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概念及分类及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防火安全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火灾的定义、条件和过程1.燃烧的概念及特征 燃烧的概念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三个特征;(1)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2)放热(3)发光和(或)发烟• 防火安全基础知识 • 与逃生 • 》2.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火灾。
3.燃烧的基本条件(三要素):•(1)可燃物质;•(2)助燃物——氧或氧化剂;•(3)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的温度。
4、不同可燃物的燃烧过程(1)火灾中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2)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气与氧化剂在发生燃烧;(3)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在发生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1.普通火灾(A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2.油类火灾(B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气火灾:(E类)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气火灾。
6、烹饪火灾(F类)•三、灭火的基本方法•(一)隔离法:即将燃烧物或燃烧物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不使火势蔓延而终止其燃烧,从而使火熄灭。
•(二)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烧点,火就会熄灭。
•(三)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四)化学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
•四、闪燃、阴燃、爆燃、自然的定义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火灾种类和灭火方式都有哪些
火灾种类和灭火方式都有哪些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熄灭。
小编总结出了以下几种火灾的种类和基本方法。
一、火灾分类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瓶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
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有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
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
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二、灭火器的选择在选择灭火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器;2、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等,扑救水溶性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3、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4、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5、扑救A、B、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器;6、扑救D类火灾应选用专用干粉灭火器。
火灾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
火灾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
了解火灾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火灾三要素、火源与可燃物特性、着火原理和剪断满足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 火灾三要素1. 氧气: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必要条件。
当氧气含量过低时,会导致燃烧不完全或无法维持。
2. 可燃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可燃物主要是指木材、纸张等有机物质;液态可燃物如汽油、溶剂等;气态可燃物如天然气、丙烷等。
3. 点火能源:通过提供足够高的温度使可燃物达到点火温度,从而引发火灾。
常见的点火能源包括明火、电弧和高温表面等。
二. 火源与可燃物特性1. 火源:火源是引发火灾的点火能源,常见的火源有明火、电弧和高温表面。
了解不同类型的火源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可燃物特性:可燃物的燃烧行为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木材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必须尽早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做好通风。
3. 点燃温度:可燃物被点火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点燃温度。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了解这些数据对于预防着火非常重要。
三. 着火原理1. 自动感应着火原理: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能量(如电弧、静电)和内部自身存在问题(如过载)等可以导致起火现象。
2. 机械损伤着火原理:当固体或液体可燃物遭受机械力作用,在摩擦、冲击或剪断等情况下产生高温引发着火。
3. 化学着火原理:指由于化学反应引起温度升高或产生易燃物质而引发火灾。
例如,过量的硝化棉和硫酸可以因自身反应而引发火灾。
四. 灭火方法1. 给予足够冷却:通过提供足够的水或其他冷却剂来降低可燃物温度,从而阻止着火点周围的燃烧。
2. 隔绝氧气供应: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生成惰性气体,隔绝燃烧区域与空气之间的接触。
3. 抑制链式反应:通过加入抑制剂(如干粉)控制或中断火灾中的自由基链式反应,阻止进一步蔓延。
火灾知识内容
火灾知识内容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不容小觑。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因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情。
因此,学习火灾知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会介绍火灾的基本知识、预防火灾措施和灾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火灾的基本知识1、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燃料、氧气和热源等三个必要条件下发生的可导致火焰或发烟的燃烧行为。
通常来说,大多数火灾都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如使用不当的明火,未关好火源等。
2、火灾的类别按照燃烧物质不同,火灾可以分为A类、B类、C类、D 类、E类火灾等不同类型。
A类火灾指可燃固体材料的火灾,如木材、布料、纸张等。
这类火灾通常燃烧烟雾浓,火势较大,并且易于蔓延。
灭火时需要使用水、泡沫等灭火器。
B类火灾指可燃液体或可蒸发液体的火灾,如汽油、丙酮、乙醇等。
这类火灾容易燃烧爆炸,灭火时需要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C类火灾指电器火灾,如电线、电缆、电器设备等。
这类火灾往往是由于电器设备发生短路、过载或者电器线路老化等原因引起的,此时不能使用水灭火,应该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D类火灾指金属材料的火灾,如镁、锂、铝等。
由于这类物质往往燃点高且难以灭火,一旦发生D类火灾,应该使用特殊灭火器,如干粉、黄磷酸铵等进行灭火。
E类火灾指混合物或者多种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火灾,如化学品、化学危险品等。
这类火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并且很难进行灭火。
因此,进行相应的化学品灭火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3、火灾的预防措施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一些小疏忽或者不注意引起的。
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火灾的发生。
(1)摆放物品时不要堆放过多且杂乱无序,防止起火。
(2)明火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宜将明火靠近可燃物。
(3)要定期查看家庭电路是否有老化和漏电现象,及时更换和修理。
