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案说课材料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a1f2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3.png)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守财奴》篇1《守财奴》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2.理解分析A小说的情节结构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教学设想〗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三.整体阅读检测(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面面相觑弥留逆情背理执著恬退隐忍箍桶匠癖好轻手蹑脚憔悴撬(二)简答1.主要人物是2.葛朗台的幸福=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5.6两题板书总结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抢夺爱财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抢夺交回诱骗继承权骗财提出诱骗狡猾欺诈骗到看守密室守护金子守财兑换金子结局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临终嘱咐讨论:我们常说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松弛适度,缓急结合,试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情节有哪些波折.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五个转折点五.练习见一课一练六.课外练习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小说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人物动作描写和传神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与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一.检查练习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1ca5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守财奴》篇14 守财奴教学设计《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资产者的一个典型——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这个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嗜钱如命,他是金钱欲的化身。
作者通过葛朗台的发迹,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新旧交替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日益得势和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的阶级本性,概括了资产者发家理财的一些主要特征。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投机商人葛朗台的形象,极端贪欲和极端吝啬是他的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他凶狠狡诈、精明能干,不择手段发财致富,保留着早期资产守财的特点。
课文节选自第五章《家庭的苦难》。
作品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著狂,揭露了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然后具体地记叙葛朗台凶狠地抢夺金梳妆匣,虚伪地哄骗、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的经过,以及患疯瘫病后仍然整天守着金子,在临终前拼力抓取镀金十字架等细节,突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财、聚财的暴发户的形象。
作者在具体描写这个人物形象时,使他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地围绕着金钱这个轴心转。
这种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贪婪和占有欲,简直是一种变态心理;然而小说的迷人之处正是这种“变态”,使人在目瞪口呆、发笑感叹之余觉得这完全真实可信。
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放开笔墨,让葛朗台进行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演,从而揭露出其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善于捕捉生动的人物动作,善于描写传神的细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并通过它们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eaf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0.png)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我们生活中时常会发现有些人一天到晚只想着攒钱,就像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一样,金钱成为了他们的全部。
这种行为成为了一些人的习惯,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守财奴这种行为呢?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征。
2、通过分析学生生活中慷慨与吝啬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金钱的作用相对于生活的其它方面来说并非最为重要。
3、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投资,合理利用金钱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活价值。
二、教学内容:1、介绍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点:可采用ppt展示,辅以关于爱迪生以及张一鸣对于金钱的看法,让学生对金钱的的价值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与社会小事自由奉献的故事:可以要求学生自行使用社交软件搜寻以及关注相关翻译账号并收集,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3、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可采用填空题或者是评价自己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属于守财奴。
4、完成针对守财奴的反思小论文:旨在让学生对于自身守财奴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寻找自己不足的部分,引导学生注意到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三、教学方法:1、师生对话法: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对金钱进行思考和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现象。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课堂演讲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互动: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于守财奴的看法,引导同学逐渐意识到金钱对于人的影响。
2、可以让学生在朋友圈上发帖并@老师,展示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由老师根据发帖的情况选择一些发帖进行讨论。
三、可以通过快速写作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自己对金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反思:1、课堂教学采用互动性较强的方式进行,孩子们更加主动参与。
《守财奴》说课稿
![《守财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f1e6443b3567ec102d8ad6.png)
张艳玲一、说教材1、该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近些年来,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只注重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而对小说的阅读鉴赏考查成了冷门。
我们应当看到,近几年高考虽仅在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散文的赏析,但也不排除今后在小说、戏剧作品上命题测试。
因此,在面临高考改革,强调考查创新精神的形势下,重视小说鉴赏学习,提高鉴赏能力,意义尤为重大。
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节的片段,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故事:一是抢夺梳妆匣,二是骗取继承权,三是看守密室。
从情节发展的情况看,它不像其他独立成篇的小说具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是在交代了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了矛盾冲突以后,再现了三个矛盾冲突的上升阶段,即抢夺梳妆匣,骗取继承权,抓取法器。
波澜起伏,层峦叠峰,将葛朗台的性格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出来。
3、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⑴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这也是教学重点。
⑵把握作品主旨,针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崇洋媚外思想严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实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这是教学难点。
以上两个目标用一课时完成。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应遵循教育心理学的量力性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则,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教学,考虑差生现有的学习可能性和优秀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各自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具体做法有:激趣法:这篇小说不像其他小说那样情节明显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适当补充相关情节,故事梗概。
问导法:如:巧用谬问,开启茅塞;虚拟情境,投石激浪;分解迂回,曲径通幽;变换说法,平中显趣;反问追问,穷根究底。
激思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础。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置创新性问题。
