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合集下载

姊归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姊归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9 P — 6 5 3 367m 产量 260k ,比 C 1 g K增 加 35k , 5 g
1 材料 与方法
11 试验 品种 .
增 幅1. %。鄂马铃薯 3 6 7m 产量 240k , 54 7 号 6 4 g 比C K增 加 15k ,增 幅 82 ,T 6 — 767m 8 g .% 9 2 2 6
23 植株性 状 及经济 性状 .
由表 2 出 ,主茎数 M r 最 多 ,鄂马铃薯 3 看 i a
53 x . . m 2 0m,每小区 5 ,每行 l 株 ,株行距 3 5 行 6
收稿 日期:2 0 — 4 1 06 0—3
号最少 ;株高鄂马铃薯 3 最高 ,9P — 最矮 ; 号 53 3
用 越来 越 重要 【。为 加快 品种更 新 ,满 足 种植 户 和 l 1
2 结果 与分 析
21 产 . 量
加工企业对新品种的需求 ,筛选高产优质马铃薯新 品种 ,我们 引进 了 4 个马铃薯新 品种进行 了适应 性 、丰产性 、抗逆性 、农艺性状等观测 比较试验 , 为我县大力推广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道宽 0 0m . 。试验周围设保护行 ,种植相应的参试 4 品种 ,备 补苗 所需 。齐 苗 和封 行 前 中耕 培 土 两次 ,
6 2 月 2日用杀 菊脂 防 2 8星瓢 虫一 次 。
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尤其是脱毒马铃薯优 良新品 种的应用和推广 ,种植马铃薯的单产、品质 、效益 得到 大幅度 提 高 ,马铃薯 产业 在县 城 经济发 展 中作
维普资讯
中国马铃薯 ,第 2 卷 , 6 ,2 0 0 第 期 06
中图分类号:¥ 3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 6 5 2 0 ) 6 0 4 - 2 6 2 3 3 (0 6 0 — 36 0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编号:YZ-06-2012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病源的数量减到最少,生产合格的种薯。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比实验室操作简单,易于执行,比收获后和库房检测范围大,能够实时掌握种薯生产整体情况,对质量控制作用效果显著。

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它们在植株上引发一系列症状,应用这些症状进行质量诊断很实用也很方便,在大田种薯繁育中,检测的灵敏性要求不像检测母株时那么高,此时观察症状就成为除去感染植株最迅捷的方法。

1 田检种类狭义的田间检验指的是由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进行的监督检验。

广义的田间检验根据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分为以生产为目的的检测(自检)和以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检测(监督检验),前者执行单位为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后者为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单位,二者并重。

自检与监督检验依据相同的标准“马铃薯种薯GB18133”,先自检后监督检验,生产单位通过自检降低田间病害比率,以达到所生产级别种薯的最低要求,然后检测或监督管理单位通过田检评价种薯生产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不同目的的田检其检测技术细节有很大差异,自检具有及时、全面、细致的特点,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问断执行全田检测,每一个有异常的植株需要对全株进行详细观察。

监督检验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的特点,即抽查检测要有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段仅有的几次检测结果能真实反应全田基本质量状况。

无论自检还是监督检测的田检员,都要在检测前详细掌握被检田块的基本信息。

1.1 检测内容马铃薯对许多的病虫害非常敏感,这在所有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都是一样。

有些病虫害通过土壤传播的,也有的可以通过种薯传播。

许多传播广泛的病害被视为质量病害,例如晚疫病、疮痂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胫病、镰刀菌病害以及一些病毒性病害。

这些质量病害在种薯中只能允许非常低的感染率。

除了质量病害还有检疫病害,这些病害是非常危险的,在种薯中是完全不允许出现的(例如马铃薯金线虫、类病毒和环腐病)。

马铃薯项目试验实施方案

马铃薯项目试验实施方案

马铃薯项目试验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主食作物,其生产和品质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决定开展马铃薯项目试验,以寻求更好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目的。

1. 评估不同品种马铃薯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2. 探究不同施肥和灌溉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3. 研究不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4. 验证新型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

三、试验内容。

1. 选择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进行试验种植,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品种A、B、C;2. 设立不同施肥和灌溉条件的试验区,比较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3. 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采取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比较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4. 进行新型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试验种植,包括但不限于密植、覆膜、无土栽培等。

四、试验方法。

1. 选择种植地点,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试验种植;2. 种植管理,统一进行土壤改良、翻耕、施肥、播种等基本管理措施;3. 数据采集,定期对试验区进行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数据进行采集;4.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马铃薯生长情况。

