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5.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仪器连接C.加入药品D.收集气体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8.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
已知:2HCOOH CO +H O 60~80 浓硫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B .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 .装置丁既可检验CO 2,又可收集COD .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 气体速率减小9.如图是CO 与CuO 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 被还原为CO 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必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B.食盐水和蒸馏水:过滤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肥皂水3.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酒精蒸发,分子体积增大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于制汽水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作烟花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用作燃料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用活性炭吸附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干冰用作致冷剂7.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
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备气体C.收集气体D.验满气体3.下列关于对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4.把8g碳和16g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密闭容器中有()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6.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A.发展和利用太阳能B.植物的呼吸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含碳燃料的燃烧7.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8.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只有空气的1/7。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10.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 CO2可以使人窒息B. 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 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1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装置II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装置III、IV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D.装置V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12.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一套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B.锥形瓶里加入大理石,分液漏斗里盛放稀硫酸,可以制取二氧化碳C.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气体D.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实验台上1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题练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题练(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A.市区尽量开车出行B.四层以下乘坐电梯上下楼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D.夏天空调温度调至18℃2.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A.还原B.吸附C.导电D.消毒3.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CO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4.(湖南邵阳,改编)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煤炉旁放一盆水来防止CO中毒是不科学的5.(陕西)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中,有错误的是()选项共性差异性A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B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C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D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6.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检验性质7.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它采用了当前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二氧化碳固体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8.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总体相等),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试题(含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试题(含答案)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2.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D.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下列方法中,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B.用澄清的石灰水试验 C.观察颜色 D.闻气味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5.对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1/ 91/ 9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图,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B.制备C.收集D.验满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B.锥形瓶C.酒精灯D.集气瓶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金刚石用于钻头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氧气用于炼钢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铁钉表面生锈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C.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D.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10.下列方法中,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颜色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单选题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的是A.⽯墨⿊⾊质软,⽤于⽣产铅笔芯B.⾦刚⽯硬度⼤,⽤于切割玻璃C.稀有⽓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D.⼆氧化碳密度⼤,⽤作制冷剂2.⽣活中的化学。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组是( )A.A B.B C.C D.D3.⼲涸深井底部⼆氧化碳浓度较⼤,是因为()A.井底放出⼆氧化碳B.⼆氧化碳不与氧⽓反应C.⽯灰⽯受热分解D.⼆氧化碳密度⽐空⽓⼤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某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则该物质A.⼀定是⾦刚⽯B.⼀定是⽯墨C.⼀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混合物6.⼀种叫“⼲⽔”的物质。
每个“⼲⽔”粒⼦是外层包上⼆氧化硅纳⽶粒⼦的⼩⽔滴,成分95﹪仍是“湿⽔”,它吸收⼆氧化碳的能⼒⽐普通⽔⾼3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纯净物B.“⼲⽔”就是“⼲冰”,可⽤于⼈⼯降⾬C.“⼲⽔”的应⽤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D.“⼲⽔”中的微粒已停⽌运动7.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碳、⼀氧化碳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利⽤⼆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空⽓⼤的性质,在⽣活中常⽤于灭⽕C.碳不充分燃烧产⽣⼀氧化碳的过程中没有热量放出D.碳在⾼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刚⽯的硬度⼤B.⾦属铜能导电C.纯净的氮⽓是⽆⾊、⽆味的⽓体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和过氧化氢B.铜⽚和铜丝C.⾦刚⽯和⽯墨D.⼀氧化碳和⼆氧化碳10.下列除去杂质的⽅法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B.⼀氧化碳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不同C.⾦刚⽯和⽯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不同D.⾦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和镁原⼦的最外层电⼦数不同1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化碳⽓体时⼀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密性;②连接发⽣装置;③加⼊⼤理⽯;④加⼊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将金刚石加工成钻石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将CO2制成干冰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A.无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红色3.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碳,下列关于炭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摆放炭雕时必须远离火种D.将制炭雕的下脚料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潜水、航天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金工业5. 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6.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Y可以用于制取CO2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7.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SO2B.CO2C.N2D.CH4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9.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给大棚蔬菜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B.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加入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C.冬天,有一家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全家中毒D.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死亡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鉴别物质方法不可行的是( )A.A B.B C.C D.D2.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
