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的内容如何审查
合同审查流程

合同审查流程合同审查是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帮助双方理清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误解、忽视或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因此,正规的合同审查流程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常用的合同审查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识别合同中有效的内容并分析其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审查合同之前,要识别合同中有效的内容,以确定其中包括的权利和义务。
2、对合同内容进行完整性检查:在审查内容时,要确认各方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符合双方约定内容、顺序正确的,没有遗漏有效的条款。
3、确定合同各方的当事人:要确保所有合同当事人是实体法人本身或其受权代表,以及拥有完整的资质。
4、确认合同当事人履行其义务所必须满足的法律法规:要确保合同当事人履行其义务时,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双方声明的有效条款。
5、检查合同中包含的金钱条款:检查合同中是否包含金钱条款,如果有,确认金钱数额是否符合双方约定,以免造成违反约定或无效的条款。
6、检查合同附件的完整性:要确保合同附件是完整的,确认那些有效的附加条款是否也纳入了合同。
7、确定合同中的期限、涉及的物品、有效的履行方式:要确定合同所涉及的期限、有效的履行方式和涉及的物品,以及合同所涉及的其他约定内容,以确保合同当事人能够有效进行履行。
8、检查合同记载的截止日期:在审查合同中的截止日期时,要确保截止日期是否正确,以及合同是否已经有效履行完毕。
以上是常见的合同审查流程,它能帮助双方理清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可以防止因误解、忽视或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然而,审查合同的工作只是重要的第一步,实施合同的过程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合同过程中,还要持续维护双方的利益,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约定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
行政合同的审查内容及流程

行政合同的审查内容及流程核心内容:行政合同案件与普通的行政案件不同,不论签订合同引起的纠纷,还是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第二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义务。
各方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承担,既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也要以双方约定的内容为依据。
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行政合同的内容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合法性和合理性。
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合同案件时,既要审查行政合同的签订、行政合同的内容、行政权利的行使是否合法,也要审查行政合同内容、履行方式等是否合理。
1、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公平合理行政合同的条款不能与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相抵触,不得违反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2、审查行政主体单方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行政主体采取单方行为必须要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单方行为属于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行政行为。
3、审查行政主体和相对方是否严格履约,是否约定违约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等。
4、审查签订行政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行政主体是订立合同的发动者,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必须是与其依法享有的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合同,行政主体越权签订的行政合同是无效的行政合同。
如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采用行政合同这种特定行政行为的话,行政主体不能任意改变,以强制代替协商,也不能强制无履行合同能力或条件的对方当事人签订行政合同。
同时,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不能凭借自己的优越地位将某些法律未赋予的权利通过合同的方式使自己额外获有。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不得擅自违反,否则所订立的合同无效。
5、审查行政相对方是否符合缔约的条件如果行政相对方不符合法定条件,行政合同将无效。
如行政处罚主体将其自身的行政处罚权委托他人行使,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该被委托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行政协议合同审核要点

行政协议作为一类特殊的合同,既有一般合同的协商性特点,又具有行政法上权力性的特征。
在进行行政协议的审核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性质的识别:首先要明确协议是否属于行政协议,还是民事合同。
行政协议通常涉及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权利义务的配置,具有行政管理的目的和行政法上的效力。
2. 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审查合同双方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特别是行政主体是否具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权限和职责,以及相对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 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检查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
4. 合同程序的合法性:行政协议的订立和履行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公开透明、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等,确保协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 合同条款的完备性:根据行政协议的性质和目的,审查协议中的条款是否全面、具体、明确,是否涵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以及对于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问题的规定是否清晰。
6. 合同效力的确定性:行政协议的效力通常需要通过合法性审查,确认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有效成立并具有法律约束力。
7. 合同履行的可能性:评估协议双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条件,以及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或难以履行的风险。
8.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合法性:如协议中包含变更或解除的条款,要审查这些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遵循了法定程序。
9. 争议解决的机制:行政协议应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并确保这些机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10. 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审核协议的文本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规范,以及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附件和补充文件。
在行政协议的审核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行政协议类型和行业特点,进行更为细致和专业的分析。
通常,此类协议涉及公共利益和行政管理,因此在审核时需要格外谨慎,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审查合同的方法

