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公共基础全课程教学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全面、涉及硬件内容,系统性强,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理解有点难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对建立计算机整体概念,因此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了解它的发展的新技术、新动向,从而为学生以后在各类计算机上从事开发和应用的需要。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层次结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系统与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等。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有关的新技术。
理解重点:运算器结构、存储系统的管理方法、指令格式、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控制、外围设备通信控制方式。
难点:运算方法及运算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主教材、辅助教材、CAI、网络教材、试题库、实验教材综合使用,力求形成理论、抽象、设计三过程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3、对关键性概念、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4、如条件许可,应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系统原理、电子电路基础的知识(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网络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1.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设置。
熟练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完成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任务。
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
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辑。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和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
数制与编码。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2、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桌面、窗口、菜单、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等)。
系统设置(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等)。
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
3、办公软件Word: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设置等。
Excel: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表制作、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演示文稿的放映等。
4、网络基础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拓扑结构。
TCP/IP 协议和 IP 地址。
网络连接和设置。
浏览器的使用和网络信息搜索。
5、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基础知识。
常用多媒体软件(如 Photoshop、Audition、Premiere 等)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怎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怎么教案主题: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熟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4.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案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0分钟)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定义和作用;2.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0分钟)1.计算机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2.计算机术语解析:CPU、RAM、ROM、操作系统等。
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40分钟)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周期、运算器、控制器等。
四、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简单问题(40分钟)1.计算机基础操作:开机、关机、重启;2.计算机基本设置:显示分辨率、屏幕亮度等;3.计算机故障排查与维护: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概念解释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术语,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例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设置,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学习。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计算机硬件设备、茶几和投影仪等;2.计算机教学软件、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1.全班讨论:起点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计算机问题;3.个人报告:要求学生自行制定一个计算机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个人报告和解决方案分享。
教学反思: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学习和工作的必备技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熟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专业认证《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教学大纲
《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nd Programming课程编号:0812010005学分:2.5总学时:40。
其中,讲授学时24,上机学时16。
适用专业: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开课学院、系:计通学院计算机应用系一、课程目标《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新生入校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也是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有一定的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按照国家提出的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开设了本课程的相关专业2017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制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如表1所示:表1 《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关系表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建议学时以及知识单元与课程目标支撑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根据所面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
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应用性强的部分精讲多练,加强课内实验和课外自主练习;对较复杂的操作性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对知识性方面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平台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空间,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发展。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
本文以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为标题,将从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合理设计计算机基础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案设计的基础。
在设计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要求。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学要求,可以细化这些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计算机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主机和外设设备的功能和原理等。
2.计算机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计算机网络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4.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编程训练、信息搜索和处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避免内容过多或过少,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师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案)
计算机公共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等。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发展历程等。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操作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管理等。
3.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等。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办公自动化、教育、娱乐、网络通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等。
2. 网络环境:连接互联网,便于查找资料和进行在线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活动:讲解硬件系统的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展示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学生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2. 第七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排版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3. 第八周: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数据录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活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演示数据录入与编辑的方法;学生练习制作表格,运用公式与函数。
4. 第九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幻灯片制作与设计、动画与切换效果。
计算机教案范文
计算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分类;2.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3.能够使用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2.教学难点: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分类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计算机的软件组成;4.计算机的分类。
2. 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1.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4.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
