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画面演示:钟面)(1)师: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10秒)再接着看,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30秒)为什么?(2)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走了几秒。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目标:学习认识时分秒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钟表图片,询问学生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几秒。
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比如“我现在的手机上显示的时
间是13:45:20,请问这个时间中的13是表示什么?”鼓励学生
大胆回答。
3. 介绍时:教师指向图片中的时针,告诉学生时针表示小时。
解释时针每转一圈表示12个小时。
4. 介绍分:教师指向图片中的分针,告诉学生分针表示分钟。
解释分针每转一圈表示60分钟。
5. 介绍秒:教师指向图片中的秒针,告诉学生秒针表示秒。
解释秒针每转一圈表示60秒。
6. 练习:教师出示几个钟表时间,让学生根据时间表达几点几分几秒。
7.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平常生活中的计时器,如手机、手表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时、分、秒的变化规律。
8.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时分秒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9. 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时分秒的表示方式。
例如:13
点45分20秒可以表示为13:45:20。
10.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时分秒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11.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张时钟表,将某个特定时
间的时、分、秒都标出来。
12. 反馈: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要点:时分秒的概念、时分秒的表示方法。
教学资源:钟表图片、计时器。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第一篇: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10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桌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是怎样按照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定时间单位时和分的,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丰富、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和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习惯和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白班、多媒体课件、教具钟、学具钟。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年级学习的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谈话:大家好!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还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
板书课题:认识时分【设计意图:回顾一年级学习的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钟面上有大格和小格,并能够很自然的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讨论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钟面1、质疑:这个钟面上似乎还缺少了点什么?(时针、分针)课件出示:时针、分针请你们认真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还有12个数字。
)课件出示:1-12的数字2、讲述: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子,1到2之间也是一个大格子,你认为从几到几也是一个大格子,拿出自己的钟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子?(12个大格)3、引导:学生在这12个大格子里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大格子,观察这个大格子里一共有几个小格子?(每个大格子里有5个小格子)4、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吗?(课件演示:5、10、15。
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识别并读出秒针在钟表上的位置,理解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分钟=60秒。
3.学生能够运用秒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如数数、跑步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时间单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能够正确读出秒针在钟表上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秒的概念进行计时和比较。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钟表图片、秒针动态演示、秒与分换算关系的动画等。
•实物钟表,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计时器或秒表,用于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钟表,直观展示秒针的运动和秒与分的关系。
•操作体验法:通过动手操作实物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概念。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计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段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片段,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段动画片播放了多长时间吗?”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单位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新课教学(1)秒的概念和秒针的运动•直观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钟表图片,指出秒针的位置,并演示秒针的运动。
提问:“秒针是怎么移动的?它移动一圈代表多少时间?”•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观察实物钟表,尝试找出秒针并观察其运动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秒针移动的特点。
(2)秒与分的换算关系•动画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秒与分换算关系的动画,解释1分钟=60秒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时 分 秒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时 分 秒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1af86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5.png)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时分秒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教案网权威发布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更多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教学。
大本文库整理了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时、分、秒》教案1一、引入神九发射10秒,发射时间:20xx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师:刚才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生:1秒。
师:为什么不用分?生:秒比分短。
二、新授1、调动已有经验师:钟表上,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秒的知识?生1:秒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生2: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生3: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
生4:1分=60秒。
师板书:秒针小格细、长、快18时37分21秒1分=60秒2、认识秒(1)认识钟面师:你能找到钟面上的秒针吗?请上来指一指。
先指课件上的静态的秒针,体会最细、最长;再指动态的秒针,体会最快。
转动钟面,秒针从12走到4。
师:秒针从12到4,走了多长时间?生1:4秒。
生2:20秒。
师:同意4秒的人举手,同意20秒的举手。
4秒的说理由,20秒的说理由。
师小结: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2)认识1分=60秒师:刚才有人说1分=60秒,是不是这样呢?仔细观察,秒针有什么变化,分针有什么变化?生1:秒针走了一圈生2:秒针走了60小格生3:1分生4:1小格师: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钟。
板书:分针一小格秒针一圈同桌合作,要求:左边观察秒针是从()走到(),右边观察分针走了()小格。
3组汇报,板书秒针:()到()小结:通过我们的操作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也就是60秒=1分。
