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最终稿)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保障工人安全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的焊接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目的焊接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焊接工作,确保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人安全,并且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三、适合范围本焊接管理制度适合于所有涉及焊接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四、责任与义务1. 焊接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焊接工作,确保焊接质量和工期的完成。
2. 质检部门负责对焊接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安全培训。
4. 焊接工人应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
五、焊接工艺控制1. 焊接工艺评定:根据焊接工艺评定书确定适合的焊接工艺。
2. 焊接工艺参数:确定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进行记录。
3. 焊接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焊接材料管理:对焊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合理储存,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六、焊接质量控制1. 焊接前准备: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确保表面清洁,并进行必要的预热处理。
2. 焊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控制焊接参数。
3. 焊缝检测: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
4. 焊接质量记录:对焊接过程和焊接质量进行记录,包括焊接参数、焊缝检测结果等。
七、焊接安全控制1. 安全培训:对参预焊接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焊接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等。
2. 防护设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耳塞、防护手套等。
3. 灭火设备:在焊接现场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环境保护:对焊接产生的废气和废渣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八、文件管理1. 焊接记录: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质量记录等进行归档保存,便于追溯和查阅。
2. 焊接操作规程:编制和修订焊接操作规程,并进行审查和批准。
金属焊接和检验管理规定
电力建设发电项目金属焊接和检验管理规定一焊接部分1 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焊工,必须是双证齐全,必须是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焊工技术考核规程》及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取证的焊工。
焊工上岗前,由工程部会同施工监理验证其有效焊工合格证件并进行焊前练习考试,监理统一发放相应焊接项目的焊工现场操作证,并建立焊工档案。
无操作合格证者不得进行施焊。
2 焊工、热处理工、焊接质检、焊接检验人员的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并经监理、招标人审批后方能从事相应工作。
每台机组最少配备2名焊接技术人员和焊接质检员,每台机组热处理具有高级证人员不少于4人。
3 从事铝母线、凝汽器不锈钢管板、钛管、TP310HCbN、T91/P91、T92/P92、12Cr1MoV、15CrMo、316L、双相不锈钢等合金材质的焊接,所有钢结构、管道的焊工,现场应进行上岗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焊接。
4 焊工在现场焊接时,必须佩戴焊工上岗证,主动接受监理和招标人的检查。
无证焊工一律不准在现场从事焊接工作。
5 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库存保管、使用回收以及焊材库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焊材进库前应检查质保书、合格证、核对牌号及外观检验,焊材进入场复检。
在用于工程前报监理审核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包括从其它施工项目调拨的焊材)。
T/P91、T/P92焊条应选用焊芯过渡合金的焊材并应与配管厂选用的焊材一致。
T/P91、T/P92、WB36、C276等使用德国蒂森、日本神钢、英国曼彻特国外进口品牌(不包括合资焊材),其他承压、承重部件所用焊材必须为经监理确认方可使用。
6 T91/P91、T92/P92 的焊接,不得使用火焰加热进行预热或热处理。
施焊开始后中途不得长时间停焊,应一次完成焊接。
现场所有焊后需做热处理的焊口均必须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焊后热处理。
7 承包商对承压部件的焊接接头进行 100%的外观检查并作记录,接受监理的监督。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共5篇)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共5篇)第一篇:焊接质量管理制度偶尔看看I某公司焊接质量管理制度仅供参考1.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焊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焊接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在焊接过程中对影响焊接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工程焊接质量,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焊接质量形成过程的所有工序和活动。
包括:坡口加工、安装组对、(焊前预热)、焊接、(焊后热处理)、检验试验和检查评定。
2.管理职责2.1质检部为焊接工程质量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2.2专业工地负责所承担工程焊接质量的管理工作。
2.3中心试验室负责焊接工程的质量检验。
2.4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焊接材料进货质量的检验。
2.5公司焊接技术委员会负责焊接专业工程施工用标准、规范/规程的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2.6公司焊接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见图5-1。
3.总体要求3.1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
3.2焊接材料有验证,设计变更有签证。
3.3人员资质有认证,计量设备有鉴定。
3.4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处理有复查。
3.5行使质控有否决,文件资料档案化。
3.6实际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评定中的各项工艺参数。
4.工序能力的认证4.1工序能力的检查应包括:4.1.1人员资质(焊接、金属检验、无损探伤及热处理施工);4.1.2钢材及焊接材料;4.1.3机具设备的能力;4.1.4作业指导书及技术方案措施(工艺质量标准及要求);4.1.5作业环境的控制。
附件: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
没有帐号?注册我创建了群组电脑爱好者,欢迎加入参考下谢谢楼主第二篇:焊接管理制度焊接管理制度1、焊接范围和要求1.1、本公司焊接方式只限于电弧焊接,焊制工件只限于钢瓶支架及车辆维护中的简单焊接。
1.2、钢瓶支架的焊接要牢固、经得起车辆颠簸时的振动,焊缝要光滑,焊接质量要符合相关规范。
1.3、焊接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焊工施焊。
焊接质量有质量检验员负责验证。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焊接工作的管理,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焊接工作。
第三条焊接工作负责人应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和执行,确保全体员工知晓和遵守。
