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语文七上】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感情变化。
2.思考本文主旨,感悟情感。
3.品读文章细节,理解“好好儿活”。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
(2)词语积累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瘫痪..( )( )..( )( ) 憔悴..( ) ( ) 砸碎捶.( )打絮.()叨仿膳.()整宿.()B.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喜出( )外翻来( )去 jué()别 làn()漫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秋天的怀念》是_________编著的一篇怀念___________的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________________。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2)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课题】《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中描述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中描述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悟平凡、无私的母爱。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链接】预习案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9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21岁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1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9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主要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读准字音瘫痪 ( ) 侍弄 ( ) 整宿( ) 憔悴 ( )仿膳 ( ) 豌豆( ) 诀别 ( ) 烂漫( )翻来覆去 ( ) 絮絮叨叨 ( )3、解释词语侍弄:经营照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这一节课主要介绍文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而所选的文本为《秋天的怀念》,通过它的阅读,使学生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丰富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的精妙构思和文笔。
一、导入1. 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秋天”在自己脑海里的意象是什么。
2. 谈论“秋天的怀念”四个字的表达意义。
3. 请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并谈论其中的元素与情感。
二、主体【活动一】学习阅读技巧——找准重点信息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找出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或关键词,并在阅读一段后简短记录在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关注文章的表面,还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活动二】学习文学鉴赏技巧——理解“笔墨意境”学生分组阅读,讨论文章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分析文学鉴赏技巧:作者的笔墨意境是通过视觉语言,如比喻、隐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将听觉、触觉、嗅觉等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赋予作品以新生命的效果。
【活动三】学习文学阅读技巧——从侧面理解文本学生分组研读文本,并在分组之后,进行同伴问答,创造学生之间互助互学的课堂氛围。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文本,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好的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活动四】学习写作技巧——如何想象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文章创作,让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对秋天的怀念或者对阅读本文的感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写作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总结1. 每个小组汇报今天探究出的文学阅读方法和技巧。
2. 带领学生分析和总结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从而更好掌握文学的精髓,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含义,从而使体会到作者意图,感受到思想感情的内涵通过本次课堂探究和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学阅读不仅是单纯的阅读,更是一种艺术享受和深入思考的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学习重点】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学习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或者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
但是对于因疾病而瘫痪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他甚至一度产生厌世的情绪,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个人就是史铁生的母亲。
此刻,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去感受博大无私的母爱吧!二、有关资料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 1951年出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很苦的母亲。
史铁生26岁时,也就是史铁生双腿瘫痪的第六个年头,她便因肝病去世,当时才49岁。
母亲的早逝,让史铁生感到了母爱的珍贵与厚重。
《秋天的怀念》 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愧疚之情。
2、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
(2)分析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1)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层含义。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 年出生于北京。
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2、写作背景《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当时,作者双腿瘫痪,心情极度消沉和绝望,母亲用无私的爱和耐心陪伴他、鼓励他,然而,母亲却在他还未完全走出困境时离世了,这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瘫痪()憔悴()诀别()仿膳()(2)解释下列词语暴怒无常:侍弄:翻来覆去: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2)从这些事情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五、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示例:“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这句话通过“悄悄躲出去”“偷偷听动静”“悄悄进来”“眼边红红的”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包容和心疼,她不想让“我”看到她的伤心,却又时刻关注着“我”的情绪变化。
部编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附答案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线索。
2.从对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中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感受母亲的伟大形象。
3.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感受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4.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借景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1.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感受母亲的伟大形象。
2.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感受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学习难点】1.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借景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2.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
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
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此刻,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词。
瘫痪(tān huàn)憔悴(qiáo cuì)仿膳(shàn)侍弄(shì)诀别(jué)整宿(xiǔ)2、解释词义。
瘫痪: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3、走进文本和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三、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读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学习作者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那时候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冲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2、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2)作者对于母亲的忏悔、懊恼、后悔、悔恨之情;3)作者对于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3、正如作者所说“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板书“苦”)其实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怀念。
(板书:“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秋天故事。
板书“秋天的怀念”为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着录音一起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三、概括文章内容四、听了这饱含深情的朗读,你的内心是否也有所触动,接下来,我们带着深情自由地朗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文段展示给大家,并谈谈你的感触。
A.这时,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提示: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特别是“悄悄”和“偷偷”写出了母爱的小心翼翼,母爱是理解。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1、听课文录音,体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识记并积累重点词语,注音或写字瘫痪()()憔悴()()jué( )别 xù xù ( )叨叨三、合作探究4、用“本文写了母亲的故事”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四、当堂检测(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tān huàn() qiáo cuì()jué( )别 xù ( )叨2、(4分)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等,著名散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5、仿写(3分)示例:母爱是春天的阳光,温暖我幼小的心灵。
,。
课后反思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2【学习目标】1、阅读重点语段,体会母亲的心情和其中蕴含的母爱;2、探究重点语句的内涵和题目的深意;3、品味作者情感,树立对母爱的尊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二、合作探究3、探究文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儿……”的含义。
三、质疑拓展四、当堂检测(共20分)、 .;。
5.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4分)课后反思:[参考答案]1.第①段两个“悄悄地”折射出母亲小心翼翼,去留不安的心理状态。
第②段中的“悄悄地”,是因为母亲怕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心理变得异常敏感。
2.第①段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不希望儿子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第⑥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3.“看花”是全文的中心,“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材内容:《秋天的怀念》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者借助对几件小事细致地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已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的同学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但个别学生虽然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但缺乏感情。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能主动探索新知。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秋天的怀念》一课语言通俗,但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热烈。
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及本课特点,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设计“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朗读中,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
