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和传播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汕头大学汕头大学新闻新闻与传播专业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一、专业简介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拥有较强的科研与教学力量,是广东省内仅有的6所、粤东唯一一所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重点高校。

至今为止,已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建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建设成熟,学科布局完善,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性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本专业现有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广东省新闻传播实验示范中心、广东省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广东省“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试点。

本专业非常重视与媒体开展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

,学院与汕头特区报社合作创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粤东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委托,承担“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项目,并就此项目成果举行全国报告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王司长、赵处长、省出版署领导、39家报业集团的高层领导及学界知名人士前来参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以实践应用为教育定位,以融合媒体应用能力训练为教学特色,并辅以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法规、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具体培养目标是:1.热爱祖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传播学(代码:0503 )二级学科名称:新闻学(代码: 050301 )二级学科名称:传播学(代码: 050302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本一级学科现拥有教授9名,副教授10名;拥有博士学位者6名,另有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专业方向分为:舆情研究;影视与新媒体传播;媒介文化与批评;新闻生产和发展传播学。

各专业方向带头人分别为:王首程教授、戴剑平教授、纪德君教授、田秋生教授和徐晖明博士。

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1、舆情研究主要关注党和政府的舆论应对以及大众舆论发展走势与规律。

目前已形成一支由3名教授领军的团队,先后承担了中宣部等多项委托课题,撰写分析报告逾800篇,带头人王首程教授是广东省委宣传部特聘舆情研究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公开表彰的优秀审读专家。

2、影视与新媒体传播主要研究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媒介融合及其网络媒体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该方向启动了“影视传播系统研究”项目,重点研究流动性背景下各类媒介之间的交叉性、联动性和媒介发展的整体性。

带头人戴剑平教授是国内较早提出“整合影视”并倡议建立影视新学科的代表人物,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回归以来粤港两地电视剧的比较研究》在华语传媒研究领域内已引起高度关注。

3、媒介文化与批评侧重从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展开研究。

带头人纪德君教授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省级)、第二、三届广州市思想战线优秀人才,第十二届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是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市人文历史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我国古代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丰厚。

4、新闻生产以跨学科方法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市场化媒体的新闻生产。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503))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2.学科方向简介:(1)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2)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3)适用学科: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位持有者可以在传播媒体、新闻机构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特定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在高校从事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研究,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公共关系工作。

二、研究方向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2.网络传播3.媒体与舆论4.平面媒体(出版)传播5.新闻传播史三、多年的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

四、授予毕业学分和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至少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学位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专业主干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发展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3学分。

修满上述学分、学位论文进行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学位论文取得合格成绩,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训模式1.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二级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及发展方向课程为基础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

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

3.学术活动。

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应当在省级以上出版物(含省级出版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并作为第一作者署名;或者作为主旨发言人在学院的硕士演讲厅做学术报告。

在书博演讲厅参加10场以上的学术讲座(一位主旨演讲人相当于5场讲座)。

六、课程学习1.课程和学分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公共100020001001基础课100020001002-x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学时学分备注603804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第二学期104020212001104020802001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402402402402402402需至少选择3门共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科基础课104020802002104020802021104020802021104020802021(二)专业课程和发展方向课程课程类别专业104020803001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学时分备注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第一学期402分的课程第二学期402第二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或第三学主干课104020803002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104020803003大众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1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专业方104020804003平面媒体传播研究104020804002网络传播研究期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程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发向展课方向课104020804004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5文学传播研究104020804006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公选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课、跨专业课补修课程如果学生是具有相同学术水平或跨学科的硕士生,则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本学科的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两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基础课作为补充课程。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和基本要求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和基本要求

一、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和媒体的学科,是以新闻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规律、传播理论、传播政策和传播效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新闻传播学涉及新闻业的实践与理论、技术与管理、市场与文化,其研究范围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传媒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网络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新闻传播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效果,探究传媒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规律、传播理论和传播效果等,为媒体从业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

新闻传播学还需要关注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提倡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和大众利益。

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基本要求1.研究生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掌握新闻传播核心技术、传播规律和传播效果的高级专门人才,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行业、传媒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策划、网络运营、传媒管理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教育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展工作。

