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鸦片战 争的烽烟教案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和经过。
(2)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分析图表等,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开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反思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失败的原因。
(2)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罂粟花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种花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有关,从而引出鸦片战争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讲解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表现,如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等。
(2)英国的工业革命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如机器大生产的普及、商品产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英国急需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3、鸦片战争的经过(1)时间和主要战役讲述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以及一些重要战役,如定海之战、虎门之战等。
(2)中国军民的抵抗列举中国军民英勇抵抗的事迹,如关天培在虎门战役中壮烈牺牲等。
4、《南京条约》的签订(1)条约的主要内容展示《南京条约》的条文,讲解割地(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 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内容。
八年级历史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一课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1)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3)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中香港岛和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特点,讨论导致这一位置特点(位于东南沿海)的原因;若条件许可,可组织讨论这些地区的开放与今天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2)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
1.导入新课阅读课前提示2.授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1785--1850年)是福建侯官人。
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
他深刻地认识到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1838年,他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上书道光帝: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他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采纳了林则徐的主张,于18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
当时广州人民群众的禁烟的呼声十分高昂.林则徐在人民的支持下,信心倍增.他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井保证以后水不央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教学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3)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中香港岛和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特点,讨论导致这一位置特点(位于东南沿海)的原因;若条件许可,可组织讨论这些地区的开放和今天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2)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关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
(3)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初一年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了解到中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曾经盛极一时,处于世界头号强国的行列,特别是在唐宋时期。
而我们也介绍到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特别是康乾盛世,但是我们说它是相对于前代而言,那对于处于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各国而言,中国已经是怎么样了(落后于其它各国)特别是清朝又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_17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2,: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请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问题:3.鸦片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何时结束?结果如何?4.中英《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是什么?条款 主 要 内 容 影 响割地赔款通商关税5.魏源的著作是什么?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什么作用?完成课后习题1.课后“材料阅读”2.课后“自我测评”3.课文中“想一想”三个问题教学课题:鸦片战争的烽烟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掌握:《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鸦片战争》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1.林则徐 虎门销烟 背景: __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时间: 年____月;地点: 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 ,振奋了 ,维护了 。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 。
直接原因(借口):英国借口 ,发动侵华战争。
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八年级历史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八年级历史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课。
从这节课开始,学生将开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因此,本课在全册教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入作用。
(二)教材结构:1•导语2.正文: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中英《南京条约》③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3•文后学习内容和建议:①每课一得②材料阅读③自我测评④活动建议(三)内容标准:1•能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能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指导思想:(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等)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
(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理清线索,使教材知识系统化。
如: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后,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通过板书,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多次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想一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导入新课:由于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要体现本节课兼有全书导入课功能的特点,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导入语: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在封建社会中,她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中国历史步及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地落在世界的后面。
中国在步入近代的门槛时,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后又跌跌爬爬。
中国,这个古代巨人到底怎么了?中国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我们只有很好地去学习中国近代史,才能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_19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教材分析及处理1、课题地位、作用、意义“鸦片战争”在八年级上册中居于首章首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和开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发展、脉络,对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三维目标(依据历史课标确定)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主线: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激情,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3、锁定重难点1)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4、“教”与“学”1)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究课堂辩(讨)论选择性作业。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包括历史影视、图片资料)。
5、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爱国主义)的了解仅限于影视,有一定的认知,但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椐这个年级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来说,教师在课堂当中应以史为据,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引领学生神入课堂。
程序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分钟)历史“链接”(2分钟)课件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师生共同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背景提问学生影视中反映的史实A、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教师可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B、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1、“温故而知新”;为“讲”、“学”新知作好铺垫2、设问伏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剖析课题(3分钟)观摩发现(2分钟)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案
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学习目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
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课堂预习:走私鸦片:英国为了虎门销烟中国应对措施:中国禁烟成果:鸦片战争爆发:年,发动国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
结果:年,签订中英《》影响:睁眼看世界的开始:杰出代表之一编著了《》提出了“”的主张。
课堂导学:一、中国近代史(年------ 年)屈辱史:是一部的历史抗争史:是一部的历史探索史:是一部的历史二、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看材料讨论:有人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禁烟,你的看法是什么?材料: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结论:根本原因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主要内容赔款:割地:协定关税:影响:▲想一想: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四、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提出主张::你认为魏源的主张能抵抗西方列强侵华吗?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2、在中国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
A. 林则徐B. 魏源C. 左宗棠D. 李鸿章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两百多斤鸦片。
“他”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左宗棠D. 邓世昌4、右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A.1839年虎门销烟 B.1911年武昌起义C.1919年五四运动 D.1949年渡江战役5、右图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早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企图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但都失败。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3)正常的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中国处于出超。
2.鸦片的危害:
(1)损害身心健康。
(2)白银大量外流。
(3)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直接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3.林则徐的销烟措施: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销毁鸦片。
通过学习,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端。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重点
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基本内容及危害。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学情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
环
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和完成的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导入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在19世纪中期,世界已经开始步入工业时期,但中国却依旧在传统的道路上缓慢发展。请问最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回顾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开始衔接本单元的有关知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侵略者的目的是( D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作业
