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难点:1.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分享学习心得。
(2)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及作者白居易。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古原草”、“离别”等。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和修辞手法。
2.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加深记忆。
3. 应用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离别诗。
(2)分享创作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离别诗,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韵律和节奏。
(2)深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其艺术特色。
2.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剖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感,感悟生命的无常和珍惜当下。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描绘了诗人在原野上送别朋友的情景。
1.2.2 诗歌结构分析:介绍诗歌的起承转合,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1.2.3 诗歌意象解析: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如原草、落日、流水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1.2.4 诗歌情感解读:探讨诗人对离别的朋友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字词理解:掌握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2.1.2 诗歌的韵律分析:理解诗歌的韵脚和节奏。
2.1.3 诗歌的情感内涵:体验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的意象解析:理解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
2.2.2 诗歌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1.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1.3 分析法:通过诗句分析,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背景和意象。
3.2.2 实物教学:利用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4.1 教学导入(5分钟)4.1.1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情感。
4.1.2 诗歌背景介绍:简述诗歌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4.2 诗歌结构分析(10分钟)4.2.1 诗句解析: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分析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讨论诗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领略诗中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感悟人生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兴趣。
2. 朗读诗歌:(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意象:(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古原草”、“离别”等;(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诗中的自然美。
4. 讨论主题:(1)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2)总结诗中对友情的珍惜和人生的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情况;2. 学生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想象能力;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2.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译文和注释;3. 与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的背景、意象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3. 朗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4. 想象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诗中的画面。
七、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意象和寓意;2. 准备诗的译文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查阅;3.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的创作背景;4.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篇一:古体诗的欣赏与创作导语:古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本篇教案以杜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通过细致解读古体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属于自己的古体诗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的特点和发展背景;2.通过细致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领略古体诗的韵律美和深远意境;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古体诗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赋得古原草送别》;2.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古体诗的定义和特点,领悟古体诗的韵律美和表现手法。
Step 2 欣赏诗歌请学生集中注意,通过多媒体播放杜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感受其诗意和意境。
Step 3 课文解读1.引导学生针对诗歌的韵律和表现手法进行解读,包括押韵、对仗和用典等。
2.分析诗歌中通过描写古原草生长和消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Step 4 文本鉴赏1.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2.解读诗歌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
Step 5 创作实践1.提供若干素材,如古代景物的描写、感人的离别场面等,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古体诗的形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意境表达的连贯性。
Step 6 作品分享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互相评价和指导,以提升创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教学延伸1.让学生了解其他杜甫的古体诗作品,进一步体验古体诗的魅力。
2.通过分析杜甫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深入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义和价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体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通过欣赏和创作,更好地领略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
六、作业布置作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古代诗歌,并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赏析,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自己的古体诗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古体诗,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古原草的生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3、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感悟离别的不舍之情。
(3)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2)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与意境的深远,分析其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草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原的景色。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草原,你们能想到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3、引出课题《赋得古原草送别》。
(二)作者简介1、介绍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诗歌风格。
2、强调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三)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每一句的意思,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2、每组派代表发言,讲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3、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1)“离离”:形容青草茂盛的样子。
(2)“一岁一枯荣”:野草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无法烧尽野草,来年春天,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
《赋得古原草送别》课堂教学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课堂教学设计《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下面整理《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赋、岁、侵、荒”4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学生读准、读顺诗句,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音乐和图画感悟到诗中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青青的,绿绿的,软软的,香香的,要问是什么?羊儿最爱它。
”2、揭示谜底小草,问:小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你对它有什么了解?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草有关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板书课题)。
4、指名读、齐读生字“赋”。
师简要解释“赋得”是诗的一种体裁。
5、从“古原草送别”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自由练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1.自由练读古诗,圈划生字,读准生字。
