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
龙源期刊网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作者:王娟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4年第02期
本报讯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显示, 2010-2012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2010年以
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快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全国信息化指数从2010年的52.94,提升到2012年的74.84,年均增长18.9%。
二是东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东部省份信息化平均指数比中西部省份显著领先。
三是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速显著高于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和应用效益指数。
数据显示,信息化水平增长速度与国家信息化推进政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3G网络建设”、“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三年来光纤入户率、固
定宽带普及率、移动宽带普及率、固定宽带端口速率等相关指标大幅提升。
同时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应用指标三年来也增长明显。
在社会信息化领域,近年来社保卡、电子商务、银联卡等普及应用,社会信息化应用指标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
国际电信联盟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TU国际比较——《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4期总第140期报告与方案国际电信联盟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
Tu)国际比较——《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系列报告之二(国家统计局科研所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摘要:国际电信联盟(rru)在全球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统计数据的收集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近年来该机构一直在积极研究建立新的统计工具进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算,探索和制定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使得各国能够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评估和定位各自信息社会的进程。
国际电信联盟单独或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推出了五个主要的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02003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数字接入指数(DAI);②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数字鸿沟指数(DDIX);③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信息化机遇指数(IcT—OI);@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数字机遇指数(D01);@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第6届世界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指标会议(w丁lM)上推出信息化发展指数(吼。
)。
关键词:全球电信信息通信技术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一燃暑’旧三墓“敷淼署’zoosgrl'u发布l数字鸿沟指赣(DDIX)1信息化发展指数(IDI。
TU)的构建及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InformationDevelopmentIndex,简称IDI。
TU)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两个重要的信息化评价指数综合而成:一个是ITu在2005年推出的数字机遇指数(DOI),另—个是ITL雇2005年改进而成的信息化机遇指数(ICT-OI)(ICT-OI指数在本系列报告之三介绍)。
1.1数字机遇指数(DOI)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为响应信息社会全球峰会日内瓦行动计划的要求,创建了数字机遇指数(DigitalOpportunityIndex,简称DOI)。
该指数的初稿在2005年信息社会全球峰会上发布,其完整版本于2006年发布,其更新版本于2007年发布。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李瑾;刘丽红【摘要】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散点图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此外,还构建非线性模型对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拟合分析,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做深入剖析,预测中国信息化要达到美国当前水平需要用15年左右时间.【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6(036)016【总页数】5页(P172-176)【关键词】ICT发展指数;国际比较;经济发展水平【作者】李瑾;刘丽红【作者单位】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1随着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显著,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先后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期待能在未来的信息化大潮中占领一席之地。
我国将发展信息化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推进,国务院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发展信息化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为共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
学术界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不多,有学者引入信息化优先指数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化优先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法对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的信息化优先发展指数处于世界第一水平,由于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1]。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
同时, 提出详细信息化指数和国家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讨论稿, 请大家提出意见。
简明信息化指数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领域 含义
权重% 来 源
图书、杂志、报纸人均信息资源 印刷型信息资源发展 4
中国统计年鉴
印张数
水平
9
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 应用 应用能力和水平的一 4
种测度
10 每千人拥有银行卡张 应用 应用规模和水平 4
数
11 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 应用 应用水平
5
12 信息产业占 GDP 比重信息产业 电子工业发展水平 5
13 信息产业商品和技术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 5
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
和国产化能力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修改稿)—信息化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 统计指标体系。
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的制定应该遵循符合国情、突出我国信息化建设 当前重点、与国际接轨三原则, 要与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一致。
信息相关专业人数比 才
水平
例
19 国家信息化研究开发 信息化建 国家研究开发投资的 5
经费占国家全部研究 设政策 政策导向
开发经费的比重
20 国家信息化建设固定 信息化建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 4
资产投资占国家全部 设政策 政策导向
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21 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 信息化效 信息化发展效果的一 7
信息化指数研究组集体讨论
国家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是指国家信息化六要素中应该进入年度或月度统计报表的指标, 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重在权威性、连续性。由于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应用、信息资源、标准 规范、安全等方面中的某些指标, 还不成熟, 马上进入统计报表有困难, 以及统计报表本身具有 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 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需要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和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体系。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前 言 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97年至今CNNIC 已成功发布了31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32次报告。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CNNIC 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
