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

论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对策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

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学生渐渐意识到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说是积极向上的。

一方面,互联网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达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到热点话题的讨论中。

这种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网络政治参与也使得学生更易接触到各种政治信息。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政治新闻和观点,了解到各种政府政策和社会动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增长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的信息泛滥和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各种政治观点和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准确甚至是误导性的信息影响。

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学生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过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信息焦虑,浪费了他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学习和其他重要事务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学生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学生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不能盲目追随、没头脑地接受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需要自觉地进行信息筛选和过滤,避免信息泛滥和碎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学生应该选择权威和可靠的信息来源,关注一些有深度和广度的政治讨论和观点,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考能力。

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可以将网络政治参与纳入到政治教育中,向学生普及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方法,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去解决社会或政治问题 。 学生群体在这两方面具体表现为 : ”呔 是, 加人中国共产党 。 多数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邓

二、 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的成 因分析
1 济 因素 的影 响 。 . 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 由上层建筑引导的公 民参与行
小平理论等有关政党学说 的教育后 ,对 中国共产 党抱着崇高而 为。 经济因素是部分 当代大学生在参与政治 中所表现 出冷漠 、 功 纯洁的信仰, 认同度较高 , 坚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 利及盲 目等特点的首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导核心 , 为加入共产党无 疑是更 积极 、 认 更有效 的参 政途径, 但 () 1转轨时期社会经济宏观环境 的影响。
也有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悄然发生 了变化 ,他们政治信仰开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 断完善 ,以及 2 0世纪 9 0 弱化 , 己主义和功利思想突出 , 利 并非将入党作为一种对信念 的 年代 以来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当代大学生迎来了前所未 单纯追求 , 而是作为一种手段和阶梯 , 认为入党更加有利于就业 有 的就业压力 。高校毕业生不再 由国家统筹分配而是直接 面对 和个人 的发展。华东师大齐卫平教授研究 (0 7发现 : 3 .% 人才市场 , 20 ) 有 3 3 自主择业 。加之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的经济危机 , 许多 的大 学 生 选 择 入 党 为 “ 后 能 够 找 到 好 的工 作 ” 有 2 . 以 , 94 %的 大 企业纷纷倒闭 ,恶劣的经济环境使得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 “ 学生选择“ 在党的队伍 中才能取得个人发展的更好前途” 。如果 难 ,这无 疑 给 在校 大 学 生 施 加 了 极大 的压 力 , 日常 生 活 的压 力

关于新时期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毕业论文

关于新时期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毕业论文

关于新时期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摘要: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进行一些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能够时大学生得到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政治参与的经验,为今后走上社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不管是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对其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出发,在第二部分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在第三部分提出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提高纵观中国近代史,青年学生对于每一次的政治改革、社会变迁、新的社会思潮、重大突发事件以及政治环境的改变都表现出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参与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新时期。

在这个历史阶段,一方面社会生活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新兴的通讯手段如网络等全民普及,政治参与的方式也极端丰富化;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大学生大都出生在90年之后,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笔者从这些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建议。

目录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1)(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 (1)(二)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 (1)二、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一)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二)原因分析 (3)三、新时期提高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的建议 (4)(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4)(二)学校方面 (5)(三)社会方面 (6)结语 (6)参考文献: (7)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特点(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可以称为参与政治。

政治参与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当中,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属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英国的《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政治参与就是公民或公民团体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体系决策的活动。

