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语音与音韵基础
音韵学基础
▪ …………
▪ 《广韵》反映的语音系统早于三十六字母。 因而,两者的系统有所不同。现在我们谈 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一般指《广韵》的声 母系统而言。
▪ 我们能知道《广韵》所分的调类、韵部, 却不能从表面上看出它的声母系统,《广 韵》的声母系统是隐含于各韵部的反切之 中。
▪ 首先对《广韵》作整理声母工作的是清代 音韵学家陈澧,他用系联法分析了《广韵》 的声类和韵类,在系联反切上字时,创立 了三个条件。
音粞”。 等等
以上注音存在不足,于是东汉产生反切注音 方法,,一直使用到清末。是一种作用和 影响很大的注音方法。
▪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 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 母和声调。
▪ 古代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某某切”。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使用注音字母。注音 字母的形体是按照汉字的偏旁改造而成,如ㄅㄆ ㄇㄈ等,它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才 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推行。
1958年正式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音韵学的概念
一般把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 律的学科称为音韵学,也叫声韵学。
传统音韵学又分为三个部分:古音学、今音学、 等韵学。
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 经》用韵为主要对象,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语音 系统的。 (先秦两汉:前11世纪——3世纪前)
今音学以《切韵》(陆法言)、《广韵》 》(陈彭年) 韵书为对象,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魏晋至隋唐五代:4——12世纪)
▪ 古代诗歌以平声和仄声对举,形成一种音 乐美。
一、中古韵母系统
中古时期(六朝到唐宋)的语音,以《切 韵》、《广韵》音系为代表。
第九课 音韵 第一二节
第五节 古汉语的声调
声调方面的概念
调类: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声调的分类。如平 上去入。
调值:语言里各种声调的实际读音,指声音的 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型式。
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 舒促:舒指平上去声,促指入声。
七音:五音加上半舌来、半齿音日☆
2020/7/12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声母
(3)清、浊(发音方法)
清: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全清:不送气、清音 次清:送气、清音
浊:发音时声带颤动。 全浊: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 次浊: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2020/7/12
第四节 古汉语的韵母
三、基本概念: 2.韵母方面的概念 (1)与韵腹相关的概念
(晓母) ☆
中古音
(3)补充条例
根据“又音”将两类反切上字系联起来
多,得何切。 得,多则切。——多、得同类 都,当孤切。 当,都郎切。——都、当同类 再看“又切”: (平声东韵)冻,德红切。又都贡切。 (去声送韵)冻,多贡切。——多、都声同类 ——系联“多”组和“都”组☆
古声调与诗词平仄、舒声促声关系
平、仄 平
仄
声调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舒、促 舒声 促声
练习与思考
1. 根据反切原理,读出被切字的读音。
笼:卢红切 同:徒红切 东:德红切 公:古红切 隆:力融切 崇:锄弓切 融:以戎切 弓:居戎切
2.熟悉本节中提到的概念。 3.背诵三十六字母,熟悉各字母的发音部位
小韵 韵 韵部 韵摄 韵类
与韵腹相关的概念
韵母 小韵 韵类 韵 韵部 韵摄
声母 同
韵头 同 同 同
音韵学基本知识
6.音
6.1 概说
6.1.1 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韵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由于音韵学主要研究汉字字音的声、韵、调,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声韵学”, 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它属于历史语音学的范畴。 音韵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开 始注意分辨汉字的字音了,出现了如“急言”、“缓言”,“长言”、“短言”, “舌头”、 “舌腹”等术语;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注音方式的名称,如“读若”、 “读为”、“读如”、“读曰”,有的专用于给汉字注音,有的兼释通假字。汉 末有人发现了一种汉字的析音方法——反切,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到魏晋南北 朝时期,出现了专门分析字音的韵书,如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晋人吕静 的《韵集》,可惜这两部书早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 韵》,这部书按四声分韵排列,把同音字编在一起。韵书的出现与发展,为音韵 学储备了资料,标志着音韵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开始了 对韵书的分析,根据韵书中的反切,寻找汉字字音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并绘 制成图表。进入明清时期,在对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研究的基础上,又开 始对周秦古音的研究。 鉴于传统音韵学的研究,一般把它细分为三个部分: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 学。“古音学”以《诗经》、《楚辞》等先秦时期的诗歌及韵文和谐声字、异文 为研究材料,探讨先秦时期的语音系统。“今音学”以《切韵》、《广韵》等韵 书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等韵学”以宋元以来的等 韵图作为研究对象,它着重研究韵书中的反切,从中归纳出音韵体系,分析发音 原理和方法,由于它基本上是分析《切韵》系韵书反切所反映出来的音系,有人 认为它属于今音学的一部分。除了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之外,由于元朝以后 出现了以 《中原音韵》 为代表的反映北方音系的一系列韵书及反映近代音系的等 韵图,近代学者对它们进行了研究,于是形成了音韵学中较为年轻的一个门类: 北音学。
