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

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

二、 关于优秀古典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历史意 义 希腊艺术“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在不 平衡理论基础上引申出的来的难题,为探 究一切经典艺术审美价值的超越性本质意 义开拓出新的理路。
(一)希措艺术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又具有“超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典范性 产生于某一时代并与一定历史形式相关联 的优秀古典艺术,为什么没有伴随旧的时 代逝去,反而显现出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 甚至成为后世艺术的范本?
恩格斯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歌德的世界观 和创作及其社会思想根源,指出歌德对当 时德国的态度的两重性;另一方面,格律 恩不过是借用歌德的“权威”,通过歪曲 歌德的方式来宣扬自己的反动的政治思想 而已。
(2)白尔尼为代表的“青年德意志”文学派别, 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或激进民主主义立场出发, 竭力颂扬席勒而贬低歌德。 观点:责备歌德不是自由主义者,没有爱国主义 良心,对德国的解放漠不关心,创作中缺乏自由 主义的倾向等。 恩格斯的批评:这些批评虽不乏合理成分,但由 于只从某种政治、学派的立场出发,忽视了艺术 的特点,缺乏历史主义态度,因而失之褊狭、简 单。
再次,从逻辑上讲,那种把文艺的一般规 律(或曰外部规律)与特殊规律(或曰内 部规律)截然分开,断言马克思主义只涉 及了前者而未涉及后者的说法也是说不过 的。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因 素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把美学、 文艺学理论建构与文艺事业作为无产阶级 历史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 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特殊形态反映了二 者内在的紧密联系。 绝不能把文艺事业与美学、文艺学理论的 这一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狭隘地理解为文 艺充当“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文艺是单 纯的“阶级意识形态宣传”。
其次,从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文艺文 献本身来看,只要不带偏见,认真研读,人们就 会发现,这些文献不是仅仅重复历史唯物主义一 般原理,而是深入到审美——艺术领域内部,相 当充分而精微地论述、探讨了文艺自身种种特殊 的性质和规律。 美的本质、文学中的人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 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希腊艺术为何具有永久的 魅力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揭示文学作品的阶级性质和社会意义,引导文学创作朝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是推进文艺革命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其矛盾的两个方面决定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

基于这两个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对文艺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包括文学作品的阶级分析、审美分析和文艺批评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文学作品的阶级分析揭示其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通过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阶级利益和阶级观点,可以深刻认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社会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审美分析揭示艺术作品的内在规律和美学价值。

审美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从艺术上的价值及其构成方式进行分析。

作品是否具备思想性、艺术性、象征性和感受性等方面,以及艺术手法是否创新,表现是否真实,风格是否独特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评价。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文艺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文学作品主要就是评价其历史地位和社会意义。

在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其社会影响,也要考虑其艺术价值和与时代的联系。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

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和思想分析,还要注重揭示文学作品与当代社会和人民的联系。

同时,也要深化对文艺作品的审美分析,推广优秀文艺作品,提倡文艺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同时,随着网络文学的大量涌现,人民对文学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要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理论以及符合新的实践需求,为推进新时期文艺工作做出贡献。

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3)倾向性内涵的发展: A、马克思、恩格斯:作家的政治倾向性 具体体现为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B、普列汉诺夫:把倾向性、政论性、阶 级意识联系起来。 C、列宁:作家的倾向性和艺术创作之间 是矛盾的,作家本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倾 向性,决不等同于艺术作品里客观显示出 来的倾向性。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3、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运用意识形 态的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和思 想形态。(比如葛兰西强调意识形 态的实践功能,认为正是意识形态 创造了主体并使他们行动。)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二、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的内涵 1、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模式: 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围绕它而运作 —— 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制 度、法律设施和国家权利等)——意识形 态(体现前者利益的哲学思想、历史观念、 价值导向、道德理想、审美趣味、文学艺 术等)
D、巴赫金:任何艺术符号都充斥着倾向 性,都是意识形态角斗的战场。 E、阿尔都塞、马歇雷:倾向性是意识形 态的二元性: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与艺术 文本中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2、离心结构 文学文本具有内在不协调的离心结构特征。 (1)理论思路: 作家生活在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 并不是自己自发地产生意识形态,而是无 意识地接受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当他创作 时,就与这个意识形态氛围产生一种材料 加工的关系。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社会意 识形态在他的视野下成为一种客体对象, 加工的结果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意识形 态,而成为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4、后现代主义文学意识形态批评形态: 代表人:伊格尔顿、杰姆逊 主要思想:认为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 产,特别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然 而,文学并非直接反映意识形态,它与意 识形态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生产的关系。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一、文学批评的类型文学批评的类型是文学批评原则的具体运用的结果,是指文学批评论著所体现的评价取向形态。

