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分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2.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解析:1.D 2.C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不同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不同,距地面20 km 处气压不到地面的1/10。
第2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冬季易出现辐射逆温;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解析:3.D 4.A第3题,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包括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现象,A包括。
水汽、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B包括。
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C包括。
与二氧化碳含量多无关,D不包括。
第4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A对,B错。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氧气,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a——氮气,汲取紫外线,爱护地球生命C.b——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D.b——氮气,汲取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2.下列关于大气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汲取紫外线,臭氧层有“地球生命的爱护伞”之称B.氮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供应了原料C.二氧化碳汲取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阅读下列漫画,完成下面两题。
3.漫画说明白( )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4.臭氧层正在不断变薄的人为缘由是( )A.太阳能的利用B.制冷工业的发展C.电力工业的发展D.煤炭的运用中国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
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 500米至10 000米。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5.图中表示卷云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6.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中的 ( )A.②增加B.③增加C.④减弱D.⑤减弱7.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更的主要动力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在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状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垂直递减率大约为0.6℃/100m。
但在肯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时近地面大气较稳定,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扩散。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大气物理状态垂直分布状况,近地面肯定高度范围内出现逆温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精析)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8·合肥一中月考)人们常用“月夜苦寒”来形容晚秋或寒冷。
“月夜苦寒”是因为月夜()A.①大B.②大C.③小D.④小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2~3题。
2.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3.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2018·山东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B.纬度C.夏季风D.人类活动5.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2018·西安交大附中模拟)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
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1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A.ⅠB.ⅡC.ⅢD.Ⅳ7.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8.夏季,海风会使天津热岛效应强度()A.增强B.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2018·贵阳检测)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
地球上的大气试卷分析
“地球上的大气”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1.试卷有选择题和综合体两大题型,总分为100分。
选择题12题,共60分;综合题两题,共40分。
这些题型学生都见过,其中大气的受热过程,天气系统,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这次考试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大约占了80分。
2.这次考试命题覆盖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大部分内容,热力环流、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天气系统所占比例较大。
这些内容也是课标要求学生要掌握的。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基本能完成试卷内容。
这次试卷以基本题为主,难题较少,无偏题、怪题。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1、三率统计这次考试平均分为42.2分。
及格率为50%,低分率(30分以下)为20%.2.分数段统计最高分87分,最低分20分。
80—89分:1人70---79分:2人60---69分:3人50---59分:1人30---39分:3人20---29分:2人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1)选择题得失分(2)综合题得失分13题(1)得分3.0分,难度0.5(2)(3)得分3.6分,难度0.6(4)得分4.0分,难度0.514题(1)得分2.4分,难度0.6(2)(3)得分1.2分,难度0.6(4)得分3.0分,难度0.5三、存在问题1.从平均分看这次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学生对大气这一节内容掌握的不是很好。
而且高分与低分相差比较大,两级分化很严重,低分层有点严重。
这一节涉及到的图标比较多,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不够,有待提高。
2.从卷面情况来看,选择题得分较低。
可能跟选择题涉及到的图有关,特别是气压图里面涉及到风向。
比如第5题、第6题、第10题,得分都很低。
四、改进措施1、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读图,在课堂上要向学生讲解清楚一幅图怎么读,讲清楚来龙去脉。
课本上涉及到的图表要讲,教会学生怎么看图,而且要从图里提取出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必要时要教会他们画图,比如这一节里的风向,这个是必须要掌握的。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
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盒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最后将电灯打开(如下图所示)。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烟雾环形飘动的根本原因是黄沙和草皮的受热不均B.烟雾环形飘动的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C.该实验的目的是演示热力环流D.从该实验可得到的启发是:城市建设中为减轻热岛效应应扩大草地面积2.2011年10月3日,正值国庆长假,青岛海滨游人如织,该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小。
下图所示是游人在海滨昼夜观察到的不同景象。
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大气运动形式可能是()。
A.城市风 B.海陆风C.季风 D.山谷风3.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涵着某种科学道理。
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4.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受力示意图”,图中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A.① B.②C.③ D.④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此完成第5~6题。
5.上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A. B. C. D.读“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完成第7~8题。
7.影响23.5°N线上气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高低C.海陆分布 D.距海远近8.此时南亚地区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9.杭州初夏多雨,盛夏伏旱,秋有台风,冬有寒潮。
下列天气图,依照上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单元测试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提分小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和郊区之间存在着局部热力环流。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时与周边郊区发生热力环流时的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是市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a地偏西风0 m/s,关于其成因正确的是()A.盛行下沉气流B.盛行偏南风C.盛行上升气流D.盛行偏北风【答案】1.B 2.C【解析】1.因为城市和郊区之间存在着局部热力环流,城区因人口多、车辆多,气温比郊区高,气流上升,郊区相反,形成热力环流。
根据图中风向,甲、丙以水平运动为主,位于郊区到市区之间,丁地以下沉运动为主位于郊区,乙地气流以上升为主,位于市区。
故B项正确。
故选B。
2.由上面分析可知,A地位于市区上空,市区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以垂直运动为主,所以水平运动不明显,故a地偏西风0 m/s,C项正确。
故选C。