练习:2分=()秒180秒=()分100秒=()分()秒9时=()分3、介绍电子表和秒表(1)认识电子表出示书上的电子钟师:你能读出电子钟上的时间吗?生:8时30分34秒师介绍时分秒师:“18时37分21秒”你会像这样写一写吗?请2人写,其他人在书92页左下角写。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时分秒的认识教案1. 引言时分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和运用是我们进行时间管理和规划的基础,是我们高效学习和生活的关键之一。
本教案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时分秒,并培养他们使用时分秒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
2. 目标- 认识时分秒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学会使用时分秒进行时间测量;- 学会灵活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管理。
3. 内容3.1 时分秒的基本概念- 时:一天分为24小时,我们常常用时来表示一段时间,比如午餐时间是12点到1点;- 分:一小时等于60分钟,我们通常用分表示较短的时间段,比如上课时间为45分钟;- 秒:一分钟等于60秒,秒是最小的时间单位,比如赛跑中的计时。
3.2 时分秒的运用- 时分秒的读法和书写: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通常读为“几点几分”,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通常读为“几分几秒”,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通常读为“几秒”;- 测量使用时分秒:通过时钟、秒表等工具进行时间测量,并读出所测得的时分秒;- 计算时分秒:通过加法、减法等简单的数学运算,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时间的换算:将较长的时间换算为小时、分钟和秒的组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3.3 时间管理- 制定日程安排:学生学会使用时分秒来安排日常的学习、活动和休息时间,合理规划每天的任务;- 建立时间观念:通过实际案例或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和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意识;- 学会优化时间利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找到浪费时间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解决时间管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比如拖延、任务过多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活动与讨论4.1 活动一:时分秒游戏参与者通过游戏形式,快速准确地读出显示在屏幕上的时钟时间、秒表时间或倒计时时间,以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和认识。
4.2 活动二:时间管理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一些时间管理案例,如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如何应对多个任务的安排等,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解决方案,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面,知道时、分、秒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钟面计时,会比较时间长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时、分、秒进行计时,比较时间长短。
三、教学准备1.教具:钟面模型、计时器、课件等。
2.学具:钟面模型、计时器、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时间?比如,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这些时间都是怎么表示的呢?(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1)观察钟面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的特征:12个数字、3根指针、刻度等。
(2)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学生模拟钟面运行,加深对时针、分针、秒针的理解。
2.认识时、分、秒(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找出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生举例说明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计时练习(1)教师演示计时器,讲解计时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计时练习,体会时、分、秒的运用。
(3)学生分享计时心得,交流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4.比较时间长短(1)教师出示两个时间,让学生比较哪个时间长,哪个时间短。
(2)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时间长短的方法。
(3)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比较时间长短。
(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题,巩固时、分、秒的知识。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对方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分、秒,以及计时练习和比较时间长短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如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篇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说明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五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的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
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案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同时关注学生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时分秒——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钟表上秒针的走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秒的认识。
(3)时间计算: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举例:给出一个具体场景,如“火车从9时30分出发,行驶了2小时15分,求到达时间”。
2.教学难点
(1)秒的认识:区分秒针、分针和时针,理解秒针的运行速度。
难点解析:学生在初识秒针时,容易与分针、时针混淆,需要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际操作来加强认识。
另外,我发现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环节进行得较为匆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知识。
最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结束后,我布置了一些与秒相关的练习题,但反馈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这些题目仍感到困惑。为了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计划在下一节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分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时分秒的转换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和正确使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与转换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一个钟表放到教室中央,让学生观察,大声点出钟表的时间。
然后请几个学生上前指着钟表,按小时、分钟、秒钟的顺序读出所指的时间。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和秒钟的概念。
2.概念阐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时、分钟和秒钟的定义,并用示意图进行说明。
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并举例说明。
3.三者关系(1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9:30:45,并提问学生,这个时间由几个小时、几分钟和几秒钟组成。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解答,然后集体讨论,找出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和秒钟三者之间的关系。
4.时间转换(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详细演示如何将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相互转换。
然后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情境活动(2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班级要组织一场趣味运动会,需要大家一起协商时间安排。
学生可以分小组,每个小组假设是一个运动项目的负责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讨论每个项目需要的时间,并列出详细的时间表。
每个小组要依次报道,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运动项目所需的时间安排,并解释他们是如何计算得出这个时间的。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最后,所有小组一起讨论并协商出一个最终的时间表。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请学生将课堂收获进行总结。
可以进行口头评价,也可以让学生用白板写出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2024年认识时分秒教案