(4)禁止在低矮的笼子里养烟花爆竹、打麻将、煮油菜等行为。
(5)贮存易燃和易爆物品时,要按照规定进行专门的仓库存储并设置干扰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017.9)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不包括: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爆炸;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3、燃烧与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即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二)燃烧与火灾的过程和形式2、燃烧的4种形式: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2)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先混合,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
往往能造成重大损失。
3)蒸发燃烧。
可燃液体遇热蒸发,蒸气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4)分解燃烧。
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的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1、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2、按损失规模分:1)特大火灾:死亡≥10人;死亡+重伤≥20人;受灾户数≥50户;财物损失≥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死亡+重伤≥10人;受灾户数≥30户;财物损失≥30万元;3)一般火灾:除上述外。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5、闪点: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6、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对可燃物质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
7、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如:汽、煤、(轻、重)柴、蜡、渣油的密度依次增大,闪点升高,自燃点降低。
119消防安全知识一火灾的概念及分类
119消防安全知识一火灾的概念及分类火灾是指大面积可燃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和火灾烟雾的现象。
它是一种危险而毁灭性的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范火灾,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
本文将介绍火灾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火灾的概念火灾是指由可燃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遭受燃烧过程的事故。
火灾需要有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质、氧气和引火源。
如果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并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引发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的起因和性质,可以将火灾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火灾自然火灾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如雷击、地震等天然灾害造成的火灾。
这类火灾通常规模较大且难以预防,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防雷、防震措施来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
2. 人为火灾人为火灾是由于人类不当行为或疏忽而引发的火灾。
比较常见的有电气设备故障、明火不慎等。
人为火灾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火灾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工作。
3. 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设备、线路等的故障或不安全使用导致的火灾。
这类火灾通常具有迅猛发展、破坏力大的特点。
预防电气火灾的关键是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以及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4. 化学火灾化学火灾是由于化学品的不当储存或使用造成的火灾。
化学品通常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剧烈而危险。
预防化学火灾的关键是正确储存和使用化学品,加强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避免化学品的混合或接触导致事故发生。
5.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发生在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中的火灾。
这类火灾多由自然因素引发,如高温干燥、强风等。
预防森林火灾需要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和预警,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
总结:了解火灾的概念和分类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我们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做到冷静应对,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知识
消防知识目录一、火灾与燃烧的基本知识二、火灾的分类三、灭火的常识及注意事项四、几种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五、发生火灾后的逃生知识一、火灾与燃烧的基本知识(一)、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燃烧与火灾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
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四)、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为0.19mJ,甲醇为0.215mJ。
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
火灾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火灾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火灾是指可燃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火焰和大量的热能,导致火灾现象。
火灾是一种危险的、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以下是有关火灾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见的种类:
基本概念:
1.火源:引发火灾的能够产生火焰的物体或能量。
常见的火源包括明火、电气设备、化学反应等。
2.可燃物:能够在氧气存在下燃烧的物质。
可燃物通常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如木材、油料、气体等。
3.氧气: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必要元素。
4.化学反应: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涉及可燃物和氧气之间的反应,产生火焰和热能。
5.火灾三要素:火灾发生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这被称为火灾的“火灾三角”。
火灾种类:
1.A类火灾:常规可燃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灭火剂通常采用水或含有阻燃剂的灭火器。
2.B类火灾: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如汽油、油漆、液化气等。
灭火剂通常采用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等。
3.C类火灾:电器设备火灾,如电线、电器设备着火。
灭火剂通常采用无水气体、二氧化碳等,以防止电击。
4.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锂、镁等金属的火灾。
灭火剂通常采用特殊的金属灭火剂。
5.K类火灾:油脂和油类火灾,如厨房中的烹饪油。
灭火剂通常采用湿化学剂。
理解火灾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种类的火灾有助于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和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火灾带来的危害。