五、试验预期。

1. 通过试验,预计能够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并确定最佳的种植管理措施;2. 通过对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比较,预计能够找到对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3. 通过新型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试验,预计能够验证其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效果。

六、试验安排。

1.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进行试验种植;2. 定期进行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数据采集;3. 在试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试验报告。

七、试验风险。

1. 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 人为管理不当也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期望能够为马铃薯的种植管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做出贡献。

鄂马铃薯5号标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

鄂马铃薯5号标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

鄂马铃薯5号标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陈家吉;田恒林;张远学;沈艳芬;戴清堂;高剑华【摘要】为加快高产、高抗晚疫病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本试验在高海拔她区(1880m)对标准原种(≥5g)的高效生产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对脱毒原原种以不同的密度进行栽培,统计标准原种的产量及效益.试验结果为:原原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为32 000株时,标准原种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达14.22万粒和10 220元.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低重量标准种薯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5~15 g的种薯比例增加较大,标准种薯的平均单薯重逐渐降低,以利减少种薯的运输成本.【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原种;生产;密度【作者】陈家吉;田恒林;张远学;沈艳芬;戴清堂;高剑华【作者单位】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S352.3鄂马铃薯5号系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通过多年多点示范不仅丰产性好、抗性强,而且品质优,还原糖含量低、芽眼浅、商品性好,适宜在湖北省及我国西南山区种植[1]。

抗晚疫病优质高产 鄂马铃薯5号 新品种繁育与示范验收自评报告

抗晚疫病优质高产 鄂马铃薯5号 新品种繁育与示范验收自评报告

一、项目任务及考核指标(一)项目任务改进组培设施设备;扩大高产、优质、抗晚疫病“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原原种生产规模;利用脱毒种薯快繁技术提高种薯生产水平;建立大规模的原原种、原种及商品薯生产示范基地,并试验推广适宜不同种植区域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技术:品种茎尖脱毒、无性繁殖技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及防治。

技术难点: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创新点:1、品种创新:“鄂马铃薯5号”具有丰产性好、晚疫病抗性强、品质优、还原糖含量低、芽眼浅、块茎耐贮藏、商品性好等特性,其突出优点是晚疫病抗性强。

2、无性繁殖技术创新(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研究):温室脱毒马铃薯水培苗生产水平达到5万株/米2·年,生产水平属国内领先。

采用现有的脱毒原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运用已有设施设备及项目配套设备设施,年可生产1600万株脱毒水培苗,可供当年1000亩以上标准种薯繁殖基地密植栽培,年生产5000万粒标准种薯。

(二)考核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通过项目实施,温室壮苗生产水平提高到5万株/㎡·年,“鄂马铃薯5号”微型薯生产水平达5万粒/亩·年,商品薯生产水平(单作)提高到2200公斤/亩以上;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脱毒水培苗1600万株以上,当年可供1000亩标准种薯基地用苗;年可生产标准种薯5000万粒以上,可供10000亩原种扩繁基地用种。

选育马铃薯品种2个,建立实验示范区10个,示范推广面积达51万亩。

项目实施期种薯销售纯利润达11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1亿元。

二、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进行“鄂马铃薯5号”脱毒苗生产、水培苗生产、原原种及标准种薯生产、1000亩原原种基地建设、10000亩原种基地建设及50万亩基地建设,组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物资配套和经验交流,并根据市场开展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生产、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负责温网室水培壮苗、脱毒原原种及标准种薯生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主要包括:防护诱蚜技术、育芽带薯移栽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利用适宜的栽培种植密度及环境因素,提高单位面积原种生产量技术等。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品种来源: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用“393143-12”作母本,“NS51-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

原代号:T962-76。

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05001。

品质产量: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品质测定淀粉含量18.90%,干物质含量24.65%。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73.4公斤,比对照鄂马铃薯3号增产17.99%。

其中:2003年亩产1390公斤,比鄂马铃薯3号增产9.36%,显著;2004年亩产2356.7公斤,比鄂马铃薯3号增产23.75%,极显著。

特征特性:株型半扩散,植株较高,叶片较小,生长势较强。

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

结薯集中,薯形扁圆,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耐贮藏。

商品薯率偏低。

区域试验中株高59.7厘米,单株主茎数5.4个,单株结薯12.2个,商品薯率64.6%。

全生育期89天,比米拉长8天,比鄂马铃薯3号短1天。

抗病性鉴定为晚疫病发病率11.09%,轻花叶病毒病发病率0.31%,青枯病病株率为0。

栽培要点:1、选用脱毒种薯,采用育芽带薯移栽技术栽培。

2、合理密植。

单作每亩4000株,套作2400株。

3、科学施肥。

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追施芽肥。

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复合肥(15:15:15)15公斤;幼芽破土时,早追芽肥,亩施尿素10公斤;现蕾时视长势每亩酌情追施尿素3~5公斤以防早衰。

