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长城

一、简介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抵祁连山脚下的嘉峪关,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8851.8千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曾不同程度的修建过长城,总长度相加已超过五万公里。其中,明代的长城建造规模最大,结构和功能最完善,工程技术和工程质量也最高。在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余年间,基本上从未停止过长城的修缮和长城防御体系的经营。明朝大规模的长城修建行动,前后达五十余次之多,长城在明朝的战争与和平中走向极盛。
二、主要关口:九门口、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大境门、平型关、倒马关、娘子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镇北台、杀虎口、嘉峪关、玉门关
三、主要结构:
1、城墙:城墙是长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墙的建筑形式、结构类型、材料做法,随着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工程技术的差异而各有特色。
2、空心敌楼:空心敌楼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创造性构筑的一种防御工程建筑物。它通常构筑在城墙内侧附近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四面开有箭窗,能居高临下,支援长城城墙上的作战。敌楼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高度为十二至十五米不等,个别敌楼更高,长度和宽度也因地势和攻防的需要而不同。敌楼一般分做两层或三层,最上层是露天的,构筑有垛墙和楼橹,供作战和执勤巡逻的士兵以烟火、灯笼、旗子等报警或互相联络;中层供守御士卒作战之用,在四壁构筑箭窗和供箭弩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和角度实时观察和射击;下层用来保障士卒休息、食宿和储存兵器、粮食、饮水以及各种作战物资。
3、墙台:墙台也称作马面,是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修建的一个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墙台与城墙本身同高,外侧和左右两侧均是迎敌面,所以三面均砌有垛口。当敌人逼近城墙、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攻城之敌,形成交叉火力。
4、烽火台:烽火台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在长城沿线和关城附近修筑,与敌楼、关城等密切配合,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烽火台一般高约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梯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蒺藜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各两门,编制守卒十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

每当敌情出现,烽火台就会在白天燃烟、夜晚明火示警。
5、障墙:障墙是为防止敌人在攻破一处城墙之后继续向前推进,而在城墙上构筑高约两米、宽约一点五米的横隔墙。一般都是连续建造数道或数十道。在战斗中,敌军攻上城墙后,守军可依靠障墙作掩体步步为营进行抵抗。障墙上设有射孔,守军可以使用弩箭和火枪射击。障墙一般设置在敌楼的两侧,是敌楼的侧翼阵地。
6、战墙:战墙一般构筑在长城重要的主墙外五十至一百米处的有利地形(大多是高地)上,通常以砖石为材料,可以迫使敌人在还没靠近主城墙时就已经进入战斗,幷因仰攻战墙所在的高地而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从而更好地保护主城墙。为了保险起见,有的地方还会连续构筑多道战墙。
7、险关要隘:长城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通常建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的敌我必争之地(如高山峻岭之上、深山峡谷之中)上,并设有关城,驻有大量的军队,是整个长城防线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四、关城的构造:长城关隘的关城大都由方形或多边形的城墙及城门、城楼、城台、瓮城组成。平原地区较大的关城还有环绕其外的护城河和罗城。一般来说,关城的顶部为长方形城台,四面筑有女墙垛口,是守关将士搭弩架炮之处。城台两侧三十至四十米处各建敌楼一座,以墙连通,如同关城的两座耳城,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一旦进犯之敌兵临城下,城上箭弩炮铳齐发,敌楼间互相策应,可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拦阻敌兵破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关隘还会在前后构筑附属城堡,作为这些关隘的外围阵地。
1、城墙:一般使用青砖或条石包砌,内用黄土夯筑,并设有供骑兵和步兵上下城墙用的马道和梯道。高大坚固的城墙不仅能有效地阻挡敌军的进攻,而且可以使人产生望而却步的感觉。
2、城门:一般只设两座城门供往来车马穿行
3、城楼:包括城门上方的城门楼和城墙四角的城角楼,多为二至三层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结构,可作为战斗时的观察和指挥中心,同时也可以在城楼上使用远程兵器射击敌人。
4、水门:设在河道上的城门,为一层或多层的栅栏式结构
5、瓮城:在城门外构筑的U字形小城,墙高与主城相同,并设有城堞垛口,一旦被敌围困,可作为突出堡垒四面拒敌。倘若敌人从两侧小门攻破瓮城,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士的围歼,敌人如同落入瓮中,有进无退,只有死路一条
6、罗城:在瓮城之外,再构筑一道封闭的环形城墙,使主城拥有双层城墙,防御更加强大
7、护城河:在罗城四周开挖一条环城壕沟,引灌