布置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并思考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备课时间:教案序号: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课文及相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学习,了解林则徐虎门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通过学习《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③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思想及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①林则徐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他的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不义战争;战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进步性;③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复习对上学期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并由此导入本课:哪一位同学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按顺序排列下来?(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对于清朝,我们许多同学都通过电视比较熟悉,有哪位同学能将清朝皇帝的世系表排列出来?(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而且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它不但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而且还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
因此,学习清朝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
【讲授新课】一、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①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必然。
第一课第1课时《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
第一课第1课时《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___禁烟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4.《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知识点讲解过程设计1.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和影响。
2.讲解___禁烟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了解___为什么要禁烟,禁烟的意义和影响。
3.讲解《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和后果。
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全面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案例分析过程设计1.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评述他的功过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和失败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类似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事件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总结归纳过程设计1.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和历史事件,理清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关系。
2.让学生思考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探究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教师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和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走私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导火线是___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的经过与意义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内容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签订和影响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和腐败,直接原因是鸦片走私和___禁烟运动的失败。
回顾总结鸦片战争战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比较研究,拓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解析:“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主要应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
“简述”属于课标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理解”则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
所以,除了要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还要对条约的内容实行分析,理解其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衩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的影响。
“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也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只要知道魏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即可。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培养对比分析理解问题的水平。
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观看英国鸦片走私船的图片、“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关于鸦片危害的内容,形成对鸦片输入及其危害的感性理解。
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外所学,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观察“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了解战争的过程。
在图中找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割让的香港岛的位置,并分析其位置特点及影响。
掌握识图和使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史实的了解,理解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发动战争的史实,理解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
吸取鸦片战争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也是中西两种不同文明的第一次对决。
这次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变化,它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课文共分三个子目,这三个子目都围绕着“鸦片战争”这个主题。
其逻辑关系是“林则徐虎门销烟”通过介绍鸦片走私的原因和由此引发的中华民族危机以及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说明鸦片战争的起因。
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中英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即引起中国新思想的萌发。
本课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历史学习,步入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就本课教材内容来说,部分学生通过小学学习以及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对诸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史实有一定的感性理解,但不系统不全面。
关于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涉及很多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术语,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过程一、林则徐虎门销烟二、中英《南京条约》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导入新课:看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
这是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烟”即“大烟”,就是鸦片。
林则徐为什么要当众销毁鸦片?历史上为什么将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图片:鸦片走私船)简单介绍鸦片走私船的用途及特点,引出问题: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归纳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强大的生产水平迫切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国理想的侵略对象。
为此,英国先是将棉纺织品等输入中国,试图打开在中国的市场。
但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商品需求不足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英国的商品打不开中国的市场。
处心积虑的英国侵略者最后寻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并将它偷运到中国。
你知道鸦片为什么是一种特殊商品吗?指导学生根据课外了解讲述。
(略)出示表格: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仔细观察图表:从表中你能看出什么?(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逐年增加:增加速度惊人等)在鸦片战争前的40年中,英国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有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大约三四亿银元。
2. 鸦片输入的危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以及禁毒教育中所了解的知识,思考: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归纳为以下几点:⑴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⑵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⑶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正如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所言: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的中国“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
”出示材料: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因该严格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显然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动外销,这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和肮脏。
面对英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应该怎么办?3. 林则徐虎门硝烟面对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书,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深深触动了道光帝。
于是1838年12月,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掌握: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那些禁烟措施?让学生练习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提示: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强调虎门“销烟”而不是“烧烟”。
“销烟”采用的是化学反应的方式,而不是用火烧。
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了整个禁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后,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最后也不得不心悦诚服、赞叹不一。
那么,你怎么看待林则徐和他领导的虎门销烟?(略)使学生理解到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仅英国侵略中国的一个借口,或者说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战争也会发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教鸦片的麻醉剂。
”因为这场战争是由鸦片引起的,所以被称为鸦片战争。
但一直以来英国却称这场战争为“通商战争”,这是为什么?(目的是掩盖其战争的非正义性)出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例:英军入侵基本路线,了解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教师指图讲述三个阶段的时间及简单经过。
(略)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归结为如下原因: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措施失当等。
总来说之,中国的农耕文明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进程,在双方的交锋中,中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落后就会挨打”便不可避免了)2.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关于内容: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记住这些内容?让学生各抒己见。
(包括归纳要点记忆、理解记忆、编顺口溜记忆、使用地图记忆等)然后,给出“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1. 新思想萌发原因鸦片战争不但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性质的变化,而且还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失败的严峻形势下,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
于是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探索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魏源。
2.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结合教材小字内容,介绍魏源其人及其编著《海国图志》的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
组织思考:魏源对待西方与前人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提示:从闭关锁国的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到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变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理解到只有“师夷”才能“制夷”,只有学习西方,中国才有出路。
小结: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
这场战争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耻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但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在加速封建经济解体的同时,也促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