第32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接入方式和网络应用等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在此,谨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32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网民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目 录前 言 (1)目 录 (2)报告摘要 (4)第一章 调查介绍 (6)一、调查方法 (6)二、报告术语界定 (8)一、网民规模 (10)(一)总体网民规模 (10)(二)手机网民规模 (11)(三)农村网民规模 (12)二、网民属性 (14)(一)性别结构 (14)(二)年龄结构 (14)(三)学历结构 (15)(四)职业结构 (15)(五)收入结构 (16)三、接入方式 (17)(一)上网设备 (17)(二)上网时长 (18)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20)一、基础资源概述 (20)二、IP 地址 (20)三、域名 (21)四、网站 (23)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23)第四章 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5)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一)信息获取 (26)(二)商务交易 (28)(三)交流沟通 (32)(四)网络娱乐 (36)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39)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47)附录2 调查支持单位 (53)附录3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介绍 (5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 报告摘要 一、基础数据 ◇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
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1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的主导产业。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信息产业劳动力已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个很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摸清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摸清我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即进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研究。
本课题的设立和研究,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比较评价方法,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以便为中国政府制定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由于工作的探索性和资料、时间等的限制,我们的研究仅是初步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探讨与深入进行该问题的研究。
一、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及框架(一)、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发展, 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但目前,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与问题如何?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前景怎样?各地区信息化水平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如今尚未有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评价。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较信息化水平及发展的指标体系,迫切需要研究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发展状况的计算方法,以对中国及各省(区、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的反映与评价,以促进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I)研究报告
2014.04: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来源: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时间:2014-05-06 17:15/tjzs/tjsj/tjcb/dysj/201405/t20140506_549559.html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①内容摘要: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56,比2011年增长8.78%。
31个省份信息化建设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其中重庆、宁夏、安徽和广西等省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20 11年有较大进展。
未来中国应积极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建设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消费手段,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撑力度。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指数;信息技术;基础建设;信息消费;统计监测中图分类号:C8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4)04 -0003-05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继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发展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草案)》和2013年发布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引入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来综合评价和监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总体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是在国家“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综合性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I)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方法而研究制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 1)。
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4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社会要求对信息化进行监测和定位的呼
吁在不断加强。2003年,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 议提出,国际社会需要确定一套共同的核心信息通信技术(ICT)指标, 提供更多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信息化统计数据,对于全球在信息化方面 取得的进展进行跟踪比较,以便为世界及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 供数据支持。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方向。
7
(二)研究意义
为深入了解和综合反映中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和分
析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地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编制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的任务。 从1996年开始,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了研究信息化综合评价指
数的工作,先后推出了信息化水平总指数(II)、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数
15
(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4. 可比性的原则。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中国国情,能反映中国信息化
水平的实际,也要考虑能够进行国家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 最终结果在横向上(世界主要国家间或中国各省间)和纵向上 (各个时期)能够进行评价比较与分析。 5. 导向性的原则。任何一种指标体系的设置,在实施中都将起到引 导和导向作用。信息化发展指数在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实 施中的应用,将引导各个地区不仅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更要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和效果,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