河水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
五、岔道城:岔道城位于八达岭关城西北三里。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建成,整个城堡被三面青山环抱,呈长方形,中简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从此出发共有两条路:西路经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怀来卫、宣府;北路经延庆州至永宁卫。清代以后,岔道城不再驻军设防,遂日渐衰落。
六、石峡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亲自率领大军东征,过黄河,进山西,经大同,克宣府,长驱直入,兵临雄关八达岭,冒死冲杀,死伤无数,久攻不下,愁肠百结,当地老者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李自成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将士个个死战,终于攻下石峡关,居庸关守将唐通望风而降,打开了通往北京的最后一道大门。李自成随即挥军长驱直入,直逼明帝国首都北京。三月二十八日(公历4月24日),京师三大营不战而降,农民军兵不血刃进入北京外城,次日晨又攻入内城。崇祯帝鸣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将皇后、妃子和孩子一一杀死,随即自缢于景山东坡的一棵槐树下。明朝自此灭亡。
七、居庸关: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著名的古关城,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有南北两个外围关口,南边的称南口,北边即八达岭山口。两山口之间是一条四十里长的山谷,称“关沟”。当时为了防止北逃的蒙古残余势力反击,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主持修筑山海关至宣府、大同一线的长城,居庸关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关口之一。建成后的关城总面积达三万三千五百平方米,两侧高耸的山峰上筑有城墙与关城相连,防御可谓是固若金汤。起初,朱元璋在此设立的是守御千户所,后来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并在今天的昌平区天寿山营建皇陵,居庸关作为南卫京师、北护皇陵的军事重地,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起来,于是明朝将居庸关的驻军扩编至五千户所,满员编制达一万四千人,堪称是北方第一要塞。
居庸关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的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此外,居庸关主城的位置不仅是关沟的腹心之地,而且还是扼控东西两侧山沟的枢纽要地。居庸关关沟既以岩险闻名古今,又因是太行八陉之一而声名显赫。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间,连绵不断,是中

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其山势东陡西缓,最高处海拔达两千余米,似一道屏障将中原大地从中隔断。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著名的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薄阴陉、军都陉,是八条穿越太行山脉的咽喉通道,古称“太行八陉”。居庸关地处最北端的第八陉,即军都陉。虽然山高路险,极难通行,但因地理位置适中,古人将其视为幽冀平原通往大西北的首选通道。《金史》云:“中都之有居庸关,犹秦之有崤函,蜀之有剑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春秋战国时期,居庸初设为“塞”,地方官吏在此掘堑筑障,遇有战事才派军队驻守;平日白天设卡盘查过往行人,晚上则禁止人行货往。作为南来北往的交汇之地,居庸关在中原和西域、中亚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融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掘出的一座汉代古墓中就有一幅关于居庸关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关内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这说明,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汉朝,居庸关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在经济贸易和交通运输方面已非常发达。
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之后,居庸关划入辽国境内。辽国重视农业发展,将大量的汉人迁到长城以北,使得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广为传播,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明朝时期,随着明政府加强北方的防务,居庸关在军事防御方面也达到了最完备的程度,同时也成为了调兵运粮的交通要道。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了打击居于漠北的蒙古贵族对内地的侵扰和破坏,曾五次北征,多次出入居庸关。其中,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第四次北征胜利班师路过居庸关时,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明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不断侵犯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的唆使下,决定仿效其曾祖父朱棣五征漠北的壮举御驾亲征。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残酷:这场准备不足、调度无方的征战遭遇惨败,五十万明军死伤大半,英宗皇帝也被瓦剌人俘获。留守北京的兵部侍郎于谦当机立断,与百官拥立英宗之弟成王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打破了瓦剌人以英宗为人质相要挟的企图,并全力加强京城的防卫。瓦剌部首领也先率众攻城不下,要挟不成,便于一年后释放了英宗。值得一提的是,英宗出征和被释返京,都取道居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