第二章焊接工作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焊接工作组织,明确负责人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
第五条焊接工作应在专门的焊接作业区域进行,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严禁在非焊接作业区域进行焊接作业。
第六条焊接作业前,应对焊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对于需要焊接的工件,应做好焊前清洁和预处理,确保焊接质量。
第八条每日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随时关注焊接状况,对焊缝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第三章焊接安全管理第十条公司应配备专门的焊接安全员,负责焊接作业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焊接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第十二条焊接作业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避免因焊接引起的事故伤害。
第十三条每个焊接作业区域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第十四条焊接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焊接质量管理第十五条焊接工作负责人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材料选用和焊接工艺的设定。
第十六条焊接作业应进行全程记录和跟踪,确保焊接质量。
第十七条对于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再检验,保证焊接质量。
第十八条焊接作业完成后,应对焊缝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第五章焊接责任管理第十九条焊接工作负责人对于焊接质量负有全面责任,必须做到职责到位、监管到位。
第二十条焊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保证焊接质量。
第二十一条发现焊接缺陷和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上报,不能私自处理。
第六章焊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第二十二条公司领导层应重视焊接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金属焊接作业管理制度
金属焊接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金属焊接作业,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金属焊接作业。
三、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合理合规,科学管理。
第二章作业人员管理一、作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一)公司应根据作业实际需求,合理安排符合条件的员工从事金属焊接作业,对于新员工应进行专业培训。
(二)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焊接技能证书和操作资格,且经过公司内部培训考核。
二、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一)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金属焊接作业的要求。
(二)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措施,避免因金属焊接而导致职业病。
三、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一)公司应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金属焊接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作业人员了解金属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二)作业人员应具备应急抢救知识,能够及时有效对作业事故进行处理。
第三章作业环境管理一、作业环境的准备(一)公司应为金属焊接作业提供合适的作业场所和设备,确保作业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消防设施齐全。
(二)作业环境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废水、废气的处理合规。
二、作业环境的安全监测(一)公司应定期对金属焊接作业环境进行安全监测,确保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作业环境中必须具备紧急救援设备和消防器材,确保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
三、作业环境的保护(一)公司应对作业环境严格进行管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二)作业环境中应设置清晰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章作业设备管理一、作业设备的检查维护(一)公司应定期对金属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二)作业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焊接技术证书和相关操作资格,保证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设备的安全使用(一)作业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度
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度
1
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
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度
2
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
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热处理(材料加热件)检验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1、操作者务必在了解工艺,了解材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在自检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加工。
2、操作员严格落实工艺规定,对加热件的热温、保温时间、做好相关的记录。
3、热处理(材料加热)零件经机台长签字合格后才能转入生产。
4、违反本制度,不认真仔细填写相关的记录,将进行经济处罚。
5、检验相关的记录不全,视同未曾检验处理对待。
某某单位(人)
202X年X月X日。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最终稿)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最终稿)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QFD-221006-2005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2005-04-01发布2005-04-01实施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制度按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612《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规定了承接我厂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项目的程序、现场管理、质量监督的方法及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制度由生产管理部提出并归口本制度起草部门:生产管理部本制度起草人:吴永法本制度主要审查人:庄沪丰本规定主要批准人:应加龙本制度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职责、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适用于我公司维修及大、小修期间钢制承压管道和部件(包括承压部件与非承压部件)的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2.1 DL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2 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4 DL64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5 DL/T819《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2.6 DL505《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2.7 DL/T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2.8 DL/T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9 DL/T838《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2.10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2.11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3.