木适宜种植养护,常州市园林绿化植被主要符合本地气候特征以亚热带,温带树种,花卉地被为主。

一.行道树,庭荫树,以高大乔木为主,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

常州行道树常用银杏,栾树,樟树。

1.观叶乔木,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常州市轻工业化城市,行道树的选用需具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6.行道树,庭荫树以高大乔木为主,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二.群植树,选用垂柳,乌桕,腊梅等。

生态习性满足常州本地的气候,地形。

树木与树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突出。

三.孤植树,常州选用圆柏,雪松等。

四.绿篱选用上以灌木为主,常州地区常采用大叶黄杨,小檗,紫叶小檗,海桐等具备耐修剪性好易于栽培粗放管理的灌木。

常州市区绿篱选用均以观叶为主,海桐还以观果为主。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五.花卉选用,花坛,花台花镜。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常州市政府意识到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动相关工作。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背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居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城市绿化意识逐渐提高;三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常州市需要积极响应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推动常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内容结束】1.2 问题提出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城市建设项目可能会过度消耗资源,而忽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与实际发展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有些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实际性,导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规划实施难题,影响城市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以寻找解决之道。

【字数:206】1.3 目的和意义常州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通过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摘要】常州市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典范之一,通过规划目标明确、实施措施科学、成效评估全面、问题挑战应对及发展前景展望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也不可否认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凸显等。

有必要对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总结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与启示,以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践、探讨、目标、规划、实施措施、成效评估、问题、挑战、发展前景、总结、展望、建议、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为了该市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建设旨在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基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紧缺等挑战。

在城市化进程中,常州市也面临着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出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规划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实施措施来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旨在探讨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分析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对这一实践的总结,可以为其他城市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31•【字号】常政发[2006]132号•【施行日期】2006.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政发〔2006〕132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现将《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常州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生态市的重大任务,为贯彻落实好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成果,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现提出我市国家生态市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建设国家生态市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生态理念统领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把常州建设成为产业先进、群众富裕、文化发达、城乡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的长三角名城。

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是:到2008年,金坛、溧阳两市建成县级国家生态市,武进、新北两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到2010年,把常州建设成为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和谐统一的国家生态城市。

二、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今后五年我市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一)清水工程到2010年,全市COD排放强度≤4.4(千克/万元);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基本达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1.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对东市河、南市河、北市河、关河、大湾浜、三井河等城区(含武进湖塘及武南地区)50多条河道进行水系沟通、污水截流、河道清淤、岸线美化、沿岸污染总量控制等。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常州市是中国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常州市开始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本文将就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进行详细介绍。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常州市积极推动森林、湿地、水库等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质量。

常州市还大力推行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提高了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

常州市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行动,增加了城市的绿地覆盖率,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

常州市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环境。

常州市开展了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增加了公共绿地和景观设施的建设,提升了城市的景观价值和人居环境。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常州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优化交通系统和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等措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常州市还鼓励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构建社区自治的新机制,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

常州市还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建设旅游景点,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旅游吸引力。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

常州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常州市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常州市还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城市规划和建设、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常州市成功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这一实践和探讨对于其他城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

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

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第一篇: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信息工程学院11计算机普scx【内容摘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模式的实际探索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符合我国各地区城市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模式。

【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实践模式【调查目的】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

城市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对象、时间、方法】通过调查、座谈会、访谈及查阅相关政策等方式,以常州职员,学生,市民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方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专项调查活动。

【调查结果】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

城市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一)城市的文明程度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1广大城市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

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

虽然比起国外城市的文明进程落后,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实质的突破。

只有了解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

城市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工业生产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城市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市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市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城市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年4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8期收稿日期:2016-03-01作者简介:艾 敏(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规划工作。

艾敏,韩玉婷,周建飞,石崇(常州龙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22)摘要:指出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头号工程,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在规划编制、工程勘定、任务推进、项目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已被省委政策研究室作为优秀案例加以推荐。

分析了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强化管理,明确权责;制定标准,统一建设;机制完善,高效推进;公众参与,加强互动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其它城市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绿城;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T U 9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29-021 现状及问题近年来,常州不断加大精品城市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得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常州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但是,制约常州发展的生态问题依然较多。

①区域建设发展品牌不显。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曾经是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但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建设,高品质空间逐渐缺失,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城市品牌不显,城市地位下滑。

②城市空间增长土地受限。

常州主城区高效集聚,呈现大饼式蔓延,生态廊道空间不足。

局部地区粗放发展,碎片化严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缺乏整体有序开发,呈现出“小”、“散”、“乱”的特征,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利用不足。