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⑴出示字卡,指名读,师正音。
⑵出示词语卡片“一岁、枯荣、荒城、离离、萋萋、烧不尽、侵古道、满别情”,指名读、齐读。
教师相机解释“荒城”——是指荒凉、人烟稀少的城。
3、师:同学们的古诗都读得很准确、很通顺。
刚才我们看到诗题里面写了“草”和“送别”两个方面的内容。
现在咱们先来看看写草这一部分的几句诗。
三、品读古诗(一)学习前四句诗,学生自由表达,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自由读一读1、2句诗。
看看还有没有你不明白的地方?2、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学生结合图文感悟“离离”、“一岁”、“枯荣”。
指名读、齐读1、2句诗。
3、学习3、4句诗,(师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烧不尽”是什么意思?4、大火一烧,明明烧尽了,为什么诗人却说“野火烧不尽”呢?(板书:烧不尽? )5、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小草?引导学生读中品悟小草的顽强。
大班古诗主题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
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能够体会到诗人送别朋友时的不舍和哀伤。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 幼儿准备:具备一定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关于草的常识和古诗中草的意象。
2. 学习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赋得古原草送别》,解释诗中的难懂词语,讲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3. 感悟情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与朋友分别的经历,让幼儿体会到送别时的不舍和哀伤。
4. 背诵古诗:教师鼓励幼儿背诵古诗,可以采取分组比赛、个别表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古诗的美和情感。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读和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六、教学延伸:1. 创意绘画:教师准备一些草地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2.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诗人、离别的朋友等),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古诗中的场景和情感。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
2. 情境教学:教师创造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到古诗中的情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个体差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古典文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及作者白居易;(2)分析并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3)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3)学会关爱自然,珍惜友谊,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辞别诗,描绘了离别时原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2.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
3.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疑问。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3. 推荐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分享环节:听取学生的分享,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原草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中的意境。
2. 对比分析:与其他送别诗进行对比,突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独特之处。
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案例教学:选取其他古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2、感受妈妈给予的爱,乐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孩子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的情感。
3、让幼儿通过朗诵,了解母亲的辛劳和慈母之爱。
二、活动准备:古诗《游子吟》视频、《动物界母爱》视频、幼儿旧衣服、针、线三、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提问的方式,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1、师生演唱歌曲,引发幼儿的情感(1)师: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师生共同演唱这首歌)(2)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师:你们知道世界上哪种爱是最伟大的.吗?引导幼儿说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无论古时候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爱自己的母亲,都在歌颂母爱的伟大,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唐代大诗人孟郊写的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游子吟》,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
二、通过观看视频,深刻理解古诗1、师:今天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呢2、边观看视频边讲故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着了,但是有一位妈妈还在为她的孩子缝补衣服,因为她的孩子明天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学习了。
妈妈边缝边想:儿子这次去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一遍又一遍地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
慢慢地,天亮了,妈妈终于把衣服缝制好了。
孩子要走了,妈妈亲手帮孩子披上衣服,并叮嘱孩子要早点回家。
儿子也舍不得妈妈,他含着泪说:"妈妈,我会早点回家的,您放心吧。
"3、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孟郊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她爱不爱自己的孩子?4、总结: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最神圣而无私的,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游子吟》,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
5、玩古诗接龙游戏,朗诵古诗一遍三、播放视频《妈妈的话》,感受母爱。
师:其实,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她还有话想对你们说,想不想听听?四、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及意义。
2.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创作背景。
2. 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维及《送别》的背景。
2. 学生自读《赋得古原草送别》,理解诗歌大意。
3. 教师讲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离别之情。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原上草”、“离别”等。
2. 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如“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 教师总结,强调诗歌中的寓意和哲理。
第三章:诗歌背诵与默写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诗歌背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学生默写诗歌,巩固记忆。
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诗歌,培养语感。
2.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3. 学生默写诗歌,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创作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创作特点。
2. 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题材的诗歌。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创作特点。
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相互交流评价。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作业,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手法。
2. 布置作业: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选择一首类似题材的诗歌进行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运用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珍惜。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离别,珍惜眼前人。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
3. 诗文情感的把握和传达。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3. 诗文深层情感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展开讨论,深入理解诗文。
3. 解析法:对诗中的难点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4. 创意写作:让学生尝试运用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文,感受其韵律和情感。
3. 解析:对诗中的难点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展开讨论,深入理解诗文。
5. 应用:让学生尝试运用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传达。
7.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创意写作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背诵诗文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诗文的理解、观点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大班古诗主题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和主题,了解古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背诵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幼儿对自然美和友情的感知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能够流利地朗诵古诗。