管理职责3.1在总工程师和生产管理部的领导下由生产管理部金属监督专职负责本公司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大全)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焊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气焊作业活动,包括电气焊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操作和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电气焊作业,是指使用电弧、电阻热、激光、电子束等焊接技术进行的金属连接、切割、热处理等作业。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电气焊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加强电气焊作业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电气焊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电气焊设备管理第五条公司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电气焊设备,并建立设备档案,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检修。
第六条电气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遵守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和参数。
第七条电气焊设备的电源线、气管、电缆等连接部件应定期检查,确保连接牢固、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
第八条电气焊设备的防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应齐全有效,并定期进行功能测试。
第三章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第九条电气焊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条电气焊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取得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
第十一条电气焊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第十二条电气焊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不得在危险环境下进行作业。
第十三条电气焊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花、熔渣等飞溅物伤人和引发火灾。
第十四条电气焊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电气焊作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电气焊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焊接检测管理制度
焊接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焊接检测工作,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焊接作业的单位。
第三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按照本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并实施焊接检测工作。
第四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焊接检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焊接检测工作的规范、科学、准确性。
第五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焊接检测工作记录,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记录。
第六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保护焊接检测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焊接检测人员管理第七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焊接检测人员,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第八条焊接检测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九条焊接检测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检测规程,不得违规操作或泄露检测机密。
第十条焊接检测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第十一条焊接检测人员应当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不得将相关信息泄露给他人。
第三章焊接检测设备管理第十二条焊接检测单位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焊接检测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第十三条焊接检测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并经过专业培训。
第十四条焊接检测设备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十五条焊接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引起设备损坏。
第十六条焊接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报修。
第四章焊接检测工作流程第十七条焊接检测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焊接检测工作应当在符合检测标准的环境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九条焊接检测工作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第二十条焊接检测工作应当及时报告检测结果,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二十一条焊接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当归档检测记录,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整理。
金属检验管理制度
金属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确保金属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质量管理1.金属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金属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2.质量检验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
3.金属质量检验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保留相关检验数据和报告。
第三章设备管理1.负责金属质量检验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2.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其正常运转。
3.检验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要归档保存。
