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文言文《劝学》鉴赏
文言文《劝学》鉴赏《劝学》作者是荀况,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那么大家知道文言文《劝学》要如何鉴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劝学》的原文
《劝学》的原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劝学》的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是唐代儒家经典文献之一,《二十四孝》之一。
此文作者唐伯虎,内容主旨是教育人们发扬勤奋好学的精神,而不是单纯为了名利。
以下是《劝学》的原文及翻译,以飨读者。
起居注身份,扫地涤釜心。
容止闲思若闻道,行住净慎如持法。
虚心学守金科语,有益威仪仰圣贤。
不爱金细重九鼎,痴心玉粗轻千肌。
【注解】起居注身份,即要注意自己的起居与仪表。
扫地涤釜心,是说要从小处做起,讲究细节,不断提高。
容止闲思若闻道,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好的习惯,以便更好地接受学问。
行住净慎如持法,要像守法一样准确规范。
虚心学守金科语,是说要谦虚好学,遵守学问的原则。
有益威仪仰圣贤,是说要学习优秀的品德和风范。
不爱金细重九鼎,是说要不迷恋享受物质的财富和权利。
痴心玉粗轻千肌,是说要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不计较外在的财富与权力。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而秦并兼之。
、隋炀吕、蒲洪恭,皆兵亡而国存。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吕、蒲失其鲲,人民共反之。
三家者,其亡也,不可避也。
所以然者,民不服则法弗举;法不行则权置不得。
故欲无乱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轻而其所薄者重。
昔仲尼,师项橐之饰,遇丧则哭泣,成礼则分辨。
颜渊仕而不横,尧、舜耻之。
不因其所以使之然也,案机议槃,事无大小,必知所先后。
不耻最下,不骄其内。
李斯不杀田婴,亲其事;管仲不杀鲍叔,信其人。
是故君子有小人则以礼接之,有敌则以智制之。
小人之不得志,以其小所误也;敌之不服,以其大所贼也。
故策者希冀以成名,计者欲有以立功。
夫成名之道,非一时之所成,功业之隆,不在一朝之内展。
苟无前贤,无以明后;苟无后学,无以成前。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一、字音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槁(gǎo)暴(pù)就砺(lì)参(cān)省(xǐng)须臾(yú)跂(qì)楫(jí)生(xìng)非异跬(kuǐ)步骐骥(qíjì)驽(nú)马十驾锲(qiè)而舍之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劝学诗的全文
劝学诗的全文一、原文:《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衍生注释:1. “三更”和“五更”:是古代计时单位。
三更相当于现在的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五更则为凌晨三时到五时。
这里通过描写从三更到五更的时段,强调读书要勤奋,起早贪黑。
2. “黑发”:指少年时期,人们年少时头发乌黑,代指青春年少。
3. “白首”:即白头,代表年老的时候。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题鲜明,就是劝勉人们要勤奋好学,不要虚度光阴。
情感十分恳切,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对学习的紧迫感和珍惜时光的态度。
表现手法上比较直白晓畅,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强化这种劝勉。
前两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直接描述读书应勤奋的场景,后两句将人们年少不知勤学和年老后悔恨没有读书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现出如果年少时不努力学习,年老后就会后悔的必然结果。
四、作者介绍: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刚劲有力,自成一派。
同时他也是一位为官正直的官员。
颜真卿为人刚正不阿,想必他倡导人们勤学也是从自身对道德修养和学问钻研的重视出发。
他深知在世间行走学问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所以写下这首劝学诗来劝诫后人。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的自习室里。
每到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偷懒。
这时候班长就会站出来说:“大家都振作起来啊,‘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现在不好好复习,到期末成绩欠佳可就只能自己后悔啦。
”2. 在一个社区开展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上。
组织活动的老师对着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有着美好的时光,就像诗里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啊,要趁着现在好好读书识字,要不然等长大了,像我这样头发都有点白的,就会很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多读点书了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在一个家长会上。
老师数落那些对孩子学习不上心的家长。
老师说:“家长们啊,咱们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
《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原文: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劝学 文言文
劝学文言文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以下是其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全文与注释
《劝学》全文与注释《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注释:“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劝学》全文+译文
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一文言文《劝学》
高一文言文《劝学》《劝学》的原文及翻译《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劝学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稿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词句注释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于:从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于:比。
5、中绳:(木材)合平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鞣以为轮:鞣:通“燥”,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
以:把。
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槁,枯。
暴,同“曝”,晒干。
槁枯干。
暴,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
高中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高中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高中语文《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中语文《劝学》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一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木直中(zh o ng)绳輮(r o u)槁(g a o)暴(p u)就砺(I i)参(c a n)省(x i ng)须臾(y u)跂(q 1)楫(j i)生(x1 ng)非异跬(ku i )步骐骥(q i j 1)驽(n u)马十驾锲(qi e )而舍之金石可镂(I o u)螯(a o)蛇鳝(sh a 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 a 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 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日晒。
