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市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厉有为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九日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特区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特区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积极维护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支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履行职责。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和扶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和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下同)负责管理特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公安、交通、工商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助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结合特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特区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特区城市管理监察队伍,对本办法的实施进行具体监督检查。
无障碍城市建设案例

无障碍城市建设案例无障碍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为残疾人和其他行动不便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以下是一些无障碍城市建设的案例:1.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不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自2001年起,北京市就制定了《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进行了大规模的无障碍设施改造。
包括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具、道路和公园等在内的多种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以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
2.上海:上海市也非常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
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期间,上海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包括地铁站、公交车、人行道等。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无障碍导航系统,帮助视障人士更方便地出行。
3.深圳:深圳市在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目前,深圳市的许多公共建筑、交通工具和道路都已实现了无障碍化。
4.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非常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建筑和街道都设有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盲道等。
此外,香港还推出了“一点通”无障碍出行服务,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预约交通工具的服务。
5.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无障碍环境建设非常完善的国家。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规范,要求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
此外,新加坡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这些案例表明,无障碍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加大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残疾人和其他行动不便者的生活质量。
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7.06•【字号】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一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一号《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经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1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7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标准第三章出行无障碍第四章信息无障碍第五章服务无障碍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残疾人和其他有需要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加快无障碍城市建设,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无障碍城市建设,是指按照通用设计理念,制定制度规则,规划、设计、改造和管理城市,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儿童以及其他有需要者(以下统称有需要者)出行、交流信息、享受服务和居家生活提供便利。
第三条无障碍城市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广泛受益的原则,并坚持规划先行、标准引领、技术支撑、共建共享。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街道办事处、社区基层组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推进辖区无障碍社区建设。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建立市无障碍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研究解决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重大问题。
联席会议由市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城管和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以及市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组成,由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召集。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切实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切实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知正文:----------------------------------------------------------------------------------------------------------------------------------------------------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切实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2012年 6月2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22号国务院令,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根据建设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惠及全社会的要求,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区服务和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制定实施《条例》,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保障包括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及有特殊需求的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依法推进我国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
为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掌握《条例》的主要精神、内容《条例》的制定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总结了我国推进无障碍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无障碍立法的最新成果。
《条例》共6章35条,主要原则精神、内容为:一是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涵、原则和工作体制。
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二是强调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国家标准的执行;明确了无障碍改造责任主体和优先推进改造的范围及公共交通工具改造要求;规定了加强无障碍设施维护和停车场设置无障碍车位、导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场所等。
三是对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应采取无障碍方式、电视节目加配字幕、手语、公共图书馆开设盲人阅览室、残联、政府网站进行无障碍改造、电信业务提供无障碍服务等进行了规定。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以下为《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部分内容摘要(条例共五章,在此只摘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详细请查阅《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或登陆相关网站。
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道路容貌管理第十九条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负责保持城市道路路面及其附属设施完好。
出现损坏的,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自知道或者接到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三日内组织修复;逾期未修复的,每逾期一日处二百元罚款。
第二十条产权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保持其完好、正位。
井盖、沟盖出现破损、移位或者丢失的,产权单位知悉后应当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并及时予以更换、补缺或者正位;未及时更换、补缺或者正位的,每处处一千元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严禁破坏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交通指示牌及其他市政设施,对违反者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销售上述物品的,由主管部门对企业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收购上述物品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禁止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按超出面积每平方米处五百元罚款,并处没收违法摆卖、经营的物品和实施违法摆卖、经营行为的工具;一年之内被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扣其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二条禁止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人行天桥、人行隧道和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摆卖的物品或者实施违法摆卖行为的工具。
第二十三条未经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开挖城市道路。
禁止将开挖城市道路、维修管道或者清疏排水管道、沟渠所产生的余泥、污物直接向城市道路排放。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深圳市建筑设计治理规定

深圳市建筑设计治理规定(试行)深圳市计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21年10月28日目录第1章总那么第2章名词说明建筑容量名词建筑术语各类建筑名词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栋数建筑层数第4章总图设计整体要求建筑退线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建筑通风道路系统场地其它规定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地下空间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屋面设计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通用规定住宅建筑宿舍建筑老年人居住建筑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办公建筑商务公寓(公寓式办公楼)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城市综合体小型垃圾转运站公共茅厕附设式停车库厂房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仓库物流建筑第7章附那么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时期报批图纸大体内容及要求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大体内容及要求第1章总那么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计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标准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治理的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形,制定本规定。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治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计划标准与准那么》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本规定未尽的地方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标准、规程和标准。