审查合同的方法
1. 要仔仔细细地看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呀,就像你找宝藏一样,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比如说买房子的合同,那里面的细节可多了去了,你不认真看,说不定就被坑了呢!
2. 注意合同里有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这可绝对不行!就好比走在模糊不清的路上,很容易摔跤呀!像租车合同里说“基本状况良好”,这到底啥是基本状况良好呢,得搞清楚啊!
3. 看看权利和义务是不是对等呀,总不能一方全是好处,另一方全是麻烦吧,那可太不公平啦!比如合作协议里,一方啥都不做就能分钱,另一方累得半死,这像话吗?
4. 检查违约条款要瞪大眼呀,这可是关键呢!这就像打仗前得清楚战败的后果一样。
要是借款合同里违约惩罚太轻了,那借款人不就随便违约啦?
5. 合同的主体得搞明白呀,跟谁签合同很重要的嘞!就像交朋友,你得知道对方是谁呀。
比如跟一个皮包公司签合同,那不就危险了嘛!
6. 数数合同的页数和条款对不对,可别少了或者多了啥内容哟!就像数自己的宝贝一样,不能有缺失或多余呀。
要是装修合同少了某项规定,以后出问题了咋办?
7. 找专业的人帮忙审查一下呗,多个人多个心眼呀!这就像生病了找医生一样。
一份复杂的商务合同,自己拿不准,不找专家能行吗?
总之,审查合同可不能马虎大意呀,得把它当成大事来对待,不然最后吃亏的可是自己哟!。
合同审核要点及方法

合同审核要点及方法合同审核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确保合同内容与法律法规、企业政策、风险管理标准等相符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权益。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合同审核的要点及方法。
一、文本审核在审核合同文本时,首先要对合同的格式、内容、法律条款等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其完整、准确、符合法律规定,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重大风险和漏洞。
其具体要点如下:1. 格式审核:审核者应仔细检查合同文本格式是否错误或者不完整,如是否缺失页码、引用错误或者是恶意篡改等情况。
2. 内容审核:审核者应对合同内容进行彻底的检查,包括合同方当事人资格、权利、义务、责任、违约责任、解除协议、争议解决等内容,以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
3. 法律条款审核:审核者应以当地法律为基准,对合同中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细致的审核,如诉讼管辖、法律适用、强制执行、保密义务等法律条款,以避免重大风险。
二、背景调查审核在审核合同的过程中,要对合同相关的当事人进行背景调查,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合同存在的风险和可行性。
其具体要点如下:1. 项目背景调查:审核者应对合同中项目的背景情况、合同履约进度等进行了解,以评估合同是否可行。
2. 合同方调查:审核者应对合同中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包括企业资质、信誉度、合作史等,以评估其信誉度和合作价值。
3. 中介机构调查:如果合同中涉及到中介机构的服务,审核者应对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信誉度、合作历史进行调查。
三、流程审核在审核合同时,需要对整个合同流程进行审核,包括合同签订、履约、监督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合同的全过程都符合法律规定和风险管理标准。
其具体要点如下:1. 合同签订审批流程审核:审核者应对合同的签订、审批流程进行审核,包括审批人员、审批逻辑、签字、盖章等环节,以确保审核机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2. 合同履约监督审核:审核者应对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审核,包括合同是否按时履约、质量合格等,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行政文书的审查和审核流程