4、注意轮作换茬,预防青枯病,并注意防治晚疫病和28星瓢虫。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二高山和高山地区种植。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马铃薯品种不断更新,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我们于2023年3月至6月开展了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

2. 优化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共引进16个马铃薯新品种,包括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均由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马铃薯育种企业提供。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择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张村村(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试验站)作为试验地,该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种植方式:采用小型微耕机起垄,点播器垄上播种方法,播种密度为每亩2000株。

(3)田间管理: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4)数据采集: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各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叶面积实验结果显示,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差异较大。

其中,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2. 产量在16个马铃薯新品种中,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产量较高,平均亩产分别为3000公斤、2800公斤、2600公斤。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可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3. 品质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口感等指标均较好,可作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4. 抗病性在实验过程中,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对晚疫病、黑斑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可作为抗病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规范性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表

规范性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表

(规范性附录)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表(年)试验组别:试验类型:承担单位:试验执行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A.1 田间设计A.1.1 基本情况参试品种个,排列,重复次,行长 m,行距 cm,行区,小区面积 m2,株距 m,密度株/666.7m2,全试验净面积 m2。

A.1.2 田间排列图A.2 试验期间气象和地理数据A.2.2 地理数据纬度,经度。

海拔高度。

A.3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A.3.1 基本情况前作:,收获期: 月日。

土壤类型:,耕地和整地方式:。

A.3.2 栽培管理A.3.2.1 播种播种期:月日,播种方式和方法:。

A.3.2.2 中耕除草第1次:月日,第2次:月日,第3次:月日,第4次:月日,第5次:月日,第6次:月日。

A.3.2.3 施肥基肥(时间、种类、方法):。

追肥(时间、种类、方法):。

A.3.2.4 灌排水情况灌水:第1次:月日,第2次:月日,第3次:月日,第4次:月日,第5次:月日,第6次:月日。

排水:第1次:月日,第2次:月日,第3次:月日,第4次:月日,第5次:月日,第6次:月日。

A.3.2.5 病虫草害防治(时间、病虫草害种类、用药量和方法)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A.3.2.6 生长期间的特殊事件。

A.4 调查记载表A.4.1 物候期记载表A.4.14 晚疫病调查记载表注:表格不足请复印。

A.4.15 早疫病调查记载表注:表格不足请复印。

A.4.16 青枯病调查记载表注:表格不足请复印。

(规范性附录)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依据B.1 田间设计参试品种数量、对照品种、小区排列方式、重复次数、种植密度、小区面积等。

B.2 气象和地理数据B.2.1 气温: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

B.2.2 降雨量:生长期间降雨天数、降雨量及分布。

B.2.3 初霜时间、终霜时间。

B.2.4 纬度、经度、海拔高度。

B.3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B.3.1 基本情况前茬、土壤类型、耕整地方式等。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湖北省农业厅文件鄂农种发[2000]第31号关于印发《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县农业局,市(州)农科所、农校,各区域试验承担单位:《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已于2000年3月18日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二OOO年五月三十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管理,更好地为农作物品种审定及推广服务,根据《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及《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申报品种第二条申报参加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系、组合,下同)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主要性状稳定、一致,与其他品种有明显的区别,姊妹系间没有明显差异的只能申报1个。

2、具有两年一点或一年多点以上的省内品比试验结果。

3、杂交组合的亲本育性稳定,易繁殖制种。

水稻等主要作物不育系应通过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4、转基因品种由供种单位提供基因工程安全性评价批件。

第三条引进品种申报区域试验,申报者须征得品种权人同意,并享有品种审(认)定申报权。

第四条申报品种由申报者将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品比试验结果等内容写成书面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省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

经区域试验会议讨论后,报省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批准。

第五条申报品种由申报者无偿提供试验种子,种子数量和供种时间按规定要求,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六条申报品种由申请者交纳规定数额的品种试验费,主要用于区域试验人员奖励、培训等。

三、对照品种第七条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应为通过品种审定的品种,由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提出,经区域试验会议讨论确定。

对照品种的种子原则上由该品种的选育者提供,或由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指定供种单位提供。