浅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浅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在 我 国现 阶 段 .社 会 上 的 道 德 价 值 标 准 还 存 在 着 虚 化 的 现 象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呈 现 表 面 化 和 形 式 主 义 的 倾 向 . 想 政 治 教 育 严 重 弱 化 . 学 生 的认 同 率 思 大 普 遍 较 低 。 我 们 应 当看 到 , 在 的 大 学 生 普 遍 赞 同 依 但 现
意识 十分重 要 , 、
德 要 求 法 律 化 的过 程 .高 等 院 校 也 应 做 好 建 章 立 制 的
( ) 养 大 学 生 的 政 治 参 与 意 识 是 法 制 社 会 的 呼 一 培
唤 Biblioteka 相 关~ (作 . 更 多 地 依 靠 法 律 和 制 度 来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 当代 大 学 生 法 律 意 识 雄 厚 . 律 知 识 扎 使 法
些 规 章 制 度 和 行 为 准 则 保 汪 了学 校 日常 管 理 能 够 有 法
可 依 、 章 可 循 事 实 卜 , 守 了 闲 家 的 法 律 法 规 和 学 有 遵
校 的 规 章 制 度 .也 就 使 大 学 生 的 基 本 思 想 道 德 有 了 保 证 鉴 于 解 决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大 学 生 认 同 率 低 的 问 题 需 要 … 个 过 程 . 者 认 为 , 当 在 优 化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同 笔 应
关 键 词 :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政 治 意 识 ;教 育 实践
中 图分 类号 :G4 — 5 002 收 稿 日期 1 0 0 0 — 0 2 1 — 5 2 文献标识码: 文 章 编 号 :1 0 - 2 7 ( 0 0)0 — 0 2 0 0780 21 806—4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探讨3. 参与机会较多,主体资格不平等。

调查显示,有70.5%的大学生不会长期在网络上关注某一政治问题有50.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为我们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

相对传统政治参与方式而言,网络政治参与意味着参与主体在身份地位和话语权方面的平等,但是仍存在着主体资格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主要是由信息鸿沟造成的。

信息鸿沟的存在,导致了信息获取与使用的差异,后者则决定了大学生在社会分层和分化中的位置。

这意味着,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参与能力的不对称易使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信息富有者的特权,信息富有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政治信息、发表意见参与政治,而信息贫困者则由于获取、利用和消化政治信息能力不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4. 参与内容丰富,参与动机不统一。

调查表明,有29.1%的大学生关注教育公平;40.7%的大学生关注反腐倡廉建设;30.2%的大学生关注就业创业;另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党的建设、外交、生态文明建设比较关注,这说明受调查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抱着较高的政治热情。

此外,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并且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就越明确,意识也更强。

数据显示,39.7%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33.4%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有18.5%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8.4%。

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不尽相同,理性参与居多,感性参与也有一定比例。

二、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1. 培育信息素养,提高鉴别能力。

大学生网络政治平等参与的进程顺利与否,取决于其信息获取、共享乃至有效利用的信息化能力。

要实现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就要从教育着手,缩小他们在基础知识及信息化能力上的差距。

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力度,增强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而形成的政治参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推荐五篇)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推荐五篇)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推荐五篇)第一篇: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摘要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大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参与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适应今后的政治生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参与政治无论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建立公正的政治参与制度,形成有序的政治参与秩序,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分为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对政治参与的概念做出界定,阐释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论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尤其是其中的问题。

有其积极的方面,如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较高的政治鉴别力。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政治认知模糊、政治参与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差异等。

第三部分:探讨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

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社会要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政治参与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

政治参与的定义由于国内外学者的政治环境、政治视角、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对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也有所不同。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参与制订、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

亨廷顿等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收稿日期:2003-3-27 作者简介:罗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长沙/410004)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罗 志摘 要 培养青年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前提条件。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能力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提高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深入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对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行为。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是青年人的核心素质。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大学是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

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要求青年一代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的行为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青年中去,保证广大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向着“四有”新人的目标主动迈进。

因此,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表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大学生政治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入党积极性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摘要: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

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是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没有真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的功能;政治参与的意义;一、政治参与的概念及目的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公民团体)为实现其政治权利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行为”,也可以指“公民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或过程”。

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政治参与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存在着多种政治参与类型,但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地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第四,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者本人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为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目的: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是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政治参与也是政治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争取政策为民众接受,疏通政府贯彻政治决策的渠道,在社会与政治中建立起信任感,因而支持和影响了政府行为,改善了政治的品质。

二、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

如何解释人们社会属性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西方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等。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作者:王雪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9期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深远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日趋成熟,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政治参与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分析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发展水平和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1、从个人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其实现政治社会化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决定人的本质的是其社会性。

在政治社会里,政治社会化在人的社会化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政治社会化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种社会化的实现。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政治参与是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体现其接受和认同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政治参与使自己的政治态度外显为政治行为,由此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