读某季节“左图为澳大利亚等温线(℃),右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3.影响图甲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4.右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A.Q B.R C.S D.T5.右图中,最可能的月份、风力最大的点及其对应的风向是()A.1月Q 东南风B.7月P 西北风C.1月P 西北风D.7月T 西南风【答案】3.D 4.D 5.B【解析】3.左图中M海域附近等温线延伸方向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一致,选D。
4.右图中,T点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也可能降水;QRS均位于高压控制下,降水几率较小,选D。
5.根据图示信息,此时大陆为高压,是南半球的冬季,为7月。
风力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有关,P处为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此时等压线最密集,风更大。
所以选B。
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测试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
1.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2.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2010•靖江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完成3~4题。
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5~7题。
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7.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1.(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1.(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的是()1.(4)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递减→递增→递减B. 递增→递减→递增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答案】B【解析】(1)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 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增→递减→递增 B 对故选B【答案】A【解析】(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 A对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 BCD错故选A【答案】C【解析】(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水汽和尘埃 C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是大气组成成分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 ABD错故选C【答案】C【解析】(4)图中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 A错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 B错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C对②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错故选C2.(1)表示积雪深度的是()2.(2)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①是地气温差、②是地表气温、③是气温、④是积雪深度判断依据我国东北在每年的3月份积雪会快速融化越靠近4月份越少④是积雪深度地气温差为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从图中得知①是地气温差②是地表气温③是气温故选D【答案】C【解析】(2)当积雪较厚时土壤与外界热量交换较弱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所以积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强(根据图示信息也可知积雪深度较大时地气温差也较大表明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故选C3.(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3.(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3.(3)此次弥漫在空气中的火山灰会()A. ②B. ③C. ④D. ⑤【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①圈层位于地表以上12—50km之间为平流层②圈层位于地表到地下33km之间为地壳③圈层位于地下80—400km之间为软流层④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之下地下5000km之上的部分为外核⑤圈层为靠近地心的内核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故B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2)读图可知①圈层位于地表以上12—50km之间为平流层根本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A错误②圈层位于地表到地下33km之间为地壳其厚度不均 B错误③圈层位于地下80—400km之间为软流层空间分布是连续的 C错误④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之下地下5000km之上的部分为外核其物质呈液态或熔融态故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3)此次弥漫在空气中的火山灰会增加大气的厚度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气温较低会减弱地面辐射的强度 D正确跟太阳活动无关 AB错会增加大气逆辐射的强度 C错故选D4.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 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E处气温比H处高B. F处气压比G处低C.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答案】B5.(1)该地区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不包括()5.(2)果农们夏季在苹果树下铺上白色的地膜如下图其作用主要是()A. 山谷地区冬春季冷空气积聚果树易受冻害B. 山腰果树开花早C. 山谷地区土壤、水分不宜种苹果树D. 山腰种果树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答案】C【解析】(1)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的原因包括山腰地区不易受冻害早开花增加经济收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故选C【答案】D【解析】(2)白色薄膜可以反射太阳辐射给苹果更好的光照故选D6.(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6.(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6.(3)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均晴时昼夜温差大 AC错误石质地面白天比山林地区升温快夜晚比山林地区降温快所以石质地面昼夜温差最大 D 正确 B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白天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山林高压区吹向石质地面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从石质地面高压区吹向山林低压区形成穿堂风综上分析与热力环流原理最符合故选A【答案】C【解析】(3)石质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增加了房屋前后温差增强了穿堂风7.(1)此刻客机飞行在()7.(2)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答案】A【解析】(1)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等出现在对流层中据材料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说明客机飞行在对流层故选A【答案】B【解析】(2)二氧化碳增加会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故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故选B8.(1)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8.(2)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答案】C【解析】(1)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A正确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B正确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D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干洁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A错误平流层大气稳定适合航空飞行 B正确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 C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D错误故选B9.(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9.(2)阴天比晴天()A. ③→②→①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④→③【答案】C【解析】(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受热的过程是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发出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后升温而代表这一过程的是①→②→④ C正确 ABD错误【答案】C【解析】(2)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阴天云雾多白天太阳辐射受云雾阻挡强度较弱夜晚云雾水汽会加强大气逆辐射而且由于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升温慢夜晚保温作用强降温慢导致昼夜温差小所以白天②弱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说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10.(2)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答案】(1)冬季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冬季博斯腾湖面积小、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小【解析】(1)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原因是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冬季博斯腾湖面积小、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小【答案】(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面积、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解析】(2)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面积、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11.