3. 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等;2.表格处理软件:Excel、WPS表格等;3.幻灯片制作软件:PPT、Prezi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以课件、书本等形式介绍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分类、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和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2.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练习;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五、教学流程第一节课1.教学目标的介绍;2.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介绍;3.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的介绍。
第二节课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2.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3.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第三节课1.常见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介绍;2.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第四节课1.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2.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练习;3.互动交流。
六、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设立课堂练习、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或小组项目设计,以检验其掌握情况。
《计算机基础》 说课稿
《计算机基础》说课稿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基础》已成为我院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切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以及office软件,特别是Word、PPT、Excel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今后的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包括:物业管理系统,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电子商务,计算机装机维护及故障排查,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管理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与管理等,是我院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支撑平台。
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㈠、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能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会创建图文混排的文档;会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及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基础知识。
3.掌握常见的办公系列软件的基本操作。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5.了解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1.表达能力:熟练使用一种办公软件,将有关内容以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形式表达出来。
2.交流能力:熟练使用一种邮件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跟进一步,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与他人交流。
3.信息检索能力: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及方法;会使用常见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搜索;能够初步掌握常用网上资源访问、检索的方式,并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4.计算机使用中简单问题的处理能力: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能够熟练地保存与管理文件、安装与卸载软件,能够查杀计算机病毒,能够连接到INTERNET 并设置相关属性,掌握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例如:压缩软件、查杀病毒软件、系统优化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拒绝服务攻击是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系统,导致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防护措施 包括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限制不必要的网络端口和服务,以及定期审查系统日志 和网络流量。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 国的《网络安全法》和美国的《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这 些法律法规规定了违反信息安全的犯罪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 任。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
除了法律法规外,信息安全还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这 些规范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恶意软件和病毒、不参与 黑客攻击等。同时,用户也需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不 参与任何违反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THANKS
感谢观看
用于将数据和信息输入 到计算机中,如键盘、
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
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 结果呈现给用户,如显
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器
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如硬盘、内存条等。
处理器
计算机的“大脑”,负 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如CPU。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01
02
03
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制进行运算和存储。
历了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军用到民用的转变,最终形成了今天覆盖全球的规模。
网络的基本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网络的基本应用包括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远 程登录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电子邮件是最常见的网络应用之一,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 件系统发送和接收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 网页浏览是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用户可以通过浏 览器访问各种网站,获取新闻、购物、社交等服务。文件 传输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远程登 录则允许用户远程访问其他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资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doc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1.1课程性质计算机基础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进行简单的安全维护;熟悉Windows 7、Word 2010、Excel 2010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应用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的课件和贺卡,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具备初步计算机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1.2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2.课程目标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应用领域,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3)全面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学会安装Windows 2010操作系统(4)全面掌握Word 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样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合并的操作。
(5)全面掌握Excel 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教案:课时:计算机基础主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3.能够描述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将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进行有效描述。
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实物或图片;2.投影仪;3.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
Step 2:介绍主要硬件组件(10分钟)教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卡、声卡、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个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硬件组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特点等,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各个硬件组件进行有效描述。
Step 4: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进行硬件组件的展示,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给予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Step 5: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整理总结,回顾每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向学生强调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tep 6:总结与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硬件组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介绍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附上相关的实例和图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计划一、课程建设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课程建设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建设内容1、教学内容改革(1)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将最新的技术和应用引入教学内容中,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如办公软件综合应用项目、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展在线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如在线课程、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
全国计算机等级公共基础课程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 • 基础知识 • 编程语言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数据库系统 • 课程实践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养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课程内容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 管理、进程管理、用户管理、 系统设置等,熟练掌握这些操 作对于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非 常有帮助。
