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防治原则
蜱虫的防治
蜱虫的防治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
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
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
蜱虫主要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
农村里的狗身上有蜱虫则常见。
潜伏期:
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
临床表现:
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避免被蜱叮咬.如需进入这些地区,需做好个人防护,尽少裸露身体:例如穿紧口长袖衣裤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控制媒介传播与宿土动物(即蜱、鼠、宠物等)和妥善管理无形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
·一旦出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应急处理措施: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直接拔,因为蜱虫头部扎进人的肉体,一旦直接拨,很容易导致蜱虫头部断在肉内,导致有病毒或细菌的蜱虫传染到人体内部。
而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燃烧的烟头或其他发烫物放在蜱虫叮咬的地方,经过烟头和其他发热物的烧烫,整个蜱虫就会自动掉落,这样可以彻底消除携带病毒或细菌的蜱虫传染。
·可用夹子夹、烟头烫等方式让其脱离你的体表
·如发现叮咬,也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同时,赶紧就医。
啤虫怎么预防才能去根,它是怎么繁殖的
啤虫怎么预防才能去根,它是怎么繁殖
的
回答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消灭蜱虫,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干净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滋生;在蜱虫栖息和越冬的地方可以喷洒马拉硫磷等药剂;用生物农药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该类药物的持效期特长,而且对人畜无害;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进行物理防治。
一、啤虫怎么预防才能去根
1、在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消灭蜱虫,再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干净禽畜圈舍、堵洞嵌缝等工作以防蜱类滋生,还要捕杀啮齿动物。
2、在蜱虫栖息和越冬的地方可以喷洒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药剂。
3、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该类药物的持效期特长,而且对人畜无害。
4、还可以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进行物理防治,该药剂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而且还无污染。
二、啤虫它是怎么繁殖的
1、成年蜱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和畜舍等地方,然后在表层缝隙中产卵,在产卵后雌蜱就会死亡,而雄蜱一生能交配数次,卵的形状呈球形或者椭圆形,大小约0.5-1mm,颜色为淡黄至褐色。
2、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产卵后2-4周孵化出幼虫,幼虫形似若虫,体积比较小,有3对足。
三、人体被蜱虫叮咬了怎么办
1、如果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能用镊子等工具将蜱虫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等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
2、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不小心让蜱虫的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该及时进行手术取出。
3、在伤口周围涂抹0.5%普鲁卡因,出现其它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何防止蜱虫叮咬
如何防止蜱虫叮咬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蜱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蜱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身上,以吸血为生的昆虫。
它不仅会带来不适感,还可能携带疾病病毒,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如何防止蜱虫叮咬呢?一、穿透明领长衣长裤在野外活动时,如果能穿上透明领的长衣长裤,就可以减少蜱虫叮咬的可能性。
透明领的衣物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蜱虫是否爬上衣服。
另外,颜色较浅、拼色的衣服也更容易被蜱虫察觉,因此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颜色较深的单色衣物。
二、注意穿衣打扮在野外活动时,穿衣也是一门学问。
蜱虫偏爱“湿热”的环境,所以应该尽量避免穿着太过紧身、不透气的衣物,因为这样的衣物往往会为蜱虫提供了隐蔽的环境。
另外,应该避免穿着过于鲜艳、有强烈气味的衣物。
这样的衣物会吸引蜱虫的注意,增加被叮咬的概率。
三、使用驱蜱剂在野外活动时,还可以使用专门的驱蜱剂。
一些市场上常见的驱蚊、排虱产品,对防范蜱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这类产品通常需要把液体喷洒在衣物、皮肤上,或者在室内散发臭味来驱赶蚊、虫等昆虫。