2、从国家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国家民主政治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多处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民主政治不是相背离的,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民主政治的一个表现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但是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同样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思想及民众的政治素质等。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调查与心思考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调查与心思考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调查与心思考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方式上呈现出对政治评价较为积极、客观,关注政治更加务实,参与政治方式更加多样化,在了解信息途径上以通过主流媒体和知名网站为主等特点。

但也存在着政治热情不高,对整体关注多、具体参与少和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在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要加强对“政治生活化”方向的教育和引导,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二课堂政治理论学习和参与方式的指导与建设,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拓宽大学生参与政治渠道。

标签: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调查一、调查缘由及基本概况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是大学生关心、了解政治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近年,从党中央到各高校党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采取了许多扎实而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这些关注大多集中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上,而对于大学生课余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来关注、了解和评价当下的政治现象和问题的,这些问题和现象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会有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政治参与方式对他们的政治素质养成有什么样的利弊等等,都关注不多。

正是基于该指导思想,作者与课题组人员于2009年4月至6月份,分别对河南省17所普通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1594份,有效率为93.76%。

从调查的学校层次上看,有本科院校14所,专科院校3所,其中,211重点大学1所,省部共建大学1所,一般高校15所;从学校类别上看,有综合性大学2所,理工类大学3所,师范类大学3所,农林院校2所,医学类院校1所,其他6所;从办学主体来看,有政府(含地方政府)主办大学15所,民办高校2所;从空间分布上看,豫北(含郑州)高校9所,豫西高校2所,豫东高校2所,豫南高校4所。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引言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水平存在一定的现状。

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原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了解其政治认同。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知识参与在当代社会,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群体,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快速化。

然而,尽管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为丰富,但在政治问题上的获取和掌握还有待提高。

许多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娱乐和时尚等方面的信息,对政治事务关注度不高,政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组织参与政治参与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参与。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加入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通过参与活动来提高政治意识和参与度。

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对于政治组织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许多大学生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上,对政治组织的兴趣不高。

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于政治组织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也较低,这也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个因素。

投票参与投票是公民行使表达意见和选择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投票参与度有待提高。

许多大学生在选举时对候选人缺乏了解,对政治问题的理解也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对投票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另外,一些大学生也存在对政治过程的不信任感,认为政治是腐败的,对投票参与缺乏兴趣。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定义和重要性政治认同是一个人对政治和政治体系信任和接受程度的反映。

政治认同不仅影响个体对政治问题的参与和态度,也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相对复杂和多样化。

一方面,现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他们对政治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另一方面,时下的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对于政治问题的关注和认同相对较低。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呈现出复杂和多元化的特点。

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浅析论文

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浅析论文

中文摘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成效关系到社会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要存在四个问题:参与意识与行为脱节、参与缺乏理性与规范性、参与具有理想性与功利性、参与存在冷漠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现实政治参与能力比较弱,网络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社会利益因素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大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对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以及网络政治参与道德建设,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只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Abstract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utilization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the net can not only broaden students approach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also can enhance the students' sens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the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self consciousness.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 are four main problems: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lack of rationality and participation from normative, participation has the ideal and utilitarian, participation indifferent. Analyse its reason mainly is the realist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bility is weak, the network code is not perfect, the regulation is not in place, the social factor of interest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market econom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s, this article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network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e education, as well a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the net moral construction , improve government response capability, to build a goo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nly the problem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countermeasur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 College stud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4)1.1选题目的和意义 (4)1.1.1选题目的 (4)1.1.2选题意义 (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1.2.1国外研究现状 (4)1.2.2国内研究现状 (5)1.3相关概念 (5)1.3.1大学生 (5)1.3.2政治参与 (5)1.3.3网络政治参与 (5)1.3.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6)2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与问题分析 (6)2.1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6)2.1.1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 (6)2.1.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 (6)2.2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分析 (6)2.2.1存在参与冷漠性 (7)2.2.2参与缺乏理性与规范性 (7)2.2.3参与具有理想性与功利性 (7)2.2.4参与意识与行为脱节 (8)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9)3.1大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9)3.2学生真伪鉴别能力弱 (9)3.3社会利益因素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9)3.4现实政治参与能力比较弱 (9)4 改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10)4.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0)4.2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建设 (10)4.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政治立场 (10)4.4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11)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3)1 绪论1.1选题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目的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开通,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而不断发展的。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策略和建议。

