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形理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汉字的构形理据

【摘要】汉字是一种有理据的文字,而它的理据性主要体现在其构形上。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其构形理据发生了变化,或隐或显,或保留或失落,这是因为汉字的笔画形态、部件的组合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汉字的构形理据,并使其产生某种程度的改变。汉字构形的特征与理据演变是相互关联的,构形特征体现在其理据演变中的一些现象,而构形理据在演变中将构形特征表现出来。在此,本文重点从研究了汉字构形理据及隶变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字构形理据发展的大体趋势。

【关键词】汉字;构型;隶变

“物质世界的万物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个促动和激发其生成、变化和发展的动因,都称之为‘理据’”。汉字的表达形式与汉字含义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从这些表达形式中推断出汉字的含义,这就是汉字的理据性。

汉字是一种有理据的文字,而它的理据性主要体现在其构形上。殷焕先总结道:“篆书以上的早期汉字,是字字有理性的,因为它还保留着较多的图画成分。不论是构形之时的理性还是后人赋予的理性,总之是有理性。”

汉字初创时的象形特征突出,之后汉字字体不断改变。由甲骨至隶书,其象形特征基本消失。在字体的演变过程中,汉字的笔画

形态、部件的组合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是部分汉字的意义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汉字的构形理据,并使其产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1、汉字的构形理据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统,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音义是来源于汉语,只有形体才是它的本体。

汉字是表意的,其主要依据就是它的因义而构形的特点,也就是说汉字总是依据它所记录的汉语的义项来选择形体,形义之间的这种联系,就叫做构形理据,又叫构意,是指这种构形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带来了哪些意义信息,又采用了何种手段来与相似字和同类字相区别,也就是汉字字形设计或者说是造字意图与本义的联系。

2、汉字的构形理据分类

纵观各个时期汉字的特点和演变,构形理据大致可以分为形体理据和层次理据。形体理据是一点一画之意。这一时期形义是统一的,汉字形体与据以构形的词义之间具有直接的可解释性,亦即汉字的构形理据存在于形与义的统一之中。这种形义统一的理据性主要体现在甲骨文、金文等中象形、指事字和会意字中以形会意字中,它们形义契合,通过形可以追溯意义。然而,一些复杂的和抽象的事物难以用形义直接契合的方法表示,因此,也产生了层次理据,

也就是汉字采用了二合或多合的拼合方式来体现构字的理据。表现为形声字和会意字中的以意会意的字。

3、隶变对于汉字的构形理据影响

隶书作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之前称为古文字阶段,之后则称为今文字阶段。古文字阶段的特点就是汉字象形性的不断减弱,“隶变使得汉字构形理据性逐步遭到破坏”。而在今文字阶段,汉字的这种形体上的理据大多丧失殆尽。那么,隶变起到什么作用呢?

从古到今,汉字由象形发展到不象形。隶变首先改变的是汉字的形体。隶变是汉字运用的必然结果,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交际职能,符合汉字的本身职能要求。但是就汉字来说,破坏一分构形的图画意味,也就是破坏一分汉字的构形的有理性,因为汉字构形的有理性恰恰是和汉字的构形的图画意味紧密相联的。

因此,隶书对汉字形体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线条变曲为直;笔画的省略合并;改变偏旁形体;偏旁的混同挪用。

隶变对汉字构形理据影响,有以下几点:

首先,隶变本身不是导致汉字构形理据丧失的内因。真正的内因是汉字形体的求理性和汉字运用的求简性之间的矛盾。汉字运用要求方便快捷,就必须打破原先那种随体诘曲的书写方式,破坏原先的构形理据。这种汉字形体与汉字运用之间的矛盾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从形体上看,他们已经不是图画形式,基本上趋于

线条化。这种矛盾发展到小篆时期已经表现的非常突出。很多字在篆文里已经很难考察出他们的构形理据。象形程度如果说在小篆里还有微弱的表现,那么到了隶书这种象形模式被彻底打破了。这是汉字形体和用字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的产物。隶变只是这种产物的表现形式。

再次,隶变本身并没有导致汉字构形理据的大量丧失。隶变是导致部分汉字形体具有不可解释性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数量相对于整个汉字库来说还是相对较少的。隶变使得绝大多数独体字变成了记号字。但是汉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合体字的性质并没因为独体字记号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隶变之后,汉字不再用直观的物象反映词义,但是此时汉字部件体系已经形成,部件形体是否具有物象性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的部件形体已经固化为某一意义的信息代码,在参与构字时,部件直接将自身的意义带入新的形体而不再以物象性作为表意手段,部件类化,所以尽管他们自身使用的符号已经成为没有表意表音作用的记号,但在充当字符的时候仍然能起到表意或表音的作用,层次组合的理据性。拿形声字为例,在甲骨文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形声字,甲骨文仍是带有图画性质的文字,独体字通过表形物象表示词义。合体字则既表示物象,又表示语中词的音和义。义符兼有表形表义。隶变之后,构件符号化,形义断裂,汉字在形体上的理据不复存在,但构字理据体现在已经类化的义音部件上,构词的理据上升,正如王宁讲到,“以层次组合的构

形理据虽然是象形的,但却不是以物象身份参与构字,而是以词的音义身份参与构字”。

最后,隶变在客观上促进汉字造字以层次理据为主。以上分析可见,隶变所破坏的汉字理据,仅仅是为数不多的部分独体字。对于绝大多数合体字来说,并没有影响它们多少理据。只是由原来的层次理据兼有表形物象而到表形物象的丧失。当汉字因为形体变异而导致理据淡化或丧失时,往往通过添加或改换义符的方式,使字的理据重新得到的回归。其实这种破坏与回归的斗争在隶变发生之前便已存在,比如“祝”“耻”等。

4、汉字构形理据的发展趋势

第一,随着“随体诘诎”的繁杂的线条逐渐变为类化的笔画,组构整字构件也由象形逐渐音义符号化。第二,基础构件随着文字内部的自然发展与外部的人为整理、规范,逐渐类化,数量也有所减少。第三,构件与构件的组合由平面组合变为层级组合。第四,构形模式由以表形构件为主的构形模式逐渐过渡到以表音、表义构件为主的构形模式。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汉字的构形系统在逐渐成熟、完善,构成构件的线条与笔画、构成整字的构件与整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近似倒三角形的优化系统。从汉字构形模式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形声字是汉字构形体系中的最优结构。它采用义符与声符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互为区别,互相限定,具有较强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