有些驱蜱产品内含二甲苯,并且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刺激,要注意合理使用。
四、定期检查身体蜱虫一般会爬到人身上,选择在易叮咬的部位,如腋下、腰间、耳后等,所以在野外活动或者回家后,一定要检查一下身体是否有蜱虫叮咬的迹象。
如果发现身体上挂有蜱虫,应当尽快使用专门的工具(如蜱夹子)进行清除,避免用手直接拔除。
如果不小心将蜱虫拔掉,蜱虫头部也可能留在皮内,引发感染。
五、注意宠物防治蜱虫的寄主不仅有人类,还包括许多野生动物和宠物。
因此,在外出野营、徒步或者带宠物出游时,也要注意为宠物做好蜱虫防治工作。
例如,可以为宠物使用专门的驱蜱产品,或者在宠物身上穿上防蜱的项圈。
同时,注意加强宠物的清洁和检查工作,以及定期进行驱虫。
这样也可以间接保护人类免受蜱虫叮咬。
六、保持清洁蜱虫喜欢隐藏在潮湿、杂乱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蜱虫的生存空间。
例如,定期清理院子、室内绿化,定期消毒床上用品等。
夏季寄生虫之——蜱
夏季寄生虫之——蜱蜱虫对于人类的危害,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那么蜱虫对于爱宠的危害也很大,尤其是在夏季,对于蜱的预防应该是怎么样的?又也有那些注意事项?一、蜱虫的危害1.贫血蜱附着在宠物身上吸血时,同时将麻醉剂和抗凝剂注入体内,造成吸血口出血不宜被察觉,血液不凝固,同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吸饱血后,体积会变到原来的几倍至几十倍,造成宠物失去过多的血。
血涂片可见的巴贝斯虫,是其中一种虫媒病,侵蚀红细胞2.传播疾病蜱附着在宠物身上吸血,蜱虫唾液里的病原就会进入犬的体内和血液中,导致发病。
通过蜱传播的疾病成为蜱媒病,每年有都会有很多宠物因感染由蜱传播的疾病患病,比如巴贝斯虫病,艾利希体病,无形体病及莱姆病。
秋田犬,当时因为其它疾病入院治疗,进行体格检查时,在其身上发现了蜱虫尸体和跳蚤粪便。
找到的蜱虫尸体在另一宠物的耳朵内发现蜱虫,箭头所指为饱血后的蜱虫,有黄豆大小。
在耳朵内的蜱虫体积略小进一步用检耳镜检查耳朵内部,中耳部分二、病原简介1.分类蜱虫又名草别子,有硬蜱和软蜱之分。
硬蜱有坚硬的角质层,雄性的角质层覆盖全身,而雌性的盾片仅覆盖前三足部分,腹部有褶皱,以供其吸血时扩张。
软蜱有皮革样的柔软的角质层,这些蜱一般仅在安全的环境中活动,如动物的耳道、洞穴等能提供稳定环境的场所。
不同的蜱,在不同的宿主,存在宿主更换现象。
在不同的地方,蜱虫的种类会有差别,传播的疾病也不尽相同。
其发育阶段分为卵,幼蜱,若蜱,成蜱。
蜱还可以根据完成一个生活史需要宿主的数量来分类,可分为一宿主蜱,二宿主蜱,三宿主蜱。
一宿主蜱即为从幼蜱至成熟保持在一个宿主身上,二宿主蜱为从第一宿主身上掉落,从幼蜱蜕化为若蜱,然后寻找第二宿主,三宿主蜱每次吸血后均脱离宿主,在环境中蜕化,每次蜕化后寻找新的宿主。
2.寄生部位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三、蜱的生殖力和感染力雌蜱可吸取自身体积200倍体积的血液,雌蜱完成充血后,脱离宿主,在环境中产卵,幼蜱孵出后会爬到植物高处,泥土上感染小鼠或者在草丛里玩耍的动物。
如何防止蜱虫咬伤
如何防止蜱虫咬伤蜱虫又称壁虱,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们主要生活在树林、草地、灌丛等处,常以吸血为生。
由于蜱虫的唾液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如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布氏杆菌等,所以被蜱虫咬伤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如布氏病、钩端螺旋体病、日本脑炎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避免蜱虫叮咬,在以下多个方面做好防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穿戴合适的防护服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可以有效地降低被蜱虫咬伤的风险。
选择长袖衣、长裤等衣物来覆盖皮肤表面,尤其是要注意脚踝和脖颈部位。
在选择穿戴时需要注意,裤子和袖子不要太宽松,和身体保持紧贴,以防蜱虫爬入。
另外,避免明色衣物,选择深色,也要选择柿子树叶、皮革等能起到震慑蜱虫的材质。
头戴宽檐帽或用草帽将脸和脖子遮盖住,增强保护。
二、勤洗澡、换衣服在外回来后要及时洗澡,并彻底清洗头发,同时也要将衣物清洗干净。
尤其是长时间在野外活动的人,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将带有蜱虫的衣物继续穿着。
三、使用防虫剂市面上有一些防虫剂能够有效地杀灭蜱虫,对于比较容易被蜱虫叮咬的人群,如徒步旅行、野外露营、户外工作者等,使用防虫剂是十分必要的。
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尽量避免喷洒在自己的脸部、嘴巴或眼睛等敏感部位。
而对于孕妇、儿童等人群,应该选择天然的防虫剂,切忌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防虫剂,以免不良化学品对身体造成影响。
四、注意环境卫生蜱虫在草丛、灌木丛、石头下等地方较多,所以在到达野外之前,要对野外环境进行了解,野外环境的干净整洁程度直接关系到蜱虫的分布情况。
在野外活动期间,定期打扫营地周围的杂草、落叶、积水等,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尽量减少蜱虫滋生的机会。
此外,还要注意带好垃圾袋,将垃圾及时处理,避免成为蜱虫和其他昆虫的“食材”。
五、警惕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蜱虫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蜱虫种类有很大差异,例如在北方地区,夏季是蜱虫较为活跃的时期;在南方地区,秋季则是蜱虫较多的时候。
此外,不同的蜱虫传播的疾病也不同,如黑腿鹿蜱主要传播布氏杆菌,华北副立克次体则主要传播副立克次体病等。
如何预防草地上的蜱虫叮咬
如何预防草地上的蜱虫叮咬草地上的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不仅会咬人,而且还会传播各种疾病。
对于户外活动的人们来说,要预防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预防草地上的蜱虫叮咬。