人教版语音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语音知识点总结归纳语音是研究人类言语声音的音韵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言语声音的发音、音位、音韵规律以及声调等问题。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语音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理解他人的表达意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总结人教版语音知识点,供学习者参考。
一、语音系统语音系统是指一种语言系的全部音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语音系统包括音素、音节、音韵和声调等几个层次。
1. 音素音素是一种最小的区别语音的单位。
在一种语言中,音素是有限的,而音位是无限的。
音素是语音学家从语音流中通过分析、比较和实验方法找出来的,是语音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2. 音节音节是语音学中的最小的构音单位。
一个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也可以只有声母加韵母或只有韵母。
3. 音韵音韵是指为特定的语音表现的声音特征及其与意义或语法功能之间的关系。
音韵学研究的对象是音位、音位组合、音位变体及其相互关系。
音韵学既考察语音单位的组织方式,又要研究音位之间的相互影响,重点是音位组合、音位分布以及音变规律。
4. 声调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
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声调的作用也不同。
二、语音的发音1. 发音器官(1)呼出口:即气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口腔,并在口腔内发生变化来制造声音。
(2)发声器官:主要包括声门、声带和喉口等。
(3)调音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腔和鼻腔等。
2. 发音要点(1)声带振动:声带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高。
(2)调音腔的变化:口腔和鼻腔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3)气流的控制:气流的速度和气流的压力决定了不同的语音。
三、语音的分类1. 语音的分布语音的分布是指特定语音在特定语音环境中出现的情况。
根据语音在词中的位置和它的特性,语音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整体。
(1)声母:在汉语中声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它由单独的辅音构成,没有元音。
(2)韵母:在汉语中韵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它由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构成。
小学语音知识点总结图表
小学语音知识点总结图表一、语音概念1.1 语音的概念语音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音响表现形式,是发音的声音符号。
它是由许多基本的音素按一定的语音规律组合而成的。
语音是语音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1.2 语音的分类据语音的性质不同,语音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音素是用舌前部和唇部近距离接触而跳动气流振动声带产生的音素。
辅音音素是用舌后部和舌上部与口腔壁、咽部和鼻腔等近距离接触而阻挡和摩擦气流振动声带产生的音素。
1.3 语音的特征语音的特征主要有音高、音量、音长和音调等。
其中音高是指语音的高低,音量是指语音的大小,音长是指语音的持续时间,音调是指语音的升降变化。
二、语音发声器官2.1 语音发声器官的组成人类进行语音活动的主要发声器官有肺、声门、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等。
2.2 语音发声器官的作用肺是人类发音的主要器官,它主要提供呼吸气流。
声门包括声门裂隙、声门囊和阴道三部分,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地方。
声带是声带振动的重要器官。
咽腔、口腔和鼻腔是谐音腔,用来共鸣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2.3 语音发声器官的协调运动语音的发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在语音发声的过程中,肺不断提供空气,声门通过协调开合来让空气通过,并且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咽腔、口腔和鼻腔通过不同程度的合拢和张开来调节音质。
三、语音的基本形式3.1 元音元音是音素中最基本的音质表现,在语音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元音是用舌前部和唇部近距离接触而跳动气流振动声带产生的音素。
元音的形式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
3.2 辅音辅音音素是用舌后部和舌上部与口腔壁、咽部和鼻腔等近距离接触而阻挡和摩擦气流振动声带产生的音素。
辅音包括塞音、擦音、鼻音等。
3.3 韵韵是由母音及以其开始或结束的一个或多个辅音构成的音节。
韵是音节的核心部分,决定了音节的音调。
韵可以分为单韵和复韵。
3.4 音节音节是语言中的基本音响单位。
它的结构包括起始辅音、韵母和韵尾,其中韵母是一个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③传统三十六字母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㈠、声、声纽、纽这一组术语指声母。
“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塞音:[p][ph][t][th][k][kh]塞擦音:[ts][tsh][tʂ][tʂh][tɕ][tɕh]擦音:[f][s][x][ʂ]鼻音:[m][n][ŋ]边音:[l]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不送气:[p][t][k][ts] [tʂ][tɕ]送气:[ph][th][kh] [tsh][tʂh][tɕh]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清音:[p][t][k][ph][th][kh]浊音:[m][n][l][ʐ]⑴清、浊指清音、浊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
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
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b、z、d、j、f、s、x和sh。
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p、c、t、q、ch、k,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清。
音韵与规则讲解