火灾的概念及分类及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火灾的概念及分类及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火灾的概念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
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钴、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可燃物质。
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
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质。
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要有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
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
但是某些条件下,除要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
若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
例如: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汽油,能立即燃烧,但若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柴油,却不能燃烧。
第二、要有足够的助燃物质。
燃烧若没有足够的助燃物,火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如在密闭的小空间中点蜡烛,随着氧气的逐渐耗尽火焰会最终熄灭。
第三、要让引火源达到一定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热量。
火灾的基础知识
火灾的基础知识火灾是指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一种灾害。
它可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十分严重的后果。
为了防范和应对火灾,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基础的火灾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火焰的三要素:氧气、燃料、发火温度。
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发生火灾。
2. 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可燃性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金属等四类;按照火灾发生的场所可以分为建筑物火灾、森林火灾、交通工具火灾等多种情况。
3. 灭火的方法: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机动灭火、手动灭火,机动灭火包括鼓风机灭火、喷雾灭火、干粉灭火、洒水灭火等,而手动灭火包括用灭火器、灭火器具、局部撤离等。
4.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常见的灭火器有ABC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当火灾发生时需要根据灭火器的具体性能来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灭火,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5. 预防火灾的方法:我们需要从平时生活中做起,比如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保持严密、禁止乱扔烟蒂、不随意使用明火等,同时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中,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消防标准并安装消防设施。
6. 火灾的应对:在火灾发生时,首先需要冷静应对,尽量不要惊慌失措,然后要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通报火灾发生的地点和情况。
在逃生时要保持清醒、迅速,避免乘坐电梯和自行逃生等不当方法,切记不要在烟雾较浓的地方进行呼吸,应该低姿态沿着逃生通道外撤。
7. 消防知识: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最少应该知道自己周围的消防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比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等,另外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技能。
总之,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我们需要从平时开始,提高火灾预防、识别和应对的能力,只有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才能及时制止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基础知识与火灾报警基本概念与常识1.基本概念与常识(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温度(点火源)。
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2)防火的基本措施根据燃烧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结合在一起.为此,防火的基本措施是: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
消除着火源;4。
阻止火势蔓延。
(3)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4)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5《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份》,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发生的灾害。
(5)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6《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6)燃烧类型燃烧有许多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7)闪燃的概念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也就是说,液体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固态可燃物也因蒸气、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8)闪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在低于某液体的闪点温度下,就不可能点燃它上面的空气和蒸气混合物。
(9)自燃的概念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燃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根据热的来源不同,物质的自燃可分为两种:一是本身自燃;二是受热自燃。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火灾是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因此,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火灾的基本概念1、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氧气)和引火源这三个要素。
3、火灾的分类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为 A 类(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 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如汽油、石蜡等)、C 类(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等)、D 类(金属火灾,如钾、钠等)、E 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和 F 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二、火灾的危害1、人员伤亡火灾可能导致人员烧伤、窒息、中毒甚至死亡。
2、财产损失大火会烧毁建筑物、设备、物品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火灾会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预防火灾的措施1、消除火源严格控制明火的使用,如禁止在易燃场所吸烟、动火作业时要采取防火措施等。
2、控制可燃物妥善存放易燃、可燃物品,保持其与火源的安全距离。
3、加强电气管理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防止电线老化、短路、过载等引发火灾。
4、保持通道畅通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不堆放杂物。