1、鉴赏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鉴定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文情趣、审美品位和笔墨韵味的批评类型。

2、认知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学理地评析文学现象、体现认知冲动的批评类型。

3、实用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从社会教化效果评论文学现象、适应社会整合需求的批评类型。

4、消遣性批评是一种侧重于报导文学的相关新闻轶事、投合读者休闲需要的批评类型。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是指文学批评过程所呈现的批评视角、阐释重心和评价系统等的综合轨迹。

1、传记批评方法一种注重探寻作品与作者经历和人格的联系的批评方法。

2、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一种通过考察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评价作品的批评方法。

3、感兴批评方法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批评方式。

4、语言批评方法一种依托现代语言学而发展起来的关注文学的语言组织及其在文化中的功能的批评方法。

20世纪初期关注“文学性”及“陌生化”的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20-50年代注重文本语言分析的英美“新批评”20世纪50-70年代运用语言学模型从事文学的语言结构分析的法国结构主义20世纪60-80年代致力于文本“解构”的法国和美国的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

5、心理分析批评方法20世纪由弗洛伊德开创的从事文本无意识语言分析的批评方法。

弗洛伊德,荣格,拉康6、读者反应批评方法20世纪70-80年代盛行于德国和美国的一种以读者接受为重心的批评方式,强调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解释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或反应及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动作用。

德国:“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美国:“读者反应批评”菲什、卡勒7、意识形态批评方法8、20世纪60-80年代欧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注重文学的意识形态特性和社会政治效果的批评方法。

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法国的阿尔杜塞美国的杰姆逊英国的伊格尔顿9、文化批评方法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注重文学的文化特性的批评方法,它是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在北美及世界上其他地区扩展的结果。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美学观和历史观的结合。

恩格斯曾两次提到自己的批评原则,一次是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说过的:“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另一次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指出的:“我是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

由此可以得出,恩格斯的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

“美学观点”即分析作品时的艺术尺度,“历史观点”即历史主义的文艺研究方法,把作家作品放进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和评价.首先、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还是其他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最基本的都是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评论,所以,对于一切审美的作品,应该是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看它是否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是否具有美的结构形态和形式韵味,能否充分地显示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

从恩格斯评论《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文中,可以看出美学观点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涉及到:作家应当有“从心底出现的较正确的美感”;博学、敏锐、“有血有肉”“活泼"的“天性";把作家“推向实际生活的”气质、精力和“精神意向"等等。

这些思想内涵都是影响文学作品质量的关键,如果在批评文学作品的时候忽略了美学角度,则是对作品审美鉴赏的一大遗憾,同时对于批评人来说,批评观点也会有所狭隘。

其次、一切文学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有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衡定作品又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就必须要有历史的观点.恩格斯曾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阐述过历史结构与思想结构的关系。

恩格斯认为,历史结构当中的物质结构影响决定思想结构。

历史结构中的经济结构影响和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具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说体系,其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文学批评领域,马克思主义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包括文学。

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

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作品时,需要考虑其背后的经济基础,以及作品对于社会风气、阶级关系等的反映。

2. 阶级斗争与文学: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文学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强调对文学作品中阶级关系的敏感度,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等,揭示作品对阶级斗争的态度和立场。

3.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文学作为历史的产物,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文学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注重对作品所处历史时期的分析,以及作品对历史的反映和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的影响1. 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强调了对文学作品中阶级关系的分析。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行为等,可以揭示作品所表现的阶级立场和社会现实。

这种阶级分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

2. 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也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象、问题的揭示和剖析,文学批评可以成为社会的一种监督机制,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 创作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家的创作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文学作品又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形成一种相互关系。

这一观点对文学创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争议尽管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批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争议:1. 过度经济化:一些批评家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文学批评中过度强调经济基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简答题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13什么是话语?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53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54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55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56什么是期待视野,其有哪些层次?57接受动机主要有哪些?58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59共鸣是产生的三个因素是什么?60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与净化、领悟有什么区别?61历史上出现过几种文学批评形态?6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63文学批评家的职责有哪些?64怎么理解文学批评家的素养?六、论述题1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