行政文书的审查和审核流程行政文书是指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制作的各类书面文件。
行政文书的审查和审核流程是确保行政文书合法、合规、准确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的审查和审核流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行政文书的审查流程行政文书的审查是指对行政文书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审查的目的是确保行政文书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
1.准备材料:在进行行政文书审查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包括行政文书原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2.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是对行政文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初步检查,主要包括文书的格式、字迹、签章、编号等方面的审查。
3.法律审查:法律审查是对行政文书的法律依据、程序、内容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行政文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事实审查:事实审查是对行政文书所涉及的事实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行政文书的内容准确、真实。
5.内部审查:内部审查是由行政机关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对行政文书进行审查,确保行政文书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政机关或行政机构,提出修改或补充的建议。
7.修改和完善:根据审查意见,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会对行政文书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行政文书符合审查要求。
8.最终审查:最终审查是对修改和完善后的行政文书进行最后的审查,确保行政文书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
二、行政文书的审核流程行政文书的审核是指对行政文书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进行审查和批准的过程。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行政文书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1.准备材料:在进行行政文书审核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包括行政文书原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2.初步审核:初步审核是对行政文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初步检查,主要包括文书的格式、字迹、签章、编号等方面的审核。
3.法律审核:法律审核是对行政文书的法律依据、程序、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行政文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事实审核:事实审核是对行政文书所涉及的事实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行政文书的内容准确、真实。
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

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多方面的细节和条款。
在签订合同之前,审查合同非常重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审查合同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 仔细阅读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是审查合同的基本步骤。
不仅要读懂所有的条款和条件,还要确保合同中没有任何模糊的语言或双关语。
如果有不明确的条款,应该及时与对方商谈。
2. 关注重要条款合同中可能有一些重要的条款,需要特别关注。
例如,支付条款、保密协议、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条款等。
这些条款可能对你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仔细审查。
3. 查看定义和术语合同中可能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和定义,需要认真查看。
如果你不确定某个术语的含义,可以与律师或对方商谈。
如果术语或定义没有在合同中明确说明,那么在签署合同之前应该进行讨论。
4. 确认条款的合法性合同中的所有条款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在审查合同时,要确保所有的条款都是合法的,否则整个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5. 检查标点符号和格式虽然这看起来是小问题,但标点符号和格式的错误可能导致合同的意思被误解。
在审查合同时,要注意标点符号和格式,确保合同清晰易懂。
6. 寻求专业意见如果你对某些条款或条款的含义不肯定,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
他们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
7. 留下书面记录在审查合同时,要留下书面记录,包括任何对条款的修改和商谈。
这可以帮助你在将来解决任何争议时证明你的立场和行动。
总之,审查合同是非常重要的,在签署合同之前,必须仔细审查每个条款和条件。
以上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清晰易懂,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行政合同的审查内容及流程

行政合同的审查内容及流程核心内容:行政合同案件与普通的行政案件不同,不论签订合同引起的纠纷,还是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第二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义务.各方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承担,既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也要以双方约定的内容为依据。
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行政合同的内容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合法性和合理性。
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合同案件时,既要审查行政合同的签订、行政合同的内容、行政权利的行使是否合法,也要审查行政合同内容、履行方式等是否合理。
1、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公平合理行政合同的条款不能与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相抵触,不得违反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2、审查行政主体单方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行政主体采取单方行为必须要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单方行为属于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行政行为。
3、审查行政主体和相对方是否严格履约,是否约定违约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等.4、审查签订行政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行政主体是订立合同的发动者,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必须是与其依法享有的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合同,行政主体越权签订的行政合同是无效的行政合同。
如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采用行政合同这种特定行政行为的话,行政主体不能任意改变,以强制代替协商,也不能强制无履行合同能力或条件的对方当事人签订行政合同。
同时,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不能凭借自己的优越地位将某些法律未赋予的权利通过合同的方式使自己额外获有.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不得擅自违反,否则所订立的合同无效。
5、审查行政相对方是否符合缔约的条件如果行政相对方不符合法定条件,行政合同将无效。
如行政处罚主体将其自身的行政处罚权委托他人行使,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该被委托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