5、落实防火分隔在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
2、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与周围未燃烧的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3、窒息灭火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4、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五、常见灭火器的使用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然后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管,另一只手按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参考文本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火灾的概念及分类(一)火灾的概念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
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钴、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二、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可燃物质。
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
119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19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一、火灾危害与预防1. 火灾的危害:火灾能烧毁房屋、家具、设备等物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火灾的预防:加强火源管理,遵守用火、用电等安全规定,定期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 消防安全的基本概念:消防是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总称,包括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等方面。
2. 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三个条件。
3. 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的性质和特点,分为A、B、C、D四类。
三、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1. 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根据灭火剂的不同,分为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种类,适用于不同的火灾类型。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掉安全别针,握住喷嘴,对准火源,按下开关,按照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3. 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密封和使用年限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火灾逃生与自救1. 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关闭门窗,避开浓烟,选择安全通道逃生。
2. 火灾自救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爬行前进,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周围的物品进行自救。
五、消防安全法规与制度1. 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规。
2. 消防安全的制度: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
六、消防安全责任与义务1.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 个人消防安全义务:个人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
七、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以往典型火灾案例的分析,了解火灾的起因、经过和后果,吸取教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八、消防宣传与演练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普及消防知识,组织灭火演练和逃生演习等,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九、消防设施与器材使用了解各类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用途和保养方法,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燃烧与火灾的定义和本质
燃烧与火灾的定义和本质火灾是指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因此,火灾首先是一种燃烧,需理解燃烧的概念,才能得出火灾的基本定义。
一、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燃烧产物中会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称为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例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化学组成划分,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所处的状态划分,可燃物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2.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普通的燃烧在空气中进行,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可燃物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均有最低氧含量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其他如氟、氯等氧化剂也可以作为助燃物。
虽然它们在空气中几乎不以单质形式存在,但会存在于实验过程和化工生产中。
3.引火源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焰、电弧、电火花、炽热物体、高温加热、化学反应热、雷击等。
引发可燃物燃烧的引火源有最低能量的要求,但对于不同可燃物、不同燃烧形式和在不同环境下,各类引火源导致燃烧的最低能量差异较大且难以测量。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二、火灾的基本定义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其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了解传热机理才能充分理解火灾的定义,以下介绍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机理。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与氧气在自然点火源或人为点火源作用下发生燃烧并蔓延的现象。
火灾可根据起火原因、燃烧物质和火势大小等进行分类。
火灾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指的是可燃物质与氧气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并扩大蔓延的现象。
火灾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可燃物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具有燃烧性质的物质,例如木材、油类、天然气等。
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必要条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21%左右。
点火源是使可燃物发生自燃或传导燃烧的外界因素,可以是明火、高温、电火花等。
二、火灾的分类1. 按照起火原因分类:火灾可以分为自然起火和人为起火两种。
自然起火是指火灾的发生与自然条件有关,如雷击、地震、闪电等。
人为起火是指火灾的发生与人的行为有关,如火源未熄灭、明火使用不当、电器故障等。
2. 按照燃烧物质分类:火灾可以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三种。
固体火灾是指可燃固体物质发生燃烧,如木材、纸张等。
液体火灾是指可燃液体物质发生燃烧,如油类、溶剂等。
气体火灾是指可燃气体物质发生燃烧,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3. 按照火势大小分类:火灾可以分为小火灾、中火灾和大火灾三种。
小火灾是指火势较小,可以通过自救或简单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中火灾是指火势较大,需要使用较专业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大火灾是指火势非常大,很难通过简单的扑灭手段控制火势。