四、试验设置第八条品种区域试验连续进行2年以上为一轮,试验品种不超过规定数量。

试验品种实行滚动淘汰制。

第九条为扩大品种筛选,可增设预备试验,预备试验结果作为确定区域试验品种的主要依据。

马铃薯加工类型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马铃薯加工类型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夏波蒂、华薯 1 号、华薯 2 号次之,为 97% ~ 98%;大西洋
为 95%;华恩 1 号最低,为 88.7%。
表 2 出苗情况调查结果
品种 华薯 1 号 华薯 2 号 华薯 3 号 华恩 1 号 大西洋(Atlantic) 夏波蒂 (Shepody)
播种穴数 80 80 80 80 80 80
出苗株数 78 78 80 71 76 79
出苗率 /% 97.5 97.5 100 88.7 95.0 98.7
3.3 块茎品质指标调查与分析 根据田间现场验收和收获后
7 d 用水比重法测定,各个品种数量性状调查结果列入表 3。
表 3 块茎品质指标调查结果
品种
商品薯率 /% 比重
华薯 1 号
87.2 1.0604
薯 1 号、华薯 2 号均为 69 d;华薯 3 号为 75 d,比夏波蒂长
14 d;华恩 1 号为 81 d 最长,比夏波蒂长 20 d。
表 1 生育期调查结果
品种 华薯 1 号 华薯 2 号 华薯 3 号 华恩 1 号 大西洋(Atlantic) 夏波蒂 (Shepody)
播期 01-15 01-15 01-15 01-15 01-15 01-15
马铃薯是湖北省宜昌市主要粮食、蔬菜作物之一,也是 重要的加工原料,常年种植面积 52 000 hm2 左右。根据国 家粮食发展战略目标、推动马铃薯主食化的重大决策,笔者 2016 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了 6 个马铃薯加工类型新品种, 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宜昌三峡茶叶公司基地进行 了品比试验,拟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 强且适应加工类型的新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基地 试验基地海拔高度 105 m,土壤为沙壤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空地。 1.2 试验品种 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提供华薯 1 号、 华薯 2 号、华薯 3 号、华恩 1 号、大西洋(Atlantic)和夏波 蒂 (Shepody) 等 6 个品种。本试验未设置对照品种。 1.3 试验设计 设 6 个小区,1 个品种 1 个小区,不设重复。 小区规格为 5.55 m×2.4 m,4 行为 1 个小区,每行 20 穴。 播种方式采用单行 穴 播。 行 株距 0.6 m×0.28 m,密度 4 000 穴 /667 m2。行间不设走道,小区间走道宽 0.4 m,每 小区底肥施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1 kg, 出苗 70% 时每小区追尿素 0.1 kg。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马铃薯品种性状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一、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实验地的地形,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地下水位高低,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前茬产量水平等。

实验地的管理水平:土壤耕作情况,施肥情况(肥料种类,数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中耕除草培土次数、深度,灌水次数、时间、灌水量等。

二、马铃薯生育时期的观察记载(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2)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

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3)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

现蕾期调查计数并记载。

(4)现蕾期50%植株现蕾的日期。

开始现蕾后隔天调查(5)开花期50%的植物开花的日期。

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6)生理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

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7)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8)生育期出苗到收获或植物死亡的日期。

(9)成熟期出苗到薯块化成熟的天数。

分极早熟(<60d)、早熟(60~75d)、中熟(75~105d)、晚熟(105~120d)和极晚熟(>120d)。

三、形态特征调查(10)茎颜色绿、淡紫、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纹、紫色、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11)叶色浅绿、绿和深绿色。

(12)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

分为:无蕾、罗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13)花冠色盛花期在早上10时左右观察刚开放的花进行记载。

分为:白色、淡红色、深红色、淡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14)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15)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第一花序分支处的高度。

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抽查20株测量株高,求平均值。

(16)主茎数从种薯或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

在开花期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0株,记平均数。

四、农艺性状和收获数据调查(17)收获面积每小区的收获面积(18)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19)单株薯块数平均单株结薯数(20)薯块大小收获时调查。