一、穿着适当的衣服穿着适当的衣服是预防蜱虫叮咬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选择长袖衬衫和长裤,以遮盖大部分皮肤表面。
同时穿上袜子,将裤腿塞进袜子里。
可以选择浅色的衣服,这样如果有蜱虫攀上身体,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它们。
二、使用蜱虫驱虫剂使用蜱虫驱虫剂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有效方法。
在进入草地之前,可以在暴露的皮肤表面喷上蜱虫驱虫剂。
这些驱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止蜱虫的攀爬并杀死它们。
三、不要在高草丛中行走不要在高草丛中行走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方法之一。
蜱虫通常在草地上爬行,因此在高草丛中行走容易被蜱虫攀上身体。
如果需要在高草丛中行走,可以选择清理一下草地,清除掉高草。
四、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身体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户外活动之后,应该认真检查身体,特别是头发、耳后、腋下、腰部和腿部等习惯被蜱虫叮咬的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请及时用镊子将其取出。
五、洗澡和更换衣服洗澡和更换衣服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户外活动之后,应该及时洗澡和更换衣服,以清除身体表面可能携带的蜱虫。
同时也应该将所穿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清洗。
六、保持草地的清洁保持草地的清洁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方法之一。
草地上的垃圾和杂草会成为蜱虫的藏身之所,因此应该定期清理草地,并保持草地干燥。
另外,也应该避免在墙角、灌木丛、草堆等潮湿和阴暗的地方停留或活动。
总结蜱虫叮咬不仅会导致皮肤瘙痒、疼痛和红肿等不适,还会传播各种疾病。
因此,在户外活动中,要预防蜱虫叮咬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方法,包括穿着适当的衣服、使用蜱虫驱虫剂、不要在高草丛中行走、定期检查身体、洗澡和更换衣服以及保持草地的清洁等措施。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除蜱虫最简单方法
除蜱虫最简单方法
大家都知道,蜱虫是一种可怕的生物。
它不仅吸血,而且会破坏人类的皮肤组织。
它会咬人,会传播疾病,而且咬的时候很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除蜱虫呢?
我和妈妈一起上网查资料,发现除蜱虫最简单方法:
1.在野外游玩时,尽量不要在草丛中坐卧。
可以穿长裤长袖、不露脚趾的鞋子,把裤腿扎进袜子里。
尽量把衣服扎进裤子里或者穿长裤和长袖衣服。
1.外出归来时,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蜱虫附着在身上。
可以用酒精涂在皮肤上,再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或者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或者用烟头烫它的头,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2.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3.被蜱虫叮咬后,可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和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4.蜱虫叮咬人后的第一个月内是有效治疗期。
—— 1 —1 —。
预防蜱虫的有效方法
预防蜱虫的有效方法
避免高风险区域:蜱虫通常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因此在这些区域活动时,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必须进入这些区域,应尽量穿长袖、浅色、表面光滑的衣服,并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避免蜱虫附着。
使用驱虫剂:裸露在外的皮肤可以涂抹含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或者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靴子和露营装备,以防止蜱虫叮咬。
请注意,使用任何化学产品时都应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周围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垃圾,打扫禽畜圈舍等,避免蜱虫孳生。
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方式,减少野外放牧。
如果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虫寄生,可以用杀蜱药剂进行喷洒涂抹。
户外活动后的检查:从户外活动返回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应尽快用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取出,并用清水洗净叮咬部位。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蜱虫叮咬,但如果在户外活动时还是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可能感染了蜱虫传播的疾病。
蜱虫的预防方法
蜱虫的预防方法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有一种小小的生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那就是蜱虫。
蜱虫虽小,危害却大。
它不仅会叮咬吸血,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
