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范文7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范文7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大致了解我国农业结构。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培养学生利用图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教学重点】科技兴农【教学难点】调整农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各部门目前的状况。
这节课,我们把我国农业的整体情况作一个总结。
要讲发展,首先要知道基础,要了解我国的农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农业很落后,广大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提问)谁能说说我国农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启发学生讨论我国农业方面的成就。
(讲述)首先要逐步的吃饱穿暖,那就要大力地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课件展示)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表、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中国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图随着人们的吃饱穿暖,人们还要吃好穿好,这就要不断地丰富农作物的品种。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种类在冬季和夏季有什么不同?能大概说一说为什么吗?(讨论)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的很快,农业生产不仅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这是怎么回事?(回答):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已基本摆脱了贫困,这不能不说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课件展示)请学生欣赏农业机械化的录像,加深对中国农业巨大成就的印象。
(讲述)我国农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地理《民族》教案
地理《民族》教案地理《民族》教案1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相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同等、相互敬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课时支配】1~2课时。
【总体教学设计】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
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亲密,因此是进行国情教化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
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学问领域又激发了爱好、培育了情感。
老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协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
【拓展协助教学设计】拓展协助活动部分。
老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
设计2:给学生肯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沟通会。
设计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状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挚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状况。
设计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绚丽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部分。
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
【56个民族】1.首先让学生视察课本第15页的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相识在我们宏大祖国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
接着,老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视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3)民族团结与区域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统一、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
举例:讨论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共同发展的实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旅游业发展等。
2. 教学难点:
(1)民族分布的复杂性:中国民族分布特点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居住,掌握这一特点对学生而言较为困难。
- 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民族主题的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模拟民族交流与合作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民族问题的理解。
- 实验:设计有关民族文化的实验活动,如制作民族美食、学习民族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 提出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与总结
这节课总体上顺利,学生参与度高,对民族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知识和技能。但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吸引人,或者是对民族问题不够感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中国各民族的基本分布特征,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特定区域的表现形式。
2. 地理实践: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其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 人地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义。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是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即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以及这种分布规律的成因。民族的交错居住是由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如何看待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
解释: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民族问题复杂难解。实际上,只要我们坚持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民族团结是可以不断加强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爱国主义。
1.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民族问题,提高学生整合、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
3. 区域认知: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认知。
(6)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区别与联系、作用与意义等。
4. 实用性拓展
(1)了解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政策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时事观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专注听讲,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对民族政策的理解。
- 提问与讨论:提出疑问,与同学讨论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解释: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关爱。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民族》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目标确立依据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和民族分布。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资源整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课程中引用了民族服装和乐器等实物,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地理课堂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P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立意课前气氛渲染:学生边欣赏边思通过影片引入多媒体播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片段,请学生思考:这些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舞蹈和音乐?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祖国大家庭考教学新授过程:学生明确问题通过自学获得展示图片: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我国民族构成的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可交流讨论知识,使学生首先明确概况,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提出预习问题:一、我国民族构成: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2、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4、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些?回答问题的方式采用小组间竞争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回答问题的过提供资料:方式,既哪个组的同程同时也是展示学全部分析出来了,自我风采的过程,即可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通过竞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播放视频〈我国的语言和文字〉了解我国语言文字情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次深入学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我国的民族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对我国的民族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进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我国的民族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对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关于民族团结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民族知识的一次系统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特征等有所了解。
但在民族知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
此外,学生对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可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掌握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区域。
2.使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到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团结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难点:各民族的分布区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民族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民族为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3.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问题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国的民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我国的民族分布图,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区域。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这一制度在我国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
最新⼈教版⼋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案第三节民族●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2.培养学⽣运⽤信息技术⾃主进⾏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
过程与⽅法:1.利⽤⽹络资源引导学⽣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化,树⽴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豪感。
2.在学习中,产⽣对祖国各族⼈民及⽂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民的不同⽣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法信息技术的⽀撑使学⽣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升华情感。
通过⼩组合作完成电⼦作品,既激发了学⽣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给了学⽣⼀个创意和展⽰个性的空间。
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带给学⽣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学⽣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民币若⼲张。
●教学过程歌曲“爱我中华”学⽣⾃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氛,让学⽣置⾝优美的⾳乐和画⾯中,引起学⽣注意,集中学⽣思维,使学⽣放松⼼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在学⽣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新课:“五⼗六个民族,五⼗六朵华,五⼗六个兄弟姐妹是⼀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了中华民族的⼤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上带了钱吗?请⼤家拿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字:1.在⼈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字?想⼀想,这是为什么?2.⼈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学⽣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的交流,亲⾝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民族文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特点。
过程:
讲解民族文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节日、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民族文化案例分析(20分钟)
- 《中国民族舞蹈》
- 《中国民族绘画》
- 《中国民族建筑》
- 《中国民族饮食文化》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当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
- 研究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
- 探索民族艺术和工艺品,如剪纸、泥塑、刺绣、陶瓷等,了解其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 学生可以撰写阅读笔记、观后感、考察报告等,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 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拓展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比赛、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学术和实践能力。
八、板书设计
2.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课堂讲解:讲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特点。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 视频资源:CCTV-10《中华民族》、《地理中国》、《探索发现》等栏目的相关节目。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示例板书设计:
民族的分布特点
1. 大散居,小聚居
2. 交错杂居
3.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
4. 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1. 民族节日
2. 民族服饰
3. 民族艺术
4. 民族习俗
民族关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介绍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