第四章人员管理1.金属质量检验部门要建立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考核机制,确保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2.质量检验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3.检验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第五章进料检验1.对进货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2.对进货原材料进行质量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保留相关检验数据和报告。
3.对进货原材料的合格供应商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供货质量。
第六章在制品检验1.对在制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技术指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对在制品进行工序检验,保证生产各个工序的质量可控。
3.对在制品进行追溯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第七章成品检验1.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对成品进行出厂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或退货处理。
3.对成品进行合格的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八章管理评审1.定期进行金属检验质量管理的评审工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第九章文档管理1.金属质量检验相关的文件和记录要进行归档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2.及时更新和修订相关文档,保证其适用性和合规性。
3.规定文档和记录的保存期限和销毁程序,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引言概述:电气焊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规范电气焊工作流程和保障工作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气焊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作业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与检修、安全防护措施。
一、焊接工艺规程1.1 焊接工艺选择:根据焊接材料、焊接件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1.2 焊接参数设定: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设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质量。
1.3 焊接试样制备: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要求,制备焊接试样进行焊接试验,评估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质量。
二、焊接作业操作规范2.1 工作前准备:焊接前,进行工作区域的清理,确保焊接区域无杂物和易燃物。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2.2 焊接操作流程: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焊接操作,包括焊接准备、焊接接头的装夹和对位、焊接操作、焊后处理等步骤。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防护眼镜、焊接手套等。
2.3 焊接质量检验:焊接完成后,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焊缝的牢固性和尺寸等方面。
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三、设备维护与检修3.1 设备定期检查: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电源线路、焊接机、焊接枪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2 设备维护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手册,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等,延长设备寿命和保证焊接质量。
3.3 设备故障处理:对于设备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包括维修、更换零部件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安全。
四、安全防护措施4.1 个人防护:焊接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焊接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受到火花、烟尘等对身体的伤害。
4.2 火灾防护:在焊接作业区域内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
4.3 通风换气:焊接作业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排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引言概述:电气焊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电气焊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电气焊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焊接设备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焊接材料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和安全防护管理。
正文内容:1. 焊接设备管理1.1 焊接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2 焊接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护1.3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保管1.4 焊接设备的更新与淘汰1.5 焊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2. 作业人员管理2.1 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2.2 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2.3 作业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培养2.4 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与权限2.5 作业人员的考核与奖惩机制3. 焊接材料管理3.1 焊接材料的采购与验收3.2 焊接材料的储存与保管3.3 焊接材料的使用与消耗控制3.4 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与追溯3.5 焊接材料的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4. 作业环境管理4.1 作业场所的布置与标识4.2 作业场所的通风与排风要求4.3 作业场所的清洁与整理4.4 作业场所的火灾与爆炸防护4.5 作业场所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5. 安全防护管理5.1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与维护5.2 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5.3 安全防护操作规程与培训5.4 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与强化5.5 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处理总结:综上所述,电气焊管理制度是一个全面规范电气焊作业的管理体系。
通过焊接设备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焊接材料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和安全防护管理等五个大点的细致规定,可以有效保障电气焊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同时,该管理制度的实施还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以确保电气焊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金属焊接管理制度