息化发展指数(Ⅱ)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27
(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
•
“十一五”期间,各分类指数年均发展速度如下: 基础设施指数——7.89%
•
• •
信息化指数
1、信息化发展指数(百度百科:/link?url=OimQ-55pxZvbAF6EB24aNRD7EPKwlkcY0X5MmzRvMPu_yFbMpsXOTIJa50kJqQRhz1zls_ kRY3zbcS7MFWhta_)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是为国家“十一五”信息化规划而编制的,它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制约环境,以及居民信息消费等方面综合性地测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
信息化发展指数由5个分类指数和10个具体指标构成。
指标体系如下表:信息化发展指数Ⅰ总指数分类指数指标一、基础设施指数电视机拥有率(台/百人)固定电话拥有率(部/百人)移动电话拥有率(部/百人)计算机拥有率(台/百人)二、使用指数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户/百人)三、知识指数教育指数四、环境与效果指数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美元/人)五、信息消费指数信息消费系数(%)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优化后,用于“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总指数分类指数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一、基础设施指数1.电话拥有率(部/百人)2.电视机拥有率(台/百人)3.计算机拥有率(台/百人)二、产业技术指数4.人均电信业产值(元/人)5.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个/百万人)三、应用消费指数6.互联网普及率(户/百人)7.人均信息消费额(元/人)四、知识支撑指数8.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比重(%)9.教育指数(国外:成人识字率Ⅹ2/3+综合入学率Ⅹ1/3国内:成人识字率Ⅹ2/3+平均受教育年限Ⅹ1/3)五、发展效果指数10.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重(%)11.信息产业研发经费占比重(%)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相关文献1、什么是信息化指数?(百度百科:2012年2月)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继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由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的20项指标综合测算出来的。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国际核心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国际核心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我国信息化测度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发布了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
但是情报学界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国际上这方面的进展介绍和了解得比较少。
我国的指标体系和最新出台的国际指标体系有何异同?本文从术语、过程、理论框架、指标、方法和数据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最后提出笔者对我国的信息化研究和测度与国际接轨的看法和观点。
1 术语比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术语是信息社会测度,而我国采用的术语是信息化测度。
对测度这一术语的使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的区别在于信息化和信息社会两个术语的使用。
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在术语的使用上,不仅仅在信息化测度方面,而且在整个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研究领域,我国在名词术语的使用方面都和国际学术规范有较大的差异。
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概念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概念虽然也使用,但是远不如信息化的概念流行。
让我们将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看看这两个概念的起源和在世界范围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有更清楚地认识。
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文献[1],信息社会与信息化这两个词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在日本被创造出来,被日本专家译为英文并广泛传播。
信息化一词1967年初开始使用,“信息社会”有固定的含义,是用来描述信息产业有极大的并且取得支配地位的社会。
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描述这一社会变革过程是向着“社会的信息化”阶段过渡。
可见这与我国目前使用这两个词的含义是相同的。
据伊藤阳一的考证,日本学者将joho shakai译成英文“information society”是在1970年,但information society由非日本学者以非日语使用是在1975年。
1978年,法国着名的Nora和Minc报告受日本电讯研究所报告的影响,采用了信息化的英译informatization,这应该是最早出现在日本文献之外使用“信息化”术语的文献。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期刊名称】《调研世界》
【年(卷),期】2014(0)4
【摘要】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56.比2011年增长8.78%.31个省份信息化建设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其中重庆、宁夏、安徽和广西等省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2011年有较大进展.未来中国应积极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建设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消费手段,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撑力度.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816
【相关文献】
1."十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J], 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2."十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监测与评估 [J], 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3.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J],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4.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J], 杨京英;熊友达;姜澍
5.“十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6
图 9 2010 年-2012 年全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指数分类指标变化情况图示
(五)政务信息化应用指数年均增长 15.8% 数据显示,全国政务信息化应用指数从 2010 年 47.66 提升到 2012 年 63.92,年均增速 15.8%。政府信息化水平大 幅提升,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指数从 2010 年 45.97 提升 到 2012 年 56.65。 政务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和 政务服务效率,政务网上信息公开指数从 2010 年 49.52 提 升到 2012 年 62.64, 政府网上办事服务指数从 2010 年 51.04 提升到 2012 年 75.85。县级电子政务平台指数从 2010 年 41.47 提升到 2012 年 55.23,年均增长达 15.4%。
图 16 2012 年东部省市信息化指数图示
各省信息化指数在 80-90 之间出现了断层。信息化指数 在 70-80 之间的省市有山东、湖北、陕西、辽宁、海南、宁 夏、山西等 7 省市。
11
图 17 2012 年中部省市信息化指数图示
信息化指数在 60-70 之间的有河北、广西、吉林、四川、 安徽、新疆、江西、重庆、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湖南、 甘肃、河南、青海等 15 省市,主要是中西部省市。
图 2 2010 年-2012 年信息化指数东中西平均指数比较图示
(三)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长快于应用指数和效益指数 数据显示,三年间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 快。网络就绪度指数从 51.1 增长到 84.15,增速显著高于Biblioteka 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和应用效益指数。
2
图 3 2010 年-2012 年网络就绪度指数、应用指数和效益指数对比图示
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国际指数排名与比较研究