2024年认识时分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章节《时分秒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钟面,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通过实例学会读取时间,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并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换算,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面,学会读取时间,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换算。
难点: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挂图,电子时钟。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画钟面的图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电子时钟展示时间,让学生说出现在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电子时钟的显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钟面的结构,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强调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2)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方法。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钟面,练习读取时间。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分秒的认识2. 内容:(1)钟面的结构:时针、分针、秒针(2)读取时间的方法(3)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钟面,标出每个数字,并说明其含义。
A. 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3点50分B. 从下午6点10分到晚上9点20分(3)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一天中的几个时间点,并练习读取。
2. 答案:(1)略(2)A. 6小时20分;B. 3小时10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时间的读取和时、分、秒的换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秒的认识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时分秒教案模板(共8篇)

时分秒教案模板(共8篇)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认识时分秒教案

认识时分秒教案【篇一:《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秒的认识》导学案张西聪导学目标:1、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导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导学方法: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1分=60秒《秒的认识》导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自主学习:1、看教材59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分。
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852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2、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3、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
4、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
秒针走 1 圈,分针走()。
2、秒针走 1 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
时分秒的教案(最新7篇)

时分秒的教案(最新7篇)《时、分、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情景)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一共有几个空挡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他们同时起跑同时停,跑过的路程怎么样?)这个龟兔赛跑的场面像我们生活中的……:钟表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认识和掌握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和分。
二、过程1、课本20页投影。
(分针、时针的认识)请你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交流师总结:较短的指几时的针叫时针;较长的指几分的针叫分针。
2、再观察一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几个小格。
(小组合作、交流)师:5格5格数共有小格,(5、10、15、……60),分针走一小格是分,分针从12到1是分,从12到4是分,从12到9是分,分针走一圈是分师:时针从12到1走了x大格,经过小时。
从12到3走了x大格,经过小时。
让学生得出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的结论。
请学生举例说说时针走几格经过几小时。
师:实际生活中,分针和时针都是在同一桌面上同时同向转动的,只是它们快慢不同。
(多媒体或教具演示:分针转一圈时时针的变化)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一时=60分,60分=一时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教案名称:时分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时分秒的概念。
2. 学会将时间转换为时分秒的表示方式。
3. 能够计算时间的差值。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
2. 时间的转换和计算。
教学难点:1. 时间的转换:如何将小时转换为分钟、秒钟;如何将分钟转换为秒钟。
2. 时间的计算:如何计算时间的差值。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引入新课。
例如:“请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是下午2点30分,过了5分钟之后,时间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Step 2:引入时分秒的概念(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图中有不同的时间,如12点、1点30分等。
教师将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说出这些时间用时分秒的形式表示出来。
Step 3:时分秒的转换(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教学时分秒的转换方法。
首先从秒开始,让学生明白一分钟有60秒,一小时有60分钟;然后再以分钟和小时为单位,教授转换方法。
Step 4:练习时分秒的转换(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将给定的时间转换成时分秒的表示形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假如你从早上8点30分开始锻炼,共锻炼了2个小时15分钟,你几点钟锻炼结束?”让学生计算并回答。
Step 5: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时间之间的差值题目,让学生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例如:“现在是下午5点15分,再过30分钟是几点几分?”或者:“如果现在是上午9点,再过2个小时15分钟,时间是多少?”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Step 6: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觉得最有用的是什么?”等问题。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和转换的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时间转换或计算的题目,也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份关于时分秒的小作文。
《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时分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分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 (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2.学习1分=60秒。
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
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
比一比,谁跑得最快?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时、分、秒》教案(通用9篇)

《时、分、秒》教案(通用9篇)《时、分、秒》篇1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执教:沃先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第78页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面时间,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学会记时间的两种计量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进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教具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迷语。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迷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朋友。
”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钟,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
分别出示四副图,让学生试读。
师:小明他很会利用时间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出示文字“珍惜时间”)
师: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就要学会看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新朋友。
时、分、秒。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座位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三根针、数字、有好多小格子…… 通过提问、引导得出: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一根时针、一根分针、一根秒针)。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
师:看到这些,你们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怎样看时间?时针、分针怎么走?分针走一圈是几时?……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时、分、秒。
2、认识秒。
师:秒针走一格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几秒?
(板书:走一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一秒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师:这嘀嗒一声就是一秒。
它是在叫我们快点快点,现在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
朵边,跟着它一起念快点快点。
3、认识分。
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师:对,分针走了1格,也就是走了1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刚好走1分,那么你认为60秒和1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对60秒=1分,也可以说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呢?分针从数12走到数1是几分?分针从数12走到数3是几分呢?分针从数12走到数6是几分?从数12走到数9是几分?
师:如果分针从数12走回到数12,也就是走了一圈,是几分呢?
(板书:走一圈是60分)
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下面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段音乐。
师:1分钟有的同学可以做20道口算题,有的同学1分钟可跳绳一百多下,电脑1分钟可以计算几百万次,1分钟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因此我们从小要珍惜每一分钟,从现在开始做起。
(出现:请珍惜每一分钟、从现在开始做起。
)
3、认识时。
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对,时针走了1个数字,也就是走了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刚好走1小时,那么你认为60分和1时之间有什么关系?对60分=1时,也可以说1时=60分。
(板书:1时=60分)
师:那么时针从数几走到数几也是一小时呢?
师:在实际中时针和分针总是同时转动的。
演示:两针同指12,从12到1,让他们同时转动,同时停止。
师:他们谁转的快,谁转的慢?
练习:
幻灯出示: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看钟表。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看钟表。
学看整时刻。
出示钟面:
师:现在是几时?(出示:7时、8时、5时)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7时。
可以写成7: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隔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
这刚好是7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
其他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
师:这三面钟有什么共同点?(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学生操作:拔出3时、6时、10时学看几时几分。
师: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如果不是整时应怎样看呢?
出示例2 10时5分
师: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
师:时针刚走过10,就是10时多,多多少要看分针从12开始走了多少分,走了5分,就是10时5分。
出示7时30分。
师: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时针走过7,分针指向6,就是7时30分?出示12时45分、1时50分(填在书本上)
师: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不是整时钟时,要先看什么?(先看时针走过几。
)再看什么?(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分)
学生操作:6:05、9:35、11:55
三、游戏。
找朋友:
五、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学会认识钟表,就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
课件出示: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