分为:大、中等和小(21)薯块大小整齐度收获时调查。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8号的选育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8号的选育
鄂 马铃 薯 8号 。
67 。 6 m
出 。2 0 0 9年 3月 通过 湖北 省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定 名为 4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4 1 种植密 度 .
2 特 征 特 性
左 右 , 株 生 长 势强 , 型半 扩 散 , 高 6 c 植 株 株 0 m左 右 。
每 亩栽 培密 度 , 作 4 0 单 5 0株 , 套作 2 0 4 0株 。 单 作每 亩施腐 熟厩 肥 2 0 k , ::= 51 :5硫 0 0 g NPK 1 :51
3 3 4 — 2作母 本 . 9 13 1 以新 型栽 培 种选 系 N 5 — S 1 5作 父 2 0 0 7年 在 高 中低 不 同海 拔进 行生 产试 验 .平均 产量 本有 性 杂交 . 品系 比较试 验 , 北省 马铃 薯 区域试 2 3 . k 6 7 2 比 对 照 品 种 米 拉 增 产 4 .6 在 湖 198  ̄ 6 m , 6 96 k 验 , 产 试验 , 生 田问 观察 及 各 综 合 性 状 调 查 , 现 突 表
10 3 —
1 选 育过 程
验 首位 。 0 年 湖北省 马铃 薯 区域试 验第二 年 . 20 全省
鄂 马铃 薯 8号 ( 品系 代 号 T 6 — 2 , 1 9 9 2 5 ) 是 9 6年 8个 试 点 , 增 产 1点减 产 ,产 量 平 均 2 5 .6 g 7点 0 94 k /
以 国 际 马 铃 薯 研 究 中 心 抗 晚 疫 病 杂 交 组 合 选 系 6 7 6 m ,比对 照 品种 米拉 增产 3 .3 3 %,居 试验 首位 。 3
鲜 薯 。植 株及 块茎 对 晚疫 病抗 性 强 ,抗 花 叶型 病 毒 43 病 虫防治 .

鄂马铃薯5号标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

鄂马铃薯5号标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

An Ex e i e t n Hi h E f i n o u t n o t n a d Ele p r m n g fi e tPr d c i fS a d r i o c o t Se d Po a o f e Var t fE Ma ig h e t t t or h i yo l s u5 e n
收 稿 日期 :2 1— 7 2 00 0—6
基金项 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wj1 ) g  ̄ 6。 一
作者简介:陈家吉(9 5 ) 16 一 ,男 , 硕士 ,高级农艺师 ,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工作 。
通 信作者 ( re p n iga to ): 田恒林 ,正 高级农艺 师,主要从事 马铃薯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E m i t13 5 7 2 . m。 Cors o dn uh r — al h2 4 6 @16c : o
鄂马铃薯 5号标 准原种高效生产试验—— 陈家吉 ,田恒林 ,张远 学,等
・l l・ 0
中 图分 类 号 : ¥3 ;¥ 5 . 5 2 3 23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17 — 6 5 2 1 ) 2 0 0 — 3 6 2 3 3 (0 10 — 1 1 0
鄂 马铃 薯 5号标 准 原 高 生 产 试 验 种 效
wt s c h rc r a ihy l a dh hlt l h rs tn e a x ei n sc re u ihatu elc l a l i u hc aa t s shg i d n i ebi te ia c , ne p r h e e g a g s me t wa ar do tnahg l d ai s i i i t o t y( 18 0m) i eam o w c s rd cino esa d r Ei e dp tte 15g. aiu ln e s isw r se 8 wt t i fo o t o ut fh tn ad l s e oao s(> )V r spa t n i eet td hh l p o t t e o d t e e

江汉平原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小结

江汉平原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小结

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系)均为 60 d 左右。具体情况如表 1。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基地 试验基地海拔高度 44 m,位于枝江市七星台 镇董家湾村二组,户主付海林,面积 3 667 m2。前茬作物蔬 菜(辣椒),土壤为灰潮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无荫蔽。 试验基地能代表所在江汉平原的生产和生态条件。 1.2 试验品种(系) 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提供试 验新品种(系)原种薯,包括华薯 2 号、华薯 3 号、华薯 4 号、 华 渝 5 号、 华 恩 1 号、 华 彩 1 号、 红 岛、08CA9728-04、 F04046 和 08HE147-4 等 10 个品种(系)。本试验设置华薯 2 号为对照(ck)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 10 个小区,1 个品种(系)1 个小区, 采用单对比区组排列,不设重复。试验田两边种植保护行 3 行。小区面积 53 m2(10.7 m×5 m)。1 个小区 3 行,行长 40 ~ 53 m。行株距0.5 m×0.33 m,密度 4 000 株 /667 m2(各 小区 320 株)。 1.4 栽培管理 试验于 1 月 18 日播种。播种方式采用穴播。 底肥施 45% 复合肥(N-P-K=15-15-15)50 kg/667 m2。 同一项试验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1 月 16 日喷施化学除 草剂。4 月 2 日和 4 月 12 日喷洒代森锰锌等农药防治病害。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大面生产相同。5 月 25 日分小区取 样、收获、计产。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出苗期: 小区出苗率达 50% 的日期。生育期:出苗到收获的日期。田 间性状调查:在同一小区测定 10 株,分别取 10 株平均值。 收获田间性状调查:每个小区随机调查 3 个点,每个点调查 10 株共 30 株,取平均值。商品薯率:收获时块茎按大小分级