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合同是商务交易中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然而,有时候合同会包含复杂难懂的条款,甚至可能有一些隐藏的陷阱。
因此,审查合同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非法律背景的人士来说。
下面将介绍一些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合同内容。
1. 了解背景和目的在开始审查合同之前,了解双方的背景和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您需要知道合同是涉及到什么样的交易,合同对双方各自的权益有何约定。
理解合同的背景和目的有助于您更好地把握合同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
2. 逐条审查条款在审查合同时,逐条审查条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仔细阅读每一条款并确保完全理解其含义和影响。
如果有需要,可以再查阅相关的法律规定或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对条款的理解准确无误。
3. 注意定义和解释合同常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定义和解释条款。
这些条款对于理解和解释合同的其他内容至关重要。
在审查合同时,特别要关注这些定义和解释条款,确保对其含义和适用范围有准确的理解。
4. 理解法律后果审查合同意味着要了解其中的法律后果。
合同对违约、争议解决和赔偿等问题通常会进行规定。
了解这些规定的含义和影响,有助于您评估风险和权益保障。
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法律意见以确保对法律后果的理解准确无误。
5. 识别风险和漏洞在审查合同时,要特别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这些风险和漏洞可能存在于条款之间的冲突、不明确的表述、缺乏保护某一方权益的规定等方面。
识别这些问题并提出必要的修订建议,以确保合同能够更好地保护双方权益。
6. 提醒注意事项审查合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比如,确认合同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条款和附件;确认合同是否涉及到第三方的权益或责任;确认合同是否包含了解决争议的具体程序等。
这些注意事项对于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7. 书面记录和备份最后,审查合同过程中的所有重要发现和建议都应该进行书面记录和备份。
这样可以确保审查过程的透明和可追溯性,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证据和参考。
合同审查的10个方面37个要点

合同审查的10个方面37个要点律师合同审查有哪些要点?我整理了合同内容审查的要点以及对外形式审查的要点,具体表现在合同主体合格性的审查、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合同条款实用性的审查、权利义务明确性的审查和交易需求满足性的审查,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一、合同内容的审查合同的内容,是指合同条款中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包括合同签订及履行中的实体问题及程序问题的约定,与现行合同法及其他法律相符合的程度。
它既要解决交易主体、标的物的合法性问题,也要解决合同中约定义务的合法性问题。
根据前述归纳,这类问题分为五项:⑴合同主体合格性的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资格,是合同审查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这涉及到交易是否合法、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这一审查要点对于律师执业信誉的影响也最大,因为它是律师应当知道的起码内容。
如果签约主体是法人,这一方面的审查要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是否拥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否合法、有效,包括是否经过年检;③《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是否与合同相适应;④对于某些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等特别行业,是否有相应的经营许可;⑤法律是否对标的物有经营上的限制、是否可以合法流通。
⑵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这里所说的合法性,是指合同内容的约定应尽可能与法律的规定相符,涉及合同名称、约定的条款、术语等方面,目的主要是要避免合同里的这些内容与法律规定相冲突。
包括以下内容:①合同名称是否与合同的性质相符,是否会引起对合同性质的误解;②合同条款中的约定是否与法定强制性义务相冲突;③合同所用术语的涵义是否与相关法条、司法解释、技术规范等完全相符;④引用的法规或技术规范是否仍旧有效、是否有效的最新版本。
⑶合同条款实用性的审查条款实用性强的合同,不仅具备交易所必须的基本条款,还包括结合合同标的、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对方特点、合同背景等因素制订的条款,这些条款是合同基本条款的细化和延伸。
合同审查方法有哪些4篇