《建设用地计划许可证》或《土地利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
本规定说明权属深圳市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2章名词说明建筑容量名词2.1.1 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2 建设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3 建筑面积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2.1.4 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2.1.5 规定建筑面积指标⑴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市计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计划许可证》和《土地利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1.13•【字号】•【施行日期】2019.11.13•【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9年6月30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3年6月20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12月24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等三项特区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 2011年8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6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9年10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四十五项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辖区管理责任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道路容貌管理第二节临街建筑物容貌管理第三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第四节城市绿化管理第五节城市灯光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第二节城市垃圾管理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市城管和综合执法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各区城管和综合执法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第一条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加大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体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下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公安、教育、卫生计生、民政、旅游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文件、行业标准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应当征求有关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工作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逐步实现城市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通过提供扶持资金、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开展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工作。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捐助和志愿服务。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普及无障碍知识,增强全民无障碍环境意识。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无障碍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障碍设计可以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更加便利地使用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深圳市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一直致力于推进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创造更加友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背景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是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制定的。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性,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适用范围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适用于以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1.新建建筑物和公共设施;2.改建、扩建、装修建筑物和公共设施;3.建设在公共场所、商业场所、社区服务场所、文化场所、体育场所等场所的建筑物和公共设施。
三、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通道和出入口设计要求。
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通道和出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无障碍通道和出入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尺寸和坡度要求。
②无障碍通道和出入口的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无滑倒和摔倒的危险。
③无障碍通道和出入口的边缘应有明显标志,以便残疾人和老年人能够辨别。
2.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室内设计要求。
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室内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室内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尺寸和布局要求。
②室内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应平整、无障碍物、无滑倒和摔倒的危险。
③室内的灯光应充足、柔和、无眩光和无影响视力的因素。
3.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卫生间设计要求。
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卫生间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卫生间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尺寸和布局要求。
②卫生间的门应为无障碍门,门的开启方式应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
③卫生间的马桶、洗手盆、镜子、纸巾架等设备应便于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
4.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电梯设计要求。
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修订送审稿,截止到9月30日)

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修订送审稿,截止到9月30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修订送审稿,截止到9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是指为便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与管理活动。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符合残疾人及其他有需求的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与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相协调,与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各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对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民政、铁路、民航、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金融、邮政、通信、商业、旅游等有关主管部门和各类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五条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研究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问题。
联席会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教育、公安、民政、铁路、民航、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卫生、金融、邮政、通信、商业、旅游等有关主管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相关单位组成。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是指为了满足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建立起来的一套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等设施。
2. 公共交通的无障碍设计:公共交通的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上下车、座位、扶手等设施。
3. 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公共场所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入口、通道、卫生间等设施。
4. 信息通讯的无障碍设计:信息通讯的无障碍设计是指在信息通讯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界面、语音提示、文字提示等设施。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实施,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福利。
它不仅能够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够让他们更加自
主地参与社会活动,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实施,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推动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深圳市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实施,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为残疾人群体创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的决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的决定【发文字号】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54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8.22【实施日期】2019.08.22【时效性】部分失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五四号)《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的决定》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9年4月24日通过,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9年7月25日批准,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8月22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的决定(2019年4月24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5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作如下修改:一、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的修改将第十三条第一款中的“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修改为“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