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O2B.N2C.SO2D.CO2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仅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4.如图是CO 与CuO 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 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5.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发生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⑥⑤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6.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易挥发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在软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D.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纸花上喷稀醋酸,纸花变成红色8.在一定条件下,4g 碳和12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A.CO2B.CO C.CO 和CO2D.CO2和O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B.红磷和白磷是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D.点燃混有氮气的氢气会爆炸10.用黑墨水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褪色,这是由于碳A.具有还原性 B.具有可燃性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不溶于水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题含答案1. 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迷信家们还分解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构成多种单质;②单质能够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讨具有宽广的前景,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 两份质量相反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响全部生成一氧化碳。
那么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 A.3∶4B.3∶8C.2∶1D.1∶23. 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停止比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气体发作装置能够相反 B.反响条件相反C.气体搜集方法能够相反 D.反响的基本类型相反4. 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协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5. 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应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用来消费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协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6. 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画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C.碳在氧气中熄灭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是招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7. 以下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8. 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9.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响制取乙炔(C2H2),该反响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愈加猛烈,所选发作装置最适宜的是( )10. 科研人员研收回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作反响,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增加碳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2.下列关于对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3.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
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
正确的一组是()A.AB.BC.CD.D4.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5.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表现氧化性D.二氧化硅是还原剂6.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中子7.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A.吸附B.溶解C.过滤D.结晶8.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 和CO2B.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C.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11.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解析)
化学人教版(2024)9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氢气B.一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2.“碳元素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石墨、金刚石、60C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杂质D.碳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2O——2个氧元素B.3OH-——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C.H2O——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C60——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氮气B.金C.金刚石D.氯化镁5.下列宏观现象或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C.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不同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6.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活性炭除去冰箱里异味C.金刚石琢磨成钻石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钻石7.科学家通过“祝触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B.火星和地球的大气成分相同C.火星大气中不含有稀有气体D.木条不能在火星大气中燃烧8.下列有关含碳元素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黑色固体B.固态二氧化碳常被称为干冰C.都没有可燃性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9.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N2C.CO D.H210.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燃烧更旺、火焰熄灭、继续燃烧,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11.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材制活性炭B.石墨导电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木材制筷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2.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3.图中属于有毒气体的是()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间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C.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D.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5.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大气污染物B.都能与水反应C.都能还原氧化铜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7.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8.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9.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11.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及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潜水、航天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金工业3.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a4.将少量“碳酸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5.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含有氮元素的肥料)使用6.实验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
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D.可能是一种碳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单质组成的混合物7.碳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9.2的操作及现象是()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二、填空和简答题(共58分)11.(10分)认识世界、研究物质都是一分为二的。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2.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选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项A试验石墨的导电性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B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C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隔绝空气,高温处理D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A.A B.B C.C D.D3.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说法正确是A.①、②、③、④都变红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4.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纵坐标表示的量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间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②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③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④装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塑料瓶通入石灰水时间密闭装置内的压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在密闭容器中3克碳和7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稀硫酸中加入石灰石,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2.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正确的是()A.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为了达到“低碳”出行的目的应当禁止使用机动车D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除去MnO 2中少量KMnO 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硬水软化 过滤A .AB .BC .CD .D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氢气用作燃料B .红磷可制作烟幕弹C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7.有CO 、2CO 和2N 的混合气体100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使混合气体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 .30gB .50gC .80gD .100g8.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 2 、O 2与CO 2 。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知识归纳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2、下列相关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说明结构决定性质B.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4、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D.H2O2溶液中加入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MnO2是催化剂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钙元素和钡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7、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是A.