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国际指数排名与比较研究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演进,已经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电信联盟(ITU)自2009年开始发布《衡量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报告》(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以来,主要采用了两个基础工具来监测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分别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CT Development Index,IDI)和“信息通信技术综合价格指数”(即ICT综合价格指数,ICT Price Basket,IPB)。
为了更好地评估ICT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对“NRI指数”进行了修订完善,另外还开发了一套评估各国数字化发展阶段的方法。
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评测指数国际排名下滑分析》一文通过分析近十年我国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DI)、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和全球网络化准备指数(NRI)中排名的变化,发现与国外宽带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等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短板。
[1]为了持续跟踪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际上主要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情况,深入研究分析推动我国信息化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方法、重点和路径,缩小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本文主要依据“数字化发展阶段评估”、修订版“NRI指数”、“IPB指数”开展国际对比研究。
一数字化发展阶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2)中称,ICT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先前人们所预想的还要广泛:和使用电力的人数相比,有更多的人使用移动电话,并由此产生了全球数据的大爆炸。
随着ICT接入方式的无处不在,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如何保证民众个人、企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用网络和ICT技术。
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
作者机构: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出版物刊名: 调研世界
页码: 4-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信息化;信息化发展指数;中等水平;数字鸿沟
摘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在绝对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从近些年的发展比较看,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的差距较为突出。
整体而言,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
未来中国要通过政府、企业、家庭、个体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多层次的共同协作.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
作者: 何强[1];龚振炜[2]
作者机构: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调研世界
页码: 10-1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信息化发展指数;国际比较;两化融合;信息消费;统计监测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812,比2010年增长2.99%,同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32.居世界第38位,较2010年提高1位。
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突出。
整体而言。
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
未来中国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和新消费手段.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优化信息化统计方法,着重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型和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研究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3年12月加强部省合作,突出地方工信主管部门在区域推进工作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区域试点。
鼓励各地开展省级试点示范,配合开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支持行业协会和地方继续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目录一、综合分析 (1)二、基础环境分析 (5)(一)城(省)域网出口带宽 (9)(二)固定宽带普及率 (10)(三)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 (12)(四)移动电话普及率 (13)(五)互联网普及率 (14)(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 (15)(七)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 (16)(八)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 (17)三、工业应用分析 (18)(一)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 (21)(二)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 (23)(三)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 (25)(四)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 (26)(五)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8)(六)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9)(七)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31)(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32)四、应用效益分析 (34)(一)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二)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38)(三)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40)(四)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 (41)(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43)(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43)(七)软件业务收入 (44)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本报告依据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500多家企业的采集数据,利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12年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发展报告》中,使用其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ⅡU)对全球信息化进行滚动监测。结果显示:全 球lET(信息、通信和技术)继续发展成熟,在2011 年和2012年,几乎所有国家的IDIⅡU值都有提高; 与此同时,在ICT接入、使用和技能方面依然存在 巨大差距,2012年IDIrIU数值最低为0.99(尼日尔), 最高为8.57(韩国)。2012年,发达国家的平均IDI删 数值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数值的两倍。 对最具活力国家的分析表明,尽管ICT发展水 平与收入水平之间联系密切,但政府能够促进lET 的改进和使用,尤其是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能够促 进竞争并降低价格、同时鼓励私营部门做出投资的 监管框架。在一些情况下,由政府推动的计划或举 措亦有助于增强ICT的接入和使用。最后,有线和 固定宽带签约用户的强劲增长也使更多国家提高 了国内家庭ICT的接入和使用,并使更多人实现了
=
五—_扣—蚺×
二、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较快
2001—201 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年均
增长速度为5.05%。在世界信息化各分类指数中,年 均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应用消费指数、基础设 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发展效果指数和知识支撑 指数,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68%、8.22%、4.71%、 1.35%和1.30%(见表2)。应用消费指数增长快于信 息化基础设施的速度增长。这正是互联网接入呈现 快速发展的具体反映。
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在<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草案)>和 2013年发布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引入信息化发
展指数(Ⅱ)来综合评价和监测国家信息化发展进 程及总体目标的实现。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是在国
