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Clinical presentation
• Majority are symptomatic at presentation 1.肺癌生长引起局部症状 Symptoms related to lung
lesion 2.肺癌向邻近组织器官侵犯Symptoms from
intrathoracic spread 3.向其它脏器扩散 Symptoms from distant mets 4. 非转移性肺外表现 Symptoms from paraneoplastic
WHO divides lung cancer into 2 major classes based on its biology, therapy, and prognosis.
NSCLC accounts for more than 80% of all lung cancer cases, and it includes 2 形式转移:
远处 器官 转移
0期
IA期 IIB期
IIIB期
IV期
①局部直接蔓延; ②血行转移; ③淋巴道转移;
Symptoms from intrathoracic spread
Pleural or pericardial effusion Hoarseness Pancoast tumor SVC syndrome dysphagia elevated diaphragm
popular) Hepatic mets Brain mets
内分泌系统 柯兴氏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等 神经系统 多发性肌炎、Eaton—Lambert综合 征
肺癌和遗传是有相关性的,具有遗传倾向,但不是遗传性疾病;
在家族中有肺癌病人,本人又为长期大量吸烟者,应提高警惕;

肺癌ppt课件(图文)可修改文字

肺癌ppt课件(图文)可修改文字

周围型肺癌
生长在段支气 管以下,以腺 癌多见
临床表现(clinic representation)
✓ 咳嗽 最常见,早期症状,抗炎无效
A
早期—刺激性—顽固性、阵发性肿瘤增大—堵塞管腔—阻
塞性— 持续高音调,带金属音
✓ 咯血 占50-60%,持续性或间断性痰中带血,大咯血
少见占30%
✓ 胸闷或胸痛 持续性钝痛、 隐痛、胸部沉重感
发病率及死亡率
A
B
C
Cont
ent
发病率及死亡率
A
我国的调查报告:
➢ 肺癌死亡率90年代较70年代增加111.85% (1倍多)
➢ 肺癌在城市已跃居癌症死亡首位(男性首位, 女性仅次于乳腺癌)
C
15.9/10万人
死 7.17/10万人 亡 率
病因 (etiological factor)
A
C
1、吸烟
src、lck
抑癌基因--- P53、Rb、nm23、
P16
病理分类
按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化程度分:
1、 鳞状上皮细胞癌
A ① 最常见,占40-50%,
② 多中央型 ③ 易致管腔阻塞
1
④ 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⑤ 常见于老年人、男性,与吸烟有关
2、未分化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
2
C ① 占10-15%,多中央型
T2N0M0 T1N1M0 T3N0M0
分期
TNM
Ⅲa期
T3N1M0
Ⅲb期 剖剖胸胸探探查任查何T1T-,N33N,M2M00T4,
Ⅳ期
任何N,M0 任何T任何NM1
T2N1M0
诊断(diagnose)
肺癌分期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显示Pancoast瘤与毗邻血管、臂丛神经的关 系,在矢状与冠状位扫描优于横轴位CT
• 痰细胞学检查
• 阳性率为60%左有,高者达80%以 上。其中,约2/3的病变位于中央, 在支气管镜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
• 胸水细胞学检查
• 与 痰一样,阴性结果并不重要,但 肯定的阳性发现却非常重要
• 常用三种方法 •灌注扫描 •检查肺癌的转移灶 •亲肿瘤扫描 •直接提示肺部肿瘤 •吸入扫描 •间接提示肺部肿瘤
FDG-PET在肺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确定肺内病变的存在及性质 对肺癌患者进行临床TNM分期。 发现常规检查未发现的亚临床转移病灶。 判断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指导治疗方案。 肿瘤局部复发的早期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纤支镜检查除观察病灶外,主要目的在于钳 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对中央型 肺癌阳性率较高
• 胸内转移症状
• 胸水:血性胸水一般系肿瘤直接侵犯胸膜所致, 提示预后不佳
• 纵隔受累
• 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 • 压迫食管致吞咽困难 • 累及一侧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 • 肺尖部的肿瘤---Pancoast瘤,常常出现胸廓上口受累
的症状
*Pancoast瘤
支气管源癌,鳞癌为主,少数为小细胞癌。位 于肺尖部,常出现胸廓上口受累的症状,表现 为:1)胸腔上口软组织受累,合并邻近骨质破坏 和局部性疼痛;2)臂丛神经受累,引起患侧上肢、 手部疼痛,手部肌肉萎缩;3)支配头颈部同侧的 颈交感神经节受累,引起Horner综合征
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物质 如铀、铬、镍、铍、氡、砷、锡、 石棉等有致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棉。石棉工人发生 肺癌的危险是普通人的6~10倍
大气污染 可使肺癌的发病率提高2~3倍:肺癌死亡率在城市 高于农村