工程金属焊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金属焊接作业,确保焊接质量,保障焊接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工程金属焊接作业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实施责任单位为公司质量管理部。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确保焊接作业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二章管理体系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焊接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切实保证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组织焊接作业评估,对焊接作业进行及时检查和改进,确保焊接作业符合质量要求。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焊接记录档案,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检测结果,以备查阅。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公司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焊接人员,具有相关证书和经验。
第九条焊接人员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范进行作业,确保焊接质量。
第十条焊接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公司应购买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焊接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焊接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公司应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焊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第十六条公司应进行焊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七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公司应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焊接废料。
第十八条公司应定期对焊接作业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质量。
第八章处罚规定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有权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追究责任。
第九章附则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从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不时进行修订。
第二十一条公司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焊接管理制度,并与本管理制度相互配合。
第二十二条对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质量管理部所有。
以上为公司工程金属焊接管理制度,希望各部门与员工认真遵守,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引言概述:电气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电气焊的安全性和质量,制定电气焊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焊管理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焊接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和质量控制。
一、焊接人员管理:1.1 培训和资质要求:- 焊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焊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 焊接人员应持有相关的焊接资质证书,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1.2 健康和安全要求:- 焊接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从事焊接工作。
- 焊接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具、防护手套等,以确保其人身安全。
1.3 岗位责任和监督:- 焊接人员应明确其岗位责任,包括焊接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责任。
- 焊接人员的焊接工作应受到监督,确保其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焊接。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检查和维护:- 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检查和维护记录应进行保存,以备查阅和追溯。
2.2 设备操作规程:-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焊接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改动设备设置。
2.3 设备安全保护:- 设备应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
三、材料管理:3.1 材料采购和验收:- 采购焊接材料时,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验收记录应进行保存,以备查阅和追溯。
3.2 材料存储和保管:- 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 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分类、标识和保管,以便于使用和管理。
3.3 材料使用和追溯:- 焊接材料的使用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禁止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 材料的使用记录应进行保存,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焊接作业。
四、作业环境管理:4.1 作业场所布置:- 焊接作业场所应布置整齐,设备和材料摆放合理,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焊接管理制度范本
焊接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焊接生产车间所有员工。
三、管理内容1. 劳动纪律(1)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必须无条件完成上级管理人员安排的生产任务(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
(3)所有员工不得醉酒上班,以免毁坏公司形象,避免安全隐患,人为损坏工具、量具、仪器的必须照价赔偿。
(4)上班时不得无故窜岗、闲聊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追逐,严禁在厂内打架斗殴。
(5)不能电话请假,必须事先书面请假,在主管同意后方可不来上班;两天以上病假必须有病历证明。
(6)不得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工作中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
(7)不得越级反馈问题,要随事逐级反馈,本部门能解决的尽量在本部门解决。
(8)不得有偷窃行为,不得私自加工与本部门无关的产品,必要时须经车间主管同意。
2. 岗位要求(1)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2)员工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员工应严格遵守焊接操作规程,确保焊接质量。
(4)员工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工作环境要求(1)焊接车间应保持清洁、整齐,工作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2)焊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焊接车间应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等措施。