三、说学法当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146c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9.png)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守财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主人公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 探讨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 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深入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2. 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内容。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守财奴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人生的关系。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守财奴》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守财奴的背景资料,财富与人生的相关论述。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守财奴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守财奴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守财奴》,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有关财富与人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财富对人生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守财奴的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财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价值观引导: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评估学生对财富与人生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引导效果。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dd4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3.png)
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中语文课程。
本节课将重点讨论《守财奴》这个话题,通过学习此话题,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人的财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 通过对话剧《守财奴》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个话题。
2. 学习和探索《守财奴》的文学技巧,包括人物描写,情节剖析,环境描写等。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理智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4. 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达到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层次的财富观。
2. 分析人物及情节的发展。
3. 掌握行文技巧,强化写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对话剧《守财奴》的阅读和分析。
2. 对话剧《守财奴》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3. 阅读经典的成语、名言接龙。
4. 掌握写作技巧。
篇二:教学方法1. 教师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的发展,了解这个话题。
2. 教师运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成语,名言接龙等,帮助学生掌握优美的语言表达。
3. 采用写作训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4. 采用小组讨论方法,鼓励学生活动思维,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步骤一 . 学生预习学生在上课前阅读对话剧、背诵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步骤二 . 热身活动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守财奴》话题,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步骤三 . 讲授教师通过两个钟头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守财奴》,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与讨论。
步骤四 . 讨论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情节讲述经典语言,整合知识。
步骤五 . 情节填空教师提供情节,让学生填空并分门别类讲述。
步骤六 .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步骤七 . 总结与方案规划总结本堂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行、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案,为今后的生活实践提供助力。
高中语文《守财奴》说课稿
![高中语文《守财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c3f5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f.png)
高中语文《守财奴》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上高中语文的学生学习《守财奴》这篇名著的一堂课,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接触过的法国古典小说,但这篇小说本着讽刺贪婪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探讨人性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小说《守财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作品影响;•掌握小说中的直接引言和意义推论等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贪婪与真诚、自由与责任等人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思想意图;•熟练使用修辞手法分析小说。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贪婪与真诚的对立与统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教师介绍小说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作品影响等,引发学生兴趣。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情节等问题,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阅读法教师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小说,并使用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提高对小说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 小说内容概述•简要介绍小说的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 小说历史背景•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分析小说的时代背景。
(3) 作者及其作品影响•介绍作者莫里哀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分析莫里哀对法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4) 修辞手法分析•解析小说中的直接引言、暗示等修辞手法;•认识修辞手法的意义。
2.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介绍本节课主题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小说•学生阅读小说;•学生自主阅读并做笔记。
(3) 分组讨论小说•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小说,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等。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882a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守财奴》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哲学背景知识。
(3)提高学生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课文《守财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作者对于财富、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4. 教学课时:2课时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二、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守财奴》原文及相关评论、解读文章。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挂图或海报:与《守财奴》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梗概等。
4. 小组讨论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提前分配讨论话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守财奴》。
2. 学生自读课文《守财奴》,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葛朗台的形象特点。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对葛朗台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葛朗台与金钱的关系”、“守财奴现象的社会原因”等。
3.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意见。
4. 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提炼要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守财奴》这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守财奴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
总体来说,本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顾课文《守财奴》,总结葛朗台的人物形象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f614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scanning和close reading策略,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介绍课文《守财奴》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守财奴”、“贪婪”、“吝啬”等。
3. 人物分析:分析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点,探讨其贪婪、吝啬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钱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文。
2. 阅读理解:使用scanning策略,让学生快速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运用close reading策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为何会成为守财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文学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2. 价值观引导:3.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守财奴》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守财奴的相关文章、案例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4. 教学辅助材料:课文解析、人物分析表、讨论问题指南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金钱相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文本解读: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与金钱观念、人物性格相关的段落。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c3d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守财奴》教案篇一《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