难点:帮助幼儿把握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文本,相关图片,音乐。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幼儿对自然景象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呈现古诗:教师朗诵古诗,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3. 解读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析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主题。
4. 学习朗诵: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朗诵姿势和技巧,让幼儿反复练习,直至能够流利地朗诵古诗。
5. 应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诵表现以及对相关活动的兴趣,评估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评估幼儿对自然美和友情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2. 情景教学: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3. 游戏化教学: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古诗。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对自然景象的兴趣。
2. 呈现古诗:教师朗诵古诗,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3. 解读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析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
4. 学习朗诵: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朗诵姿势和技巧,让幼儿反复练习。
5. 应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5篇范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首古诗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1 教学目标:1、将古诗熟读成诵。
2、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3、在朗读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于“花”、“鸟”、“树”、“草”和有关于离别的古诗,并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提高一些要求,能背一首诗中有“花”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树”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草”的古诗吗?3、出示白居易写这首的背景公元787年,白居易十六岁,为了取得功名,带了一首诗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拜见名士顾况。
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纪不大,志气不小,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等他读完古诗,不禁大为赞赏。
这是哪首古诗呢?4、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读一读。
5、介绍诗题。
“赋得”就是诗的一种体裁。
从“古原草送别”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6、出示整首诗7、指名读一读。
(要求读得顺。
)8、能不能读出节奏来?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习前半首古诗1、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4、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5、“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
”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6、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
先指名读,后齐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以朋友离别”之情为主题,本课由学生唱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体会作者深情,感受伟大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的创作历程。
通过“感受离别之情、唱离别之情、体会离别之情、抒发离别之情”这一情感发展主线,将本课两段旋律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珍惜美好的生活。
本课从送别朋友的生活情感出发,联系实际个人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的同时,激发人间质朴至真的情感,培育美好的人性!教学目标:一、感受歌曲优美旋律,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歌曲,结合自己经历抒发感情。
三、在歌唱中用身体语言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1.体会歌曲中饱含的人间真情,有感情的演唱。
2.能说出两段的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教学重点:1.感受古诗含义,体会旋律起伏。
2.能有表演深情地的歌唱。
表现离别思念之情。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离别之情导入: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渡过这美好的音乐时光!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乐曲,请大家认真聆听,看里面的歌词我们是否熟悉?生:是古诗《草》师:那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出示课件】生:-师:其实这首诗只是白居易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它的后四句是这样的,听老师朗诵一遍【出示课件】“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白居易在他年仅十六岁与好友分时写下的一首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有口皆碑的千古绝唱。
这里的“王孙”代指他的好朋友,“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说的是在这漫无边际的古道上送走了他的知心朋友,借着这茫茫野草抒发作者的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古诗编创的乐曲《赋得古原草送别》二、唱离别之情首先,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古体诗。
通过本诗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古体诗的诗歌结构、格律特征,了解诗歌背景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教学目标:1.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义和主题,领会作者的感情与意境。
2.熟悉古体诗文的诗歌结构和格律特征,能够分析古体诗歌的韵律和韵脚。
3.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体诗文,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启迪学生的想象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引导学生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义和主题,领会作者的感情与意境。
2.讲解古体诗的诗歌结构和格律特征,分析古体诗歌的韵律和韵脚。
3.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1.如何让学生理解《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古文语言,把握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意境 2.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分析古文诗歌的结构和格律规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综合阅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答案。
例如,通过问题导入、事例说明等方法引导孩子主动思考,独立发现。
2.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讨论、讲解、解答疑问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综合阅读教学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述、讲、练、评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1.引入(10分钟)•教师播放《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让学生听课前先读一遍全文,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和背景。
2.阅读与分析(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全文,逐句解读,分析句子成分语言特点,并将其整理在黑板上。
•通过学生的合作分享,共同诠释古文中的词汇和诗句中的意思,辅导学生了解古文表现感情的方法和手法。
小学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2篇)
小学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2篇)小学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2、通过吟唱古诗,增强珍惜、热爱生命的情感。
3、能够掌握变化音的音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变化音升so 的准确唱法教学重点:根据歌曲的特点用安静、轻柔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复习古诗歌曲。
2、音乐师生问好。
二、柯尔文手势1、师:请一位小老师老完成柯尔文手势的接龙2、师范唱古诗,并配上动作,为歌曲铺垫情境3、出示课件: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古诗歌曲是《赋得古原草送别》4、师生一起配上动作朗诵古诗5、你们是不是很想了解这首古诗的历史背景和当时作者的心情呢?现在我们来看影片《中华古诗词》6、师:对这首古诗词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7、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
你听的歌曲是什么风格?欢快还是忧伤?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8、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三、学唱歌曲1、教师大声唱学生轻声歌唱2-3遍。
2、找出难点——难点练唱3、师生接唱。
4、有情绪地演唱。
四、活动:请小朋友当一回导演,给歌曲编配合适的演唱形式参与表演1、教师提出规则,分组派代表讲解。