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劝学原文及详细注释
劝学原文及详细注释劝学原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细注释: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中充满了悲欢、分离和团聚的情感。
悲欢离合是指悲伤和喜悦、离别和重聚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以不同的形态出现。
阴晴圆缺分别指月亮阴晴不定和圆盈变空的不同状态。
此事古难全:这种情感体验在古今中外都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难以避免经历悲欢离合的事情。
但愿人长久:但愿人们健康长寿。
千里共婵娟: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共同欣赏到美丽的月光。
婵娟指月亮的美丽和光辉。
这篇《劝学》是南宋朱熹所著,收入了朱熹公从早年到临终所写的文章,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
文章以诗一般的节奏和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劝人勤学的情感。
朱熹在文章中通过对人生中种种情感和月亮的比喻,表达了对人们的勉励和希望。
他指出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情感的波动,但希望人们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朱熹关注人的健康和长寿,希望人们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远离疾病和苦难。
同时,他用千里共婵娟的比喻来形容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无论在何地都能共同欣赏到美好的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宏大和美妙。
众所周知,朱熹是中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广泛研究并注释了《四书五经》,对后世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劝学》不仅是一篇充满感悟和哲理的文章,同时也是他对后世学子的殷切期许和鼓励。
通过《劝学》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于人生和教育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必然充满起伏和挑战,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才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取得成功。
朱熹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勤奋学习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他呼吁人们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锻炼,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朱熹的《劝学》是一篇值得深思的文章,不仅具有美学上的价值,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育启示。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下面是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1.1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2)已:停止,终止。
(3)蓝:即蓼(liao了音)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
(4)糅(rou柔音):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
(5)有:通“又”。
槁(gao搞音):通“熇”,烤。
暴(pu)瀑音):古“曝”字,晒。
(6)参:检验。
省(xing醒音):考察。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原文】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1)干:同“邗”(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原文: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木直中(zhòng)绳輮(r óu)槁(gǎo)暴(p ù)就砺(l ì)参(cān)省(x ǐng)须臾(yú)跂(qì)楫(j í)生(xìng)非异跬(kuǐ)步骐骥(qíj ì)驽(nú)马十驾锲(qi è)而舍之金石可镂(l òu)螯(á o)蛇鳝(shàn)二、字义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 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红紫色, 叶子长椭圆形, 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积累掌握文言实词“绝、强、假”等字的意义和用法。
3.引导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5.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6.背诵全文,积累文中深蕴哲理的格言和成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阐述的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论述道理时巧妙运用的大量比喻,感受其强大的说服力。
【教学方法】《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且句式整齐、节奏和谐,故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层次诵读、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阐述的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其次通过指导学生探讨交流、分析评价来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1.学生查阅有关荀子及《荀子》的基本知识。
2.熟读课文,疏通文中字词,思考课后练习。
3.搜集整理有关劝学的文章、故事、诗句或名言警句。
(以上任务要求学生课外完成,课内交流。
)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四步助读法完成教学目标。
即第一步:检查课前朗读情况,正音、正字;第二步:指导朗读,掌握语气、节奏;第三步:理解朗读,把握文意;第四步: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一、课文导入有一句话说: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你们是如何看待学习的?(稍作停留,允许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的《劝学》。
二、抽查学生简要介绍有关荀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学生简介的基础上,小结如下: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仪而化之”。
《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是先秦散文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其中绝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弟子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
三、检查朗读、正字正音1.解释题意:《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
“劝”劝勉的意思,即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抽1-2名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其他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
3.正音:槁.暴(gǎo)跬.步(kuǐ)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e)舟楫.(jí)就砺.(lì)日参.省(cān)骐.(qí)骥.(jì)须臾.(yú)蛟.龙(jiāo)驽.马(nú)鳝.鱼(shàn)四、指导朗读、把握节奏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语气。
2.教师作朗读提示:本文虽句式整齐、节奏和谐,易于朗读,但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