马铃薯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

马铃薯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

马铃薯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马铃薯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一、植株样品的采集为研究形成1000kg马铃薯所需吸收养分量,在成熟期需取样进行N、P、K 养分的测定。

1、取样数量分别在高、中、低肥力水平的地块上各选择1个典型试验,所选试验的所有小区全部取样。

2、取样方法在所选择的试验点的每个小区中,选择5株典型样株,将茎从基部剪断,完整收集茎、叶,用塑料纸包扎好,写好标签带回室内,称量重量(W1, kg),然后在70-80o C下烘干7-8小时,直至样品干燥,称量样品烘干重量(W2,kg),并将各处理的称重结果准确记录。

将5株薯块起出后装入袋内,写好标签,带回室内后清洗,擦干后称重(W3,kg),然后将薯块切片,在70~80o C下烘干7~8小时,直至样品干燥,称量样品烘干重量(W4,kg),并将各处理的称重结果准确记录。

把茎叶与烘干薯片分别包装,统一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化验。

3、田间生物量估测在所选择的试验点的每个小区中,选择10株典型样株,将茎从基部剪断,完整收集茎、叶,混合后称重(W5,kg)并记录。

调查每小区株数,并折算为每亩株数(N株/亩)。

薯块生物产量用后面的小区实测产量(W6,kg/亩)计算地上部生物产量(W7,kg/亩,干重)=(W5×W2/W1)×N/10薯块生物产量(W8,kg/亩,干重)= W6×W4/W34、形成1000kg马铃薯所需吸收养分量的计算(W7×F1+W8×F2)×1000形成1000kg马铃薯所需养分量(kg)=W6×1000F1:茎叶中养分含量(g/kg);F2:薯块中养分含量(g/kg)二、测产方法测产要在所有试验田的所有小区中进行。

1、理论产量的测定每亩有效株数×每株薯块数×单薯重量(g)理论产量(kg/亩)= 1000每亩有效株数通过小区株数折算,每株薯块数通过10株平均值换算,单薯重量通过10株薯块重量除以10株薯块数换算。

鄂北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鄂北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2011年第10期鄂北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温海霞宿秀丽周祖新陈丹姜丽虹(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441057)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试验,是对新育成或引进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或抗御能力进行综合鉴定的试验。

其目的就是通过田间试验,鉴定马铃薯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或省区试马铃薯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在马铃薯区域试验中,各项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参试品种科学评价的公正性。

区域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品种发芽率、试验地的选择、小区的排列、播种方式、播种质量、田间管理、观察记载和取样方法、考种与取样、试验结果总结等各项人为因素的影响,才能把握好试验的各个环节,做到数据准确无误,为品种评审提供可靠数据,最终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1地理环境条件地理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试验设计的要求是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前提。

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要求把参试品种放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进行栽培,检测其适应性、抗逆性。

试验地块须选择能代表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不能放在与本地大田环境等条件不同的地块;否则,就不能反映出各参试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失去区域试验的意义。

2试验播种前的准备2.1品种收集收到试验种薯后,首先应与试验方案中编号一一对照,看是否缺少品种或有错代号品种。

在确认无误后,认真精选,剔除坏薯。

2.2种薯处理种薯重超过50g以上的须切块播种,自种薯顶部至脐部纵切,切刀必须严格消毒后使用,切块大小以30~50g为宜,每个切块至少有2个芽眼,要切成三角形,不能切成片状,切块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杀菌剂拌种晾干。

晾干后在通风透光房内催芽,即先铺1层厚约3~6cm的湿沙,湿沙不宜过湿,而后放1层薯块,如此反复堆至3~4层,上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温保湿促芽,保持温度15~20℃,约15~20d,在催芽期间每隔7d左右翻动1次,剔除腐烂霉变薯块,继续埋入沙土分级催芽,待芽长2~3cm时,取出在散射光下炼苗,待芽色由白变青后再播种。

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一、田间设计参试品种数量、对照品种、小区排列方式、重复次数、种植密度、小区面积及试验摆布图等。

二、气象和地理数据1、气温: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2、降雨量:生长期间降雨天数、降雨量及分布。

3、初霜时间、终霜时间。

4、纬度、经度、海拔高度三、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1、基本情况试验地环境、前茬、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耕整地方式等。

2、栽培管理播种方式方法、施肥、中耕除草、灌排水、虫草害防治等,同时,记载在生长期内发生的特殊事件。

四、物候期(随机调查2个小区,取两次重复平均值)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

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3、现蕾期:50%的植株显蕾的日期。

开始显蕾后隔天调查。

4、开花期: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

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5、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