2、请一位小朋友指挥,根据学生编配的形式进行演唱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古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千古文明最精美的结晶,作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学好、唱好古诗词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给古诗插上音乐的翅膀!小学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教案2.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意境和韵律,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5. 教学资源:课本、多媒体设备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1.2 提问学生对“离别”主题的了解和感受2. 诗歌解析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2.2 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古原草”、“送别”等2.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起承转合、对仗等3. 诗歌理解3.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3.2 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4. 诗歌背诵4.1 教师指导学生逐句背诵诗歌,注意语气和韵律4.2 学生自主练习背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三、课堂活动与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 创意表达: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如绘画、表演、写作等)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分享给全班同学3. 诗歌接龙:学生用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式进行接龙,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四、课后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表达能力和感悟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诗人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其他著名诗作,如《琵琶行》、《长恨歌》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特点和文学价值。
2. 比较学习:教师选取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主题相关的其他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望》等,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 创作实践: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以“离别”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诗歌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初中语文《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态度;(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朗读;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解析;3.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2. 诗人情感表达的深入剖析;3.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古原草”、“送别”等;(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剖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如离别之情、感慨时光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2. 结合课内所学,分析课后练习中的古诗,提高鉴赏能力;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正确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风格,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感悟;4.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得到提高,能够欣赏和分析其他古典诗歌;5. 学生能够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班古诗主题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古诗中的画面,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离别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字词、句式和韵律。
(2)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描绘古诗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插图。
2. 教学音频:古诗的朗读音频。
3. 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古诗内容、意境解析、诗句解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白居易,以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探讨“古原草”和“送别”两个关键词的含义。
2. 朗读与背诵:(1)播放古诗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
(2)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背诵。
3. 诗句解析:(1)分析古诗的结构,讲解诗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4. 意境描绘:(1)展示古诗插图,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古诗中的画面。
(2)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送别朋友时的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情感,理解友谊的珍贵。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友谊和离别的古诗,进行拓展学习。
五、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 绘制一幅表现古诗意境的画作,分享对古诗的理解。
3. 写一篇关于友谊和离别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将古诗熟读成诵。
2.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3.在朗读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于“花”、“鸟”、“树”、“草”和有关于离别的古诗,并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提高一些要求,能背一首诗中有“花”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树”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草”的古诗吗?
3.出示白居易写这首的背景
公元787年,白居易十六岁,为了取得功名,带了一首诗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拜见名士顾况。
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纪不大,志气不小,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等他读完古诗,不禁大为赞赏。
这是哪首古诗呢?
4.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读一读。
5.介绍诗题。
“赋得”就是诗的一种体裁。
从“古原草送别”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6.出示整首诗
7.指名读一读。
(要求读得顺。
)
8.能不能读出节奏来?
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习前半首古诗
1.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
4.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
5.“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
”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
6.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
先指名读,后齐读。
三、出示古诗的后半首
1.前两句古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古诗又写了什么呢?
2.出示古诗。
3.指名学生读一读。
4.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读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
相机
解决词语
6.“远芳”用组词法解决;“侵”直接告诉;“晴翠”出示图片结合理解。
7.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同桌练习说一说。
)
8.你能想像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
9.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10.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11.在这么美的情境之下,作者在做着什么?送别王孙,王孙是谁?出示诗句理解王孙。
(可以直接告诉。
)这里的王孙是同一个人吗?但他肯定是诗人的朋友。
12.读诗句。
13.作者是第几次送别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又”字)(只有第二次吗?)
诗人第一次来送别友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二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三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第四次呢?
第五次呢?
14.芳草萋萋的草原此时溢满了离别时的哀伤和诗人的感慨,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
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又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
15.送朋友那天,郊外的景色是如此美好?难道是“芳草不知愁滋味,只作好景向春生。
”作者的心里明明是如此的悲苦,却为何还把景色描绘得如此美丽?
16.配乐再读古诗。
四、完整读全诗
1.出示全诗,再指名读。
2.全诗前半首用一个“又”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半首用一个“又”写出了诗人离别时满怀的忧伤。
3.请大家再读读古诗,想想白居易既然是写离别时的诗,为何还要写野草的生命力的顽强呢?(出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4.配乐再读古诗,在古时候,诗人写完一首诗后往往用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今天也来试着唱一唱这首古诗。
5.第一遍请大家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感受,诗中的画,画中的诗。
6.第二遍如果你能勇敢一些,就跟着唱一唱。
7.第三遍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让学生扮成顾况对白居易的诗作出评价。
你们学完了古诗,有什么话要说吗?如果你是当年的名士顾况,读完了这首古诗,会怎么评价这首古诗呢?
六、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后来果然成为唐代著名诗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重要
贡献,留下了《长恨歌》、《琵琶行》、《新乐府》等千古流传的名篇,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白居易的古诗,读一读。
板书:
草又生命力顽强
赋得古原草送别
别又不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