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
先说一个问题。
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
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
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
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
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
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
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bbac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2.理解“守财奴心理”的形成原因。
3.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培养储蓄意识。
教学重点:1.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
2.实践和运用预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守财奴的心理因素和对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案例分析,加强实际教学效果。
3.小组讨论,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花费情况,引出节约和储蓄的重要性。
2.讲解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守财奴心理形成的原因。
3.分析守财奴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4.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守财奴与其家庭、朋友相处时的场景,体验守财奴心理的矛盾和困境。
第二课时:1.回顾守财奴的特征和对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花费,如何制定预算。
2.讲解预算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讲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具体实践。
3.小组讨论:假设一个人每月收入2000元,其生活支出一般在1000元以内,请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该人的月度预算。
第三课时:1.学生报告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月度预算,并记录日常支出,反思和调整。
3.课堂作业:收集社会上有关守财奴的报道和案例,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发表看法和感受,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整个教学过程融入生活实际,能够培养财务管理意识和预算能力。
3.通过课堂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了解社会现象,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本次教学围绕“财务管理”主题展开,通过对“守财奴”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守财奴的概念、特征、心理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931b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c.png)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守财奴》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守财奴教案。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
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
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
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
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
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
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
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9a5d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8.png)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守财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作品主旨,针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
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一盏两根灯芯的灯,总不瞑目,直到非常了解他的心细的赵氏将其中一根吹灭了,才放心的死去。
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挝了一手油,一顿饭咂一个手指头,已经砸了四个了,没想到最后一个被狗舔了。
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补充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后用“夏洛克”喻贪婪、狠毒无情的放债者)阿巴贡《悭吝人》法•莫里哀(在法语中,“阿巴公”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泼留希金《死魂灵》俄•果戈里(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像个乞丐)(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李健吾先生说,这四个吝啬鬼写的都很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的,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和葛朗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恩格斯称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182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这是巴尔扎克获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作品。
此后他以旺盛的精力,惊人的速度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作品,筑成了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主要作品有《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
三、情节介绍:为了得到葛朗台的财产,银行家格拉桑与公正人克罗旭都希望与葛朗台攀亲。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守财奴》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守财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5f61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b.png)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守财奴》说课稿一、教材内容介绍《守财奴》是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二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描写了一个守财奴的贪婪与自私,以及他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最终却孤独终老的悲剧故事。
通过阅读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贪婪的后果以及财富对人性的影响,提醒他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守财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掌握小说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分析主题、描写手法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贪婪、友情和人性的反思能力;–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守财奴》的情节和主题;–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解析和理解。
2.教学难点:–探讨《守财奴》中的人性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辩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你有没有听说过《守财奴》这个故事?•贪婪对人的影响有哪些?•你认为贪婪是一种好的品质吗?2. 预习导引(1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本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并且准备一些问题和观点来分享。
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3. 文本解读(1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守财奴》的背景知识,如作者莫里哀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解读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的深刻思考。
4. 阅读策略训练(15分钟)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要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问答法、分析法、对比法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7456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守财奴》说课稿(推荐5篇)第一篇:《守财奴》说课稿《守财奴》说课稿说课内容:⑴教材:⑵教法;⑶学法;⑷教学程序;⑸高会考的题型说课步骤:一、关于教材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属于《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该单元是高中六册课本四个小说单元的第一个单元,因此,它是与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和环境。
《守财奴》处于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是巩固上一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进一步围绕单元学习重点、受新的知识信息、发展能力,向课内课外阅读过渡的重要一环。
根据《大纲》对这一单元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重点以及本文特色,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⑴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巴尔扎克小常识;⑵基本能力目标:a.了解本文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刻划人物的写法;b.理解葛朗台这个人物性格的社会意义。