①地区分布上有代表性,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②经济发展程度上有代表性,包括世界银行按
调研世界2014年第3期
・11・
万方数据
专题பைடு நூலகம்告
匿巨富亨薹重量善窝 -_po_—_PP一
・
鼢一静…嘲㈡一碡∥…静…一鬻?~㈣一——黑烈曼
《
设施指数,仅为0.466。排名首位的产业技术指数是 排名末位的基础设施指数的2.30倍,比2010年的 2.48倍有所缩小。
..◆——争——p——p——r——!一 洳—_和—罅——嘣——∞’。-2
总指数 基础设施指数 产业技术指数 应用消费指数 知识支撑指数 发展效果指数
0.693 O.230 1.002 0.547 0.798 O.887
o.黯5
0.902
国际电信联盟在2013年发布的《衡量信息社
依然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享有充分的发展潜 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接入分指数(衡量lET 基础设施和就绪情况的指数)之间的差距小于使用 分指数之间的差距,因此充分表明,发展中国家有 能力在提供基本lET接入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发展 中国家通过蜂窝移动技术取得这一领域的进步,但 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家庭ICT接入的增长以及更高 的国际互联网带宽可用性。在使用分指数(衡量ICT 采用和使用强度的指数)方面存在最大差距,2012 年发达国家的使用分指数数值是发展中国家平均 水平的三倍。这一差距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在互联网用户和固定(有线)宽带及无线宽带签 约用户方面存在较大距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宽 带接入依然十分有限,且迄今为止,一些国家尚未 推出3G移动宽带网络,从而限制了使更多人实现 上网的潜力。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使用分指 数在以两倍的速度迅速增长,这是一种积极发展态 势,表明发展中国家正在迎头赶上。 (二)201 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分类 指数中,产业技术指数最高。达到1.070 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在5个分类指数方 面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征(见图1)。
近些年来,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 断推进,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 用,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方向演进,信 息技术、产品、内容、网络和平台等加速融合发展,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催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 技术快速扩散,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Ⅱ向(Biswas,2004;姚毓春,2011;何强, 2012)。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发展
表3
2001
2011年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及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
20吆
1.078 0.996 O.966 1.018 0.953 1.055 1.005 1.022 O.939 0.955 0.532
2∞3
1.129 1.041 1.060 1.061 0.974 1.074 1.029 1.042
年均增长 总指数 基础设施指数 产业技术指数 应用消费指数 知识支撑指数 发展效果指数 5.∞
8.96 1.99 11.74 2.17 0.28
6所
10.84 4.56 6.70 341 3.44
4.44 9.09 5.3l 8.90 一3.56 1.64
2J配
7.73 _o.25 5.78
”9
7.57 3.57 1-50 0.94 1.37
∞舛
1.165 1.065 1.104 1.091 1.006 1.092 1.043 l_060 O.972 1.Oll O.569
20略
1.185 1.094 1.113 1.113
2伽幅
1.205 1.127 1.133 1.131 1.076 1.120 1.087 1.080 1.026 1.059 0.611
素影响,2008--2009年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数
值在换算人民币之后持续走低,导致发展效果指数 增速变为负值;随着经济发展趋于稳定,2010年后 其增长速度有所上升。
三、中国位于世界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行列
(一)中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位次比较 2001年以来,瑞典的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一直 稳居在48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首位。2011年瑞典
展指数(Ⅱ)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 支撑、发展效果5个方面测量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水 平,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从而 为“十二五”期间准确把握我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 水平和发展进程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国家统 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2012: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 价”研究组,2013)。 为了对2001年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 界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本文根据 可收集到的数据,选取了48个主要样本国家和地 区测算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样本选取原则是:
表2
20m
2001—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与分类指数增长速度
2003 2叭巧
2∞6
5.64 11.95 2.25 7.28 4.26
∞07
4.49 4.93 3.40 9.46 0.84 3.80
2∞9
4-83 6.66 8.01 10.79 o_81 —212
20m
4.7l 4.23 3.72 11.98 1.43 2.18
一、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逐年提高
(一)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攀升至
0.812
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开端之年,2011年世界信
表1
200l 2002 0.701 O.232 1.007 0.568 0.810 0.887
2001--201 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与分类指数
2003 0.715 0.250 1.02l o.577 o.835 o.889 2004 n728 n283 1.032 Q596 n843 n888 2005 Q733 n308 1.041 0.61l n816 n888 2006 o.750 o.339 1.045 0.624 o.847 0.895 2007 o_763 0.360 1.049 n645 n854 0.908 2008 0.773 0.388 1.049 O.664 0.866 0.900 2009 o.787 o.414 1.060 0.689 O.872 0.899 20lo 0.802 0.429 1.065 O.728 2011 o.812 n466 1.070 o.730 0.892 n904
5艏 8忽
4.7l 9J68 1.30 1.35
1.46
一1.65
2m
值得指出的是,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等因
信息化发展指数(Ⅱ)达到1.277,继续排在世界第1 位;英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为1.240,居第2位: 挪威为1.211,居第3位:丹麦和荷兰分别居第4位 和第5位。 在48个样本国家和地区中,2011年信息化发 展指数(Ⅱ)排位最后的3个国家分别是斯里兰卡、 危地马拉和印度,他们的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分别 只有0.575、0.515和0.508。 201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为0.732,居 第38位,比2010年提高1位(见表3及图2)。
专题报告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
口何
强
龚振炜
内容摘要:当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信.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对 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 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812。比2010年增长2.99%,同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 达到0.732.居世界第38住,较2010年提高1位。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 支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 未来中国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信息消费需求 和新消费手段,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优化信息化统计方法,着重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 型和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指数;国际比较;两化融合;信息消费;统计监测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4)03—0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