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急预案
旋挖钻施工
一、总则
1、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最大限度获益。特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2、加强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尽心尽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经常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规范、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技能,要求自己严格遵守规范及操作规程。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网络。充分发挥分部的作用,形成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质量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组织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李勇
组员:生产经理于强
项目总工廖爱成
工程部长康帅
工区长罗小彦
测量组长邰斌
安质部长杨定峰
现场施工员张凯歌
三、施工过程事故分析
旋挖钻机施工事故我们把它归为三类:一是施工质量事故;二是机械事故;三是孔事故。这三类事故的预防对旋挖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应积极采取科学态度,查明事故原因,弄清事故性质,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避免事故重复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护筒下沉或偏移
1.1护筒外壁土质松软,地基下沉,有水冒出,护筒下沉、倾斜或移位,甚至无法施工。
1.2处理方法:
a)首先要选择直径合适的护筒,一般护筒直径比桩直径大10~30cm左右,护筒周围的土体要夯密实,可直接用钻头或钻杆头部墩实,或者在护筒外壁加些膨润土夯实使之不漏水。
b)钻头起落时,到护筒位置时应慢放慢提,防止碰撞护筒。
c)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孔壁坍陷
2.1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2.2处理方法:
a)适当加长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
b)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
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c)成孔后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应尽量缩短灌注时间。3、缩颈
3.1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直接表现为钻孔时,钻头外壁被粘泥包住,或者下钻时达不到实际位置;成孔后,无法放入钢筋笼。成桩后检测结果显示局部桩径变小,严重者视为废桩。
3.2处理方法:
a)应采用优质泥浆,成孔过程中,在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
b)在导正器外侧增焊垫板,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
c)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但要仔细控制,防止扩孔过大,灌注混凝土时,超方严重。
d)旋挖钻机操作手经验也十分重要,钻进要慢,还要尽量节省时间尽快成孔。
4、桩底沉渣量过多
4.1桩底泥土、泥浆等杂物沉积过多;钢筋笼或导管下不到位。
4.2处理方法:
a)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进行循环清孔。
b)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
c)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
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d)初始灌注混凝土,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一般采用较大料斗,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米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灌注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5、卡管
5.1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灌注;返浆不顺畅,甚至不返浆。
5.2处理方法:
a)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
b)及时检查更换密封圈,导管接头丝扣良好无损,接管时要上紧丝扣,保证导管的密封性,泥浆才能顺利排出。
c)拆卸导管进行冲洗时,注意导管内壁要彻底冲洗干净。
d)涉及二次清孔的,在混凝土灌注前,需要对导管进行卸压,卸压过程一定不能马虎,要反复观察导管内外液面变化,理想的卸压结果是导管内外液面高度一平,内液面微高于外面,一般就达到了卸压的目的了。
e)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还要考虑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及道路拥堵情况,控制好混凝土到达现场时间,确保灌注的连续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切勿封堵导管孔口,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故障的
发生而导致下水灌注混凝土不连续。
f)由于使用吊车吊放漏斗,施工中匀速下放及无法急停,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较高。
6、钢筋笼上浮
6.1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其位置高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6.2处理方法:
a)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或做支撑工具撑住钢筋笼顶部。
b)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
c)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 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d)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7、断桩
7.1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泥浆、孔渣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轻微者为夹泥,严重者为断桩。
7.2处理方法:
a)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漏斗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泥土等残渣,灌注前,放入隔水球,保证混凝土和导管内液体分离,顺利排浆,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