音韵与规则讲解音韵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语音和语音组合在语言中的规律。
准确的掌握音韵规则对于学好一门语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音韵及其规则进行详细讲解。
一、声母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出现在音节的最前面,用来表示一个音节的起始部分。
汉语中的声母共有21个,包括b、p、m、f、d、t、n、l、g、k、h、j、q、x、z、c、s、zh、ch、sh、r。
这些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清音发音时喉咙不震动,浊音发音时喉咙震动。
二、韵母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出现在声母之后,用来表示一个音节的核心部分。
汉语中的韵母共有16个,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
韵母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与声母组合形成音节。
三、声调声调是指语音在发出时的音高变化。
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有4个,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表示声调平稳,不升不降;上声表示声调由低到高;去声表示声调由高到低;入声表示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
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分词意的功能,同一个音节在不同的声调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ma"可以表示妈、麻、马等。
四、音变规律除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本规则外,汉语中还存在许多音变规律,即在特定情况下,某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声母"zh、ch、sh、r"后面出现的韵母"i"变为"y",如"zhi"发音为"zhi"而不是"zi";在声母"z、c、s"前面出现的韵母"i"变为"y",如"zi"发音为"zi"而不是"ji"。
这些音变规律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
音韵声律—音韵知识(古代汉语课件)
3. 等韵学 :基本内容是通过研究《韵镜》、《七音略》 等等韵书的声韵配合情况以了解古音的音韵地位。
4. 北音学(二十世纪新兴部门):基本内容是研究汉语 近代北方音的语音系统,近代指元 、明 、清时期。
三、音韵学的应用
分析汉字结构、探求同源词、破通假 字、校勘古籍、进行音系比较、从事 方言调查、根据古反切确定今音以及 学习和创作古典诗词。
④ 陈澧首次使用系联法研究出了《广韵》的声类和韵类; ⑤ 王力先生继清人之后确立了上古音的“微”部;罗常培、
周祖谟先生全面揭示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韵部的特点; ⑥ 瑞典学者高本汉即第一个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和方法系
统构拟出了汉语中古音的声韵系统。
音韵学的基本内容:
① 音韵学的定义 ② 传统音韵学的研究内容 ③ 音韵学的应用 ④ 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
① 上古音时期: 即公元3世纪以前,先秦至两汉时期语音系统,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 ② 中古音时期: 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魏晋至宋时期的语音系统,也叫韵书时期。这一时 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切韵》等韵书里,因此形成的学科叫《切韵》学,与古音 学相对,这一学科也叫今音学。
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汉字。一般认为36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如果用七音来统摄36字母, 则可以形成下表:
全清
次青
全浊
次浊
清
浊
唇音
重唇音
帮
滂
并
明
重唇音非敷奉源自微舌音舌头音
端
透
定
泥
舌上音
知
彻
澄
娘
齿音
齿头音
精
清
从
齿上音
照
穿
床
音韵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古书的读音
❖ 一、古书读音原那么 ❖ 二、古音通假 ❖ 三、破读 ❖ 四、特读 ❖ 国名:燕、龟兹、大宛、月氏、康居 ❖ 族名:吐谷浑、 荤粥、先零、吐藩、 ❖ 地名:东阿、冤句、阿房宫、阳夏、铅山、番禺 ❖ 人名:傅说、莫邪、伍员、曹大家 ❖ 姓氏:乐、仇、任、种、|解、万俟、尉迟
近代音
❖ 近代音是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代周德清的 <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中原音韵>分19个韵 部,21个声母,46个韵母.
❖ 中古到近代汉语声母系统有很大变化:其一 全浊声母清化;其二,轻唇音从重唇音中分化出 来;其三,知、庄、章三组合并未一组;其四, 影、以、云合并归为一格零声母。
❖ 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个韵部,46 个韵母:一是入声韵消逝,并入阴声韵;二是韵 母大幅归并。
❖ 3、读假设、读如 ❖ 4、反切 :东,德红切。 ❖ 三、根本概念 ❖ 1、声母三十六字母.doc ❖ 2、字母 ❖ 3、韵母 ❖ 4、韵摄 ❖ 5、韵部
古今语音的异同
❖ 6、韵 ❖ 7、韵目 ❖ 8、韵类 ❖ 9、阴声韵 ❖ 10、阳声韵 ❖ 11、入声韵 ❖ 五、古今腔调的变化 ❖ 1、平分阴阳 ❖ 2、浊上变去 ❖ 3、入派四声
❖
中古音
❖ 中古音是指六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以< 切韵>为代表。中古音是研讨汉语语音史 的根底。<切韵>在唐宋两代经过多次修订, 书名也有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宋陈彭 年等修订而成的<广韵>。<广韵>与<切韵> 在分韵上略有差别,但是音系根本上是一 样的,由于切韵本来曾经看不到了,所以 如今研讨中古音实践上主要根据的是<广 韵>。