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介绍了政治参与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途径。

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进行细致探析,揭示了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对现状进行了全面描述。

在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和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能力、当代、影响因素、现状、提升策略、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是当前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政治参与意识是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主动参与并积极表达自己政治意见的一种观念和态度,而政治参与能力则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加便捷,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由于学生主体性不足、政治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弱。

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和建议,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探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其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强化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时代特征【摘要】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群体和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他们在政治参与上具有参与方式日趋理性,参与形式多样,拥有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等时代特征。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特征“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1]。

而何谓“政治参与”呢?中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解释,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政治参与指“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为。

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2]。

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动”[3]。

这一观点对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魏星河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为。

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务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4]。

由此观之,大学生政治参与,可以理解为作为公民之一的大学生在认可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或正规渠道,有秩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观点,以此影响国家或政府的政策来维护自身和集体利益的行为。

本文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前面学者所提到的内涵,而且包括了狭义上的校园内有关政治方面的各项组织活动。

例如,大学生入党等。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必要性我国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后中国大学入学率将达40%。

因此,大学生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主要力量。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存在问题论文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存在问题论文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成员最普遍的政治行为。

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广泛而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不足或缺失会影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而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我国的政治参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政治参与又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对于今日中国政治发展水平和未来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意义深远。

从大学生政治参与内涵、特点入手,并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出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特点;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38-02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1]。

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是宪法赋予他们表达、实现及维护自身或集体利益的途径。

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会对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形成影响。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效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正常发展,为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2]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也是社会最重视和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

大学生有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作为青年,本身具有未来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又生活在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环境中,因而又具有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特征。

这两方面就造成了大学生参与主体身份的独特性。

而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园生活期间,因而具有时间的阶段性。

在校园中,大学生关注或参与的政治参与活动(学校管理和民主决策)内容大多与其个人学习、生活、就业的发展方面紧密相连。

如教育收费问题、教学质量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和贫困生问题等。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强化其参与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政治文明的前提条件。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的诸多有针对性的对策。

标签: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思考所谓大学生政治参与,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对于政治参与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关联性的基本了解、认知以及把握;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所展开的参与其中的实际行为。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表现。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客观上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就当前现状而言,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从总体上体现出一种健康、积极而又相对理性的发展趋势,然而大量的调查分析却显示出当今大学生在政治参与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一)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从当前呈现出来的问题来看,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积极向上的地方;但如果从实际参与的情况来看,其相应的投入却相对较少。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审视,大学生总体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参与基础和相应能力,表现为基本上能够对社会有较为正确的政治认知,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但在实际上其相应的行为与活动的投入却是滞后的,呈现不对称的发展现状,甚至还会出现与认知背道而驰的现象,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心理状态。

就以在校大学生参与政治选举和被选举为例,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年满十八岁,作为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投票选举是可供其选择的政治行为。

从教育程度、认知水平看,总体上而言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性及热情应该要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在实际参与选举上,他们的实际表现反而可能更消极。