为了能安心地在户外游玩,了解并掌握蜱虫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蜱虫。
蜱虫通常呈椭圆形,未吸血时如绿豆般大小,吸饱血后能膨胀数倍,像黄豆甚至指甲盖那么大。
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树林等环境中,等待着动物或人类经过时“趁机而上”。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蜱虫的叮咬呢?第一,注意个人防护。
当我们要去野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并且把裤脚塞进袜子里,领口和袖口也要扎紧。
这样可以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降低蜱虫叮咬的机会。
鞋子最好选择能包裹住脚踝的款式,避免蜱虫从脚踝处侵入。
第二,使用驱虫剂。
市面上有很多专门针对蜱虫和其他昆虫的驱虫剂,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适量的驱虫剂,如含有避蚊胺(DEET)的产品,可以有效驱赶蜱虫。
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特别是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驱虫剂,并注意使用剂量。
第三,避免在蜱虫活跃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蜱虫通常在草丛、树林、灌木丛等地方出没。
所以,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坐卧或长时间停留。
如果必须经过这些区域,要走在已经开辟好的道路上,减少与蜱虫接触的可能。
第四,定期检查身体。
从野外回来后,要及时洗澡,并仔细检查身体,特别是头发、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容易被叮咬的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已经附着在皮肤上,不要惊慌,更不要用手直接拔出,以免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引发感染。
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正确处理附着在身上的蜱虫。
如果发现蜱虫正在叮咬,可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然后用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缓慢向上提拉,不要扭转或猛拉,以免蜱虫的口器断裂。
取出蜱虫后,用碘酒或酒精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
如果自己无法处理或者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确保伤口得到妥善的处理和治疗。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家畜蜱虫病是由家畜体内寄生的吸血蜱虫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布氏杆菌病、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病等多种疾病。
这些病在家畜养殖业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威胁。
为了保障家畜健康和生产效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家畜蜱虫病防控措施。
一、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环境是家畜蜱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因此,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预防家畜蜱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保持家畜圈舍清洁卫生,每周至少清扫一次粪便,及时清除垃圾和污水。
此外,圈舍周围的杂草、树枝等也应及时清理。
这样可以减少蜱虫栖息的环境,从而有效预防家畜蜱虫病的发生。
二、定期检查家畜健康状况要预防家畜蜱虫病,必须定期检查家畜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可以进行常规体检和血液检查,发现病情可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措施。
此外,也可以主动将家畜隔离治疗,防止疾病通过接触或吸血传播。
三、预防措施加强在家畜圈舍内喷洒杀虫剂、添加蚊帐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蜱虫的栖息和繁殖。
可在圈舍门口或周围放置满水的容器或陷阱,收集并杀死蜱虫,防止蜱虫的继续传播。
此外,可以在家畜饮用水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消毒剂,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使用防虫药物使用防虫药物是家畜蜱虫病防治中最常见的措施。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防虫药物可供选择,如蜱虫防治药、杀真菌药和多肽类抗生素,可用于不同种类的家畜。
使用药物前,应根据家畜类型、传染病类别和防虫范围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并严格按照使用指示使用。
五、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家畜蜱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经常记录家畜的健康状况、圈舍环境状况和蜱虫数量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还可以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和蜱虫季节,加强病原体防控。
综上所述,家畜蜱虫病的防治需要多种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家畜健康状况、强化预防措施、使用防虫药物和加强监测和预警等。
蜱虫的天敌是什么?蜱虫如何正确防治?