2.学科培养目标(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学科知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传媒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网络传播学等相关知识;(2)具有较强的媒体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具有熟练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技能;(3)具备新闻传播学的较强研究能力和教育能力,可以从事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4)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可以承担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管理和研究任务,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3.培养要求(1)具有较强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技能,掌握新闻传播业务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了解媒体行业和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3)具备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4)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行业、传媒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策划、网络运营、传媒管理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工作;(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能够承担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管理和研究任务,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新闻和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和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童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考察
必读
5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考查
选读
6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71
考查
选读
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71
考查
选读
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71
考查
选读
9
传播学概论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选填)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选读/必读)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
陈力丹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
考查
必读
2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陈力丹
开明出版社
1993
考查
选读
3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
陈力丹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考查
选读
4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考查
选读
24
无声的语言
[美]爱得华·霍尔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考查
选读
25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
[加]麦克卢汉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考查
选读
26
组织传播
[美]凯瑟琳.米勒
华夏出版社
2000
考查
选读
27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拥有较强的科研与教学力量,是广东省内仅有的6所、粤东唯一一所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重点高校。

至今为止,已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建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建设成熟,学科布局完善,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性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本专业现有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广东省新闻传播实验示范中心、广东省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广东省“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试点。

本专业非常重视与媒体开展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

2013年,学院与汕头特区报社合作创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粤东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委托,承担“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项目,并就此项目成果举行全国报告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王司长、赵处长、省出版署领导、39家报业集团的高层领导及学界知名人士前来参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以实践应用为教育定位,以融合媒体应用能力训练为教学特色,并辅以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法规、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1. 热爱祖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

2. 勤奋学习,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技能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新闻与传播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代码:05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与方向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他新闻和传播现象的学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

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

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

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学科按照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新闻的采、写、编、评的理论研究和技能培养。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与人类社会变迁、民族文化、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

传媒经济与广告学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以及广告传播理论与历史、广告运作与管理、品牌策划与创意等。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包括:(1)新闻学;(2)传播学;(3)传媒经济与广告学。

二、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经过规范的学术训练,熟悉新闻传播实践,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才。

具体包括:(1)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著作,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2)对于新闻传播的知识有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创造性地从事新闻实践工作;(3)对于本专业的研究及其成果,有全面和深入掌握;(4)掌握基本研究方法,能够根据选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5)对于学术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6)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其中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

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经学院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提前申请学位(毕业),但学习时间不能少于2年。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一级学科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一级学科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专硕是一级学科,它涉及到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新闻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二,掌握新闻传播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能力;第三,培养具备新闻传播行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第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与传播专硕的课程内容包括新闻学理论、新闻采编与写作、传媒经济学、传媒管理学、传媒法学、传媒伦理学、网络传播学等。

课程设置旨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新闻传媒机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互联网企业、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新闻编辑、记者、媒体策划、公关专员、网络编辑、市场营销等。

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迅速,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新闻与传播专硕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除了就业,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毕业生在学术研究、媒体管理、传媒策划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进行实习或项目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术论坛、行业研讨会等活动,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

新闻与传播专硕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领域和良好就业前景的学科,它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可以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从事新闻编辑、媒体策划、市场营销等职业。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习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取得成功提供有力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实习及公益劳动等,内容必须与新闻传播有关。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
指导实验、答疑解难等,其中必须主讲4-6课时课堂教学,内容必须是新闻理论、新闻史、新
闻业务的课程内容。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考核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
4、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第四个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在达到学校规定的提前毕业的条件下,允许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 2年;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 年限不得超过4年(不含休学时间)。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 究生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
课程
课程