(1)填出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11.(2)简述图中②比①细的原因11.(3)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1.(4)指出影响④强度的因素【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解析】(1)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吸收【答案】(2)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要少得多【解析】(2)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当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要少得多【答案】(3)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解析】(3)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答案】(4)云层厚度云量水汽含量【解析】(4)④代表大气逆辐射影响大气逆辐射强度的因素包括云层厚度、云量、水汽含量等12.(1)比较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异同12.(2)说出影响汉中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因素12.(3)分析汉中市夜间热岛强度强于白天的原因12.(4)画出汉中市12~14时的城郊热力环流【答案】(1)相同点日变化明显夜强昼弱中午前后出现冷岛效应(市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不同点 7月日变化更加明显热岛最强时间不同 1月出现在8时前后 7月出现在21时前后 1月出现冷岛的时间较长【解析】(1)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异同主要从季节异同、昼夜异同等方面分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相同点是日变化明显夜强昼弱中午前后出现冷岛效应(市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不同点是7月日变化更加明显热岛最强时间不同 1月出现在8时前后 7月出现在21时前后 1月出现冷岛的时间较长【答案】(2)气候下垫面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等【解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汉中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气候、下垫面、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等【答案】(3)夜间城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气温较高城郊温差大夜间热岛效应明显白天城区大气污染较郊区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升高幅度小(或郊区空气质量较好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大量热量郊区增温快城郊温差变小热岛强度减弱甚至导致郊区气温比城区高)【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间城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气温较高城郊温差大夜间热岛效应明显白天城区大气污染较郊区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升高幅度小【答案】(4)【解析】(4)读图可知 12~14时出现冷岛现象按照冷岛现象发生时的城郊热力环流绘图即可(市区下沉气流郊区上升气流形成闭合环流)13.(1)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13.(2)A是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3.(3)A→B→C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13.(4))B层22-27km高度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13.(5)B层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13.(6)C层是________层该层中有________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13.(7)极光和流星雨主要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层【答案】(1)如图【解析】(1)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该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答案】(2)对流层,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解析】(2)读图可知 A层是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气温递减因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答案】(3)逐渐变小【解析】(3)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受地球的吸引力越小大气密度越小【答案】(4)臭氧, 臭氧【解析】(4)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该层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答案】(5)平流【解析】(5)B层是平流层该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增加上升空气以平流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答案】(6)高层大气, 电离【解析】(6)C层是高层大气层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答案】(7)C【解析】(7)极光和流星雨主要发生在高层大气层即C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 右图所示时刻A. ③地降水几率较②地大B. ④地风力较①地小C. ③地的昼夜温差较②地小D. ④地以下沉气流为主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D.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4.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A.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B.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C.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D.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曲』口却/反CC,6.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7.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8.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滋/方宏如罚N 久分力地面8.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一一①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一①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一一②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一②10.关于谚语“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较强B.①较弱C.②较强D.②较弱下图为北纬300局部区域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进程表示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字母所示环节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最关键的环节是()A. A B. B C. C D. D以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2.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南―西南走向D.西北―西北走向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一种方式,以下图中曲线代表等压面,剖析回答以下两题。
3.关于图①中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 a处气流上升B. a处为阴沉天气C.甲处高气压D.乙处低气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一种方式,以下图中曲线代表等压面,剖析回答以下两题。
4.关于图①中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 a处气流上升B. a处为阴沉天气C.甲处高气压D.乙处低气压读〝东亚局部地域某时辰空中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以下各题。
5.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C.降水较多D.日温差大读〝北半球某地近空中与空中气压状况(热力缘由构成)表示图〞,完成以下各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以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能够是()A.呼和浩特B.上海C.台北D.广州读〝锋面气旋表示图〞,完成以下两题。
8.该锋面系统()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中心区域盛行下沉气流D.中心区域盛行上升气流以下图所示区域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①、①为该地设计的引水渠。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9.依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 a线气压值低于c线B.从①引水灌溉更便利C. d线气温值高于e线D.图中湖泊能够为海水湖读〝城市风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素养评价(二)(其次章)(90分钟100分)(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生物生存的大气,包围着地球的厚厚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爱护层。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对人类影响较大B.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完全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人类有害无利D.二氧化碳能汲取红外线,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下列关于大气臭氧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臭氧层中才有臭氧B.在大气圈中,臭氧分布比较匀称C.由于臭氧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亲密D.臭氧能大量汲取太阳光中的紫外线3.能够破坏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使臭氧含量削减的物质是 ( )A.氯氟碳化物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解析】1选D,2选D,3选A。