(医学课件)肺癌ppt课件

(医学课件)肺癌ppt课件
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功 能锻炼和咳嗽排痰方法,减
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 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参加肺癌康复俱乐 部等组织,与病友交流经验
,互相鼓励支持。
01
02
03
04
05
06
肺癌的研究与展望
最新研究进展
肺癌基因组学研究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 CT等)、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肺部疾 病,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 室检查进行鉴别。
03
肺癌的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X线检查
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
态等。
02
CT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 构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 助于肺癌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
探索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的新策略和方法。
3
肺癌转移与复发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肺癌转移与复发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 治疗靶点。
提高肺癌防治水平的建议
加强肺癌早期筛查
推广低剂量CT等早期筛查技术,提高早期肺 癌的检出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 疗服务。
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
制定并推广肺癌诊疗规范,提高诊疗质量和 效率。
揭示了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精准治 疗提供了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
针对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
肺癌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
低剂量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肺癌早期检出率。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肺癌的病理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类型
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占所 有肺癌的80%-85%。
如腺鳞癌、肉瘤样癌等,较为罕见。
小细胞肺癌
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 所有肺癌的15%-20%。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临床表现
早期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运动能力评估,了解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运动风险。
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有 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等。
开展呼吸功能训练
针对肺癌患者常见的呼吸问题,如呼吸困难、咳嗽等,开展呼吸功能 训练,如深呼吸、咳嗽训练、呼吸肌锻炼等。
06 肺癌的预后与随 访管理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01
02
03
04
肿瘤分期
早期肺癌预后较好,晚期肺癌 预后较差。
组织学类型
腺癌、鳞癌等组织学类型对预 后有影响。
分子特征
基因突变、表达异常等分子特 征对预后有预测价值。
治疗方式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 对预后有影响。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式制定随 访时间,一般术后2年内每3个月 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
分期
肺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一 般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其中I期为早期,IV期为晚期。不同分期的肺癌 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肺癌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谢谢
护理措施
肺癌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服务。
护理措施包括日常护理、病情监测、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等,同时还需要关注 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爱。
日常护理包括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保持身体卫生和口腔清洁等;病情监测则是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则是针对患者的具体 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肺癌。
控制措施
早期筛查
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等手 段进行早期筛查,发现 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规范诊疗
建立肺癌诊疗规范,提 高诊疗水平,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开展肺癌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科研支持
03
CHAPTER
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 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适用情况
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 者。
效果
手术切除肿瘤,治愈率较 高,但需根据病理结果进 行后续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类型
效果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 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技术,可进一步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 分子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分期与分级
分期
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 况等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分 期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