⑶思想教育目标: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这句话的含义,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关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出示幻灯片)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放大了贪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这点目标的确定是基于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难点有两点,第一是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处于作者在塑造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是采用了放大的手法,属于艺术思维上的变形,因此学生在接受人物的社会意义上有点障碍;第二是葛朗台妻子形象的塑造,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因为这涉及到西方宗教等方面,与学生的具体生活有区别。
二.关于教法结合《大纲》内容,考虑到课文特点,以及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教者自身特长,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教法:首先谈谈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中小说无论以篇幅还是思想、内容量都是初中小说无法比拟的。
因此进入高中以后,教给学生一套完整的小说阅读欣赏的方法应该成为设计教法的出发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落实“双基”,避免小说中架空分析,应该是设计教法的一个注意点。
《守财奴》说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说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9cd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b.png)
《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说课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守财奴》是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该剧讽刺和批判18世纪的贵族封建特权、商业阴谋和资本的奴役,倡导人类的自由平等、劳动与财富的正当分配。
本文将从教学前提、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一套教案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守财奴》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教学前提1.本节课程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节戏剧课程,为期两个课时。
这是学习《守财奴》的第二堂课,需要在初步解读后,对众多的主题和象征符号,以及对于其中富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细节进行深化研究和讨论。
2. 由于《守财奴》的艺术性和意识形态特质,建议将教学课程置于年轻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法国文化、封建贵族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以及逐渐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的过程之中。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守财奴》中反映的封建贵族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人道主义思想,同时理解这些文化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其对文化和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充分展示对贵族、资本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2.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典故、隐喻和象征,了解和掌握莫里哀独特的戏剧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借鉴和体验这些语言手法的美学价值。
3. 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守财奴》,能够提高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培养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感知和尊重,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提高个人和社会的普惠水平。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守财奴》,体会和感受莫里哀先贤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厚内涵,进而增强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和热情。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支持并参与公益事业,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义务教育支援、贫困人群援助等等。
2.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守财奴》的人物性格、情感描写和心理描写,进一步感悟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培养对于人的情感的敏锐感受和理解,增强优秀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和批判的影响力,加深对文学的热爱和敬重。
《守财奴》一等奖说课稿
![《守财奴》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e074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4.png)
《守财奴》一等奖说课稿1、《守财奴》一等奖说课稿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小说,是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节的片段。
课文通过对葛朗台这个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原始积累期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其中主要写了四个故事:一是抢夺梳妆匣,二是骗取继承权,三是看守密室,四是临终嘱咐。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一、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巴尔扎克小常识;⑴能力目标:a.了解本文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的写法;b.理解葛朗台这个人物性格的社会意义。
⑴德育目标:认识守财奴那种对金钱的痴迷所导致的人性的丧失;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二、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守财奴丑恶的本质和卑鄙的灵魂,难点是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的主题上来。
三、教学思考1、课文中,葛朗台的表现是多变的,但一切为了金钱的本质却始终如一,多变的表现围绕着不变的本质转。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变认识其不变,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中自然归纳。
3、教学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1、激趣法:为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相关情节和故事梗概,如葛朗台的发家史,欧也妮和查理的爱情。
2、情景设置法:通过学生表演及播放剧情录像,再现小说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知。
3、讨论法:根据小说的主题,联系现实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学法:情景体验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参与剧情表演,共同讨论等体验小说的情景,品味小说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六、教学程序1、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吝啬鬼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说起,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456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f.png)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篇文章将介绍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材《守财奴》一课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一篇经典文学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其中深刻的人性思考。
2.认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学会运用文学术语如象征、对比、夸张等进行文本分析。
4.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怎样抓住文章的重点思想,如何在文本中找到相关证据支持文本分析。
二、教学重点1.本文的情节和主题。
2.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文本细节分析。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文学术语进行文本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通过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课文知识,温习常见文学术语,并用老师自己编的题目以小游戏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度和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大致概念。
Step 2:阅读让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然后进行文字解读。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并认识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代表意义。
Step 3: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靠谱的文本标注,分析一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这一步应该着重考虑守财奴角色的形象特点和其具体的外部行为。
Step 4:文本细节分析将课文细节分为几个大类:视觉描写,行动描写,与普遍领域相关的描写。
学生将分组分别分析这些细节和它们对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支持和烘托。
Step 5: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小组内补充分析技巧,为小组中的每个人提供帮助。
小组涵盖所有方面。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汇报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内容的讨论。
Step 6:总结复习文本分析的关键技能和文学术语的使用方法。
并提供语言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
阅读长篇小说并不容易,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有耐心的学生来完善技能。