合同审查方法有哪些4篇篇1合同审查方法有哪些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规范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商业活动中,合同的起草和审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一份不完善的合同可能会导致各种纠纷和法律问题。
因此,对合同进行审查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合同审查方法有哪些呢?一、仔细阅读首先,合同审查的基本方法是仔细阅读合同的每一条款。
在阅读合同时,要特别注意合同的主要内容、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生效和终止的条件等重要信息。
此外,还要留意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和漏洞。
只有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比对法律法规在审查合同时,还需要将合同的条款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比对。
这样可以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合同中存在违法或不合理的条款。
如果发现合同中有疑问或问题,应及时联系律师进行咨询或调解。
三、风险评估合同审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合同涉及的风险进行评估。
在审查过程中,需关注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对于风险较高的内容,要及时找出解决方案并在合同中进行规定,以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与当事人沟通在审查合同时,与合同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对方进行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意图和诉求,有助于及时解决合同审查中的问题。
此外,沟通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以确保合同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五、专业意见最后,如果对合同内容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在合同审查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合同审查提供有力支持。
在遇到复杂或纠纷性较高的合同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审查和分析。
综上所述,合同审查是保障合同合法性和完整性的必要步骤。
通过仔细阅读、比对法律法规、风险评估、与当事人沟通和寻求专业意见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合同审查,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希望大家在处理合同事务时,能够谨慎审查,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合同 各部门审核内容

合同各部门审核内容以下是 7 条关于“合同各部门审核内容”:1. 销售部门看合同,那可得瞪大眼睛啦!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仔细留意每一个细节。
咱得瞅瞅这合同里的产品条款、价格条款是不是对咱公司有利啊,这要是错了那可不得了!比如说,要是没看清数量,到时候少发货了咋办?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2. 财务部门审核合同,那就是把关金钱的大门呀!得像审查官一样严格。
什么付款方式呀、结算条款呀,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这不是闹着玩的,就好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
比如付款节点不明确,那不是会导致资金周转出问题呀?3. 法务部门呀,那可是合同的守护天使!他们得像侦探一样敏锐,不放过一个法律漏洞。
各种条款有没有风险,有没有违反法律法规,都得查得清清楚楚。
这就好比给合同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稍有问题就得赶紧指出来呀。
比如说合同里的违约金条款不合理,那以后遇到纠纷咋办呢?4. 技术部门审合同的时候,那就是专业眼光的审视啊!产品的技术规格、质量标准,都得整明白。
这可不能含糊,就好像给机器挑零件,不合适可不行。
要是没注意到技术参数有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对咋办呀?真让人操心!5. 采购部门看合同,那就是对物资的把关呀!原材料的供应条款、交付时间,都得心里有数。
这就像给自己家准备粮食一样重要。
比如供应商的选择不合理,那不是会影响后续生产吗?哎呦喂,可得注意喽!6. 生产部门审核合同,就得考虑生产能力和周期啦!能不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这可得掂量清楚。
这就好比规划一场大战役,排兵布阵得合理。
要是合同里要货太急,咱生产不出来咋整?那不是要出大乱子嘛!7. 管理部门对合同也不能放松呀!得从整体上把握合同的合理性、可行性。
就跟船长掌舵一样,要保证航向正确。
比如说合同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安排不明确,那不是会乱套嘛!这能不重视吗?我觉得啊,每个部门对合同的审核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大家可千万得仔细认真呀!。
合同审查包括哪些方面

合同审查包括哪些⽅⾯合同是企业经营中明确交易双⽅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书,直接关系到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
合同审查是指从法律⽅⾯对企业合同进⾏的法律把关,是企业签订合同之前的必经程序。
那么合同审查包括哪些⽅⾯?下⾯就让店铺⼩编为⼤家讲解。
合同审查包括哪些⽅⾯⼀是合同效⼒的审查。
在审查合同时,应认真分析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关系的指引,判断是否存在导致合同被认定为⽆效的条款,并认真分析合同⽆效情况下所产⽣的法律后果。
若合同主体是⾃然⼈,应当审查其⾃⾝状况及是否具有权利能⼒和⾏为能⼒;若合同主体是法⼈或其他组织,⾸先应审查其是否依法成⽴,其次应审查其法定代表⼈或主管负责⼈的⾝份证明。
另外,要注意合同是否附条件或附期限,所附条件或期限是否会产⽣歧义,防⽌⽆实际履⾏能⼒的⼈利⽤所附条件或期限从事⾮法⾏为。
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效条款,包括⽆效的免责条款和⽆效的仲裁条款。
⼆是合同履⾏条款的审查。
⾸先是履⾏⽅式审查,合同在实际履⾏中存在不安抗辩权、先履⾏抗辩权和同时履⾏抗辩权三种情形,应结合违约责任的约定审查双⽅义务的履⾏顺序,是否约定了提⽰履⾏义务等。
其次是必备条款审查,对合同的必备条款要认真审查,如质量标准、价款或报酬、履⾏地点、履⾏期限、履⾏⽅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
三是合同违约条款的审查。
违约条款如何约定,直接反映出该合同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反映了该合同能否顺利履⾏。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这样约定:双⽅应严格履⾏本合同,如⼀⽅有违约,则另⼀⽅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的经济损失。
但如何赔偿、如何计算经济损失等这些最重要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会对守约⽅追究违约⽅的违约责任造成很⼤的障碍。
要解决这⼀问题,双⽅可在合同中约定违约⾦或者违约⾦计算⽅法。
如⼄⽅逾期交付,则每⽇应向甲⽅⽀付⼀定的违约⾦。
这样,⼀旦对⽅违约,甲⽅就可以直接向对⽅索赔违约⾦。
合同审查的步骤及要点