方向限选课
公共课
专业核
选修课程 心课
专业实践 专业拓展课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生应在入学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
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及研究生处备
案。
2、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硕士生应听取不少于6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
编辑出版学方向 1.姚福申.中国编辑史(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4.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10本).河南大学出 版社,2005. 6.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7.张积玉.编辑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罗紫初.出版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罗紫初.比较出版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聂振宁.我的出版思维.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邵益文.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2.张志强.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3.《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国编辑研究(每年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14.李频.共和国期刊6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15.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周荣庭.网络出版.科学出版社,2004. 17.格罗斯主编,齐若兰译.编辑人的世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18.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小赫伯特.S.贝利著,王益译.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20.霍尔格.贝姆等著,邓西录译.未来的出版家.商务印书馆,1998.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64年设立的新闻专业,1995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1996获准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0年获准设立传播学硕士点,2006年获准设立新闻学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1年、2006年新闻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1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2.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理论、新闻历史以及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进行全方位研究。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对传播理论、媒介文化和传播史进行研究。

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传播的一般规律与独特性。

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以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学科基础,对广告传播理论、广告运作与管理、品牌传播以及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实务等进行研究。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培养具有独立开展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从事新闻传播领域实践活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要求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基本知识,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具有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掌握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专题研究
3
51
4
1
专业课
21092014
新闻传播业务前沿研究
3
51
4
1
21092015
高级新闻采写实务
3
51
4
1
21092016
大数据新闻研究
3
51
4
2
21092003
大众传播理论专题研究
3
51
4
2
专业方向课
21093013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3
51
4
3
经济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
21093017
经济学前沿专题研究
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新闻、影视、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务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热爱新闻工作,掌握坚实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3、能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社会实践
实习时间须达到四个月并获得实习单位的评语并提交报告
利用假期或由学院统一安排参加
教学实践
在导师带领下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学术训练
在专业课的本学期末提交论文作业
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文件执行。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选填)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
覆盖专业简介
研究方向名称
专业名称(03):
新闻与传播
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专职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校外合作导师14人,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新闻媒体工作经验。近三年来本专业硕士学位点教师团队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7项、教育部课题11项,出版《经济新闻报道研究》、《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评论》、《媒介营销》、《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研究》、《媒介现象学》等多部专著及教材,并在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以经济新闻、法制新闻和新媒体与文化传播为主要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格局。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3
51
4
1
高级新闻采写实务
3
51
4
1
大数据新闻研究
3
51
4
2
大众传播理论专题研究
3
51
4
2
专业方向课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3
51
4
3
经济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
经济学前沿专题研究
3
51
4
3
财经媒体与实务前沿
3
51
4
3
法制新闻报道研究
3
51
4
3
法制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
法制前沿专题研究
3
51
4
3
法制媒体与实务前沿
3
51
第三学期(即研究生第二学年上学期)
社会实践
实习时间须达到四个月并获得实习单位的评语并提交报告
利用假期或由学院统一安排参加
教学实践
在导师带领下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学术训练
在专业课的本学期末提交论文作业
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文件执行。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选填)
Routledge
2014
考查
选读
37
Media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novations in community structure research
John C. Pollock
Routledge
2012
考查
选读
38
How television shapes our worldview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social trends and change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定)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学位办[2011]34号),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4.具有新闻传播策划、广告创意设计、媒介经营管理、社会调查、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3年(其中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一)以课程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

同时,根据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加强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新闻与传播实践单位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与研究生教学及培养。

实行指导教师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方式。

(三)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

(一)公共课(6学分)政治理论(3学分)外语(3学分)(二)基础理论课(12学分)舆论传播理论与方法(2学分)广告传播哲学(2学分)传播学方法论(2学分)传媒产业发展研究(2学分)媒介传播策划(2学分)传播符号学及应用(2学分)(三)专业课(新闻方向12学分、传播方向12学分)传播语言学(2学分)新闻传播案例分析(2学分)新闻采编实务(2学分)新闻评论现象分析(2学分)网络传播实务(2学分)中外新闻传播史(2学分)广告传播案例分析(2学分)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广告(2学分)经典创意分析(2学分)广告社会学理论与应用(2学分)中外广告传播史(2学分)(四)选修课(新闻方向3学分、传播方向3学分)电脑报刊编辑技术(1学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1学分)数码影像艺术与技术(1学分)动漫与三维传播设计方法(1学分)现代广告多媒体技术(1学分)平面传播设计方法(1学分)(五)专业实习(4学分)六、专业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省内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保证学生教学实习实践效果,为学生的学位论文的完成创造实践条件。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课程教学大纲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播理论与方法主讲教师邵培仁、吴飞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应专业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学时学分32/2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开课学期 1 考试方式论文课程内容提要:(500字以内)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其实就是传播社会。