蜱虫的天敌是什么?蜱虫如何正确防治?蜱虫又称壁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就如同蚊子一样。
蜱虫经常会蛰伏在草丛、植物上,会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蜱虫会吸血造成皮肤损伤,引起寄生部位痛痒,同时也会间接传播疾病。
因此做好蜱虫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蜱虫的天敌是什么?蜱虫的天敌是寄生蜂等,可以在一些若蜱体内产卵,成虫后才从若蜱体内逸出,寄生后不久若蜱就死了。
还有猎蝽科的昆虫,也可导致蜱虫死亡。
发现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处理?如果发现蜱虫附着于身体上,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因为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更不能直接挤破,或者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而且硬拽的话很容易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正确的方法是尽快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将蜱虫取出,再做局部消毒处理。
如果无法及时找到医院,则应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取出后烧死。
另外,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以用酒精、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死亡。
蜱虫如何正确防治?1、清除杂草灌木,草原改良,清理家畜及家禽圈舍,封堵缝隙等破坏蜱虫繁殖和生活场所。
2、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可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
3、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
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4、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5、化学药物消灭蜱虫,常用的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杀虫剂等。
可以根据季节和应用对象,选用喷涂、药浴等方式。
6、消灭畜体上的蜱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捕捉,另一种则是用化学药物灭蜱虫。
发现蜱虫时应及时将其拔掉,然后集中灭杀。
7、总的来说,蜱虫的危害是很大的,不止是吸血,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平时无论是人体还是畜体都要保持干净卫生。
蜱虫防治原则
蜱虫防治原则防治方法1.环境防制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2.化学防制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六六六粉是禁止使用(de)农药.)3 . 药物预防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4. 生物防治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de)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5.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预防治疗蜱虫(de)个人防护和处理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de)皮肤上喷涂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蜱常附着在人体(de)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出现、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方法一一、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de)长袖衣服.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切勿将蜱虫带回家中.外出及衣服上及裸露(de)皮肤上喷涂避蚊胺()、驱蚊液等驱避剂.二、如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如果把蜱虫硬拽下来,倒钩很容易留在皮肤里,倒钩中携带(de)神经毒素很容易引起皮肤(de)继发感染.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行手术取出.三、伤口周围有%普鲁卡因局封.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de)对症处理,及时抢救.方法二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打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de)方法是非常不正确(de),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正确(de)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de)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de)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de)抗病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de)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特别提醒遛狗人:在东郊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研究进展2010年9月12日,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de)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专家组已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上报卫生部.但专家组组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在病人体内发现了该种病毒,但建立起该病毒与此种疾病(de)因果关系尚需时日.据长期从事研究(de)教授宝福凯介绍,蜱(de)唾液含几百种蛋白质,成分复杂,带有毒素.蜱(de)叮咬是个复杂(de)过程,它咬破人(de)皮肤后,把抗凝剂和麻醉剂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在人未发觉(de)情况下,它吸饱血后,叮咬处(de)凝血脱落,这个过程需要48小时.但此次疾病并非蜱虫唾液本身(de)作用,而是由于其体内含有(de)病原体所致.如今,此类疾病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发现.健康与心理卫生局就曾对纽约市民发出警告:6月至11月为蜱虫最活跃(de)时期,在此期间市民需格外注意,防止被蜱虫叮咬致病.2011年8月13日,卫生部首次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de)蜱虫病,患这种病(de)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确诊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尽量单间隔离.[8]卫生部当日发布通知,对于确诊(de)蜱虫病病例,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de)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de)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de)原则进行防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de)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9]灭蜱用药某一种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消灭畜体上(de)蜱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捕捉,另一种则是用化学药物灭蜱虫.发现蜱虫时应该将其拔掉,然后集中灭杀.拔(de)时候,还要蜱虫体与皮肤垂直,然后往上拔,以避免蜱假头断在皮肤内,引起炎症.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在畜少、人力充足(de)前提下.而用化学药物消灭蜱虫,常用(de)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杀虫剂等.可以根据季节和应用对象,选用喷涂、药浴等方式.不过要注意(de)是,这些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近些年来,已经开始采用、灭蜱虫.