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 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
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3.学生仿读,划分节奏。
4.检查学生划分结果,试用“|”和“.”标志出课文第一段的停顿和重读。
明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乎己,../而日参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又例如: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节奏、感情。
五、理解朗读、把握文意1.学生两两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完成以下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2)文章又分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是怎样论述的?(3)本文阐明了什么道理?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分两层意思理解:一是说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可以已”;二是说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可以已”。
(2)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就能超越原来的状态。
接着,用直木“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论证客观事物经过加工改造后,就能彻底改变原来的状况。
最后作者由此推断,得出一个结论:人只要广泛地学习,培养道德品质,就能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人。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先是提出“思不如学”的观点。
接下来,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连设比喻,具体阐发学习的重要作用。
学习如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借助外界条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同理利用外物,为我所用,接受前人的知识使自己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就能获得常人没有的能力,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
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君子之所以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在于善于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在这段中,作者分三个层次阐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第一层,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等比喻阐明学习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
第二层,作者以“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这两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主观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是否“不舍”,有无恒心。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三层,作者用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和螃蟹“无可寄托”作喻,正反对照,告诫人们在学习中想要取得成功,必须专心致志,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阐明学习的正确态度是积累、持恒、专一。
(以上要点是在和学生边读课文边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六、学生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重点朗读,帮助学生了解文中大量运用比喻的妙处;同时借助练习让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绝、强、假、望、闻”等字的意义和用法;最后通过拓展思维训练,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意义、作用重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课文导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对于学习来说确实如此,上一节课我们虽然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基本意思,但是这一节课我们还要继续,进一步了解文章更多的妙处,首先请完成这几道抢答题(如下)二、检查练习1.“而”字在文中出现了十多次,理解各句中“而”的不同用法,有利于诵读,说说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登高而招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2)而神明自得于是,表承接的连词(3)蟹六跪而二鳌并且,表并列的连词(4)锲而舍之就,表承接的连词(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表转折的连词(6)吾尝终日而思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的连词(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且,表递进的连词(8)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但是,表转折的连词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疾:(1)积劳成疾.病(2)声非加疾.也快强(3)疾.恶如仇痛恨(4)疾.风知劲草快、强(5)痛心疾.首痛苦致:(1)非利足也,而千里达到(2)闲情逸致.情趣(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求取,获得(4)妇前致.问表达(5)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绝:(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2)群响毕绝.停止(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难通(4)以为妙绝.独特的(5)络绎不绝.断绝(6)绝处逢生死路(7)绝.无仅有绝对三、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法1.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分组朗读。
2.学生分析评价:谈谈各个比喻的妙处。
解析:本文中的比喻有:(1)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2)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3)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把学习的作用说得更透彻。
作用是:形象生动,说理透彻,鲜明有理。
3.学生试用一句或几句比喻来论证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例1:学习如爬山。
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但你还须抬头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横在你面前,它在召唤你:“勇士,前进吧,学无止境!”于是你又抬起了脚......例2:知识是摆脱荒蛮的工具,知识是人类发展的动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们生活下去的希望,知识是夜晚在海上远航的人们心中的灯光,知识是使植物生长下去的阳光。
四、发散思维1.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
2.讲一个劝学的故事或说一句劝学的名言或背一首劝学的诗歌。
例如:劝学的诗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代诗人刘过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晋代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子思(儒学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劝学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