肺癌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肺癌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肺部MRI平扫
弥散加权成像(DWI)
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肺部病变 的显示效果优于CT。
可反映病变内部水分子扩散情况,有 助于判断病变良恶性。
增强MRI扫描
可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 确性。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01
可同时显示病灶的代谢和解剖信息,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SUV值测定
痰液肿瘤标志物
如端粒酶、突变型p53等,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组织/细胞学肿瘤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标志物,如TTF1、NapsinA等,用于肺癌的分型和鉴别诊断。
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EGFR基因突变检测
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 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进行靶向治疗。
ALK基因重排检测
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ALK抑制 剂治疗,如克唑替尼等。
ROS1基因重排检测
ROS1阳性的肺癌患者可使用ROS1 抑制剂进行治疗。
其他基因突变检测
如KRAS、BRAF等基因突变,可为肺 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预后信 息。
免疫组化检测与应用
PD-L1表达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用于预测免疫 治疗的效果和选择合适的患者。
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但近 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明显高
于不吸烟者。
危险因素与预防
吸烟
职业暴露
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主动 吸烟和被动吸烟。预防肺癌的首要措施是 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
某些职业如矿工、石棉工人等长期接触致 癌物质,肺癌发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 职业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麦细胞癌。
• 4.大细胞癌:此型.肺癌甚为少见。约半
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细胞大,胞浆丰富, 胞核形态多样,细胞排列不规则,呈片形 或条索状。大细胞癌分化程度低,常发生 脑转移,预后差。
• 此外,少数病例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 癌肿组织,如腺癌内有鳞癌组织,鳞癌内 有腺癌组织或鳞癌与小细胞癌并存,这一 类癌称为混合型肺癌。
.
• 2.职业与肺癌:某些工业生产及矿区职 工肺癌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长期 接触石棉、铬、镍、铜、锡、砷、铀等放 射性元素有关。
.
• 3.大气污染与肺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表明,肺癌的分布规律是:工业发达、空 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高于工业不发达地区, 城市居民高于农民,近郊高于远郊。这可 能是与煤和石油燃烧后释放出二氧化硫、 煤焦油、特别是3,4-苯丙芘等可致癌的有 害气体,直接作用于和环境空气接触面积 最大的肺脏,使其成为致癌因素的靶器官。
.
• (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组织学分类 较为繁多,临床上通常分为:
.
• 1.鳞状细胞癌(鳞癌):在肺癌中最为 常见,约占50%,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 鳞状上皮、近肺门多为中心型。虽然鳞癌 的分化程度不一,但在常见的各型肺癌中 此型生长速度较缓慢,病程较长;通常首 先经淋巴管局部转移较多见,血行远处转 移发生较晚。对放疗及化疗均较敏感,因 此其五年生存率相对较高。
肺癌
.
• 肺癌(lung cancer)大多数发生于各级支 气管粘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亦称支气 管肺癌,(bronchopulmonary carcinoma) 临床上则通称为肺癌。
流行病学与病因
• 流行病学概况: •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肺癌的死亡率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癌侵袭过程
肿瘤侵袭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生长部位突 破基底膜和/或细胞外基质屏障,侵犯毗邻的 正常组织。 肿瘤侵袭包括3个步骤: (1)肿瘤细胞附着; (2)基质成分的蛋白水解; (3)肿瘤细胞通过基质缺损发生迁移。
肺癌细胞转移
• 淋巴道转移 癌细胞进入淋巴管的2种方式, 即淋巴管渗透和栓子形成,尤以后者为重要。 • 血道转移 肺癌发生血道转移常见,常引起 全身广泛转移而致死亡。肺癌经血道转移的亲 器官性不明显,可至全身各个部位,但其发生 频率仍有差别,最常见的部位依次是肝、肾上 腺、骨及脑。 • 种植转移 种植扩散主要有2个发生机制: 自发性种植、医源性种植。种植转移没有特别 的优先部位,仅由于力学的原因最先累及膈面 、肋膈角和椎旁沟。
手术机会