合同审查的步骤及要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合同审查的步骤及要点:
1. 第一件事呀,就是得通篇读一遍合同!你可别小瞧这一步,就像你去了解一个新朋友一样,得先整体感受一下。
比如说一份房屋租赁合同,你得看看都约定了些啥,这可不是走过场哦!
2. 然后呢,得仔细瞅瞅那些关键条款啦!这些条款可都是合同的核心呐,就像心脏之于人一样重要!好比在销售合同中,价格、交货时间这些条款,你不认真看怎么行?
3. 哎呀,别忘了审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呀!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得知道自己这边和对方那边的力量分配呢。
像在劳务合同里,你的工作内容和报酬是不是清晰明确呢?
4. 是不是经常会忽略合同的生效和终止条件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一趟旅程,得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呀。
比如一份合作协议,生效时间点不对,后面不就乱套了嘛!
5. 对合同的违约责任可得瞪大眼睛瞧仔细咯!这就好比给合同上一道保险,要是出问题了怎么办呢。
例如一份采购合同,供应商违约了该怎么赔偿,这都得搞清楚呀,不然到时候你找谁说理去?
6. 也别忘了检查合同的格式和表述呀!你想想,要是乱七八糟、含糊不清的,能行吗?这就像一件衣服,如果皱皱巴巴的,穿着也不舒服呀。
像一些条款表述模棱两可的,不就得让对方改清楚嘛!
7. 最后呀,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别嫌麻烦哦,就像给车做保养一样重要呢。
确保没啥遗漏的问题,这才能放心呀!不然等出了问题再后悔可就晚啦!
总之,合同审查可不能马虎,要像侦探一样仔细,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呀!。
行政合同备案审查典型案例

行政合同备案审查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县城,县政府打算搞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建设项目。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得和建筑公司签个行政合同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合同签订情况。
县政府和一家有点名气的建筑公司A签了合同。
合同里规定了公园的建设范围啊,完工时间是两年,还有工程质量得达到啥啥标准之类的。
县政府当时觉得挺美的,想着这公园马上就能建起来,老百姓又能多一个休闲好去处了。
三、备案审查启动。
合同签完了就得备案审查呀。
这时候,审查部门就开始仔细看这个合同了。
这一审查,可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四、发现的问题及处理。
1. 工程价款模糊不清。
合同里对于工程价款只是写了个大概数字,比如说“工程预计花费大概1000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这可不行啊,审查部门就指出,这就像你去买菜,只说大概花多少钱,那菜贩子不得乱要价啊。
得把工程价款的计算方式、可能调整的范围和条件都写清楚。
后来经过协商,把工程价款细化到了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比如土方工程每立方米多少钱,绿化工程每平方米多少钱,这样总价就能比较精确地算出来了。
2. 违约责任不对等。
合同里规定如果建筑公司A不能按时完工,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这看起来挺正常的吧?但是呢,对于县政府如果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却只写了“尽量协调解决”。
审查部门就说了,这就像两个人打架,只规定一个人犯错要受罚,另一个人犯错就轻轻带过,不公平啊。
于是又重新修改了合同,规定县政府如果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也要按照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给建筑公司A。
3. 验收标准不明确。
五、案例结果。
经过这么一番备案审查和修改,这个行政合同变得合理又完善了。
公园建设项目也顺利进行,最后按时完工,质量还特别好。
老百姓都特别高兴,县政府也觉得这个备案审查真是太重要了,不然这个项目指不定会出多少乱子呢。
六、总结。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行政合同备案审查可不是走个过场。
它就像给合同上了一道保险,能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保证合同双方的权益,让行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就像给项目的运行轨道提前做了个精细的校准一样。
政府合同审核要点