现有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政治时事的关心并不少,而实际参与的比例却明显偏低。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加强政 治参 与的制度化 、 程序化 建设 。 新时期, 大学生政 效。因此 , 必须 把 当代 大学生的政 治参与工作 摆到至关 重要
治参与意识 随着 改革发 展的深入 呈现出更加理性、 合理 的特 的位置 上来, 从我国基 本国情入手进行研 究, 切实合理、 实事 征, 将大学生 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建设 “ 社会主义政 治文 明”的 求 是 、 时 俱 进 、 拓 创 新 , 步完 善 关 于 当代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开 逐 进程 中, 通过制度手段优化大学生参与政 治的现状 , 是提高当 与的各种 参与制度 , 形成全体成员、 全方位、 全过程 的参与模 代大学生参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建 式。图 立健全政治参与机制, 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作为一项 固定的制
强, 他们进行政治表达 的意愿也越 来越 强烈 , 但由于成长环境 尝试让 当代 大学生尽可能多地 参与到学社共 建、 课题研究 、
狭隘, 缺少与社会的实际接触和对社会 的深度认识 , 当代 大学 科研立 项、 市建 设与 规划、民主监 督讨 论等社会政 治生活 城
生易对政 治参与回报产生过高的期望值, 一旦这种期望未能够 的各个方面、 各个层 次、 各个阶段中去, 了解 社会 、 收获阅历、 得到及时和相应的满足 , 不满 情绪便会油然而生。 现实条件对 增长才干、 提升 学养、 有所收 益。 培养大学生 的参政 意识、 提 政治参与活动 的限制容 易使得良好动机 的结果不能如愿 , 长此 高大学生 的参政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的, 需要长期、 系 以往 , 难免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受 到挫败 , 由此导 统地坚 持, 各项为学生提供 的参政 途径和方式都 需要长久的 致许 多大 学生不再愿 意在公众场 合表 露自己的政 治主见而转 持 续 。 向随从大流、 人云亦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深远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日趋成熟,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政治参与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分析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发展水平和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1、从个人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其实现政治社会化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决定人的本质的是其社会性。

在政治社会里,政治社会化在人的社会化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政治社会化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种社会化的实现。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政治参与是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体现其接受和认同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政治参与使自己的政治态度外显为政治行
为,由此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

2、从国家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国家民主政治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多处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民主政治不是相背离的,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民主政治的一个表现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但是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同样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思想及民众的政治素质等。

其中,民众的政治素质是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具有政治素养和参政议政能
力的“政治人”。

大学生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民主观念、民主意识的传播者,其更易于掌握民主的知识和构建民主的观念,密切关注国家的政治建设和民主进程,并且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因此,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有一定的榜样和导向作用,他们不仅自身可以积极有效的进行政治参与,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行为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引导,吸引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政治建设当中去,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热情较高,主流积极健康
大学生政治参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
乐观的认知倾向。

大部分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大大增强,积极谈论国家大事或政治方面的问题,如在“两会”召开期间,不少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关注大会的进展情况,在人大换界选举中能积极主动地关注候选人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2、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不足和问题
(1)“政治冷漠”现象
政治参与热情不足。

在有些大学生看来,政治是国家的事,对他们来说,关心政治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不如抓一点有实际利益的东西,谁来执政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他们以为自己只要学业出众,将来在某一领域中做出一鸣惊人的成就,就可以名利双收,从而重专业技术知识,轻精神文明建设;重个人自我设计,轻集体和全局意识。

同时大学生十分重视理想和信念,对政治的热情常常服从于理想的需要,面对我国腐败久治不愈,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社会治安未见根本好转和社会公正等不能令人民满意的现实,使一些大学生加重了对政治的无力和无奈感,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政府的公信力都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致使失去对政治的热情。

(2)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之间存在偏差
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行为的投入却很少。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能对某一政治现象作出恰当的评价,但在实际参与行为上却有偏差,常常表现出知行不一。

当代大学生“谈”政治较多而实际参与较少,相对而言,“谈”政治远比
实际参与政治容易。

当被问起对西部大开发的态度时,一些大学生一方面认为西部太落后了,应该开发。

另一方面则坦言:这样的鬼地方,别说工作一两年,就是一两天也呆不下去。

在各种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把贪污腐败列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强烈要求严惩这种贪污行为。

但在实际生活中,少数大学生崇拜权力,希望将来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把“不是我不想腐败,而是我没有能力腐败”作为流行语。

三、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与政治参与效率的高低相联系,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成败的关键。

从大学生的成长来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手段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功不可没,但其传统的教学方式、理念对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则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因此,以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采取新的视角和全面的观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同时增设宪法及政治参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到常规教育中来,增强他们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了解,对政府机构、政治流程有详尽的认知,以保证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其次,高校要大力提高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传授的同时,坚持与学生互动的平等,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共同思考和交流
过程,使理论知识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必须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理论观点要准确而严谨,理论推论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运用适当的资料,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使大学生随时理解和接受,这样化解难点和热点问题,容易入情入理,使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