同时全市2012年建设用地仅557k m 2,目前仍以15~20k m 2/年的速度开发建设,土地存量难以为继。

③城乡生活绿色空间不足。

常州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扩张、人口的快速增长集聚使城市市民生活空间面临巨大压力,主城区空间绿量瓶颈严重制约市民的生活品质[1],优化人居环境压力彰显,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环境是当前市民最迫切的期待。

关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发表时间:2020-05-22T16:09:46.80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作者:杨会岩[导读] 为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摘要:为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保证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出台了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

该标准从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和恢复等方面入手,在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的发展历程,随后解读了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了笔者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以期为更加快速科学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思路。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评价体系1.发展历程1.1政策发展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环境综合管理污染治理工作。

1982年12月,颁发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

1992年12月8日正式命名了第一批“园林城市”,其中包括:北京、合肥、珠海[1]。

以1998年实施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标志,逐渐进入全面的综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21世纪,中国环境政策制度工作加速发展,与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的法规政策密集出台[2]。

2000年5月,印发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

2004年,印发了《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并开展“生态园林城市”活动[4]。

2007年原建设部印发《关于请报送国家园林城镇候选镇的通知》,将创建活动向县、镇延伸。

2010年,印发园林绿化的国家标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2010),该标准标志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评价走向了标准化建设[5]。

2016年,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

1.2 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分布在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逐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6]图1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逐年分布由上图可以看出,截止到2019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直辖市有3个、地级市有217个、城区7个和县级市164个。

紧密园林联系实际 创建四个文明公园 - 常州市建设局

紧密园林联系实际 创建四个文明公园 - 常州市建设局

敞开公园管理的新路子探索李恒炜 张向坤公园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共处共融一种独特的生态资源。

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在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以民为本,大胆探索创新,积极还绿于民、还公园于百姓,全面实施公园免费敞开,相继对一批老公园实施敞开扩建改造。

如何管理好敞开的公园、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加快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全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进一步升华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也对包括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在内的园林绿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路。

园林系统惟有将报告中的生态文明的阐述与常州园林绿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的思路,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敞开公园管理新路子,才能更好地将敞开后的公园管理好,使广大市民更充分地亲近自然绿色,感受感受和谐。

一、以经济创收为基础,积极构建物质文明公园“四个文明”中,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地位。

“四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创收为中心,不断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离开了公园经济保障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其他三个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

我市设有管理机构公园的性质均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前,维持公园正常运转的费用主要就是靠门票收入。

如,红梅公园自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门票从2分/张一直到免费开园前的10元/张,期间只有“文革”时期一小段时间是免票的。

近10年来,门票收入成为公园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职工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支撑。

公园免费开放,打破了以往以门票收入养园传统经营模式,而政府没有给予管理费用的补贴,原有的经营管理机构仍然保留,同时为加强保洁和日常的管理,还需增加新的治安保洁等管理人手,需要新的开销费用,过去相对稳定的一大块门票收入靠什么弥补?公园维持开放后正常管理运转的资金从哪里来?经济收入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职工就会有后顾之忧,工作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公园的各项文明建设也将无从谈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近年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
一个典型代表,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将对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讨进行总结和分析。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大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推进绿化工程,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常州市以“四园一厣”为总体规划,分别是滨江公园、湖塘公园、钟楼公园和新北区公园等。

这些公园不仅
具备休闲娱乐功能,而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与城市的有机结合。

常州市也加大
了城市绿化的力度,大量植树造林、建设花坛、种植草坪等,提高了城市绿地覆盖率,使
城市更加宜居。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常州市
充分利用当地的园林资源,开展生态农业、花卉苗木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经
济格局。

湖塘地区发展了“花之都”,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了优质种植园,成为当地经济
的支柱产业。

这些举措不仅为常州市的生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地居民提供
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的应用。

常州市积极引进
先进的园林科技和设备,推动园林绿化管理的现代化。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绿地养护效率和质量。

常州市开展了“智慧绿地”
项目,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绿地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保护
了绿化环境的安全和景观的美观。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

常州市通过开展各种
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同时也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来。

常州市开展了“绿色行动·行动绿心”大型公益活动,组织市
民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绿化环境的重视和关注。

常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通过生态
优先、资源合理利用、科技创新和社会参与等措施,常州市成功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
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

随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相信常州市在未来还会有
更多的新突破和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