(4)焊接车间应保证通风良好,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4. 定位管理(1)焊接车间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焊接车间应建立和完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3)焊接车间应实行定额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4)焊接车间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四、监督与检查1. 焊接车间主管应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焊接车间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引言概述:电气焊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电气焊工作流程、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焊管理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焊接前准备、焊接操作、焊后处理、设备维护和安全措施。
一、焊接前准备:1.1 确定焊接项目和焊接材料,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1.2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包括焊机、电缆、电极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1.3 确定焊接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包括焊工的技术等级和焊接作业证书的有效性。
二、焊接操作:2.1 确保焊接现场的安全,包括设置防护措施、清理杂物和确保通风良好。
2.2 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焊接操作,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设定和控制。
2.3 监督焊接过程,包括焊缝的质量检查、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焊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
三、焊后处理:3.1 对焊接件进行清理和除渣,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外观。
3.2 进行焊后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和淬火等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操作。
3.3 进行焊后检验,包括焊缝的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的测试,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焊机的清洁、电缆的检修和电极的更换。
4.2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3 做好设备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维修情况、校准记录和维护计划。
五、安全措施:5.1 建立焊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
5.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5.3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包括对焊接现场的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总结:电气焊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对于焊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焊接前准备、焊接操作、焊后处理、设备维护和安全措施的规范,可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气焊技术和安全要求。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
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电气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最终版)引言概述:电气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
为了确保电气焊的安全和质量,制定电气焊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焊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人员管理1.1 确保焊工持有相应的焊接证书,具备相关的焊接技能和经验。
1.2 对焊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1.3 设立专门的焊接班组,确保每个焊工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
二、设备管理2.1 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2.2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测,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2.3 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和更新。
三、安全管理3.1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和安全措施。
3.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焊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防护面罩、防护服等,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质量管理4.1 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规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2 对焊接接头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评估,确保焊接质量可控。
4.3 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环境管理5.1 对焊接作业场所进行环境评估和改善,确保焊接作业环境符合要求。
5.2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检测,确保焊接作业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鼓励节能减排,提倡绿色焊接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电气焊管理制度是确保焊接作业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焊接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各行业都能重视电气焊管理制度的建设,共同推动焊接行业的发展。
焊接部检验管理制度
焊接部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焊接部检验工作的管理,保证焊接部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焊接部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焊接工程师、检验员、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焊接部检验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确保焊接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焊接部检验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检验、工艺检验、装配检验等内容,涵盖焊接过程的各个环节。
第二章焊接部检验组织第五条焊接部设立检验部门,由专业的检验员负责具体的检验工作。
第六条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资格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第七条检验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检验技能和水平。
第八条检验员应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负责地履行检验工作,不得出现违规行为。
第九条检验员应在每项检验任务开始前仔细阅读检验标准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检验员应及时向焊接工程师、生产经理等汇报检验结果,并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后续工作。