三、火灾的危害1.人身伤害:火灾会产生剧烈的热辐射、火焰和烟气,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害,甚至会导致死亡。
火灾可能造成人员被烧伤、中毒、窒息或被困等各种灾害,对人体健康造成致命威胁。
2.财产损失:火灾会造成房屋、车辆、物品等财产的烧毁甚至灰飞烟灭,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火灾会使建筑物结构受损,导致房屋倒塌和损毁,同时燃烧的烟尘会污染墙壁、地板、家具等,造成房屋的损坏甚至无法修复。
火灾的分类特点与一般规律
火灾的分类特点与一般规律火灾是指由于燃烧物质的不正常燃烧而引起的灾害。
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和特点,我们可以对火灾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火灾可分为物质火灾和非物质火灾两大类。
下面将对火灾的分类、特点和一般规律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质火灾物质火灾是由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所引起的火灾,是火灾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根据不同的燃烧物质,物质火灾又可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1.固体火灾固体火灾是指在燃烧物质为固体时引起的火灾。
常见的固体火灾燃料有木材、纸张、棉花、塑料等。
固体火灾的特点是燃烧物质的燃点低,燃烧过程缓慢,但火势容易蔓延,可产生大量的烟雾。
此外,固体火灾容易出现火灾楼梯间很难疏散的情况,因此消防救援工作量较大,应该采取早期发现、早期报警和早期灭火的策略。
2.液体火灾液体火灾是指在燃烧物质为液体时引起的火灾。
常见的液体火灾燃料有汽油、甲醇、丙酮等。
液体火灾的特点是燃点较低,易于蒸发形成可燃气体,火势迅猛,易于蔓延,并伴有明亮的火光和大量的黑烟。
在处理液体火灾时,应注意采取适当的灭火方法,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3.气体火灾气体火灾是指在燃烧物质为气体时引起的火灾。
常见的气体火灾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气体火灾的特点是着火点低,火势猛烈,易蔓延,并伴有明亮的火光和较少的烟雾。
在处理气体火灾时,应注意切断燃气源,尽快疏散人员,采取灭火措施。
二、非物质火灾非物质火灾是指在无实际燃烧物质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主要是电器火灾和油烟火灾。
1.电器火灾电器火灾是指由于电气设备、电缆等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引起的火灾。
电器火灾的特点是火势迅猛,火光亮而短暂,烟雾较少,但由于热量较高,容易引发其他物质的燃烧。
在处理电器火灾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2.油烟火灾油烟火灾是指由于油脂在加热、炒菜等过程中引起的火灾。
油烟火灾的特点是火势迅猛,明亮的火光和大量的烟雾,很容易引发厨房设备和物品的燃烧。
仓库消防安全知识与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要求 - 现场管理经验
仓库消防安全知识与规定一、防火安全一般知识(一)火灾的定义根据《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 5907-1986)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氧及氧化剂)、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的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1.可燃物:无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叫可燃物质。
2.助燃物质(氧及氧化剂):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质。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火源。
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
(三)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5709-1985)的规定,将仓库火灾划分为以下四类: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纸张、棉、毛、麻、塑胶等火灾等;2.B类油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及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原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甲烷、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火灾等。
通常把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四)仓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仓库作业中对取暖、加热、照明、电气等设备的运行或维护保养不当;;2.对可燃或易燃物品的使用、运输或保管不善;3.没有按规定做好使用明火的防范工作,库内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棒等;4.电气设备、线路负荷过载或陈旧,乱拉乱接临时用电线;5.缺乏定期的消防安全检查,对已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未按要求及时整改;6.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7.人为破坏等。
(五)仓库防火主要措施1.防火的基本原则是提高警惕性,严防坏人破坏,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保卫制度,加强防火教育,普及消防技术知识,加强责任感,克服麻痹思想,消除火灾隐患,杜绝火灾的发生。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是灾害的一种,导致火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许多人为因素。
掌握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性,是了解火灾规律、研究如何防范火灾的基础。
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国务院2007年4月6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①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②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③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④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火灾的危害(一)危害生命安全建筑物火灾会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的概念及分类及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火灾的概念
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
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钴、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1、可燃物质。
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
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质。
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要有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
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
但是某些条件下,除要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
若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
例如: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汽油,能立即燃烧,但若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柴油,却不能燃烧。
第二、要有足够的助燃物质。
燃烧若没有足够的助燃物,火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如在密闭的小空间中点蜡烛,随着氧气的逐渐耗尽火焰会最终熄灭。
第三、要让引火源达到一定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热量。
如火星落到棉花上,很容易着火,而落在木材上,则不易起火,就是因为木材燃烧需要的热量较棉花为多。
白磷在夏天
很容易自然着火,而煤则不然,这是由于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很低(34oC),而煤所需的燃烧温度很高(3652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