沉降B.蒸馏C.消毒D.吸附8、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干冰作制冷剂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金刚石切割玻璃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用石墨制取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CO2与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在一定条件下,CO2与C可以相互转化10、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混合气体(括号中为杂质),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杂质实现净化的是A .()22CO OB .()2O COC .()22O HD .()2H CO2、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 3、归纳和整理是化学学科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后,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知识整理,其中合理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它的化学性质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 5、只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A.O2B.CaCO3C.CO2D.H2O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7、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蒸馏水和MgCl2溶液—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B.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入过量氧气,点燃C.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D.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加二氧化锰,观察产生气泡情况8、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B.金刚石和石墨都能燃烧C.CO2和CO都有毒D.CO2和CO都能溶于水9、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0、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干电池电极B.氨气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氮肥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D.固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的“二维价类图”可有效帮助我们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高效进行化学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1.经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取方法。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图中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3)改正后,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氮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2.走进化学实验室会给你带来无限乐趣。
现有如下装置,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
(2)连接装置A和D,可制取一种熟悉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要干燥制得的气体,可将气体通入F装置,F装置中应该装入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
(3)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________ 。
选择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虽然操作简单,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将该装置进行简单改进后就可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
3.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下列仪器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用于固定和________各种仪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实验装置连接完毕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为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该仪器,正确固定该仪器的方法是________。
(4)如果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可另外选配导气管、乳胶管)。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________和________(填仪器对应的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可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则药品选择大理石和________(从现有药品中选择)。
(3)若选择水槽来组装气体收集装置,所收集气体应________(列举一条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A装置与C装置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请写出一个利用A 装置此优点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金属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金属锌和金属铜都能与浓硫酸反应制SO2气体。
欲制取一瓶纯净的SO2气体,最好选择金属________(填“锌”或“铜”),选择理由是________。
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
实验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f”“j”“h”或“i”)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H3,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7.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A中试管内还需塞上一团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写出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________。
收集氧气可选__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对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通常用________(填“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8.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1)(探究思路)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
(4)(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序号实验设计①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②?③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5)“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
(6)“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7)(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填字母序号)A.设计对比实验B.控制实验条件C.获取事实证据D.逻辑推理判断(8)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任写1条)。
9.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2)该小组将制取的O2和CO2(各一瓶)混淆了,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区分。
(3)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
据此,该小组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甲、a→b→c乙、b→a→c丙、c→a→b10.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相关性质。
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_。
(4)持续通入CO2,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________。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性质有________。
1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1)(实验记录与分析)(2)(反思与拓展)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________。
(3)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________。
(4)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方法________。
1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CO2中混有什么杂质________?(3)为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j。
(4)用F收集CO2,j为进气口。
请将F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1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获得。
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若要证明b 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________。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1)试管;长颈漏斗(2)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3)A;C或E;2KClO3Δ__2KCl +3O2↑(4)B;催化;2H2O2MnO2_2H2O + O2↑(5)CaCO3 + 2HCl = CaCl2 +CO2↑ +H2O;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6)AD2. (1)锥形瓶(2)2KMnO4加热__K2MnO4 + MnO2 + O2↑;浓硫酸(填符号不得分)(3)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二者缺一不得分);B装置中再安装一个注射器(或改用装有分液漏斗的双孔塞等合理答案均可)3. (1)铁架台;支持(2)①②⑦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2KMnO4Δ__K2MnO4+ MnO2+ O2↑;①③④⑤⑥;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没等装置内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或没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或高锰酸钾中混有易分解产生气体的杂质或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4. (1)D;G;2KClO3MnO2__Δ2KCl+3O2↑(2)长颈漏斗;稀盐酸(3)不易溶于水(或不与水反应)5. (1)铁架台;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B;D(填“F”或“D或F”均可)(3)Zn+H2SO4=ZnSO4+H2↑或CaCO3+2HCl=CaCl2+ H2O+ CO2↑(答案合理均可)(4)Cu;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变成稀硫酸,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使得SO2不纯,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6. (1)铁架台(2)BD;2H2O2MnO2__2H2O+O2↑(3)C;j(4)A7. (1)长颈漏斗(2)棉花;2KMnO4Δ__K2MnO4+MnO2+O2↑;将导气管另一端浸入水中,点燃酒精灯加热,看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发现有水被倒吸入导气管,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或E;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3)BE;CaCO3+2HCl=CaCl2+CO2↑+H2O;澄清石灰水8.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前三种体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答出一种即可,后三种体现能量变化的宏观现象不写不扣分)(2)不能(3)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4)稀盐酸(或稀硫酸、磷酸等其它非氧化性酸均可)(5)向第二朵纸花喷水(6)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表述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等实验结论形式的不给分);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②③不变红④变红;(7)A,B,C,D(8)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 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