《中国民族文化大观》:收录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
3. 分析民族关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 培养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提升人地协调观。
5. 学会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基本地理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对一年级地理课程中涉及到的地图阅读、数据解读等技能有所掌握。同时,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一些关于民族的基本概念,如民族的定义、分类等。
重点题型整理
1. 请简要描述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主要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2. 请举例说明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答案:如汉族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汉字、书法、京剧等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藏族的新年、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草原文化等。
1.3民族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政策。
理解民族平等政策的内涵和表现,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
2. 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3.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2. 各民族风俗文化以及民族分布特点。
三、学教过程课1. 在我国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3. 我国民族不论大小,。
2.民族语言和文字教师:找一找人民币上有几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相通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尊重各民自学自检自测学习效果,自学后完成提纲练习。
蒙古文、壮文、藏文、维吾尔文等。
汉族人口遍布全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族语言的同时,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民族分布特点合作探究:1.我国哪个民族的分布最广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2. 哪个省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3. 我国有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三、民族文化1.民族饮食课件展示各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壮族五色糯米饭、朝鲜族泡菜、藏族酥油茶、馕、烤全羊。
2.民族乐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其中人口超6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种,其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民族分布图、民族风情图片等资料,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民族》说课及教案、教学设计
《民族》说课及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一、说教材《民族》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3节,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和分布特点。
本节课既是第二节《人口》的延伸,又为以后深入的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及分布情况;2.能够准确理解并记住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风俗,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56个民族的基本构成及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掌握了我国疆域的范围和人口分布的特征,本节课重点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少数民族分布的特征,八年级的学生思想逐渐成熟,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主要使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在整体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少数民族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位置分布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
通过展示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探究欲望。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民族构成自主学习书本5分钟,自学结束选取几位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我的补充可归纳出我国的民族构成。
简单的知识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民族文化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各少数民族不仅在文字上有差别其他方面也各不相同,从而进入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内容的学习。
借助人民币既体现地理知识的生活实用性,还可以增加本节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说课稿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民族区域自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了解民族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素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各民族风采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a.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b.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3.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了解民族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我国民族分布图,并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2.少数民族风俗习惯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民族》教学设计3一、教材内容分析“民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页,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在了解我国人口特点及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民族特点及政策。
民族问题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教材从三方面展开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56个民族的构成特点、风俗民情;第二步,指导学生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贯穿始终的民族政策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亲切感,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
而且,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安排他们查找并整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特点及生活习惯,既让他们预习了新课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1、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2、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合作:通过分组交流,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三、设计思想本人所在的学校学生素质较高,且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丰富的地图和图片资料以及视频材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课遵循教法和学法统一的原则、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技能形成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及生理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直观教学法,如“民族构成特点”的教学;2、生活体验法,如观察纸币,亲身体会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主要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学;4、读图启发式,如“民族分布特点”的教学。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民族》这个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了民族在地理上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民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人类社会、生物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到民族的定义、分类、分布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其对不同民族间差异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民族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常见民族的分布和特征;2. 了解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民族和国家的关系;3. 培养对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对民族和国家间的关系的理性、客观的态度。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提升其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接受度;2.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让其能够对不同民族的历史、现状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行逻辑性的思考和交流。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民族尊重和文化包容性,避免对其他民族的批判和偏见;2. 通过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主动性,以及积极解决多元文化冲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民族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民族的分布和特征;3. 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难点:1. 历史和现状对比的阐述;2. 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认识和尊重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图表、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其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2.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课件、视频、图片等多种多样的媒介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觉效果;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流程1. 热身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特征,让学生感知和认识文化多样性。
2. 自主探究:通过问题研讨、图表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民族的定义和分类,并分析常见民族的分布和特征。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族在历史和现状中的地位和发展,理解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对民族和国家的看法和想法,并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优秀范文5篇)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
风土人情。
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是祖国繁荣富强的保证。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的能力的培养教法:阅读欣赏总结教学过程:引:《爱我中华》歌曲新:一、56个民族1.阅读P15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各民族比例 3)少数民族4)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2.民族政策:无论人口多少,具有平等的地位二、大杂居与小聚居1.学生读“中华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2.指导学生分析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图中不同符号代表不同民族,多种符号重叠说明大杂居的特点;各民族有主要集中的地区,说明小聚居的特点。
三、民族风情1.学生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等阅读材料2.学生收集、交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板书:一、56个民族汉平少数民族等二、大杂居与小聚居三、风土人情第二篇: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教案湘教版中国的民族教案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民族》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次深入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我国地理、历史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针对民族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2.使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运用3.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好相关的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对我国民族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以及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民族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我国民族政策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我国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学生能够了解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4.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思想,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当堂检测:
1.请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
示例:
```
民族政策民族团结
-------------------------
基本概念重要性
-------------------------
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的風俗习惯
-------------------------
民族团结的实际应用
```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
学生可以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写一篇关于我国民族政策或某一个民族的介绍文章,或者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成果。
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或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拓展,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
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
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
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
【板书】2.民族分布特点
【读图】“中国民族的分布”图。
【思考】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回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
【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课堂体验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时装舞蹈秀】学生课前准备的民族服装或民族舞蹈表演(教师注意控制节目数量和时间,调控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舞台展露才华,融洽情感。
●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一题:
1.拍摄制作民族采风记录片或图片展(摄影爱好者)。
2.制作简介中国民族的网页或课件(电脑爱好者)。
3.考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推出一项旅游项目并设计出宣传单(广告爱好者)。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二、民族分布特点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