政府合同审核要点
1. 合同主体得搞清楚啊!这就好比你要和人交朋友,得知道他是谁吧。
比如签一个工程合同,对方是不是有资质完成这个工程,可不能稀里糊涂就签了。
2. 合同条款要仔细看!就像你检查自己的宝贝东西一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比如付款方式、工期要求等,不看清楚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呀!
3. 服务范围要明确呀!这就跟你去店里买东西,得清楚你买的具体是啥。
像保洁合同,到底包含哪些保洁区域,一定要写得明明白白的。
4. 违约责任得重视!这可不像闹着玩,要是出了问题,责任咋承担得有个说法。
比如说好了交货时间,没按时交就得承担后果呀。
5. 争议解决办法要想好!万一有纠纷,咱得有办法解决呀,总不能干瞪眼吧。
好比路上遇到堵车,得知道走哪条路能绕过去。
6. 保密条款不能忘!有些信息很重要,可不能随便让人知道。
就好像你有个秘密,肯定不想让不相干的人晓得。
7. 变更和终止条款要留意!这就像天气预报说变就变,合同也可能有变化呀。
比如说因为不可抗力要终止合同,得按照规定来呀。
8. 法律适用也重要!不同的法律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咱得选对。
好比你去不同的地方,得遵守当地的规矩一样。
我的观点结论:政府合同审核可不能马虎,每一个要点都关系重大,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行政合同审查意见

行政合同审查意见尊敬的领导:经过仔细的审查,针对合同内容及合同签订程序等方面,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审查合同主体本次合同签订的主体为我单位与供应商之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经过核实,我单位为合法注册的法人组织,供应商为合法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均符合合同签订的资格要求。
二、审查合同内容1.范围和数量根据合同第一条,本次供应商向我单位提供的商品为公司所需的办公用品。
根据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询价,本次合同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合理,符合我单位工作需要。
2.价格供应商提交的报价金额与我单位提供的审批单据一致,审核金额合理。
而且价格优势明显,具有充足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建议通过此合同达成交易。
3.交货方式和时间根据合同第二条,供应商将按时按量向我单位提供商品,交货方式为门到门送货。
且根据双方约定,供应商应当在我单位下单后之72小时内送货,此约定合理,符合双方意愿。
4.支付方式根据合同第三条,我单位向供应商支付商品货款的方式为银行转账,根据双方约定,每次交货后需要供应商提交发票及检验检疫证明方可开具付款,此约定合理。
5.质量承诺根据合同第四条,供应商向我单位承诺其提供的商品符合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质量保证至发货之日起30天。
此约定可有效保障商品质量,建议保留。
6.信用承诺根据合同第五条,供应商向我单位承诺其参加本次交易时无尽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和事项。
此约定建议加强监督,并从供应商处获取相关证明材料。
三、审查合同签订程序本次合同签订属于市场采购方式,依照国家法规流程,本次采购流程符合程序,未发现任何违规情况。
但建议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估机制,建立供应商档案,严格控制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签订合同的合法性,降低合同风险。
综上所述,建议在合同签订前,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认证、品质检验等工作的交办,并就合同内容中费用、款项、条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的情况说明