第三章焊接部检验流程第十一条焊接部检验流程包括焊接前检验、焊接中检验、焊接后检验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 焊接前检验:在进行焊接工作之前,检验员应对焊接材料、设备、环境等进行检验,确保各方面条件符合要求。
2. 焊接中检验:在焊接过程中,检验员应对焊接工艺、焊缝质量等进行实时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焊接后检验:在焊接完成后,检验员应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二条焊接部检验流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私自改变流程或跳过环节。
第十三条焊接部检验流程应及时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第四章焊接部检验标准第十四条焊接部应遵循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工作,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焊接部应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检验标准,制定清晰的检验要求和评定标准。
第十六条焊接部应定期对检验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性。
第十七条焊接部应遵守标准化管理原则,统一检验标准和流程,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焊接检验管理制度
焊接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焊接检验工作,确保焊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焊接工作的检验管理。
三、责任部门1. 公司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焊接检验管理制度,并负责对焊接检验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2.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焊接检验工作。
3. 监督部门负责对焊接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及时性。
四、检验人员的资质要求1. 检验人员应经过相关职业培训,熟悉焊接工艺和检验方法。
2. 检验人员应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并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
3. 检验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五、检验设备和环境1. 公司应配备适当的焊接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检验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通风和安全,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检验方法和程序1. 检验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程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检验记录应详细完整,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存档的有效性。
七、检验标准和要求1. 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特殊要求进行检验。
2. 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或使用。
3. 如发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八、检验报告和文件管理1. 检验结果应及时制作检验报告,并将检验报告交相关部门进行确认。
2. 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存档的有效性。
3. 检验文件应按照公司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归档,确保检验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九、检验结果的认可和追踪1. 公司应建立和实施检验结果认可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如有争议或质量问题,应对检验结果进行追踪和复核,并进行相应处理。
3. 对检验结果应建立质量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责任的追究性。
《金属焊接检验管理规定》
附件五金属焊接检验管理规定5.1金属焊接5.1.1合金材料检验范围5.1.1.1对所有含合金成分(包括16Mn)的设备元部件(制造厂文件明令严禁解体的除外)、组合件(外围公用系统所有合金部件也包括在内)必须做100%勺光谱复查,可解体或散装设备,要逐一零件复查,组合件的所有焊口两侧母材及焊缝100%^谱复查。
并将复检报告,逐一存档。
5.1.1.2现场用合金材料,安装前必须100妣谱检验,安装后连同焊缝一起必须做100%勺光谱复查(对于> M30勺高温螺栓,施工单位做安装前的检验、技术监督单位进行安装后检验)。
光谱复查要求监理全程旁站,签证验收。
合金材料安装前的光谱分析应做好标识,材料下料后必须移植光谱标识。
5.1.1.3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及中、大口径管道焊缝应每隔90度光谱分析一点,光谱分析必须进行定量分析。
汽机本体零部件、紧固件、未提供原始材质及有怀疑的合金部件光谱分析应采用直读式数字合金分析仪。
5.1.1.4所有光谱检验要做好标识,高合金钢光谱检验后要磨去灼烧点。
对细晶马氏体钢材质部件及其焊缝光谱分析后要磨去灼烧点且此部位要做PT金查。
5.1.1.5高压管道、压力容器、钢结构上的所有临时焊点(包括热电偶的临时焊点),清除后此部位要做PT金查。
5.1.2设备检验范围5.1.2.1对设备厂家焊口100咐卜观检查,水冷壁鳍片切割后100洌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膜式壁及蛇形管管排制造厂焊口及两侧各200m施围内PT金验比例:合金总含量>10%勺合金钢材质(T91、T92、不锈钢等)按100处合金总含量3〜10%勺合金钢材质按50%合金总含量V 3%勺合金钢材质按25%碳钢材质按10%匕例做PT金验。
异种钢焊缝按高材质端的检验比例检验。
5.1.2.2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蛇形管排的R (弯管半径)<1.8D (管子直径)弯头:进行100%勺厚度检验和不圆度检查,厚度、不圆度不合格的(低于设计壁厚),必须联系制造厂家予以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QFD-221006-2005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
2005-04-01发布 2005-04-01实施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本制度按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612《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规定了承接我厂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项目的程序、现场管理、质量监督的方法及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制度由生产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制度起草部门:生产管理部
本制度起草人:吴永法
本制度主要审查人:庄沪丰
本规定主要批准人:应加龙
本制度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管理职责、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适用于我公司维修及大、小修期间钢制承压管道和部件(包括承压部件与非承压部件)的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2.1 DL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2 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2.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4 DL64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2.5 DL/T819《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2.6 DL505《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
2.7 DL/T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2.8 DL/T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
规程》