办公软件基础
办公软件的概念和
功能
办公软件是指用于处理办公事务 的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处 理、幻灯片制作等。
常见的办公软件
常见的办公软件包括Microsoft Office系列(Word、Excel、 PowerPoint等)、WPS Office等。
特点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数据完整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支持、事务处理能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企 业级应用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
定义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使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而是以键值对、文档、 列存储等形式存储数据。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 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并能够在实际编程中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践
数据结构理解
学生应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 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算法设计与分析
学生应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如贪 心、动态规划、分治等。
计算机基础说课稿(通用3篇)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计算机基础说课稿(通用3篇)计算机基础说课稿11.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掌握因特网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2) 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方法;(4) 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Word 的使用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5) 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6) 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制作各种演示文稿;(7)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8)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并取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共计68学时。
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是参照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模块化教学,重点加强模拟练习,教材的选用吕新平、张强华、冯祖洪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全体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证书。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a.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编好的指令,自动高速地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a.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处理能力和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b.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a.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b.数据的表示方法:二进制和十进制。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分类和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计算机的兴趣。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探究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进行思考。
2.知识讲解:以PPT为工具,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3.教学互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实验演示:进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5.总结复习: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1.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分类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实验表现:通过实验演示,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总结复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复习,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计算机基础_教案
教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程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通信等;3.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和分代、信息技术的特点;2.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 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文件管理、常用软件的使用;4. 计算机编程: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算法和数据结构、编程方法和技巧;5.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协议、互联网的应用。
教学安排:共4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PPT展示和板书演示,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计算机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1 计算机的发展1.1.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2 计算机的分类和分代1.1.3 信息技术的特点1.2 信息技术概述1.2.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1.2.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3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1.3.1 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1.3.2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计算机系统2.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2.1.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2.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2.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2.2.2 常用操作系统的应用第三章:计算机操作3.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3.1.1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3.1.2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3.1.3 桌面和界面的操作3.2 文件管理3.2.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3.2.2 文件管理的常用操作3.3 常用软件的使用3.3.1 办公软件的使用3.3.2 网络通信软件的使用第四章:计算机编程4.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4.1.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发展4.1.2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应用4.2 算法和数据结构4.2.1 算法的概念和特点4.2.2 数据结构的基本类型4.3 编程方法和技巧4.3.1 编程规范和习惯4.3.2 编程思路和技巧第五章:计算机网络5.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1.1 网络硬件设备的组成5.1.2 网络软件和协议5.2 互联网的应用5.2.1 浏览器的使用5.2.2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使用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2. 实践成绩:上机操作练习、实验报告;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编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师高等专科学校教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课授课的系(部)、专业:大一所有专业任课教师:所有计算机老师教师所在系(部):基础教学部
授课时间:第一周
二、计算机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
其中一台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是CPU,也叫中央处理器,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是衡量一台计算机性能好坏的最主要的部件。
CPU时钟频率(主频),指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等。
举例,Pentium Ⅲ/800MHz,Pentium 4/1.5G的主频为1.5GHz,i5 750的主频为2.66GHz。
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2.字长。
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
一台计算机的字长越长,一次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大,运算速度就越快。
计算机的字长,从始到今,有8位、16位,现在有32位和64位。
2.列举几款不同用途的计算机配置
四、软件分类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调度、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扩充计算机功能,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
操作系统。
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工作。
程序设计语言。
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类。
目前最常用的高级语言有:BASIC语言、C语言、C++、Java、Delphi 等。
解释编译系统。
其工作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二种。
除机器语言外,采用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都不能直接识别其指令,这种程序称为源程序,必须把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
授课时间:第二周
授课时间第三周
授课时间:第四周
附表
表3-1 课程表
单位:幼儿师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3月10日Monday
表3-2 应聘人员简历表
表3-3登记表
授课时间:第五周
学习情境一:“幼儿园板报”设计示例
主要元素:图片、图形、文字
排版要点:
设置页面背景色
艺术字
文字分栏
图形、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选衬于文字下方学习情境二:“走进幼儿师高等专科学校”板报
元素:
图片
图形
文字
排版要点:
文字要用文本框
图片加边框
图形对齐方式
与文字的环绕方式
学习情境三:请同学们制作一份“公司简介”
元素:
图片
图形
文字
排版要点:
文字要用文本框图片加边框
图形对齐方式
与文字的环绕方式
授课时间:第六周
学习情境4:利用定制样式制作目录。
制作目录流程图:
以上过程不可逆,如果样式修改了,需要重新排版。
作业布置1.练习输入公式
2.练习建立组织结构图,并进行格式设置
3.批量制作信封。
4.定制目录。
拓展阅读练习制作邀请函
教学反思本部分容的实用性强,在实践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时间允许的围,
尽可能的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处理不同文件的能力。
批量制作信函示例:
组织结构图示例:
授课时间:第七周
授课时间:第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