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6、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7、生育期:出苗到成熟或植株死亡或收获的日期。

五、植株形态特征(随机调查2个小区,取两次重复平均值)1、茎颜色:绿、淡紫色、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纹,紫色、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2、叶色: 浅绿、绿和深绿色。

3、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

分为:无蕾、落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4、花冠色:盛花期上午10时以前观察刚开放的花朵。

分为:白色、淡红色、深红色、浅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5、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6、匍匐茎长短:分为:短、中等和长。

六、田间性状(随机调查2个小区,每小区调查20株,取两次重复平均值)1、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

现蕾期调查计数并记载。

2、主茎数:从种薯或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开花期调查。

3、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顶端的高度,盛花期调查。

2、收获面积:每个小区的收获面积。

3、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4、单株块茎数:平均单株结薯数。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7号高产栽培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7号高产栽培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7号高产栽培试验戴清堂;田恒林;沈艳芬;张远学;陈家吉【摘要】为加速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鄂马铃薯7号为试材,在高低两个海拔高度进行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的高产栽培试验.种植密度设计每667 m23 500株、4 400株、5 400株3个水平,底肥设计每667 m2施牛粪2 500 kg、复合肥25 kg、复合肥10 kg+过磷酸钙25 kg 3个水平.结果表明:无论低山还是二高山地区鄂马铃薯7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是667 m2种植密度5 400株、底肥为复合肥25 kg,667 m2平均产量达2 324.5 kg.【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年(卷),期】2010(024)006【总页数】3页(P345-347)【关键词】鄂马铃薯7号;高产栽培;产量【作者】戴清堂;田恒林;沈艳芬;张远学;陈家吉【作者单位】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S318鄂马铃薯7号是由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于2009年选育审定的中熟型品种,产量高,高抗晚疫病,在湖北及西南山区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在湖北省西部山区及我国西南山区海拔高度悬殊大,垂直气候明显,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历史时间长,种植面积大[1]。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市场对马铃薯需求量的增大,在该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越来越重要。

武汉市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武汉市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武汉市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肖桂林;王萍;赵志远;李煜华;程维舜;蔡翔;祝菊红;阳永学;张安华【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应武汉市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系),对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08CA0847表皮和薯肉均为红色,颜色鲜艳,产量高,抗虫性强;华薯4号的芽眼为紫色,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抗虫性中等;华薯5号薯肉深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抗虫性中等.这3个品种(系)在表皮或者薯肉颜色上富有特色,观赏价值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武汉地区种植推广.【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武汉;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作者】肖桂林;王萍;赵志远;李煜华;程维舜;蔡翔;祝菊红;阳永学;张安华【作者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菜、饲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营养丰富。

其中,彩色马铃薯是一类表皮或薯肉为红色、紫色或黑色等颜色较深的马铃薯类型[1]。

其不仅薯肉颜色各异,花和植株也呈现出不同颜色,观赏价值高,且营养丰富,可作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物。

除此以外,彩色马铃薯的抗氧化活性是白肉或黄肉马铃薯的3~5倍[2],其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是花色苷[3]。

富含花色苷的彩色马铃薯既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源,也是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被营养学家认为是“21世纪的健康食品”[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一、田间设计
参试品种数量、对照品种、小区排列方式、重复次数、种植密度、小区面积及试验摆布图等。

二、气象和地理数据
1、气温: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
2、降雨量:生长期间降雨天数、降雨量及分布。

3、初霜时间、终霜时间。

4、纬度、经度、海拔高度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
1、基本情况
试验地环境、前茬、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耕整地方式等。