1.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行政机关合同主要分为民商事合同和行政协议。
对于民商事合同,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法性审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合同主体、形式、内容、违约责任和订立程序。
合同主体是依据合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当事人。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需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即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的形式应当符合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例如《合同法》、《担保法》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借款合同(自然人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
合同内容应重点审查有无法律规定的致使合同无效的情形。
如是否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是否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况;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审查合同违约责任救济方式时,应首先考虑预期违约的可能性大小,再考虑预期损失的最大可能性,结合各种因素,视具体情况来选择通常而言,损害可能较小但不希望对方违约,可设定较高违约金,以震慑对方依约履行合同;若预期损害不可预算,且根本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可具体设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以求发生违约事由后,能最大限度弥补自己的损失。
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应主要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或备案,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签名或印章上的企业名称是否和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一致;签字人是否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盖章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等。
对于行政协议,除审查以上内容外,更应重点审查行政权力行使的合法性、是否符合专项法律法规。
如行政征收、征用合同应符合《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符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规定;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合同应符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规定,如目前正在推行的PPP项目(政府私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核应当严格按照《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实施,并按照格式要求起草合同文本,确保行政协议合法合规、有理有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合同的内容如何审查
核心内容:行政合同的内容如何审查?行政合同要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公平合理,审查行政主体单方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审查行政主体和向对方是否严格履约,审查签订行政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审查行政主体行使优益权是否合法等等。
法律快车小编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
行政合同案件与普通的行政案件不同,不论签订合同引起的纠纷,还是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第二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义务。
各方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承担,既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也要以双方约定的内容为依据。
因此,行政合同的内容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合法性和合理性。
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合同案件时,既要审查行政合同的签订、行政合同的内容、行政权利的行使是否合法,也要审查行政合同内容、履行方式等是否合理。
1、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公平合理。
行政合同的条款不能与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相抵触,不得违反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2、审查行政主体单方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行政主体采取单方行为必须要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单方行为属于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行政行为。
3、审查行政主体和相对方是否严格履约,是否约定违约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等。
4、审查签订行政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
行政主体是订立合同的发动者,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必须是与其依法享有的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合同,行政主体越权签订的行政合同是无效的行政合同。
如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采用行政合同这种特定行政行为的话,行政主体不能任意改变,以强制代替协商,也不能强
制无履行合同能力或条件的对方当事人签订行政合同。
同时,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不能凭借自己的优越地位将某些法律未赋予的权利通过合同的方式使自己额外获有。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不得擅自违反,否则所订立的合同无效。
5、审查行政相对方是否符合缔约的条件。
如果行政相对方不符合法定条件,行政合同将无效。
如行政处罚主体将其自身的行政处罚权委托他人行使,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该被委托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6、审查行政主体行使优益权是否合法。
优益权是行政主体作为合同的管理方为实现行政公务的目的而享有的特权,由于法律法规对这些权力的行使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又没有规定对这些权力行使的监督责任,导致行政主体在合同的履行中利用自己的特权干涉对方当事人的合法经营自主权或违法要求相对方履行义务,损害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这些特权的行使已超出了保障合同如约履行的限制。
7、审查订立合同的程序和形式是否合法。
行政程序的公正与合法,直接关系到实体内容的合法与正确。
司法审查行政合同,亦应注重对合同的缔结程序、方式和形式进行审查。
如审查行政主体缔结合同时有无营私舞弊行为;是否采用公开的招标、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订立合同的方式;尤其对采用直接磋商订立合同的,审查有无监督部门和有关机关参加;审查经法定职能部门审批的各种手续和程序是否完备与合法,对于有限自然资源的利用等行政合同,行政主体应当采取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行政主体一般不得采取暗箱操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签约主体。
对于涉及行政支出的行政合同,行政主体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签约人,其他行政合同行政主体也应当尽可能地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最合适的签约人。
行政合同的缔结是行政目标实现的特定形式与途径,是产生权利义务后果的法律行为,应该一律采用书面形式,或主要是严格的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