二、对《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预算规定》的修改(一)将第七条、第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中的“市人民政府计划、财政部门”修改为“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
(二)将第十条中的“计划、财政部门”修改为:“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
(三)将第十四条第二项、第二十三条第二项中的《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修改为“《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
三、对《深圳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的修改(一)将第二条中的“停车场”修改为:“停车场(库)(以下简称停车场)”。
(二)将第六条修改为:“市交通运输、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本市停车场建设的规划;市住房建设部门负责停车场建设的管理。
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2021年3月12日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创造更高水平的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共享高品质生活,提升城市温度和文明程度,展现国际大都市形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无障碍环境,是指便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的环境。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相关建设与管理活动。
第四条(基本原则)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广泛受益的原则,满足相关社会成员自主出行、便捷交流、获得服务等需求,体现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
第五条(政府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问题,督促相关任务落实。
第六条(部门职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无障碍设施工程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交通部门负责道路、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并对道路、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工程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经济信息化、文化旅游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推进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
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和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养护机构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组织实施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资源、房屋管理、绿化市容、农业农村、商务、体育、科技、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社会组织)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以下简称老年人组织)等社会组织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相关社会成员的无障碍环境需求,提出加强和改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建议,开展社会监督。
最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文

最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文最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经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活动。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征求残疾人组织等社会组织的意见。
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
第五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并对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采用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技术和产品,推进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倡导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捐助和志愿服务。
第八条对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无障碍设施建设第九条城镇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第十条无障碍设施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
第十一条对城镇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2019年修正)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201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8.22•【字号】•【施行日期】2019.08.22•【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2009年9月24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9年4月24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并经2019年7月25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等十三项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设施建设与管理第四章公共交通第五章信息交流第六章宣传教育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无障碍环境建设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无障碍环境,是指保障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独立、安全、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和信息交流环境。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符合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的实际需要,与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相协调,并与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对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城管和综合执法、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六条建立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无障碍规范

无障碍规范无障碍规范是指为了提供便利、安全和平等的使用环境,针对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人群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以下是一份包含1000字的无障碍规范:一、建筑环境:1. 在建筑物入口处设置无障碍通道,确保能够容易进出,通道宽度不低于1.2米,并提供无障碍标识。
2. 在建筑物内设置无障碍卫生间,确保卫生间门宽度为0.9米以上,马桶高度符合标准。
3. 楼梯口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为0.8米以上,以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4. 在电梯出入口设置无障碍标识,并确保电梯内部空间能够容纳轮椅和其他辅助工具。
5. 在建筑物内设置斜坡通道,并确保坡度适宜,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上下。
二、交通环境:1.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无障碍座位,并留出空间给轮椅和其他辅助工具使用。
2. 在公共交通站点设置无障碍标识,并提供候车区域的遮阳设施。
3. 在人行道设置无障碍下穿设施,以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安全横穿道路。
4. 在交通信号灯上设置声音提示,以便视障人士能够听到信号指示。
5.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语音报站系统,并确保声音清晰可听,方便听障人士获取到相关信息。
三、信息环境:1. 在公共场所设立无障碍信息咨询台,以提供相关服务和信息。
2. 在室内外易于触摸的位置设置无障碍地图,以帮助视障人士获得相关信息。
3. 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可调节的字体大小和语言选项,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
4. 在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wifi,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方便地连接网络。
5. 在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上提供无障碍功能,包括语音导航、屏幕阅读和字幕选项。
四、服务环境:1. 提供无障碍服务窗口,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得到便捷的服务。
2. 培训服务人员,提高其对于行动不便人士的关注和服务意识。
3. 提供辅助设备,如轮椅、助听器和放大器等,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的使用。
4. 在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休息室,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必要的休息和舒适空间。
5. 加强无障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无障碍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共建共享,提高社会可及性,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依法保障和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认识和利益一致原则,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其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确保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服务等配套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通过优化环境设施、再生设计、提供服务等措施,改善城乡环境,便利出行,满足身体、智力、感觉、精神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提高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性。
第四条国家鼓励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无障碍环境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提高无障碍环境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第五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组织、推动、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强组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纳入大众评议和政府绩效评估。
第七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遵循全过程无障碍原则,包括城市设计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社区服务等方面。
第八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充分考虑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和其他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第九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遵循通用设计原则,建立和完善通用设计标准和规范,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社会服务机构等无障碍环境建设。
第十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注重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无障碍环境意识,推动无障碍环境观念深入人心。
第十一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十二条政府应当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财力支持,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无障碍设施建设第三章无障碍信息交流第四章无障碍社会服务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
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差距。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第八条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九条制定或者修改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征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了以“人本主义”为主旨的规划设计理念,它既是方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技术性手段,又充分体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人性化关爱和普遍尊重。