2、栽培管理
播种方式方法、施肥、中耕除草、灌排水、虫草害防治等,同时,记载在生长期内发生的特殊事件。

四、物候期(随机调查2个小区,取两次重复平均值)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

开始出苗后隔天调查。

3、现蕾期:50%的植株显蕾的日期。

开始显蕾后隔天调查。

4、开花期: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

开始开花后隔天调查。

5、成熟期:小区50%的叶子变黄的日期。

在生长后期每周调查两次。

6、收获期:收获的日期。

7、生育期:出苗到成熟或植株死亡或收获的日期。

五、植株形态特征(随机调查2个小区,取两次重复平均值)
1、茎颜色:绿、淡紫色、红褐色、紫色、绿色带褐色、紫色网纹,紫色、褐色带绿色网纹等。

2、叶色: 浅绿、绿和深绿色。

3、花繁茂性:在现蕾期到盛花期记载。

分为:无蕾、落蕾、少花、中等和繁茂。

4、花冠色:盛花期上午10时以前观察刚开放的花朵。

分为:白色、淡红色、深
红色、浅蓝色、深蓝色、浅紫色、深紫色和黄色。

5、结实性:分为:无、少、中等和多。

6、匍匐茎长短:分为:短、中等和长。

六、田间性状(随机调查2个小区,每小区调查20株,取两次重复平均值)
1、出苗率:小区内出苗植株占播种穴数的百分数。

现蕾期调查计数并记载。

2、主茎数:从种薯或地下直接生长的茎数,开花期调查。

3、株高:土壤表面到主茎顶端的高度,盛花期调查。

2、收获面积:每个小区的收获面积。

3、收获株数:每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4、单株块茎数:平均单株结薯数。

5、块茎大小(单薯重量):收获时调查平均单薯重量。

七、块茎性状(收获时随机调查2个小区,取两次重复平均值)
1、块茎大小整齐度:收获时调查。

分为:不整齐、中等和整齐。

2、薯型:圆、扁圆、长圆、卵圆、长卵圆、椭圆和长椭圆等。

3、皮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褐色、粉色、红色、紫红色、紫色、深紫色和其他。

4、肉色:白色、乳白色、淡黄色、黄色、红色、淡紫色、紫色和其他。

5、薯皮类型:光滑、粗糙、略麻皮、麻皮和重麻皮及其他。

6、芽眼深浅:外突、浅、中、深和很深。

7、商品薯率:收获时块茎按大小分级后称重,计算商品薯率
鲜薯食用型:50克(含)以上;
薯条加工型:150克(含)以上;
薯片加工型:直径4-10㎝。

8、比重:收获后1周内用水比重法测定。

按每品种大、中、小块茎比例,从3次重复中取混合样品5公斤,分别称出空气中和水中重量,应用以下公式计算。

空气中块茎鲜重÷(空气中块茎鲜重-水中块茎重)(测定水温为17.5℃)。

9、块茎干物质含量:根据比重查Mepkep 表(附后)。

八、块茎生理缺陷(收获时随机调查2个小区,每小区调查20株,取两次重复平均值)
1、二次生长:收获时调查发生二次生长块茎百分数。

2、裂薯:收获时调查发生裂薯块茎百分数。

3、空心:收获后调查。

取大块茎30个,调查后计百分数。

九、主要病害
1、马铃薯花叶病毒病:随机调查2个小区,每小区随机取样20株,开花后期调查,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发病病株百分数。

病情指数:∑(病级株数×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马铃薯卷叶病毒病:同花叶病毒病。

3、环腐病:随机调查2个小区,植株幼苗期、开花期田间随机取样20株调查;块茎在收获后随机取40个切开块茎脐部调查。

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青枯病:随机调查2个小区,田间随机取样20株调查,记载小区最早出现病株日期,首次发病后每两周调查发病株,最后计算整个生长过程中发病植株的百分率。

5、晚疫病:随机调查2个小区,田间每小区随机取样20株调查发病期。

小区最早出现病斑日期为发病期。

首次发病后每周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分0、1、2、3、4级。

6、早疫病:同晚疫病。

十、病毒病及病害分级标准
(一)花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叶片平展但或多或少有大小不等的黄绿斑驳。

2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或稍低,上部叶片有明显的花叶或轻微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

3级:病株矮化,全株分枝减少,叶片严重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

4级:病株甚矮,无分枝,全株叶片严重皱缩,有的叶片坏死,下部叶片脱落,有早死现象。

(二)卷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顶部叶片微束、退绿或仅下部复叶由顶小叶开始,沿边缘向上翻卷成匙状,质脆易折。

2级:病株比健株稍低,半数叶片成匙状,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质脆易折。

3级:病株矮小,绝大多数叶片卷成筒状,中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有时有少数叶片干枯。

4级:病株极矮小,全株叶片严重卷成筒状,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

(三)环腐病
植株症状: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植株少部分叶片萎蔫。

2级:植株大部分或部分分枝萎蔫、叶脉间黄花,叶缘焦枯。

3级:全株萎蔫、黄花、死亡。

块茎症状:
0级:无症状。

1级:有明显的轻度感病,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1/4以下。

2级: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1/4-3/4。

3级: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3/4以上。

(四)晚疫病: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叶片有个别病斑。

2级:1/3叶片有病斑。

3级:1/3-1/2叶片上有病斑。

4级:1/2叶片感病。

十一、收获数据
1、收获面积:每个小区的收获面积。

2、收获株数:每个小区的收获植株数。

3、小区产量:收获时称重(收获时全小区测产)。

4、亩产:收获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