2.9 DL/T838《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2.10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2.11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管理职责
3.1在总工程师和生产管理部的领导下由生产管理部金属监
督专职负责本公司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3.2生产管理部各专业点检员负责制定本专业所辖设备的焊
接及金属检验项目,并及时将项目清单送交金属监督专职审核汇总。
3.3金属监督专职和生产管理部各专业点检员须全过程参与
焊接及金属检验项目的质量监督及施工管理。
3.4金属监督专职应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各专业,对不符合项及时出具处理意见。
3.5金属监督负责焊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项目技术资料的验收、收集及送交档案室归档。
3.6工作流程参考附录A:作业流程图。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焊接、热处理、金属检验承包单位及工作人员资质审查
4.1.1生产管理部应组织人员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施工组织能力,施工技术力量。
了解施工单位过去施工业绩及安全文明生产情况。
4.1.2审查专业技术负责人的资历: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及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4.1.3审查焊工、热处理及金属检验人员资格:要求承包单位提供一份焊工、热处理、金属检验人员合格项目复印件。
审查焊工、热处理、金属检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项目资格,人员证书有无过期,审查焊工过去工作业绩记录等。
4.2焊接管理
4.2.1人员
4.2.1.1凡担任受监部件施焊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对特殊施焊项目,必须在预焊代样件合格,且必须征得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后方能上岗施焊.
4.2.2焊接设备
外包单位自带的焊接、测试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要求表计计量合格,调节灵活,接地良好,并有设备主人和有关部门验收检查签字。
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焊接、测试设备,不得使用。
4.2.3 焊接材料
4.2.3.1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钨棒、氩气、氧气、乙炔和焊剂)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制度规定。
外包单位如自带材料时,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并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
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4.2.3.2焊条必须有烘烤与存放记录。
反复烘烤两次以上焊条作报废处理。
焊工现场施焊时必须携带保温筒,做到随用随取。
4.2.4外包施工单位根据所承接的项目,于开工前7天向生产管理部提交经本单位审核批准过的焊接或检测工艺和作业技术指导书,由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进行会审。
未经审核的工艺不得使用。
4.2.5对重要部件或可焊性较差钢种的焊接项目,承包单位应向生产管理部提供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2.6需做热处理的焊接项目,提交给生产管理部会审的焊接工艺应包含热处理工艺。
4.2.7对特殊钢种的施焊项目,要求焊工预焊代样件,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验,必要时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及机械性能试验。
检验合
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4.2.8生产管理部金属监督专职、专业点检员要组织人员参与全过程监督,确保焊接、热处理工艺的严格执行。
施焊过程要监督施焊环境、对口质量、焊接材料质量、预热情况、工艺参数选择、焊缝外观质量、焊后热处理情况等。
并对部分施焊焊工进行证书核对,杜绝无证或不具备该项目合格证书的焊工上岗施焊。
4.2.9确因条件所限,需要更改焊接或热处理工艺时,必须提前告知公司金属监督专职,并经过公司总工程师的批准。
4.3热处理的管理:
4.3.1人员
热处理工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担任。
要求外包单位提供热处理人员的资格复印件。
4.3.2 热处理设备
热处理设备须事先检测合格。
4.3.3 热处理管理
热处理过程,施工单位应做好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热处理温度,升、降温速度,恒温时间),确保与批准的热处理工艺一致。
生产管理部焊接项目负责人应对此进行检查。
4.4无损检测和理化检验
4.4.1检验人员
4.4.1.1检验专业技术负责人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及以上职务的检验技术人员担任。
并要求具备相应的无损检验、理化检验行业资格证书。
4.4.1.2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检测项目的资格证书。
无损探伤试验报告审核人员须具备相应项目Ⅱ级及以上级别资格证书。
要求外包单
位提供检验人员的资格复印件。
4.4.2试验设备
外包单位自带的检验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要求试验设备质量可靠,达到标准规定的检测灵敏度。
有仪器计量合格证书。
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检测设备不得使用。
4.4.3检验过程
4.4.3.1承包单位根据所承接的项目,于开工前7天向生产管理部提交经本单位审核批准过的检验工艺,由生产管理部组织人员进行会审。
未经审核的检验工艺不得使用。
4.4.3.2公司检验项目负责人、专业点检员要组织人员参与全过程监督,确保检验工艺的严格执行,确保达到标准规定的检测灵敏度;
4.4.3.3生产管理部对检测项目要进行抽样检查。
对射线底片应进行检查;
4.4.3.4对现场检验人员要进行资格证书抽查,杜绝无证人员或不具备相应项目合格证书的人员上岗检验。
4.4.3.5检测、试验时,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有关安全条例,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护他人(特别是射线检测时)。
4.5验收标准
公司金属监督专职根据检测项目提出要执行的检验标准,并按该标准进行验收。
4.6资料验收
承包单位在项目结束后20天内移交以下技术资料:
a、焊接项目一览表;
b、焊接项目定位清册(注明焊工代号);
c、焊接、热处理质量记录文件;
d、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
e、检验项目定位清册;
f、各项检验项目工艺卡和试验报告;
g、射线检验底片。
5.检查与考核
5.1生产管理部对外委焊接及金属检验项目承包单位应经过仔细审查,确认其有资质及能力完成承包项目工作。
5.2金属监督专职及生产管理部各专业点检员有权力随时对焊接及金属检验项目工作情况进行抽查,以确保对焊接项目的质量监控及进度监控。
对承包方违反技术标准或不按工艺要求的行为须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5.3对承包单位在工作中违反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并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考核。
5.4承包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因违反技术标准或不按工艺要求野蛮作业造成本厂设备损坏的,承包单位应作出相应赔偿。
5.5由人员失职造成项目质量事故或项目漏检的,按公司有关经济考核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5.6焊接项目承包方对焊口质量负责,焊口检验一次合格率必须达到95%以上,如一次合格率低于95%,每降低1%扣质保金的10%。
焊口最终合格率必须为100%。
附录A (提示性的附录)
作业流程图 .
承包业主方金属监督、专业点检审承包单位及参与人员资质审
专业人员开
具材料单 业主方发包
项目及技术交底
不合格项
合格项 焊接检验 业主方专业
人员监督过程 承包单位实
施
编制项目的
工艺及作业指导项目完工报
告及资料整理 不合格产品
报废
质量检验 承包单位
提供材料证明
资料供业主方
审查 承包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不合格项返
工
业主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