下文是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欢迎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无障碍环境建设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无障碍环境,是指保障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独立、安全、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和信息交流环境。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符合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的实际需要,与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相协调,并与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对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市政府科技工贸和信息化、规划和国土、人居环境、交通运输、住房和建设、城市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六条建立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发展和改革、科技工贸和信息化、财政、规划和国土、人居环境、交通运输、教育、公安、民政、文体旅游、住房和建设、城市管理、广播电视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等相关单位组成。
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召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七条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和政策时,应当征求残疾人及其他有需要者的意见。
第八条市政府应当制定具体措施,鼓励研制、开发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技术和产品。
第九条市、区政府对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第十条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公共交通建设、信息交流建设、宣传教育等内容。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按照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市政府应当每五年至少组织一次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每年应当将实施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和年度实施情况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修改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第十三条区政府应当根据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第三章设施建设与管理第十四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并与建设项目周边已有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
第十五条有关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查时,对未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无障碍设计的,不予审查通过,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六条市规划和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规划条件核实时,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项目,不予通过规划验收。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无障碍设施进行验收;无障碍设施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第十七条下列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邀请市残联参加,听取残疾人代表的试用意见;未达到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住房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备案手续:(一)道路以及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口岸等交通枢纽场所;(二)学校、医院以及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体娱乐场所;(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办公场所;(四)旅游景点、公园、公共厕所等公共场所。
其他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告知残联,残联可以组织残疾人代表试用,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本条例实施前已建成的政府投资的道路、建筑物和住宅区等建设项目,不符合现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产权人或者管理者应当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改造。
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本条例实施前已建成的非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不符合现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鼓励产权人按照现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改造。
具体鼓励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已建成的住宅区未达到国家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标准的,残疾人可以根据出行需要,在不破坏建筑物本体功能且不妨碍他人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对所居住住宅区的公共场所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造。
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提供方便。
第二十一条新建、改建和扩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主要干道、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第二十二条主要干道和主要商业区的人行道红绿灯应当加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
第二十三条无障碍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者负责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侵占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
因城市建设或者重大社会公益活动需要临时占用无障碍设施的,应当按照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经无障碍设施产权人、管理者同意,设置护栏、警示标志或者信号设施,并采取必要的替代措施。
临时占用期满,应当及时恢复无障碍设施的原状。
第二十五条改建、扩建道路或者开设路口不得破坏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无障碍设施的连续性。
第四章公共交通第二十六条轨道交通应当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适合各类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大型居住区和主要商业区的地铁站出入口,应当设置无障碍电梯。
第二十七条公共汽车和出租小汽车经营者应当配置一定数量供轮椅乘客使用的无障碍车辆。
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无障碍车辆停靠的公交站台,应当建设符合标准的无障碍设施。
第二十八条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口岸等交通枢纽场所应当设置发布公共信息的电子屏幕,并指派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引路、咨询服务或者其他必要的帮助。
第二十九条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应当装置、使用语音和字幕报站系统。
公共汽车应当逐步设置供候车的视力残疾人识别车辆线路的提醒装置。
第三十条残联可以根据残疾人康复需要,配置专门用于接送残疾人的无障碍康复巴士。
第三十一条下列停车场应当在方便残疾人通行的位置设置符合标准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车辆使用,并在专用停车位处设置显著标识:(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办公场所的停车场;(二)六十五个停车位以上的公共停车场;(三)大型商场、二级以上医院、三星级以上酒店的停车场。
前款规定的停车场在本条例实施前已建成但未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设置。
第三十二条使用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车辆,应当在显著位置放置专用标志或者残疾人证。
管理人员有权核对驾驶或者乘坐人员的残疾人证。
不符合使用条件的车辆不得占用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第三十三条视力残疾人可以按照规定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第五章信息交流第三十四条残疾人享有无障碍地获取政务信息和其他公共信息的权利。
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
第三十五条国家机关应当将下列重要的政务信息制作成盲文版或者有声版提供给市、区公共图书馆,供视力残疾人阅读:(一)本级人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年度工作报告;(二)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三)统计部门年度统计公报中的重要数据资料;(四)与残疾人权益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举办有听力残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和活动时,应当配备手语翻译或者字幕。
第三十七条电视台播出专题节目时,应当同时加配字幕或者手语翻译。
第三十八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经营单位的互联网站应当逐步进行改造,按照无障碍的要求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相关信息。
第三十九条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立盲人阅览室,为视力残疾人阅读书籍、使用互联网提供便利。
第四十条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等紧急呼叫系统应当具备文字信息报警、呼叫功能,保障听力、言语残疾人报警和急救需要。
第四十一条市、区政府有关部门、考试组织单位应当为残疾人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提供便利。
有视力残疾人参加的,应当根据需要为其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第四十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以及居民委员会、住宅区业主委员会选举时,应当为残疾人参加选举提供便利,并根据需要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盲文选票。
第四十三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单位,为听力、言语残疾人办理相关事务时,应当提供手语翻译或者其他便于沟通的服务。
第四十四条大型旅游景点应当指派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引路、咨询服务或者其他必要的帮助。
第四十五条有无障碍设施或者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公共场所,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无障碍标识。
无障碍标识应当规范、清晰、明显。
第六章宣传教育与监督第四十六条每年12月3日为本市无障碍环境宣传日。
第四十七条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普及无障碍知识。
第四十八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一定时段或者版面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益宣传。
第四十九条残疾人组织应当定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学习无障碍环境知识、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十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医院、商场、酒店等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环境知识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
第五十一条残联可以对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况组织调查评估,并将调查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残联可以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对意见和建议应当认真研究、依法办理,并给予书面答复。
第五十二条残联、老龄工作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有关团体可以聘请义务监督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监督。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的,可以向有关单位投诉;有关单位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