前者是采取辐射或者使雄性蜱虫失去生殖能力,使蜱虫种群能力不断衰减;后者是利用蜱虫(de)天敌来灭蜱.现已发现(de)一些寄生蜂,可以在一些若蜱体内产卵,成虫后才从若蜱体内逸出,寄生后不久若蜱就死了.还有(de)昆虫,也可导致蜱死亡对人体(de)危害1、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吧,掉到人身上后往身上钻,钻到大脑就完了,死了好几个了2、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在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de)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电视播出有两例例患者,第一例是自行取出将头留在了皮肤,治好后全身瘫痪无力不能自行站立.蜱螫伤临床特点: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de)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de)痕迹.有时可发现蜱.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de)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致死.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治疗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4、蜱螫伤预防治疗: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de)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de)皮肤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三、伤口周围有%局封.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de)对症处理,及时抢救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虫带回家中.对于蜱这种昆虫,是近年才了解(de).看过国外(de)电视节目,将其列为了之一,原以为这种昆虫才有.央视播出了(de)电视节目后,了解到中国也有这种昆虫.上网一查,原来从东北到海南都是蜱虫(de)分布区.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罢了.吴克敬老师告诉我们,他应四川作协邀请去四姑娘山旅游时,见到(de)日本游客身着防护服,询问后才知道是为了防蜱.看来我们在这方面(de)宣传还不够.原本到大自然中去,是为了享受生活,也许会因为无知而付出生命(de)代价.蜱有850种,世界性分布,分为软蜱、硬蜱二类.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de)圈舍、野生动物(de)洞穴、鸟巢中.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de)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de)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虽然现在仍无好(de)方法治疗,被蜱叮咬后也一定要及时求医.蜱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蜱(de)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de)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并不科学,都会刺激蜱分泌更多(de)病毒,会增加森林脑炎可能.硬拔就更不可取了,不仅会刺激蜱分泌更多(de)病毒,还会使蜱虫(de)口器留在皮肤中.到医院进行治疗是最佳(de)选择.虽然蜱虫可以致命,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远离户外活动了,关键是要做好防护工作.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着防护服或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颈领要加围巾.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
蜱虫叮咬宣教小知识
蜱虫叮咬宣教小知识
蜱虫叮咬是一种常见的户外活动风险。
蜱虫是寄生在动物皮肤上的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它们吸食动物的血液来获取营养。
蜱虫叮咬可能会传播疾病,如莱姆病、蜱传脑炎等。
了解如何预防蜱虫叮咬以及如何处理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蜱虫叮咬的宣教小知识:
1. 避免在草丛、灌木丛和高草丛生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在春天和夏天的蜱虫活跃期。
2.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戴上帽子,避免皮肤暴露在蜱虫可能藏身的地方。
3. 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蚊驱虫剂,遵循产品说明书,涂抹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
4. 穿浅色衣物,以便更容易发现附着在衣物上的蜱虫。
5. 检查自己和家人的衣物、头发、耳朵等部位,看是否有蜱虫附着。
特别是在户外活动后和洗澡前要仔细检查。
6. 回家后,立即将外出穿过的衣物放入洗衣机清洗。
7.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皮肤上,请使用细头镊子轻轻地抓住蜱虫的头部附近,尽量靠近皮肤表面,然后垂直向上拔出。
避免挤压蜱虫的身体,以防止更多的病原体进入皮肤。
8. 不要使用火柴、烟头、香薰等方法来烫蜱虫,这样可能会导致蜱虫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的风险。
9. 将拔出的蜱虫放入酒精或密封袋中保存,以便在出现症状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10. 如果出现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如红肿、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请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了解并遵循这些宣教小知识,可以降低蜱虫叮咬带来的风险,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血蜱防治方法
血蜱防治方法
血蜱防治方法如下:
万一,被血蜱虫叮咬,也不要慌张,请记住4不要:
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其它东西刺激它;
由于蜱虫的嘴巴结构复杂,上面长着倒刺,进入肉中就能死死咬住,一旦不恰当的拔除,将带来2大危害:
一来很可能将头留在肉中造成皮肤感染,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二来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被蜱虫叮咬后,我们唯一一个最安全的办法你要记住:
找一把尖头镊子,夹在靠近皮肤的根部,垂直向上连头拔出,切忌旋转和扭动。
(手残党还是直接去找医生,以免拔不干净,引发感染!)
完整地取出蜱虫头部口器,可以减少或杜绝人体患上传染病。
取出蜱虫后,要用酒精消毒伤口,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叮咬部位肿痛、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可能,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
这样一旦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还能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如何预防蜱虫咬伤
如何预防蜱虫咬伤蜱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动物体表的节肢动物,它们可以传播各种疾病,例如莱姆病和重症病毒性疾病(如日本脑炎和乙型脑炎)。
因此,预防蜱虫叮咬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方法。
1. 穿合适的衣服穿着长袖长裤可以有效地防止蜱虫叮咬。
当你去森林公园野营或进行野外活动时,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鞋子很舒适,可以经常散步、跑步或徒步旅行,可以穿着抵御蜱虫的鞋子。
2. 确认身上是否有蜱虫活动结束后,回家后可以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宠物,看看是否有蜱虫。
检查的重点是腿部、腹股沟、乳房和腋窝等温暖潮湿的皮肤区域,因为蜱虫通常在那里隐藏。
注意尽快将蜱虫搬走,这样它们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才会降低。