的 日本翻译 或介绍 的马恩著 作和
思 想 。如 10 年 中国留 日学 生主 91 办的 《 泽书汇编》 杂志刊登 的 日
发展期 :1 7 年 以来 至今 。这 四 99
的 是 它 在 知 识 谱 系上 的未 完 成
性 ,理 论接受上 的未完成 性 ,理 论建构 上 的未 完成性 。这一 未完 成性应 在三个参 照维度 之下来 观
照 :第 一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学 批 评
个时期各 具特征 :奠基 争鸣期 侧
重 于 马 克 思 文 艺 批 评 的 引 进 和 介
本学 者贺 长雄 在 《 代 欧洲 史》 近
介 绍 的 马 克 思 和 欧 洲 社 会 主 义 学
绍 ,同时发生 了几次大论 战 :新 文学 阵营和文化 复古派 、保 守派 的论 战 ,新文学 阵营和 国粹 派 的
和方法论 。
根据理 论传播来 源 的变 化和
中国社会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马
克 思 主 义 文 学 批 评 的 发 展 大 致 经
不 可穷也 ,故受 之 以未济 。 2 ”[ 1 但
我们这 里提 出马克思主 义文学批 评 的中国形态 的 “ 未济 ”不在 于 强调不 可穷尽性 ,而在 于强调 它 的未完 成性 。所 谓马克思 主义文 学批评 的 中国形 态 的未完 成性指
说 ,陈望 道从 日文 转译 的 《 共产
在 中国发展 的历 史谱 系来看 ;第
二从 马 、恩哲学 问题域 中的文学 批评特 质来看 ;第三从 西方 马克 思主义 和马克思 主义学 的理论建 构性来 看。

党宣 言》;第 二从 俄 国和 苏联 译
介 马恩学 说研究介 绍书籍 和文章 及 马恩全 集。如 布哈林与普 列奥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第八章文学批评知识要点: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和意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和发展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文学批评的主体文学批评的写作学习重点:认识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类型和方法学习难点:认识语言批评方法的特点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及其意义一、文学批评的含义和性质(一)文学批评的含义:人之异于禽兽者有理性、有智慧,他是知行并重的动物。

知识研究的系统化,成科学。

综合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建立宇宙观、人生观,就是哲学。

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

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

文艺从它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

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

《神曲》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

《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的信仰。

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宗白华《美学散步》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主流与非主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表现: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相互渗透情感性与认识性二、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结论:1.文学批评是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统一。

既要客观地认识文学批评对象,又要从人与社会发展的立场做出价值批评。

2.文学批评要坚持反映论,但要借鉴建构论的观点。

1.文学批评既是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又超出文学理论的范围,既要遵循文学理论规律,又丰富了文学理论的内容,促进理论更新。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理论1、新历史主义批评,无疑就是当今号称后结构主义的令人眼光缭乱的各种批评思潮中,与马克思主义最有缘份的一种。

“新历史主义”一词算来并不很新。

早在1972年,一位名叫威斯利·莫里斯的批评家,就出版过一部名为《走向新历史主义》(Toward a New Historicism)的文字批评著作。

之所以取名为“新历史主义”,作者说,是因为他发现本世纪美国批评的很大一部分,是从根本上渗透着一种历史主义态度。

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向。

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

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

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突破了文学学科的森严壁垒,拓展出多维的研究空间,走向开阔的跨学科研究。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具有既消解又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性。

所谓历史的“本来面目”只不过是作者的历史观念的自我塑造的产物,只不过是意识形态对尘封的僵死的史料进行选择、编织、阐释和重塑的结果。

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显示出对所谓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

2、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理论基础: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3)性欲学说4)精神分析学说,在本世纪初,阿德勒和荣格修正的重点在于幼儿性欲学说;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为代表,创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

3、原型理论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

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原始意象一词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

文学概论第二章

文学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的五个要点有着 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 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系统。
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 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 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 一种交往对话。 文学活动的性质:生产审美意识形态的活动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 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世界 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即外部世 界——引者)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 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P19)
讨论:如何看待‚文学反映论‛?
三、艺术生产论
(1)艺术作为生产,不再以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指艺术形式—— 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 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8) (2)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的一定繁盛期不与社 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 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 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 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 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 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 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 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 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 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 它们就被解释明白了。”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视角。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定阶级意识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析其对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的影响。

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其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分析其如何通过艺术形象和语言表现来打动人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还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发现其社会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阶级性等特征。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文学批评观以《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为中心雷蒙德·威廉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观。