第1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等有关,但不完全是此缘由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会导致全球变暖;二氧化碳能剧烈汲取地面辐射的红外线,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又以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从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第2题,臭氧不仅仅分布在臭氧层,对流层中也有少量臭氧;臭氧主要分布在臭氧层中,在大气圈中分布不均;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中;臭氧能大量汲取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第3题,氯氟碳化物与大气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使臭氧含量削减。
(2024·济南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
完成第4题。
4.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其次年早春晴朗的夜晚,缘由是 ( )A.白天①强,夜晚②弱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C.白天③强,夜晚②强D.白天①弱,夜晚④弱【解析】选D。
白天太阳辐射弱,导致地面获得的热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导致地面散失热量快。
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测评三地球上的大气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测评:地球上的大气限时90分钟分值100分战报得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某种气体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回答1、2题。
1.该气体是( )A.二氧化碳B.臭氧C.氮D.氧2.造成该大气成分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②过度砍伐森林③大量使用煤等矿物燃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1选A,2选B。
第1题,据图中纵坐标的含义可知,该气体浓度很低,说明该气体属于大气中的微量成分。
工业革命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臭氧含量减少。
第2题,过度砍伐森林、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9·山东夏季合格考)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运行轨道高度约705千米。
据此完成3、4题。
3.“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预定轨道,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C.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4.“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5千米时,其所处的大气层 ( )A.能强烈吸收紫外线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处于高度电离状态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解析】3选A,4选B。
第3题,大气层自下而上,分成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约12千米,平流层的上界,也即平流层与高层大气的分界高度是50千米,“高分五号”卫星从地面升空到预定轨道,高度为705千米,故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第4题,5千米高度,属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有着复杂多变的天气;强烈吸收紫外线、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平流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是高层大气。
(2021·济宁高一检测)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 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并成功落地。
阅读材料,完成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A.锋面雨 B.地形雨C.对流雨 D.台风雨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3.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4.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准静止锋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6.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A.a、eB.a、cC.e、cD.d、e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7~8题。
7.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8.依上图,若以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为依据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
读图,回答9~10题。
9.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槽④高压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11. 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 下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4.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5~16题。
15.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6.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C.7月D.8月图1为某城市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显示0米与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7-18题。
17. 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压高于②地B. ③地气压低于④地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B. b为下沉气流C. c处的风向为西南风D. d为下沉气流19.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0. 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 风力减小B. 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C. 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 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完成21~22题。
2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2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 C.地形D.洋流24.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第25题。
25.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植被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27.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
据此并读图完成28-29题。
28. 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29. 下面各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其中气候类型与图示地区一致的是( )。
30.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示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31.如图所示,甲图和乙图(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a→b,②b→c,③e→f,④f→e)。
(3)a、b、c、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多气旋、锋面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季风图。
E的风向为___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________的生长。
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________灾害频繁,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33.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
(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形式。
(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下图中锋面移动是30 km/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锋是锋,判断依据是方向移动。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
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答案1.A2.D3.D4.D5.C6.B7.C8.A9.B 10.A11.B 12.A 13.D 14.B 15.C 16.A 17.A 18.B 19.B 20.D21.C22.A 23.A24.B 25.C 26.A27.B 28.C 29.B 30. A31.(1)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2)炎热干燥②、④(3)a c32.(1)7 东南西南(2)B(3)高温多雨(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F季风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5)水稻水旱33.(1)高低 E(2)略(高空:E到D、F,近地面:B、C到A)(3)西南风东北风(4)地表冷热不均最简单(5)地表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34.(1)冷冷气团向暖气团(2)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
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