3. 使用防虫喷雾建议在出门前,喷洒一些防虫喷雾避免蜱虫。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防虫喷雾,最好选择功效较好,并且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的产品。
使用防虫喷雾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乱喷,不要喷到眼睛或口腔。
4. 将宠物保护好如果您有爱宠的话,您需要将其佩戴宠物抗虫颈圈或滴剂。
这些产品可以有效地防止宠物被蜱虫叮咬。
您还可以将宠物圈在室内,防止它们走入草地或草丛中,这是蜱虫最常见的宿主。
5. 食疗适当的食品也是预防蜱虫叮咬的好方法。
例如,蚊茶是一种中药,被认为可以有效地防止蜱虫叮咬。
大蒜和洋葱中的化学成分也是抗虫的,可以挥发出刺激性气味,使蜱虫避免这些食物。
总之,预防蜱虫叮咬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措施,从穿衣到使用防虫喷雾等方面,都需要注意。
如果不幸被蜱虫咬伤,应及时处理,以及再次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了蜱虫传播的疾病。
蜱虫的预防方法
蜱虫的预防方法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有一种小小的生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那就是蜱虫。
蜱虫虽小,但危害可不小。
它可能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所以,了解蜱虫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知道蜱虫一般喜欢出没在哪些地方。
蜱虫常常隐藏在草丛、树林、灌木丛等植被茂盛的环境中。
所以,当我们要去这些地方活动时,比如爬山、露营、徒步等,就要特别小心。
尽量选择穿长袖长裤,并把裤脚塞进袜子里,领口和袖口也要扣紧。
这样可以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降低被蜱虫叮咬的风险。
衣服的颜色也有讲究。
尽量选择浅色的衣物,因为蜱虫在浅色衣物上更容易被发现。
回到家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并仔细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
除了衣物,鞋子也很重要。
选择高帮的鞋子,可以防止蜱虫从脚踝处钻进裤腿。
另外,在进入可能有蜱虫的区域前,在衣物和皮肤上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的防虫喷雾,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但要注意按照产品说明使用,避免过量喷洒,尤其是在面部和手部等敏感部位。
对于宠物来说,它们也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
定期给宠物进行体外驱虫是必不可少的。
带宠物外出回来后,要仔细检查它们的身体,特别是耳朵、颈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
如果发现有蜱虫,要用专门的宠物驱虫工具小心地去除,不要直接用手硬拔,以免蜱虫的口器残留在宠物的皮肤里。
在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坐卧在草地上。
如果需要休息,最好选择干燥、空旷的地方。
如果发现身上有蜱虫正在叮咬,千万不要惊慌。
不要用手直接拍死或者强行拔除蜱虫,这样可能会导致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引发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用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然后平稳、均匀地向上提拉,取出蜱虫。
取出后,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叮咬部位。
回到家中,要及时洗澡,仔细检查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头皮、腋窝、腹股沟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的情况。
蜱虫怎么消灭
蜱虫怎么消灭蜱虫,又称蜱子或者蜱虱,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身上的外寄生虫。
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体型较小,呈扁平状,通常有八只脚。
蜱虫寄生于宿主的皮肤上,以宿主的血液为食,引发皮肤瘙痒、红肿、感染等问题。
在一些地区,蜱虫还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如蜱媒脑膜炎、岩石山羊病等。
因此,及早、有效地消除蜱虫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想有效地消灭蜱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预防蜱虫寄生蜱虫主要栖息在潮湿的草地、灌木丛等地方。
在进入这些环境时要穿戴长袖长裤,并将裤腿收入袜子里,以减少蜱虫爬上身体的机会。
此外,可以佩戴能防护蜱虫的帽子和手套,进一步减少被寄生的风险。
2. 注意个人卫生蜱虫通常会藏身在人身上的皮肤褶皱、头发等隐蔽的部位。
因此,经常洗澡、清洁身体,梳理头发,及时发现和清除蜱虫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进入蜱虫多的环境后,应及时检查身体,以发现和去除蜱虫。
3. 使用防护措施要有效地消灭蜱虫,可以使用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在户外活动时,可以涂抹防蜱药剂,以起到驱除蜱虫的作用。
典型的防蜱药剂成分包括氯雷他定、氯比拉敏等。
此外,还可以穿戴能防护蜱虫的衣物,如带有防虫处理的长袖衣、长裤等。
4. 使用化学药剂如果已经被蜱虫寄生,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来消灭蜱虫。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蜱虫喷剂和蜱虫灭虫剂,可以有效地杀死蜱虫。
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使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前,还应先将蜱虫取出,再喷洒药剂,以确保药剂可以充分接触到蜱虫。
5. 消除蜱虫栖息环境蜱虫栖息环境的消除对于控制蜱虫的传播至关重要。
要定期修剪草坪、除草,并保持环境的干燥,减少蜱虫的滋生。
此外,还可以合理利用一些农药,如杀虫剂和杀螨剂,对栖息环境进行喷洒,以消灭蜱虫。
总之,蜱虫的消灭需要重视个人卫生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预防、清洁、使用防护措施和化学药剂等。
此外,消除蜱虫的栖息环境同样重要。
通过综合多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蜱虫的寄生,保护人体健康。
蜱虫叮咬防范须知
蜱虫叮咬防范须知
截止到目前,已发现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 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
阿拉木图、南哈、科兹洛尔达等多个地区存在蜱虫疫区,必须坚持做好蜱虫防范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1.谨记哈国蜱虫疫区范围,不要到疫区活动。
2.因工作需要进入疫区时,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尽量避免在疫区的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等。
3.在疫区活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查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4. 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要用镊子或其它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或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5. 一旦发现被蜱虫已叮咬或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
退出。
烫蜱虫时要注意安全。
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6. 被蜱虫叮咬后,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7. 即使未发现被蜱虫叮咬,从疫区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对疫区的蜱虫传播疾病保持警惕。
8. 有蜱虫叮咬史或疫区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蜱虫传染病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蜱虫防治原则编辑防治方法1.环境防制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
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