三十六字母.doc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理解音韵学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1.2 音韵学的历史发展介绍音韵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掌握音韵学的主要学者和他们的贡献1.3 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掌握音韵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第二章:现代汉语语音系统2.1 汉语语音的基本概念理解语音、音素、音位等基本概念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分类2.2 现代汉语语音的分类和特点学习现代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分类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变化2.3 现代汉语语音的变体和地域差异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地域差异和变体现象分析不同地域的语音特点和变化规律第三章:现代汉语韵律学3.1 韵律学的概述理解韵律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韵律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韵律特点学习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组成要素分析现代汉语的韵律特点和变化规律3.3 现代汉语的韵律单位和节奏掌握现代汉语的韵律单位和节奏概念分析不同韵律单位的特点和节奏的规律第四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4.1 语音合成和识别了解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语音合成的技术和方法4.2 语音转换和修改学习语音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语音修改的技术和工具4.3 语音分析和处理了解语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语音处理的技术和工具第五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实践项目5.1 语音合成实践进行语音合成的实践项目,包括文本到语音的转换等5.2 语音转换实践进行语音转换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转换的算法实现等5.3 语音分析实践进行语音分析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特征提取等5.4 语音处理实践进行语音处理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增强等展示实践项目的成果和应用价值第六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案例分析6.1 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应用分析智能语音合成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探讨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实际应用案例6.2 语音转换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了解语音转换在语音识别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语音转换技术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案例6.3 语音分析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探讨语音分析技术在语音合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语音分析技术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实验设计7.1 语音合成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合成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2 语音转换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转换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3 语音分析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分析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4 语音处理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处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第八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前沿动态8.1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热点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8.2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探讨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点和发展方向分析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8.3 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探讨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九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教学实践与反思9.1 教学设计与实施分析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探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9.2 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效果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9.3 教学反思与改进提出教学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强调现代汉语音韵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10.2 课程展望展望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对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案例分析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应用:理解智能如何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实现自然流畅的语音输出,以及如何处理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合成问题。
一音韵基础知识课件
半齿音两类。
清 浊:传统音韵学依据声带颤动与否对声母进
行的分类。不颤动者为清音,反之为浊音。 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学习交流PPT
14
五音、七音
唇音
【五音】
舌音
音韵学家 依据发音部位 划分的声母类 别。包括 —
学习交流PPT
11
• 3.聲類:對同類反切上字的稱呼。
• 古人創製反切,同一個聲母使用了多個反切上字, 後人根據反切上字研究當時有多少聲母,用一定 的方法將那些代表同一聲母的反切上字歸納在一 起,總共看有多少類,其中每一類就叫做一個聲 類。
• 例如“多、德、丁、都、當、冬”這組反切上字 就是同一聲類,名爲“都”類,此類代表的聲母 是[t]。