五、课堂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省略了大量的传统语文教学,尤其是只教授广义的语言文本分析;而是教学小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948b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d.png)
《守财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巴尔扎克及其作品《欧也妮·葛朗台》。
(2)分析葛朗台的形象,把握其性格特征。
(3)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情节的能力。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葛朗台的形象,把握其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葛朗台形象的社会意义。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巴尔扎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分析法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和细节的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财富意味着什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守财奴?(2)展示一些关于金钱和财富的图片或名言,引发学生对金钱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作者及作品简介(1)介绍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包括 90 多部小说,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貌。
(2)介绍《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是《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葛朗台这个经典的守财奴形象。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明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找出描写葛朗台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
例如:“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财奴》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课文学习,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二、品味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一形象中所运用的夸张的漫画式手法。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作品中对人物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分析把握“葛朗台”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
难点: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在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两盏灯,总不瞑目,直到老婆将其中一盏灯吹灭了,他才放心死去。
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揩一手油,回家来一顿饭舔一个手指头,已经舔了四个了,没想到睡觉时被狗舔了最后一个手指头,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
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在这四个吝啬鬼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
二、介绍作者。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三、简介故事情节1、了解《欧也妮葛朗台》中课文之前的故事梗概:2、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
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
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
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
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
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四、梳理课文我们解读一篇小说,一般总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和环境,所以,接下来,我们先来通读课文,复述故事,理清情节:节选部分的主人公是谁?(葛朗台)课文设置了几个主要情节?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1)抢夺梳妆匣(2)诱骗继承权(3)看守密室(4)临终言行五、讲析第一个情节——抢夺梳妆匣1、这段小说的主人公是葛朗台,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题目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关于这一点,课文的第一段给了我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们更多的交代,下面让我们来齐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请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来概括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
“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
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
”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
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3、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
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区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
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
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
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冷爱妻子呢?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
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
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
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5、葛朗台太太病倒这部分,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
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
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
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二课时一、讲析第二个情节——诱骗继承权1、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象,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2、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明确: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
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3、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明确: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
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
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二、讲析第三、四个情节——看守密室、临终言行1、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明确: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
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叫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
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
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2、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明确:“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
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三、讨论难点:小说中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
写两个人的死有许多相同之处。
第一,两个人都有遗言,遗言都是对女儿说的,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直白。
第二,作者对两个人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
请你从他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个方面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提示:两个人的遗言内容不同。
葛朗台要女儿到天国去“交账”,表现了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性格。
葛朗台太太的遗言中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
她向往天国,她拿对天国的向往作为摆脱现实的苦难的途径。
对天上幸福的肯定,实际上是对人世间的否定。
两人的遗言反映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
作者对两个人的评价也不同。
对葛朗台是讽刺、批判,而对葛朗台太太的评价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
作者对她是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
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
四、交流讨论:根据课文中的有限线索,请你推断一下,欧也妮的结局会是怎样?请同学们把你设想的葛朗台的结局作一下比较,探讨一下小说的结局是否合理?五、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是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他不仅对外人,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对金钱的追逐完全支配了了他的心灵。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金钱的贪欲不仅为葛朗台所独有,而且普遍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作品启示我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需要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千万不可沦为金钱的奴隶。
六、布置作业有人说,葛朗台为了金钱,逼死了妻子,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是可恶的;又有人说,葛朗台一辈子做了金钱的奴隶,是可悲的。
联系现实生活,写出你对葛朗台的看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