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六六六粉是禁止使用的农药。
)3 . 药物预防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4. 生物防治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
5.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
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预防治疗蜱虫的个人防护和处理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方法一一、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时应相互检查,切勿将蜱虫带回家中。
外出及衣服上及裸露的皮肤上喷涂避蚊胺(DEET)、驱蚊液等驱避剂。
二、如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如果把蜱虫硬拽下来,倒钩很容易留在皮肤里,倒钩中携带的神经毒素很容易引起皮肤的继发感染。
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
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方法二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应及时去医院取出。
(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打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
特别提醒遛狗人:在东郊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研究进展2010年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专家组已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上报卫生部。
但专家组组长王世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在病人体内发现了该种病毒,但建立起该病毒与此种疾病的因果关系尚需时日。
据长期从事病毒学研究的XX医学院教授宝福凯介绍,蜱的唾液含几百种蛋白质,成分复杂,带有毒素。
蜱的叮咬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咬破人的皮肤后,把抗凝剂和麻醉剂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在人未发觉的情况下,它吸饱血后,叮咬处的凝血脱落,这个过程需要48小时。
但此次疾病并非蜱虫唾液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其体内含有的病原体所致。
如今,此类疾病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发现。
健康与心理卫生局就曾对纽约市民发出警告:6月至11月为蜱虫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市民需格外注意,防止被蜱虫叮咬致病。
2011年8月13日,卫生部首次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患这种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确诊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尽量单间隔离。
[8]卫生部当日发布通知,对于确诊的蜱虫病病例,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X贴明确标识。
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
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
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9]灭蜱用药某一种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
消灭畜体上的蜱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捕捉,另一种则是用化学药物灭蜱虫。
发现蜱虫时应该将其拔掉,然后集中灭杀。
拔的时候,还要蜱虫体与皮肤垂直,然后往上拔,以避免蜱假头断在皮肤内,引起炎症。
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在畜少、人力充足的前提下。
而用化学药物消灭蜱虫,常用的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杀虫剂等。
可以根据季节和应用对象,选用喷涂、药浴等方式。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
近些年来,已经开始采用遗传防治、生物防治灭蜱虫。
前者是采取辐射或者化学不育剂使雄性蜱虫失去生殖能力,使蜱虫种群能力不断衰减;后者是利用蜱虫的天敌来灭蜱。
现已发现膜翅目跳小蜂科的一些寄生蜂,可以在一些若蜱体内产卵,成虫后才从若蜱体内逸出,寄生后不久若蜱就死了。
还有猎蝽科的昆虫,也可导致蜱死亡【对人体的危害】1、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吧,掉到人身上后往身上钻,钻到大脑就完了,死了好几个了2、蜱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在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
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
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电视播出有两例例患者,第一例是自行取出将头留在了皮肤,治好后全身瘫痪无力不能自行站立。
蜱螫伤临床特点: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
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治疗】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
(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
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4、蜱螫伤预防治疗: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
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
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
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
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虫带回家中。
对于蜱这种昆虫,是近年才了解的。
看过国外的电视节目,将其列为了十大恐怖动物之一,原以为这种昆虫澳大利亚才有。
央视播出了《致命蜱虫》的电视节目后,了解到中国也有这种昆虫。
上网一查,原来从东北到XX都是蜱虫的分布区。
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吴克敬老师告诉我们,他应XX作协邀请去四姑娘山旅游时,见到的日本游客身着防护服,询问后才知道是为了防蜱。
看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宣传还不够。
原本到大自然中去,是为了享受生活,也许会因为无知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蜱有850种,世界性分布,分为软蜱、硬蜱二类。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中等。
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中。
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
虽然现在仍无好的方法治疗,被蜱叮咬后也一定要及时求医。
蜱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
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的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并不科学,都会刺激蜱分泌更多的病毒,会增加森林脑炎可能。
硬拔就更不可取了,不仅会刺激蜱分泌更多的病毒,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中。
到医院进行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蜱虫可以致命,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远离户外活动了,关键是要做好防护工作。
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着防护服或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颈领要加围巾。
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