2
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 一、和聲母有關的概念
• (一)字母、声、纽、声纽、音纽、聲類
• 1.字母:簡稱“母”。古代沒有象拼音字母這樣的標 音工具,對於聲母的表示,人們採用的方法是用 漢字去代替,被選漢字就叫“字母”。一個字母自身 的聲母就是該字母代表的聲母。
• 創製字母的人傳說是唐末一個叫守溫的和尚,他 翻譯佛經時受到梵文字母“悉曇”的啓發,而對當時 漢字的聲母進行了歸納。
音韵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一、基本内容
• 语音(今)——音韵/声韵(古)
• 音韵学/声韵学——研究语音的学问
• 传统语言学:(1)音韵学
•
(2)文字学
•
(3)训诂学
• 汉语音韵学——就是研究汉语各历史时期的语音 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 语音系统:A、声母系统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语音
语音在歌唱中的应用
正确的发音和音调可以使歌唱更具表现力。
元音可以通过音变规律或语音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2
辅音变化
辅音可以通过韵律或语音环境的变化发生不同的发音。
3
声调变化
声调可以因为语音环境或语气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语音规范
语音规范的必要性
语音规范有助于保持良好的 语言沟通和交流效果。
普通话语音规范
普通话是官方用语,掌握普 通话的语音规范很重要。
常见语音错误的纠 正方法
通过反思和练习可以纠正常 见的语音错误。
语音训练
1
语音训练的意义
语音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语音训练的方法
多听、多模仿、多练习是有效的语音训练方法。
3
语音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注意发音部位、语调和语速等细节,正确练习。
语音应用
语音在演讲中的应用
准确的语音可以提升演讲效果和说服力。
语音在展示中的应用
语音可以分为元音、辅音、半元音等不同类型。声和韵母声母和韵母的概念
声母是音节的开头辅音,韵 母是音节的核心元音。
声母和韵母的关系
声母和韵母结合形成音节, 是语音表达的基本单元。
声母和韵母的分类
声母和韵母根据发音特点和 音节的结构进行分类。
音节
1 音节的定义
音节是语言中具有独立发音和意义的基本单位。
2 音节的组成要素
音节由声母+韵母(或只有韵母)组成。
3 音节的分类
音节可以根据韵母数量和音节结构进行分类。
声调
声调的概念
声调是语音的音高变化,能够 改变词语的意义。
语言学纲要第九章
语言学纲要第九章第九章:音韵学第一节:音位与音系一、音位的概念与分类1. 音位的定义和作用2. 音素与音位的关系3. 音位分类:元音、辅音、半元音、浊音、清音等二、音系的构成与描述1. 音系的定义和作用2. 音素的分类与描述3. 音系的语音库及其特点4. 音系的演变与变体三、音位的分布与规则1. 音位的分布与组合2. 音位之间的互相制约与联系第二节:音的组合与变化一、音节的结构与形式1. 音节的内部结构:核心音、辅音、韵母等2. 开音节与闭音节的区分与特点3. 复音节与复核心音的特点和规则二、音位的变化与调整1. 音位的浊化、清化与塞音化等2. 音位的元音化、辅音化与浊辅音化等3. 音位的声调变化与音调规律4. 音位的便于发音的规则与现象第三节:音位与语音的变体一、音位与异音1. 音位与同音异形的关系与区别2. 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及其规律与特点3. 异音的分类与例证二、音位与声调1. 声调的定义、意义与分类2. 声调的替代与调调音等现象3. 声调的上升、下降与平稳规律三、音位与音变1. 音变的概念与分类2. 音变的原因与机制3. 音变的例证和规律第四节:音位与语言变迁一、音位的稳定性与改变性1. 音位的稳定生成和稳定递变2. 音位变迁的频率与速度3. 音位变迁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二、音位变迁的分类与特点1. 音位迁移与扩散2. 音位丧失与发展3. 音位替代与创新三、音位变迁的规律与模式1. 音位变迁的规律性2. 音位变迁的模式与路径3. 音位变迁对语言系统的影响与后果第五节: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一、音位与语音的实验研究1. 聆听与记录语音材料的技术方法2. 分析与比较不同语音材料的实验方法3. 判断和记录语音变化的实验方法二、音位与语音的历史研究1. 音位与语音历史的比较方法2. 发现和重建古代语音材料的方法3. 音位与语音变迁的历史研究方法三、音位与语音的统计研究1. 语音与音韵统计的设计与分析方法2. 基于统计研究的语音变迁与语音规律3. 基于统计研究的方言差异与变异分析结语:音韵学的发展与前景注:以上纲要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与组织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扩充。
现代汉语语音元音与韵母PPT教案
前鼻音韵母
又叫舌尖中鼻韵母。 由元音加舌尖中浊鼻音韵尾n构成。 发音时,先发单元音或复元音,然后舌尖抵住
上齿龈,紧接着软腭下降,气流在鼻腔共鸣, 形成前鼻音韵母。
前鼻音韵母一共有八个: ɑn iɑn uɑn üɑn en uen in ün
ɑn
由ɑ开始,紧接着软腭下降,逐渐增强鼻音 色彩,舌尖迅速移到上齿龈,抵住上齿龈作 出发n的状态。
o —— e i —— ü
的普
位通 ➹
置话 七
舌
个面
单 韵 母
元 音
在 舌 位
的 舌
图位
上图
普通话元音舌位图
前
央
不圆唇 圆唇
高i ü
后 不圆唇 圆唇
u
ei 半高e
e o e/eng/o e[ə] er/en
ie/üe 半低 ê
低[a] ai/an
[A]
[ɑ]
a ao/ang
ɑ: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舌尖元音是一种特殊的元音,主要靠舌尖 的 前后活动和唇形的圆展来调节气流。
普通话有两个舌尖元音。 普通话的舌尖元音都不能单独成音节。
-i[ɿ]: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舌尖前元音。 发音时,舌尖前伸靠
近上齿背,气流经过 狭窄的通路,但不发 生摩擦,双唇平展。 -si相[ɿ]拼只。能与声母z、c、
韵母onɡ的实际读音是[uŋ],属于合口呼。
韵母ionɡ的实际读音是[yŋ],属于撮口呼。
鼻韵母
由元音跟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 又叫带鼻音韵母。
普通话鼻韵母的辅音韵尾只有“n、nɡ”两 个,它们作韵尾时的发音没有除阻阶段。
普通话的鼻韵母可根据鼻韵尾的不同分为 两类:
前鼻音韵母 后鼻音韵母
语言的音韵与语音
语言的音韵与语音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在语言中,音韵和语音是两个关键的要素,它们决定了语言的特点和特征。
本文将从音韵和语音的角度探讨语言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一、音韵音韵是指语言中的音素和音位的组合方式和规律。
音素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它们可以通过发音来区分词义。
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音韵系统,例如英语中的/r/和/l/是两个音位,它们可以在单词中发生替换从而改变词义,如"red"和"led"。
音韵规律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有所不同。