因此,传播理论与方法是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和通行证。

课程要求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传播知识,了解和熟悉中外传播事业的历史和现状,知道如何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各种传播活动,而且要能了解和熟悉中外传播理论与方法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传播理论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解决传播问题的能力,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写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著。

课程主要内容:1、传播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著作;2、传播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人物;3、中外传播研究的基本现状;4、中外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5、当下国际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6、当下中国传播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7、西方传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构建中国传播理论体系或进行特色研究的可能性;9、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本课程除讲授与讨论外,十分重视大众传播中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播和接受等方面案例的分析,要求博士生平时注意观察、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大众传播现象,希望通过具有典型意义案例的分析和中国特殊传播现象的研究,使理论观点能应用于诠释经验世界,而经验世界的现象也能作为丰富理论或修正理论的参考。

主要教材: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大众媒介研究导论》,金兼斌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

2.个人学习计划 导师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应根据培养 方案要求并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础上列出拟修读的课程、时间安排及要达到的 目标;结合本专业必读经典文献列出硕士研究生应文献书目、进度安排及达到的目标。个人 学习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学院备案。 补修课程要求: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2 门本 学科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 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提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实行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相 结合的教学方式,充 分发挥研讨在促 进学生的 自主性学习 和研究性学 习中的作用 ,增强对 研究生创新 能力的培 养。
40 2 Ⅰ
178000MX302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研究
40 2 Ⅰ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178000MX303
178000MX304
178000MX305
178000MX306
164000MX301
专业 主干课
164000MX302 164000MX003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 新媒体研究 视听媒体产业与文化研究 新闻传播史动态与方法 平面媒体传播研究 大众文化传播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二、研究方向
(一)新闻学 1.新闻传播史论研究 2.视听新闻实务研究 3.视听媒体传播研究 4.广告文化与营销研究 5.东北亚新闻媒介研究 (二)传播学 1.传播理论研究 2.平面媒体(出版)传播研究 3.新媒体传播研究 4.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 5. 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6.文学传播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提倡以撰 写读书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 考核。除学科基础课《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之 外,其他课程由任课教师 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门类:文学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代码:0503二、培养目标本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培养:1、能够在新闻与传播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熟悉和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

2、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学术动态,善于对各种社会传播观念进行观察和思考,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

3、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专业精神。

坚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健康开朗,积极进取。

三、研究方向(一)新闻学1、新闻史论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运用新闻学理论重点关注、考查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的媒介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民营大报的研究。

2、新闻业务系统掌握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理论和业务技能。

注重强化研究生综合报道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注重对名记者、特别是湖北省的名记者研究。

(二)传播学1、传播理论全面深入地掌握传播原理和方法。

注重对传播理论研究前沿的关注,注重对传播理论的发展及运用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研究。

尤其是对社会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传播实务全面学习和掌握有关传播实务的理论和技能。

注重强化研究生的创意策划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重点对广告传播、品牌传播、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考查和研究。

四、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

第一、第二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三年是社会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学生研修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有:公共学位课为7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4门为8学分,二级学科专业课(研究方向课)2门为4学分。