在交流评价中变单为多向,让学生都动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设计特色:朗读中感悟、感动。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2、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预设: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教学层次: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一、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一)导入走在学校的路上,看着树上的叶子啊渐渐泛黄,你们也正式走入了你们的初中生活,这才发现其实秋天已经来了,我想请问同学们,在你们心中,秋天能带给你们什么感受呢生答(秋天是美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是丰收的季节)然而秋天在史铁生的眼中却是包含着深刻别样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史铁生心中的秋天,体味他在秋天中的怀念。
【板书:秋天的怀念】(二)作者及背景渗透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课前预习,生答)史铁生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母亲息息相关,他21岁时,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人生处于低谷,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两段话。
看你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
’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细节描写的品悟中感受含蓄细腻感人的情感2.专注投入沉静地阅读品悟的品质,在思和声的综合运用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3. 感受坚韧伟大的母爱,增长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智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史铁生资料引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面的内容A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B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C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说这些话的人是谁?你能因文识人吗?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他的主要作品参看课下注释以。
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3了解了史铁生,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他这一生所经历的苦痛和折磨呢,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史铁生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
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音形:鲜血诀别(二).问题思考1文章为什么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呢?这是初问,学生如果能够感知到这是发生在秋天的事情,是表达的对秋天的怀念,也是对那个秋天里的母亲的怀念。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秋天的怀念素养目标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蕴含着丰富意蕴的语言,激发感恩情怀。
3.抓住关键句,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感悟平凡无私的母爱。
第1课时◎重点: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选自史铁生《庙的回忆》情境预设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时,当我们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时,当我们在田地里和父母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
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行走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残酷。
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令人怀念的秋天,体会母爱的坚韧和伟大吧!导学建议配以《乡愁》曲子,在低回哀婉、如泣如诉的乐曲声中,教师饱含深情地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预习导学】【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原籍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老屋小记》《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背景介绍: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很苦的母亲。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最新8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最新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最新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的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的答案【篇一: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写在前面的诗:妈妈是春天的暖阳,她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妈妈是夏天的烈日,她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妈妈是秋天的夕阳,她给我们彩色的人生,妈妈是冬天的日出,她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央求——恳求;乞求。
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
翻来覆去——①来回翻身。
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从感情色彩上讲,含有很大的悲壮成分。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发生了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一、展示预习成果(学法: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1. .给下列字注音组词,认读3—5遍,再巩固几遍,会写为止。
瘫()痪()雁()侍()捶()絮()豌()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喜怒无常——形容态度忽好忽坏,十分多变敏感——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絮絮叨叨——释义:形容说话连续不断且啰嗦。
侍弄——(1).整治;料理;(2).喂养;(3).搞,摆弄。
淡雅——雅致简单。
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3.释题: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你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吗?梳理总结一下课文当中写了几次看花,并写出看花的起因、结果。
第一次: 第次:第次:明确: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语文科学习小组长签字并打等级(abc)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主、合作、探究:1、读读文章,关注文中写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心情,并把体会批注在书旁。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明确:动作描写。
“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散文,他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他的写作和他的生病完全联系在了一起。
史铁生通过《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愧疚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的领悟。
文中多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具有深意,值得反复体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基调,体会史铁生在文中所传达的深意。
学情分析本教案适用于一般学校初一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缺乏社会经历,对很多的事情并不能感同身受,可能对史铁生残疾人的特殊心情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母爱的隐忍也不能很好的把握。
所以,授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启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教学目标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对“好好活儿”的体悟教学重点文章第1、2、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对本文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分析(四)方式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比较阅读法(五)课时安排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后记(试教后补记)第二部分课时计划第一课时(一)教学设想1.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二)教学重点第1、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具体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二、教学过程(一)由简介史铁生导入想象一些,如果你21岁了,你会在做些什么?如果21岁的时候,你双腿瘫痪了,你会怎么办?史铁生简介(二)具体环节1.自由朗读文本,划出生字词及好句。
(阶段目标:解决生字词,大体感知文章情感)2.品读分析题目,自由提问并回答,作者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在什么时候怀念?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阶段目标:基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同学们热不热 (热),是不是很想快点到秋天,那样就凉快了我们都知道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情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什么景物(试问一两个同学)著名的作家史铁生最喜欢秋天的菊,更对秋天产生了怀念之情,那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史铁生双腿瘫痪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年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2.掌握生字词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3.诵读课文,初析文章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深沉、略带伤感、“我”:不耐烦、暴躁,母亲:央求、亲切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品味课文(1)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脾气的人(性情暴躁、脾气暴怒)(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为什那么暴躁,是天生的吗谁一直陪伴着我(3)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母亲爱什么那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几次秋天看菊花(3次,母亲,我)(4)作者前后生活态度有什么改变(用文中语句回答)是谁促进了作者生活态度有了那么大的转变,以至于直接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母亲)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的】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1课时)二、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
七、教学程序: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爱(板书课题)。
[意图: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
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犯病,竟成永诀。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可通过以下语句,边读边悟。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母亲虽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却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
(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
)(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 秋天的怀念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寓情于叙,感情真挚。
作者用几件平常的小事,借助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比如母亲知道“我”在家寂寞孤单,知道北海的菊花开了,就想推“我”到北海赏花,母亲有肝病,还劝慰“我”“好好儿活……”,这些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我”看来,却蕴含着深深的“母爱”。
2.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
文章中“我”瘫痪后的暴怒无常、不理解母亲,与母亲的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再如同样是写秋,结尾处同前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第③段中通过对秋天落叶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条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我”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而结尾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了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这两次写景的对比,流露出史铁生心境的变化与生活态度的改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均缘自伟大的母爱。
3.语言准确,饱含情感。
文中运用了“躲、扑、抓、忍”等动词,写明了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意丰富,情感强烈。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平凡的话语,却使得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下自己考试失利时的心情,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