有的语言注重辅音的拼合,而有的语言则重视元音的变化。
例如,德语中的辅音集中出现在词的开头和结尾,而法语则注重元音和辅音之间的流畅过渡。
除了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声调也是音韵的一部分。
声调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和抑扬顿挫来区分词义的,它在一些东亚语言(如汉语和泰语)中非常重要。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词的意思,比如汉语中的"mā"和"má"分别表示"妈"和"麻"。
二、语音语音是音韵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涉及到发音器官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则和口腔结构。
例如,英语中的/r/和/l/是用舌尖接触齿龈来发音的,而中文中的"r"音则是用舌尖弯曲向上发音的。
除了音素的发音,语音还包括语调和语速的调节。
语调是指在句子中的声音起伏和强调,它能够传递语气和情感。
高昂的语调通常表示兴奋或愤怒,而低沉的语调则表示沉思或悲伤。
语速则是指说话的快慢程度,它可以根据语境和交流对象的理解能力来进行调节。
语音的正确与否对于交流的效果和理解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发音不准确或模糊不清可能导致误解或产生歧义。
因此,准确地掌握语音规则和练习良好的发音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语言的音韵和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音韵知识收集整理
音韵知识收集整理音韵学基础知识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1)定义: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阿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附: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2)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a,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b,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c,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d,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声母方面(1)关于声母的名称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2)对于声母的分析a, 五音,七音,九音(依据发音部位划分的声母类别)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成为五音,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而九音指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牙音,喉音,牙齿音。
b,清浊(按照声母的发音方法分类)分析发音方法时所使用的术语。
清音,反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把声带振动的辅音,音韵学上共分为四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
基础音韵学
基础音韵学
基础音韵学是一门研究音韵结构的学科,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中的音韵结构,以及音韵结构如何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它是一门涉及音韵学、语音学、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学科的学科。
基础音韵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音韵结构的形成机制、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等。
音韵结构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音韵结构的形成原因,如音韵结构的发展历史、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等。
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主要涉及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如音韵结构的变化趋势、音韵结构的变化原因、音韵结构的变化类型等。
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主要涉及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如音韵结构的语言表达功能、音韵结构的语言理解功能、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功能等。
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主要涉及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如音韵结构的发展历史、音韵结构的发展趋势、音韵结构的发展规律等。
基础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法等。
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研究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音韵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
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音韵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
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音韵结构,以及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
基础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音韵结构的形成机制、音韵结构的变化规律、音韵结构的语言功能、音韵结构的语言发展等。
音韵结构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表明,音韵结构的形成是由语言功能、语言发展、语言历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音韵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導讀】本課介紹古代漢語語音知識和一些必要的傳統音韻學知識。
由於上古漢語的語音研究起步比較晚,而中古音的研究比較成熟,所以後人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基本上是在中古音的基礎上根據上古時期的材料總結推嬗出來的。