选修课不低于9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

新闻与传播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课程体系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备注(开课单位)必修公共学位课0000A0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36 1讲授讨论考试学校统一开设0000A001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82讲授讨论考试0000A0004第一外国语41081, 2讲授考试一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0503B0005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2 54 1讲授讨论考查由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至少开设3门,不低于8 学分0503B0006媒介发展史研究 2 54 1讲授讨论考查0503B0003新闻报道研究 2 54 1讲授讨论考查0503B000420世纪经典广告思潮研究2 54 2讲授讨论考查二级学科专业课(研究方向课)新闻学0503C0009媒介文化批评 2 36 2讲授讨论考查由培养单位按二级学科开设2门,不低于4学分0503C001中国民营报业研究2 36 2讲授讨论考查传播学0503C0011政治传播研究 2 36 2讲授讨论考查0503C0012广告与媒介经济发展研究2 36 2讲授讨论考查专业3(此处可加行)选修综合素质课学校统一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相关培养单位开设本科课程选修课培养单位开设专业选修课0503E0009电视传播方法研究2 36 3讲授讨论考查培养单位开设0503E001新时期新闻思潮研究2 36 3讲授讨论考查0503E0011当代时政期刊研究2 36 3讲授讨论考查0503E0012 新闻媒介规制研究2 36 3讲授讨论实验考查0503E0013 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2 36 3讲授讨论考查0503E0006 媒介产业发展研究2 36 3讲授讨论考查0503E0007 跨文化传播研究 2 36 3讲授讨论考查0503E0008 传播学研究方法 2 36 3讲授讨论实验考查补修补修课2门,不计学分,可选本科相关课程六、实践环节本学科学生的实践环节主要为:1、专业实习;2、教学实习;3、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4、学术交流。

其中社会调查实践环节需在1-4学期内完成,其他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完成。

七、学位论文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同时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公开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至少一篇,英语达到六级水平要求),才可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

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文本规范,能够体现本专业研究生所应该达到的学位论文水平。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安排在第五学期,论文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

八、培养方式1、导师负责制与专业培养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2、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开发其智力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九、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课程内容]本课程要以专题的方式,从多元视角讲授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文本、受众、效果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解析所涉及到的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螺旋理论、受众研究理论、新闻框架理论、话语理论等传播理论,并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各种传播现象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考查并作出深入探讨,强化学生理论运用及分析的能力。

课程注重对大众传播过程的生产、加工与传播过程研究,同时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理论的应用及变迁,探讨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下传播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与相关学科理论交叉、兼容的互动性,从而使学生对传播理论的范式能够动态地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必读及参考书目]1.(英)沃纳·塞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英)利萨·泰勒:《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英)约翰.埃尔德里奇:《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常昌富:《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英)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9.(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美)丹尼尔·戴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名称]媒介发展史研究[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新闻传播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旨在对既有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作规律性的解释、判断,对既有的新闻思想进行历史价值分析,要求学生懂得中国新闻传播史上不同时期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获得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一种独特视角,对当下新闻实践做出自己的判断,对当下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解释。

在系统梳理中国新闻史上传媒业演变的基础上,不仅跟踪当下新闻事业发展,并对各种新闻现象做出理性的判断与分析,而且以既有的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为研究对象,从而探寻新闻发展的规律,揭示新闻的本质,对新闻的价值规律作理性把握,为今后自己独立从事与传播媒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必读及参考书目]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上、中、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马光仁:《上海新闻史》(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7、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陈平原、夏晓虹:《点石斋画报图像晚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0、张友鸾:《世界日报兴衰史》,重庆出版社,1982年。

[课程名称]新闻报道研究[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讲授。

第一讲:新时期新闻报道改革与实践概观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的发展状况,以期获得对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宏观的把握。

第二讲:新时期新闻文体创新的历史演进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文体变化进行梳理、并探讨新闻写作与时代及受众接受心理的关系。

第三讲:新闻报道与新闻策划讨论新闻报道与新闻策划的关系、新闻策划的特点、新闻策划方法要领等。

第四讲:深度报道研究研究深度报道的定义、深度报道的特征、深度报道的类型、深度报道的写作要领等。

第五讲:调查性新闻研究部分主要探讨:调查性报道的种类,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特点,调查性报道的写作特点等。

第六讲:民生新闻研究探讨民生新闻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时代价值、民生新闻的特征等。

第七讲:新新闻研究探讨新闻的源流、在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必读及参考书目]1.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4.(美)盖恩斯:《调查性报道》(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艾丰:《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7.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潘堂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名称]20世纪经典广告思潮研究[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授和讨论。

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传播理论学派;传播学与广告学的交互影响;20世纪广告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经典广告思潮研究:软性推广思潮硬性推广思潮USP理论奥格威广告理论伯恩巴克广告理论李奥贝纳广告理论韦伯杨广告理论定位理论品牌理论CIS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广告与品牌传播广告与企业形象传播广告与市场营销广告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必读及参考书目]1. 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