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文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评价。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批评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与其所处历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真实反映和折射社会历史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则注重揭示文学作品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认为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社会内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性反映。

它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物。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文学作品所体现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揭示了文学作品与社会的根本联系。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注重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性,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矛盾与冲突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作品内部的矛盾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揭示作品的创作动机、主题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作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作批评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形式的评价。

它强调作品的社会实用性和创造性,关注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创新。

在作品的社会实用性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必须能够揭示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社会成员的命运。

作品应该追求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以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同时,作品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共鸣。

在作品的创造性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作品应该能够突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创作方式,展现作者独特的思想和美感。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求作家对社会现实有独到的洞察和理解,通过艺术的创造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简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分析的方法。

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要为人民服务,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要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将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基本原则1.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因此,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都受到历史的制约,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2.阶级分析。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阶级分析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和意识形态。

因此,文学作品的评价必须从阶级立场出发,揭示其阶级性质和立场倾向。

3.社会批判。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社会批判,揭示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学作品应当关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反映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二、主要内容1.文学作品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关系。

文学作品不是脱离社会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必须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2.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阶级性质,认为不同阶级的作家和读者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文学作品的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会影响其内容和形式,必须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

3.文学作品的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历史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都受到历史的制约,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三、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本章概述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狭义文学批评和广义文学批评的区别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

二、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

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

它体现在实事求是:“实事”指文学现象,它独立于批评主体而客观存在;“是”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文学思潮的倾向和它们的形成与传播所反映的文学规律;“求”就是批评主体通过全面的观察、设身处地的体验、冷静的研究,如实地揭示客体的品质和它所反映的规律。

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

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把逻辑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

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

三、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

实证性强调客观事实,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是文学批评的根据,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包括作品的文字、写作时间、初次发表时间和发表方式,作者的有关材料,批评家都应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功夫搜集和鉴别。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实践形态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实践形态

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 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 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形态的主要方
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 础是 马克思主 义的实践唯 物主义; 它不仅仅是认识论, 而且是包括 实践本
体论 、实践 认 识论 、实践辩 证 法、实践价 值 论 的 整 体 。 马克 思主 义 文学批 评 中国形 态的理 论 形 态主要 是 : 艺术 生产 论 、
0n t he Chi ne si s t l i t e r a l c r i t i c i s m
——p r a c t i c a l f o r m ZH ANG Y u- ne ng  ̄ZHANG Go n g 2
而在这个形成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理论基本上就是照搬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理论的那一套除了列宁斯大林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文学批评和理论甚至连无产阶级文化派拉普派波格丹诺夫等人的庸俗社会学观点也基本上全盘接受了
第2 9 卷 第1 期 2 0 1 3 年3 月
青 岛科 技 大 学 学 报
S c h o o l , E a s t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L a w , S h a n g h a i 2 0 1 6 2 0 , C h i n a )
(社 会 科 学 版 )
、 1 . 2 9 .No . 1 Ma r . 2 01 3
J o u r n a l o f Q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文学概论模拟题-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范文

文学概论模拟题-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范文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2.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

04年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a)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作者:王天保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在不同历史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会因此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

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属于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

沿袭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维框架或者套用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路都是不合适的。

关键词: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2-0112-07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理论流派,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每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通过宏观的历史视角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不同形态,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历史总体性”,而不是迷失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个体差异性之中。

如何去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不同形态?伊格尔顿在199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读本的前言中,把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历史形态分为四种:人类学批评、政治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和经济批评。

人类学批评关注的是美学领域里的一些基本问题,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

政治批评与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关注的是塑造与革命现实相适应的主体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和托洛茨基。

意识形态批评兴起于斯大林主义出现之后,关注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代表人物有卢卡奇、戈德曼、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经济批评关注“文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文化生产和接受过程中的技术基础、制度保障等社会条件,代表人物有本雅明、威廉斯。

伊格尔顿在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四种形态时,虽然并不缺乏对历史语境的分析,但他的主要依据是批评家们关注的具体文艺理论问题。

而且在这种描述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是缺席的。

或许是为了应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忽视,或许是出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中国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以区别于外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还有学者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五个层面,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五种形态:“前史形态”“初始形态”“科学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

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我们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范畴、命题,探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但是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回应,这时我们或许还需要另外一种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形态的坐标。

笔者注意到,一些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的文学批评在面对中国当下文艺现象的时候,忽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体目标,仍然在套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话语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