因此本課在介紹上古音之前都是先介紹中古漢語的相關音系情況,這不僅爲大家學習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提供方便,而且也可以讓大家通過上古音與中古音的比照看出古代漢語語音的演變。
本課共分五節。
第一節介紹研究上古漢語語音的主要材料。
第二節介紹傳統音韻學的一些主要概念術語。
第三節介紹古代漢語的聲母系統,先介紹中古漢語的聲母系統,然後介紹上古漢語的聲母系統和一些特點。
第四節介紹古代漢語的韻母系統,先介紹中古漢語的韻母系統,然後介紹上古漢語的韻母系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韻母系統基本上是押韻的韻部系統,而不是精確的韻母系統構擬。
第五節介紹古代漢語的聲調。
聲調的發現是南北朝時期的事,但漢語的聲調是什麽時候産生的目前還不能給出確切的時間答案來,上古漢語有沒有聲調也不能給出絕對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所以這裏祇介紹中古漢語的四聲和過去學者們對上古漢語聲調的幾種不同看法。
由於漢字不是音素文字,沒有直接反映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實際語音系統情況,所以祇能通過對各種不同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來間接地瞭解古代漢語的語音面貌。
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漢字漢字雖然不是音素文字,但是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構成的,聲旁表示的是字的讀音,也就是說,在造字的時候選擇甲字來作乙字的聲旁,那麽甲字與乙字的讀音肯定是相同的,至少是非常接近的。
例如“聞”字從“門”得聲,那麽在造字的時候“聞”的讀音與“門”一定非常接近。
使用相同聲旁的字,它們的讀音也必定是相同或非常接近的。
例如“芒”“妄”“忘”“忙”都從“亡”得聲,這些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裏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芒”“忙”二字聲母是[m],“妄”“忘”“亡”三字是零聲母[] ,但在上古造字的時候它們的聲母一定是相同或非常相近的。
根據形聲字的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通過對大量形聲字中的聲旁的分析來歸納古代漢語的語音系統情況了。
此外,漢字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等等,這些材料也都與語音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繫,因此都是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的寶貴材料。
二、古代的韻文材料韻文材料指的是詩歌、辭賦等韻文中的韻腳字。
漢語詩歌、辭賦的押韻一般祇能是韻母相同或至少主要元音和韻尾都相同的字才能相押,所以彼此押韻的字,它們的韻母一定相同或至少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
如《詩經•大雅•緜》第二章:“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這一章的韻腳是“父”“馬”“滸”“下”“女”“宇”,它們在現代漢語裏的韻母是不相同的,“父”“滸”韻母爲[u],“馬”爲[a],“下”爲[ia],“女”“宇”爲[y];但在這首詩創作的時候,它們的韻母應該是相同的,至少主要元音是一樣的。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利用詩歌、辭賦等韻文的韻腳字材料來分析歸納詩歌、辭賦創作時期的韻母系統情況,因此古代的韻文材料是研究古代漢語韻母系統的重要材料。
三、古代的注音材料古代的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獻中的直音、讀若、反切等注音材料。
這些材料直接反映被注音字和用來注音的字在古代的讀音,因此也是研究古音非常有價值的材料。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例如“鋪”字,東晉的徐邈注“音敷”,說明當時“鋪”“敷”的讀音相同。
“曼”,徐邈注“音萬”,說明當時“曼”“萬”兩字讀音相同。
讀若是通過比況的方法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注音。
如《說文》:“椵,讀若賈。
”“臑,讀若襦。
”“莧,讀若丸”,即“椵”與“賈”“臑”與“襦”“莧”與“丸”在東漢時期的讀音是相同或相近的。
反切是用兩個漢字來給一個漢字注音,其基本原理是: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
例如“東”字,《廣韻》“德紅切”,即取“德”字的聲母和“紅”字的韻母和聲調切出“東”字的讀音。
關於反切的具體運用情況在“反切”一節中再詳細介紹。
四、古代的韻書和韻圖韻書是古人將韻母相同、相近的字彙集在一起,使詩人在詩歌創作時能夠據之選擇韻腳字的一種詞典,如《切韻》《廣韻》《集韻》等;韻圖是古人編制的聲韻調配合的音節表,如宋代的《韻鏡》《七音略》等。
韻書不僅將韻母相同、相近的字彙聚在一起,而且在每一韻當中又根据声母的不同分出若干同音字组(传统称之为“小韻”)並用反切方法進行注音;韻圖則直觀地將字的聲母、韻母和聲調情況都反映出來。
所以這兩種材料都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當時的語音系統情況,是研究古音最有用的材料。
不過韻書和韻圖產生的時間都比較晚,對於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來說,韻書和韻圖祇能作爲上溯的基礎,而不能作爲直接的依據。
五、異文材料異文指不同的書或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在記載同一事物時使用不同的字詞。
如《春秋·隱公十二年》“公會鄭伯于時來”,《公羊傳》“時來”寫作“祁黎”。
又如“伏羲氏”在古書中也寫作“庖犧氏”“包羲氏”等。
這樣的異文對於研究上古漢語的聲母和韻母系統都非常有價值。
六、聲訓材料聲訓是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詞去解釋詞語的一種訓詁方法。
聲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語音情況,可以作爲我們研究古音的參考材料。
如《釋名·釋水》“江,公也。
”用的就是聲訓,又如《說文》“門,聞也。
”用的也是聲訓。
七、對音材料對音就是通常所說的音譯,對音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詞在借用時的讀音情況,在漢語古音研究特別是音值構擬上有著獨特的價值。
梵文namas,借入漢語後音譯作“南無”,用“無”字對譯原詞的“ma”,說明“無”字在當時的聲母是m,而不是零聲母。
梵文buddha,漢語音譯作“浮屠”“浮圖”,以“浮”對音梵文bu,說明“浮”字聲母在古代也是雙唇音。
自漢代起,中外交流頻繁,漢語從其他語言特別是梵語借入了大量詞語,其中很大一部分採用的是音譯;其他民族語言如朝鮮語、日語、越南語也從漢語借用了大量詞語,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音譯。
梵漢對音、朝漢對音、日漢對音、越漢對音等對音材料是我們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系統非常寶貴的資料。
八、方言材料漢語有複雜的方言,由於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古時候的一個音在甲方言發生了變化,在乙方言卻保留下來了。