较大
放化疗敏感
2010国际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 、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 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 Tis:原位癌
T1期
• T1a 原发肿瘤最大径≤2cm, 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 累及主支气管;或局限于气 管壁的肿瘤,不论大小,不 论是否累及主支气管,一律 分为T1a 。 • T1b原发肿瘤最大径>2cm, ≤3cm • 分2级原因在没有淋巴结转移 的患者中T1a 和T1b的5年生存 率差4%。
T 2期
• • • • 肿瘤最大直径>3cm,≤7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肿瘤距离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 合并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未侵犯 到单侧整个肺
根据肿瘤大小T2分为 T2a( >3cm , ≤ 5) T2b( > 5cm,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膈肌麻痹—压迫或侵犯膈神经
声嘶—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压迫上腔静脉
持续胸痛、胸膜腔积液—侵犯胸膜及胸壁
吞咽困难、支气管胸膜瘘—侵入纵隔、压迫食管
颈交感神经综合征—压迫颈交感神经
8
五、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肿瘤远处转移症状
脑:颅内压增高、脑疝 骨:局部疼痛及压痛 肝:肝区疼痛、黄疸、腹水、食欲不振 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9
五、临床表现(肺外表现)
(副癌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 非肿瘤转移,浸润所致肺外表现: 1.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多侵犯长骨远端。 2.内分泌紊乱: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样物、ADH。 3.神经肌肉症:小脑皮质变性、脊髓小脑变性、周 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肌病。
腺癌:占25%,女性多见,多为周围型 大细胞癌:约占1%,多为中心型肺癌
• 小细胞癌:又称燕麦细胞癌。约占20%,多见于
40岁左右有吸烟史的男性,中心型多见,恶性程 度最高,预后最差。
6
五、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原发肿瘤引起的早期症状
咳嗽:最常见,刺激性干咳
血痰
胸痛
胸闷、发热
• 原发肿瘤引起的晚期症状
18
(五)其他检查 1、B超检查:有助于远隔转移的了解肾上腺、 肝、脾、腹腔淋巴结及锁上淋巴结等。 2、全身骨ECT检查:有骨痛的病人应做骨 ECT检查。 3、头颅CT检查:疑有脑转移者应进行头颅 CT检查。
19
鉴别诊断
中央型——淋巴瘤、支气管淋巴结核 周围型——结核瘤、炎性假瘤、肺脓肿 肺泡癌——粟粒性肺结核 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炎
11
六、诊 断
1、肺癌的定位诊断:即通过影像学的方法所 获取的有关肺癌的诊断,是肺癌诊断的基础。
2、肺癌的定性诊断:即通过细胞学或病理组 织学的方法所获取的有关肺癌的诊断,是肺癌诊 断的关键,是疾病的判决书。
12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透、胸部正侧位。 中央型:肺门或纵隔影增宽,或伴有肺不张。 周围型: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类圆形阴影。
4
四、病理分类
病理分类:按生长部位
• 中心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 位置靠近肺门
•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在肺周 围部分
5
四、病理分类
病理分类:按细胞形态及分化程度 • 非小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鳞癌):约占50%,多见于老年男 性,与吸烟关系密切,中心型多见,最常见。
16
(三)细胞学检查 1、痰细胞学检查:无咳嗽咳痰者,可采用雾 化引痰法。 2、胸水癌细胞学检查:血性胸水的癌细胞学 检查阳性率较高。 3、经皮穿刺细胞学检查:体表肿物或淋巴结 穿刺、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 4、纤维支气管镜的咬检或刷检的涂片细胞学 检查。
17
(四)活体组织学检查 该方法可明确获得病理组织学的定性诊断: 1、转移淋巴结的活检。 2、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 3、经纤支镜的活检。 4、皮下转移结节的活检。 5、胸膜活检。 6、开胸探查、术中冰冻切片活检等。
2、胸部CT检查: 中央型:支气管腔内呈息肉样病灶或管腔狭窄,常伴有管
外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可为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缘清楚,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 周围型: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结节或肿块影, 密度多为均匀或可有分叶,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呈毛 刺状。
3、胸部MRI检查。 4、PET和PET/CT检查。
10
4.类癌综合症:燕麦细胞癌多见。分泌5-HT、 缓激肽、儿茶酚胺等导致颜面及上肢躯干潮红、 腹痛、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等。
5.高钙血症:鳞癌多见,肿瘤转移或分泌甲 状旁腺素相关蛋白所致。表现为厌食、恶心、 呕吐、体重减轻等。
5.其它:黑色棘皮症、皮肌炎、硬皮症等。 这些肺外表现可发生在肺部表现之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1
一、概念
原发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简 称肺癌(lung cancer) 。
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化治疗是提高 生存率的关键!
2
二、流行病学
•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首位。
• 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迅速增长, 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男性多。
13
肺门肿块
反S征
14
15
(二)内镜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诊断中最重要 的检查手段之一,总的确诊率可达80%-90%。 对肺癌支气管侵犯的定位,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有 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2、纵隔镜检查:是观察气管周围病变和淋巴 结并加以活检的一种有创性诊断方法,也是肺癌 临床分期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3、胸腔镜检查:是微创外科技术,对肺癌的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越来越重要。诊断上主要 适用于:胸膜病变,恶性胸水及肺的弥漫性病变 等。
22
原发肿瘤(T)
•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 径>3cm; 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 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 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 预计2025年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肺 癌大国。
3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1.吸烟:苯并芘、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 2.职业致癌因子:石棉等。 3.空气污染:大小环境污染。 4.电离辐射:α 射线、X射线等。 5.饮食与营养:β胡罗卜素缺乏等。 6.其它,结核,病毒感染等,内分泌失调等因素。 7.遗传和基因改变:上述外因诱发细胞的恶性转 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变。
20
七、肺癌TNM分期
(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21
原发肿瘤(T)
•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 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 Tis:原位癌。 •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
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 有累及主支气管)。 • T1a:肿瘤最大径≤2cm。 • T1b:肿瘤最大径 >2cm且≤3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