例如“階”字在古代的聲母是舌根音[k],漢語普通話中已變爲舌面音j[]了,西南官話仍然念舌根音[k];“茶”“鄭”“鎮”上古都是念舌尖中音的,“茶”屬定母[d],“鄭”“鎮”屬端母[t],這些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裏已變成捲舌音了,但在福州話裏這些字仍然念舌尖中音:“茶”念[],“鄭”念[],“鎮”念[]。
古代漢語的許多語音特點保存在現代漢語的方言裏,如粵方言保存了古代漢語的[-m]、[-p]、[-t]、[-k]四種輔音韻尾,閩方言保存了上古漢語舌頭音舌上音不分的特點,吳方言則保存了古代漢語聲母有清濁對立的特點。
漢語方言爲我們研究古音提供了珍貴的活語言材料。
九、親屬語言材料漢語與藏語等漢藏系語言有共同的來源,拿漢語去跟同語系的其他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研究是漢語古音研究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方法。
漢語上古音研究中的一些難題如複輔音聲母問題、音節模式問題、聲調起源問題等,借助於漢語與親屬語言的比較研究能够得到更好的解決。
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的基本方法就是充分利用上述各種材料進行繫聯、分析、比較、歸納,重構出古代漢語的語音系統。
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由於語音系統的時代性和地域性都很強,因此對於古代典籍中的材料包括漢字材料,一定要注意其産生的時代和地域,不能將時代相隔很遠的材料混同對待,也不能將地域相隔很遠的材料混同對待。
學習古代漢語的語音,先瞭解一些古代音韻學的基礎知識是必要的。
一、反切反切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漢字注音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兩個漢字爲另一個漢字注音,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
例如,“都,當孤切”,其中“當”爲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孤”爲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都”則稱爲被切字。
反切注音法產生於東漢末期,從那時開始直到20世紀初期,這種注音方法一直是傳統“小學”以及傳統語文教育最廣泛使用的注音方法。
今天我們要學習反切,主要因爲六朝至宋代人所使用的反切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語音面貌,故時的實際語音面貌,因此通過反切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那個時期的漢語語音系統情況。
這對於我們閱讀中古時期的一些文獻,尤其是詩詞等韻文文獻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今天的學者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中古漢語語音系統是一個極爲重要的階梯,因此我們要學習上古漢語語音,也必須瞭解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必須瞭解反切。
反切作爲前人識字注音的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很容易掌握的,比如:田:徒年切盧:落胡切烏:哀都切布:博故切按照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的基本原則,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切出“田”“盧”“烏”“布”的音來。
不過,能夠這樣順利地切出被切字的字音的反切祇是一部分,有很多反切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音來念,切不出被切字的音來。
例如:東:德紅切烹:撫庚切楚:創舉切湛:徒減切喟:丘愧切西:素雞切第一個反切的切下字“紅”與被切字“東”的聲調不合,第二個反切的切上字與被切字“烹”的聲母不合,第三個反切的切下字“舉”與被切字“楚”的韻母不合,第四個反切的切上字“徒”與被切字“湛”的聲母不合……。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呢?原因在於語音是變化的,現代漢語的語音已經與隋唐宋時期的語音不一樣了。
所以要學通反切,還應該從瞭解中古到現代的音變規律入手。
中古到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歷史音變主要有以下規律:聲調方面(1)平分陰陽(清聲母平聲歸陰平,濁聲母平聲歸陽平);(2)濁上變去(全濁上聲歸去聲);(3)入派三聲(全濁入聲歸陽平,次濁入聲歸去聲);聲母方面(4)濁音清化,平送仄不送(全濁平聲字變送氣清聲母,全濁上、去、入聲字變清音);(5)見、精組聲母細音腭化;(6)古無輕唇音,上古重唇音合口三等(主要是東、鍾、虞、微、凡、元、文、陽、尤、廢10韻)到中古之後演變為輕唇音;(7)“古無舌上音”,上古舌頭(端組)二、三等字變為中古的舌上音(知組);韻母方面(8)知、莊、章、日母三等-i-介音消失;(9)見組二等字產生-i-介音;(10)中古唇音開合不定。
與以上規律相對應,形成以下反切拼讀條例:1、聲調(1)平分陰陽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陰聲清平灘:他幹切陽聲濁平徒:同都切(2)濁上變去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去聲全濁上聲皂:昨早切上聲清古全濁上聲(今去聲)坦:他但切(3)入派三聲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陽平全濁入聲族:昨木切去聲次濁入聲樂:盧則切2、聲母(4)濁音清化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平送仄不送陽平送氣全濁平頹:杜回切去聲不送氣全濁上、去杜:徒古切陽平不送氣全濁入(各調)族:昨木切(5)見、精組細音腭化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ɡ、k、h見、曉組洪音該:古哀j、q、x細音啟:康禮切z、c、s精、心組洪音祭:子例切祖:則古切(6)古無輕唇音,三等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合口限於輕唇10韻重唇唇音非三等合口斌:府中切輕唇唇音三等合口忿:匹問切(7)古無舌上音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知組端組二、三等字罩:都教切3、韻母(8)中古知、莊、章、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日母字-i-介音脫落洪音捲舌聲母細音肘:陟柳切細音非捲舌聲母捲舌聲母字面:彌戰切(洪音)(9)見母二等字中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古以後產生-i-介音細音見組二等爻:胡茅切洪音各聲母見母二等字沙:所加切(今有-i-介音)(10)中古唇音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舉例開合不定開口重唇合口班:布還切齊齒重唇撮口邊:布玄切開口/合口輕唇齊齒、撮口翻:字袁切父:扶雨切以上十項反切條例雖然不能反映反切拼讀的全貌,但可以解決大部分今音拼讀反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